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1

关键字:围涂工程;道人山;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海岸线绵长,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前缘,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岸线全长18400,岛屿岸线14217.8,海岸带面积34万,滩涂面积约200万[1]。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宁波市象山县作为典型的滨海城市,人均耕地仅为0.6亩,只有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随着象山港大桥建成,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为满足象山乃至宁波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报告(修编)》、《宁波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修编)》(2009)围垦规划的重要项目——象山县道人山涂围涂工程,计划围涂面积2.12万亩。该工程的实施对调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建设浙江海洋强省和宁波海洋经济强市、实现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效海水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道人山涂围涂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考虑到滩涂生态系统水陆相兼的过渡型分布规律,既受到内陆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及海岸的堆积影响,又有潮汐、波浪、海流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围涂养殖、筑坝造堤等海岸工程设备的影响[2],因此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水土保持方面对该项目进行研究,对其他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1海域生态的影响

工程改变了原有滩涂的自然属性,表现在堤外海床面的冲淤状况发生变化,局部淤积速度有所加快,使不适应于营埋的潮间带生物发生迁移后死亡,影响局部水域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另外,悬浮泥沙大量入海导致水体浊度增大,透明度降低,影响到浮游动物的生长率、摄食率等,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

1.2海域冲淤变化的影响

工程实施后北堤东侧因水道被封淤积明显,经计算预测最终冲淤情况如图1:北堤东侧最终淤积0.6~0.8m,大捕山和四角山之间水道淤积0.6~0.8m;道人山和大捕山之间水道冲刷明显,最终冲刷0.3~0.4m;东堤南端的炮台山闸口外受排水影响产生局部冲刷,最终冲刷0.4~0.6m;东堤的其余部分至大平岗岛间淤积0.4~0.8m;乔木湾岛和炮台山之间水道偏冲,最终冲刷0.2~0.3m;乔木湾岛和大平岗之间水道略偏冲,最终冲刷0.1~0.2m;东方明珠围垦区西侧水道略偏淤,最终淤积0.1~0.2m。在计算区域的其他海区基本呈冲淤平衡态势,工程后达到冲淤基本平衡时间为3~5年。

图1.海域最终冲淤情况

1.3海域流速变化的影响

工程实施后由于北堤东侧水道被封,该海域流速将发生变化,其具体流速变化情况如图2:一个大潮潮周期内平均流速减小0.1~0.15m/s;大捕山和四角山之间水道一个大潮潮周期平均流速减小0.1~0.15m/s;道人山和大捕山之间水道平均流速增加0.05~0.1m/s;大捕山和大半边山之间水道平均流速略有增加,为0.02~0.05m/s;南堤南端的炮台山和乔木湾岛之间水道平均流速增加0.02~0.05m/s;炮台山闸口外由于排水影响,平均流速增加0.1~0.15m/s;南堤的南半段东侧平均流速变化小于0.02 m/s,而北半段东侧平均流速减小0.02~0.1m/s;饭桶山与大平岗岛之间平均流速减小0.05~0.15m/s;东方明珠围垦区西侧水道工程前后平均流速略有减小,为0.02~0.05m/s。总体而言,流速变化的范围限于大半边岛、大捕山、马鞍山、羊背山四岛的东端连线之内。

图2.海域流速变化

1.4海域无机物含量的影响

围区附近海域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超过或局部接近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养殖废水排放后,项目附近水域两者浓度均将持续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另外,道人山附近COD浓度本底值较小,养殖废水排放的COD浓度也不高,因此道人山附近COD浓度将不会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综合各种计算条件下N、P和COD浓度预测结果及调查海域的水质现状,本项目养殖污水所增加的COD及N、P排放量对附近海域水质的影响不大,但局部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1.5陆域施工的影响

由于机械施工、车辆运输及爆破等施工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建筑施工污水、船舶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对项目区的空气环境、噪声环境、水质环境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大风干燥天气下,由材料运输而引起的扬尘和噪声等将干扰附近居民区的正常生活。

