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1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教育变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高等教育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入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这种能力要求高校教师要有适当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入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大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旧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自主思维的锻炼,从而影响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互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他们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思考,通过知识“传递―思维―判断性接受―反馈”的良性过程,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宪平,唐玉光.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集美大学学报,2006,(3).

[2]谢云.论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J].文教资料,2006,(16).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2

关键词:ERP系统 实施风险 动态模型 理论架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8-01

一、引言

ERP管理系统是Gartner Group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于1979年提出来的概念,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有效应用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益。ERP为企业提供信息与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可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模型的研究能够给予企业管理与经营带来深刻的变化,有效解决影响企业多层次、问题多样化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和理性的方法成功实施ERR,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二、ERP管理系统结构与作用

1.ERP管理系统的结构。ERP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战略层、战术层和作业层组成的多层次目标结构,该结构是一个与不同业务职能的多维度目标结构组成的有机集合。ERP管理系统交融了前沿的科学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具有高度集成、高度复杂性。

ERP管理系统构建的企业内部结构、各功能流程,是依据科学管理理论和优秀企业的成功运行经验,不断的重新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优化的企业整体构架。ERP管理系统是采用模块化、可定制的信息技术系统,具有不断改善与完成整个企业信息技术集成的强大功能。在ERP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为企业架构中信息流、物流、决策制定过程、增值过程、功能实现过程以及供应链,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一个完整的组织链。

2.ERP管理系统的作用。ERP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与约束机制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商务管理系统,其核心与实质是企业的管理思想与工作业务流程。ERP管理系统的成功与有效应用,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化,ERP管理系统能够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约束机制。改变以往的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或者它们的组合企业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链条。

ERP管理系统实施能够改企业内部控制的体系框架,能够改变和发展企业在没有实施ERP管理系统前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风险评估以及监督等五个基本要素,改变企业的内部环境,使每项基本要素呈现新的发展、有新内容、有新特征,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效率、效益与效果。同时也出现了应用新风险。

三、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

为了消除和减少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首先,我们要弄清楚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的来源和有效的管理模型。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方面是ERP管理系统应用的环境和人员,而不是ERP管理系统本身的技术性问题。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是在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维下,企业的文化、经营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呈现出新的结构性变化,单纯的改变技术性问题不能实现ERP管理系统实施的目标,ERP管理系统具有动态性,不同的而环境、人员甚至不同的行业和系统都有所不同。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本文提出的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就是针对ERP系统的治理模型和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方法。

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影响企业的权利结构与组织结构(M.Lynne Markus等,1983)。首先,信息技术系统改变是一种成熟度、能力度改变。能力度改变是ERP管理系统升级性演变,改变重组ERP管理系统的原有秩序,构建新的系统,使ERP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不再具有协同性、匹配性以及一致性。出现新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然的过程就是使系统的基本要素指向目标一致,要通过控制管理来实现基本要素指向目标一致,若调整或控制管理对目标失效,就要重新调整系统的布局和资源配置,使要素和目标匹配,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系统要素的支持活动。为了进一步消除和减少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使系统的要素达到最优的运行状态,提高能力度,为此给出ERP系统管理控制的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企业的ERP管理系统,既要有目标一致性,又要有战略合理性,消除或减少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的约束,转变价值观念,提出合理的战略和手段,以提高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的能力度、成熟度。

四、结语

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某类风险或者某项工作风险的控制。通常不是孤立地应用某一种策略来处理,而是几种策略的综合应用,而且贯穿于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基金资助: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1-053]

参考文献:

1.H.A.Proper,H.Bosma,S.J.B.A.Hoppenbrouwers,and R.D.T. Janssen.An Alignment Perspective on Architecture-driven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In D.B.B.senbrij,editor,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Architecture Congres,Amsterdam,The Netherlands,EU, November ,2000

2.Henderson J C,Venkatraman N.Strategic alignment: 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IBM Systems Journal,1999.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3

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细则

毕业要素分

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

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15分

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1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3.学习成绩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注: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4.外语水平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注: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本科20xx年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xx年(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

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

注: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10分

二等奖8分

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5分

二等奖3分

三等奖1分

注:

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

同类奖励取最高分;

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须提供以下材料:

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验原件,落户申请人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

经学校(或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由指导教师签名的证明材料(须载明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科研课题或论文名称);

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学位论文、已、课题立项书复印件(验原件)之一,论文须由落户申请人署名,立项书须载明落户申请人为课题组成员。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5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满按相关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点击阅读原文附件3)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注: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

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

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

⑵创办其他企业

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

标准分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4

论文关键词:科学精神;公民文化;理性

科学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进步必然会促进人们的自然观、道德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科学精神指适于科学的,或关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首先在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的“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一文中出现:“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论(Organized Skeptcism卜被认为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嘲。此后,默顿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社会学的一章”(1957)、“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68)等文章中将创新性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也看作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造就了人格化的气质,并提升、泛化、衍化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所需要遵守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规范,作为一种独特的规范要求,它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必须服从于科学活动的目标要求。科学精神往往首先被科学工作者内化为个人品格,成为其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原则。进而升华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显然,科学精神既包含了科学自身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社会对科学的要求。

