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1
本研究对绍兴市70名3岁~12岁儿童做了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1份。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从独立性的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来分析绍兴市儿童独立性现状。调查中发现,儿童在三个维度的表现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篇幅所限,表略)。问题“1收拾玩具”与问题2“完成作业”反映了绍兴市3岁~12岁儿童在完成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时,有明显的依赖倾向;问题“3组织活动”与问题4“购买玩具”反映了儿童自我主张能力有待提高;问题5“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与问题“6放弃想买的玩具”反映了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情况比较乐观,但儿童心理需求强弱的不同,儿童自我控制的表现也不同。根据绍兴市儿童在独立性的三个维度的不同表现,可分析出儿童的独立性较差。因此,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进一步重视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缺陷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独立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绍兴市62位家长做了有关“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独立性情况”的调查,通过分析该问卷以及3岁~12岁儿童独立性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绍兴市家长在培养儿童独立性方面有如下一些缺陷。
1.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严重
对绍兴市8岁~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隔代教育的儿童占到50%以上。在单亲教育的儿童中,24%的儿童会任性、固执己见,过分依赖别人,独立性较差。隔代教育下的儿童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祖辈成员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容易娇惯溺爱儿童,从而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其次,祖孙之间有更大的代沟,祖孙之间难以交流,祖辈在儿童面前缺少权威等原因,使儿童不听从祖辈教育,导致缺乏正确的引导。
2.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时,22%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鼓励,有些家长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缺少对孩子的肯定。除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外,家长的教育态度也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同样的问题时,57%的家长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家长表示“虽然很想好好教育孩子,但因为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和经验,总怕教错”。可见,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儿童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教育儿童的态度、要求不一致,以致儿童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管是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策略
针对以上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现状和缺陷,有如下几点可行策略。
1.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由以上内容分析可知,绍兴市的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系统、全面的教育观。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儿童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家长要尽力去获得专业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1)父母亲自教育子女,减少隔代教育。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儿童,多与儿童交流,多关注儿童的成长,履行为人父母的义务。
(2)家长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教养方式。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独立性表现也不同。而对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家长应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
(3)家长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据调查,我国家长接受培训总量严重不足,为家长提供专业知识培训的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家长、政府、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协作。
2.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独立性
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除了家长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要将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付诸实践。
(1)创设自由愉悦的儿童生活环境。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儿童发展独立性的途径有:一是自由,二是有组织的工作。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必须给儿童以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定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同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与同伴的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会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从而提高独立性。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家长通过与儿童玩耍观察儿童,进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此外,还要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创造出自由愉悦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儿童有更多自我表达、自我思考、自我抉择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独立性更强。
(2)尊重儿童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尊重儿童包括多方面内容,家长既要为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又要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1)尊重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面对儿童的问题,家长应该启发儿童自己探索答案。儿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2)尊重儿童的自我抉择的权利。在调查中,有42%的家长会决定儿童穿的衣服,说明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这容易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从小为儿童提供自我抉择的机会。家长要尊重儿童对个人事务的决定权,甚至可以给儿童参与家庭事务的平等权利。3)放手让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做,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做。”蒙台梭利着重强调了儿童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家长应以任务的形式让儿童做家务,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让儿童熟练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获得自我依靠能力,同时还为儿童创造了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机会。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2
