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1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会计教学 问题 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Though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ZHANG Xiaoyu
(School Of Tourism Culture, Yunnan University, Lijiang, Yunnan 674100)
Abstract Start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with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for this course. Teaching thought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of independent college, expect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accounting teaching; problem; thought
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的深化,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财务、会计类课程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以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为基础,课程围绕着会计的六要素具体的展开,以编制会计报表为最终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全面的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进一步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多变,使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庞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越来越低,这也成为该门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1 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授课现状
(1)教材内容庞杂,知识点零散。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后,增加了中级财务会计学习的内容,课程按会计的六个要素为顺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看似很系统、合理,但是从微观来说知识点是零散的,学生的知识面窄很难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穿针引线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
(2)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经验不足。独立学院会计系老师大部分是商科毕业,没有参加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部分老师是从院校毕业之后就直接在院校任教,这样师资力量就相对薄弱,实践水平也比较低;另外,在职教师的流动性较大,稳定性差;综合以上两个原因,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都是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3)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僵硬。大多数会计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另外课程内容多、授课时间短,所以对课程的讲授只能以纯理论为主,加之教学方法不得当,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思维就比较僵硬,容易照本宣科,形成按照会计六要素的内容对理论进行逐一讲解的定势思维。
2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1)基础不扎实,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大学一年级就开“基础会计”这门课程,许多同学还没有从高考紧张情绪的释放中回过神来,对专业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觉得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难度较大。
(2)学习方法不得当,容易死记硬背。独立学院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机械地按会计六要素讲解,照本宣科,也没有向学生传授学习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方法不得当,也是机械地跟着老师走,无法理解的地方就死记硬背。
(3)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为应对考试。一个班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学习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究其原因很多同学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表示绝望,觉得太难,都不愿意自我学习和钻研,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课后不愿意温习和进行自我学习。
3 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思维建议
(1)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将知识点串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技能,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逻辑思维要非常清晰,将知识点用一根主线串联起来。例如,在教学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解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跟学生分析一下整章的内容结构,重点难点,需要掌握、熟悉、理解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先从宏观上给学生梳理一遍,再进入微观学习,这一章结束后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复习一遍,这样学生就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把知识点串联起来。
(2)教学生活化,浅入深出,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把内容生活化,形成浅入深出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学习中,学生不知道何为长期股权投资,也很难通过课本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而理解定义、掌握核算内容和清楚企业合并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要尽量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引导。如定义,可以用现实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情形,来说明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企业合并的形式(吸收、新设和控股)可以将现实中企业合并的案例用图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之后将三种合并方式的内容和区别用表格做一个对比,然后解释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的企业合并是指控股合并,然后再进入到会计处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发现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授课中不断回顾基础知识,弥补基础弱的缺陷。每个章节的学习都应该在授课中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弱的缺陷。例如,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教学中,讲到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带着学生回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然后再回到目前的教学中。
(4)加大每个知识点例题讲解的量,由简单到复杂。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要通过例题的讲解来说明理论。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例如,讲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和银行存款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时,先分段讲,投入固定资产如何做,投入无形资产如何做等等;然后,再把各种方式都作为合并对价,又如何做分录;最后,引入综合性例题,再一次分析说明会计处理。这样分段讲解再综合讲解,学生接受得快,也容易理解。
(5)学会对整章内容进行总结,课前要求学生回顾学习过的内容。每结束一章内容,都要对其进行总结,通过微观的学习,从宏观上再把内容扫描一遍,在总结的过程中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再梳理一遍,再把重点、难点要掌握的知识点强调一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每一章的内容,也容易扫到被忽视的死角。
(6)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习,站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会计处理。在授课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相应的会计处理是站在什么角度,以及同一个经济业务另一方的会计处理应该怎样做。例如,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横向对比处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横向对比处理;对长期股权投资而言,可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纵向对比讲解。
(7)课后多布置综合性练习题,实行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通过课堂的讲解,结束一章之后要多布置几个经典的、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对于抄袭和不写作业的同学严格扣减平时成绩,对于优秀的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作业下发之后,教师要对作业题进行讲解和归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又获得了一次复习的机会。这样就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2年校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Jy12012);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2012jyxm51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0日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现阶段,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强调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市场经济中企业和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学习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毋庸置疑,在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基础和核心,《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拓展,又是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学习的基础,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真正的高等教育应着重在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当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贯彻这种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传统理论教学之余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特点
