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1
关键词: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分析;
作者简介:刘玲艳,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围产医学。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妇产科的基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见习、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接受者及参与者,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最具有发言权,与授课教师征求个别学生意见相比较,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能使参与的人数更多,样本量更大,信息反馈更齐全,评价结论更客观。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教学质量、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及建议,从而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是提高妇产科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1]。
该研究利用学生对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深入分析妇产科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提高妇产科课堂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妇产科学专家指导下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于学期末再对班级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文字总结。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20-23岁之间;女生占65.5%;74.4%的同学来自农村;74.7%、17.5%的同学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
(二)课堂教学效果。
1.学生对妇产科学感兴趣的程度及对妇产科学难易程度的评价。98.3%的同学对妇产科学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内容所占比例排序为:生理产科学(32.8%)、不孕症与辅助生殖、妇科疾病、妇产科学基础,病理产科学、计划生育;最难掌握内容中以病理产科学所占比例最大,为30.6%。
2.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学生不同能力得到提高,认为专业外语得到提高的人数最少(见表1)。
3.妇产科课堂教学方法的优缺点。99.6%的学生认为妇产科课程内容安排合理;85.7%的学生认为课时过少;与内、外、儿科对比,72%(165/229)的同学认为妇产科课堂教学有以下优点:教师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学;采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大部分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提高学生兴趣;教学态度严谨,条理清楚,富有激情;同时75%(172/229)的同学指出妇产科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个别教师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三)教学需求的调查结果。
1.对推荐课外书籍的看法。57.2%的学生认为需要推荐关于妇产科学新进展、妇产科学临床病例分析的书籍及教学视频。
2.对课程中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授课比例的看法。58.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增加专业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学习时间紧、外语基础不好。
(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1.教学方法重要性排序。更多学生认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动画等)、教学模型及授课教师结合临床经验或科研经验,讲述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见表2)。
2.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或意见。88%(202/229)的同学对改进妇产科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1)增加学生讨论及进入临床观摩的机会;(2)增加课时,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三、对策初探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调查可知,学生最感兴趣内容是生理产科学,学生也指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分娩过程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和高质量的授课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交流,针对每个疾病制定一个更好、更符合教学实际的系统授课方案,提高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授课技巧,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多元化教学是21世纪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整与转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2]。在妇产科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妇产科学的特点,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吸收状况,采用并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需求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推荐关于妇产科新进展的书籍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新知识新的讲解,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多媒体、模型等教学工具有助于将抽象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调查对象中有25.3%的学生未通过四级、专业外语能力提升较少及医学信息全球化的现状,教学中应加大专业外语授课比例。此外,课间增加病案讨论内容、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等多形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适当运用并推广开来[3]。
(三)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大部分学生(74.4%)来自农村,对实施课堂提问看法中,部分学生不愿意课堂提问是因为性格内向、易紧张、不善于在公共场合发言,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另外,采取多种形式如回忆式、启发式、混淆是非及加深记忆性提问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2
关键词:“985工程”大学;质量工程;绩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6-0014-08
教育绩效评价是西方国家评价高校办学效益的常用方法。在我国,教育绩效评价开始较晚,现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教育绩效评价已逐步被政策制定者所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高等学校的关注点由单一的培养产出扩展到教育的目标和效果以及其与社会要求的契合程度。教育过程的合理性以及教育的效率等各个方面。因此将西方绩效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中,是促使高等学校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有力手段。本文基于“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绩效进行分析。
一、绩效概念的界定
目前,人们对绩效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就像Bates和Holton指出的那样,“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绩效的定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总的来看,学者对绩效的理解,主要从将绩效看作结果,将绩效看作个体行为,将绩效看作素质这三种角度对绩效进行界定。如Bernadin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感及所投入资金的关系密切。”Kane认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的相对独立存在”,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而Campbell认为:“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并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Brumbrach则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本文对我国“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绩效的分析是在将绩效看作结果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材料是以教育部“985工程”大学建设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指标,以我国“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的教学质量报告为依据。
