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认知范文1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逐渐由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向技术型人才转变,这同时也使得高等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近些年高速发展之后,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在规模上已经足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但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教育制度作保障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了我们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教育制度作保障等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难以统一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地方就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有可能来自于各行各业,学生们的素质不尽相同,不能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那样,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而且成人高等教育下,学生们的年龄差别也比较大,学生们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接触比较少,一周可能只有两天的时间进行交流,学生们无法将自身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学生们由于年龄跨度较大,难免会遇到家庭上的难题,一些年轻教师对于这些问题都很难给予帮助,这就使得师生关系的培养很受限制,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无法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学校基础设施不全,难以辅助教学
在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院校将学校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不顾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能力,盲目地对学校进行扩招,开设了很多专业,但是教师的数量却十分地缺乏,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同样,很多成人高等院校内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备,例如教室数量较少、缺乏基本的多媒体设备、没有教学中所必需的教具等等,这些都给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其实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没有从心底里重视学校的知识教育和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只是一味地向市场看齐,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使得成人高等教育逐渐地商品化,背离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初衷,这也是为什么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相差甚远的原因。
3、教师教学素质不高,难以保障质量
无论是在哪个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一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现在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有很多教师的综合能力不高,知识储备不够,难以胜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使命,但是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处于各种原因的考虑,在招收教师的时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量不够,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中教师素质和综合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俗话说,要想给予别人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但是当前有些教师自己的这桶水都没有装满,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而且,现在很多教师只是将教学看作一项工作任务,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完全不根据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死的教学方法去套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况,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4、学校缺乏管理制度,难以有效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受制于其特殊性,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教学管理比较松散,使得成人教育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很难找到好的管理方法,从众多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甚至有一些院校还在沿用十几年前的管理制度,制度上漏洞百出,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管理制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有的作用,这其实也与学校不注重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过分追逐经济利益也有直接的关系,学校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较大,放松了对学生们进行制度上的管理,加上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下,学生和学校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紧密,使得学校原本就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变得如同虚设,根本起不到教学管理的作用,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升。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方法
笔者从事一线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近些年来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掌握,以此来对如何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思想动力
在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中,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经常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的经济效益放在了学校发展的第一位,忽略了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想在现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教书育人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将培养学生们的学术知识和综合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改变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下,以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们选优评干、发放奖学金的唯一标准,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考评作为学生们学习情况考察的重点,摆正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从成人高等教育学习中学到知识,帮助自己未来的就业。
2、优化课程的设置安排,为成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安排过于老旧等问题,在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疯狂的进行扩招,在原本的专业基础上设置了许多不合理的专业,有些专业甚至没有自己专门的教师,都是从别的专业临时抽调的,这就使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因此要想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人高等院校就必须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合理地安排,在课程的安排上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使学生们能够有足够的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例如学校在设置一个新的专业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自己学校内是否有足够的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来支撑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要考虑到学校是否具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支持学生们进行专业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使学生们能够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学到更多、更加系统的知识。
3、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想,为成人高等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因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比较大,教师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教师本位主义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使得师生关系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维护,这是与我国素质教育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坚持学生本位主义,将学生们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积极听取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反馈和建议,根据这些反馈和建议,教师随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很好地执行等等,这些都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学校要想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从管理制度上入手,建立健全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原本缺失的管理制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学校还要将这些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好地执行下去,使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服务到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们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真正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卓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强萍.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78-80.
[2]胡明华.刍议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J].成人教育,2011,01:70-71.
