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1

命题规律一:汇率变化及其影响的考查成为不变的主题

近3年高考对外汇汇率的考查基本上每年都有涉及,成为高考命题永恒的主题。特别是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不仅考查外汇汇率,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难度,通过汇率变动考查利润率的变化。

做好外汇汇率变化及其影响这类试题的关键:一是判断清楚是外汇汇率跌落还是升高,本币是升值还是贬值;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是有利于进口还是有利于出口,是有利于对外投资还是有利于吸引外资,是有利于出国留学旅游还是出国留学旅游费用增加;三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汇率引起的其他变化。

【例】(2013•新课标卷Ⅰ•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0.83%B.下降0.76%

C.上升0.83%D.上升0.76%

本题主要考查利润率和汇率的关系。由于利润率与汇率交叉,本题属于数字题中的较难类型。做好本题必须准确把握三个知识点:一是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二是根据材料提供的数字准确判断外汇汇率是升高还是跌落;三是根据外汇汇率的变化准确判断交货时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进而判断利润率是上升还是下降。

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故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H公司的利润用人民币表示应下降,排除C、D两项。再通过计算可知签合同时的利润为24×6.32-144=7.68,交货时的利润为:24×6.27-144=6.48可知交货时的利润比签合同时少了1.2元每件。根据利润率的公式,1.2÷144×100%,其利润率下降了0.83%。故选A。

命题规律二: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数字题或通过数字判断的试题,有一鲜明的特点是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扎实的理论素养的考查。从对2011-2013年上海、浙江、海南等地试卷的分析看,试题难度虽然不大但都体现了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一特点。特别是2013年上海卷仅涉及简单的恩格尔系数计算就可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做好此类题,最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例】(2013•上海政治卷•14)下表为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支出。同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8%。据此可知,三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排序正确的是( )

地区江苏省浙江省消费支出(元)1678220437食品支出(元)60617066A.浙江>上海>江苏

B.浙江>江苏>上海

C.江苏>浙江>上海

D.江苏>上海>浙江

该题主要考查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及三地的排序。学生做好本题需要准确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按照教材对恩格尔系数的表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表格可以得出江苏省2011年的恩格尔数为6061÷16728=36.12%,浙江省2011年的恩格尔系数为7066÷20437=34.57%。由此可以得出,三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排序应为江苏>上海>浙江。本题选D。

本题属于计算题中简单型试题。只要准确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认真计算,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不难。

命题规律三:注重学科主干知识及其关系的考查

2011-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包括北京文综卷、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Ⅱ、广东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安徽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都高度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及其关系的考查。如财政收支的关系、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关系、纸币的发行规律与货币的流通规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意义等,各地高考试卷均有大量试题出现。

因此,做好本类试题要熟练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自觉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例】(2013•北京文综卷•30)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财政收入支出社会保障

和就业支出城镇单位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个人所得税14.4%12.5%28.6%15.5%26.7%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本题主要考查财政税收的知识。财政税收的知识属于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多地高考试卷均对此有所考查。做好本题要求学生准确分析表格的信息,并调动书本知识,对材料提供的信息关系进行判断。材料列举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及个人所得税的年度增长率,由于是增长率而不是绝对值,因此,虽然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大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但通过表格仍无法判断2011年北京市财政收入是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还是财政收入是低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赤字,A不能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长并不一定会抑制财政收入增长,只要分配政策合理,两者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C错误。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恰恰有利于而不是抑制个人所得税增长,D表达错误。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个人所得税增长率提高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增加。因此,本题应选B。

命题规律四:投资理财及其选择知识的考查成为重点

投资理财及其选择的知识,据粗略统计,仅2011-2013年就有新课标卷I、山东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广东文综卷、湖北文综卷、江苏卷、海南卷、上海卷、四川文综卷等13道试题。试题涉及储蓄余额增长的原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义、黄金价格波动与投资、股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其影响、风险与收益兼顾的投资理财原则等等。

该类试题的共同特点是直击热点。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例】(2013•江苏单科卷•6)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921 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 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本题以黄金期货价格下跌为背景,考查价格变动的原因。做好本题应根据材料中的价格下跌和大量资金介入等信息入手,进行具体分析。黄金价格虽然最终是由价值引起的,但黄金价格的波动,主要受人们的投机炒作、心理预期等影响,价值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排除,C符合题意;B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讲,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而且严格来说,黄金作为一种商品,不能说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本质应该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其本质才是一般等价物;D说法不符合现实。本题答案应为C。