2环境保护措施

2.1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1)海域生态保护措施

围堤施工应尽量避开海洋生物的高生物量期、产卵期以及台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先筑堤再回填土石方,防止因沉积物的扰动而产生的高悬浮物对海域水质的影响。

(2)陆域生态保护措施

陆域生态保护主要指石料场的生态恢复。首先料场选择应以陆域生态保护及景观环境保护为主,避开生态敏感地段。集中地段开挖,同时对开挖断面应进行梯级开挖。其次,将料场开挖的表层土进行集中堆放,采石结束后进行表层土的恢复。如果要进行矿山爆破,应按火攻爆破规范进行,严格控制起爆量,减少因爆破造成的对敏感点的影响。另外,取料区应设有临时洒水实施,对作业场地、运输道路进行及时清扫,避免浮尘产生二次污染。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特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扬尘。产生扬尘的作业有抛筑砂、石,平整土地,材料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其中运输车辆的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约占扬尘总量的60%。因此对于施工过程中扬尘的防治,首先应严格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尽量避免在大风日作业。其次对施工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堆料堆放时采取防风防雨措施,用防雨布遮盖,尽量减少临时露天堆放和地面。而对于工程施工所需的堆料场、拌和站应设在空旷地区,施工时应定期洒水防治扬尘。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类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及打桩机,为防治噪声污染,对于运送材料汽车、拖拉机等随机移动声源,施工单位应保持运输设备技术性能良好,不见筋骨,无刹车尖叫声,每辆运输设备均需配备完整有效的排气消声器。另外,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施工工序,调度运输时间,在靠近村庄、居民点及其他噪声敏感点的施工地段,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车速。并定期对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5)固体废弃物及水污染处理处置措施

在处理固体废弃物与水污染时,应将船工船舶以及陆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期所产生的污水分别收集统一处理,并且尽可能回收利用生产废料。对于施工船舶的排污设备应做好铅封工作,铅封后的船舶油污水排入海事部门制定的岸上接受设施进行处理。

2.2营运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1)改善养殖废水水质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像鱼虾贝藻混养模式、套养模式、轮养模式等,利用养殖生物间的代谢互补性来消耗其有害的代谢的产物,减少养殖生物对养殖水域的自身污染。其次,优化饵料组成的投喂方式,选择饵料中所含的能量值与蛋白质含量的最佳比,减少饵料中氮的排泄,使单位生物量所排泄的氮量减少。

(2)合理设计纳、排水系统

养殖置换水排放时间的选择与养殖置换水排放所引起的水质影响范围有密切关系。为了防止养殖排放的废水回流对养殖进水水质的影响,养殖进水应安排在涨潮的中后期,而养殖排水应安排在落潮前期,从而使排放的养殖废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稀释和自然净化。此外,根据用海项目规划,在围涂区主排水系统尾端、低洼地带拟建立尾水滞留净化区,并建立水生物圈湿地净化系统来减轻养殖尾水对附近海域所造成的局部富营养化的危害,以减轻养殖尾水对周围海域水质的影响。

(3)合理选择清塘消毒药物

为杀灭水质和底质中的细菌、病毒及原生动物,养殖期间需对养殖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塘及消毒。值得注意的是,放养前清塘及水体消毒用药浓度宁大勿小,以达到彻底杀灭敌害生物的目的。放苗前的水体消毒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待药性失效后才能放入苗种。而养殖期间的水体消毒,则要合理掌握药物浓度,既达到杀灭敌害生物的目的,又不致于伤害养殖产品。

(4)清塘底泥处置

由于清塘所产生的污泥中含有较丰富的氮、磷、钾养分和有机物质,但也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且其盐分含量较高,因此对清塘产生的淤泥应在围区内划出一部分区域用于集中堆放,严禁随意堆弃。

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3.1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为微度水力侵蚀,属南方红壤丘陵区,蚀容许值为500,为象山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根据《宁波市水土流失状况分析报告及数据表册》(2007),象山县土地面积为1385.2,水土流失面积为52.78,占土地面积的3.81%。工程所在区域地形地貌为海积平原区,土壤平均侵蚀模数在200左右,水土流失防治登记执行I级标准。

