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1

一、善于利用、发掘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室外课

农村小学教育场地狭小,教学资源匮乏。上室外课,跑个步在巴掌大的一片空地上绕,跑上十几圈才能跑完一圈标准跑道的路程,老师上得无可奈何,学生绕得晕头转向。要上好体育室外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势必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挖掘学校周围的各种资源环境为体育课服务。

比如,农村小学操场狭小,没有跑道。可是乡村公路车辆稀少,就是天然跑道。上室外课的时候,体育老师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把学生拉上公路,绕上几圈,既可以享受美丽的乡村风光,又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在自己曾经任教的山区小学,县运动会时,学校报了各种径赛的项目。可是没有场地训练,怎么办?我就是带着学生在乡村公路上训练,最后跑出了全县小学组的第一名。

合理利用、规划学校以及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是当前状况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途径。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场地器械的使用空间和时间,学校与体育教师应该制订好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分配时间表,把各班使用场地和器械的时间错开,并要求学生按指定区域和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从而使农村小学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最合理的使用。

二、有效利用校本资源、合理设计游戏教学,上好每一节室内课

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适当增加室内课的比例。充分利用学校室内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环节,通过游戏教学,提高兴趣,活跃气氛,在室内课上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及提高体育素养。比如,利用室内的场地和课桌椅,教师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基本的身体素质练习。如通过“凳面支撑”、“双人压肩”等简单、有效、易操作的运动,发展学生的力量和柔韧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农村小学也都基本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室内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就可以把现实中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动作,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生动、易接受的看清楚每个技术细节,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或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经典的体育比赛及精彩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与活力,激发学习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去。

三、更新理念,创新思维,结合乡土文化展开体育教学

受场地和器材的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就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思维,结合乡村的生活生产的乡土文化,通过体育游戏展开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农村的生活生产实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喜闻乐见,体育课时,将农村中的一些文化活动经过改造引进课堂,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具有很大的作用。

农村小学的学生课余时间不但要帮做家务,有的甚至参加各种农活。我曾经在体育课堂上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设计了这么一课《春播秋收》的体育游戏:选一圆形场地,八条半径延伸到圆外,学生分成八组,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实心球作道具进行丰收与播种的游戏。游戏中两人用竹筐每次装两个实心球,将丰收果实抬到圆心堆放进仓;最后三人一组,各尽其能,将仓库里的果实运到仓库外出售。这一游戏结合农村生产的特点,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体育锻炼,又能克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效开展体育教学。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服务体系;学校体育

A Study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Service System

LI Hai-ting, YANG Jian-hua

(Zhengzhou Junior College of Grassland Farming, Zhengzhou, Henan 450008)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n relation to other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t surveys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ject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of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erving the countryside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elf.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Henan rural areas.

【Keywords】New Countryside, service syste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1前言

实践证明,建设新农村、繁荣发展体育事业,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对于增强农民的体育意识,形成崇尚健身、文明健身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引导农民过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没有新型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学校体育也是农村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农村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2我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2.1体育课的开课情况

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农村学校中,没有不开设体育课的,实施体育教育有了教学体制上的保证。在体育课的课时数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要开设四节体育课,根据调查,我我省农村小学没有一所农村学校能开足4节体育课,大多数的小学每一周只能开设两节的体育课,不能按照上级的要求、政策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活动时间。农村小学中的三至六年级也不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每周开满3节体育课,但是绝大多数还是维持在每周2节课。显而易见,农村学生应该得到的体育教育不能得到保证,我省农村学校贯彻《新课标》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2.2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本课题所调查的河南农村学校中,平均拥有田径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场的个数分别是1.1、2.1和5.2,而其它体育项目的运动场地数几乎为零。体育器材情况也很不乐观,大多数器材都不是标准的,或者是标准的但是质量极差,很容易失去标准,经济条件较好学校农村体育器材相对好点。在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的问卷中,反映出了他们对目前场地器材的极大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上课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课外业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增进健康,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途径。从表1可以看出,我省农村中小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还是积极的,其中88.3%的学校能够切实保证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时间,但大多是让学生自行选择活动内容,没有教师的课外指导和专业的组织与管理。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60所农村中小学中,没有开展体育训练的学校有17所,占28.4%;经常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占71.7%。在开展课余训练的学校中,训练项目的90%都是田径项目,常年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少之又少,好多训练也主要是为了参加各个县(市)一年一度的田径比赛。常年坚持训练的学校占比是5%,每周训练2次,每次2小时,阶段训练和赛前训练占38%,都是在比赛前一段时间每天训练,每次1小时。调查中有31所占被调查学校51.7%的学校每年举行1次田径运动会,有7所占11.7%的学校较少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开展比赛的项目有拔河比赛、小范围的苗子选拔赛、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有21所占35%的学校不举行运动竞赛。

