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1

【关键词】化验 检测 滴定

一、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并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都发挥着保障的作用。当前人类社会中的水资源危机问题已经直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并且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所以正视水资源危机以及重视水资源问题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在对水资源质量的调查与把控中,水质分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水分析化学的滴定析方法如: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活性酶检测、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光谱法等。

二、水化验分析的性质及原理

工业污水或者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其中一些化学物质经过一定时期的化学反应会裂变或结合成毒性更强的物质。所以及时通过特定的化验分析方法(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活性酶的检测、氧化还原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光谱法等)确定水中被分析物质的存在以及它的组成、性质及含量,能够将有毒物质分解或生成其他可挥发、沉淀或降解的无毒的物质,在生产中提供污水的快速处理方案。这种化验检测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的处理难度及污水的处理成本。

三、水的化验分析方法

(一)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四大滴定”之一。所谓能与酸、碱直接或间接发生质子(质子是氢原子失去电子的氢离子,即H+)传递反应的物质,都可以用酸碱滴定方法进行测定。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一般都是强酸或强碱,如HCL、H2SO4、NaOH、KOH等;被滴定是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如H3PO4、NH3、H2CO3等。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酸溶液主要是HCL溶液,有时也用H2SO4标准溶液。常用的碱溶液是NaOH标准溶液。由于这些试剂价廉易得,加之酸碱滴定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和结果准确。因而在工农业生产及科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是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分子或者离子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很稳定的新的离子的过程就叫络合,生成的物质就叫络合物。在络合反应中,配位体叫做络合剂,像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假设:滴定剂EDTA(Y)与被测定的金属离子形成MY的络合反应,其主反应为:

在水溶液中EDTA可能有H6Y2+、H5Y+、H4Y、H3Y-、H2Y2-、H3Y3-和Y4-这7种形态存在。各型体的相对含量取决于溶液PH大小,按酸碱质子理论,这7种型体的EDTA(Y)是碱,当与Y络合反应时,如有H+存在,就会与Y作用生成共轭酸HY、H2Y、H3Y、H4Y、H5Y、H6Y等一系列副反应产物,使Y得浓度降低,可见PH对络合滴定是有重要影响的。

(三)活性酶检测

活性酶污水化验室通过检测污水中的酶的活性来判断污水的污染性质。当污水在无氧条件下,污水中的一些生物染料被作为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脱氢酶催化反应的电子受体,如果这些生物染料与污水中的细菌悬液融入在一起,就会发现其生物染料的褪色速度与污水中的细菌脱氢酶活性相对应,进而能够采用动力学比色法测定亚甲基兰褪色速度为基础,判断污水中的化学成分。

(四)原子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所谓原子吸收是指;气态自由原子对同种原子发射出的特征波长光的吸收现象。例如:高温钠蒸汽发射的光通过低温钠蒸汽时会发生对钠特征光的吸收。当金属钠盐溶液雾化并进入原子化器中,由于高温解离金属原子变成离子状态有最稳定的电子排列,这些基态原子吸收火焰的热能或适当波长的辐射能后处于激发态,当激发态原子恢复到基态,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法就是基于水样蒸汽中的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该种元素的特征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大小进行定量的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以下特点:

(1)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2)灵敏度高

(3)测定范围广

(4)操作简便,迅速

但是原子吸收光谱法时,测定每一种元素必须更换该元素光源灯,不利于同时进行多种元素的分析。

(五)电化学分析法

利用物质的电学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为电化学分析法。在水质分钟,主要有点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和极谱分析法等。电位分析主要是利用电极电位和活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主要用于浑浊有色溶液的滴定、非水滴定以及无适当指示剂的滴定分析。常用于水中酸度、碱度、Cl-、和硫化物的滴定分析。

电导分析法是使用专业的电导仪,通过污染水中的电导率的测定,可以间接推测出水溶液中离子成分的总浓度,进而了解水中物质的污染程度。由于电导率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化,所以通常规定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50C。在工业或生活污水的水质分析中,水的电导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直接的反映了水中存在电解质的程度。