3.2水土保持现状

截止2007年,象山县水土流失面积为52.78,相比较1997年全省调查结果155.94,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103.16,治理率66.15%。至2007年,全县封山育林400,治理小流域7条,退耕还林还草6.67、种植苜蓿2.4、种植经济林果3.02、营造水土保持林1.98、林木补植43.11、采石复绿0.04、修建挡土墙3.2、修建谷坊6座、开挖排水沟17,投资7308万元。

3.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和植被面积37.29,损坏水土保持设施34.3。工程挖填方总量2290.7万,其中挖方1092.7万,填方1198万,外借方105.3万。预测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总量37875.43t,原地貌土壤侵蚀量9019.17t,新增水土流失量28856.26t,包括施工期新增28624.45t,自然恢复期新增231.81t,主要发生在海堤和料场,其中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3.4水土流失危害

本工程的兴建所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但工程建设期间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土壤、植被以及施工特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计围区河道及近海海岸

由于工程的建设,可能将导致短期内水土流失量大幅度增加,大部分泥沙将会进入围区河道及项目区附近的近海海岸,造成淤积。

对景观、水质的影响

工程建设以及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其生存的自然条件,降低了本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影响了区内原有的景观;同时在潮汐及雨季的影响下,随着砂石、泥土流失,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将流入海内,使附近海海域水体浑浊度上升,污染物含量增加,水质下降,对附近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大面积开挖的影响,项目区内的植被将遭到破坏。对植被的破坏将直接导致其涵养水源、拦蓄泥沙的能力下降,降低土壤水的下渗速率及草水根系的网格固土作用,在暴雨情况下,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3]。

3.5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的主要防治措施以林草植物为主,通过整地措施拦蓄地表径流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由此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考虑到涂围工程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海堤建设期,重点部位为海堤及料场,在建设过程中,除对这两个防治区进行重点防护外,施工结束后料场必须恢复植被;而海堤建设过程中可采用有纺土工布对地基和海堤抛石进行隔离,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另外,在项目区的单体建筑物周边、集中分布的空地以及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对施工便道沿线挖填段的路基边坡则采取植草和固土等措施。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道人山涂围涂工程建设中不同阶段造成的海域、陆域、大气环境等影响的基础上,具体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实际施工和运营阶段中,避免了只有宏观规划而缺乏具体工程措施的漏洞。相比较同类研究,本文所提出的工程建议更加细化,将宏观规划落实到各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上,对类似工程在可行性研究、规划、建设、运营等阶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垦殖与稻作,2000,4:37-38.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2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农村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7.

[3]晋海.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3

由此,依据外部性波及范围可以把环保行为的外部性进行如下分类。1)c<b1,即主体采取某环保行为的收益大于其成本。这种是不存在外部性或外部性极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主体为追求更大的收益,不必外界对其施加措施就能自发地采取这种环保行为。2)c>b1且c<b1+b2,即主体采取某环保行为的收益小于成本,但该行为产生的正外部性使该主体所在小群体的其他成员获益,且小群体成员(包括该主体自身)获得的总收益大于其成本。这种情况下,主体能否采取该行为,取决于小群体成员之间能否适当地再分配该行为带来的收益,以使行为实施者的收益大于成本[4]。3)c>b1+b2且c<b1+b2+b3,即主体采取某环保行为,给自身及小群体其他成员带来的总收益小于成本,但给全社会(包括小群体的所有成员以及小群体之外的主体)带来的总收益大于成本。这种情况下,主体能否采取该行为,取决于小群体成员和小群体外其他所有外部性受益者之间,能否适当地再分配该行为带来的收益[4]。理论上还存在第4种情况,即c>b1+b2+b3,即主体采取某环保行为带来的总收益小于成本。这种情况下,主体没有动力采取该行为,并且该行为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损失,不应当作为政策的鼓励对象,因而无须赘述。对于第二和第三种情况,本文分别称相应的环保行为具有弱外部性和强外部性。某一确定环保行为对应一定的环境问题。对应的环境问题分别称作弱外部性环境问题和强外部性环境问题。这里对强、弱外部性的划分依据是外部性的波及范围。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直接依据外部性的受影响人数进行分类的,而是针对某一确定人群,判断在该人群中再分配是否足以解决外部性问题。这是因为外部性波及范围与再分配的规模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即使某行为的外部性影响极广,也不需要所有的受影响者都参与再分配才能解决该外部性问题。受影响者中的部分主体参与再分配,就足以达到促使主体采取某环保行为的目的。如果所指群体没有界定,没有哪种环境问题会确定地属于弱外部性问题或强外部性问题。任何一个环境问题都可以既是前者,又是后者。当群体所指范围足够小,比如只包括外部的实施者,那么相应的环境问题就是强外部性环境问题;如果群体扩大到足够大,比如包括外部的实施者及所有的受影响者,相应的环境问题就是弱外部性环境问题。