一、课题的提出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大理石:“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很好的交响乐队,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我国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人口少,结构单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活动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加上电视节目的泛滥、电脑的普及,几乎淹没了孩子与双亲交流、与亲友交往、与邻居相伴的机会。另外,离婚率升高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才能相互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术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动听的乐章,从而雕塑学生高尚的人格,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由于家长的修养、学识、教育水平的高低不等,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①过分溺爱,重养轻教——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袒护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放肆,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而又刁蛮、任性的性格;②望子成龙、重智轻德——只盼孩子将来成“龙”,忽视孩子的眼下成人,造成有的学生成绩优秀而品德较差,难以管教;③期望过高、暴力相加——家长自身没有建树,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没达到目标,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④忙于事业、托付他人——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很多事业型的家长(主要是经商者)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老师,自己放心地去干事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别人,结果是得不偿失;⑤自以为是、轻视老师——有些家长自恃有一套安生立命的方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认同,甚至有对立情绪,并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这种情绪,导致孩子对老师、学校的教育和各项措施持抵触情绪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极不合拍,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向家长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整体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是:(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2、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三、研究的原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探寻恰当的方法,努力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全面性原则: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体会成功的喜悦,用“教育之爱”滋润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运用多种手段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4、针对性原则: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采用不同的措施,找到家教工作的突破口。
四、研究的方法、措施与过程
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为主,配合调查研究法、实验法。
2、研究措施
一是抓教学计划:要求课题研究教师制定家庭教育授课计划,由教务处、政教处核查,报校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教学计划包括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二是抓教材配备:2002年以前,我校家长学校配用经教育部关工委审定,安徽省关工委、省妇联、省教委组织编写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初中生家长教材》;2002年以来,我校以《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败家教警示录》为主要教材;2004年,我们又将实验教师和有体会的家长撰写的家庭教育论文汇编成册,作为新阶段家长学校教材。
三是抓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1)成立家长委员会。它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听取家长的意见,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2)家长开放日:开放日活动一般包括评教评学、分级部对家长开放课堂、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使家长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并以开放日为契机开展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3)请专家给家长授课:家长学校开班期间,聘请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青少年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对学生家长集中授课,教给家长有关家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4)学生、家长、教师恳谈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组织三方代表座谈,各抒己见,增进理解,达成共识。(5)召开家长会、家访:我校规定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各班必须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还可根据本班实际自行组织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向家长汇报工作,并就学校取得的成绩、改革的重大举措及学校面临的问题向家长宣传、介绍,征求家长意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学校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要常抓不懈,走进学生家庭,就能走入学生心灵。(6)以课题研究为前提的跟踪实验:选定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并对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7)评选优秀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在各班推荐的基础上,认真评选出学校优秀学生家长,召开专门会议,为其颁发证书,进行表彰。并让优秀学生家长做经验介绍,对广大学生家长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从学生的角度谈他们所期盼的家庭教育,启发家长们易地而思,具有生动的感染力。
3、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我们共经过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编写课题实验方案,对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作好研究前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2)研究阶段:2002年2月——2004年1月,依据方案落实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老师的培训、家教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各种素质的训练,总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效益,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3)总结推广阶段:2004年2月——2005年2月,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将老师、家长、学生撰写的有关家教论文进行汇编,整理成书出版,将成功经验在全校进行推广。
五、研究成果
开展现代家庭教育实验的三年中,我校家长学校共开办9期,直接培训家长1800多人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立了家教理论资源库。为便于家长随时请教,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难题,我们将有关家庭教育的优秀文章和其他资料都输入网站,形成资源库,使家长在家也能通过网络接受学习。资源库网址为:hf38.com.