极谱分析法是在电解池内采用滴汞电极进行的电解质分析方法。一般可以在滴汞电击伤发生电极反应的或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都可以用极谱分析法测定。并且极谱分析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等优点。

四、水质分析的作用

在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净化处理中,必须要通过对水质的检测才能详细的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而对污染水做进一步的处理工作。只有反复的对污水进行化验、分析、检测,才能得知水的净化程度,加强污水的处理力度,才能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安全,从而解决水资源的短缺现象。可见水的化学分析在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起着相当重要的处理作用,也是其他管理措施无法取代的。此外,再先进的检测技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提高每个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根治水资源污染问题,才是构建健康,环保,和谐,绿色的环境生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君礼.水分析化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2

(河南省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 455000)

(Anyang Test Center of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Anyang 455000,China)

摘要: 本文对标准物质法、质量控制图法、加标回收率法、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法、能力验证法等化学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e standard material, quality control chart method,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 of recovery, comparison method of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ability validate method and other chemical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 化学分析结果;评价方法;探讨

Key words: 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evaluation method;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328-02

0 引言

对于同一个样品,质控水平高的实验室,它们之间的检验数据相差较小,如标准物质定值的协作单位;而对于质控水平低的实验室,检验数据有时与质控水平高的实验室相差较大。虽然造成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缺少对分析结果的评价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质量评价,就是对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作出判断。一个实验室如果在出具检验报告之前还未对对自己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只是机械地把按照技术标准检测得出的数据报出,那么这份报告就存在质量事故隐患。为提高检验报告水平,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验室必须把结果评价作为日常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地开展下去。下面仅就简易可行的质量评价方法作简要论述。

1 标准物质法

标准物质的定值通常采用多家实验室、不同测量方法来获得,最终结果为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加权平均值。它的准确性比较可靠,易为各方接受。选择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浓度水平与实际检测样品相近的标准物质,使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同时测定标准物质和样品。如果标准物质的分析结果

在证书上所给保证值(A±U)范围内,则表明分析测定过程不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标准物质法适用于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间的数据评价,是评价检验结果的首选方法。

2 质量控制图法

实际工作中,很多产品没有标准物质。在此情况下,就需要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评价分析结果。质量控制图是评价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它起着如下重要作用:

①质量控制图可以及时直观地展示出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中;②质量控制图可以直接评估“统计受控”状态下测量系统数据;③质量控制图是检验各实验室间数据是否一致的有效方法。

2.1 如果质量控制样的检测数据超出控制限(3σ),则表明此次分析过程未处在“统计受控”状态下,那么样品的检测结果也不可靠。

2.2 常用的质量控制图有:平均值控制图(X)、均值—极差控制图(X-R)、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S)等。

2.3 正确绘制质量控制图需要注意的事项:①质量控制样品物理或化学性质应均匀稳定,其数量要满足有效和规定时间内统计量的测定所需。②逐日分析质量控制样品,达20次以上后计算统计值。当积累了新的20批数据,应重新绘制质量控制图,作为下一段的控制依据。③在日常分析时,质控样品和被测样品同时进行分析,然后将质量控制样品测试结果标于图中,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④控制限的计算。常规控制图控制限分别位于中心线两侧的3σ距离处。当用有限次测量的标准差S代替σ时,应按照GB/T 4901-2001的规定进行统计计算。见表1。⑤绘制质量控制图可疑数据的处理:一组观测值可疑值的取舍准则有:拉依达准则、肖维勒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罗马诺夫斯基准则、狄克逊准则。尤其是狄克逊准则,它使用极差法剔除可疑值,无需计算X及S,使用简便且适用小样本,已列为ISO和ASTM的推荐方法。

可疑数据的统计检验步骤:①用给定的公式计算统计量;②根据需要选定显著性水平,如5%、1%、0.1%等。一般选用5%,高精度测量可选用1%;③按自由度和选定的显著性水平,从相应的统计数据表中查出统计量的临界值;④将统计量的计算值与临界值比较,从而判断被检验的数值是否属离群值。