高等教育认知范文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误区;矫正
一、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误区
(一)成人高等教育就是“文凭”教育
这种认识误区不是指国家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和导向,我们国家鼓励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政策是正确的,是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这种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成人高等教育举办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毋庸否认,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过度重视和过度追求文凭的“唯文凭主义”的价值取向。招生学校以能够容易获得成人高等教育文凭为吸引成人学员的手段,教师授课以使学员容易考试过关为宗旨,学员学习以顺利通过考试为目的。其结果是学校为了扩大生源,轻易放低教学要求;教师为了满足学员要求,授课只讲考试内容和“重点”;学员为了考试过关,只是死记考试要点,甚至在考试时作弊。这种价值取向把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掌握新的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放到了一边,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的信誉逐步降低。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普教化”
一些人认为,既然成人高等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具有同等效力,成人高等教育就应当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设置课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知道,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特点而设置的,它需要普通高等教育那样的授课和学习方式才能完成。而成人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以普通高等教育的方式和要求来完成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在这种错误认识影响下,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真正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照搬了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成高普教化现象严重。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了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专业课程难以设置,结果是许多专业课程离社会实际需求越来越远。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可适当降低标准
一些人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是“成人”,素质、程度参差不齐,让他们拿到文凭就可以了,没必要提出“过高”要求。这种错误认识及其实践的危害性是严重的。降低教学标准和要求已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形式――高等函授教育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许多高等学校在举办高等函授教育时,任意简化教学环节的现象十分严重。最主要的教学环节――自学被取消或极度弱化,面授时间过度压缩,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被取消,很多学校经常是每门课程面授3~5天(有的甚至更短),紧接着进行考试,学员几乎全部顺利过关。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学实施过程导致了高等函授教育的质量低下。
(四)成人高等教育应注重经济效益
有人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国家投入少、很多学员上学的目的就是花钱买个文凭,让他们达到目的就行了,学校要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现在,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把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招生数量普遍不足,面临着生存危机。再加上我们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认定措施,学员只要被招进来,能否毕业完全取决于举办学校。因此,扩大招生、减少教学成本,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认为办成教就是为了创收。
(五)成人高等教育不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成人高等教育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始终是一种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式发展。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真正形成按照成人高等教育规律运作的内涵发展模式,没有形成独立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与模式基本是国家以承认文凭为政策鼓励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举办学校以能够颁发正式文凭吸引学员,学员以拿到文凭为目的。于是,学校只要能够颁发文凭,就能够招生;学员只要能够拿到文凭,就去上学。而如何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持续良性发展的问题则被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至今尚处于无人重视的状态。由于科学研究的缺乏,导致了其他教育学科对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学科的轻视。研究水平的低下又使成人高等教育实践缺少理论指导,而缺少理论指导的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便始终在低层次中徘徊。
二、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认识误区的成因
(一)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是一个技术工具理性肆虐,道德理性迷失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实用、功利和物质享受,是知识能够创造多少价值,技术能够带来多少效益,是智力的经济化,能力的商品化,是人才的市场化,学校的企业化。这种技术工具理性也支配着工业社会的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教育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利倾向日益严重。随着成人学历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门类的不断增多,成人学历教育生源的日益萎缩,各办学机构、单位、部门之间的不良竞争、恶性竞争开始显现,有些不规范的办学机构,游离于教育管理部门管辖的边缘,给成人学历教育的良好市场带来一些不良因素。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在教育行为上,背离教育规律,重结果,轻过程;在教育的途径上,教学成了唯一的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被排除在人的培养途径之外。“发文凭”“拿文凭”几乎成了成人高等学校及其学生的唯一活动。
(二)成人高等学校自身的不足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招生数量规模的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的问题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校普遍只把精力投入到全日制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上,而把成人教育作为改善学校条件和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副业来抓,造成成人教育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在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时,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场地的利用上都是优先考虑普通高等教育。成教学生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室、实验室、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等一系列的教学设施短缺,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校舍。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氛围、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校园自然环境这些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因素也就无从谈起。一些成人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短缺,尤其是师资存在严重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工作繁重。在扩招的影响下,学校师生比例失调,教师人数相对不足,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大,教师除了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以及进行科研、教研工作外,业余时间还要进行成人教学,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师疲惫不堪,势必会严重影响成教的教学质量。二是师资没有明显的“成人”特色。担任成教的教师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兼任,缺乏专职从事成教的教师队伍,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普教上,在成教教学上投入有限,难以及时适应普教和成教的角色转换。加上教师对成教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因材施教”难以实施,只能从普教中“翻版”过来,没有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导致成教教学普教化。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有的办学机构、办学单位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生源,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放松了原来比较正规、比较严谨的教学管理,比如考试方面、日常教学管理方面等等;有的办学单位则采取“宽进严出”或“免试入学”的政策,但为了本单位的经济利益等原因,所谓“严出”也就“严”不起来,也不可能“严”起来。