科学家在工作中要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R·K·默顿提出的“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所谓人与物的关系,指科学家对科研成果的判断标准。所谓人与人的关系,在狭义上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交往与联系,在广义上指科学家面对全人类的态度。科学家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遵循不同的价值规范。

1.科学家在处理与科研成果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时,需要有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第一,求实精神——科学研究的支点。求实精神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和科学仪器的验证,采取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求实精神要求科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主观性。坚持客观性,以唯实的思维法则进行科学探索。

第二,理性精神——科学活动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首先强调的基本信条是相信自然界有秩序,并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秩序。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其次,科学理论的构建也应符合理性规则,概念、原理和经验事实必须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所以理性精神既是科学家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也是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精神支柱,“承认理性之至高无上的威力是科学社会组织的一个中心精神价值”。

第三.批判的怀疑精神——科学的生命。批判精神在科学内部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的反权威主义。科学家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没有终极真理。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其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和科学认识的阶段性,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体。因此科学要获得进步.必然要对以往的理论学说、观念持以批判的怀疑。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第四,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创新精神既是由人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原则,而且还是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科学发现与物质生产不同,物质生产可以成批地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是科学体制首要的功能表现。

2.科学家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需要有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合作精神与宽容精神

第一,自由精神——科学自由发展的向度空间。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任何给科学研究设定框架的行为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科学的繁荣必须自由地在各领域进行耕耘。

第二,平等与合作精神——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平等精神强调的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没有权威存在。合作精神强调的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达到提高。科学发展的进程表明,随着科学研究逐渐深入,难度也在增加,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学科知识,各个学科间移植渗透、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内在地要求合作与交流成为自觉的行为。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促进科学加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和民主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民主自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个人逐渐以公民身份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同时也是人的解放。但是.新的社会变革又对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以及推动社会的整体文明。

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而且,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许多价值,如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倡和促进公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精神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

科学与民主从来都是生死相依,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绝对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专制的制裁。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定,完善和进步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规范和渗透。因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靠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广大社会公民的实践。而科学精神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科学态度,唤起和强化实践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实践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活动能力。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这种主导地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的建设。

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科学只有通过不同观点的自由争取才能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向宗教权威的挑战,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科学真理也从不借助于权威而让人去信仰。科学认为,凡是压制细研深察和认真讨论的地方,真理就会被掩盖。科学的民主精神要求公民在对待公共生活时既不迷信权威,又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偏爱癖性。要求公民有这样的胸怀和诚意,即当有了新的证据和新论据时.就要彻底而公开地改变自己原有观点。

2.科学精神能够内化成公民的批判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怀疑意识,其灵魂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是相通的,并不是科学所独有的,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之一。例如,理论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就是一个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它的认识论前提也是对已被认定具有真理性的理论的怀疑意识。如此才谈得上在实践检验中体会、确认、修改或发展理论。如果没有怀疑的意识,那就常常会把哲人或伟人的思想、意见、见解、看法甚至愿望认定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视为可代替自己思考的指路明灯,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宗教”或步入“个人崇拜”与“个人迷信”的误区“实事求是”就表达了一种怀疑精神。怀疑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它的对面是信仰,反面是轻信和盲从。有了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接近科学的理性。

3.科学的理性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理性就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失去了批判的理性,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科学的理性是批判的,而科学的批判也必须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批判是不科学的。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理性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状态。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文明政治的实现是需要理性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需要理性.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抑制社会冲突,建立起双方都能容忍、接受的社会秩序。公民文化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坚持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使公民政治文化体现了理性的追求和蕴涵着理性的目的。

4.创新精神既是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文化的内核之一

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论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文化创新关键在于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创新不仅是人类文明成就的必备元素,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创新,民主政治和法治也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巧尘罐台上。公民文化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创新品格。具有这种文化的社会可以塑造出普遍民主权利的、具有理性意识的社会公民,引导社会政治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现代社会是民主权利主导的社会,民主权利在使人们创造最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因此成为公民文化的品格,正是具有这样的品格,公民文化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一种优势文化。

5.宽容和谦恭是公民文化推崇的品格

科学与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紧密联系着。宽容乃是一种博大的精神。科学的开放性必然带来科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或者说科学体系经过人的归类分工之后,才便于深入研究。科学研究必然会有差异和分歧,而宽容在这里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科学中的宽容精神的实质是尊重他人的观点,哪怕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多一份宽容也就是不对它们进行扼杀,而静观其变,其自身本身是会说明的。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5

关键词:循环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必须与一定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变革,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管理法制化、犯罪国际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及时地调整传统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质量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大批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总要求的公安高级专门人才,是公安高等教育服务公安工作、体现存在价值进而谋求发展的关键。

