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1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课题研究;教学结构
一、课题名称
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重点
1.以课题提升学生“学”的能力
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不断给予指导和体验。而这种解决问题的体验前提是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达成一定的联系,从而降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台阶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主动学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2.以课题提高教师“教”的水平
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掌握更多新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更多新技能,指导新的、可能是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熟悉的、与支架式教学理论相配套的学习技巧,从而获取新的课程实施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这种全新的促进者角色,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的水平。
3.以课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建立概念框架,引导进入情境,启发独立探索,鼓励协作学习,进行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有机的配合。教师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原则,在整个课堂结构中,对这五个要素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这样,不仅能使知识教学呈现出一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逻辑顺序,还能使能力、情感教学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三、理论学习
1.明确“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通过学习“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明确“支架式教学”的定义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为此,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明确“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搭脚手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是“支架式教学”基本环节之一。“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独立探
索”――让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当然,各环节只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形式,是体现教学理论和思想的讲课主体框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处理、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学生指导,增加或减少部分环节,也可在一课中反复运用这些环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认识“支架式教学”的一般特征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局限
4.基于学生学习立场的目标制定和任务分析
以儿童发展性学习理论为背景和指导,研究指向教师有效指导下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和管理。
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课题准备阶段
学校教科室根据我校科研实情,整理课题申报的相关材料,完成了学校主课题申报。随后成立课题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购置图书等途径丰富我校课题理论储备,并通过开展教师培训、讲座等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理论。
2.课题研究阶段
目前,我校的课题研究正处于此阶段。在此阶段,学校主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课题组细致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各要素以及各环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基本确定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范式及主课题下的二、三级子课题,同时在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及时提炼研究成果,并整理在课题深入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丰富课题。
(2)学校教师围绕主课题开展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较多相关的教师教学课例及研究论文获奖,学校也将这些优秀的实践课例及课题研究论文汇编成册――《支架式教学初探》(教师主题教学随笔集)。
(3)课题研究逐步深入,课题研究实验课也在进一步完善,随着研究动态的变化而设计各阶段不同的实验课教案范表,实验课的过渡性材料一定程度上也是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体现,重点尝试教学任务分析方法的理论,学习使能目标和学习层级的分析。我科室组织教师阅读学习有关教学任务分析的资料,并组织教师在实验课的过程中探索教学任务分析的方法。通过教学任务分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通过分析的结论诊断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通过使能目标分析,揭示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消除在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步步推理,层级展开,层层的过渡性“桥梁”支撑整个教学。这也为支架式教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4)围绕主课题研究我校负责主持了昆山市小学“理想课堂”(完美教室)项目组校际实验课。
“把预习引入课堂”,是我实验项目――“理想的课堂”初级探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主题之一。“理想的课堂”项目实验拟从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三个层面逐级研究。
“基于学生学习立场的目标制定和任务分析”是我实验项目继“把预习引入课堂”之后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主题之二。以儿童发展性学习理论为背景和指导,研究指向教师有效指导下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和管理。
五、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与实践,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实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
(1)从课题本身来看
一个完整的课题其实就是“总―分―总”的研究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子课题”的建设才是课题的核心所在,要把课题真正的做起来,就要在子课题方面下大工夫来实践。一方面,单就学科来划分子课题存在研究范围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学校主课题按照学科分解划分,需要分解的子课题是由校课题组成员根据预设课堂设置的,这导致具体教师承担子课题时存在障碍:①不同学科有其具体的特点,课题组成员只是某一专业课的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学科方面是能够较好把握的,但是在对小学各学科特点综合把握的过程中又存在错解或是不到位的地方,由此确定的子课题会失准;②子课题确定之后,会由课题组安排具体学科的教师承担相应的子课题,对于承担的子课题会存在于教师原本的科研方向不一致的问题。另外,当子课题移至具体学科教师,子课题的先天缺陷与不完备处便会暴露,这就是子课题方案进一步完善的需要,然而这种修缮需要又会衍生出其他问题。
(2)从我校师资来看
我校师资青年教师占多数,教师对待课题研究的不同态度导致课题研究在不同学科存在差异与坡度。①关于子课题的完善,由学校课题组确定的子课题,当存在不能满足具体学科科研实际的问题时,有的学科组会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及具体课堂情况自觉主动地对子课题进行二度或者是更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可是也有学科组会抱听之任之的态度,如此科研态度,对学校主课题深入研究不但没有贡献,对以课题研究指导学科教学的用意也是一种无视与伤害,这样各学科对于主课题研究的程度必然存在差距,呈现坡度也是明显的结果。②课题实验课的尝试过程,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不够强,抱有不同科研态度的青年教师在实验课的研究及准备过程也有不同的呈现与收获。另外,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教学习惯会影响课堂教学,给课题研究、实施工作带来障碍,教师在“子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由于能力及对课题研究重视程度的不同,实际效果也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对青年教师实验课的检查缺少严谨的检查制度,致使课题在实验课尝试阶段的收效不是很明显,这对课题深入研究是不利的。
(3)从深入研究来看
课题研究在预设的阶段进行着,各种尝试也正在一步步地
走,可是“摸着石头过河”仍然缺少系统的规划。研究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下一步研究计划