命题规律五:进口与出口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我国贸易的不断增长,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如何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积极主动的应对和减少贸易摩擦等方面的知识考查成为各地高考试卷关注的热点。

做好该类试题要求准确区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正确理解“走出去”的含义,全面把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基本原则。

【例】(2013•江苏单科卷•12)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2012 年共有21 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 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 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A.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

B.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

C.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D.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本题以贸易摩擦为背景,考查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解答本题可以从解决贸易摩擦的原因和结果上进行分析。让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赢得同等的市场地位,A答案符合题意。单靠扩大进口,会导致贸易不平衡,引起贸易摩擦,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B不符合题意。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不符合贸易双方长远利益,C不符合题意。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会增加政府负担,也不符合世贸规则,D也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应为A。

命题规律六:优化产业结构与转变发展方式同当前经济转型相契合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近年高考的焦点。2011-2013年安徽文综卷、天津文综卷、新课标卷、湖北文综卷、海南卷等都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创造国际品牌、扶持新能源产业、阶梯水价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命题,这些试题的设计与当前经济转型相契合。

做好该类试题不仅要熟练掌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举措这一核心主干知识,而且要具备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的能力。

【例】(2013•安徽文综卷•2)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分析该数据可看出

表:2004~2012年我国GDP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年份GDP(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415987813.446.240.4200621087111.748.939.4200831404510.747.541.8201040151310.146.743.2201251932210.145.344.6A.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

B.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

C.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基础课程; 数学素质; 实践能力; 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52-01

《线性代数》是高等数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线形空间形式和线形数量关系。这一数学工具在经济科学,管理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著名的投入――产出模型就是以线性代数理论为基础的。学好这门课程,对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会有很大帮助。同时《线性代数》还是软件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多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结有如下三个教学策略:

一、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基本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

《线性代数》课程作为高等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理工类、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少的重要主干基础课程之一,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线性代数》课程,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第一是提高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数学是培养和造就各类层次专门人才的共同基础,其关键是要突出抓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数学教育的灵魂。特别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数学基础课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这对培养非数学类专业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是“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它还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数学研究的是各种抽象的“数”和“形”的模式结构,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辨和推理等理性思维方法。另外,大学数学基础课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途径。教学是美学四大中心建构(史诗、音乐、造型和数学)之一,数学美也是人类审美素质的一部分。第二是培养数学能力。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对学生对数学认知特点的概括,是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和培养的,带有数学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数学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判断与推理,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运算能力:会根据概念,公式和法则对敷,式和方程进行正确的运算和变形,能分析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并能进行近似计算。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黑穗病莱,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阅读,理解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教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具有实际意义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教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达等等。

二、以能力为本,突出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实践能力

《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行列式为中心,介绍了行列式、性质与计算以及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等等。由于《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比较抽象,仅通过套用公式是行不通的,需要动脑动手去思考和操作。因此需要在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基础上,适当做些题目,进行透彻理解。重点要把握好《线性代数》知识点的衔接与转换,其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提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把握,才能正确熟练运用基本方法及基本运算。线性代数的概念很多,重要的有:代数余子式,伴随矩阵,逆矩阵,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等等,学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住概念的内涵,也没有注意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导致做题时出现错误。线性代数中运算法则多,应整理清楚不要混淆,基本运算与基本方法要过关,重要的有:行列式(数字型、字母型)的计算,求逆矩阵,求矩阵的秩,求方阵的幂等等。二是注重知识点的衔接与转换,知识前后贯通,努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线性代数从内容上看纵横交错,前后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相互渗透,因此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只有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努力搞清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接口与切人点多了,熟悉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正是因为线性代数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数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就较大,引导学生整理时要注重串联、衔接与转换。三是注重提高逻辑性与叙述的表述能力。线性代数对于抽象性与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证明题可以了解学生对数学主要定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引导学生善于整理,搞清公式,定理成立的条件。不能张冠李戴,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的叙述表达应准确,简明。

三、以基础为本,侧重提高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油田建设;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需求不断地扩大,油井投产的数量正在迅速地增长,油田开发的整体范围也呈现扩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油田的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工作量也迅速递增,提高生产与管理的效率则成为当前油田建设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将油田建设所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充分地运用,促进油田建设和开采的现代化操作,就必须要充分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时至今日,数字化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与油田建设的各个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油田的生产效率大大地提高,企业所投入地人力、物力与财力也都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可以说数字化技术为油田的生产与管理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钻研数字化背景下油田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创新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一、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