1强弱外部性分类对于农村环境管理的意义

依据外部性波及范围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对农村环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农村环境问题,如果把群体界定为外部实施者所在的村庄,强、弱外部性环境问题将呈现出明显的分界。这里所说的村庄是指自然村落,即若干农户在相邻地域生产生活所构成的群体,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主要形态。农户以土地为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且往往依附于同样的土地区块生活。这就使农户在相对稳定的空间范围内生产生活,形成自然村落。同时,农户的生产、生活行为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其影响范围却明显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类是迁移性的,包括随水、气等的自然迁移以及随物流等的人为迁移,这类环境问题主要影响村庄范围外的主体;另一类是非迁移的,主要影响村庄范围内的主体。迁移类的环境问题,其外部性主要影响村庄以外的主体,因而属于强外部性环境问题,例如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这种问题仅仅通过村庄内的再分配是无法解决的。而非迁移性的环境问题属于弱外部性的环境问题,因为外部的实施者和受影响者都在村庄内,比如农户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2外部性问题的两种解决方式及其成本

2.1外部性问题的两种解决方式:协议与监督根据制度经济学,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是使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制度安排,使主体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5]。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质是在外部的实施者和受影响者之间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协议方式,即在外部的实施者和受影响者之间搭建平台,使双方基于一定规则达成妥协,从而解决外部性带来的利益纠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或司法裁决解决外部性带来的利益纠纷问题,都可视为协议方式。协议方式下,被管理者是外部的实施者和部分或全部受影响者。另一种是监督方式,即某主体(比如政府)对外部的潜在实施者进行监督,并对外部的实施者进行“额外奖励”(补贴)或“额外限制”(处罚)[6],比如排污收费制度下对排污者实施处罚。监督方式下,被管理者是外部的实施者或者潜在实施者。

2.2两种方式所需成本无论以怎样的管理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都是需要成本的。这里所指的成本主要是管理成本,即为使被管理者采取某种行为(或不采取某种行为)而付出的制度实施的成本。在外部性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间进行选择时,必须考虑各种方式的成本[7]。成本高低极大地影响着管理方式的实施效果[8]。因此,对于同一外部性问题,如果协议方式或监督方式都能够解决,那么管理方式的优势可以从成本上进行衡量,成本较低的一种可视为较优。

2.2.1协议方式所需成本协议方式下,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协议主体为达成合作而付出的交易成本。实现这种合作的前提是,行为实施者与部分或全部受影响者共同承担达成合作所需的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为0且产权明确,那么一个经济体内的各主体将自发地相互协商,无论初始产权归谁,最终都能达到资源最优配置;但现实中交易成本不会为0,从而阻碍主体间的合作[5]。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9]。交易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交易的数量[10],即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再分配的覆盖范围越大,交易成本也越大。在协议方式下,合作群体中每增加一人,不仅新增的主体需要为参与合作而付出交易成本,原来已经处于合作中的主体也需要了解并预测新增主体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交易成本。假设再分配范围包括k个主体;且为简化起见,假设这些主体都是近似的,即任意主体为了解、预测其他任意主体并与之谈判所付出的交易成本为ε,那么该波及范围内的所有主体达成合作所需的总交易成本为M1(k)=(k1)kε。在考虑协议方式的交易成本时,外部性的波及范围是一个关键因素。外部性的波及范围决定了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范围,即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资源再分配,也就决定了函数M1(k)中自变量k的大小,从而影响了以协议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所需的成本M1(k)。

