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1

责任会计体现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责任原则:要确定责任单位,明确责任指标,使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都有定量的经济责任指标(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企业的总指标都能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

2.定价结算原则:按一定价格,分各个责任单位进行核算,包括各单位之间往来结算和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核算。

3.利益原则:对各责任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要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奖罚。

这三个基本原则也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事先确定目标、事中核算监督、事后考核奖罚三个环节。

对照一下的实际情况,有不少企业已经具备,并且正在这样做,只不过是还没有意识到、还没有把它叫做“责任会计”而已。当然,严格说他们的做法可能还不那么系统、全面、完整。笔者认为凡符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的企业就可以说已经建立了“责任会计”,建议这类企业加快步伐填平补齐,使之进一步系统、全面、完整地纳入“责任会计’”轨道。

一、为什么要积极推行责任会计

推行责任会计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会计改革的深化。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贯彻责任制度使当事人有责、有权、有利。对企业领导来说,有利于落实任务,控制全面,调动积极性;对企业各部门来说,都有一定的工作目标,对各部门、对职工能起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作用,激发自觉性,发挥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2.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必须推行经济责任制,而推行责任会计就是落实、巩固、规范厂内经济责任制的有效措施。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都实行目标管理,通过责任会计这个核算形式就可以把这些结合起来,建立会计管理体系、经济效益保证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所以推行责任会计是一项重要内容。

3.从会计工作本身来说,推行责任会计,它体现了会计工作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传统的记帐报帐型发展为经营管理型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工作发挥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和途径,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有基础的企业要尽快地推行责任会计。基础不完善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业经济核算纳入责会计轨道。

二、几点看法

1.推行责任会计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强求一个模式。在企业现行的核算基础上,在充分体现责任原则、结算原则、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决定自己的做法。责任会计的中心目的是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在不同企业中企业效益所碰到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责任会计在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特色。特别是刚刚起步阶段,必须有一个“百花齐放”的过程。

2.责任会计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的关系。责任会计要为经济责任制提供定量考核指标,促进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过来,为满足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又促进责任会计的完善提高。

3.责任会计核心是“责任”,责任会出的数据要算数,不能包盈不包亏,奖罚要兑现,盈利企业要兑现,亏损企业也要兑现,减亏要奖,才能巩固持久。

4.“单轨制”还是“双轨制”?可根据自己企业情况确定。(1)能结合就结合,能结合多少就结合多少;(2)不能结合的就搞“双轨制”,办法要简化、容易算、算了有用。

5.责任会计与厂内银行的关系。我认为厂内银行是责任会计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所不同的是厂内银行用的是银行往来形式,而责任会计是内部往来形式。目前,没有设置厂内银行的企业,可以直接建立责任会计。已设置厂内银行的企业可以在银行机制继续运行的同时,按责任会计的需要建账,为责任会计服务,除了资金管理、往来结算外,还要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可以叫两个名字,

也可以统称“责任会计中心”,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应该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归属其它部门都不太合适。

6.责任会计与目标管理。成本和利润目标管理的目标就是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目标管理需要通过责任会计的核算,提供经济活动的信息;责任会计需要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两者是有机联系、不能分割。凡实行目标管理的企业,实际上上都在实行责任会计的一部或全部,只不过是目标管理还没有叫作责任会计而已。基于这样认识就能自觉地把目标管理与责任会计结合起来,把目标管理置于责任的核算监督之下。

三、几点体会

实践使我们初步体会到:

(一)实行责任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责任会计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突出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并与分配制度相结合的新型的会计管理形式。责任会计可以适应主义经济关系的,可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可以适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经营条件下,实行责任会计进一步分清责任、成果、确定奖惩,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责任会计有利于管理向内、向纵深化、化发展