(三)成人高等学校学生的状况
由于近年来的急速扩招,成教学生入学门槛不断降低,在总分为450分的入学考试中,考生的入学成绩只需180分即可被录取,有时甚至更低。这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较低,给教学及教学组织带来严重困难。成教学生绝大部分是已经在岗的从业人员,在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既要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抽出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学业,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方面,他们常常因为“工、学”矛盾突出,不能到校上课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导致出勤率低;另一方面,他们来学习的目的和心态也是不一样的。应当说,很多学员都是想在学习中提高自己方方面面的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不能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学习的。这样的学员如果不从教学源头加强管理,要想让其成为与其文凭相称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学员间的实际知识水平差异也很大,如不同学历层次学员之间的差异、不同年龄学员之间的差异、不同行业间的差异等等。这些现象的客观存在,无疑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有时不得不降低要求。
三、走出成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误区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国家及社会各行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纠正“唯学历是用”的人才使用观念。由于我们国家经历过不重视知识、不重视人才致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受阻的痛苦时期,再加上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国家制订重视高等教育文凭的政策是出自重视知识和人才的目的,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由于经验的欠缺和急于迅速发展的心理推动,导致了我们在人才使用观念上产生了急躁心态和追求形式主义的做法。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必将逐步形成成熟的用人观念,真正形成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科学机制。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各行业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准我们的出发点,克服在使用人才上的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做法,树立保证德才是用的正确用人观念。只要国家和社会各行业树立正确的人才使用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人才使用标准和机制,就会促使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始终没有真正实现突破规模扩张型的发展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符合中国成人教育特点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指导,这就要求各方面切实重视成人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应当把成人教育学研究真正纳入到教育科学研究的日程之中,建立起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机制,迅速提高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急需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督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把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纳入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发展计划,并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使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早日走出低层次徘徊的局面;教育科学研究部门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观念,转变对成人教育学的轻视态度;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办学校及其教师理应当担负起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三)成人高等学校要科学定位
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办者是以国家信誉作担保而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文凭的。如果主办者不纠正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始终以不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实施成人教育,不维护国家高等教育文凭的信誉,其后果必然是非常严重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如果得不到保障,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最终必定会为维护自己的信誉而放弃对成人高等教育文凭的承认或重视(其实,这种迹象已经开始出现,如职称评定、招工招干时有的就开始要求必须具备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文凭等),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办者。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办者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实施教学过程,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各个教学环节和各项管理。唯有如此,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四)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要认清自己的使命
成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知道,成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如果只是以追求高等教育文凭为价值取向,就会故意降低对主办者的教学和管理要求,这实际上是对自己追求个人发展的一种背叛。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受教育者就会对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采取应付的办法,甚至会出现为了考试过关而作弊或投机取巧的现象,这更是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的。这样,受教育者虽然得到了一个高等教育文凭,但他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和失去了许多机会,还会对自己的毕生发展产生阻碍。随着社会人才使用观念和机制的成熟,仅靠一张不断贬值的成人高等教育文凭是难以迎接现代社会挑战的。为了实现个人的毕生发展,为了使自己能够真正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成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必须确立以追求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内容的教育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真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同时也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需求和促进群体。
参考文献:
[1]张峰.关于成人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J].成人教育,2006,(1).
[2]安雪飞.新时期成人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崔振林.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6).