二、“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绩效分析
(一)绩效指标的确定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有助于判断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成效,本文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项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以来的国家级建设项目为依据,提出“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教学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三个一级指标体系,其中教学队伍建设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与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践教学建设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分析过程
1 教学队伍建设绩效分析
高等学校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重要路径就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制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2003年,教育部为切实提高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组织了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教学团队评选活动也于2007年开始进行。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两个方面。
由表1可知,截止2010年,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共229名。其中以北京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最多,有15名: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均位居第二,有13名: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最少,仅有1名。孤立地以国家级教学名师的人数判断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的水平高低有失偏颇,因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与国家级教学名师两者之间在0.01水平上呈弱相关(P=0.586)。计算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率。发现中国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比率最高,每1000名教师中就有6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5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4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和复旦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3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东南大学等13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2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1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对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数和其相对专任教师的比率表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7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在0.01水平高度相关(P=0.875),教学名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也相对较高,都在0.003以上,这7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师名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的前列,属于第一梯队高校。而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9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在0.01水平上高度相关(P=0.921),但教学名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相对较低,都为0.001,这9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师名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的后列,整体上比较落后,属于第三梯队高校。但研究发现这9所大学中包括了“985工程”建设的二期学校3所,即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985工程”建设较晚,因此可以剔除这三所大学,其他6所大学属于第三梯队高校。其余25所“985工程”大学(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在0.01水平上呈现弱相关(P=0.453),其教学名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为0.002或0.001,这25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师名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处于第二梯队。
由表2可知,截止2010年,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共306个。其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最多,有14个;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均位居第二,有13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量仅有1个,国防科技大学无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率,发现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比率最高,每1000名教师中就有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南开大学等8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大连理工大学等14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东北大学等8所“985工程”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央民族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1000名教师中只有几乎不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将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其相对专任教师的比率交叉分析,可以发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这8所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数与专任教师数在0.05水平上高度相关(P=0.713),教学团队占专任教师的比率相对较高,在0.004-0.006之间,这8所大学在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的第一梯队。以同样的方法对其余“985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其相对专任教师的比率交叉分析,可以发现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7所大学属于第三梯队高校,其余23所“985工程”大学(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的国家级教师团队项目的建设则位于第二梯队。
2 课程建设绩效分析
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最基本的单元,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课程建设方面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方面。
由表3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共698个。其中以北京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最多,有37个;清华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位居第二,有33个;吉林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位居第三,有2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最少的3所大学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其中国防科技大学无国家级特色专业。