数字油田可以解释为油田的标准化、数字化与信息化,是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以数据网络交互为主要渠道,包含了硬件、信息、软件以及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油田的概念也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数字油田主要由油田的勘探、开发以及钻采等方面的数字化技术组成。而广义数字油田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数字油田是油田自然状态的数字化信息虚拟体;2、数字油田是数字地球模型在油田的实际应用;3、数字油田是油田应用系统的有效集成体;4、数字油田是企业的数字化模型;5、数字油田是数字化的企业实体,人是数字油田的主要能动者。近些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对于数字化建设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我国诸如长庆、辽河、大庆、塔里木等油田都纷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数字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战略。而广义数字油田的建设是一个十分系统的复杂工程,因此作为油田企业必须要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狭义数字油田建设,从而满足生产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数字化管理的理论原理

数字化管理的理论依托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大量信息转变为能够度量的数据与数字,再为这些数据适当地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模型,将它们转变为系统的二进制代码,收归于计算机内部,再进行统一地处理。数字化的典型特征是系统性、集成性、智能性以及定量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矩阵式和扁平化的管理。数字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更好的量化管理行为与对象,实现了计划、研发、组织、协调、生产、服务以及创新等职能的的有效管理。因此可以用“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来总结数字数字化管理的应用状态。

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一)油田地面工程电子控制

1、数据管理可以把数据按照具体的工程划分为油水井系统、油气集输系统、注水、供水和污水系统、道路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等不同可自定义的专业层,各层的数据结构都能够依照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地扩充与修改,更可以实现同其他数据库的边界通信,让不同格式的数据都能够顺利地进行参与与应用。能够对不同种类的设施设备实现统一的管理,为查询其预案、竣工资料以及多媒体资料等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2、设备库管理提供对标准地面设施设备库的编辑、支持以及扩充,对设备的型号、规格与材料等专业属性进行分类管理。

3、设备标注有着多种灵活、自由的标注。能够根据用户设置把标注自动填充到数据库中,同时还可以保持标注信息和数据库相一致。

4、区域裁剪输出系统可以提供对工程区域的裁剪成图。裁剪图可以进行度多种形式的编辑,同时还可以支持不同的打印输出方式。

5、规划设计有着不同类型的编辑途径,能够依照管线设计规范自动地对多层管线的水平净距、垂直净距以及埋深进行系统地检查。

(二)井场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

保障井场所有生产设施能够正常有序地生产运行是井场数字化管理项目建设的目的之所在,数字化控制与管理主要是针对抽油机电机单相电参数监测、油水井生产数据采集、抽油井远程启停、自动投球、井场集油管线回压采集、注水井远程调配、井场视频实时监视与闯入智能分析、水源井远程启停以及远程语音警示等多种功能的最终实现来运行,继而达到电子巡井、井场生产数据实时采集、风险预警、危害识别、远程控制以及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的目的。

1、预警报警系统自检

数字化管理能够对井场、站场采集的实时数据,系统地建立相应地分析模型,展开多种生产工况自动诊断分析工作,并且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参数优化。利用井和站采集的温度、压力、流量以及液位等不同的具体参数,并通过视频监视系统与可燃气体检测仪,及时地判断运行的异常与对工况影响的具体程度,并能够定时自动巡检网络存在的异常以及设备故障等问题,从而正确地做出预警,提出有效性建议,继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2、数字化技术的电子值勤功能

在关键的路口和生产区域进行电子路卡的设置,对于过往车辆进行视频拍照,具有提示特殊车辆和识别车牌的功能,并运用软件持续跟踪记录车辆通过装设视频路口的实际情况。电子值勤实现了智能巡护,极大地提高了油田的道路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了油田的安全生产意识。

结 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在油田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经营与管理手法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积极研究数字化背景下油田建设与发展的新机制,将数字化技术充分地与岗位工作进行有机地结合,促进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良人才队伍的结构,促进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更好地提高油田的生产与管理效率,并最终实现低成本开发、控制用工总量的最终目的,从而推动我国油田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长明.油田区域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J].企业导报.2009.5.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教育心理学专业理论课程

