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电源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电源概念

通信电源概念范文1

【关键词】 通信稳压电源 稳定 可靠

电源对于通信线路的意义,就像心脏对人类的意义一样,供给的是能量,联通的是整个机体,是保障整个通信线路运转的基础条件,是最不可或缺的。在实际应用中,几乎每条电子设备都在使用直流电源,直流稳压电源则被广泛应用。

1 通信电源的现状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中的源头保证,体积虽小其意义非凡。当前,采用模拟电路控制的模拟方法,以及通过数字电路进行自动控制的数字方法,是最为常用的维持电源电压的方法。市场对电源的需求即将攀升,随着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日益复杂,各种业务层出不穷,电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整个通信系统动力之源的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2 保持通信电源稳定性措施

(1)选用高可靠电源系统 电源的稳定可靠是保证整条线路的基础,而电源系统设计的科学合理、可靠则是保证电源系统稳定的基础条件。因此,选用高可靠的电源系统,和合理的接线方式是保证通信电源稳定的首要条件。

分立电子原件是最为传统的电源,但是却有着维护困难的缺陷。而新产品高频开关电源,不仅体积小、功率低、效率低,而且维护简单、易于监控,已逐渐占领了当今市场。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电源系统的独立性,每套通信设备的两路电源分别接到高可靠电源系统的独立直流母排上,每个直流母排上的输出端均带有隔离装置,即双电源/双母排概念;而蓄电池分别接入各自母排,组成完全独立又互不干涉的独立供电系统。

(2)建立通信电源监控系统 电源监控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全天实时掌握电源运行及其环境的状况,及时发现隐患,减小维修频率,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具体流程为,电源监控系统安装后,可通过远程数据端显示的数据及参数变化,得知电源环境的温度是否正常,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是否存在安全故障等问题,并可及时通知电源所在地工作人员采取相关弥补措施,进行修补。单套电源和多套电源的监控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遥测、遥信和遥控是最为常用的三种方法,三者可交叉使用,互相补充。其一,单套电源的监控主要控制在电流、蓄电池两个方面。具体包含直流单元、交流单元、系统电压等模块的负载电流及各整流模块的输出电流,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及安时数,蓄电池温度及环境温度,以及系统电压、系统工作状态显示等。对于紧急故障具有电话回叫功能,在第一时间通知运行人员。其二,供电局等大型通信单位,电源数量种类多,且多无人值班,在此种多套电源系统中安装独立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则是尤为重要。多套电源的监控系统是呈网络逐层分布形式,监控单元、监控站、区域监控中心、中心局监控中心每个层次级别均应安装电源监控设备,并且要把各站的电源监控系统纳入通信设备总的监控系统,以便可以统一采集数据进行监控。监控单元负责定期采集数据、刷新配置,并向上级监控站传送数据。监控站在接收到数据之后则对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向上区域监控中心发送处理结果,向下监控每个单元的工作状态。监控中心则需将下级单位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印、分析,并要严格控制好下级监控单元的安全性能。

(3)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结合检修工作 虽然通信电源设备的含金量一直在上升,但是如果因此而省去日常维护及检修工作,则会大大减弱设备运行机能,还会大大加重设备日后维修的负担。通信设备日常的维护及检修工作主要集中在主机和蓄电池各个模块,其中蓄电池的工作量更大、其长远意义也更为显著。防潮、防尘与定期除尘是维护主机设备的手段,当主机出现击穿、断保险或烧毁器件的故障需要检修时,则务必要查明故障原因,在进行维修重启。检查进行时,工作人员需注意蓄电池是否保持在浮充状态,其容量是否满额,是否有冒气泡、漏电、腐蚀等现象发生,是否有金属物搁置在电池上方等。蓄电池种类不同,其日常维护所需注意的电池排列方式、电解液添加比例、充电频率、放电次数以及周边温度也有所区别的。