2、通过家长学校的锤炼,一批经验丰富、育人有方的优秀班主任脱颖而出,并先后于2003年3月、2004年5月和2005年3月成功举行了三次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力图把他们的宝贵经验由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
3、中考成绩连年捷报频传,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1年中考一中、六中达线人数为58人、2002年为68人、2003年为77人、2004年省示范高中达线人数为236人;学生在文艺、体育、读书、演讲比赛、科技创新等竞赛中屡获大奖,2004年5月,我校初三(8)班的学生姚跃在科技发明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后,又作为中国唯一的残疾人代表参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儿童论坛,阐述了他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2005年我校学生在省级作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更是成果辉煌,在瑶海区各学校中是遥遥领先。
4、2002年8月,三十八中被评为“安徽省家教名校”,唐平生校长代表安徽省在全国家教工作会议上作了《顺应时展走特色家教之路》的发言。随后,我校又先后获得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德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科普示范学校、合肥市保护未成年人示范学校标兵等一系列荣誉。
5、经过三年的研究,老师、家长都积累了大量的家教经验,2004年5月,我们征集了实验教师、家长和学生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优秀论文四十多篇,将其汇编成册;召开优秀家长表彰会;制作了“家教现代化工作短片”。
六、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有困惑与反思。
1、结果分析
(1)转变了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很多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经过多种形式理论培训和与教师的直接交流,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教育行为趋向合理,很多家长还常常主动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的矛盾和自己的困惑带到学校与老师讨论,向老师求教,寻求老师的帮助与配合。
(2)打造了一批优秀班主任,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能。家长走进课堂,贴近教育,既是家长学习的机会,也是对老师的鞭策和激励,在改变家长的同时也教育了老师。所以,每一次家教活动的开展,对班主任都是一次极大的锻炼。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效能有了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培养了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素质的优秀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形势下,家庭合理、温馨的教育氛围,是学生成才的沃土;学校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是学生成才的关键。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学校家庭对学生施教的合力,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模式向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的转变。
(4)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家庭教育研究的成功,使学校的办学思路更明晰、办学理念更先进、办学模式更成熟。现在,三十八中已是瑶海区窗口学校、合肥市示范学校,成了南淝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我们的思考
在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必须有校领导的真正重视,要有人力、物力、经费、场地诸方面的保障,家教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2)家教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思路统一不悖,并行发展,才能将家教工作与学校其他育人行为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3)家教工作必须从学校的校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群体特征与素质层次,因材施教,不可无的放失。
(4)要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是家教工作深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3
1.家庭教育内容片面,与子女缺少情感沟通
家庭教育应当以德育为导向,以智育为支撑,同时结合“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在笔者的调研中,近80%的农民工家长将智育理解为教育内容的全部,将分数的高低视为孩子成长的“晴雨表”。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有着不切实际的教育期望,给孩子造成思想压力,不利于子女良好性格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许多家长不善于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导致子女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支持,亲子关系逐渐疏远。
2.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欠妥,重言教而轻身教
部分家长强制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过分干涉子女的自由,不懂得换位思考,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相关报告显示,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犯错误时,66.8%的父母只是简单地给予惩罚,只有33.2%的父母会给孩子讲道理、分析做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此外,多数农民工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0%的农民工父亲经常在孩子面前抽烟、喝酒,超过20%的农民工父亲在孩子面前打牌、赌博、夫妻吵架。子女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难免感染上某些不良习气。
二、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
1.家庭内部因素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所增加,但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大大制约了他们对子女教育资金的投入。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在服务、制造、建筑领域就业,过长的劳动时间和过高的劳动强度,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上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据统计,14.5%的农民工每星期检查、督促一次子女学习,9.1%的农民工每半个月一次检查、督促子女学习,而23.6%的农民工一个月一次或从来不检查、督促子女学习。可见,他们与子女的交流时间很少,再加上由于工作变动带来的家庭流动相对频繁,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子女对父母的认同感、家庭归属感逐渐丧失,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2.外部环境因素