一、民办高校生源特点及工程专业理论课教学现状

高等教育院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和技能型院校。目前国内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仍缺乏清晰完备的评价体系,家长对各类型高校存在等级观念,优秀学生往往选择研究型大学而轻视应用型院校和技能型院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往往来自本科层次第二批靠后录取。从中国传统中学教育走进民办高校的学生们,不能说是十分优秀。不少人内在的学习动机不足,求知欲、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差,其学习过程往往更多地受到外部动机的驱动,比如来源于父母和老师的压力。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需要有明确的导火索来点燃他们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从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看,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一般分为通识基础课,比如思政、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比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专业理论课则是和具体的专业密切相关,比如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DSP器件原理与应用、信息论与编码、传感器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原理等等。在民办高校的教学实践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过程还能得到学生的响应和配合,但专业理论课基本概念繁杂,数学基础要求高,整合知识的能力要求高,这时如果简单沿用普通高校的培养方案、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听不懂、听不进、不愿听的“不学”现象,无法达到本科教学质量规格要求。但专业理论课搭建了从专业基础到工程应用的桥梁,从重要性和专业体系上讲,是无法省略的。面对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民办高校生源的实际特点,如何改革工程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在教育心理学视域下,从激发学习动机、创新弹性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获取规律的教改等方面,探索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

二、基于激发学习动机目的的教学改革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重要的专业理论必修课,在声音图像信号处理、智能电网等方面具有很广泛的工程应用。课程理论性很强,概念抽象,并涉及复变函数、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民办高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基于激发学习动机的根本目的,本专业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1.契合职业需求,分段设计实践教学目前本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已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人才培养由校企共同承担,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导师加入实践教学团队。四年中安排了3次实习,企业实践和大学学习轮流进行,循环往复。入学之初的第一次实习时长半个月,由企业工程师对专业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对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等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在行业中的重要性,了解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亲身体会和了解技术人员在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对企业发展的价值意义,激发职业认同感和成就动机,明确大学阶段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成就目标。第二次实习结合课程的项目教学、实地教学以及职业培训,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去解决实际工程领域小的技术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该段时间长度为1个月左右。该阶段学生了解到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解决该问题所需的阶段性技术知识储备,工程应用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确立近期学习目标,在恰当的成就目标指引下,学生会积极采取相应的学习行为,因而激励效果好。第三次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长三个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组成项目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企业某些小的技术问题,形成毕业设计报告或总结,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知识盲区都能及时地得到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的指导帮助。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主要由企业导师负责。企业定性定量对学习成果的反馈有效地正向强化了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的满足感和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动机。该阶段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逐渐适应岗位需求的过程,是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2.以激发兴趣为导向,“小而精”的模块化内容设计从知识体系上讲,《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七章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但从内容设计上,完全可以去繁从简,去粗取精,省略繁杂的数学推导,从广而博的知识体系中选取小而精的内容,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强化基本概念,侧重于实践应用。本专业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设计。在引入每个模块时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改变现在先给学生灌输概念,推导公式,最后再讲应用的做法。以滤波器设计为例,如何将录音机录取的女声信号转变为男声?引出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通带衰减等基本概念,如何有效保证通带内幅频响应的平坦和相频的线性?从而引出IIR和FIR滤波器不同的基本知识点。如何去设计低通滤波器呢?从而引出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问题为牵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自我效能感[2]。为问题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牵引的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提高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3.分段量化学习效果考核,激励学习动机改变目前每学期一考的做法,实现小粒度的学习效果考核,建立形式规范、题型丰富的题库,设计小型考核形式(笔试或口试),进行知识点考核,章节考核,或应用模块考核。使得学生能及时地获得学习效果反馈和学习评价,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矫正,消除习得性无力感,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机,避免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落后的局面,能有效改变学生疲沓的学习状态,让他们积极紧张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新弹性教学模式,分类知识点设计

