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科学教学;语言;重要性
语言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也是老师完成职责的基本手段。教师的语言很重要,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语言上进行修炼,在课堂上把教授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享受中学习。
一、在科学教学中语言一定要严谨、科学
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运用语言时一定要体现科学性、逻辑性,准确严密地讲解定律、规律。例如,我曾经在化学课时请一个学生回答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学生回答:“把澄清石灰水倒入二氧化碳中变浑浊了就说明此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当时我听后直接答复“正确”。其实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是正确的,只是检验的具体方法不准确,应该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当时我并没有及时地纠正,导致作业中很多学生都写了这样的方法,虽然后来我想尽办法去纠正,但还是事倍功半,后悔莫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先是模仿,他们不仅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习语言。若教师语言规范,潜移默化地,学生也便能讲规范化语言;反之,教师语言不规范,则会产生消极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学了不规范的语言尚不自知,在一般的答题中往往会吃亏。
二、在科学教学中需要启迪性的语言
科学教学都是前人所发现、总结的知识,但是在学习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并不是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也能像前人一样发现这些规律,而语言就是这些环节的最好连接点。比如笔者曾听本校陈老师的一堂讲授《土壤》的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发现植物有保护土壤的作用。虽然这个作用学生用生活经验都能总结个大概。但陈老师设计了探究实验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
学生1:“可以准备两个有土壤的盆,一个种上植物,然后对它们浇水,看它们留下来的水的情况。”
陈老师:“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
学生2:“土量应该一样。”
陈老师:“很好这样有对比性。但是两个盆不是很好观察,我们用两个盘。每个盘各放上一半的土壤,另一个种上草皮。然后对其浇水。盘的放置有没有要求呢?”
学生3:“要斜放。”
陈老师:“那么一个角度大一点一个小一点,可以吗?”
学生4:“不行,应该一样。否则水流冲刷下来的速度不同。”
陈老师用两个一样高的木块垫在盘子下。“现在要准备实验。那么能不能一个毛毛细雨,一个滂沱大雨呢?”
学生(一起):“不行,要一样的,否则水量就不能比较了。”
到这里学生已经全部参与了,虽然有点七嘴八舌的,但大家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按捺不住要把实验设计得完美些,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性陈老师调控得非常得当。陈老师准备了两个烧杯盛有相同的水量并倒入洒水壶中,“能下雨了吗,还需要什么注意点吗?”学生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突然有个学生提出来说“下雨的高度要一样,否则到地上的速度不同。”“哇!”学生用很佩服的眼光看着这个同学。最后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来进行实验,非常成功,冲刷后流出来的水有植物的带有很多的泥土,而有草皮的则比较干净。完成了实验学生也很开心。
三、在科学教学中一定要有贴近生活的语言
科学就是在生活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所以学习要从生活出发,老师的教授也应贴近生活。中央教科所郁波教授指出,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过程遵循“熟悉事物—小观念—大观念—更大的观念—理论和原理”的顺序,这个过程不能反向而行。我们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一步一步地拓展他们的观念,而不要不假思索地跑到他们经验的前面。
四、在科学教学中一定要有形象、生动和趣味的语言
我一向很欣赏语言幽默的老师,觉得他们的课堂是在一片看似轻松和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将知识传授了。可是现在我成为老师,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做到幽默,这是一种性格,或是长期积累的一种品质、一种素养。适当地运用形象、生动和趣味的语言,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丰富的语言会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从而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带给老师自己愉悦的心情。
参考文献:
[1]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教学语言运用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 科研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应有机结合,教学脱离科研,就是缺乏观点和灵魂的教育。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科研的互补作用更显突出,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在于:
科研促进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是主要任务,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科研对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首先,开展科研必须追踪学科新进展,查阅大量文献,及时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融汇贯通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对未知领域或疑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培养教师开拓创新精神,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其次,科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更应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习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际上,教师致力于科研的行为,往往对学生的创造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科研成果对学生又起到巨大的带动和激励作用。这样,一种勤奋向上,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也就形成起来。
科研有利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根本性的任务,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科研、人才培养等。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科是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学科的产生也常带来重要科研成果的诞生。―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其科研成果在国际或国内处于何水平。而在某个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边缘学科或分支学科。而这些新学科的产生,在学科与学科交融过程中,反过来又能促进科研实验窒的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会使得学术声誉得到提升,形成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也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学校及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科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然而时而我国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很多医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精心准备,结合一些科研热点,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颖有趣的内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设一些科研实验设计课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药物或动物材料,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学生的课题研究。科研活动中所观察体验到的各类知识,是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组织本科生申请校级研究项目,并尽力为他们创造科研条件,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条件,同时配备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研究,给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能促进教学水平,并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科研,但目前许多教师长期只搞教学,不搞科研,久而久之,脱离科研,难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摒除以下不良心态,如封闭心态,有的教师谈到教研教改,总认为自己不行,比如学历不高,缺乏教研教改经验,教学负担重无时间分心;依赖心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研教改方面没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开展创新性工作,但又担心落伍,于是总依靠同事搭顺风车,而自身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工作。虚荣心态,少部分教师,注重自我价值定位,及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所做的教改尝试不是教学实际的需求,而是迎合领导的偏好,失去了教改的实际意义。