2.2.2监督方式所需成本对于监督方式,再分配的成本主要包括监督者为了解被监督者行为而付出的信息成本,以及为实施相应的奖惩而付出的成本。其中,信息成本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监督的效果[11]。在监督方式下,假设监督者面临n个被监督者,即有n个主体具有潜在可能实施监督者试图阻止的外部;且假设这些主体都是近似的,即监督者为了解任意被监督者主体所付出的信息成本都为λ,那么所有主体被有效监督所需的总信息成本为M2(n)=nλ。

3强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的管理成本分析及案例分析

强、弱外部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应采用协议方式还是监督方式,取决于两种管理方式的成本,成本较低的管理方式较优。

3.1弱外部性环境问题的管理成本分析如果通过协议方式解决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由于外部性的实施者与受影响者集中在村庄内,在村庄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即可,因此管理的相对方人数为村庄的农户数。假设村庄的农户数为n,那么协议方式所需交易成本为M1(n)=(n1)nε。如果通过监督方式解决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由于村庄内的所有农户都是外部的潜在实施者,管理的相对方人数为村庄农户数n,监督方式所需信息成本为M2(n)=nλ。两种方式所需管理成本都与村庄的农户数密切相关。如图1所示,M1(k)和M2(k)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下,随着村庄农户数增加,管理成本的变化情况。求解变量为k的方程:M1(k)=c2(k),即(k1)kε=kλ,可得到唯一的解:k0=1+λ/ε。无论λ与ε的相对大小如何,方程的解都会存在。且当k>k0时,M1(k)>M2(k);当k<k0时,M1(k)<M2(k)。上述推导表明,当村庄农户数小于一定数量,即n<k0时,采取协议方式更为有效;而当村庄农户数大于一定数量,即n>k0时,采取监督方式更为有效。

3.2强外部性环境问题的管理成本分析如果通过协议方式解决强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那么外部性的实施者集中在村庄内,但受影响者主要在村庄外,假设至少要将村庄外的m个主体纳入再分配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村庄的农户数仍为n,那么协议方式所需的交易成本为M1(n+m)=(n+m1)(n+m)ε。如果通过监督方式解决强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那么外部的潜在实施者仍然是村庄内的所有农户。被监督者人数为村庄农户数为n,监督方式所需信息成本为M2(n)=nλ。可以证明,如果n+m>k0,则M1(n+m)>M2(n)恒成立。证明如下:当n+m>k0时,M1(n+m)>M2(n+m);且由于M2(k)为增函数,所以M2(n+m)>M2(n);所以M1(n+m)>M2(n)。上述推导表明,当外部性波及范围大于一定规模,即n+m>k0时,采取监督方式更为有效。

3.3案例分析我们于2012年6月开展了一组关于农村环保的调研,其中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和四川省苍溪县云峰镇的案例较为典型,可说明强、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的适用管理方式。果园镇通过协议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生活垃圾问题。其协议方式的具体形式是:各村所有农户在自愿基础上共同签订书面契约,承诺将自家的生活垃圾清运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农户中产生一名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保洁以及将垃圾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到乡镇垃圾收集站点,保洁员的劳务费及清运成本由农户们共同承担。该方式通过契约,明确农户有义务采取环保行为并承担相应成本(农户采取环保行为付出的闲暇、支付保洁员的劳务费都属于该成本),同时获得其他农户采取环保行为带来的环境效用;农户们依据契约相互监督,避免有农户不采取环保行为却享有他人提供的环境效用。由此实现了村庄内的再分配,有效调动了农户采取环保行为。Olson[12]指出,只有在群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交易成本低,群体成员才可能自发地达成合作。上述案例中,村庄正是这样的小群体,自发达成合作,以协议方式解决了生活垃圾问题。可见,弱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波及范围往往足够小,满足n<k0,适宜采取协议方式解决。云峰镇通过监督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农药化肥减量化的问题。其监督方式的具体形式是:该镇的农户组建了名为“云峰雪梨协会”的合作组织,为当地产出的雪梨注册商标,对外推销无公害雪梨,对内推广无公害种植工艺。该案例中,消费者替代政府对农村环境质量实施监督,依据所了解的农村环境信息,决定是否购买相应村庄的农产品。环境良好的村庄,其农产品更具竞争优势,易于占据市场,并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因此,环境质量成为农产品销售量即农户市场收益的重要决定因素,赋予农户足够的动力以维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英国、瑞典、荷兰等国也有类似案例[13–15]。上述案例中,通过市场监督方式,实现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再分配,有效调动了农户采取环保行为。可见,强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波及范围往往足够大,满足n+m>k0,适宜采取监督方式解决。

