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1
关键词:会计属性;会计二重性;会计三重性
属性是事物固有的特性,是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事物外在的表现。而本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它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要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会计属性是来表现会计本质的。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具有广泛性的,同一事物就可以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会计也是如此,它可以拥有多种属性,所以当我们去理解会计属性的时就应该打开我们的思维。
一、会计属性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第一次讨论的焦点是会计有没有阶级性。在社会的基本矛盾由阶级性的矛盾转为非对抗性的、内部的矛盾之后,“会计是一种有阶级性的科学,是永远执行着社会统治阶级所赋予它的那种目的和任务的科学”这个说法显然已经站不住脚了。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关于会计的阶级性形成了3派意见。第一种说法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虽然账簿和科目、反映的对象、目的和任务都不太一样,但是会计的主要方面是物量的反映,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也是相同的。因此承认了会计是工具和方法,工具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此派反对会计有阶级性。第二种说法是考虑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而生产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则表现为财产关系,直接触及这个或那个阶级的利益,要根据一定的阶级观点来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这样看的话,会计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第三种说法就是会计是一种管理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方法,而生产过程不单单是生产的技术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社会过程,所以对生产的管理是具有两重性的。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的方法,其本身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可变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技术方法。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在对某个社会特殊需要的方法和对该社会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所做的理论说明,它的阶级性在有些地方是很明显的。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鲜明的阶级性论和工具论都已经越来越少,管理活动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各有比较鲜明的观点和系统的论点(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
(二)建国至今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出现的一些其他理论
20世纪50年代还出现过会计是上层建筑论、会计是生产力论。持会计是上层建筑论的人们认为会计虽然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管理和核算生产力,与生产力有密切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因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支持会计是生产力论的人们则是从各个方面去证明会计是生产力。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会计是科学技术又是管理活动,所以会计是生产力。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会计是信息系统,从而引起了会计是经济信息系统论的风潮。与此针锋相对的是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论。在此之后就是把此两项理论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论。
近年来,有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会计属性理论,如会计思维论。他们认为会计研究人员鲜有自己的理论,他们的理论主要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理论;他们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他们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们也很少有自己的研究工具,他们的大部分研究工具都来源于组织行为理论。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他们认为,会计的属性就是一种思维(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轮)。
另外有些学者将会计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所指的是技术性,而社会性是说会计具有依赖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而存在的特性(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
在会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个二重属性被提出来之后,又有学者在它的基础上提出来了会计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并对这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二重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作者认为,科学性是艺术性、利益性的基础,艺术性是对科学性、利益性的协调,利益性则是科学性、艺术性的最终目标。科学性源自自然属性,而艺术性、利益性源自社会属性(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
二、对各个会计属性理论的评价和看法
(一)会计是否具有阶级性
有这样一句话: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对于会计具有阶级性这个论断的产生我认为是有其时代原因的。建国初期,我国是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种历史背景,会计学者产生会计具有阶级性的论断也不足为奇。但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也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时代背景下会计具有阶级性就显得占不住脚了。
(二)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是否是生产力
要弄清楚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显然会计不会属于这个行列。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会计属于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横断科学,它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工具和方法,它还有社会性。从这个说法来看,很像能与思想上层建筑靠近,但是回归到概念上来看,属性是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属性是由本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会计学者之所以认为会计是上层建筑就是因为看到了会计被附加了外界的意志、要求。但是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些并不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这些不是会计的本质,自然也就不能是会计的属性。
对于会计是否是生产力,必须说的是提出会计是生产力的学者们,他们所做的逻辑推论是错误的。很多都是没有弄清楚逻辑主语,得出的逻辑结论也是不成立的。
(三)会计是否是经济信息系统、经济管理活动
两轮结合已被大多数会计学者所承认。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而职能内现结构和本质,本质的外在体现就是属性了,经济信息系统论体现的是“反映”这个职能,经济管理控制论则是体现“控制”这一职能。所以这个从逻辑关系上看是很严谨正确的。
(四)会计是否是思维
会计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上建立的横断科学。会计人员的理论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他们的研究工具大部分都源自组织行为学,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这是会计区别与其他科学的一个特征,从本质的定义以及本质和属性的关系来看,这是正确的。
(五)会计属性的二重性和三重性
近年来,会计学者将会计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后又有人说会计有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把会计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无疑是对的,因为会计本身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带有社会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反映生产过程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看,将一事物的属性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也是比较完整的。
至于会计属性的三重性,它是在会计二重性基础上对会计属性的一个更为精细的划分。科学性是会计的首要属性,不论学界对会计有多少不同的认识都承认会计是一门科学;会计的艺术性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分析会计环境,根据会计理论创设和选择恰当的处理办法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利益性这一点是存在争议的。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提出会计三重性的作者叙述来看,其陈述的会计的利益性是会计目标的要求,指会计总是为特定的主体服务,其工作成果会影响所有相关者利益。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从会计目标作为起点推出这一结论的。但是众多论证都不能说明会计目标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或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或研究起点,而会计属性正是由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会计本质决定的,所以利益性不能作为会计的一个属性。
可以由新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来代替之前的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这个旧三重性。而之前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了的经济信息系统论和经济管理活动论是隶属于科学性的。三重性与二重性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属性也遵从一般事物具有多种属性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些属性具体划分为三种,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
参考文献:
1、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论[J].财会月刊,2008(12).