实行责任会计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企业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状况,使各单位直至个人能够对企业负责,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而共同努力。如在企业管理中供应部门的“比价采购”、“ABC管理法”;技术部门的“价值工程”;财务部门的“目标管理”;职工群众的“修旧利废”等,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责任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单纯事后算帐的局面,加强了会计的控制职能,会计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得更为紧密,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会计管理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中去。

(三)责任会计有利于建立、巩固和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制

责任会计是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基础,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济责任制本身所要求的按经济责任核算、控制和考核;明确划分经济责任,做到责权分明;收益分配与所得的经济效益挂钩等,都离不开责任会计,企业唯有做好责任会计管理工作,才能巩固和充实经济责任制。

(四)责任会计应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2

(一)高校责任预算的涵义 从预算内容的纬度和级次作用角度看,高校预算可以划分为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前者是以学校整体为预算主体,以学校经济活动的内容为预算对象,预算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最后形成收支平衡预算;后者是以学校的各责任中心为预算主体,以各责任中心经济活动的内容为预算对象,将全面预算根据权责关系所进行的分解与落实。这种分解与落实有两层涵义:一是预算数据的分解,即根据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和经济活动的内容,按照可控性原则,将全面预算数据分解到各责任中心;二是预算责任的分解和落实,即通过建立适当的财务管理模式,规范的业务流程,强有力的预算控制,严格的控制标准及有效的配套激励措施,将预算责任真正落实到各责任中心,达到强化各责任主体受托责任的目的。这种预算的分解与落实不仅构成了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主体,更是高校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制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高校责任预算管理的软约束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高校通过将预算内外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围,这从形式上基本符合全面预算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预算管理,使当前高校的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进而造成高校预算管理现状与经济责任制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就是预算软约束。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预算软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金使用的决策者不对决策后果承担责任,具体到高校预算软约束就是,管理者认为,高校是全额财政拨款单位,其功能就是运用政府的资金来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如果高校在财务运行过程中出现财务赤字,政府会出于保障教育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一般要追加教育投入,从而也就形成了超预算支出会得到财政预算追加的预期。这种不加控制的预算软约束就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高校管理者对决策的后果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从而决策随意性和盲目性,好大喜功,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意识淡薄;二是由于存在追加财政补助的预期,责任者对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识不够,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随意,预算控制松弛。

二、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理念构建

(一)责任分解的观念现代管理理论表明,要想对成本实施控制,就要通过责任细分和作业成本法等措施将不可控的公共成本转化为可控的责任成本,并确立“谁使用、谁负责、谁付费”的约束激励机制。当前造成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比重的公用支出(如水电)由学校统一承担,而没有将其分解到具体的责任单位使之成为可控的责任成本。因此,构建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就要通过深化责任分解,尽可能地将不可控的成本项目转化为可控的责任成本。

(二)目标管理理念目标管理源于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强调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因此,高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在责任单位提供的预算信息基础上,由财务部门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综合平衡,保证部门预算符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在部门预算批复后,其相应指标要作为目标分解至相应的责任中心,实行“核定定额、指标划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模式,以保证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相互衔接,并得以贯彻和落实。此外,目标管理理念还要求高校建立以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为主要特征的授权管理体系,调动各责任单位理财的积极性,以形成“全员理财”的态势。

(三)成本效益观念虽然支出和成本都是用于描述资源耗费的价值,但两者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资金的使用和与收入之间的平衡性,后者则强调资金使用的必要性和效率与效益性。长期以来,高校预算管理侧重于预算收入的可实现和预算支出的可控,强调的是在收支平衡下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转,对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并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在这种体制下,高校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财务管理也缺乏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内在动力,因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树立成本观念,综合运用目标责任成本、成本-效益分析等手段,强化目标成本的控制与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增量预算的效用递减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资金在某一方面的投入量增加以后,虽然在这一方面的效用和总效用均会有所增加,但在这一方面的边际效用将随着资金的继续投入而逐渐降低。因此,对于项目增加预算支出导致的功能价值增加必须通过增量而非总量分析比较,通过增量分析,明确增量预算安排在边际或接近边际时才是必要的和有用的。