(4)高度重视防雷接地 雷电事故大多通过电源系统进入,防雷接地是维持电源稳定性的另一项有效措施。而接地系统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防雷的效果和质量。联合接地可使得通信系统各部分形成环网,降低雷电击中的频率。电力系统雷害的防护可采取分级协调的防护措施进行电源设备的保护。介绍如下:1)市电引入端安装OBO电源防雷模块,可以预先引雷;2)在交流输入到整流器中间安装一组低压避雷器,确保整流设备及有关低压设备;3)直流电源的“正极”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接地,“负极”在电源机房侧和通信机房侧均应接氧化锌压敏电阻。

3 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

通信电源的生产技术一般都会应用到电力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等,是综合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电磁等多项技术的产物,同样也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因此,不仅需要切实做好电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电源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来管理操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素质。

4 结论

通信电源始终是通信行业运转的能量源头,只有保持电源工作性能的安全可靠性,才能为整条通信线路提供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电源的科技含量也是越来越高,因此,相关技术人员也要不断进修,学习先的技术理论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高科技电源设备发挥效益做好后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潘耀杰,张磊,吴林.高可靠电源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4,(11).

通信电源概念范文2

直流隔离单元能够通过无源自关断器件完成各种不一致的直流电源系统的无缝接入。它也可以达成多路电源的互备,各路互不影响的单独工作,而当任一路电源供电中断,能够任一路迅速地投切,将故障封闭在最低程度,达到“零切换”的效果和运行状态,实现通信设备任何时间都是多路的电源供电,达成通信设备的高可靠稳定运行。

直流电源一般是整流器的模块综合组成,也有其模块组和其它直流的电源设备集合一起组成。例如太阳能网能的多能源供电,其优点是电网崩溃停止供电的条件下,这种供电系统仍能提供直流电能,增加了运行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低层的技术改进

常规设计的通信整流电源,一般都是采取多个整流器并联和双路的交流供电,以及同一的直流母排输出。通信设备由次要以及主要设备构成,为使通信设备在中止供电的意外条件时,能够确保继续稳定的工作,并使蓄电池组不会因为放电的过多而失去其功能,于是在整流机的配电柜内安装可以切断这种次要负载的LVD1(电直流接触器)与LVD2的接触器。即供电停止时,由蓄电池组提供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供电。当蓄电池的放电使母线的电压降至规定值(例如48V),接触器LVD1动作从而断开次要的通信设备,并为主要的通信设备进行继续供电;若蓄电池电压降至最低值(例如43V),则接触器LVD2动作,完全切断通信设备,保证蓄电池不再继续放电而受到损伤。

在直流的母排和负载的直连中,不需运用蓄电池的电压设定来断开电路和负载,并使用电负载有可靠的电源供电;在直流母排和蓄电池直连的模式下,应注重蓄电池组运行状态的实时跟踪和监控,若蓄电池的运行发生意外,则系统的控制器会输出光,声和电子信息的报警信号,并发出相应的故障消息。而在电力通信基站的维修运行中,若所有的电源供应发生间断或中止,高可靠电源系统的内部的蓄电池也可以提供通信设备足够长的直流供电,正常运行,并争取了非常珍贵的维修时间。

高可靠电源的系统设计

1设计的思路

电信设备在配电的设计阶段,基于电力通信在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每个通信设备在设计中要考虑带有双路电源的接入。在这种考虑和实际情况下,电源的设计思想就是利用多路的电源系统来为任意一个通信设备的双路电源均单独供电。为了营造这个通信系统的独立性特点,通信设备中双电源,各自连接至这种高性能和稳定性的电源系统的独立母排中,并保证各母排的输出都设置隔离设备,这即为双电源、双母排的概念。而蓄电池各自连接相应的母排,构成独立不受各种影响的供电系统。

这种多电源之间利用隔离设备进行负载的供电方式,其各自独立、且协调一致,不受影响。这种系统的独特之处为:任一负载都是二路独立电源进行供电,当某路系统供电异常或中止,不会影响电源负载和负载的工作和运行。在这里特别指出一定要采用DL/T724-2000的标准,规定合理的时间对蓄电池组容量试验以及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切换程度的试验、直流母线的稳定持续供电的试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种试验都要求系统要持续、稳定的供应直流电源。

