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 原则
一、要把握学科特征
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了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姊妹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要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二、要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所必需的“拐棍”,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像”和“不像”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所以称为“无我之境”。
三、要具体欣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作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但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而是“不会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生活中如此尚有可原,但作为美术欣赏教学,万不可以此为搪塞之词。应该说,只要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具体的意会,都可言传,只是意会不清或语言贫乏,才会出现“不可言传”的现象。解决的办法,唯有教师自身苦下功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
四、要尊重学生见解,实现师生互动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则是“审美层”……牛顿这一妙喻清楚地告诉我们:美术作品包含有多层次的信息,因此,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需要的就是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而这个平台就需要教师去搭建。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应用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促使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高中数学教育是高中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之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高中数学教育有效地吸引高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紧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想法,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并且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和运用,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1. 针对高中学生特点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主体是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时刻注意这点,认清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不能跑偏. 高中数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时二者缺一不可,要做到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的实际例题相融合,利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的的数学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件中所传达的新的知识. 在设计高中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利用数学特有的编程软件、平台技术以及文字语言来给予数学知识以动态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里感知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作用,从而在认识中总结规律,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数学的概念和本质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知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不再像以前那么繁琐而不好理解. 与此同时,高中数学中有不同的授课环节,如新型的数学课堂知识、重难点数学题目的讲评和解题练习为三个主要环节,其中往下细分又有创设情境、概念形成、范例分析、巩固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所以,针对这些不同的环节,教师在设计高中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定要提高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对应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让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2. 针对课堂师生关系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由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所组成基本成分,高中数学教师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质的重要知识来源,而高中学生又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对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时应当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师生关系建立进行针对性辅助设计. 互动性是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秀魅力所在. 普通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授课效果不佳,再加上高中数学知识较为高深且枯燥抽象,高中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使得高中数学教师的授课难上加难,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 而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环节时,高中数学教师要极其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沟通,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学术交流. 比如说《位移定理》这一知识点,在课件内容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充分注意课件内的所授知识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如在设计物体的位移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位移时间等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应用cad绘图软件或者几何画板来作图,从而充分展示线条的阳刚之美,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方式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前言: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已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环节中,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要加强素质教育的比重,将发展教育的主体放在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上,有助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1.素质教育的概况
我国曾多年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思想根深蒂固,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问题。新课改在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素质,它更加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本目的,从而体现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具有以下优点:全体性,应试教育偏重知识结论的掌握与应用,这使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太难学以致放弃学数学,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和关心全体学生的共同教育;全面性,应试教育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标准,以知识结论的掌握为主要目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等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发性,应试教育强化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灵活性,应试教育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以每个学生的自身性格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系统性,应试教育具有以分数选拔和分等级的特点,素质教育强调对教育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潜力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轻视数学素质教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数学知识技能和考试分数的现象,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要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尤其是高三题海战术是必须的,大量印发练习卷子,购买练习册,对学生灌输了提高考试分数为最终目的的思想,造成了数学教育注重的只是习题,学生作为解题机器。在学生眼中,高中数学课程是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也是痛苦难耐的,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厌恶数学学习的想法,轻视了数学教学中学生本应得到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2.2轻视概念形成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没有进行章节起始课的概念教学,不讲概念产生的背景,常常只是对定义进行要点归纳,然后通过归类训练强化定义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概念本质特征和概念的背景及生成过程,以及存在的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里自己很远,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3课堂效果低
高中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不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常常是教师讲例子,学生机械的模拟练习,没有真正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课堂效率低,课下占用过多的时间完成作业和练习,却没有取到预想中的效果。
3.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措施