(1)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在教师的子课题研究有效指导策略上做文章,进一步完善子课题的划分,让子课题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2)实验课的开展,加强基本工训练,通过集体学习研讨与培训,对基本功较差的教师进行帮扶提高,进一步明确并深化实验课教师整体上对实验课的理论思想、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认识。对实验课的监督、检查形成完备体系并制度化,从内外两方面保证实验课的质量,提升实验课的实际收效。
(3)主课题研究必须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作要做好协调统筹,统一安排,有明确、系统的规划,学校各条线工作要为主课题研究保驾护航,提供有力的保障。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语言 提高 改进
在高中数学课堂环境中,教学语言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环境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实际上,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首先应该是教师教学语言的提高与改进。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是有感情的,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提升与改进思路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举出一些实际例子论述课堂教学语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主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是符合语言约定习俗,并且是文明规范的,包含语句符合现代汉语标准要求规范以及数学语言的句法要求。就口头语言方面来说,发音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发音一定要准确、清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数学表达式,书面表达形式一定要符合数学学科的规范要求。
2.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说的是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思想内容应该能够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与科学原理相关的。首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所列举的时间一定要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要求。例如,教师不能够为了方便讲课就说:“因为要使方程式x2=2有解,就产生了无理数。”这样的表述方式违背了数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3.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并且能够有效体现数学自身存在的内在联系,数学知识概念与逻辑推挤都应该遵循应有的规律,数学科学体系的构造应该适应一般的或者是特定的逻辑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讲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使用较为明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4.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也应该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真挚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与审美情趣,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心智活动都不能够直接分割为理智生活与情感生活两个方面,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一定是“情”与“理”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
二、提高与改进高中数学教学语言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语言要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数学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说的就是语言一定要生动活泼、有趣逼真,能够马上被学生接受的。想要使教学语言能够生动形象,就一定要有效使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设函数f(x)= ,[x]表示的是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求函数f(x)的值域。教师在解释[x]意义的时候,[x]表示下取整函数,就像是平时我们去水果摊买水的时候,水果的价格是21.1元,这时候,就会对老板说给21元算了,当价格是21.2元的时候,也是还21元,事实上就是省略小数点之后的数字。还有一点知识要补充的,还有一种函数说的是上取整函数,这种函数的意义就是[x]表示的是不低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平时大家在打电话的时候,通话时长一分钟,是按一分钟时间收费,但通话时长55秒也是按一分钟收费。另外,有一点要理解的是,不管是上取整函数还是下取整函数他们都与之前的四舍五入计算方式完全不一样。
(二)教学语言要严谨准确,不能误导学生
数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习,并且思维结构都较为严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正确清晰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严格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数学语言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语言中不能缺少相应的形态语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使用微笑表情以及恰当的手势衍射等向学生传递一些信息,使其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经常走下讲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给予一些恰当警告,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够与教学效果紧密结合在一起,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相应素质教育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有效的教学语言,促使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3
一、“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独立学院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生数量呈跨越式增长,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也逐渐严峻。因此,独立学院的本科生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满足市场的需求。近来的本科毕业生教育教学实践改革证明,强化本科生教学改革,不但可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为本科冲击就业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介绍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1]。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教学科学化运动的结果,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即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最先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一切以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为目标,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辅导、咨询、交流访谈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
在国内,自2002年北京大学发展本科生导师制以来,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数十所高校也相继尝试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组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在于“互动开放,整合创新”。
中国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如按学习时段划分,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如按培养对象划分,则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3]。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和学习过程,自主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胡胜强教授,在本系成立之初,首先提出“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让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除了辅导员的指导之外,也有了自己的导师,使导师不再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利”。每一位学生都有对应自己的导师,而每位老师都有相对应的5―8名学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日常行为、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二、“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对教学关系主体的影响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教学思路的不断革新。而所有的变化都不是无本之源,都必然围绕一个核心――以学生为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鉴于本系学生人数的特点,实行年级导师制。即系里为一二年级的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每位导师大致对应有5―8名学生。导师的工作职责与辅导员是不同的。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广阔的发展领域。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3]。同时,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以期培养出优秀的“产品”。这样的培养思路会对教学关系的主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格式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差异性教育,是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差异性,教育只有适应这种差异性,才能使每个人得到发展。差异性教育是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因学生具有自动性、独特性、可爱性、双重性、社会意识的倾向性及整体性等性质与特性,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或潜在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致被埋没。