3 加标回收率法

测定加标回收率是内部质量评价的一个方法,通过测定回收率,可以判断样品在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或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目前,分析工作者常用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标准物的办法来测定回收率。需要注意的是,标准物通常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而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存在形态往往比较复杂,还受其它组分的干扰,这样测得的回收率不能反映实际的回收率。因此最好采用加入与被测样品基体相同或相似的标准物质来测定回收率。如果加标回收率满足要求,这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一般每批产品应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

实际工作中,很多样品没有标准物质,也只能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使用之前,须设法验证标准加入法的可靠性。

回收率范围在相关文献里都可以查到,现将 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 食品理化检测》关于回收率的规定列表如表2。

4 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法

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是实验室内或实验室间分析结果质量评价的又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可以发现多组数据之间有无系统误差。不同分析方法测量为不等精度测量,常用t检验法评判组与组之间有无系统偏差。具体步如下:

对于m组测量值:

由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以及自由度ν查出临界tα值,tα(ν)值表见表3,也可在相关文献中查到。若统计量|t|值小于临界tα值,则说明两组数据是一致的,无明显系统误差。[4]该方法计算繁琐,且一次只能比较两组数据。

5 人员比对法

对不同操作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按照同一方法测量同一样品,获得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判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进而评价两个操作人员的检验质量。

对于两组测量值:一个样本的平均值为X1,容量为n1,标准偏差为S1;另一个样本的平均值为n1,容量为n2,标准偏差为S2。作统计量t:

当μ1=μ2成立时(假设μ1和μ2为两个样本总体真值),t服从自由度ν(n1+n2-2)的t分布,由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查出临界tα值(见tα(ν)值表),若统计量|t|值小于临界tα值,则说明μ1和μ2是一致的,否则存在显著性差异。此方法不能发现系统误差。

6 能力验证法

能力验证法也是一个质量评价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与多家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发现系统误差。数据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方法参见GB/T28043-2011《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或CNAS-GL02:2006《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其中Z值统计法如下:

数值的统计判定原则:

|Z|≤2 满意结果;

2<|Z|<3 有问题;

|Z|≥3 不满意或离群结果。

缺点是,在一个年度内,不能对所有参数进行能力验证。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检验报告质量,实验室对内要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外要积极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两者兼顾,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GB/T 5750.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S].

[2]GB/T 4901-2001,常规控制图[S].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对于初中生学生对于语文的学生非常关键,这一时期如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如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在语文教学中来实现的。新课程改革下对于语文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老师要善于挖掘研究性W习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等。而事实上学生只关注书本里的知识,不断关注周围的“语文”知识,这严重限制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思考和实践,研究出可行初中教学中的多元化的方法。

1、对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特点分析

所谓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或者系统性的拓展学习和教学方法。对于初中语文来说,与小学语文相比,不在是简单的读写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拓展和补充,包括知识面的拓广、注重情感熏陶、重点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和语文见解能力的培养等等。

初中语文多元化的教学特点主要有(1)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只是进行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老师在课上传授的知识;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中还可以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的想象和发挥;多元化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不断改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等等。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2、对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制定

多元化的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方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特点上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初中生主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但是语文知识具有非常广泛的拓展性和延伸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的广泛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等等,这些与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同等重要。对于初中语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制定应该具有全面性,比如在阅读理解这一语文知识点中,具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制定如下;首先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大致内容,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对本篇文章进行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解分析,让学生多方位的理解这篇文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方面的思考分析,能够让学生从正面分析也能够从反面分析。在写作上,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语文作文中的题目,在同一个题目的基础上,不一样的学生可以写出不一样的文章,这就是多元化思维。在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中,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更好的拥有多元化的思维习惯,以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

3、对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特点分析和教学方案制定以后,那么下一步进行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这需要老师在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变通,以更好的使语文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3.1 师生间相互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上,首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更好的进行沟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活跃的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和拓展离不开学生对于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还可以进行组织一些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社会作为实践和学习的大舞台,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不断体验社会中语文的魅力。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乡村,不断拥抱自然,贴近自然,并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在自然中不断学习、交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加强课外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