由表4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共1344门。其中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最多,有90门:浙江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位居第二,有72门;武汉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位居第三。有71门;北京理工大学与兰州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相对较少,有10门,中央民族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数仅有1门,这3所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位于后三位。
对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在0.01水平上呈现线性正相关(P=0.828)。因此,我们可以将“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在0.01水平上高度相关(P=0.891),因此这10所大学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位列“985工程”大学的第一梯队。而国防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11所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在0.01水平上呈现弱相关(P=0.446),但这11所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都位于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的后13名,因此这11所大学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位列“985工程”大学的第三梯队。其余18所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的建设则属于第二梯队。
因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与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的在0.01水平上相关性较弱(P=0.559/P=0.578)。因此对“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单独分析,由表5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共158门。其中以清华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最多,有10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数量均位居第二,有8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对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其中浙江大学仅有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这与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相符。对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建设梯队的划分,依据表5中的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门数而定,前14所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后13所大学位于第三梯队,其余12所大学位于第二梯队。
3 实践教学建设绩效分析
实践教学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我国“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践教学与学生科技活动建设方面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项基本内容。但因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数量缺失数据较多,且某些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的数据与教育部官方所公布的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在分析实践教学建设绩效时不将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包括在内。
由表6可知,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共184个。其中以清华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最多,有9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均位居第二,有8个;国防科技大学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39所“985工程”大学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梯队的划分,依据表6中的各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数量而定。由SPSS17.0分析得出,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的平均数为4.72。方差为4.63,说明39所“985工程”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波动较小。前8所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后14所大学位于第三梯队,其余17所大学位于第二梯队。
(三)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的整体绩效分析
上述对“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教学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三个一级指标体系,国家级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二级指标,在对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整体绩效分析时,依据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二级指标的梯队排名进行赋值,第一梯队大学赋值3分、第二梯队大学赋值2分,第三梯队大学赋值1分。然后将39所“985工程”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二级指标体系的得分进行相加,分数相等则为同一名次,经过7个二级指标体系得分的相加,最终结果如表7所示。
三、基本结论
第一。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结果显示,39所“985工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国家优先发展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这9所大学被称为我国的常青藤高校。其余30所大学为“985工程”大学。39所“985工程”大学呈金字塔形的结构,且基数较大:但39所“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绩效评价结果并未呈现金字塔形的结构。而是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表明我国“985工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整体成效显著。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3
关键词:六步三段两分支;过程模式;分析;阐述
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全面有力地进行着,在新课改影响之下,作为提升学生智力最强劲的数学课程当然也要做出更完善更有力的改进,使学生能够更简易、更通透明白地学习好数学知识,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合理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皮连生先生提出的“六步三段两分支”很好地响应了这个数学教学目标。那么,现在我们就数学教学中的“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来进行分析。
一、“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简介
“六步三段两分支”是由皮连生依据加涅课堂教学的过程模式提出的,根据“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六个环节,三个阶段。六个步骤指告知目标、复习旧的知识、提供新材料、促进新知识、变式练习、巩固迁移。三阶段是指: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设计。“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示意图中中间部分表示学生学习过程,左右两边代表的是对于学习中要采取用的教学步骤。在此模式中,六步是针对所有知识的,无论哪种类型,其完整学习过程都要经过示意图中的六个步骤,也就是教学中相对应的六个教学步骤。三段是指这六个步骤又可以总结成三段:第一到第四步为第一段,第五步为第二段,第六步为第三段;其中第一段的中心任务是理解知识,第二段是巩固转化知识,第三段则是提取运用知识。两分支则是指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前四步是一样的,从第五步出现了分支:左支代表巩固提取陈述性知识,右支代表变式练习于迁移程序性知识。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充分反映了课型基本结构,从而明确表达了学习本身有其独立性,但教学过程则没有独立之说,它必须围绕学生学习过程来进行。