[4]李盛聪,刘幸.论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5]张晓辉.关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高等教育认知范文3
常杉杉在《成人教育》2015年第2期中撰文,阐述了转化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及些许外延,并提出了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
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转化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及些许外延:1.转化及转化学习的一般释义。一般意义上的“转化”表现为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在研究转化学习的背景下,“转化”被视为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变化,而且必须形成一种质的飞跃;2.转化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麦基罗认为,经验是成人转化学习的来源,借助自己已有的大量的经验,成人形成自己的参照框架,即一些固定的假设或期待,由意义观点、思维定势等等构成一种解释系统,当成人发现已有的解释系统不能够包容一些生活经验时,就会通过“转化学习”形成新的参照框架,成人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建构和解构自己经验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化学习”;3.转化学习理论的发展、分化与融合。随着转化理论影响的日益深入,对它讨论和批判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研究者批评麦基罗过分强调认知与理性,也有研究者批评其理论缺少情境性,对此,麦基罗一直努力回应,致力于该理论的修正与完善。
基于以上阐述,作者提出对成人高等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启发与指导:1.对学习者经验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运用。该理论提出成人经验和认知水平是重要前提,具体的和可见的事实中找到支持与促进认知改变的信息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2.促进学习者的批判性反思。成人教师应该教授关于批判性反思的方法策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技巧方面的支持;3.重新审视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成人教师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平等的教与学互助关系的动力机制;4.推进理谈的意义。成人学习者在于他人的理谈中,互相交流观点,产生新的观点假设,继而通过批判性反思,才能产生转化学习;5.充分理解在社会中存在的“成人”。存在于生活中的有血有肉的成人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往往是以理性为基石与中心,加之感性和悟性的渲染和辅佐。但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成人学习动机、评价、态度和风格的养成同样需要得到关注。
高等教育认知范文4
1.1策略问题
(1)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当前,高校人才就业中出现的地区、层次、专业等结构性不合理,从教育系统看,尤其突出的是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校人才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表现在专业设置调整滞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高校人才在就业市场中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他们适应非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又较弱,因而,这是制约高校人才就业最突出的原因。以广西高校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学校中只有桂林工学院、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两所学校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专业。
(2)部分高校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缺乏预测与规划。部分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许多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教材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相脱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高校较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许多用人单位心存疑虑,影响高校人才就业,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交通学校比较重视教学调整。
(3)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偏低。目前,一些高校的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还未根本转变,未能及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要求。一些人员甚至还将就业机构的职位当作权力的象征。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上,严重影响学校的就业工作。
1.2制度问题
目前高校对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的创新意识不够,一些高校对当前相关就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和落实不是很彻底,严重缩小了高校人才的就业渠道;高校人才就业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利益保障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另外,待就业人才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有关部委、厅局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使高校人才跨地区就业时,有些城市的落户政策严重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工作保障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一些相关政策不能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切实保障学生在就业时的利益的政策亟待出台。
1.3组织问题
学校就业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事情,全校各个部门必须协同工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广西大部分高校主要是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其他部门的工作并未与大学生就业联系起来,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西大、山水两所学校认为重视科研能提高大学生就业,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只有机电一所学校重视通过提高教师质量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另外,各个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有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这些人员刚刚经历了学生时代,理论知识和经验都不是很丰富,加之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在就业指导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很不充分,也就更加无法探究到比较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学校、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据统计,目前全国取得职业指导教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教师不足400人。
1.4技术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造成了高校的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轨。如国家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但高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式并没有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必须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适应性。
另外,解决高校人才就业包涵着大量的技术创新问题,如网络化的应用、品牌、学生培养创新等。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就业工作中,各学校并没有什么新的就业措施,在品牌宣传、多元培养等方面重视的学校并不多,甚至还有部分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未应用电子网络。
2基于TIM视角对建立新就业配置的对策
2.1制度方面
为从制度方面解决高校人才就业问题,我们必须做如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就业配套制度。以高校人才农村就业为例,必须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淡化干部身份,完善人事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减少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积极推进岗位资格证书制度,裁减不合格的公务员、教师及其他岗位上的人员,腾出就业岗位安排高校人才就业;在社会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给予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减少高校人才的自愿性失业。从根本上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尤其是由于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市场分割。