3.2 合理分组,促进学生间互动性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划分小组来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在同学之间学习一些知识,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老师要进行合理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共性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优劣生互补的行为进行分组,可以让学生共同进步。

3.3 对学生进行不断指导,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多元化教学方法

一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甚至会干扰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时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指导。(1)老师可以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直接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去了解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2)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3)老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纵向思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做到融会贯通。

3.4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情感表达

这一点上,主要是进行分层教学法。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中难易程度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特别是学生不理想的学生,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要不断对他们进行鼓励和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学生的成功和乐趣,这样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足感,不断提高语文成绩。

3.5 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老师多引导学生与学校外的人打交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生通过与人交流,不断归纳出自己的心得,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些在课堂上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更好的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柏松.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134-135.

[2] 赵亚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J].科普童话,2014(30):16.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4

一、因材施教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七年级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需要在八年级继续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要把新课标落实到每课时的教和学上。对于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太好的同学,要采取妥善方式指出其不足,少批评,多鼓励。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听说训练,多创设情景,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二、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八年级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通过努力,他们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使他们有“成就感”,觉得“我还不错”,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大有帮助,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同他们交朋友,要多鼓励、常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中药化学 ;研究思路

中药是我国传统防治疾病的武器,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其疗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质量监控亟待改进,特别是中医独特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人难以理解,成为中医药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发展的严重障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对生活与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以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体的21世纪,要使我国的传统中药以治疗药物的身份堂堂正正地进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加强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加速中药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由此国家科技部倡导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而中药化学正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如何研究中药化学,是我们每个中药工作者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1中药化学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中药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对50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了近万余种化合物[1],其中活性成分600余个,大多数为生物碱、黄酮、萜类等低极性的化学成分。从中开发出了40多种一类新药[2],如青蒿素、人参皂苷Rg3、川楝素等。近年来对极性较大的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如皂甙、鞣质、多糖等也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药理筛选模型,加上未能按生物活性导向进行分离,致使绝大多数中药和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尚未阐明,因此对单味中药和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还未取得真正突破性的进展。

2目前在中药化学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选题太偏:一部分科研工作者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复,选择一些极不常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大多数毫无价值,至少在医药学上没有价值。中医药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的成果,有疗效的药材才会流传下来,疗效不确切的、无用的药材必然会被淘汰,想从不常用植物中寻找新药,笔者认为是走弯路。

2.2研究目的不明确:中药化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中医药服务的,而很大一部分中药化学工作者,一味的为研究化学而研究中药化学,以发现新化合物为荣,以发现新化合物的多少来判断科研水平的高低,而不管其是否具有药理活性。

2.3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较少:大多数中药在民间常用水煎方式进行口服,然而中药化学工作者较少注意进行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水溶性成分大多是一些高分子成分,难以分离和鉴定结构所造成的。

2.4不注重复方的研究:中药很少以单味药来运用,多以复方形式在临床配伍应用,但是由于科研难度的较大,目前复方药物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少见的。

2.5与药理研究相脱节:这一方面有实验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自身的思想问题,部分中药化学工作者认为找得到找不到化学物质是自己的事,有没有药理活性是药理的事,与己无关。

3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要充分注意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以及临床积累的丰富经验。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筛选新药要比西方盲目的筛选有针对性。我们参考中医药理论不只是看中药的功能主治,还要看它的煎煮服用方法、配伍应用、采收加工炮制等,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如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得益于传统中医药学的典型例子。我国自1967年起筛选治疗疟疾的中草药三千二百多种(包括青蒿,但未成功),均未获满意结果。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接受抗疟新药研究的任务,命屠呦呦任课题组长,她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整理出一册以640余种为主的方药集。在此基础上,以鼠疟、猴疟为动物模型,筛选200多个方药,屡经失败,经用现代方法结合古代用药经验,特别结合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青蒿一把绞汁服,可以治疟”记载,考虑可能有温度、酶解等影响因素问题,反复改进提取方法,终于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的中性提取物对鼠疟、猴疟有100%的疟原虫抑制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3]。