从2004年开始兴起的基于互联网的微课和慕课模式正是顺应了自我调节学习的多维选择。在学习方法维度、学习时间维度、学习行为维度、学习物理环境维度、学习社会维度等方面显著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学习者拥有的选择越多,自我调节学习的可能性越高,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以往的教学设计中,由于课时有限,基础知识部分占了较大比重,很多实验和拓展知识无法安排在其中。将微课和网络课程引入教学环节之后,能将教学环节拓展到课前、课堂和课后,起到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授课内涵及质量的作用。然而传统理论教学课堂仍然需要面对维度受限问题。民办高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用统一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行为约束学生,效果不佳。考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本专业制定了分类知识点设计的教学方案。将《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分成基本知识点、一般知识点和延伸知识点,其中基本知识点和60%的一般知识点是必选项。各类知识点对应了不同的学习层次和学习要求,也分别对应着不同形式内容的练习、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在课程之初分发给学生;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知识点,实验内容和练习题。教师跟踪学生的到课情况和练习成绩,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引导和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考试结束时结合全过程表现给出综合成绩。该弹性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尊重个体差异,力求从他们的原有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建构起课程的知识体系。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5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如何解读“融合”的概念,如何梳理“融合”的历史发展脉络,如何寻找到新一轮“融合”的具体路径,成为出版业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全面理解出版的基本概念

在探寻出版业的未来之前,有必要先行梳理出版的基本概念。透过各种表象看清出版业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本质的、基础的概念出发,去寻找更远的未来。

(一)出版=思想的(表达+表现+传播)

这主要是从文化的属性来理解出版的概念。以印刷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出版业形态下,出版业务流程通常被概括为“编、印、发”,可以表现为以下流程:

思想是主观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感悟后形成的。经历“对思想的表达”以及“对表达的表现”的过程,最终的表现结果会形成宏观概念的文化。表达的结果是内容,表现的结果是内容产品,传播的结果是内容服务。表达、表现、传播,都需要按一定的标准与规范,需要借助有形或无形、物质或非物质的介质(载体)来承载。

(二)出版= 信息的(描述+记录+传播)=信息+数据+服务

这是从信息属性来理解出版的概念。完成对世界的描述与记录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用笨拙的方式进行描述和记录。直到印刷技术普及,出版业成为履行该使命的重要参与部门。

出版业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按一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方法,对信息进行描述与复制,并以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方式将信息重组,记录为数据。描述的结果是数据,记录的结果是数据产品。描述、记录的过程中会形成标准与规则,即描述规则与记录规则。

(三)出版=内容(生产+传播+服务)

这个公式是对出版本质概念的高度概括,也说明出版文化属性与信息属性的高度统一。

在文化属性角度,内容的概念被强调为思想的表达,这里的思想表达既可以是人对具象的客观事物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抽象的主观世界的感悟;在信息属性角度,内容的概念被强调为客观的数据,客观数据既可以是非人力所控的客观世界的数据,也可以是人的活动带来的客观性结果数据。无论从哪个视角考察,出版活动的核心都将落到“内容”上。

(四)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内容产业(含出版业)

出版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化产业(包含了出版业)与信息产业的关系。包含了出版业的文化产业是体,包含了信息技术业的信息产业是用。“体”与“用”的紧密关系靠着“内容”来维系。由此,基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产业可以划分为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内容产业,而出版业正是信息内容产业的组成部分。

出版业不只是简单的对人类存量知识的传承、对人类增量知识的不断积累,更是要起到解放人类智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出版业最终要推动建立并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知识累进模式”。

二、从四个维度理解出版业融合

融合,是不同领域的要素之间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全新形态。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融合,必定是传统的要走到新兴(未来)去,传统业态发展为新兴业态。

融合绝不是简单的传统产业主体与新兴产业主体的融合,而是有多层级、各方面的角色参与。融合是新兴业态对传统业态的继承、扬弃。比如技术公司、网络公司与出版企业之间的融合,就不仅仅是浅层的资本联姻,而是要在产业要素层面实现融合,实现进化。

融合最底层、最基础的维度是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从产业内与产业外两种视角、四个维度来理解融合。

产业链各环节的要素融合

这是基于出版业的产业链将发生变化的判断。传统出版业的生产方式是线性的,产业内部的要素也是线性地分布在产业链上。编辑、印刷、发行,不是循环的闭环,而是产业要素单一方向的流动。但是互联网发展以后,打破了这个线性,用户(阅读者)借助网络技术可能成为一次生产活动的主动发起者,而不再是被动的、只能在产业链终端等待接收(接受)内容的消费者。于是,所有的产业要素,在技术的支持下,同一时间展现在终端阅读者面前,并根据受众需求重新进行产业链的临时组合。