三、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一)建立与责任预算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指负有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相应权利的组织机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层次,按照分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责任中心,明确各层次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责任人和责任目标。同时,根据责任中心所承担的权利与责任所产生的成本动因的不同,以及对其业绩评价计量的方式和计量产出的困难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如学校党政、行政职能部门,其工作性质是定性的,故可建立酌量性费用中心;直接教学的院系,一方面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又要对教学经费数额负责, 因而可建立考核教学质量和经费支出数额的责任中心等。

(二)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制根据《关于高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的要求,结合责任中心划分的情况,在权责对等原则和强化责任要求下,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并以“契约”形式将各责任中心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应遵循的制度规范和应实现的业绩指标下达给各经济责任承担者,使其既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具体目标, 又因有“契约”的存在而受到约束。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集权和分权问题,根据责任预算管理的要求和治理预算软约束的需要,高校应采取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并不是简单的将权力下放,而是一种适度的授权,即通过授权管理将各种决策配置到掌握信息最多、最具有管理能力、最能负责且最能起到激励作用的相应层次上,并且根据目标的一致性的要求,层次决策权的行使要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同时,这种分权也并不意味着分散,各自为政,而是根据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当建立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结算、集中核算”为主要特征的运行模式,通过集中管理,由学校财务部门对校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资金结算、会计管理和财务报告,进而建立透明、规范、高效、权责对等的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四)建立责任预算运行的保障机制为科学、全面的责任预算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可通过目标管理将部门预算指标作为目标分解到相应的责任中心,实行一个责任中心一本预算。借鉴ERP集中管理思想,构建将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数据自动集成的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业务、资金和信息处理融为一体,完成对内部的信息流、 业务流、资金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立体的直接控制、精细控制和集成控制。通过严格的资金收支管理、科学的指标分配、及时的预算预警等措施, 维护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健全责任预算的绩效考评制度建立基于高校绩效内涵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活动支出过程特征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解析“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

ness)(简称“3E”)指标在教育活动中的内涵,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来架构基于责任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多元价值指标体系取代传统的单一财务和预算指标,更好地体现“管理的责任”,从而使“被授权的管理者根据既定的绩效标准完成既定的任务”。

(六)落实责任预算的考评与激励通过对各责任中心在预算年度内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实现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和评价,引导和推动各责任中心在一个完整的评估分析框架体系内,改进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将责任预算执行结果与责任中心全体成员收益和下年度预算挂钩,有利于促进责任中心全体成员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C.海迪等著,苟燕楠、董静译:《公共预算经典――现代预算之路(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Ingram、Albright&Hill著,陈晋平、程小可译:《管理会计――决策信息(第2版)》,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3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运营的基本载体,做好项目、确保效益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项目管理模式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授权管控流程等项目管理要素,进而决定项目管理水平、项目效率和项目效益,可以说,提高项目效益应从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开始。

近年来,火电电源项目效益和利润水平持续走低,电建企业经营困顿,发展举步维艰。这固然与日益严峻的外部发展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但同时与电建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而言,同一台600MW机组项目,概算水平和中标价格基本相同,电建企业甲盈利不菲,电建企业乙则亏损严重。作为市场竞争个体,外部市场环境无法左右,只能眼睛向内,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内部挖潜,才能确保项目效益。其中如何完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效率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中建企业项目管理基本模式

电建企业承建的火电项目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具有施工周期长(一般两到三年)、技术含量高、资源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电建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所谓的“法人管项目”和“项目经理管项目”,其中以第一种模式为主要状态。