所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并且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探索创新,敢于怀疑习惯行为和常规做法;工作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这些素质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在科研过程中找到最佳研究方法和手段。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对科研方向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密切结合所在院系的科研条件来确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应尽量结合优秀科研团队的学科方向,对于地方院校来讲,与地方特色密切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若教师的科研能力突出,也可开辟新的方向。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题目,加强课题的申报,积极争取经费,为社会提供研究服务。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利用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技术优势和资金,促进本国的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地方院校,国家资金投入不足,通过人员交流、交换资料及共同开展研究项目等途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这是在有限资源促进科研水平的一条捷径。使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同时,多数高校已制定出各种配套的人才引进方案,目前随着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的改善,学校将有望招到来自国外大学的、有实力的青年力量,他们对于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起到关键的作用。对现有的教职工来讲,应当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从而迅速与社会需求接轨。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3
【摘要】在英语教学当中,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较少,而在课外,学生也不愿主动进行口语对话,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语言的习得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输入,学校如果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开设英语角,定期开展口语交流活动,则能够促进他们学习口语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从而带动英语整体水平的发展。 一、英语角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提供了一个练习口语的平台 语言是门工具,必须要通过“听、说”,即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从而掌握一门外语。因此必须有大量的练习机会才有可能促进外语的学习。在课外开设英语角,则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在英语角定期开展主体性的口语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逐步提升。 2、突出学习英语过程的主体 课堂上的英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绝大多数英语课堂都是采取老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而英语角则可以由学生自发选择话题,让他们自身参与到英语角的组织和运行,主动参与到英语话题的讨论当中,这无疑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 3、促进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在强调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考级通过率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口语运用能力,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聋哑英语”、“应试英语”。所以可以通过在英语角中大量练习口语,带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开展英语角的必要性 为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本校某一学院的100名本专科(本、专科各50名学生)开展了调查。此次共下发调查问卷100份,实收85份,笔者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做了数据统计, 从数据分析来看,在所调查的人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英语听说的练习时间远远不够 有25.65%的同学没有花时间在英语听说上,42.7%的学生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基本上就是晨读的时间),这组数据说明了我们学生对英语听说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语言需要一定的时间练习、实践,如果单单靠上课的时间接触英语,下了课就弃之不顾,则不会有长足的进步。而从第六个问题可以看出,即使在上课时间,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也是很少的。笔者也曾到个别班级听英语精读课,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上课的时间,不认真听讲,有的干脆埋头睡觉。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 2、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不平衡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英语最弱的环节基本上都集中在“听”、“说”上,这样的人数占到了50.75%,这说明学生的听说能力急待提高,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在高校当中,存在很多“听不懂”、“说不出”的情况。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本人的主观原因外,作为学校,也可以尽量给更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学生进行听说练习。 3、听说水平不高 有17.35%的学生基本不会进行英语对话,63.1%的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达到熟练程度的学生只有4.35%。听力的程度也不容乐观,有10.65%的学生基本听不懂,有21.7%的学生能够听懂个别单词,59.3%的学生能听懂简单的句子,仅8.35%的学生能听懂较难段落,没有听力障碍的同学为零。
4、关于英语角
笔者设计了几个关于英语角的问题,77.3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建立英语角,有53%的同学会去参加,53.65%的同学认为参加英语角能促进自己的听说能力。从这些可以看到我们的同学还是希望学校有这样一个环境练习英语。从以上调查可以显示出,建立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开放型的英语角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目前英语角存在的问题及早期实践 以我校英语角为例,经过多年的调查,英语角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一定的计划性。英语角的实施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每学期初没有指定相应的活动开展计划,导致了随意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组织学生的参与。 2、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英语角大多由学生自发组成,而学生组织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对选题的把握不够到位,话题单一,不够深入;宣传发动的能力欠缺,会导致学生参与较少; 3、早期的英语角实践 在02、03年两年时间里,笔者在所在学院开展了英语角活动,主要针对本学院有一定英语基础。并通过选拔而组成固定的英语兴趣小组,作为英语角的成员。通过“演讲、话剧、辩论、播放电影、圣诞晚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还作为学校教改立项的二级课题“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载体;04年,笔者在学院尝试在宿区建立“英语寝室”(20个左右),通过集中每天晨读、每周作文、课余活动等形式开展;05年,笔者在宿区构建多个“宿区英语角”,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人数较多,效果明显。从06年开始到2012年3月,笔者在所在的外国语学院继续开展英语角活动,并组织其定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四、对于英语角的再探索 英语角,是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 英语角如果完全由学生来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正如之前所指出的选题、参与情况不理想等问题,如果有专业教师固定的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参与 要确保英语角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要确保高年级有口语能力的同学参与到其中,因为不是每次英语角都有外教的加入,所以必须保证英语角的核心成员,能够带领参与者积极投身口语的练习,他们是英语角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生存教育 生存能力