2、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J].现代管理科学,2008(7).
3、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
4、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商业现代化,2006(2).
5、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2).
6、宋京津.会计本质与会计关系论[J].财会月刊,2007(8).
7、王歆.浅谈会计的属性[J].集团经济研究,2007(4).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2
【关键词】工厂管理 协作职能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经典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是一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进行深刻剖析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不朽的著作中,不仅闪耀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方面的思想光芒,其中也散布着许多充满智慧的管理见解。本文仅就《资本论》中工厂管理思想的协作职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帮助。
一、《资本论》中管理的性质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原因和结果。资本主义工厂管理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不断聚集和工厂规模的不断增大,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合理使用和监督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其次,随着资本主义工厂中雇佣工人的不断增加,监督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从而使雇佣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也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必然要求。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使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工厂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职能”。
资本主义工厂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厂管理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厂管理又是资本的增值过程。资本主义工厂管理性质的二重性使其分为上级管理和下级管理。资本增值过程的管理要求资本家必须关心工厂生产的总过程,也就是一般的上层宏观管理;而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管理又不可避免地促使资本家逐步放权,促使他们把直接的和经常的监督管理工人个体的职能交给了特种工人。“正如军队需要军官和军士一样,在同一个资本指挥下共同工作的大量工人也需要工业上的军官(经理)和军士(监工),在劳动的过程中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和协作”,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协调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因而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就取得了特殊的性质。“对农民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来说,资本主义协作好像不是协作的一个特殊的历史形式,而协作本身倒好像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固有的并表示其特征的历史形式”,正如协作发挥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一样,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协作本身就表现为同单个的独立劳动过程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有形式。
二、资本主义工厂管理中的协作职能
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曾经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他指出“协作就是把所有的活动、工作和人结合起来,使之和谐地进行”。其实远在人类文明初期,狩猎这种形式便成为最初的协作方式,但那时的协作只是最初的也是最简单的协作。我们这里所说的协作是指在工场手工业出现的同大规模生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协同劳动的方式,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特殊发展时代的固定劳动方式,它势必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前进。在马克思看来,协作就是“许多人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马克思对管理中协作职能的经典描述是这样的:“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综合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单个劳动者力量的简单加和,与许多人同时共同协作完成一项劳动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是有本质差别的。管理中的协作不单单是提高了个人的能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这是因为,当许多的个体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集体力量的时候,它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
一方面,协作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从而使某些劳动过程在劳动对象空间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一般而言,在劳动作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非生产费用也会提高,而管理协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空间范围缩小势必会节约非生产费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生产管理效率,这是协作所产生的巨大效用之一。正如我们看到巨大的珊瑚礁从海底升起形成岛屿与陆地,虽然每一个珊瑚虫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它们协作的力量却足以撞沉一艘大船。
在企业管理中,生产力的提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由于提高了劳动的机械力并扩大了机械力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这一点在我们现代建筑业中的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塔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与生产规模相比,生产场所在空间上的缩小。现代企业生产早已超出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设备规模的发展模式,生产场所日益追求精小化,现代高精尖技术企业就是在缩小生产场所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三是在紧急的短时间内动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一点无论是在古代的战争时期还是在现代的抗洪抢险中都得到了极大的表现。在管理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大量劳动力的调用势必会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四是由于激发了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了他们的精力,现代企业激励方式已经开始由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慢慢转向了重视个体间竞争激励模式,这种转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产生的作用尤其显著。协作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产生的,“协作使工人们摆脱了个人的种种局限,并发挥出他们的种属能力”。