3.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挖掘高中数学教材中潜在因素,将数学中的对称、奇异等等方面美的特点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设计上也要用心,尽量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让他们感觉自己可以学好数学,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加数学史的教学,数学的发展是古今中外数学家经过刻苦钻研,是数学家们的智慧结晶。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介绍,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3.2转变数学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以往教师常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融入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就要求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已经打破了传统只重视具体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思想方法的教学,转向既注重数学知识,又关注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自觉地将素质教育融于高中数学教学环节中,使每位同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3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人员,占据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地位,是教学目的实施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思想方面,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的态度自然会让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在生活和工作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将这些优秀品质贯穿于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在业务水平上,教师要努力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教学。数学必须是课下的。科学性是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大前提,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必须是准确的。这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树立在学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还能够发挥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数学教学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班级的班风、学生的学风好坏,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数学教师的责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还要学习优秀的理论管理,友善、耐心地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合理进行素质教育,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管理班级。
3.4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领学生学知识,建立思维方式。这说明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同时也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每位学生的发展进步,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求,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俗话说“尊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在平等地、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
3.5注重应用能力的实践
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反馈。新课改后的教材,关注了知识产生的背景与在实际中的应用,这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中与实际相关的问题的教学,不能随便这样的问题,而去教一些“纯”数学问题,这样会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对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注重应用能力的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总体提高。
4.结语:
数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的特点,高中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学任务。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并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将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点,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前进步伐,提高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苗丽敏,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
[2]魏玉海,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J],学园,2013.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评价反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序幕的拉开,高中数学教学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贯彻教育改革的要求。只有高度认清高中数学教学中现存的弊端与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观念过于保守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跟随时展的潮流,依旧走的是传统教学的路线,严重忽视现代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未能将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与教学实际相融合。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为主,严重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创新和发展,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认知。
2.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未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不同能力、级别的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未能真正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认知变化,阻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实质性发展。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只顾单一地讲解、提问,未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忽视了学生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日渐低下。
4.教学评价过于片面
高中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结果的好坏,未能关注到教学过程的质量。而教学评价也仅仅是通过分数的高低进行片面的测评,导致教学发展水平停滞不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
二、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
1.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是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先导,教师的思想观念要随着教育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行转变,改变传统封闭的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的先进化发展为背景,以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特点为基础,以提高高校数学教学质量为前提,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为目的,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的、先进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师要明确自身教育观念的正确性与时代性,注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有效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注重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实质性结合。
2.制定明确清晰的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要达成的标准和要求,是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数学课程内容、课程目标、高中生的整体差异特点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清晰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和谐统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要遵循新课程的基础性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中心,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为原则,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3.借助信息技术的特性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改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课程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单一、保守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条件,使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使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将数字化与智能化、信息化相结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图形模式,将死板的数学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动态立体模式,实现数学知识动静结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开放,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创新。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类几何图形的多面化和角度化,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见识到几何图形的动态性与直观性。
4.注重数学教学的真实评价反馈
新课改十分注重教学评价,强调评价结论的客观性、科学性、发展性。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必须以明确的教育方针为评价前提,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以数学教学目的、任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判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偏离正确的教学思想路线。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行为的真实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的矛盾和突出问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与不足。通过对数学教学评价的导向和鉴别,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及时完善教学过程和优化教学手段,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高。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实际具体的教学目标为立足点,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条件,以真实的教学评价为反馈核心,注重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综合发展,推动高中数学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郭玉娇.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高中生 数学思维 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等考试,还是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培养起的逻辑思维以及解题技巧,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突破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
二、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重要性
数学是我国学生不管在平时学习还是在升学考试中都扮演重要作用的学科,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检验学生学习重要的标准之一。高中数学相对于学生小学以及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来讲,其难度有一个较大的上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解题技巧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楚的数学思维,用数学思维去掌握学习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以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高中数学思维形成肤浅性思维
高中数学不管是从难度还是知识点的理解力方面都比初中多了一些深度,它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更要求学生有一个全面学习数学的思维,不仅会解答某一类题型,而是对数学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