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村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无组织无管理。尤其是小学,大多数学校课外活动、训练、体育比赛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每年开展的活动都没有形成常年机制。国家要求的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的规定都得不到保证,课余训练水平低,项目内容单一,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4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每个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很大比例由担任其他课目教师中身体素质好的老师担任,大学体育科班出身的很少,个别学校甚至是让一些工人等没有受过教育的学校闲散人员来当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编制、业务素质差别,表现出学校的等级差别。从局部来看,乡镇一级中小学师资数量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与偏远乡村的师资力量形成非常鲜明对比,偏远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缺额严重。因此,急需加大偏远地区的体育师资培养的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3我省农村学校为校外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现状

从表3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经常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服务,但是这类学校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除了南阳、新乡两市的农村学校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场地服务的学校达到了三分之一外,其它地市的均没有超过四分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属于经常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指导服务的和为附近村民提供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裁判等服务的几乎没有,基本属于偶尔为附近村民提供类似体育指导服务。这说明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也仅仅限于为学生服务,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

4对策与建议

4.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教学领导是关键

首先学校的领导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体育教育对推行素质教育所起的重大作用,认真贯彻国家规定的 “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要把推进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想办法解决体育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完善解决。一是努力做到按照国家教育法规规定的开齐开足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确保“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有计划地改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2010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中,教学仪器设备类全省共获得中央财政拨款7个多亿,现已下拨到各个县,以后每年还将逐步下拨各类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的专项经费,有了经费保证,各地区的农村学校要借助这次东风,做好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调研工作,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尽可能地配齐配全适合本校发展的体育器材,确保钱花在刀刃上,确保体育设施满足本校课堂教学和业余活动的需要。

4.2要切实做好推行素质教育工作

当今,应试教育在农村这一级的学校仍然盛行,学校体育很容易被忽视。要想真正推行素质教育,还需要教育部门做到有方案、有实施、有监督、有落实才可以,要重视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体育课以正常的学科地位,只有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才会减轻,学生学业才能真正轻松,才可能有时间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只有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学校领导才可能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工作才会真正排上位置。

4.3整合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改善农村体育活动条件

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农村中小学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应当发挥它们的文化中枢作用,农村学校具有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体育教师可以宣传体育科学知识,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指导群众科学锻炼,传授体育技能,学校有较为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可以弥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为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改善农村体育活动条件,达到体育资源共享,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体育的很好途径。加强课余时间校内与校外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紧密联系,重视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和带动农民群众对体育的参与,使之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4不同的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殊条件找准发展模式

在地方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努力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地方学校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对学校的器材配备、体育场地及活动项目等进行选择。勇于创新,结合实际制作非标准体育器材;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量体裁衣,选择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重视并大力开展本地的传统体育项目、非标准体育项目、地方特色的游戏项目;应调整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百花齐放,鼓励学生自制器材用于各类体育活动。采取多途径、多手段利用校内外的各类资源来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3

 

吉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浙江等地工业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样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运用专家访谈、调查走访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吉林省农村地区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体育进行比较研究。

 

1. 师资方面

 