首先,学校与家长缺乏合作和沟通。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农民工子女很少能进入到公办学校就读,多数只能选择民工子弟学校,而民工子弟学校受到办学资源限制,难以像一些公办学校一样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联系制、家校短信互通等常规联系制度,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致使家庭教育质量低、效率差。另一方面,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部分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容易引起教师的反感;有的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影响到教师个人的业绩考核和班级声誉,使很多教师不愿接纳农民工子女,勉强接纳后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平等对待,也不愿花心思找家长谈话。其次,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偏少。一是社会大众传媒关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节目和报道少,出版行业几乎看不见有关宣传农民工家庭教育知识的书籍,使得想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农民工家长缺乏学习的渠道和方法。二是从学界来看,虽然我国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义务教育、教育政策等方面,关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文献资料却是凤毛麟角,更谈不上具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了。三是各社区组织、街道办事处、妇联部门等未充分发挥其教育、指导、帮扶的功能。在开展各色各类的社区活动中,很少看见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宣传讲座或帮扶农民工家庭的公益活动。最后,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工作投入不足。尽管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户籍、学籍的限制以及高考设限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使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学校教育工作难见成效,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工作的进展。同时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关注和指导不够多,支持力度不够大,有关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专项帮扶项目尚未落实,农民工家长学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性,政府还需进一步采取推动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相关措施。
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各级政府职能,为农民工家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从根本上拆除制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同时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力度,重视广大农民工的民生工作,为农民工家庭教育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其次,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家庭教育目标的有关条文,强调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子女健全人格、学习做人的重要性。可以考虑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轨道,进行专项立法,制定一部《家庭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起规范我国的基础教育。通过立法形式,使全社会形成关心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而地方政府应当依据各地条件,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办多类型的针对农民工的家长学校,组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以及志愿者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讲座,引导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再次,由地方教育部门拨款,投入经费支持组建“农民工家庭教育”的专项课题研究组。几年前,北京红枫咨询中心针对农民工家庭教育,设计了“每日家教三个10分钟”模型并配套编写了《农民工家教手册》,通过家长课堂、入户辅导等形式,具体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掌握科学民主的家教方法。各地研究小组的专家学者可以就此模型展开深度调研,加以区域推广,将调研成果运用于实践指导。
2.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更新家教观念与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家教环境
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农民工家长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对孩子的关注,尤其是缺少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充电”。这就使得体现家庭教育特点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也不可避免地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上产生偏颇,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障碍。首先,家长可通过读书看报、听广播、看新闻等方式的自主学习,扩充知识储备,增强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的了解;注意学习文明的言谈举止,加强自我约束,以身作则;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养和行为习惯,提高理性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尽可能抽出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训与辅导,通过各种支持平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通过家长整体素养的提升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再次,注重与子女间的情感沟通,学会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不要局限在学习成绩的关心上,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要多留心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对子女遇到的困扰能及时给予引导;多站在子女的立场考虑问题,尊重子女的想法,这样子女才能敞开心扉,家长也能真正了解子女内心的所需所想。
3.发挥学校优势,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学校完全有必要利用这个优势,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多渠道搭建家校互动的平台,帮助农民工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情况、子女学习情况,以便家长能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配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开设家长接待日、开通家教咨询热线、建立“家校通”网络等形式,提供家长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各色各类的家教指导活动如开办家教培训班、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发放家教读物等,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还可根据条件开设时事政策、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讲座,帮助家长提升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营造积极的家教氛围;教师在对农民工子女的家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潜能,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庭教育方向,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主动与教师沟通,向教师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同时,注意把孩子在家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反映给教师,使得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进而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实施教育;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题要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解答,结合孩子自身特点,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4.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共筑农民工家庭教育的援助网络