一、惨痛的代价
校园投毒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致室友黄洋死亡;1997年,北京大学王晓龙投毒致受害人江林、陆晨光“铊”中毒。
校园踩踏事件:2009年湖南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踩踏事故8人死亡26人受伤;2006年江西省都昌县中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6人死亡39人受伤;2005年四川通江广纳镇中心小学踩踏事故8人死亡27人受伤;2003年河北邯郸成安县商城中学踩踏事件5人死亡15人受伤。
溺水事件:2010年6月28日到7月3日安徽6天21名学生溺水身亡。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7名初三学生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5名小学生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名学生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北川中学,1000多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尽管战士、武警官兵以及消防队员日以继夜奋力抢救,仍有几百名学生遇难,不能不叫人心痛;而桑枣中学,2323名学生和178名教职工地震发生后仅一分钟左右,全部撤离到空地处,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两种不同的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校园中一桩桩饱含血与泪的事实,让我们在顿足惋惜的同时,是否会从心底反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对学生到底有没有进行生存方面的教育?”
二、我国高校开设生存教育的现状
生存教育就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方面进行的教育,保证受教育者不仅在学习、生活中,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做到“五自”,即自尊、自知、自制、自治、自修。同时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和发展,成为生存好、发展好的个体。
国外对于学生生存教育很重视。许多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开设生存教育课程;日本、美国的小学要求学生学会游泳,另外一些国家开设了紧急避险课、野外生存课、社会实践课等。然而在我国,现状却不容乐观。一般的小学和初、高中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生存教育课,我国生存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学校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灾自救教育,有些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性学习野外生存课,普通高校中开设野外生存选修课程的高校不多。毕竟该课程无论从投资、练习环境还是教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全方位、多学科结合开展生存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
三、生存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学会生存”是新世纪提出的新口号,而什么是生存,学会生存都要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生存等众多问题出现了。新体育教育就是为生存打基础的教育,体育课的任务不仅要教授学生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是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保证。生存教育是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前提下通过生存意识、方法的学习,技术动作的练习达到增强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可见,生存教育与体育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体育课在参与人数和练习时间上利于生存教育的开展
体育课在高校中是一门必修课,要求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一般学校都设置四个学期的体育课,每个学期开设16周左右,这么长的教学周期无疑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和掌握生存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体育课在教学形式上利于生存教育的开展
高校体育课在教学形式上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一方面,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灾害事故的预防教育;逃生、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教育;各种压力的适应和调节方法教育等。另一方面,在室外课中可将理论课所学内容与实践有机结合,利用各种场地、器材和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亲自体会各种技术动作和操作方法,这样既提高了传授内容的广度,又满足了学生对生存教育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三)体育课在教学内容上利于生存教育的开展
由于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实施的,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渗透生存教育的内容和技能。比如在跳的练习中增加跨和应变能力的训练;在力量训练中增加悬垂、摆动、手指抓力的训练;在灵敏训练中增加滚、爬、翻等特殊内容。此外,一些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户外运动,如定向越野、登山等都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耐力、吃苦精神及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模拟社会突发事件、野外复杂场景使学生践行求救、急救等生存方面的技能。可见,在教学内容上,体育课优于其他课程,便于与生存教育相结合。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存能力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
自1985年国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从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指标检测都呈持续下降状态,身体素质下降之快令人担忧。其与遗传、环境、运动时间、学习负担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是归根结底缺乏体育锻炼还是大学生体质下降,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万左右,其中不乏溺水、火灾、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但是仍有很多悲剧是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或通过及时的急救技能的运用避免的。因此,生存能力的培养应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包含身体活动、运动医学、人体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只要学习地震、水灾、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如:逃生采用奔跑、攀登、爬越、跳跃、游泳等练习;救护采用运动创伤的止血方法、伤口包扎方法、骨折固定方法和运动猝死、溺水的心肺复苏方法等练习。只要大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并合理运用自防自救技能,就必然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
(二)加强生存能力培养是实现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从世界范围看,大学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还开设体育课,恐怕只有中国才有,其目的就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大学一直在探索传统体育的改革之路。在美国,生存教育是与环境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教育内容。在日本,生存教育如游泳、地震时的自我保护、定向越野等内容都非常普及。
在教授不同的生存技能的同时,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创造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与传统教育相比,由于内容活泼、形式多样、贴近自然和生活,生存教育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从教育手段看,生存教育通常通过学生的体验传达教育理念,以关注学生个体的内心需求和人格发展为目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高校应尽量将生存教育纳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结合生存环境、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和生存精神的培养,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主题探讨式教育、多科渗透式教育、实践活动式教育和生存拓展式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相关理论、技能的学习,打破常规,转换思路,开拓创新,创造性地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学生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适合该校学生特点的生存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学生要积极参与到生存训练中,不断提高生存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二)建议