例如,图书馆用户基于对数字资源的重新整合的需求,提炼相关素材,形成一个新的个性化内容产品,具体表现为一本“书”,利用馆内POD印刷线,当场打印装订成书,这就打破原有的出版业产业链。用户站到生产活动的启动环节,用户自主性得到体现,是用户端发起的自出版行为。

再例如,作者进入线上社区(web时代社交网络),或是建立线上社群(移动时代社交网络),用生活化的日常交流、靠用户口碑与口味圈定相对稳定的社群对象,通过不断推送中短篇幅文章,对用户标签化,进而寻找用户其他需求、构建模式,形成线下活动。这是生产端发起的自出版行为。

产业分类层面的要素融合

这是基于资源层面的深度管理能力提升趋势做出的判断。通过政府、行业机构、出版企业与技术企业几年的努力,出版界的数字化生产技术装备配备水平正在不断提高。2013年央企转型升级项目实施后,一多半的中央文化企业配置了相关工具与系统,其中就包括数字化资源管理软件。2014年央企转型升级项目继续推进,在2013年基础上开始支持部分出版社先行开展资源库建设。出版企业的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对这些出版企业而言,在传统时代,资源的概念就是把单本书入库,现在则是能够实现把一本一本书的介质去掉,从内容层面做分解,通过一定的标引规则实现资源的分类、分层级管理,还要实现知识分类体系,进行知识角度的资源管理。这样一来,就具备了可以将内容分解,还原到数据、信息层面,进而不再区分大众、教育、专业的分类。

当要基于资源整合出素材、再重新组装成产品的时候,终端接收的内容产品会根据用户的消费需求进行主题投送,从主题的角度不再区分大众、教育、专业,从内容生产的角度看,同一主题的内容在资源层面出自同一个资源库。在最终的内容产品出口的地方,改为根据用户身份进行投送,而不再从生产者角度将内容分类。

内容产品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内外有别”,向“服务为重”转型。“内”是从生产环节内部(出版社内部),做好内容资源库,按内容的主题,做好不同主题内容的知识分类体系,对资源库进行结构处理,聚集过程中要对内容资源分出层次与层级;“外”是从消费环节(阅读行为)的用户角度,根据用户身份不同、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划分层次与层级,设定产品最终呈现的内容范围,根据需求在生产端调取资源组装成不同的教育、专业、大众类的内容产品,但在同一端口投送;同时,设定好用户消费场景与付费模式。

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的融合

从内容产品形态的发展趋势看,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这是基于对新的信息技术时代商业模式发展趋势的判断,也是更深层次的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判断。

信息技术使得不同种类的内容产业之间打破了原有的边界,可以被直观理解的最简单的现象是,纸张、光盘这些外在的物理介质是出版业、音乐业、电影业所依赖的底层载体,但恰恰是因为这些载体的存在,只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载体流动,带动内容流动,如果内容要跨界,会受到载体的束缚。当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后,出版业、音乐业、电影业的核心内容被抽象出来,回归到《著作权法》文字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作品”的概念上,不再受限于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成为可以交融的元素。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技术将改变人类社会。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人脑在发生变化,人与外界信息的互动方式在发生变化,人体内部相关信息接收、分析、转化、消化、再生产、产出、传递、交流的器官也发生着变化。人对信息与知识获取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出现全新的需求。人眼需要同时查阅一个屏幕范围内的所有信息,需要不断跳转、链接,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同时,“兴趣点转化为知识需求点”,对内容产品形态的需求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众多网络作品版权拍售,成为下游电影、游戏市场的源动力。这是生产端主动发起的衍生形态,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形成立体的内容产品形态。国内作家出版社等部分出版社、盛大文学等网络企业已经开始实践此类项目。但是,目前仍然有一定的限制,包括政策上的、资本层面的、市场运作机制上的。

可以被即时吐槽的电影、电视剧,满屏幕滚动的是观众的吐槽。这些评论(吐槽)活动是什么?如前所述,同样是思想的表达,借助一定技术,表现出来并在用户面前呈现,这是大概念之下的出版活动,是消费端发起的新的内容产品衍生形态。传统出版机构应该得到的启发是,内容产品可以直接做到下游的其他衍生产品形态中,从而融为一体。