发达地区师资队伍情况的分析,体育教师数量上看北京等发达地区体育教师的数量已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学生与体育教师的比例城区为237:1,农村为190:1。从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看,专科以上学历城区为82.9%,其中本科占46.4%;农村为82.7%,其中本科占48.3%;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城区占22%,农村占10.8%;在年龄结构方面,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呈现年青化趋势。城乡学校体育教师的主要年龄段在30岁以下,这一地区年轻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和专业提升的方面,也尤为突出。

 

吉林省农村地区专业教师短缺:从调查情况看有36.7%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6.9%的学校无专业体育教师。现有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不包括自考、函授毕业生)的仅占31.7%。26.7%的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自行培养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有72.1%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梯队建设,又37.5%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师学历要求。师资培训意识淡薄。

 

2.场地器材设施

 

在教学器材设施方面,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发达地区部分中学场地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一些发达地区城市中学拥有了塑胶田径场,室内体育场馆的比例比较大,在走访的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场馆质量更高。很多农村学校都有风雨场地(市内场馆)。大多数农村学校器材设施比较齐全,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吉林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绝大多数的农村学校都有简易田径场、篮球场等和田径场。但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根据调查,有29.8%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教学需要),70.3%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4.9%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都比较陈旧、破损严重,受体育器材短缺的限制,31.4%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3.经费投入

 

富裕地区的经费投入虽然不足,但从数量上要比吉林省多。根据调查,仅有两所学校设有专项体育经费,每年经费额在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其它学校只能根据各校实际不定期地购置少量体育器材。吉林省城市地区学校体育经费基本大部分都能够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农村大多数地区体育经费严重短缺,很多农村学校几乎几年没有下拨一分钱,有些学校购进一批器材一用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更换过。调查表明61.3%的学校经费不足,24.4%的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4.体育教学现状比较

 

4.1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教学指导思想将决定学校体育的工作方向,所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也要在思想观念上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以浙江省德清县学校体育状况为例,来比照吉林省某市下属农村中学。

 

德清县农村中学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地区农村,较能代表这一区域学校体育教学等各方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应该说多数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应发挥更大作用其中1/3以上的教师把强调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列为首要指导思想,也有25%的教师认为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到快乐最为重要,但也还有相当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在吉林省农村,很多教师还没有清醒地认识,还都在把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当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大事,还没有把学生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能够意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体育中享受快乐的教师人数各占20%,仍有将近60%的农村教师还把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4.2课程及内容开设情况。由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达地区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能根据新课程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也有按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现象。开设项目种类多,部分学校还开设了一些比较有乡村特色的运动项目,如高跷、跳绳、踢毽等。所以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在内容选取上比较自由, 非常重视结合学校实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吉林省虽然体育课绝大多数学校能够正常开设,但大部分学校没有严格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据统计,完全实施国家教委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化教学的只占35%,部分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占57.5%,超过半数。尽管如此,还要看到有7.5%的学校没有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上述情况表明,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贯彻执行不够深入,应加强乡村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文件的学习,加强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从而使乡村学校能够按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化教学。

 

4.3体育教学评价。富裕地区农村很多学校体育的评价也都停留在老师的教上,至于学生学得如何,学后产生的效果又是如何,这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有关教学效果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评价上还很少涉及。但也都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吉林省农村学校教学评价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很多学校只是用期末和平时成绩按不同比例来核算的。考虑学生学习效果和心理等因素的学校很少。

 

4.4体育课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有差异。 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大多数都开始逐步重视体育课教学,而吉林省农村体育教学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乡村学校体育课被其它课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乡村学校体育课被其它课占用的情况比较严重,经常被占用达到37.38%,超过了1/3,基本不被占用的只有17.43%。可以看出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课在课表中的次数和实际上课的次数是不一致的,有极个别的学校甚至认为把体育课排在课表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把体育课摆在一个较低的位置。

 

5.课余体育现状

 

通过调查北京市等发达地区中小学开展课余训练的情况是:北京市约80%的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能保证在45分钟和45分钟以上,城乡无显著性差异。从早操、课间操的开展情况看,课间操的情况最好,在90%以上,这也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市中小学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达标率99%以上。