一、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一)基于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构成要素的分析,厘清了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1、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窗口,正如鲍尔曼和迪尔(Bolman & Deal)所言:“我们必须建立模式和框架,从而使我们复杂的日常管理活动具有意义。”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系统。它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运行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又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是这些基本要素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的统一体。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对上述各环节运行效果的反馈即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同样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2、归纳出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厘清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过程中,我们基本认同了以上框架,并结合公安院校自身的特点,将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整体划分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和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主要包括: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学位论文撰写和公安院校针对公安实战所设计的实践课程模拟训练;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主要包括: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公安实践基地、发展支持性学术文化。

(二)规划出“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基于上述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分析与整合,本文规划了“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该模式由内循环培养过程和外循环培养过程共同构成,其中,内循环培养过程起主导作用,外循环培养过程起辅助作用。这两个过程彼此渗透,互为补充,为研究生培养营造出有利的内、外环境与和谐的整体环境。它具有动态性、循环性和开放性。

1、动态性

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何种培养模式,只要是僵化固定、单一封闭的,就没有生命力,这是由公安实际工作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性、动态性的本质所决定的。首先,从对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培养模式的建构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只有具备开放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模式,才能适应装备更新、技术进步的新形势,才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实现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契合。其次,从培养模式本身的发展看,它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总是随着教育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改革与变化,不断得到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此外,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是一种多边活动,是培养模式中的多种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期达到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公安人才这一终极目的。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不应是固定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不断调整和更新培养方法和途径。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培养模式。

2、循环性

目前,我国公安高校研究生培养基本遵循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三个环节纵向直线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虽然注意到了三者之间的衔接,但较少根据培养层次、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题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调整,难以充分发挥三个要素过程的内在互相的驱动力,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僵化、呆板。而循环开放模式可以有效作用于这一过程。所谓“循环”,就是力求避免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纵向直线安排,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得三个主要的过程要素相互穿插、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位论文的撰写相对前置,在第一学期基本明确专业方向后,就应该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依托科学研究和参与公安实践,以及穿插的科研方法训练,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最后综合提炼成学位论文。科学研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采取边学边研边明确学位论文研究方向的模式。总之,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加强四个内循环培养过程要素的优化与整合,有效地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战能力的培养。

3、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导师指导下的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公安院校的仿真模拟训练等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要和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公安实践基地、发展支持性学术文化等结合,使得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与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指所有这些培养过程要素自身都应具备开放性,任何两个要素之间都可以进行良性互动。三是指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与其他科研院校、公安机关和社会总体环境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支撑性发展条件,在保证公安技术保密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在适度的范围内打破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相对封闭的格局。

“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可用图1来直观表示。

图1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

以上是针对我国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的整体规划构想。是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保持自身 “优势特色”,既顺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合理需求,又适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公安实际工作需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4]王波,田明刚.对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7(7).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文6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研究型教学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更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它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倡导和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凸显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当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今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接受式学习”的诸多弊端日益明显,也限制、制约了研究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1.教学理念陈旧,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受传统观念影响,注重整体、均衡和权威,拒绝差异、怀疑和创新的价值取向根深蒂固。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学等同于传授知识,教师的话就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权、控制权,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师生交流

部分教师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输者,把教学看做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过程,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扼杀个性、强调标准式培养的教育机制,导致教师的教停留在知识填充,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死记硬背,学而不思。

3.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缺乏创新性

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框架里。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组织。使课堂停留在只让学生掌握前人已懂的东西,学生乏于思考而无力创新。

4.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偏差

特别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对实施教改的积极性。学生评价方面,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和动手能力的考核,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评估体系。

5.教学科研关系处理失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盛行,教学与科研相脱节,影响与制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教学领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前提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向知识传授与探索和研究相结合转变,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研究型的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研究性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和熟练运用研究与探讨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基础

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师资培训、职务聘任和教授上讲台等制度,积极开展教师讲课比赛、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打造和谐进取的高素质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开展研究型教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实现科研与教学二者的密切结合,大力倡导、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互动协调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关键

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课堂教学方面,应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外教学方面,通过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或参与教师课题等形式,将教学与科研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

4.管理制度创新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保障

教学管理方面,积极构建有利于推动研究型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要深化学分制和选课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构建研究型教学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绩效考核方面,要加强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评价指标的考察。评价主体的选择要体现多元化,加大学生评价的力度。学生学业评价方面,改变“一卷定全局”评价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

5.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核心

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课堂,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内容和结构。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加知识含量,拓宽知识面,介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启发学生积极研究思考。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对教学内容应进行适当疏理调整,拓展专业基础领域,凝练基础理论内容,以确保基本内容讲得透彻。要加强科学研究,把科研工作的思维方法及最新科研成果及应用实例融入到教学中,使教材内容时刻呈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

6.与研究性学习相得益彰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