出版业与国民经济外部产业的跨界融合

这是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必经之路,也是出版史上已经确定的角色定位。出版业靠内容产品、内容服务融入其他产业的具体生产、营销环节,进而对其他产业的产品及服务带来“内容转换成价值――价值不断提升――内容消费数据转换为生产需求――支撑文化产品及其他产品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与外部产业的真正融合。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品。互联网具有颠覆性,可以将信息传递效率最大化,从而使很多产业原有的产业环节被取消,减少大量的中间环节,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透明。但传统产业部门一定存在互联网企业无法颠覆的环节,出版业就是要找到这一门槛。

同时,由于出版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同属于信息产业的范畴,所以出版业和信息技术之间并不是冲突关系,信息技术的出现与进化本来就是为信息的传递提供支撑的。所以,当互联网对其他产业领域造成颠覆的时候,出版业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以破茧重生,更好地融入其他外部产业。

三、政策关键词解读:从转型升级到融合发展

在深入理解出版的基本概念、出版领域融合的概念之后,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从中央到部委的相关文件,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来解读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转型升级

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是、财政部、总局基于出版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审时度势共同提出总体方向,在深入沟通基础上形成的一份文件,虽然并未作为发文单位,但相关部门对转型升级工作的认识与具体的指导与推动,是文件最终出台的原动力,文件内容的编写也有领导和同志们的参与。

1.文件指明了转型升级对新闻出版业的作用

文件提出,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进一步巩固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主阵地主力军地位的客观需要,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途径。

2.文件提出宏观方向与目标

在宏观方向上,文件指出,要提高新闻出版业在数字时代的生产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人民群众的知识学习、信息消费提供服务,为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知识支撑,更好更多地提供生活与生产,推动新闻出版业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和骨干。文件最终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总体目标上,文件提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盘活出版资源、再造数字出版流程、丰富产品表现形式、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实现行业信息数据共享、促进新闻出版业建立全新服务模式。

3.文件明确了实施原则与工作步骤

文件归纳了实施原则:改革先行、扶优助强、鼓励创新、示范推广;分步启动、并行实施、迭加推进、市场调节。在实践中,财政部与总局依据该文件,采取中央企业先行探索转型升级路线,再推广至全行业的工作方式。

4.文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式与重点任务

文件表明,财政部、总局作为政府部门,将在未来三年内,采取“补需方”的方式对新闻出版业提供经费扶持,鼓励、支持出版业通过标准应用、技术升级、模式升级、人才升级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融合发展

8月,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强调,要通过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信息需求;文件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文件提出,要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根据这一文件,总局目前正在酝酿推动传统出版业态与新兴出版业态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体制改革

10月,《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是对深改小组指导意见精神的延续和贯彻。

文件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二是增强新闻出版单位发展活力,其中提到“鼓励和支持传统出版传媒与新兴出版传媒融合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其中提到“建立全国统一的出版产品信息交换平台”,还提到“促进出版与科技深度融合”;四是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五是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提出“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本土化”的目标。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企业 经营绩效考核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存续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利润,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政治环境,以及日新月异的产品市场,企业如何能达成此一目的,则端赖企业组织是否对未来勾勒出明确的营运方针而定。有了具体的营运方针,还需拟订一套短、中、长期计画以及实施步骤,作为完成企业各阶段目标的指示灯。企业未来的远景,透过企业总目标、政策、方案的设定,使各部门根据总目标,具体规划该部门所应担负的责任范畴并予以数量化;该项规划过程即为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

预算管理制度在大型企业实施已久,并蔚为企业内部经营绩效考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更有企业将”全面品质管理”的基本概念注入预算管理制度中,融合方针管理、预算管理、日常管理的精神于一体,经由一套科学分析方法,来编制年度预算,并透过财务体系确认绩效的达成。中小企业因限于规模、人力,实无法也不需依样划葫芦,但是,基本的预算管理观念则应贯彻至每一员工,使企业内有限资源,经由沟通协调,按事件之轻重缓急,作有效运用,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一、预算管理制度之功能