(3)建立高校人才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在依法就业的基础上,广西区政府可辅以利益机制(如减税、补贴、奖励等)进行驱动,来激发社会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如通过降低劳动成本和税率来减轻企业负担,或提供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它们雇佣大学生。
2.2组织方面
(1)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
由于就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西部产业与人才配置协调发展的成功关键因素,所以,解决广西就业问题不能盲目追求人才配置的总量,而要把人才质量和结构优化放在重点,要把它作为区域发展政策的首要考虑对象。促进经济增长取决于其人才配置作用的发挥。将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人才配置机制结合起来对解决高校人才就业作用更为明显。
(2)加大对人本职能教育的投人。
高校人才对就业的期望值与教育改革投入紧密相关。制定职能教育发展政策,鼓励专业教育与人本职能教育的结合创新,进一步完善各地人才交流中心等就业服务部门职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2.3技术方面
(1)全面推进精准人本职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只有全面推行精准人本职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真正受社会和行业欢迎的劳动者。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多元智慧素质为核心,以专业通才能力为本位,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培养模式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培养途径等都须根据社会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及学生情况进行创新,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并吸纳行业人士广泛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2)建立和健全高校人才就业的信息平台。
在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由广西区政府就业指导中心或者社会中介机构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网站的建设,运用强大的互联网络。加大信息的交换力度,及时全面地招聘、毕业生信息,网上初步筛选,即缩减了企业的招聘成本,也减轻了求职者的因求职而产生的交通、通讯等经济负担。
2.4文化方面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就业价值观,以提升工作价值的配合度。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考察除了反映专业知识的文凭与能力证明之外,主要把握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就业录用特质,第二个因素是就业价值认知度他们关系如图1。
由图1可知;就业价值认知度透过社会地位影响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认知度直接影响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认知度通过就业能力间接影响录用特质;概念化能力通过录用特质间接影响就业能力。所以,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认知度密切相关。
(2)高校人才自身在就业中应发挥主体性作用。
高等教育认知范文5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性思维;教育服务质量
一、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认为教育的产出是教育服务,所谓的教育服务是指“教育劳动者向社会家庭等提供教育机会”这一劳动过程,从教育服务质量观上说,学生就是高等教育的“顾客”。高等教育产出观念认为“人才”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忽略了在人才形成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如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差异性因素。与企业生产不同,高校高等教育输出的不可能是规格品质完全一致的学生个体。因此,高校更加应当重视教育服务质量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为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与高校教育服务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开拓性思维,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来说,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应当包括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以及科学的创新实践。因此,其培养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具体而言:
1.扩展管理内容,关注创造性思维的加工机制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应当拥有独特性、灵活性、流畅性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思维转型时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对理性的知觉,更加容易促成创新型人格的养成。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思维操作的发散和转化,而转化和发散性加工的结合更能保证创造性才能的质量与数量平衡。简单地说,就是获取广泛的信息以促成观念的流畅,多角度考虑和认知问题,摆脱思维定式,形成具有独特性和灵活性的思维特质。基于此,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前提便是广泛搜集信息,而这一点则可以通过高等学校对教育服务的重新定义来更快实现。学校首先应当与外界社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其次,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方式,建立信息搜集多元化的系统;再次,营造良好的信息反馈氛围,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储藏相关信息,并且传授正确合理评断信息可靠度的方法,突破书本和权威的思维定势。
2.优化层次结构,细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阶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芬克(Finke)提出了创造力的生成探索模型,他认为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对心理各种表征的提炼以及重新构建的过程。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首先形成内心初步判断,根据创造性要求不断探索修改,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一,信息输入启动思维的阶段;第二,掌握了一定知识,信息加工过程中加入创新内容的生长时期;第三,数量掌握知识技能,对各种外界来源进行重组的创造时期。针对以上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学校应当建构相应的服务层次结构。当然,阶段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具体区别。
首先,学校应当转变教育服务观念,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发挥信息储备能力,这种基础知识的吸收方式不应当局限于课堂教学,吸收内容也可以不局限于本专业的稳定有效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启发、参考和借鉴意义的部分,从知识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广度方面加以重视,尤其应当从学校制度方面给予保障,正强化地激励学生增大自己的知识信息量。其次,在创新生长的时期以及第三阶段的重组创造期当中,高等学校的教育服务应当表现出独特的启发性和独立性。在这一阶段,思维的发散性和聚合性逐步显现,应当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给予更多满足兴趣和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发展,适当进行一定的引导,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就对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服务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完善服务体制,多方面促成创造性智力的培养
在创造性智力开发中,高等学校承担了大部分的教育职责,但不应当忽视家庭环境对创新型人才智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学校与家庭需要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关注学生智力发展以及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促进良好的家庭创新环境的形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思维保障和环境土壤。另外,高等教育服务体制还应当重视教师创新需求和创新观念的形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及时采纳和分析高等教育学校教师主体的创新思维内容,对有益于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升的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陈建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2.