 

根据调查和访谈了解,吉林省县城以上有75%的学校开设有课外活动,频率平均为每周二次。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早操和课间操,另外有87.5%的学校安排了眼保健操。而吉林省农村地区课余体育活动远没有发达地区和吉林省城市地区开展得好,在调查的学校中约有41%的学校开设课外活动,频率在每周二次的学校约为18%,开展一次的约占23%,还有很多乡村学校几乎没开展过这项活动和很少开展。很难保证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

 

结语:

 

吉林省农村地区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相比之下不论在体育管理、场地器材、经费投入还是教学状况和课余活动都还处于较落后状态,作为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工作者都要正视现状,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改善场地器材条件,加强师资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早日改变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后状况。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学校体育 路径 方法

一、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现状的分析

1. 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教育局仍然以中考升学率为标准,以此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各中小学为了应付教委艺体检查,写一些假材料或者照几张照片就算合格了。主管部门从来不追究真实性,这样所谓素质教育其实只是一句空话。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来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体育教案的编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实用性差,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各年级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计划、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不够明确;对一些非常规性的体能训练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热心、不积极,没有认真负责起来;运动会、校会、组织整队速度慢、调动队伍的能力不强;训练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弱;对口令应用节奏掌握不准,动作术语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示范的位置、距离不合理等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上课衣着不整,穿拖鞋不穿运动服,穿鞋不穿袜子等,没有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德育教育不能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只注重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山高皇帝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3.体育课开设异常

学校体育是以育人强身为准则,把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人体状况作为核心目标,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大的方面说,学校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到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从小的方面说,学校体育对孩子的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造就完美的人格也是极为重要的。

学校体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应为如此,国家教委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足每周三节体育课,确有困难的学校经县级行政部门批准,可暂时安排两节课。

据了解,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所学校每周安排了三节体育课。一般情况是:小学至初二阶段每周两节;初三在体育中考前开两节,考试后取消;由于多数人们无法意识到体育的功能,这使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为“玩”、“打篮球”,导致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也是“放羊式”教学。

4.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在我国大多农村学校中,很少能看到标准篮球场和田径场。有些学校甚至连课间操都无法进行,有的下过雨后学校操场就变成池塘了。所谓的器材就是几个橡皮球,更别说器材室了,体育课就是做操或者跑步。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尽管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投资越来越多,但真正用在体育教育上的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十分简陋:一块稍大的空地就是操场,操场上也只有几个破旧的篮球架。一些学校曾购置过单双杠、肋木、爬梯、吊环等器材,但由于常年日晒雨淋,无人养护,也是锈迹斑斑,可利用率极低。体育器材室形同虚设,里面几乎找不出可以利用的器材;更有甚者,少数学校的体育器材室里包罗万象,就是没有体育器材。

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村经济条件所制约。因为经济薄弱,办学效益低,学校也没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改善这种状况。但是,学校体育设施的简陋也与人们的观念有很大的联系。由于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使学校体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自然不会在这上面花费更大的财力物力。

二、农村体育教学发展路径和方法

1.体育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换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运动中去。学校也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2.学校要加强领导监督,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严格把关,确保体育课保质保量完成。还要明确规定将体育理论教学纳入体育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先进文化。

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成绩考核标准,运用多种体育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明确各项经费,保证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体育教师也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积极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来促进各项运动的开展。

5.加强安全教育。体育课本身危险性较大,教师平时要有责任心,课前应对器材进行检查,学生也要作好准备活动。(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9):32-33.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 阳光体育 教学环境 身心健康 人文关怀

一、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

通过对自己所在学校体育开课情况的调查分析,已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的开课率为62%,这与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率相差20%。有的开课班级根本就没有《体育与健康》课本,教师也没有《体育教学大纲》手册,说明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还很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案上体育课为“依教案教学”。调查结果显示依教案教学率仅15%左右,教风不严谨,随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客观因素。