中小企业多属于家族型企业,由于是自家人的关系,平日对于费用的管控即稍嫌松散,若能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当可驱除此弊端。然而纵然执行了预算编制,但缺乏后续监控,仍会使预算制度流于形式,演变为怨声载道的扰民政策。因此经营者应先了解预算管理制度的功能,始能规划一套量身订做的预算管理运作流程一般说来,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可达到四项功能――宣示政策功能、交付责任功能、强迫规划功能,及评估绩效功能。宣示政策功能是透过损益预算与投资预算的结果,向全公司宣告未来经营的方式,比如销售预算的拟定,即传达公司未来一年核心产品、市场区隔以及价格定位等策略;第二项功能为交付责任功能,在预算拟定完成后,在公司既定总利润目标的前题下,透过损益预算来确认各部门所应担负创造营收或控制费用的责任范围;各部门主管于获知公司政策与部门所属责任后,应会同部门内主要人员共同拟订具体实施计画,以确保预算的达成。拟订计画的同时,除需检讨过去,研拟改善对策外,更应订定对策实施时程表,以定期追踪进度。此外若有需要其它部门配合的事项,应尽速与该部门协调沟通,以利计画进行,此即为强迫规划功能的真义;评估绩效功能系基于各部门对企业总目标均负有责任,因此以各部门实际运作结果的达标率来评估成绩,当属客观而公正的考核方式。当然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做为奖惩之依据,而是藉由绩效评估结果来了解预算执行之状况,随时检讨修正,以达成公司的总目标。

二、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管理制度之执行,除了妥善规划为首要步骤外,其间由上而下、自下至上,及各部门间平行沟通、协调的过程,更独具其重要性。如此经过群策群力,始能完成一套完整的预算,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之评估基准。一般而言,预算管理制度之建立可分为二部分,即为预算管理模式与预算管理架构。预算管理模式系指预算管理制度运作的过程,又可分为预算规划基础、预算规划内容、预算实施检讨等三大阶段。预算在规划基础阶段应是针对企业所处环境,加以剖析企业所具有的优劣势与整体环境衍生出之潜在机会与威胁;企业经SWOT分析,结合企业愿景,据以拟订短、中、长期计画、实施方案及相关之营运预算,此短、中、长期预算即为预算规划内容;预算经实施后,应定期予以检讨,并经由回馈系统进行修正。

三、预算管理架构

企业之营运系以产销作业为血肉,而以财务作业为骨干,因此预算管理架构亦依此划分为营业预算与财务预算二大体系;举凡销售预算、销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及管理费用预算等均囊括在营业预算范围内;而财务预算则包括现金预算、资本预算等二项目。预算制度规划要点如下。

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应包括了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及预算检讨三个环节;其规划是否严谨,串连运作是否得当,则是企业目标是否能达成,预算制度是否落实的重要关键因素。

(一)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企业的年度大事。每到下半年度开始,企业就必须为次年度的预算编制做热身工作,将公司政策解读成各个不同的预算科目及数字。

1.订定预算编制时间表预算编制首应订定预算编制时程表,以确定在新年度开始时,所有业务运作均有所依循。

2.搜集资料预算编制准备之首要工作应为搜集当年度资料,并予以分析统计,作为次年度政策布达之参考。

3.订定各项政策与目标透过经营管理会议,参考过去统计资料,订定来年方针与目标。

4.制定预算编制表格财务人员应汇总公司来年政策与目标,据以制定各类预算编制表格,并召开说明会,说明预算编制之方法与注意要点。预算编制所使用之表格,应力求与日常管理报表格式一致,以利未来汇总、比较。

预算编制过程中,各级主管及各部门间之争议在所难免,预算修改次数之频繁自不在话下,然而良性的沟通与检讨以及合理预算之订定,对于预算编制过程及企业目标之达成均有极大助力。

(二)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应落实于日常管理工作上。因此为便于预算控制,最好能将年度预算分割成月预算,并于月报表中设计本月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字段,以便于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作比较,遇有重大差异,应要求该部门主管解释差异发生原因,提报因应对策,由管理者指派专人定期追踪该对策之落实性与有效性。

(三)及时进行预算检讨

预算检讨预算编制完成后,也并非不能修改,但是必需经过检讨过程,若为外在因素的变迁,致使原始预算数为一不合理目标时,应透过预算编制流程,免得做大幅度修正。一般而言,通常一季做一次预算检讨,是预算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在今日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能在不可知的未来,掌握绝佳契机,其成功关键因素就在于企业营运规划是否具有前瞻性,而预算制度为营运规划的一环,其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预算也并非万灵丹,有了它就保证企业经营成功;但不可诲言的,透过预算过程,使企业于平日就做好应变准备,藉以提升成功机会的实力;因此预算制度的规划与落实,应为中小企业强化其内部管理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美]贝尔森等著.贺奇等译.构件面向CRM的数据挖掘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