(二)高中数学思维形成差异性思维
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较为艰难的^程,因为高中数学所要求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跟初中有所不同,而进入高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方法都留有初中时候的影子,对数学的认识和了解也各有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高中数学的知识在理解上也有所偏颇。例如,有的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没有对题目给定的条件进行深度挖掘和理解,对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认识不足,对题目中给定的确定条件有所忽视,导致在整个解题过程中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而在高中数学的设置中,命题者常常会将题目中的一些条件较为隐蔽地设置在给定的已知条件当中,如果学生对这一隐含的条件忽视,就跳进了命题者的陷阱中。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对高中数学所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对高中数学中所学习的数学概念以及解题的方式都存在偏差,很多学生不习惯或者不知道如何用自己所学的数学概念或者方法去对题目进行分析和推理,对课本中一些数学结论也缺乏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判断,从而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高中数学解题思维,导致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方面的障碍。
(三)高中数学思维形成消极性思维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学习生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将会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留下印记,而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种较大的影响。由于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对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就很难再去积极地理解和掌握,然而,高中的数学学习与初中的数学学习不管是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它要求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灵活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于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的学生来讲,他们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从而影响到高中数学的学习。
四、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策略分析
(一)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教学的需要和升学的要求,我国的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由于学生刚从一个相对简单和轻松的环境中升入高中阶段学习,他们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和正确的认识,一旦对高中数学觉得有一点跟不上,就可能产生厌学或者是放弃的念头,严重影响到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数学的魅力。例如,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尽可能地在新知识的引入时就采取一些策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而不会感到与初中所学的知识相差太多,而失去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转变思维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他们在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模式,但是过于僵硬的思维模式会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及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思维。例如,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高中数学老师在讲解某一些知识点或者是结论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对理论知识独立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独立思考以及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合高中数学特点调节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高中的课程与初中的课程不管是在课程的设置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尤其是高中数学,它的难度相对于初中数学又上升了一个较大的梯度。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高中数学产生畏难的心理,导致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兴趣小组活动或者是组织全班同学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等,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高中数学的畏难心理。
五、结语
高中数学是我国教育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高中数学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突破学习数学中的思维障碍。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 衔接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其知识点本身的难度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均有大幅度提高,初中数学的难点仅仅在于其过程的复杂,思维难度却不高。刚刚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对于数学难度的突然增大往往难以适应,这一阶段的不适应往往会使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实际上,高中数学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只要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做好,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数学学习便会轻松很多。如何进行衔接教学,使学生顺利通过适应阶段呢?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1.梳理初高中数学中的基本知识,进行关联复习
在初高中衔接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利用一些知识点的串联,使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与联想,将初中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复习与巩固。初中数学知识中的很多基础概念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形成的一些数学思维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与前提。上“衔接课”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初中数学的基石作用,使学生积累相关基础知识,具备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能力。高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充分准备,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不仅要知晓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结构,还要清楚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哪些是易错点,哪些是学生掌握得较好的地方。这一了解过程可以利用“摸底考试”进行调查,针对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突出重点,讲解难点,强化优势,在初高中数学中的相关知识点之间架构桥梁,使学生顺利“过桥”,从初中数学学习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在衔接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亦很重要,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的强项带动薄弱环节的复习,以学生熟悉的概念定理公式引出生疏的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编织出一张数学学习的结构大网,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2.引导学生拓展初中解题思想,应用于高中数学学习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大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解题思路也仅有几类,只要掌握几类方法,很轻松便能做到游刃有余。高中数学却不同,其问题一般都较复杂,并且不那么具体,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必须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对解题思路及方法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有时,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使用多种思路进行思考,还要具备不畏繁、不怕难的良好心理素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高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理性思维、逻辑能力、判断能力、探索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学科。初中数学往往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忆与分析便能得出结果,而高中数学则要求学生会猜测,能证明,进行全面思考。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虽然较高,但经过全面分析则会发现虽然其难度较大,却也并不是无法可循,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深入理解,便可做到举一反三,多种途径解决同一问题,从相关题型中寻得解决其他问题的灵感。因此,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善于发现初高中数学的不同,进行合理关联
初中与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初中数学内容较浅,问题简单,概念性知识较少,而高中数学的问题大多较繁杂,知识点较多,进行解题时对各种知识进行串联较困难,并且高中数学更抽象,更具有概念性,数学模型的建立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生从初中数学思维过渡到高中数学思维需要有一个过程,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适应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挫败感,影响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信心,从而使部分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状态一直不佳,成绩每况愈下。针对这种状态,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程度进行详细了解,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全面复习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要保证学生在正式进入高中数学学习时已熟练掌握基本知识与思想方法,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的,高中教师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必须重视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巩固,为正式进入高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查漏补缺,强化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消除畏难心理。在此过程中适当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让其具备高中数学学习中所需的基本思维能力,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判断推理能力。总之,衔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为今后进行深入的数学探索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建良.高中数学概念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