法人管项目。所谓“法人管项目”,是指企业在承担项目实施法律责任的同时,将项目资金、分包管理、施工机械、材料采购等生产经营诸要素集中在公司层面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只是代表企业管理项目,通过对现场及相关方的管理与协调实现公司对项目管理的意图,项目经理是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其核心是通过加强法人层面对人财物的“三集中”管控,实现项目是成本中心,公司是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管项目。所谓“项目经理管项目”一般是指采取项目经理承包制的管理模式。公司把合同订单拿回来之后,与项目经理签订承包合同,公司仅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项目的资源配置、组织协调与实施均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是项目的决策者,拥有对项目管理的实质性权力,其核心是通过对项目经理的充分授权与利益分享来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实现完成好项目,并将项目作为公司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

两种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当前,无论采取“法人管项目”模式,还是“项目经理管项目”模式,均存在定的问题和困惑,各企业也在不断探讨项目管理中如何做好责、权、利等的分配与平衡,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模式,以体现施工企业充分激励、有效约束的管理艺术。

“法人管项目”模式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集中管控,能优化资源配置,充分体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能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有效管控,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通过法人层面对项目的直接掌控,可有效防范规避风险,实现企业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不足之处是由于资源配置权集中在法人层面,项目经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所降低,管项目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源配置决策在公司层面,容易忽略现场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增加了盲目决策的可能。

“项目经理管项目”模式赋予了项目经理较大的管控权力和利益分享份额,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干好项目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单个项目资源配置效率的充分发挥,成本有效降低(当然还与项目经理的能力水平有关)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其缺点是项目经理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却不能承担相应的义务,甚至为了短期的项目利益牺牲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企业法人层面实际上失去了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掌控。由于合同是和公司法人签订的,公司必须承担项目实施的风险。该种模式下,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和职业操守,项目管理极有可能失控,从而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和长远发展。

完善“法人管项目”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效益

从企业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更适合电建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电建企业大多采取“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拿回项目订单后,由公司选定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配置相应的资源,公司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制等手段实现对项目的管控,在该模式下,尽管各企业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管理手段,但管理理念基本都是一致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是否正确处理好了集权与分权,激励与监督等关系上。

建立科学的授权管理体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法人管项目”的模式下,如何既充分发挥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势,又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部分企业过分强调公司法人层面对项目的管控作用,,公司决策层对项目实施的各种生产要素管的太多太死,这不仅增加了公司决策层的负担,同时也捆住了项目经理的手脚,反而不利于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等的管控。

从法人管项目的概念可以看出,该模式并不是法人层面直接管理项目,而是通过恰当划分法人层面与项目部的责权利,授权项目经理实现法人的项目管理意图,因此合理的分权(责)与集权(责)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总的原则应是财权及重大决策权公司集中管理。所谓财权的集中管理主要是指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所谓重大决策权公司集中管理.主要是指重要合同签约、项目班子配置、重要分承包方的选择、重要大宗材料的采购等。除了以上的两大权利之外,其他则可以分权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经理而言,适当的授权才能使其充分行使管控项目的能力和手段,才可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管好项目的积极性,当然在给予权力、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同时,实行有效的约束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才能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率,确保项目效益。

分承包商的选择权。施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可能全靠自身力量完成施工任务,部分施工任务采取分包的方式完成,分承包方的选择是项目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在分承包商的选择管理活动中,公司层面一般进行分承包方的年度考核、分承包方的资质审查,建立分承包方分专业的资源库等工作。项目部对各分承包方实际履约能力了解较多,因此一般分承包方的选择权应由项目部主导完成,公司仅对重大分承包项目(如主厂房建筑分包等)招标选择分承包方。但无论项目部主导还是公司主导均应在公司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以增加分承包方选择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分包成本。