(一)内容多且难度大。《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体内容是属于特定会计主体一般的经济业务,覆盖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一般而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告的编制,反映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内容,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中日常业务基本都会涉及到。该课程的内容丰富,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讲解,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特别是一些较难的业务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必须要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则要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二)知识更新快。《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来自于《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阶段,是变革时期,修改很频繁。目前适用的是2006年2月财政部的主要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而针对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的众多问题,财政部于2011年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已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实行。这些实际的变革都要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了知识更新的特点。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实践操作性强。会计工作本质上是操作性的工作,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的实务工作,技术性很强,学以致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必然要反映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财务会计理论之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虽然在现实中,单位规模、业务差别非常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推行了信息化软件,传统的手工账是基础,但学生必须把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符合社会的职业期望。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能和会计知识本身趣味性有限有关,学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知道学了对以后有什么用,经常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死记硬背,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于未来职业的重要性。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只是简单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以管理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待会计核算,会计方法的选择让会计工作者有了更多的职业判断,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学。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加上教师传授的方法会自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掌握职业判断的尺度,工作后就能应对具体的经济业务。正如美国会计学会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意见是“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辛辛苦苦讲45分钟,学生被动地听,没有参与感,缺乏自己的思考,还很容易走神、开小差。上课好像听懂了,一做题目又什么都不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跳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不是“满堂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实操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他们会意识到学习是一件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事情。对于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1、加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预习与复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且难度大,有限的课堂时间又要学生积极参与,可能会让教师觉得课时不够。教师应告诉学生,学习更多的时间应在课外,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做好全面的预习。教师可以编写该门课程的前置性作业,学生按照前置性作业进行预习,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课后统一向教师提问。相信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他们以后学习其他课程都会大有裨益。在某一阶段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把课堂上教师传授的部分踏实巩固下来。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财会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集体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学生在预习与复习的过程中会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拓展了“黑板+粉笔”的单一传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技术是个有益的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将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补充课本的不足,加入教师想展示给学生的最新内容。而课件也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来讲授其中一节,鼓励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让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明晰,真正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与学生的互动更多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企业实际业务不可能和书本一模一样,只会考试的会计学生是做不好会计工作的,学校不是培养“书呆子”。学生必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本身技术性较强,学生将来会从事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需要将实践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相结合。
1、有效利用会计模拟软件。学校有专门的经管实验室,购买了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等一系列软件,这些软件的利用程度要提高。学生普遍计算机水平较高,对软件感兴趣,如果实验室能增加开放时间,并且对学生的上机计算学时的话,学生会很愿意练习软件操作的。通过对模拟公司业务的处理,能够加强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更深刻地了解工作实际,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
2、强化校外师资队伍。大学里很多教师并没有从事具体工作的经验,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虽然让他们理论功底较为扎实,但是对于某些实际业务并不是十分了解,有时难免照本宣科。可以考虑建立一支校外师资队伍,他们来自企事业单位,或者来自会计师事务所,都是会计业务的第一线,他们可以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给学生教学,分享职业生涯经验,让学生看到真正的会计实务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增强他们从事财会工作的意愿,对未来有更明确的目标。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学校及校友的资源与各企事业单位积极联络,让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场所,让学生到企业实地感受会计的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这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将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内容可以折算成学时,学校经过程序认定后,可以承认其学分。
(四)完善考试评定方式。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卷面100分。试卷考试便于量化,但是只能出些理论性的题目,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也能取得高分。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远非一张试卷可以完成。考试评定方式亟须改革,一方面试卷内容要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学生平时的实践等形式都可以作为期末成绩。这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底哪些形式可以作为考试评定的依据。
(五)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及实践水平,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及时了解会计学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可以多参加学术会议,学校应给予经费支持;学院教研室教师之间应多组织教研活动,大家交流教学与科研心得体会;应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应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讲授时要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地起到大学教师引导的作用。学校也要对教师多提供激励措施,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服务,建立和谐校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才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环境与会计环境的日新月异促使会计全方位变革。因此,改革《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培养满足会计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5.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3
(新疆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石河子831300)
摘 要:会计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财务问题,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12-02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皇甫可掬(1975-),女,上海人,硕士,副教授,从事财务会计研究。
中级财务会计是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是经济学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教师,在会计理论蓬勃发展的今天,我深深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理论越发展,就越需要我们夯实基础知识。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攀登学术高峰时稳步前行,而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使我们的理论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将自己在多年从事会计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教学方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图示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中级财务会计中重要的知识,首先从总体概括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以下2大类4小种:
由于直线法较为简单,所以让我们用图示法对加速折旧法进行演示。
例:甲企业购入一台设备,购入时入账成本为92万元,预计净残值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每年的折旧额为多少呢?