而我们传统教育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教师对所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这就客观上抹杀了学生之间、学生不同层面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教育脱离了学生实际,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对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孔子育人,各因其材”,而今把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改思路,使每个老师可以在自由的时间中更多地了解所带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出不同的安排和指导,其本质与孔夫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有高度的统一性,使教师在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的同时,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实现教学管理的“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二)对学生的影响――目的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以及可以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本科教育,教师完成每一节课的任务之后,不再有自己的教学量。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导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后,还需要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加,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咨询到自己的导师,个别指导的效果应该远远大于集体指导。同时,导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在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找准自己的方向提供好的参考意见。
另外,它打破了高校传统学习模式――“单一的学分制”。学分制源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率先引进,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它曾一度是各大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单一的“学分制”使部分学生单纯地追逐学分,过度地重视理论、考试而忽视了交流与实践,而导师制正可补其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让老师知道学生想要什么,老师才能思考自己能给什么,教学相长、共同促进,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在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大一学生进行的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回答“教师的专业指导是否重要”的问题时,有26份答卷上选择“比较重要”,比例将近百分之五十。而当被问到“你对所学专业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则表示不清楚本专业的目标。面对“你对未来的职业是否有规划?如果有,是几年的规划?”的问题时,一半学生表示对未来没有规划。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认知、本专业发展前景、职业认知都是相当薄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就要主动承担起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任。“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可以给学生多了一条对自己认识盲点的沟通渠道。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实际上,对一个大学生的优质的培养,要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深入潜移默化地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也需要合理的引导,需要引导者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功底。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束语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相对科学素质而言,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科学素质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事”;而具备人文素质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学会做人”。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正是21世纪的教育主调。为此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
值观,特别是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大学生始终自觉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正确应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令一切敌对势力仇视和恐惧,我们面临的压力和考验空前严峻。国际敌对势力总是图谋遏制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不断加大,手法更加多样。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等;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
1、缺乏社会责任感。当前,在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的侵蚀下,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了明显的“转向”:以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信奉“个人利益至上”;信奉“及时行乐”……理想信念的动摇,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于缺失。
2、人文精神缺乏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精神不是很乐观。具体表现为功利性较强,过于看重物质需求,很现实;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修养;缺乏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浓厚;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失去自信,出现孤独、压抑、精神麻木等现象。
3、文化素养偏低,人文知识相对欠缺
前些年,教育界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因此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偏低的大学生确有不少。如今的学生对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反应冷淡,而对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非常热衷。在他们看来,拿到了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
三、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把当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既精通本行业务,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必须避免狭窄的专业训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作用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互动式教学法
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全身心投入,善用丰富的感情语言,巧妙的动作、神情去影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情绪,控制教学进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科学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过多地盲目运用多媒体技术,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导致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喧宾夺主,产生新形式的――“多媒体灌”。多媒体教学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教学的不同要求、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课件设计和运用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科特征,合理设计和开发课件。