社会(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应充分发挥其教育、指导、帮扶的功能。首先,以社区为媒介,建立和完善社区帮扶农民工家庭机制。社区应与学校、各类民间帮扶救助组织、教育咨询机构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农民工家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有关咨询。其次,在农民工家庭较为集中的区域,创建家教工作室、家教服务中心、亲子学苑等社区家庭教育指导载体,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民工家庭教育活动。比如开展公益性质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讲座,让农民工家长协同子女学习;组织家庭才艺比赛、文明先进家庭评比,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动员一些城市家庭自发自愿地帮助农民工家庭,社区还可以组织召开家庭教育经验研讨会,以城乡家庭结对的形式,互相交流教育心得,取长补短;开展“志愿者进农民工家庭”的关爱家庭教育行动,组织家庭教育专家、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师、大学生等共同参与,可根据需要分为改善亲子关系小组、纠正教育观念小组、更新教育方法小组、学业辅导小组、心理咨询小组等为农民工家庭进行专门具体的指导与帮助。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4
根据本人多年的班主任的工作实践和探索,分析现行教育的状况,在激活家庭教育资源上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有力支持,是因为学校、老师们把家长看成教育对象或是自己的助手。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只注重向家长灌输自己的教育要求,要家长配合工作,而没有把家长当作教育者来对待,很少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只是信息的单项传输。居于此,在现行教育条件下与“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要求已很不相适应了。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1、改变学校——家长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训斥与被训斥,听从与被从的关系。
2、在办学理念和模式上吸引家长对学校的关注。
3、要让家长们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们,对他们的建议有答复有落实。
4、对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表示理解和同情。
5、既要有一张快嘴解答家长的困惑,还要有一双善听的大耳听取家长们的心声。
二、要与家长们加强沟通。
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无疑是争取这一教育资源的前提。要畅通与家长们的联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如:电话、手机、短信、网上信箱、家庭联系卡、家访、家长会、开放课堂等,将学校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信息双向交流。让家长们觉得,你的每一次鼓励或批评都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支持。在与家长们沟通时建议交流技巧要“三会”。
1、要学会主动
教师除了及时和家长们交流学生的校内外情况外,还应及时将自己观察到的学生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遇到的困难)与家长们一起分析,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消除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2、要学会聆听
从聆听中我们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期望水平、价值观念,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也才能了解家长们的所想、所求,才能达到互相信任、共同协作之目的。
3、要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工作性质和交往所限,长期以来,教师们多生活在学校这片静土上,社会阅历不足,对学校以外的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很少了解。因此,教师们面对各种不同背景、经验和价值观的家长们时,就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设身处地的、心平气和地从家长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认真体察家长们的心理,以开放、宽容的心态,认同于异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只有双方心灵相通、心灵相融,家长们才会认同你的建议和要求,才会按你的要求教育孩子,才能达到支持学校教育的目的。
三、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之一。一方面他们可以听取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我们班主任就应善于抓住时机,了解家长们的想法和要求,进行家教方法的指导:
1、要让家长们从总体上把握家教的正确方向。我们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心理学、教育原理向家长们作介绍和指导,用先进的家教理论来武装家长。
2、给家长们建议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或溺爱、或放纵、或野蛮、或棍棒教育等,使家庭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让家长们正确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明白两者具有不可替代性。既不能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全部责任推给学校;也不能过分注重家庭教育而对学校教育持怀疑态度。只有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达到此目的,开家长会,要切忌将家长会开成“分数会”、“通报会”、“排名会”;切忌开成“训斥会”、“告状会”、“诉苦会”;更切忌开成“指示会”、“教育会”。因为在座的家长们,有各种层次和类型,他们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一般来说虽然他们的教育知识不如教师丰富,但他们集中在一起,就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教育资源,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发现学校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给学生作报告,补充学校教育中“社会化”方面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四、要做好家访。
家访也是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掌握娴熟的家访艺术,讲究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1、要将普访、常访、重点访结合起来。
教师家访应该是普遍性的,尽管我们将情况特殊的学生,如:品德不良、学习困难、家庭贫困、父母离异、身体残疾、心理困惑生列为重点访问、经常访问的对象,但千万不能将家访理解为“问题学生”的专利,更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家访。其实,教师也应该去访好学生,实地了解他们成长的环境,总结成功的经验。否则,家长们都害怕老师登门,邻居也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是会产生恐惧心理。
2、在家访时间选择上要讲究,以不影响家长的生活为原则。
最好是预约时间,让家长有思想准备,不致让家长手忙脚乱。一般不要在午饭、午休时家访,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3、把家访和校访有机结合起来。
家访是发挥教师们的主动,而校访则是留给家长争取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方便时能及时地将自己所想与教师们交流,这样,既方便了家长,也促进了交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五、建立家长培训机制。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5