3.2研究重点要放在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上,不要只认准新化合物这条路。对一些中药原理方面的阐述,意义重大。如乌头炮制解毒,何首乌炮制后降低泻下作用等。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是要运用传统理论和现代中药化学研究方法,开展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七情配伍及禁忌等中药理论研究,提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基础,从而达到对中药基础理论的科学阐述,最终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这也是防止中药现代化向中药西药化方向转化的保证。

3.3要与药理研究工作紧密联系。

在现代中药化学的研究过程中,从药材的提取、粗分、细分、纯化到得到单体一直与药理工作相联系,始终对有药理活性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得到活性成分的机率才会增大。否则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极可能丢失,且丢失也难于察觉。与药理工作紧密联系还可以在药材、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等不同化学层次进行综合评价,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

3.4重视民族民间药的研究。研究民族民间药用资源是我国中药的宝库之一,各少数民族积累了不少天然药物用药经验。有些民族在其长期的使用中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如藏药、蒙药等。民间药物靠代代口述相传,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一般来说,民族民间药物,疗效确切,且处方较小,从中发现活性成分或活性部位的机率很高。3.5注重药材中微量成分的研究。随着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过去未知的药材中所含的微量成分被发现,其中不乏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如人参和三七中的环肽,可能是一类新型活性成分。

3.6体内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当作为口服药物应用时,只有那些能被吸收的成分才是活性成分研究的目标。将药材的水或醇提取物给大鼠服用后,收集血清、尿及胆汁样品,比较投药前后的化学物质差别。随后分离纯化投药之后在血清、尿及胆汁样品中出现的新成分,鉴定它们的结构,探讨它们的活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该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用以明确中药复方以何种形式进入体内,进入体内后如何变化,药物配伍对血中成分的影响,把握中药复方的内在实质。

3.7构效关系的研究 构效关系的研究是以活性成分为先导物,合成一系列同类化合物,用适当的药理模型筛选,分析比较活性与无活性分子的构象差异,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在本学科中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很少,基础相对薄弱。近5年来仅有3项相关研究,即对14种新人参皂苷抗吗啡成瘾的构效关系研究、对黄芩的抗焦虑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和对广西5种抗癌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4]。一些中医药工作者认为,将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已经不再是中药。笔者认为,做为一项基础研究,探讨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如何研究,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特色而不备西药化,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3.8加强对复方药物的研究。中药复方研究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中药方剂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方剂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药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依然所知甚少,中药复方研究尚未走出一条中医药独特的道路。

3.8.1中药复方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目前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还过多地集中在寻找与单一药效作用相关的单体成分,对复方多成分共存状态下的化学——药效相关性的系统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药质量标准的控制上也多采用测定其中某一单一成分。②中药复方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虽然逐年增加,但绝大多数也仅限于药效学的观察,而且由于没有中药化学工作者的有效配合,方剂组成多不稳定,药效重现性较差,难以准确反映复方的药理学作用。

3.8.2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总体思路是:①将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并非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复方在煎煮过程中有化学成分含量及种类的变化,如:柴胡和赤芍配伍后,既有成分的增溶现象,又有成分的减弱现象,同时还有新峰产生[5]。显然,将单味化学成分提纯,在配伍的方法,不能反应中药复方的特色。②采用多指标活性评价体系。中药复方采用多途径、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发挥药效作用。中药作用的多样性给活性成分研究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追踪分离活性成分过程中,像西方那样只用单一活性筛选体系追踪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很难合理说明中药的真正作用物质基础。应采用多指标活性评价体系,以便尽快追踪分离得到目标活性成分。③在目标活性成分为等剂量条件下进行目标活性成分、单一药材及复方的药效学对比,探讨复方的组方依据及作用原理。④标准处方和标准汤剂的研究,用现代药理学手段确认标准汤剂的药效。中药复方多水煎服用,按照制定的标准工艺做成标准汤剂,采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正确表达与确认标准汤剂或其冻干粉的临床疗效。此项工作是整个中药研究的前提。⑤采用全成分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中药用药讲究整体,是多组分协同作用。对复方的研究中药复方由多味药材组成,每种药材均含有很多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尽管其中一些已被提取、分离和鉴定,但仍有很多是未知的化合物。因而对中药复方除了进行“有效成分”的研究外,还应从全成分综合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其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该法也同样适用于单味药的研究。