第三、建立人文化的课程评估考核体系和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考核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一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估。首先是对其人文素质进行评估; 其次,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进行考核。教学过程中组织、计划是否严密。教师对课堂的操控风格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教师提供的案例、讨论题等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学内容、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在大纲规定的前提下,是否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做到因人施教;学生能否利用该学科相关知识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等。
二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估。对学生的考核评估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试卷。这部分考核评估主要是考核学生对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大部分,平时考核,包括创新能力的考核,社会实践的考核,课堂表现的考核等。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是对理论学习环节的具体化和深化,是服务于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的。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各校应根据实际和本校特色制定活动大纲和配套制度。其次,要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思想素质好、能吃苦耐劳的社会实践综合指导队伍。再次,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就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文素质
1、提高教师驾于课堂的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认真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学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结合教学内容,广泛收集相关案例,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每次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教师讲解时间,课堂提问、讨论、演讲等教学活动时间,观看视频时间等。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同时也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创造和谐课堂氛围。课堂的气氛对于教学的效果很重要,教师应及时观察课堂的形势变化,以进行相应的调节。 首先,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其次,灵活运用各种语言艺术。例如,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无声语言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够营造一种愉悦、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情过于严肃,不苟言笑,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紧张害怕,影响学习效果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名教师要做到这点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其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再次尊重学生、爱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就会积极配合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学的科研工作。一方面,教师之间互相学习,采取以老带新,新老互学,统一备课,相互听课,相互促进的方法发挥集体优势,共同攻关,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的理论知识、扩大视野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从而推动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昌祥,杨卫华,杨丽敏,代祖良,陈鑫.工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效果维度检测表达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内涵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是指运用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加以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从性质来看.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从实践关系来看,它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结果之一,既是运用研究成果的产物,又是表明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
一般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1.主题聚合性
效果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自然的衍生物,与课题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课题研究假说正确与否、实践价值大小的重要证明。具体地说,研究者对课题的认识与实践是效果产生的基础,是引发效果的根本原因。效果的内容反映的是研究者对课题涉及的核心问题实施教育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课题的价值、意义,反映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合理程度。
2.客观有限性
效果是研究所引发的实际变化。这种变化是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相关的,是有限度的,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的产生、维持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实践干预。在实践中所采取的措施是相应的结果产生的重要前提,研究措施的科学性、实践性的有限性决定了效果的客观有限性。因此,任何效果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科学程度、实践程度呈正相关。离开了以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实践为基础的一切效果是虚假的。
3.具体可测性
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获得,并运用数据、文字、事例等表达出来的。在实践中,它直接反映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的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对应素质、参研教师的思想观念与施教能力、学校的管理与风貌等方面,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或运用工具测量明确相应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维度
明确效果究竟从哪些方面来体现,是全面收集和展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界定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既包括变化的主体.又包括变化的性质、内容、程度等,其中明白变化的主体是前提,把握变化的性质、内容是核心,测定变化的程度是关键。具体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1.问题解决的方式与状态
问题解决的方式作为直接促进研究主体、客体发生实际变化的具体思路、手段,是研究假说的实践化。因此,运用研究所得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产生的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之间的差异当属效果的范畴,是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运行状态、运行结果,体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成熟程度,是其他效果产生的重要基础。
2.实践对象的变化
实践对象(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或教师,因此,这里通常是指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或教师)发生的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变化是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体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或教师后.学生或教师的素质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发展变化状态,它包括学生或教师的认识、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力、所达到的结果等。它是效果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研究的实践干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体现。
3.研究主体的变化