说明:A=原值=92B=预计净残值=2M=A-B=92-2=90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额=折旧基数×折旧率折旧额=折旧基数×折旧率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1+2+3+4+5=15折旧基数=M折旧标准为年限=5
折旧率由大而小:5/15、4/15、3/15、2/15、1/15
第一至五年折旧额分别为:90*5/15=30;90*4/15=24;90*3/15=18;90*2/15=12;90*1/15=6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为22/5=40%折旧率不变余额递减折旧基数递减
年折旧额:
第一年:92*40%=36.8第二年:(92-36.8)*40%=22.08第三年:(92-36.8-22.08)*40%=13.248
第四年:[(92-36.8-22.08-13.248)-2]/2=8.936第五年:[(92-36.8-22.08-13.248)-2]/2=8.936
二、口诀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必备知识,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银行存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制度规定,每月企业都应将自己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开来的本企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的银行存款余额进行核对,两者数额应当一致。当对账单与日记账数额不一致时,有两种原因:其一是记账错误,应进行更正,另一是由于“未达账项”造成,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和双方入账时间的不一致而造成的一方已经记账而另一方尚未记账的款项。如果月末存在未达账项,企业就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项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银行已收,企业未收(2)银行已付,企业未付(3)企业已收,银行未收(4)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①补记式(余额调节法)②还原式(差额调节法)
我们给出补记式与还原式的口诀如下:
补记式的口诀为“看对方,加收减付”。还原式的口诀为“看自己,加付减收”。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对方是指银行与企业互为对方,收是指**已收,**未收,付是指**已付,**未付。
例题:某企业2015年9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7000元,银行转来对账单的余额为85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以下未达账项:
(1)企业送存转账支票40000元,并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但银行尚未记账。
(2)企业开出转账支票30000元,但持票单位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尚未记账。
(3)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某公司购货款50000元,银行已收妥并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尚未记账。
(4)银行代企业支付电话费2000元,银行已登记企业银行存款减少,但企业未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尚未记账。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7000元,银行转来对账单的余额为85000元。
未达账项如下: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40000;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0000;银行已收,企业未收50000;银行已付,企业未付2000
补记式的口诀为“看对方,加收减付”。企业与银行互为对方,此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左方是企业帐所以对方就是银行,右方以此类推。补记式调节表编制如下:
还原式的口诀为“看自己,加付减收”。企业与银行互为对方,此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左方是企业帐所以自己就是企业,右方以此类推。还原式调节表编制如下:
最后指出:未达账项并不是错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目的只是为了验证本单位与银行双方账面余额是否一致,并不能由此更改账簿记录,它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图示法与口诀法的运用我就介绍到此,在会计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的方法,我期待着能与同行们进一步交流,以共同推进我们的会计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4).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4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处理能力,通过会计处理不断掌握和理解会计理论和知识。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会计准则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导致一些财务会计标准发生变化,教学中的一些知识内容也大范围的改变。为了能保证教学,教师需要快速的掌握和理解新会计准则,并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教导给学生。我国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也随着会计准则的更新而不断改变。其课程内容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教学的稳定,还降低了财务会计教学的效率。有些新会计准则上的内容在课程中没有明确的讲解,这样使的有些教师不去注重讲解这些内容,影响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很多都没彻底融入新会计准则,有些教材中还停留在老会计准则阶段,导致教学中学生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不是很全面。并且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逐渐加大,繁多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导致教学中容易出现问题[1]。
2.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现阶段“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培养学生对于会计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而只是一昧的讲述课本上的知识点或就一些问题做出相关解析。由于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运用。教师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非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些教师虽然是以实践为教学目标,但也只是把它当作形式,没有正真的贯彻到教学中。这些都导致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极差,违背教学的初衷。
3.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待改善[2]
在现阶段“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古板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受到相对的影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停留在过去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无味的就知识内容进行讲解。(2)在课堂上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进行发言,这种情况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3)虽然有些教师已经逐渐开始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改革,但其“治标不治本”,没有贯彻其它教学模式的精髓。总之,教学模式和方法还需要不断改善,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高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改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善学生学习方法
现阶段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没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迫于考试的压力只能不断的去做题。这种学习方法可能很容易应付考试,但没能正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点。虽然考试中学生能做出正确答案,但却不知道答案为什么是这样的。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方向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应用到实践中。