关键词:大教育观;家长学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58-01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三者必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双向互动活动中,幼儿园处在主导地位,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以此唤起家长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育儿观,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在彼此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良好的学校教育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我园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每位教职工通过学习都逐渐克服狭隘的教育观,树立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思想认识到位后,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干劲更足了,以多种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动员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向家长宣传我园做好家长工作的一些方法、途径及计划安排,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对幼儿的教育中来,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构。
首先成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制定家长学校章程、规章制度,落实家长学校计划,统筹领导家长学校各项工作。其次,成立家长委员会。每班推选出素质较高、重视早期教育、关心幼儿园发展的家长,组成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并颁发聘书。其任务是听取家长学校办学情况报告,配合协调家长学校管理,讨论办学方案、教学计划、规章制度、各项活动的开展、征求家长意见等。
三、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1.家长座谈制度化。家园互动座谈会,教师与家长面对面,共谈教子热点问题,共享教育成功感受,共商家园共育大事。座谈会上家长踊跃发言,或成功经验,或育儿困惑,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育儿经验。保健医生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宣传幼儿的健康教育,如卫生、作息、营养等方面专业知识。让家长们明白,我们要培养的是“活泼开朗身体好、勇敢自信善交往、好奇探索兴趣广、文明礼仪习惯好” 的新世纪儿童。为了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发动家长订阅《早期教育》等各类教育杂志,书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
2.家长开放实效性。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教授主张:必须把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幼儿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园家长学校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系列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活动科学化。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请家长来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观摩孩子们的精彩活动,参与孩子们的各类游戏,观看孩子们享用喷香的午餐等。让家长能亲身了解幼儿在园的半日生活程序及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活动内容。
3.亲子活动趣味性组织亲子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亲子感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亲子绘画大赛 、“亲子趣味运动会”、“庆六一亲子游园会”、亲子小制作“树叶粘贴画”等系列活动。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使得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家长们个个都尽兴投入,感到自己回到了幸福的童年时代,更是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家园联系与家园的共育。
四、加强反馈、有效指导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范文6
一、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培训活动的主体内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培训活动开展的纽带。培训课程的科学性决定了培训活动的质量高低,是培训活动的生命所在。一般而言,培训课程要遵循以下程序来进行开发和设置:需求调查与分析—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培训方式—组织课程执行者—落实培训时长—制定课程评价。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设置同样遵循这样的科学流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检验,笔者研究出科学的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体系(见表1)。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体系包括三大模块、主题、24个培训内容。理论基础模块包括家庭教育基础理论、儿童教育学基础和儿童心理学基础三大主题;技能训练模块包括讲师基本职责、讲师备课技能、讲师演说技能和讲师咨询技能四大主题;实践操练模块包括现场实践和现场观摩两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包含若干培训专题。例如,家庭教育基础理论是从家庭教育学这个视角来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与职责、家庭教育需要理性的爱等5个专题。家庭教育学内容丰富,为什么只选择这5个专题呢?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依据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把孩子教育问题推给学校和教师,不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父母对孩子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管教过严;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地位和方法。第二,依据家庭教育讲师的职责。家庭教育讲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向广大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指导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讲师都不懂家庭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就会“误人子弟”。因此,这样的培训课程是严谨的、科学的。而且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理论+技能+实操”的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二、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专题论坛、现场模拟体验、说课、试讲和现场教学指导等9种,灵活多样。对于理论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要选择专题讲座这种高效率高容量的方式;对于如何科学选题,要充分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发挥参训者的聪明才智,这时就要选择互动交流这种容易碰撞出思维“火花”的方式;对于倾听与表达技巧、诊断与指导技巧这些技巧性强的内容,要选择现场模拟体验这种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炼的方式。