在资本主义工厂管理中,指挥与协作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作,领导指挥就发展成为劳动过程本身进行所必要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在生产场所不能缺少指挥的命令,就像在战场上不能缺少将军的命令一样”。一切大规模的生产劳动都需要领导和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的指挥,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管理中的指挥和协作是相辅相成的。指挥和协作的关系就像人的整体与各个独立的器官一样,只有在大脑指挥下各个器官协作工作,人的整体作用才会凸现出来;同样,只有在各个器官协作的基础上,人脑才能进行有序的指挥使人体达到真正的默契。
三、工厂协作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追求和谐管理,讲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两百年前的工厂协作管理模式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和谐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1、是提高现代企业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
现代企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要素集合体,企业要想进行高效率生产运作必然需要进行协作管理。企业生产需要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各种要素,使之成比例地运作,以期达到最佳效果,这便是原始意义上的生产协作管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已经部分地实现了程序化运作,其协作管理职能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控制管理,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MRPⅡ生产协作管理系列。
2、是进行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要想高效率运作,人、财、物之间的有序协作是必然。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财、人与物及财与物之间的协作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却变得越来越难。企业员工之间的协作管理日益成为影响企业高效率运作的重要因素。员工协作管理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对人的管理。但现代企业员工的工作目的日趋多样化,工作追求日益个性化,因而员工协作管理日渐代替生产协作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协调不同员工的工作动机,使其向着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员工的工作期望。工厂时代的员工协作管理多诉诸于强行暴力和威胁命令,现代企业员工管理需要协作管理但不能采取工厂时代的员工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员工协作管理的根本原则。
3、是现代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两百年前的工厂时代不同,现代企业管理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国际化趋势日益扩大。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单单要关注企业内部条件,更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与外部社会环境达成良好的信誉关系,与外部自然环境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同时还要协调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搜集整理企业外部环境中时间、空间上的各种信息变化,在企业内与外、时间与空间等各种要素的协作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IMS)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协作管理的重要手段。
4、是现代企业实现和谐管理的根本方式
现代企业管理是各种管理的综合,它不单单要求企业进行内部的生产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还需要企业不断关注和关心外部环境以求得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和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现代企业的最高追求。要实现企业和谐管理,就需要企业不断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协作运行各种要素,最终实现企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 芮明杰:管理学的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3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迫切性。但是,学界仍然在延用20世纪80年代初以管理二重性为理论基础,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管理科学建构指导思想。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并未深入探讨以我为“主”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判断和选择众学之“长”,怎样才能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可操作性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建构需要从制度基础和传统管理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建构各种管理文化因素有筛选取舍功能的制度结构。
二、西方管理理论在转轨时期应用研究
进入市场经济进程以后,但是,我国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深受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管理思想的延续,浸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实质。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单一计划型结构向市场契约型多元结构的转变。经济多元化的出现导致单一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进程表明,利益分化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体制内经济利益分化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体制外的利益分化,即一些人、群体或集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凭借手中政治地位、经济势力及支配资源的特殊权力,利用非市场化方式,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额外财富,形成具有投机性、排他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究其实质,则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向寻租行为。尽管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样存在,但是我国转轨状态使这种行为差不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非规范经营行为与寻租行为越重,则政府收益越少,而部分政府官员个人的收益与寻租成功的企业的收益却越多。于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报酬递减的关系。这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落后的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管理科学,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都缺少现实的基础。