2.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有效加强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具体改善措施可从以下几点出发:(1)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善,改变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类型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实际出发,把知识内容不断的带入到学生生活之中。并且要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可通过设计多环节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渴望。(2)对教师角色进行转换,让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更多的扮演帮助学习的角色。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教师配合解答。增加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氛围。(3)对所学知识要进行总结,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掌握情况。可通过制定相关情景,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3)再进行课堂教学中,还要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知识内容。通过实际案例学生可以很快的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
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具体是指加强新会计准则下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前文所述,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如何全方位的讲解新会计准则内容成为了关键所在。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加强教师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掌握程度,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提高。(2)要对教师理解掌握情况进行考核,避免因为教师没有掌握新会计准则内容而误导学生。(3)加强教师对会计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5
关键词:会计课程;教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80
1 引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会计的知识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承《初级会计学》,启《高级会计学》,而目前,中级财务会计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存在一些不足,这都直接影响《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效果和与岗位的对接,因此研究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重核算,轻管理,不注重知识与岗位的联系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授课主要介绍以制造企业为例各项相关经济业务的核算,缺少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职责、制度等内容的介绍,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会导致学生只懂做账,而缺少与账务处理相关的管理、岗位制度等知识,最终会影响高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此外,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忽略了岗位技能和岗位知识与所教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具体联系,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2.2 重理论,轻实务的考试模式
目前一般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模式一般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考核所占比例30%左右,期末考核所占比例在70%左右。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出勤、上课提问回答情况、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由于很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人数较多限制了点名和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此外平时作业形式以客观题和业务题等传统作业形式进行,形式单一,导致教师根据这些给予的平时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同样的期末考试考核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大都设置考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业务题,考题设置很难考核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2.3 忽视职业素养的教育
经过对多家公司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会计人才除了核心技能比如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之外,在能力结构上,更加重视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素质结构上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团队协作、社会交往、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职业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能力,而这些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中欠缺的。
3 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设想
3.1 模块案例教学法的设想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核心作用,将该课程与会计相关岗位对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认为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取代“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可以采取模块案例教学法,以课堂讲授和实训练习为主,同时将课程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划分为相应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资金核算会计岗位、出纳员岗位、存货会计岗位、资产会计岗位、往来结算会计岗位、职工薪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会计岗位、纳税会计岗位、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块进一步细分,模块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练习为辅的教学形式进行。采用此法是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融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大。
教师在不同模块和内容中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通过布置实训和作业题、课外拓展案例分析和项目研讨、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3.2 实训和课外拓展相结合的课程实践的设计思路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根据每个模块特点设置相应的实训和课外拓展环节,完成课程目标和相关岗位的训练,同时训练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故作业形式应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业形式可以包括的内容如表1。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传统形式巩固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岗位实训练习和课外自学案例分析可以强化岗位技能,通过课程拓展项目研讨报告和文献综述的训练可以开拓思路。
4 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设想
为了实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我们要打破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禁锢,重视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调整结果考核即期末考试的题型设置,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1)平时考核以作业、实训、课外拓展为主进行,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增加到50%,具体考核内容设想如下:
①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各岗位知识和技能实训练习并进行考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实训内容,可表2示例。
②学生选取教师于本学期初布置的任一与本课程相关的研讨项目选题,参加科研项目小组进行讨论,并完成研究报告,每组成员通过互评和自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设置案例分析,如果《中级财务会计》课时有限,我们可以采取此种方式完成自学部分内容的考核。