“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示意图
二、“六步三段两分支”的具体分析
1.告知目标
所谓告知目标是指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得到的效果及学生要学到的知识大体内容。
2.复习旧的知识
显而易见,这一步就是温故知新,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巩固加深,并且要联系新知识,以此来缓解对新知识的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供新材料
所谓提供新材料是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中联系知识点指出现实中存在的东西,使课堂中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能形象化、生动化,能快速为学生消化吸收。还有知识的延伸及拓展。
4.促进新知识
新知识的促进要求教师联系旧知识,阐明新旧知识的关系层次,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这要求在此阶段在新知识的基础之上加入原有的命题网络阶段。对此,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接收新知识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接受新知识的基础。现代心理学中有着两方面的认知,组织策略与精加工方法,组织策略是指学习材料的各部分的总结,它可以把新知识组成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关系网,从而降低学生对零散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的难度。精加工是指把知识点细化补充。
5.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就是把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做变相的换算、练习,从而巩固学过的知识,又不拘泥于课本,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6.巩固迁移
这一步骤与第五步的变式练习其实可以合二为一,作为巩固提升知识点的步骤来讲。这两部都是对知识的加深与反复夯实。通过适当的反复练习,使学生牢牢把握已学知识。并且经过巩固迁移这个环节的开展,能使学生学会灵活把握、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三、“六步三段两分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分析教学目标
所谓分析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预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其中包含以下几点:(1)尽可能多地采取可测量和可观察的行为来阐述教学目标,它摒弃了我们以前在目标制订方面的不可预知性,把目标变得可测量、可观察。(2)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包括:什么是学生的起点能力,什么是终点能力,课程确定及课时安排等。
2.设计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结束正堂课程学习之后知识获得量的重要保证。那么,怎样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呢?(1)六步三段两分支中的第一步:新课程的导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适时的引导及细致的讲解必不可少,同时还要求教师能丰富课堂趣味性。(2)六步中的第二步:温故知新。(3)新材料的提供能促进新知识的吸收。这里需要教师在新课程进行前充分调取一切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吸收、掌握新知识的可利用资源,做最全面的准备。(4)巩固练习,这里需要教师找寻多方面习题,各种各样的全面又不重复的习题来反复有效地锻炼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关于一个知识点的题型,并且练习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反应能力。
3.丰富教学设备的运用
这里要求教师能运用一切方法来丰富教课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做到全面、持续、高效的结果,并且尽可能地在允许条件之下,更新丰富白板教学的模式,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改进白板教学的形式内容。运用多媒体软件和计算机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模式更新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新模式。
“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的确是新课改之下数学教学的有力武器,它的兴起与运用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让数学课程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更容易更简单地接收新知识、夯实旧知识、完善知识链。并且在以学定教教学方针和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完美结合下,数学课堂已经完全脱胎换骨成为一科更易为学生接受和喜爱的新课程。以学定教让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方式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让学生能自主地参与自己的学习中去,而杜郎口教学模式更是活跃了课堂氛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六步三段两分支”、以学定教与杜郎口教学模式三者的有力结合,让数学成为一门更有吸引力的新课程。
参考文献:
[1]吴红耘,皮连生.试论与课程目标分类相配的学习理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8(06).
[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6).
[3]皮连生.现代心理学关于学习结果、过程和条件的理论:兼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分类中的某些观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8(21).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4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评估;质量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42-0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中,课堂教学网络评估已被普遍应用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现在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学生数、教师数、班级数等较扩招前,规模已成倍增加,出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也倍增,要快捷把握和掌控课堂教学质量已变得很困难,所以网络评估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开展了网络评教活动,就连国外名校也相继开展了网络评教。虽然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在各高校中得到全面迅速的开展,但其可信度和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信度和效度的质量分析一般是针对评估指标而言的,考虑到大家的质疑是针对评估的整体状况,所以本文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就不局限对指标内容的分析,而是综合考虑了网评指标、组织方式、评估过程和结果运用等因素。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
如何科学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我们以重庆交通大学为案例,为此作了长久深入的调研和探索。该校教务处专门组织网评调研工作小组,以发文征求意见、个别交流、走访座谈、网上搜索、数据分析、国内外对比、头脑风暴法等手段和方法,从2012年4月~9月,对学院和师生进行了历时大半年的深入调研。通过集成2008~2012年三次校内大型调研和五次校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邮电大学、工商大学、理工大学)调研成果,年十八学期380多万个网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教改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二次系统功能优化。该校对运行近十年的网络评估系统从指标到系统功能等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完善。在测量网评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方法选取上,我们一是选10名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对比测量来检验可信度;二是选取指标项、评价项,进行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的对比测量。我们2012年下学期在该校随机抽取了10位教师、3100名学生作为“样本”,测量中,严格控制了影响测量的诸因素。此次分析的网络数据全部从重庆交通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中提取;采用的纸质评估数据全部由重庆交通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采集得到。所有的数据均由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到,数据真实可靠。