被调查的体育教师的数量(15人)和质量,尤其是偏远地方乡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缺失是很严重的,必须引起政府及教育管理机构的足够重视。此外,被调查的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也不合理,高级职称仅占1%,中级和初级以下教师占99%。体育教师队伍中有33%是非体育专业,教学水平及创新能力较低。教师队伍的落后也成为制约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瓶颈问题。

教师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之一,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与体育教师交谈的调查分析过程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并没有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只有极少数老师很关心留守儿童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对留守儿童的轻视和忽视的比例在偏远农村的体育教学中如此之大,应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通过对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也可看出,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紧张,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全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有的学校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到1元。据调查,在所有作为调查对象的农村学校中,拥有200米绿茵田径场的农村学校几乎没有,绝大多数学校只拥有一块篮球场地和数量不多的乒乓球活动场地,但规格质量距标准场地相差很多,而且学生活动器材老化严重。

对于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情况,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帮助家里做家务或做农活,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很少。由此可见,农村家庭的负担普遍很重,学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很不乐观。

二、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教育机构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帮助留守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应本着对留守儿童、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为各级学校配齐、配足体育器械,并积极地做好组织和宣传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作为教育部门应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设,开足开齐体育课和社会实践课程。那么学校作为留守儿童能够接受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学校中度过,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编写适合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实际的教材,创建适合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模式。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定期培训。建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争取政府或民间力量支持,建立寄宿制学校或寄宿班,对留守儿童予以全程监护。构建和谐向上的学校体育教育氛围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学习,使教师们更多的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作为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承担起重要的职责,制定和实施予以全面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得以切实改变弱势境遇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从而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到教育乃至体育的惠泽;倡导发达地区、现代都市对落后农村的科学管理与经济扶持,以加快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留守儿童需要扩大锻炼和交流的空间,增设儿童体育活动场所,以丰富他们的课外活动,学校要尽可能组织一些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组织体育竞赛,从而实现学生在体质、心理、适应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在社区中找到心理的慰藉和家庭般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李香萍 亓凤华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建设和谐社会[J].职校论坛,2008,(28)。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6

一、教育观念滞后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村级小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其他课程不大一致而得不到重视,体育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体育工作可以说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家长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性认识中,认为体育只是“玩”,会影响文化学习,因此不支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真正意义便成了“升学”教育,文化水平的高低便决定了“成龙,成凤”与否,强烈的升学愿望促使众多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虽然这也是国家对人才选拔的正确方针,但对体育来说,却形成了观念的误区。而且,以“体力劳动”替代“体育锻炼”已在诸多的农村父母心中形成了定势。他们认为,体育无非是身体运动,而农村的孩子,除了在学校里念书以外,其余的时间大多在劳动中度过,在家长们的心中,平时的体力劳动则完全可以代替体育运动。因此,如何处理体育锻炼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如何处理升学与全面发展的矛盾,如何贯彻党的方针,强化农村体育工作的地位,转变人们的观念,端正人们的认识,便成了影响农村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教师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小学,专职教师可以说了了无几,即使配备了专职教师,也是挂名的,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即使很有天赋的孩子,没有一位具备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老师去培养,去发掘,而靠自己盲目地去练,或在错误的指导下去练,就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而且还有可能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建国以来,国家虽然培养了诸多的体育师资。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经济过于落后,都使他们望而却步。所以,导致农村的体育教师极其缺乏,体育教师队伍的短缺,给本就难以开展的农村体育教育雪上加霜。而那些对体育充满渴望的乡村孩子们,在朝气蓬勃的时代没有正确的体育引导,最终即使成长,也只能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无力的弱书生。

三、场地器材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虽然一部分学校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很多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在很多村级小学已“荡然无存”。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有些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没有场地、器材设施,农村小学生大多只能在户外拍拍球,踢踢毽子,捉迷藏等。在这种现状下,再有水平的体育老师,面对校无场地,无器材的情况也只能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体育毕竟是通过运动来体现的,光有满腹的理念,而不去进行身体练习,怎能增强学生体质,又怎能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呢?

四、备课缺少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