研究主体(即研究者)因课题研究而发生的变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内容。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状况来看,它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作为具体实施研究的研究者这一主体.即教师的变化;一方面是指作为研究的组织者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反映的是教师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专业成长状态。一般来说,参研教师的与课题相关的思想观念、施教行为和能力、研究行为与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变化是他们在参与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所引起的,是效果的直接反映。这种变化往往能够迅速地转化为改造教育实践的实际生产力,有机地融入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变化反映的是学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因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发展变化后而发生的相应的管理层面的变化、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等。通常,这种效果除了直接表现为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提升及学校文化的发展外,还有可能转化为社会评价,如有关部门对教师、学校的各种肯定、奖励等外在表现。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检测
效果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判断研究实践所产生的实际变化,其核心是鉴别。它是对效果进行客观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检测的任务在于对发生变化的全部主体、全部内容及其达到的程度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
(一)原则
1.求证性
课题研究所产生的变化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变化常常是研究者预先设计的、期望顺利达到的;消极的变化则是研究者希望克服的或者避免的,可能是出乎预料的。检测韵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将检测结果与研究方案中的事先设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效果检测应当包括证实与证伪两个方面。在检测过程中,应当鉴别这种变化与研究的实践干预特别是研究的具体措施之间存在多大的相关性,是否真正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全面性
研究效果常常可以通过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全面完整地反映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对检测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效果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变化的内容和主体的全面判断、衡量。从内容来看,它应当覆盖研究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全部外延。从主体来看,它应当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因此,其检测应当从课题本身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科学的检测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测定其变化。
3.客观性
研究的效果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了解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并将其与研究措施进行归因分析是对效果做出客观判断的重要基础。检测过程中,对于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应当借助于一定的科学工具和方法、手段作用于检测对象,引发其反应,做出初步的内容判断,进而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明其真伪,做到去伪存真,从而在内容与程度两个维度完成对效果的实事判断。
(二)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检测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听、看、查、测、议等,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考证类和复现类。
1.考证类
考证,即从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入手,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其基本原理是“事实一判断”,即通过对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后,对其实践性、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相关判断。考证的关键是判断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并揭示这种因果关系。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听、查、议。
听,主要是听取研究者的汇报,了解研究者的所思、所做,了解研究者的工作与课题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考查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查,主要是通过查阅研究者保存下来的过程性、实践性研究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在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而判断效果是否真实可靠。
议,主要是对研究者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与分析,去伪存真,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地考证,将与研究无关或者关联不大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的内容剔除,进而判明其实际变化,分析真实的实践干预与实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2.复现类
复现,即在一定的情境中再现实践干预可能引发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其基本原理是“刺激一反应”。即通过在特定情境中呈现事先设计的某些刺激,引起受测者的反应,然后分析这种反应与研究措施的关系。复现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合理的检测情境。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测、看。
测,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研究所作用的对象进行测查,以了解其变化及其程度。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测量工具的设计。一般地说,测量工具的内容应当以研究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将核心概念所界定的外延具体化。对于内容的表达,要力求尊重受测对象的发展水平,注重检测目的的合理隐藏.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验对象的实质变化。对于结果的处理,要注重合理运用统计分析。
看,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活动进行观摩考查,了解研究所作用的对象在特定方向、特定内容上达到的程度。现场活动观察的实质是一种情境检测,它的关键是要将情境自然化,通过自然化的情境考察受检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受检者在日常活动中的真实反应。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听、看、查、测、议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交织在一起作用于检测对象。因此,要重视不同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的互相印证,以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表达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泛化
将效果泛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经常容易出现的_个问题。其实,教育科研是课题承担单位的全部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题研究仅属于教育科研的一部分。因此,某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仅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可以估量的,而不是无限扩大的。这种有限表现为它所涉及的主体有限、内容有限、程度有限等。在显示效果时,必须要选择那些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措施与结果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内容,即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变化结果。否则,会使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与结果之间牵强附会,留给别人“课题研究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印象。
2.避免夸张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效果与实践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因果关系,研究实践是研究效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进行显示时,研究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效果有所夸张。这种夸张既可能表现为夸大,又可能表现为夸小。其中,夸大更容易出现。它常常源于研究者的功利性目的或“教育科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观念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有意性。夸小则常常是由于研究者对效果的承载主体、内容等的认识不足或检测的工具、手段的设计的缺陷而导致对有关效果的忽略。在实践中,避免夸张,一是要防止将其拔高,即将变化的程度、变化的内容无限制地扩大;二是要防止只报喜不报忧,回避甚至于美化研究中出现的消极变化。任何夸张,只会损害研究的真实性。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6