三、传统管理思想在转型时期应用分析
反观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可谓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主义,把个体价值归结于社会价值,倡导重义轻利。但是,以功利主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却认为唯利是图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强调”经济人”假设的普遍适用。再者,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伦理模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宣扬专制式人治主义。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型经济,崇尚以法治国,重视共同的契约式约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而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中国古代管理方略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秦汉以后定型期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德治教化的儒家思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严法律民、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以及兼爱非攻、兼爱交利的墨家思想。后者则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道法相辅”为学派结构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其后虽多有变化,但终未越出以儒家的”德治教化,修身治国”作躯干,添加”援道入儒,无为而治”、”阳儒阴法,德主刑辅”为两翼的内圣外王管理模式。很明显,管理知识一直未能与治国思想分离而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强调的是以平均和共存为特点的有序、统一、稳定的内部和谐状态。因此,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重任。在提倡竞争、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以求和谐、中庸为代表的古代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四、操作模式的建议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4
关键词:管理文化 科学发展观 信仰 信念
经济管理这种活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而产生的。现代中国人继承了不少优秀传统,祖国古代文化从道德、人性、哲学角度启发了我们的管理思路,但其中消极没落的思想也很多,我们不可能不加区别地吸收。西方管理学则过于强调物质刺激,对内心激励不够。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们到底应当选择哪一种管理方式才能最好地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使大多数员工能充满热情地工作和服务呢?在各种所有制并存,人们的思想多元化的情形下,应当怎样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和分析社会转型期的企业管理?如何激励人内在的动力让管理者从复杂的人事方面解脱出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上?
1 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引进西方管理学思想,吸取了许多系统的,规范的内容,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是西方管理学的一大进步。但是在管理中把人当成只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过多使用一些物质和非物质刺激管理员工,使西方管理学始终停留在较低层次循环,这是它的弊端。公司老板和经理们可以引进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但先进的技术不可能直接转变成生产力,必须经过变换才能转换成生产力,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这个变换过程就是管理。管理就是对协作劳动的管理。管理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就是常说的管理的二重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在党的领导下,或者在党的间接领导下,它的民主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是根深蒂固,代代相承的。它的社会属性反映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经济”,劳动人民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是私营企业工作,都受国家法律保护,都是在直接或者间接为国家服务,都是国家的主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企业,管理者如果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或者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很可能会受到劳动检察部门和工会的干涉,这是企业老板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形成怎样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来减少劳资冲突,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由于企业在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等,这是组织文化。随时展而更新,组织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我国,提倡用科学发展观来创建组织文化,从制度,行为,理念上确定了企业整体的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主动能动性,建立起员工和企业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文化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现在企业人才流动活跃,能够让员工心甘情愿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唯有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代代相传。在管理中创新,运用企业文化影响人,教育人,改变人,已经成为当今管理的主题。例如淘宝网的成功,离不开马云团队在创业时集体的精诚团结。公共政策也在影响着企业文化和劳动者的态度性。新时期的中国,由于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许多劳资矛盾因此得以化解,党政工团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维护劳工权益等方面。国内的各种企业和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还担负着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学校、机关这个任务尤其突出。各个企业和组织都有党的机构,党政工团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用先进文化鼓舞人,激励人,不能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促进了“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使员工与企业的经验理念相统一。海尔的企业文化和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杰出的典范。中国的古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人不应当是经济动物,更应该散发人性和道德的光辉。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老板和员工都应当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荣辱观、使命观、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2 信念和信仰对人的激励作用