物资采购权。大多数电建企业均采用公司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项目物资采购,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通过集中批量采购可以实现物资采购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但过分强调集中采购也有可能对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工程进度。解决的办法是:公司对大宗重要的材料采取集中采购,而将一些低值、易耗、普通材料的采购权下放到项目部,具体的份额比例可根据公司及土程项目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但无论项目部主导还是公司主导均应在公司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以增加采购活动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资金使用权。电建企业对项目资金的管控一般采取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月度预算管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项目进度款等按合同要求直接进入公司账户,然后各项目部每月末根据项目资金需求情况申报下月资金计划。公司月初召开资金调度会分配安排各项目资金计划,各项目按公司统一安排使用资金。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统筹资金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资金调度会上不仅对项目月度使用资金总量控制,而且对每项资金的使用均进行详细的管控,这反而不利于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过分束缚了项目经理在月度资金使用上的手脚。宜采用公司对项目月度资金总量控制,提供分类使用意见,但允许项目经理在总量可控分类不变的前提下有灵活调整的权力,以适应现场情况变化的需要。这样既能满足公司对资金预算刚性控制的要求,又能给予项目经理一定的自主权,充分用好资金对项目其它资源管控的手段,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

完善内部管控流程,理顺专业公司与项目部内部经济责任关系。目前火电施工企业一般均设置专业施工公司,承担项目的部分施工任务。但专业公司和项目部的内部经济责任关系各企业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三种模式。

“平行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给项目部和专业公司平等下达经济责任指标,项目部的绝大部分施工任务(专业公司专业涵盖的全部施工任务)由专业公司负责自行或分包完成,分包单位等施工资源的配置由专业公司自主实施。项目部仅负责项目协调及项目部掌握的部分成本的控制,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项目部对完成施工任务投入的管理力量相对较小,可以集中精力从事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等管控,集中精力协调业主及外部相关方的关系。但一个项目同时出现了多个成本责任主体,往往内部扯皮矛盾较多,项目部失去相关施工资源的调配权力,对项目整体管控,特别是进度控制上显得力不从心,对项目顺利推进反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内部市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仅对项目部下达内部经济责任指标,专业公司作为一个内部分承包方在项目部承担自身能力能够完成的施工任务,工程价款参考内部指导价。专业公司完成的施工任务则由项目部直接发包与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项目成本责任主体清晰,公司考核的成本责任主体是项目部,对专业公司考核主要是施工任务(产值)的完成情况。但由于受内部定额的合理性以及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项目部在与专业公司的内部协议签订及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扯皮、内耗等现象。

“扁平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专业公司在项目部内部不作为个二级单位存在,由项目部直接管理到班组,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了项目部与专业公司之间的内耗,明确了项目管理的成本责任主体,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但这种模式下,公司的专业公司不直接参与项目管理,专业公司的定位为项目的资源配置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公司的职能,影响了专业公司的积极性,对专业公司在全公司范围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势与不足,但第一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项目经理层对工程的管控能力。第二、三种模式成本责任主体清晰,项目经理层的核心地位及对项目的管控能力较为突出,能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从而提升公司做好项目的能力,维护好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后两种模式比较适合火电施工项目专业公司与项目部的内部经济责任的关系处理。当然其中存在的弊端和司题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实行目标和对标管理,严格执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项目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法人管项目的”主要管控手段,内部经济责任制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准确性、及时性及严格兑现这三个方面。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市场编制内部施工图预算定额并严格执行,这是内部经济责任制公平性、准确性的基本条件。其次,工程开工后应及时下达内部经济责任制指标。使项目管理团队及时了解指标的各项数据,明确管理目标。最后,工程完工各项条件具备后应严格按下达指标兑现。只有这样才能推行好内部经济责任制这一“法人管项目”有效管控手段。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4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有很多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制度,但在学理上对于公共利益的形态、概念以及界定标准等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执法、司法中这一制度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恰当的运用。本文从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辨析出发,对公共利益的存在与否、公共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以及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并最终认为应当通过建立对各个群体都公平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和民主协商机制来确定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经济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作用。

一、公共利益之概念释析

公共利益作为一种大众话语,在我国的立法中并不鲜见。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社会的利益”;《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刑法》第20条将为了公共利益而制止犯罪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作为正当防卫处理。这时,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否存在公共利益,何为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围到底如何界定?