一、强势推进职教科研,
服务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一)建立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智力支撑机制
创新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主要经验。无论是跨世纪实施的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还是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特征的集约化发展方式,以及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都是江苏职教大胆探索和改革创新的现实体现。创新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充满智慧的实践探索工作,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破解、重大政策出台、制度建设需求,江苏注重以重大科研课题为载体,积聚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各领域专家的群体智慧,建立多方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用研究的方式、研究的思维,着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思路,提升创新品质。
2011年,江苏省积极申报了16项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并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会议,由全省首批10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和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部分高等学校、出版机构等单位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围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校企一体办学、专业规范化建设、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德育工作创新、信息化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课题开展研究。课题集聚了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研究力量,每个课题组安排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或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作为协调人,负责协调人员、经费、课题进度、课题研究思路与实际工作对接等课题管理工作。各课题组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实践探索,保质按时完成了科研任务。
(二)推动课题研究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
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定位于政策咨询研究。课题研究启动会上,省教育厅明确提出,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必须体现行政委托课题的研究特点,课题研究必须联系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注重发挥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每个课题组都要吸收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士参加,通过一线改革实践者边干边想、边想边干、边干边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充分体现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课题成果的可操作性。
2013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江苏)评审会议,15项课题参加了结题工作。在科研课题(江苏)评审会议上,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巡视员对江苏组织开展《创新行动计划》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充分肯定了江苏职业教育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序组织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指出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江苏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动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等具有深远意义。他要求江苏在进一步完善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的同时,认真总结相关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为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精心培育科研成果,
引领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安排专项科研课题,并明确科研课题的重点内容,其要旨在于促使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在科研的支撑下提高质量和水平。秉持这样的思路和理念,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成果呈现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检查和管理,带动课题组加强对一线实践的具体做法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理论思考,在审视和反思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提炼,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形成了实践化理论成果。现已达成的成果内容可从五方面加以概括。
(一)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面向苏州工业园区60家企业、苏州大市7所职业院校开展问卷调查,举行专家论证会和校企恳谈会,阐明了校企一体办学的基本特征,即价值取向的趋同性、合作领域的系统性、合作触角的深入性、运行机制的稳固性,归纳了四种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即学校为主模式、企业为主模式、校企共生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提出了“校企一体办学”的标准共定、基地共建、过程共管、评价共鉴、文化共生等五项核心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普遍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其实质是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突出系(部)主体的管理模式。作为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向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提交了四个文件稿本:《关于苏州市职业学校实施二级管理的意见》、《苏州市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二级管理实施细则》、《苏州市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二级管理实施细则》和《苏州市职业学校后勤工作二级管理实施细则》。
“校企共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研究与试验”课题组(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将校企共建校园文化分为五个步骤:精心筛选——巧妙改造——科学整合——有效实施——反馈完善。探索构建由“基础文化平台”、“专业文化平台”、“发展提升平台”三个平台构成的金字塔式的校园文化内容体系,并在3所职业学校中进行了6个案例试验,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关于职业学校质量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机制研究”课题组(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专业规范化建设包含四方面核心内容,即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专业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校企合作支撑平台和专业规范化建设保障机制。课题组为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提供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监控评价体系》、《区域专业规范化建设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组织体系先进城市个案研究报告》、《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投入的管理办法》等成果。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建设创新机制”课题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从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宏观、微观的实然研究出发,进行以理想的运行机制构建为内容的应然研究,以及基于弥合理想与现实差距、解决实践问题的使然研究,提出了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精品示范教材及其资源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开发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研究”课题组(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教科研中心组)认为课程改革创新着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课程结构科学确立;二是课程内容有序更新;三是课程门类优化配置。