管理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与社会学是密切相连的,管理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其反映的生产关系必然地在管理学的理论观点上有所表现。有人说:没有超越阶级的管理学。在西方的企业,强调服从,强调规律,主张靠法律完善劳资关系,西方文化更侧重通过规则来约束人和激励人,试图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来预测动机,引导行为,指导人们的看法,以求减少客观的紧张和冲突,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却不从内心世界挖掘人的潜力,所以在关键时刻往往不能激发人最深处的源动力。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能缓解阶级对立,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劳资双方的严重对立。为国家奉献,而不是为老板个人服务。在中国,所有的组织都在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即使是私营企业,许多职工也有过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管理者本人也长期接受了党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信念和信仰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比如“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存在这个意识。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信念使劳动者无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工作,都认定自己是为祖国服务,支撑他们的就是这种信念,这种信念超越了企业性质,超越了企业范畴。尽管我国的管理界模仿西方管理思想十分明显,但无论怎样借鉴,我国的社会制度,党团组织,道德规范等都对西方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进行约束,限制它的消极方面。关键时刻,员工对组织,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仰仍然有显著的作用。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年代就开始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更要强调政治思想工作,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这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在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当然在方式上肯定不会是过去传统的形式。无论什么时候,积极上进,奋发向上,为祖国奉献永远是主旋律。信念是一个人前进方向的航灯。对信念的虔诚可以维持一生而不动摇。说过:自从他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无论是多么艰苦的环境,都不曾改变他的信念。可见信仰对人的作用是超越了普通的激励层次的。队伍的冲锋在前,享受在后。这不是经济人的假设能够解释的。现代企业科技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工作更加依赖员工的自觉性,很难监督,尤其是一些智力型企业。比如软件行业的员工,靠监督是提高不了效率的。企业家既要尊重人的需要,又要注意唤起人内心的高尚道德情操,为信仰而奉献,让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村民全部拿着相同的工资,没有人计较奖金或者提成,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发展牢牢绑定在一起。这是一个通过信仰来管理员工的非常鲜明的典型。管理的几个职能借助内心动力的驱使,可以爆发强大的力量。靠表面的刺激和激励,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如果要求人冒生命危险去做某个工作,再高的工资也不会吸引人。以人为本的管理不强调无条件服从,不强调机械理解纪律。强调员工对国家,对企业的忠诚,强调为理想而奉献。人在遇到危险时,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能。而信仰的力量超过了本能,可以激发深层的原始动力,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正是这一点使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光芒万丈的伟大复兴,把昔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富有活力和奔向小康的世界大国。
3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实践中深化管理,丰富管理内涵
新时期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复杂,接受的新生事物多,这就给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企业中雇员的内心思想,让信念成为员工的驱动力,让员工为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而不是只是为了谋生和个人的成功。管理作为上层建筑,从本质上决定了文化、道德、信仰以及价值观念对管理的促进作用。
4 总结
管理的社会属性包含了丰富内容,可以说在我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作者认为:越是市场经济,越要强调文化,信念和信仰,具体来说,就是在管理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通过科学发展观来丰富管理科学,通过管理的社会属性调控和约束激发员工。
以科学发展观激发人内心原动力,自觉为企业服务,把内在的信念和人的尊严转化为外在的动力,可以从内心激发员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这在当今法律不完善,劳资双方冲突时有所闻的今天,通过管理的社会属性调控雇员和雇主的关系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藤兆梅.新时期管理理论的地位与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9.
[2]陈千诰,徐伟.管理技巧与实务(第一版)[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5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产品具有储蓄、信托和委托三类不同的性质,而不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一种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因理财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相互矛盾的理财行为、双方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系以及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财性质;理财行为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9-0072-03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性质分析
(一)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性质的界定
银监会在所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做出如下界定:
关于个人理财业务,《办法》第二条中规定:“本办法所称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类型与性质,《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分别规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但上述界定并未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性质做出明确说明,而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答记者问时,却有如下说明:《办法》和《指引》明确界定了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关系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性质的这一界定是否准确,现实中的商业银行各类理财产品能否归属于“委托”性质,是值得商榷的。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储蓄性质
人民币理财的现行模式一般为: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人民币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其实质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在资金市场上发行理财产品进行融资的过程。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的基础资产主要为银行间市场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商业银行扣除相应费用后以高于存款利率和略低于基础资产原价格的价格分拆转手,把本金和收益让渡给投资者,使投资者得到较高收益。
这类产品虽然名义上是委托理财产品,但实际上理财收益均按发售时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支付,投资者在几乎不承担任何投资理财风险情况下获得固定收益,这与储蓄存款产品没有本质区别,是商业银行变相的高息揽储竞争手段。
实际上,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中,已明确“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计划中包括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其结构性存款产品应将基础资产与衍生交易部分相分离,基础资产应按照储蓄存款业务管理”。即具有结构性存款特征的理财计划产品,如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等,是以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为基础的理财产品。债权债务类产品保证了本金不受损失,或保证了一定的收益率,因此,在提供债权债务类理财产品时,形成了事实上的表内负债。因而商业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属于银行负债的一部分,其资金的操作属于资产运用,从整个银行层次上看,个人理财业务的资金资产与其他资金来源与运用一样,计入资产负债表,成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
因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发行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并非属于“委托”的性质,而是具有以下性质:(1)在银行经营行为的性质上,是银行为争夺储蓄存款市场份额而对客户进行的“高息揽存”的让利行为;(2)在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性质上,这类理财产品仍属于资产负债业务,而非中间业务;(3)在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的性质上,双方仍属于债权债务关系而非委托理财的委托关系。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信托性质
在金融市场中,信托业务、委托业务以及种类逐渐繁多的资产委托理财业务实际难以区别。但在名目繁多的委托理财服务中,尽管形式不尽相同,就其财产关系的法律性质而言,实际均属信托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按照这一定义,只要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形成明确的委托契约关系,各种机构从事的委托理财业务均属信托行为,其信托关系不因受托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金融部门推出的委托理财业务,区别仅在于这些。
因此,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保险各类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其实质均基于信托原理所形成的信托法律关系。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既有委托业务的性质,也具有信托业务性质,而不仅仅是委托关系。
由此而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所称的个人理财业务实质上也是信托原理运用的一种方式,应该遵循《信托法》的相关规定。但该《办法》在指出其制定依据时,只提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而这两个法中并没有对银行可以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作任何规定。恰恰相反,现有上述金融法规明确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信托业务。
上述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性质并非是单一的、同一的,而是多样的、多元的。导致这种多样、多元的深层次根源则在于:在金融体制不断变革、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生存和发展竞争所采取的金融竞争策略和金融创新手段――既有对资金来源市场份额争夺的当前竞争策略,又有对银行未来多元混业经营探路的长期竞争策略;既有对传统储蓄业务创新的新型存款型理财产品,又有属于银行新兴创新业务的中间业务产品。
然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性质的多样化必然体现为银行经营理财业务目标的多元化;而银行理财目标的不同则会带来银行理财行为的矛盾现象,这种矛盾可能导致双方收益与风险博弈的不同格局。
二、商业银行理财行为矛盾分析
(一)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中的银行行为
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产品,是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
商业银行发售此类理财产品通常的做法是:在理财产品尚未推出之时,商业银行已经在市场上持有了所谓理财资产(如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等),然后再根据这种资产的期限和预期收益情况,确定所发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和预期收益率,最后再向客户募集理财资金,向客户出售理财产品。然后银行将所筹集的理财资金用于购买自己持有的债券、票据或从银行间债券市场、央行公开市场买入原定的债券或票据,以锁定理财产品的期限和收益率。理财产品到期前,银行可将这些债券和票据兑付或卖出,以实现收益并收回资金。在这一模式下,银行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差收益让利于客户,并承担市场资金利率下降的风险;而客户即有高于一般存款的收益,又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
在这类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中,商业银行的行为显然是让利于客户,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风险。这也是理财产品热销的根本性原因。但却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1)一些商业银行将这类产品转化为准储蓄存款产品,变成高息揽储和规模扩张的一种工具,混淆了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的性质;(2)一方面变相突破国家利率管制,另一方面引致了金融市场的不公平竞争;(3)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
(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中的银行行为
商业银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产品是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