1.加大生存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在大学体育课中开展生存教育的战略意识和紧迫感,尽快在体育课教学中确立切实可行的生存教育的总体目标,并敦促教育者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2.加强教师培训,包括师范院校方面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还要重视学生骨干的培训,因为学生间互相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往往更频繁,课外的时间也可以渗透教育和指导。
3.生存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多样化,尽可能地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应变能力、自救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
4.生存教育内容在时间上要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最好是多给学生创造模拟场景或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时间与机会就会更多。
参考文献:
[1]胡耀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6.
[2]薛武,李维希.在大学体育课中通过体育锻炼开展生存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客户重要性; 审计意见;利益相关者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上市公司的年报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报告才能报出,由于企业管理层在信息的优势加上我国事务所数量众多、竞争激烈,这就导致事务所为了争抢客户可能会出具有所偏颇的审计意见,审计合谋的现象常有发生,我国审计意见的质量令人担忧,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审计意见作为财务报告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治理会计师事务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岭(2008)研究指出公司资产规模与标准审计意见具有显著正相关性[1]。童煜茜(2010)研究指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审计意见相关性显著[2]。吕先培,王伟(2007)研究指出,行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对注册会计师在该行业出具的非标意见比例产生了显著影响[3]。李补喜,王平心(2006)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没有相关性[4] 。曹强,葛晓舰(2009)研究指出长任期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倾向于对财务重述公司出具标准审计意见[5]。张继勋,张丽霞(2011)研究指出客户越重要,就越可能得到有利得结果,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6]。喻小明,聂新军,刘华(2008)研究发现,在2004、2005年,审计质量与客户重要性不存在显著关系;而在2006年,审计质量与客户重要性显著正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客户重要性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但在2006年发生了质的变化:客户越重要,审计质量越高[7]。Chan Li,(2009)研究指出客户重要性与审计意见没有显著的关系[8]。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对审计意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财务指标、盈余管理、会计事务所规模、审计任期等方面,对于客户重要性的研究,国内仅限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而对审计意见的研究尚没有。虽然国外存在客户重要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研究,但是结论也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悖的。基于此,本文选取2009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客户重要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以期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政府监管部门治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借鉴。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由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可知,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等,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独特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也要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为事务所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的消费者,也即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作为利益相关者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事务所直接的经济来源,会计师事务所要想扩大自己的业务收入,将企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加入,就必须拓展新的客户,另外也要维持与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当2个或者2个以上的企业都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时,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会更倾向于对哪些企业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呢?客户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是他们的直接经济来源,因此,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事务所会考虑到客户审计费用占事务所收入的比例大小,如果比例越大,出于保留客户的需要,事务所会更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基于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客户重要性与非标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9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剔除了ST类公司,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数据不全的公司后得到577个样本,本文的所有数据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Wind数据库或者根据Wind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获得。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由于因变量 OP 为二元选择变量,而自变量既有哑变量又有连续变量,所以本文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考察客户重要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由此构建的模型如下:
OP=α+β0 Clientimp+β1Big+β2Lev+β3Cr+β4Roa+β5Firstsharepe
OP:1:非标准审计意见,0:标准无保留意见。Clientimp=被审计公司的审计费用/该事务所当年的收入。Big:1:该事务所是“十大”,0:该事务所不是“十大”。Lev=总负债除以总资产。Cr=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Roa=(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Firstsharepe: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其中OP是因变量,Clientimp为自变量,其余的为控制变量。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由数据统计计算,我们可以发现,OP的均值是0.0156,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大多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意见的差别很大,Cr的最小值是0.007,而最大值是62.67,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很大,说明不同的公司其流动比率的差距很大。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表2是客户重要性与审计意见的逻辑回归结果,在控制了事务所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以后,客户重要性的系数为-497.872,Wald值为2.731,Sig值为0.098,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客户重要性与非标审计意见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客户越重要,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继续和该客户保持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越可能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相反,如果客户不重要,对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则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控制变量中事务所规模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Sig值分别为0.034和0.018,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事务所规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非标审计意见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事务所规模越大,越容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这与以往的研究不一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越容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因为如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越大,它就不再会出现掏空行为,反而会更加注重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Sig值大于10%,是不显著的,这与前面的研究是不一致的。