③《中级财务会计》设置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为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形式可以灵活设置,比如随堂测试,比如某些岗位的综合实训能力检验等,通过期中考试可以使学生对前半学期的学习进行归纳和整理,当然,我们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期内进行1-3次的阶段性小测或者阶段性的岗位实训能力考核。
(2)期末考核我们要减少其占总成绩的比重,同时改变以往单选、多选、判断等传统题型设置,而转变为以实务账务处理操作技能,以技能考核为主,比如,我们可以整个试卷按照某些重要岗位模拟企业业务,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岗位的业务处理。
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与我们教学模式的改革相互匹配,才能实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目标。
5 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客观需要,是一个全面和动态的过程,既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进行改革,也需要我们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不断探索,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路,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奔.能力本位的“三全”会计实训[J].会计之友,2007,(1).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范文6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就是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概念框架,教学法首先是要围绕学习主题,并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基本的概念框架,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搭建脚手架;其次是将学生引入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也就是进入问题情境;再次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或者是通过老师的渐次引导,逐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协作学习,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独立掌握;最后是效果评价,也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的团队贡献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基本的点评。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第一,课程内容多,信息容量大。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容纳了会计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只有极少数的特殊业务和难度较大的内容没有纳入其中。第二,课程教学难度大。绝大多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知识点都存在难度大的问题,比如金融负债、金融资产、长期投权投资等,这些知识点对于没有金融知识和相关知识基础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难点。第三,师生教学效率不能适应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与其他专业不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内容更新速度较快的特点,因为受到经济、法律法规的变化影响,课程内容也要进行相应更改。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基本知识目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经济业务概念,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实际工作中要求的各类业务核算方法,对于财务报表的原理和编制能够熟练运用掌握。
第二,基本能力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工作效率。首先是自主学习能力,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获得知识;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它是对学生经济头脑的基本要求,因为财务会计行业的从业者应该能够对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以判断各种策略影响;最后是职业判断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经济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第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总体而言就是专业敏感性和职业思维。专业敏感性是在快速的政策变化和经济变动中,能够快准狠的找到适合的应对策略;职业思维则是会计行业中的基本职业素质,因为实际生活中,财务会计中的要求都是精准、精细,讲究零失误,因此在学校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而到职业需要。
三、如何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支架式教学
(一)选取具体的支架点
支架式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搭建成功的“脚手架”,而“脚手架”的搭建支点在于寻找到最近发展区。因为问题支架的选择不能够建立在已有的发展内容上,否则就会使支架式教学成为形式教学,并阻碍教学进程。同时,也不能越过发展内容,否则会增高学习难度,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选取合适的架构支点,是教学法能够成功实施的基础。就拿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来说,学生的基本水平在于有了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并且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会计技巧。因此,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要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比如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而存货和金融资产是其中的重难点。这时在具体的教学中,这四部分的内容应该处在同一水平支点上,但是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比存货、金融资产的知识点分支要少。
(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将知识架构完成之后,就是要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中来,比如对于存货中的期末存货的计量问题,简要的讲授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之后,就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也就是可变现净值应该如何确定,并且还要区分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和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它们的可变现净值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应该如何区分?然后是对于估计售价的确定,而且在讲授时,还要强调同一种存货中有合同约定和没有合同约定时两种情况下应该分别进行计算。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以及结转。这些问题都是由一个支点问题延伸而来的,并且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可靠的学习情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延伸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然会适得其反。
(三)独立学习和效果评价
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后,就需要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并非是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的进行问题探索和问题分析。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比如在金融资产的讲解上,老师首先为学生架构的支点是:金融资产分类。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个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前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架构完成之后,知识点延伸至企业的购入股权投资和购入债券方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并且提出股权与投资的关系,进而影响到金融资产问题。最后是对整个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实际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定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