[2]Finke R A, Slayton K. Explorations of Creative Visual Synthesis in Mental Imagery[J]. Memory and Cognition,1988,(16):252-257.
高等教育认知范文6
社会信任又称普遍信任,是指对陌生人或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任,反映了个体对人性善的信赖。社会信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信任有利于发展和维护民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增进个体身心健康,更关乎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良好的社会信任可以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是政府善治的剂。
正是因为社会信任的积极作用,其影响研究也广受关注。影响社会信任的相关理论阐释大致可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两类,制度论和文化论是宏观视角的典型代表。制度决定论认为某些制度环境比其他制度环境更有利于信任感的产生,包括有效的政府、民主的体制等。有效的政府可以通过健全的法制体系、公正的政治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治安等增强人们对制度的信心从而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民主制度也有利于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只有当人们沐浴在民主的阳光下时,他们才可能相信陌生人。文化论则将信任解释为一种文化现象,认为如同文化基因一般深嵌于个体中的信任,是来自于遗传的伦理习惯,是本社会共享的道德规范的产物。
微观层面对社会信任的解释聚焦于分析个体水平的差异,侧重于考察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特征、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态度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性别、年龄、稳定的工作、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会对社会信任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而言,男性社会信任水平普遍高于女性; 个体社会信任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提高; 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个体的相对易损性,从而提升社会信任水平; 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形成对他人的正向评价从而提高社会信任水平; 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利于提高个体认知分析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其社会信任水平。普遍的观点认为,教育作为后致因素,通常与个体认知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受教育程度也被普特南视为影响社会信任最重要的因素。
国内一项关于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细致地检验了普特南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产生作用的机制。该研究以2003 年调查期间40 - 50 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将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影响过程区分为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前者是指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影响个体若干年后的经济、社会地位从而对社会信任产生经济效应 非经济效应是指高等教育通过增强个体对价值规范及制度安排的认同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该研究同时发现,相对于经济效应的显著影响,高等教育对于此年龄段的人群并未产生显著的非经济效应。
研究结果为理解我国20 世纪70 年代和80 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在同属于精英教育大背景的20 世纪70 年代前期及90 年代初期,其研究结果也可进行适当的相似性推论。然而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这一结果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当代高等教育是否存在同样的作用效应。众所周知,过去的十几年高等教育的规模与数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录取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分配的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断增高的大学生失业率等大众化时代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的精英价值逐渐剥离,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地位上升的程度不断下降。因此,精英教育促进个体社会信任中的经济效应机制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就值得再考究。
二、假设、数据与模型
本研究基于两个目的进行分析: 一是从微观层面上测量扩招前后的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的作用效应; 二是分析不同阶段高等教育作用机制。基于前文的探讨,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的路径不同。( 1) 精英教育时期高等教育更可能通过提高个体经济成功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 经济效应优于非经济效应( 2) 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更可能通过增强个体对价值规范及制度安排的认同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 非经济效应优于经济效应) 。我们利用不同时期的同质数据,分别检验两种机制的有效性程度。在既往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经验、个体受教育程度与当前经济情况、生活状态和认同态度常被用来解释个体社会信任的微观差异。过去的研究常将所有变量一并纳入社会信任的回归方程,这样的处理方法忽略了描述当前状况的变量深受个体教育水平影响的事实,从而影响了对教育与社会信任关系进行因果推论的深入。因此,在社会信任的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过程中,需要将不受高等教育经历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易受高等教育经历影响的变量进行区分,换言之即对控制变量和中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借鉴黄健等人的处理方法,本文首先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测量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将反映被调查者当前经济地位与认同态度的指标纳入回归方程,通过比较高等教育变量在不同方程中的解释份额,考察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作用情况。