(一)公共利益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利益形态

对于公共利益是否存在或者其存在状态,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

否定公共利益的学说的出发点主要是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上只现实存在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只不过是个人利益的集合,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存在的。

肯定公共利益的学说认为,社会中现实存在公共利益,并与个人利益并列存在。李永成在其《论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法调整》中提到“社会整体利益某种程度上就是人在相互依存、彼此信赖的社会中,相互利他、合作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超越私人需要的,体现公共性的利益需要……,所以,作为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利益需要,社会整体利益是客观实然的存在。”[1]

当然,当今学界主流学说是肯定公共利益的存在的,在立法上,公共利益也得到了肯定。笔者认为,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还是公共利益,是一种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大多数相关社会成员的整体的、共同的利益。

(二)经济法视野下公共本文由收集整理利益的界定标准

至于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尤其是经济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学界也众说纷纭。

有学者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经济法所维护的社会整体利益视为通过社会整合所达致的社会强弱势群体间的利益均衡……由此,经济法视野下的社会整体利益可定性为补偿协调性的社会整体利益,就是相对意义上的‘锄强扶弱’”。笔者认为,公共利益在其存续的过程中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内含着对社会中强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平衡协调的功能,而且此种平衡协调往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兼顾,而是采取特殊保护的措施,对弱者施以特殊的“优待”,使其利益诉求得到实现。

也有学者从内容上来界定公共利益,认为社会公共利益就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经济秩序本身;妨碍这种经济秩序的事态,就是直接违反公共利益。这是因为经济秩序与社会公德往往相互包容,交互作用;经济秩序中就包含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又影响经济秩序。以上关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见解,多是从市场规制和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界定公共利益。但我国经济法学界通说认为经济法既包括市场规制法,也包括宏观调控法,将经济法视野下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仅仅局限于市场竞争,显然也和前述利益平衡的公共利益观点一样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王轶教授认为,公共利益具有四种属性:(1)直接相关性;(2)可还原性;(3)内容的可变性;(4)不可穷尽性。

笔者赞同对公共利益的这种定性,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应该从具体的个例出发,由与某项行为有地域关联或利害关系的社会民众来评判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进而确立一项公共利益。

二、经济法关注公共利益的独特性

作为一门社会本位法,保护公共利益自然是我国经济法的任务所在,因此,我国经济法中也有一些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反垄断法》第1条就明确说明反垄断法的制定依据之一是社会公共利益;笔者认为,经济法与民法虽然都在各自的内容中强调了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根本的区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二者的本位不同,经济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要优先于对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的保护。由于公共利益反映的是一时一地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那么经济法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同时也间接地对个人利益进行了兼顾。而民法作为个人本位法,保护私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是其根本使命,一个社会集体中某个个人利益的诉求可能会侵犯到众多其他个人利益,这些“其他个人利益”便构成了民法上的“公共利益”。可见,民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是以个人利益的保护为最终归宿的,当代社会对私权的保护的重要性使得民法如此行为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是民法的基调,基于这种基调,现代民法制度也产生了一个理性假设,即社会中的成员可尽显自身才智,获得

转贴于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可以促使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法如何切实保护公共利益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公立医院虽然以公益性为目的,但是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才能保证国家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此,卫生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对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吸收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原则,强化了对医院成本管理的要求,明确了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原则、方法和程序,同时对医院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成本管理内容也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为医院组织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1)为成本管理提供信息。成本是价格的依据和费用补偿的尺度,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只有正确组织成本核算,如实反映医疗服务费用支出,才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确定医疗报务价格,并为医院提供合理的财政补偿提供依据。因此,医院成本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全面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并且可以为国家加强医疗市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改善医院绩效。成本是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通过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可以为医院的人员的劳动效率、病床使用率、设备使用率、物资使用率等的考核提供依据,能够促使医院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是落实经济责任制的保证。成本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实施成本核算能够促使医院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经济责任制。(4)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实行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以最低的耗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减轻病人负担,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二、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的构建