4结论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4

关键词:淡水池塘 养殖 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目前,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因此,分析和解决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吗,推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传统淡水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近产业研究成果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来分析下其解决之道。

1.淡水吃糖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从目前淡水养殖的局面来看,传统养殖的高密集型所造成的弊端与水体富营养化、氮失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三大主凶之一。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2.淡水池塘养殖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关于淡水池塘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也成成为立体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水体环境中营造立体养殖空间实现对超积累物质的吸收和净化,加强淡水池塘环境内的硝化作用,通过水生植物、蔬菜与细菌的立体分布和作用优化水体内的生物循环,同时还能有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产业升级,降低排污系数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升水体利用和循环率,降低污染。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5

技巧1 如何确定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

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一般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来确定。

例1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B. 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C. 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D. 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B.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 乙以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D. 都以荒漠化为主

(3)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 (1)A、B河段之间有大面积的灌溉农业区,有较多的工业和城市,大量从黄河干流取水,故B处水量比A处小,同样的道理,A、B河段之间有农业、工业和城市,会排放大量的污水,故B处水质也较差。(2)确定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类型,需要先研究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甲地处于陕西东北部,紧邻黄河干流和支流,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地表支离破碎,夏季多暴雨,随着大规模煤矿的开采,环境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乙处为鄂尔多斯草原,降水少,植被稀少,为内流区,随着气候变得干旱,以及西北风沙的侵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荒漠化。(3)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的。

答案 (1)D (2)C (3)C

点拨 乡村和农业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生态破坏,气候干旱区一般表现为荒漠化,多雨地区一般表现为水土流失,森林等植被茂密地区往往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采矿区多表现为资源短缺,以及不合理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环境污染,排放污染气体的为大气污染、酸雨等,排放污水的为水污染,有噪音的为噪声污染等等。

技巧2 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规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2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双选)

[秦代以前

西 汉

隋唐元明清

清以后][a][b][c][d][e]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

解析 在本题中,给定的条件是森林减少,解答之前我们先搞清各条件之间的关系:秦汉森林减少与气候的变化无关,这时的水利工程量不大,不足以使森林遭受破坏而面积减少。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使森林受到破坏,以及帝王大建宫阙砍伐了大量的森林,才使森林的面积减少,正是由于图示地区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才导致现在的植被为人工林或次生林。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为森林受到破坏,才导致了水土流失与泥石流。这是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才不会出现失误。

答案 (1)C、D (2)A、B (3)B、C

点拨 在中学地理中,同学们要通过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对于这些关系我们总结如下:

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大量的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大多数城市粉尘污染加重(城市的雾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酸性气体的排放形成酸雨、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全球变暖等。

②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 进一步加重了江、河、湖、海的污染。(沿海的赤潮、淡水湖中的蓝藻及鱼类的大面积死亡等。)

③交通噪声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

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消失等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环境。

技巧3 从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的措施。

在高考中,有的环境问题我们准确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的环境问题的原因推出其解决的措施。

例3 (1)观测表面,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20C~1.50C。地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重要的因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大气中 保温气体含量的上升。它能 ,从而引起保温作用。

(2)大气中保温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危害:

① ,② 。

(4)当前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① ,② ;