二、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所谓信度,是反映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的一个指标,即对一个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效度是指是否测出了测量者想要测量的东西,所测结果是否正确、有效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现象。我们以重庆交通大学为案例,采取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对比测量的方法来对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进行质量分析,相对网络评估而言,纸质评估长久以来得到了普遍认可。因而,这两者的对比测量,可以检验出网络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一是通过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均值与标准差比较),这10位教师的网络评估的平均分为92.8,比纸质评估的91.6高出1.2%;网络评估的标准差为3.2,与纸质评估的标准差4.2相差1%,可见二者的平均分与标准差的差异性都不大。二是使用spss软件对这10位教师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1,说明二者总体得分呈极相关。三是使用Matlab软件对这10位教师评估结果的总体分布走势进行趋势分析,发现网评和纸质评估的总体得分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所测结果能够有效地说明所要测量课堂教学的现象。以上质量分析表明网评与纸质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网评结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三、结论与思考
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属于社会调查范畴,社会调查问题往往纷繁复杂,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因素太多,这种人评估人的社会调查性评估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要达到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估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这种复杂性社会问题期望完全用量化的办法来解决,是不太现实的,何况运用受控性差的网络评估手段,更增加了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难度。评估也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状态描述,是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现实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应用统计方法描述课堂教学现象,在当前大规模办学条件下,无论它如何不完善,总比我们凭主观发表议论强。结合各高校近十年的网评实践,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网络评估是学校、学院和教师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现状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意见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的便捷平台,评教结果长期的总趋势是相对稳定的,总趋势中也会在某学期某时段出现较大波动。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与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态度、课程性质、人动、人为干扰、学生情绪、学生群体不同等因素有关。网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网络评估在人为干扰和偶发因素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应理性、辩证地看待网评,合理运用网评结果。总的来说,网络评教已成为教学意见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的便捷平台;能够及时反馈评估信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风建设。在人为因素干扰较少的情况下,评估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教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如果我们能较好地控制人为的干扰因素,本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确定评估指标、控制评估过程和运用评估结果,网络评教就具有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也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1,148.
[2]刘霄.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新体系的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
[3]黄芳.高等教育中的评估[J].现代大学教育,2012,(3).
[4]黄忠兵.网络评教利弊谈[Z].重庆交通大学:教学风(内部资料),2011,(33).
[5]胡高云,李乾斌,余嘉政.高等教育中的评估[J].现代大学教育,2012,(4).
[6]刘洁.清华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7]山东大学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调查报告[R].山东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办公室.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5
关键词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探索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35-0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通用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其显著特点是量大面广,教学内容几乎涉及电气电子信息学科的各个领域,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上具有定理概念多、理论内容层次复杂、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特点。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电路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电路分析计算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能力和科研归纳能力。鉴于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目标,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强度,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一些建议与想法。
一、课程教学内容
以周围教授主编的《电路分析基础》为例,该教材具有知识体系完善,涉及知识点多、逻辑性强等特点,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等多门前置学科的基础知识。依据教学大纲,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基础电路知识与分析方法、线性网络分析方法、交流电路及元件分析、线性电路频率响应特性等四个主要部分共七个章节教学内容。《电路分析基础》第一至三章是基础电路知识与分析方法,在介绍电路基本元件及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基于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方法。第二部分是线性网络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电路分析基础的重点,戴维南等效定理与诺顿等效定理。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是动态电路瞬态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及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知识的介绍。最后第七章是线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课程知识点结构及层级较多,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讲述及PPT演示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原因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较多的教学内容,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得课程学时较为紧张。此外,课程理论性强,各种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作为传统理论基础课,n程也缺乏实践实验环节支持。