课题组完成了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数控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重构与实施,取消了学科性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融合,建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项目化、理实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了系统化、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江苏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教科研中心组,会同江苏泰兴、如皋、楚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理念与内容创新、途径与方法创新、管理与评价创新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形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指导建议和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途径与制度保障研究”课题组(苏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应尽快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建立同一类别、不同层次教育的学分互认、累积制度。高职院校应扩大对口单招、自主招生的比重,按专业大类建立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职业倾向的试题库,开展多样化入学水平测试,尝试实行推荐保送制度。课题组建议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常熟理工学院在苏州合作开展了汽车服务工程“5+2”分段培养实验工作。
(三)关于职业学校科学管理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研究”课题组(江苏理工学院)运用“头脑风暴”和“思维魔球”方法,建构了由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议以此引导领导者个人或团队学习研读、专项调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形成策略、提高效率,开展地方行政领导选拔培训、任前培训、在任培训的系列化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研究”课题组(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教科研中心组)认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前提条件是必须加强职业学校校长的能力建设,为此应着力建构职业学校校长评价体系和培训体系。开展职业学校“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有计划地挖掘和总结著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造就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军人物。
(四)关于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常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议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就业市场、职业学校和毕业生齐抓共管、整体优化的“五位一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与技术,完善信息采集、流通、分析的制度和机制,以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基础数据库关联不同部门的业务专用数据库,构建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实现跨时空的就业服务网络覆盖。
“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与运行案例研究”课题组(句容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尝试建议以句容中等专业学校为主体,全市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会培训机构为网点的“一主多元”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构建“市镇村户”四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三级农业生产示范网、依托网络载体建立的“市农业网、特产信息网、句容中专现代农艺网、镇及村致富网”等农业信息网发挥了示范效应。
“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江苏理工学院,会同东台创新发展实验区)认为应尽快完成由“政府主导、部门监督、学校主体、单位自主、社会协作”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的组织框架,从组织、制度、师资、基地和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条件,制定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促进成人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
(五)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研究”课题组(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特色、关键和保障,提出了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三个中心、培养三支队伍、采取三项举措,加快推进区域中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四方面指标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标准及评估体系。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组(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从现状研究、研发研究、应用研究、保障研究四个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提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专题化、多元化的研发思路,提出了五个统一的评价要求:个性与共享的统一、先进与适用的统一、更新与拓展的统一、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开放与安全的统一。
三、构建成果共享机制,
提升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江苏承担的16项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既涉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也涉及前沿问题,既包含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变革等宏观问题,也包含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微观问题。课题研究中普遍注重运用政策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梳理出的问题、反映出的普遍现象已经触及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深层次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可以说,无论从课题研究的广度还是研究的深度,无论是问题的揭示还是方案的解决,都为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启发,为进一步形成系统化的决策咨询报告成果体系创造了基础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是否来自于具体实践,更为主要的在于是否作用于实践。为此,需要发挥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的引领效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更为丰富而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指导。为此,还应做好《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研究的持续工作。
(一)完善课题研究成果,放大课题研究效应
跟踪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后续研究工作,依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促进各课题组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确保产出一批国内领先、紧贴实践的理论成果。同时,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传播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集结出版优秀课题成果,放大课题研究的社会效应。
(二)发挥课题成果作用,服务职业教育决策
发挥《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为教育决策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的综合数据库系统,形成相对稳定和专业化的决策研究的专家库和智囊团,建立健全行政与科研的沟通互动机制,更好地实现决策依靠科研、科研服务决策,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健全社会合作组织,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力
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专业合作组织,组建教育与产业部门合作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用科研方式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