③ 。

解析 在本题中我们知道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增加,而CO2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从而使大气中的CO2量增加;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绿色植物吸收CO2量减少。我们从原因入手,就能很容易的答出解决措施。本题(4),由全球变暖的原因① CO2排放增多得到措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原因②森林的破坏,吸收CO2的能力降低,得到措施: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答案 (1)CO2;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CO2;森林面积减少 (3)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全球干湿地区和降水发生变化 (4)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技巧4 答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途径时,不要忘记答“全球合作”或“全区域合作”,这往往是得分点。

因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才能有效治理,所以治理措施也应加强国际合作。如上例3的第(4)小题。

1. 读下图“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中国家][ 海洋污染 ][有害物质迁移][资源过度消耗][森林锐减][野生物种濒危、灭绝][④][①][②][③][人口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活动][氟氯烃][化学物质利用][二氧化碳][硫氧化物

氨氧化物][滥垦过牧][滥伐][木材生产][国际贸易] [化石燃料]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① ,② ,

③ ,④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环境污染和 ,你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选择填空)。

A.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C.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3)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4)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

2.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类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材料二 云南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达1108.76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14%。“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耕地似碗又似盆,但闻锄头声,不见耕作人”是云南严重石漠化地区的典型写照。

(1)试分析云南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2)请就云南石漠化提出防治的对策。

1. (1)①臭氧层空洞 ②酸雨 ③气候变暖 ④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生态破坏 C

(3)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

(4)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范文6

不仅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把握环境政治,还可以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把握环境政治。国内环境政治主要探讨一国范围内的环境政治问题,也包括该国地方层次的环境问题,如按照国别探讨每个国家的环境政治或各国地方政府的环境政治,甚至国家范围内非政府组织的环境政治;国际环境政治主要探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或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围绕环境问题进行的政治实践。哈雷尔和金斯伯勒认为国际环境政治主要研究:“国家间协商国际环境协议的过程;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规则和机制;实施这些规则的国际机构;全球环境动议背后的不同政治力量。”由于学科的细化,在国外的环境政治学教学中,除了开设环境政治学课程之外,还有国际环境政治学或全球环境政治学。安德诺娃认为全球环境政治是一个各种行为体(国际组织、民族国家、次国家行为体、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围绕环境问题进行竞争、合作、论争的领域;这些行为体利用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组织能力追求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利益。国际环境政治的凸显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全局性有关,同时又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相呼应。虽然国内环境政治和国际环境政治有各自的学术边界,但也有密切的联系。

国内环境政治和国际环境政治的关系

1从环境问题的产生看国内、国际环境政治的关系

工业化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这种代价也呈现出跨国性。一国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类是故意转移污染成本或代价的行为;另一类是非故意的行为。随着国际分工的扩大及跨国交往的增加,国际投资和贸易也成为转移污染的渠道。如:欧盟国家意识到工业发展所承载的环境压力,纷纷提高国内工业的环境标准,迫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国制造”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和进行贸易时也要考虑环境成本。这类通过贸易转移的环境代价是间接的,而直接的废弃物贸易则令人震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洋垃圾,如英国把废旧纸张运往中国,日本将废旧电脑等电子产品运往中印等国,这类有意识地转移环境成本、污染环境的行为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此外,有一类环境污染是非故意的行为,但在客观上造成国内环境问题国际化。国内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有时会造成跨国污染。20世纪70年代,美国酸雨漂到加拿大,每年给加拿大造成数十亿加元损失,经过数十年谈判,美加达成治理协议。近些年,印尼为了发展生物能源,烧掉大片森林,造成印尼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东南亚阴霾天气增多。跨国水污染指的是一国由于和其他国家拥有共同的河流、湖泊等,在本国发生水污染后,波及下游国家,引发或加剧国家间关系的紧张。如:莱茵河发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市一化工厂失火,近30t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和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流入莱茵河,导致莱茵河150km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0km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莱茵河因此“死亡”20年。

再如:2010年10月,匈牙利铝厂的废物池决口,约有100万m3有毒废物泥浆冲出,威胁多瑙河下游6个国家。又如:乌拉圭河流经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2005年,乌拉圭在该河兴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厂,影响附近的空气、水质等,一度造成乌阿关系紧张。可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国际根源。