(1)医院成本核算对象。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科室分为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辅助和行政后勤等四大类。为了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新制度还对科室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临床服务类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医疗技术类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行政后勤类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的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由于床日和诊次、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病种的概念相对明确,因此,新制度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医院,应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2)科室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第一,要素费用的分配和科室成本归集。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医院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费用要素,按照用途进行归集,将直接归属于科室的支出归集到科室成本对象,从而形成科室成本。科室成本按照计入方法分为直接计入成本和间接计入成本。第二,科室成本的三级分摊及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科室成本只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属于内部成本核算的范畴,而最终的成本核算对象则是医疗项目、诊次和床日以及各病种成本。一是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二是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三是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从而形成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3)病种成本核算。以病种为核算对象,将临床科室归集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再加上药品成本,向各病种进行平行归集,即可以计算出各病种成本。

参 考 文 献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文6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school financial management goal,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s the school budget management, and elaborates the school's financial expenditur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财务管理;财务支出;财务预算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financial expenditure;financial budget

中图分类号:G6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87-02

作者简介:赵占福(1964-),男,河北宣化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研究和会计专业教学与研究。

0 引言

这几年,高等学校发展已由以扩大规模为标志的扩张性发展转化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也应适应这种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理清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几个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以达到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高等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1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目标

如何理解学校财务管理目标,是学校财务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才能有了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获得资源的主要途径就是资源提供者,通常情况下,这些资源提供者并没有因为经济利益而提供相应的资源信息,提供服务是学校运营的宗旨,并不以获取利润或利润等价物为目的。显然,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比,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1.1 为了确保事财务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的的目标,高校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对于高校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其内部财务活动的根本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财务管理的方向,同时受到高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影响和制约。

1.2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通过市场的调节,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在市场经济体系下,高校作为非营利事业单位,在性质方面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高校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依然是确保收支平衡。但是,受到资金来源、市场竞争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难度,同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也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高校作为一个企业,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依然是将实现高校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的目标。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目标,通过采用相应的财务政策,同时对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进行综合考虑,统一筹集资金,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通过对最优质的人才进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1.3 高校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意义。通过价值最大化对高校财务进行管理,进而使得高校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把眼光和发展战略停留在获取经济利益等短期目标上,而是将关注的重点与核心落实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以及不断提高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的综合价值,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最终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招收更多的学生。

通过对高校财务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高校在财务决策中的短期行为。教学楼、实验楼、教学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及高校的品牌、声誉、师资水平等无形资产共同构成高校的总价值。通过提高高校的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价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对现有的人才进行稳定,并且能够扩大学校的招生范围,进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在对高校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财务人员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资金报酬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而规避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价值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巩固和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理念,为补偿教育成本提供保证,同时对教育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

2 高等学校预算管理

2.1 高等学校预算不仅是一个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更具有战略职能

学校通常把预算看做一个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确定了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但是作为阐述学校优先事情和学校信念的重要报告,通常情况下预算同样具有战略意义。所以,需要将预算管理与战略规划进行结合,对预算进行全局性、长期性管理。只有这样,高校的预算管理就不会局限在月度、季度或年度等较短的期间内,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高校的日常预算管理中融合战略规划,同时预算也可以支持战略规划,并且体现战略规划等,这样预算和战略规划两者之间就可以相互保障,进而确保高校对人力、财力、物质资源等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对不确定因素进行控制,进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果,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能力。

2.2 预算编制不是计算过程而是一个争论和讨论的过程

人们对于哪一个项目将是重点项目有兴趣。当然,对于什么才是重点项目将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必然引起讨论或争论,讨论或争论一定会集中到两个富有思想的议题中去:即应该在哪里投资和哪里降低支出。这两个问题就是支出预算的核心内容。