综上所述,中药化学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药学工作者共同的努力,进行多学科合作,结合中医药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长期深入持续性研究,根深叶茂,厚积薄发,为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果德安.浅谈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草药,2003,34:9~11

[2]刘建利.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与新药研发[J].中草药,2003,34:73~77

[3]杨光华,饶淑华.青蒿素发明发现的方法学研究[J].医学与哲学,1997,18(12);641~644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范文6

一、根据设计专业特点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

设计专业的学生多通过艺术类高考进入大学,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色彩有一些认识,形象思维能力强,但很多学生以前学习的都是水粉,而水粉和水彩在技法上相差甚远。就这方面而言,在安排教学上就要针对其专业的需要来设置水彩教学的实际教学计划和制定具体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方法。在许多高校中,水彩画教学不仅是色彩训练的基础课程,几乎渗透到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从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安排。教学的内容应从铅笔淡彩或钢笔淡彩训练开始,到大量的风景写生训练。风景写生训练的内容可根据专业反向来定,比如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要将房屋建筑、道路建筑以及城市标志性建筑等作为设计的主要对象,服装设计要将人物作为主要设计对象等。其教学步骤应该为,首先要求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欣赏;其次要求学生记住要领然后进行作品临摹;最后再安排学生写生以及进行一些必要的创作实践。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水彩画和适应水彩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认识水彩画,把握水彩的艺术形式,加强水彩技法教学

任何艺术形式均有自身的特性,水彩也是这样,如何认识和理解它,是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水彩画是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将水作为媒介是实现水彩画创作的重要特征,水彩画的所有绘画颜料都是以水为媒介调配而成的,因此,水的透明而润泽、流畅而明快、玲珑剔透的本质特征在水彩画之中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到目前为止,水彩画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其艺术表现形式独树一帜。水彩画原为西洋画种,自从“小乔初嫁了”至今,已经完美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

把握好水彩的艺术形式,就必须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强调水彩特性的专业理念。水彩画是在“水”的基础上融合色彩进行创作的画种,因此,工具和材料的属性对水彩画的艺术特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进行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的教学,并且将别的画种与其一起进行分析和比较,务必将水彩画特性讲明白、教彻底,使学生对水彩画特性的认识根深蒂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敢于带头示范,可进行名作欣赏、专业评讲以及作业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水彩画艺术特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水彩画的专业水平。

三、加强快速表现水彩小品,反复训练学生水彩画技能

在传统的水彩课教学中要经过长期作业的训练,以对水彩的技法和造型有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进行施教,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快速了解技法和水的韵味。画幅可多以16开为宜,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整体关系,色调控制,通过大量反复的绘画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加大信息量,多给学生看各种风格的作品,对各种画法分析、介绍。

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眼界的提高能使手上功夫飞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收集国内外水彩画家名作,供学生欣赏。另外,可通过观看画展、欣赏画册以及网络教学等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艺术鉴赏教学,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在短时间获得较快提升。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离不开科学技术,它要求的是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所以,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色彩基础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进行施教,还应该对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理念进行培养。

水彩画技法应用的领域涉及设计行业的方方面面,它的水润特性带给设计师变化无穷的色彩艺术启示,学好水彩对设计有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水彩画具有与众不同的色彩魅力。它表现速度较快、色彩层次透明而丰富、表现力强,可表现浓烈的思想情感,也能表现出清新淡雅的淡泊情怀。在技法上可干画法层层加叠也可充分细腻一次晕染,其表现设计的手法不拘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结语

水彩画教学内容庞大,设计专业课时安排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水彩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需要教师针对专业执行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一定要区别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抓住设计表现准、快的特点训练,把色彩理论、技法与示范相结合。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更适合、更有效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水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学途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思考、多作练习,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木.对艺术与设计基础教育的科学思考[J]. 装饰,2003(1):7-8.

[2]张小钢.水彩画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