2从环境问题的治理看国内、国际环境政治之间的关系

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对抗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既存在和环境有关的国内公共物品,也存在和环境有关的国际公共物品或全球公共物品。国内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看似只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实际上也离不开国际视野,即在必要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国内环境;此外,如果一国的环境问题外溢,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还需要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在全球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方面,地球上的每个行为体,特别是每个国家都负有责任。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在这些问题中,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成为一个最典型的,需要各国政治家、科技人员等共同商讨方案的大事,因为过去围绕其他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一般交给科技人员制定技术标准就可以解决,但是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共性更加明显,气候是全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大气不具有排他性,任何国家都可以拥有大气,但又不受任何其他人和任何其他国家的约束,即使其他国家采取了积极改变气候急剧变化的措施,某些国家仍然可以搭便车,可以共享改善的气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国际社会建立一种机制,既约束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国家,也用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国家为大气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维护作出贡献。因此,目前国际社会围绕气候变化展开的外交谈判在较大程度上动员了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可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内国际互动及尽可能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合作。

3从环境意识的传播看国内、国际环境政治的关系

环境意识包括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办法的认知,环境治理理念的传播经历了一个国际化的过程。环境治理理念可以从一个国家到达国际社会,国际社会形成的意识再去影响另一个国家;同时也可以由一个国家直接影响另一个国家,中间不经过国际社会的意识的影响。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公害事件及《寂静的春天》等著作的出版,使20世纪中叶掀起第一次国际性的环保运动。地球日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将环境治理理念扩散到世界范围的例子。美国参议员尼尔森和哈佛大学学生海斯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在其影响下,1970年的4月22日,美国有2000多万人在街头、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宣传环保理念,其影响超出美国,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此外,国际社会一般把1972年作为国际环境治理的起点,因为这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当时的世界环境问题及全球环境保护战略等进行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即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环境热点问题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可见,国际环境意识起源于英、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反思,最后形成大多数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认同的意识,这种意识又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据统计,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前,全世界仅有10个国家设立环保局,到1982年有110个国家设立了环保局。

现在,双边或多边环境条约数量之多、涉及国家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虽然我国自古重视天人关系,但是我国环境意识的成长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也经历了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环境大会,学习国际环境法的精神,并将环境治理的理念内化到我国的环境政策与法规中。另一方面,我国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环境治理理念,而是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及环境问题的突出,我国必然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理念的传播和塑造。

4国内环境问题与国际干涉的关系

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会提高,其中既有合作,也有摩擦。以水资源为例,似乎更多的是冲突,如: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围绕着约旦河的水资源分配问题产生的冲突;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围绕幼发拉底河产生的冲突;印度和孟加拉国围绕着恒河产生的冲突。除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之外,还有使水资源免受污染的问题以及水生物的生态多样性保护问题,上游水利、水电设施对下游的影响问题,这些也是容易引起国家间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积极的合作可以化解冲突,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环境问题被扩大化,甚至和其他国家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外国在宣扬“中国”时,又增加了“中国水”。中国的国际河流众多,在东北部有松花江等,在西北部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在西南部有澜沧江(湄公河)等。这意味着我国在进行国际河流的合作时,要避免使问题复杂化,比如避免把双边问题多边化,或者把水问题和其他问题挂钩,加大解决水问题的难度。水问题只是众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有学者担心环境问题会成为一些棘手的国际政治问题的借口。

因为无论从环境的外溢效应还是环境的治理途径来看,由环境引发摩擦或冲突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在西方国家经历了5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理之后,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则由于技术落后和国际产业布局的调整或者污染跨国转移等因素,继续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可能会因为新一轮的国际环境治理而紧张。如果摩擦或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个别国家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可能会引起干涉。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国际环境法学家认为环境权是国家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对本国的资源享有永久的权利,有权根据本国情况决定自己的环境政策和战略,自主地开发和利用本国的资源;任何国家不得借口环境保护而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不论大小,对国际环境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不能由个别或少数几个国家决定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