本研究利用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hina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 的数据,探讨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形成的影响。研究所使用的2013 年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数据与调查中心完成。调查收集了城乡居民个人、家庭、教育、经济活动、态度价值观等信息。2013 年调查的有效样本个数为11438,样本年龄分布为17 - 97 岁。本研究以中国高考制度恢复的1977 年作为精英教育样本选择的起始时间,以高校收费制度酝酿试点开始的1987 年作为截止时间,按照19 岁上大学算,选取1958 年至1968 年期间出生的群体作为可获得精英教育时期的代表样本,共2472 人。这一时期真正获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223 人,约占该时期样本总数的9%。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至此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以2002 年为始,按19岁为上大学的年龄计,1983 年以后出生的群体参加高考时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时期。截止2013 年调查时完成高等教育( 本科) 的群体出生年份大致在1990年。保守选取1983 年至1989 年期间出生的群体作为可获得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样本,共1136 人。这一时期真正获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443 人,约占该时期样本总数的39%。因此在本研究中,有关社会信任、经济状况和认同态度的信息,均来源于调查之时年龄介于24 - 55 岁之间的群体所做的抽样调查。
三、实证分析
首先将方程( 1) 中的因子纳入回归方程,测算接受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个体社会信任的差异,回归结果列于表3; 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测算高等教育对个体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和认同态度的影响,相关结果见表4; 最后根据方程( 2) 和方程( 3) 对不同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的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的程度进行检验,以验证假设。
表3 所示,方程( 1) 中的高等教育系数,基于接受精英教育群体调查数据的回归估计值为0.164,基于接受大众化教育群体调查数据的回归估计值为0. 157,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 001。这表明,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经验一致的条件下,无论是在精英教育阶段还是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其社会信任的程度显著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这说明无论是在哪种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都促进了社会信任的形成,只不过相比之下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作用效应略低。
报告了等式其他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对接受精英教育的群体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其社会信任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但作用方向不一致。其它变量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我们进一步检验,发现当不纳入高等教育变量时,年龄和工作经验均显著地影响个体社会信任的程度;成长地还显著影响接受精英教育群体的社会信任;当纳入高等教育变量时,这三个变量的影响效应变得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本研究中,高等教育依然是影响社会信任最大的因素,普特南的观点再一次得到证实。
在同样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年限的回归分析中检视了高等教育对个体当前经济状况和认同态度的影响( 为节省篇幅,略去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结果显示,精英教育时期高等教育确实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即接受那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个体生活富裕、成为管理者和非体力劳动者的概率更高。但是扩招以后的几年,特别是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急剧上升的2002 - 2009 年,高等教育对个体经济社会地位提升的效应出现了变化,接受这一时段高等教育的个体并不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生活富裕和成为管理者的概率更高,只是在成为非体力劳动者上依然体现出相对显著的优势。在认同态度上,两个不同的样本群体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样本群体中,高等教育对异质群体是否应被一视同仁的态度有显著影响,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此持认同态度的比例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高6. 9 个百分点。对于这一群体,结果没有显示出因为高等教育经历有无所导致的个体对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公民权利是否平等态度的显著差异。但是对接受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来说,他们认为异质群体应获得一视同仁、公民应享有同等的权利的概率比这一阶段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分别高13. 1 和13. 6 个百分点,但是对于收入分配制度公平与否的看法则与没有高等教育经历的被调查者没有明显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