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电路分析基础中涉及的理论及模型,需要在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就教学手段而言,除了充分利用PPT等多媒体工具外,可构建交互式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学逻辑思维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直观且形象的知识讲解有利于改变教学内容的注入方式,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教学方法上,需要改变灌输讲授的方法,对于关键知识点,多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讲授。首先引出问题,再以问题讲解为核心,注重实践环节,注重理论分析和实际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三、考核方式改革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是课程教学考核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更加客观、科学地考核学生,获得课程教学达成度数据,针对课程特点,从关注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理论掌握度及平时学习达成度等多方面入手,对考核方式作如下尝试:(一)针对关键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随堂小测试,进行相应课堂问题讨论,从而增强学生上课积极性及独立思考能力;(二)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情况,及时分析获得相关知识点达成度结果,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疑问,使学生在自学为主的基础上对课程有更深入了解;(三)建立EDA实验随堂示例教学设计,将平时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设计,例如戴维南定理验证、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等列为随堂示例内容。引入EWB,Matlab等计算机仿真手段,使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更直观,简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电工、通信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本文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一些课程教学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以期能够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与深度理解,能够促使学生及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验相融结合,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工程实际素养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6
1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不少血站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9001∶2000的质量体系要求,但落实不够,管理监督不力。实验室检验质量与实验室设备、环境条件、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诸多种因素相关,尤其与操作者关系密切。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是保证检验质量重要措施。
1.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而忽视仪器的使用、维护、校准、记录和仪器状态标识等质量管理文件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规范相关质量管理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常见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包括:①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控制和确认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等环节。②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重视设备的现场管理,确定仪器设备的维护周期,做好设备的清洁、保养、、检查和调整等工作,并保存记录。③仪器设备的维修程序。设备的维修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资质,维修后的仪器要进行校准。损坏设备及时停用,清晰标签。妥善存放,直至修理妥当,校正符合规定性能要求后方能再用。④仪器设备使用操作程序。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如实做好使用记录。⑤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信息、使用信息和维修信息等。
1.3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操作不规范 室内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室内质控采用批内变异参数衡量日间变异参数,导致多数室内质控数据处于失控状态。②提高室内质控难度, 使失控限定过严。③对室内质控的失控结果处理不当。纠正这些问题,一定要掌握仪器的检查和校正方法,掌握质控知识和质控方法,正确选择质控血清等。室间质量评价操作不规范。实验室之间相互核对结果是常见的不规范行为,使室间质量评价失去意义。必须把室间质量评价样品放在常规中检测, 以反映真实情况。
1.4标本采集的质量问题 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采集常见的问题有:①献血者的饮食和状态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样本采集质量,要了解献血者献血前状态和饮食状况,减少对血液质量的影响。②标本采集、留样过程中可能发生留错血标本或试管标签粘贴错误现象。一位采血人员只采集一位献血者的办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③标本运输和储存温度、时间影响标本质量。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直接关系到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要严格遵守标本接受或拒收准则,监控标本的运送全过程。
1.5实验结果原始记录不完整、保存不规范 必须按照《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要求,保存实验室血液检测相关记录。包括:检验操作规程,献血登记表,检验申请单,检验结果和报告,标本登记、处理、保存、销毁记录,实验室安全记录,质量控制记录,外部室间质量评价记录,内部和外部审核记录,质量改进记录,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和校验记录,医疗废弃物处理记录,差错、事故处理记录,试剂批检合格报告及使用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等。
实验室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实验室实验过程记录不规范。②实验原始结果记录不规范、内容不完整。③实验室的记录表格设计不规范。④资料保存不规范。原始记录随意存放,没有归入档案室存档。近年来我国公民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医患法律纠纷日趋增多,血站的原始记录已成为医疗纠纷中民事诉讼的重要证据。实验室一定要严格规范地做好记录,这是有效自我保护、避免医疗纠纷的有力措施。
1.6实验室安全防护不足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就是通过使用个体防护设置,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等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污染。但目前血站实验室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实验室布局有待完善,要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清晰划分。②缺少明确的实验室准入制度,杜绝外来人员进入。③工作人员缺乏事故处理和紧急事件应急处理知识。④工作人员自我保护设备不足、保护意识薄弱[4],如口罩、护目镜、帽等,有的没有配备,有的配备了工作人员没有佩戴。⑤实验室缺少安全防护装置,例如洗眼装置多数实验室都没有配置。
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血站检验科实验室应参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管理,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和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和管理,避免工作人员感染。
1.7实验室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缺乏 实验室知识更新快,业务能力要求高,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应建立培训、考核、评估制度,保证培训的有效性[5]。
2讨论
只要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从组织管理、质量体系、人员素质、实验室设备、检验程序、质量和技术记录、结果报告等多个方面严格要求。一定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血液检验质量和保证血液安全。
参考文献:
[1]宿兰.建立现代血液中心检验科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
[2]朱家明,孙莉.供血系统血液检测现状及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
[3]尹作梅.血站检验科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