五、结论
客户重要性是影响审计意见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客户重要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重要性与非标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客户越重要,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则可能被出具非标意见。另外,研究还发现事务所规模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也对审计意见有显著影响。
本文丰富了客户重要性对审计意见影响的研究,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政府部门治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借鉴,鉴于此,政府在调查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出具合法公允的审计意见时,可以选取其重要客户进行调查,这样可以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江岭.关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的一项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2]童煜茜.公司治理结构、外部监督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3]吕先锫,王伟.注册会计师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7,1.
[4]李补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曹强,葛晓舰.事务所任期、行业专门化与财务重述[J].审计研究,2009,6.
[6]张继勋,张丽霞.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谈判[J].审计研究,2011,3.
[7]喻小明,聂新军,刘华.事务所客户重要性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A股市场2003―2006年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8,10.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范文6
论文摘要: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做到: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分折材料,用生动多变的语言结合多谋体手段,用流杨、抑扬顿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用清晰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并及分折能力,用音童适中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觉悟,就能更好地实现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学科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启发原则。在这一原则要求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方法为核心,以觉悟为目的。这些教学模式,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一定的艺术性。
一、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分析材料
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中的政治题,不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往往设计有材料题干,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选用精练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提练材料,分析表达材料与教材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知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高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列举了某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三个现象:一是单一的公有制比重过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二是政府对企业管的过死,企业职工吃“大锅饭”企业效益差;三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职工没有劳动积极性。教师在分析材料时,可以用“死”、“懒”、“穷”三个字来概括该现象的后果,那么教学语言就既准确又精练了。
二、用生动、多变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作用,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当多媒体投影上出现一些形象性很强的画面时,教师要暂时停留画面,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画面反映的现象进行概括说明。比如在讲高一《经济常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时,可放映一组画面,农民在集体的土地上,懒洋洋地出工不出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引用过去群众中流行的一些“顺口溜”,“干活一窝蜂,人人磨洋工”,“上工人喊人,收工人撵人”。由于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并且为学生喜闻乐见,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流畅、抑扬顿挫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
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有两大优势:一是教师闻道在先,并长期从事某一个专业学科的钻研,具有知识优势;二是在长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心理优势。这两种优势往往容易造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灌输式”、“一言堂”,而忽略了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合适的节奏。
教师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语言节奏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更要和教学内容相一致,做到快慢得当,高低适宜。因为声音变换直接关系到授课的效果。总是平淡的声调和慢慢吞吞的语速,使课堂气氛太沉闷,往往会起到催眠曲的作用。相反,总是高亢震耳的声音,也会影响学生品味教学内容、思考知识结构。
总之,教师不能只顾自讲自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语速过快,学生无时间思考;语速过慢,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无论快慢都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
四、以清晰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辨及分析能力
根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学科的能力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政治课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既符合政治学科的内在特点,也符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首先,清晰地表达要领原理的不同层次。对要领内涵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使要领清晰,学生知识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有效办法。其次要清晰地表达基础理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全面阐述的基本理论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对其基本内容的理解相对容易,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使用起来困难较大。所以要求教师能将其内容用清晰的有逻辑的语言叙述出来,再辅助以简明扼要的板书,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再次教师要清晰地表述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高三学生进人综合复习阶段后,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加大,一堂课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知识点,处理这样的课程,重点在于明确指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抓住起主导作用的一点或两点,用一组材料高度简练地整合知识单元块,使学生在无形之中,通过对教师清晰语言表述的回忆、领悟就能够很容易地抓住重点知识内容。
五、以音量适中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