非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和理财客户利益――风险与收益的博弈。但在这一博弈中,商业银行和理财客户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
1.博弈双方在专业、信息上的不平等关系。
商业银行理财人员都是金融专业人士,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又享有金融信息上的优势,更重要的,银行是理财产品的设计者。所以当商业银行与客户处于理财产品的某种利益博弈状态时,客户即投资者将处于不利地位。
2.博弈双方在“提前终止权”设置中的不平等。
在许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都设置有“提前终止权”。目前,我国各银行对于提前终止权的设定主要有两种形式:(1)银行在支付收益时可以提前终止该产品,客户没有提前终止产品协议的权利。如果想要提前终止产品协议需交纳一定的违约金;(2)客户拥有提前赎回的权利。但目前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几乎都是银行有权提前终止,而客户无权。理财产品收益率基本上是以年收益率来衡量,一旦银行提前终止,则理财产品的实际年收益率必然减少。
银行发行附带提前终止权产品的目的,在于规避利率下跌的风险。一旦利率下跌,银行可提前终止原有产品,转而发行融资成本更低的新产品。对客户而言,一旦产品被提前终止,则只能在更低利率环境下投资,承受再投资风险。一般而言,银行在产品设计推出时制订的价格越优惠,该产品就越容易被提前终止。
3.银行设置的区间触发条件苛刻。
区间触发就是指各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会对参照物设定一定幅度的区间,如果在观测期内,参照物的价格从未触及该区间的上、下限,则投资者会获得理财产品合约中所预期的最大收益,否则,将按合约规定只获得一部分的投资收益。
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中之所以产生这一相反的行为模式,实质上决定于其开拓理财市场目的的二重性。在商业银行之间、特别是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必须千方百计地保住传统的资金来源市场,尽可能减少其他竞争对手的分割和侵入;另一方面,银行也必须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谋求新的盈利模式。因此,为了前一个目的,银行不得不即让利于客户、又尽可能免除客户的投资风险,以最大限度地竞争储蓄市场资金份额;为了后一个目的,银行又尽可能地转嫁风险,从客户理财资金的运作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三、结论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性质并非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既有对传统储蓄业务创新的新型存款,又有属于新兴业务创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因而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相对地具有不同的储蓄存款性质、委托性质和信托业务性质。
2.不同性质的理财产品形成了商业银行和客户的不同关系。在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中,是银行让利于客户,而在风险收益类理财产品中,商业银行却在与客户争夺利益、转嫁风险。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商业银行和理财客户利益――风险与收益的博弈。但是,在这一博弈中,商业银行和理财客户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
3.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中之所以产生这一相反的行为模式,决定于其开拓理财市场目的的二重性;不同的目的导致不同的行为,而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导致各自不同的诸多问题。但这看似相互矛盾的行为,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在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中,为其生存和发展所作出的选择和反映。
参考文献:
[1]李姝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1):18-20
[2]孔晓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性质、风险与监管探析[J].金融纵横,2005,(9):40-43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范文6
[关键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38-02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地高速发展,那些危险的化学品有更多的机会需要流动运输,这也导致了危险货物的运输事故时有发生。每年因为化学物品运输事故而造成的损失对国家财产和人民财产安全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加强道路危险货物的运输管理,制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从而能够使得安全事故不断减少,对于我国交通道路安全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危险货物的运输以及它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进行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
1 道路危险货物的运输及其特点
1.1 危险货物重要含义
危险货物指的是那些易燃易爆有毒及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在此类物品进行运输、装载拆卸以及储存的过程中,极易对人、财产以及环境造成伤害,因而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的货物。
1.2 危险货物所具有的特点
1.2.1 危险货物品种较多
目前在我国,被列入国家标准的危险品共有8个大类,22项共1700多种。
1.2.2 危险货物用途颇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兴技术的普及,危险货物商品的用户遍及到各行各业,因而对其的品种和用量需求也都不断增长。
1.2.3 危险货物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一般来说危险货物的危险性都很大,而且具有二重性甚至多重性,当其处于危险状态发生燃烧或者爆炸事故的时候,其危害性更加不容小觑。
1.3 危险货物运输特点
1.3.1 车辆专用
目前我国对装运危险货物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意在严厉杜绝那些一般货物运输车辆以及任何不符合标准的车辆用于装运危险货品。
1.3.2 业务专营
一般来说,业务专营指的是那些符合相应资质标准并且办理过相关手续的危险货品运输经营者,才能够办理及进行道路危险物品的运输业务。在此基础上,经营者需要有5台以上的经过检验并核查合格的专用车辆来进行危险货物的运输业务;并且在危险货物运输的专用车辆上必须配有性能良好的通讯设备;除此之外,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危险性运输业务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1.3.3 确保人员的专业性
由于危险货物极具危险性这一特殊特性,决定了危险货物的运输及其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于危险物品的运输等相关知识必须熟练掌握和了解,并且必须通过了有关部门的专业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并入职上岗。
1.3.4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安全运输可以说是危险货物运输的首要前提。在进行危险货物运输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其次要规范并且合法地对危险货物进行运输及管理,务必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1]
2 危险货物运输在运输管理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2.1 企业规模过小,安全意识不足