2.3 预算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年度工作要点

年度预算不仅告诉我们学校资金的来源,同时告诉我们每一笔钱都用在哪一些方面,如果我们想了解学校哪一方面工作受到多少重视,我们看一下预算就清楚了。只有预算提供了资金,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也就是说预算告诉我们学校哪些目标和活动才是年度真正重要的。

3 高等学校支出管理

3.1 支出限制

高等学校需要同时考虑自身短期、中期和永久性的运营变化与工作重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支出限制。简单的限制是不可取的,对于那些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做法和想法,不但不能限制,而且应该鼓励,要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确定应该在哪些项目投资、哪些项目要进行限制,限制支出应具有战略导向。

曾经听到一个幽默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教授向学生出了一道讨论题:有一个商人准备运一批白衬衫到非洲去卖,这笔成本该怎样核算?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要考虑关税,有的说要考虑运输费用等,教授一直微笑地看着他的学生,等到大家终于安静下来,教授说:“你们想一想,在非洲那样炎热的地方,谁敢穿白衬衫?只要穿上白衬衫出去,皮肤马上就会被灼伤。”教授停顿一下又说:“所以,我告诉你们,无知才是最大的成本。”这个幽默故事一直提醒着我们,限制支出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发现和查找“无知”。

3.2 节约

节约不仅仅是省吃俭用,节约应有这样三个不同层面:一是决策政策层面,二是技术支持层面,三是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在决策、制度中植入节约的基因,是从根本上节约,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节约体系。

3.3 资金的使用效益

深刻理解“勤俭办学”这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原则,严格控制日常支出,各项经费开支严格执行开支标准,建立有效的支出控制机制。重大项目严格论证,执行联合签批,实行项目负责制,积极探索建立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杜绝重投资、轻效益现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来替代一定的资金增量需要。

3.4 重大支出项目经济责任制

重大支出项目经济责任制包括事前准备阶段经济责任制,事中实施阶段经济责任制,事后终结评价经济责任制。对项目进行分析是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的,因此对不同项目处理的办法也不同。维修、节支增收等项目的论证一般是从下而上进行的,一级一级向上表达,并逐级筛选,这种办法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扩大业务能力、满足监管要求等项目的论证一般是从上而下进行的,由最高层提出,逐级向下传达,这种办法视野更开阔,更具战略性。

3.5 货币资金的管理

货币资金日常管理的内容很多,从财务的角度讲,主要是如何管理货币资金以提高单位效益的问题。其基本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加速收款,包括:及时清理欠款;对欠款不还的要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行动;改进收款结算方式,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设计收款方式;给予早付款、按时付款的客户一定的鼓励等。

二是延迟付款,延迟付款是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的好处,争取更大利益。延迟付款包括选择有利于己的结算方式,以及在期限最后一天付款等。但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防止负面效应,注意不要因此损害学校的信誉、与客户的关系等。

三是强化资金安全措施,特别是付款业务,制度到位,职责明确。付款业务应建立四道防护网——内部控制防护网、资金预算防护网、财务程序防护网和对外结算防护网。

4 高等学校财务信息

学校的财务收支状况标志着学校的经济实力、经济运行情况和风险承担能力,及时、真实、完整、多维地披露财会信息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任务。

在会计核算成果的反映上,以往只注意核算过程,对核算成果并未充分利用,以至于核算成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参谋作用。高校应着重在会计信息的内部实用性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打破专业局限,力争会计信息人人看得懂。由历史上主要满足上报为主的报表体系,改变为立足高校实际,把信息收集、加工、、反馈这一系列工作常规化,从细化核算入手,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建立满足学校各方面管理需要的财务分析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多层次、多角度地把财务信息提供给各个层次的管理者,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及时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露西.拉普斯基,李正主译.高校的财务运作[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