总之,培训方式的选择是依据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以及培训对象需求而定的,灵活多样的方式保障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培训不仅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而且还把中小学教研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磨课”创新性地拿来使用,构建起新的培训模式。“磨课”培训模式有四个环节:①确定选题:每一个参训者根据理论基础中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经验,确定讲座主题,主题切口要小,不能假大空,做到以小见大、一课一得,避免空谈。主题确定后要提交给培训导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备课,否则重新选题。②备课:参训者根据主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自己的所看所思制作成课件,准备进入说课环节。在备课中一定要避免只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知识,然后东拼西凑形成讲座内容的做法;讲座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体系,每一部分内容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而且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是家长身边的经常发生的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接地气”,才能启发家长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要求参训者必须“沉下心”来观察和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才能备好课。③说课:参训学员每12人分成一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参训者说课10分钟,同组学员和导师一起对说课内容进行论证,考核通过者进入试讲环节。否则修改后再次说课。说课环节考查的是家庭教育讲座内容的科学性,所以,每一个内容和观点都要认真斟酌,比如“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等观点其实是片面的,并不严谨,甚至会“误人子弟”。为此,要求参训者说课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本讲座要解决家庭教育中什么普遍性问题?第二,本讲座主要观点及相关知识体系是什么?第三,本讲座选取的“案例”是什么?能否支持讲座主要观点?④试讲:参训学员每12人分成一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参训者把同组学员当作“家长”,现场模拟家庭教育讲座,从头至尾讲完一个讲座,时间为40分钟。试讲环节考查的是家庭教育讲座演说的艺术性,强调“动心”“入心”“上心”,做到“使人知、令人信、促人行”。试讲合格后即可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成为正式的家庭教育讲师。“磨课”培训模式既是创新的培训方式,又是保障本培训项目能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这种“磨课”培训模式是三个循环组成的螺旋上升的结构,包括选题循环、说课循环和试讲循环。这样的结构又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强调内容的科学性,由选题、备课和说课组成。另一部分强调演讲的艺术性,突出的是“讲”的技能技巧,通过试讲来保障。只有通过“磨”,才能构建一堂既科学又有吸引力的家庭教育讲座,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这样也能保证每位通过的“讲师”都是真正能走上家庭教育讲台的“行家里手”。
三、凸显有特色的培训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方法讨论相结合、学术沙龙与案例研讨相结合,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主体的自主性、培训方法的互动性和培训效果的即时性,具有鲜明的特色,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点:(一)系统性。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既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又要有高超的演说技艺。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讲座既能让家长在现场被感动,更能让家长在感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本培训非常注重系统性,不仅从家庭教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夯实理论基础,而且从成人教育基本规律上掌握家庭教育讲座的演说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备课、说课、试讲这些“磨课”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参训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本培训面授学习共有84课时,还不包括说课、试讲和现场讲座指导。假如一个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班以50人计,每一位参训者都能一次性地通过培训考核,那么,说课这一环节就需要17个小时,试讲这个环节就需要50小时,“磨课”总耗时67小时,以每天工作8小时算,至少需要9天。所以,家庭教育讲师培训并不是“速成”的,从时间上就能体现培训的系统性,更保障了培训的整体性和实效性。(二)实效性。家庭教育讲师培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所谓合格是指参训者不仅要顺利结业,还能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而且,要求家长听后还乐意再来学习,否则为不合格。在实践中,许多中小学校、幼儿园不能把家庭教育讲座常规化,就是因为担心家庭教育讲师讲不好,家长有意见。为此,我们采取了“磨课”的培训模式,为每位参训者精心打磨一节家庭教育讲座,从选题、备课、观点呈现、案例选择、素材整理、课件制作、演讲技巧、有效控场等方面打磨与评析,保障每一节家庭教育课都是精品课、让家长喜欢的课。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不是学历培训,也不是业务培训,而是资格培训、“准入”培训,培训合格后即可成为讲师。所以,培训必须全面、系统和严格要求,必须以为参训者负责、为广大家长负责、为家庭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来认真组织实施,不能马虎对待、走过场,更不能不顾质量地“速成”,否则就会误人子弟。(三)选择性。讲师,顾名思义,“讲”就是其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向广大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进而转变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而事实上,参加培训的学员既有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也有普通家长,还有各行各业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的人员,参训人员很复杂,他们中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问题、形象问题或性格问题而不能“讲”,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于“讲”的。选择性就成为本培训区别于其他培训的显著特点。本培训采用“结业证书+聘书”的方式来体现选择性,参训人员学完所有课程,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通过说课和试讲的“磨课”考核才能正式聘为“讲师”,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只通过说课考核,不能通过试讲考核,不能聘为“讲师”,可以聘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指导服务;说课与试讲考核都不通过,只能担任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协助“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此外,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要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的支持才能保障有效实施。因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经过培训考核的“讲师”要得到这些部门的认可才能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也才能真正体现本培训的效果。因此,本培训必须得到这些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才能成功开展。
作者:张润林 单位: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