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运输安全不以为意,提及安全措施,常常因为具体工作遇到困阻或是资金不足时则忽视了运输的安全。有些驾驶人员、货运押运人员在接受安全教育的时候虽能暂且将安全放在心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把安全抛诸脑后。另外,部分企业仅仅考虑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车辆挂靠及收取相应的挂靠费用,往往忽略了对挂靠车辆进行应有的管理和安全维护。[2]
2.2 企业对于危险货运运输的安全管理并不到位
因为一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组织机构以及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等,致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监管不力。虽然当前许多企业已经采用租赁、承包甚至是通过挂靠的方式进行经营,但是在安全管理这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以包代管以及以罚代教”的有关现象。另外,由于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及手段的落后,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激励等措施。
2.3 相关工作人员监管不严并且安全意识淡薄
首先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再加上企业对从业者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培训,培训时间短教材简陋,致使从业者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安全意识过差,这些都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所存在的重大隐患。其次,企业的从业者还有无证上岗的现象出现。由于参与危险货物运输培训的员工本就不多,培训班不能够定期或者长期的举办,这就导致了从业人员无法参与培训进而导致无证上岗的状况出现。
2.4 处理危险化学品相关事故的能力不足
虽然各个企业都制定了有关危险品运输的应急预案,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学习培训以及演练,特别是一线驾驶员、押运员对于运送货物性质以及相关应急措施的了解并不多,若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处置不当,造成延误救援。
2.5 无证经营以及超越许可事项进而从事危险货物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路检路查工作中发现,个别小货车的车主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时常违法对民用液化气进行运送。作为危险货运输的相关监管部门,却没能对违规托运人和托运单位采取有效的法规和执行手段,却只能通过路检路查来对承运人按照“超范围经营”进行处罚,因而这类情况屡禁不止。[3]
3 对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
3.1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在进行道路运输管理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力度。除此之外,每年需要对企业进行定期深入地进行安全监察及安全指导,密切监管企业的每一次的动态并加以记载,建立起更为全面的安全监管档案并加以管理。
3.2 逐步强化企业内部对于道路运输的管理
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督促企业去建立必要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且认真地落实,同时做好驾驶员、装卸员等员工的管理工作,对于车辆的管理,保证其他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并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最后务必要定期地对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排查。
3.3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对货物运输安全水平进行提高的关键步骤。首先,对从业资格培训学校及其培训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从而确保它的培训质量;其次,规定相关从业者的最低学历进而保证其有能力接收并自主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最后,更应该加大对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可以延长培训时间或者增加培训内容或其他方式来保证相关的培训质量。
3.4 加大培养力度
加强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实施相关的安全监管。另外,要强化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意识,把企业看作是道路运输安全的责任主体。同时,严格要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确保其能够进一步地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经常性地对从业员工实施安全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知识培训或拓展,及时开展预防性的应急演练,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训练他们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4]
3.5 必须依法治理危货运输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已比较完备,基本具备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对危险货物运输的集中治理整顿是非常必要的,效果明显。但也应该看到,即使是在集中治理整顿期间,危货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多事故是由于违法违规运输所致,在这些事故中,也暴露出管理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危险货物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严格执法,才能保证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3.6 建立和完善道路危货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确保JT617—2004《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8—2004《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但这两个标准在一些省的大多数道路危运企业、危运车辆和危运人员中并未真正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因而道路危货运输的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危运业务人员的参学人数要达到100%,不能留空白。按照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运输危险品种的实际出发,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细化,明确责任,做到纵到底、横到边真正做到危货运输业务的过程中事事有要求,有负责人有记录,有检查评述。[5]
4 结 论
综上所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运输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为了保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要坚持安全理念、恪尽职守,加强监管并且在监管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危险货物运输的运输安全。参考文献:
[1]邢海斌.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31-33.
[2]姜景玲,景春光.国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经验及启示[J].综合运输,2013(1):65-68.
[3]王立,吴芳.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