因为选择隔离的技术,即可实现各电源的下端很有效的达成标准要求中的试验,且对负载的供电运行不产生丝毫的影响。对于蓄电池组维护维修的具体操作中,可以隔离这种装置下端和相应的保险熔芯,实现系统和蓄电池组的有效隔离。采用这种独特的隔离设计方法,使蓄电池组与通信系统进行完全的隔离。采用这种隔离式的设计方法,上述操作将不会影响到其他电源的工作,且不会造成通信设备及其回路的电力电源的供应发生中断。

2系统的交流单元的设计

交流供电单元都有双路或者多路交流电路的互投切装置,双路交流的供电大多数是双路的交流电网的输入,它具备对输入信号(电流、电压)的实时监测以及互投切装置的状态检测、单相保护、过压保护和其他的显示、报警功能。

3直流电源的设计

设计时多路电源可以是能源不同形式的转换电源,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源、风光互补型电源、和独立高频开关的整流器电源,各路电源,任一路的电源都设置相应的控制器和蓄电池组,并达成最低层的单独运行。

通信电源的应用策略探讨

目前有两种设计思路的通信供电的电源,一种是把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有机地和通信用的电源设备联系在一起,一种是通信设备采取的供电形式是独立的高频开关电源来做支持。目前尚没有更完善的标准和规范能把上述两种方案不同电压级别的变配电站场所结合在一起。

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变配电站实行无人值守的方式,所以为了满足通信电源设备的运行稳定,更应选择智能化、维护方便、安全的电源系统。随着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的执行和展开,采用可靠、智能和集中维护的电源系统,成为目前对通信电源设备的最根本的要求。

对于变配电站中的通信供电电源来说,共有2种设计的思路:一是选择独立的高频开关电源提供通信设备的用电;另一种是通信电源联系到变电站的直流供电装置中来。并对通信设备、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和自控系统采取集中的供电形式。目前为止,如何把这2种方案运用在不同电压级别的变配电站,没有标准和相应的规范做技术支持。

1通信设备重要性策略

截至目前,我国变配电站的电压等级有500KV、220KV、110KV和35KV。这种电压级别的巨大差异决定这通信设备的配置容量和传输的信息有所不同。其中,22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一般选择通信设备传输站内的自动化和电力调度。一般采取专用的光纤通道和调频的载波来进行线路保护信息的传输。

而500kV的变配电站,它的通信设备还有传播线路的保护信息的重担,这是由继保的双重配置与传输线路的限制而决定的。这种现象在220kV枢纽的系统来说也是相似的。他还有110kV变配电站提供信息转接工作的重担。基于通信设备和变配电站的电压级别的重要,传输、二、一、三主干的通信网的220kV变配电站而言,应该选择独立的电源来为通信设备做工作的配置。就是说电源设备与电网发生问题或事故时,其变配电站的电源系统蓄电池应使通信设备持续的工作8h。而无主干通信传输的220kV和以下级别的变配电站来说,应为通信设备的工作电源选择一体化的电源,且这种电源的通信部分应按照规范要求的3h的供电需求而配置。

2电源设备的安全策略

2.1供电的方式

在这种通信电源的输入电源的形式上,其交流侧选择单母线供电,且利用自动投切设备来达到供电的稳定和安全。而从直流的输入电形式上,现在通常选择单母线分段和单母线两种的供电形式。基于通信的传输业务重要层面的角度思考,220kV的一体化电源设备与独立互不影响的通信电源,均选择通信的直流单母线的分段供电形式,而110kV的一体电源,选择单母线的供电形式较好。

2.2电源保护

我们主要通过通信电源的过压、过流和欠压保护角度来选择和探讨通信电源的保护。若通信电源的相关运行数据超过保护的设定值,则电源系统可以自动步入保护的状态甚至自动修正、关机,使通信电源的过流保护,因为高频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交流)绝大多数选择的是电容输入的整流回路,则电源合闸的一瞬,因为最初的电压值为0,造成初始充电将产生极大的冲击电流。基于此,采取软启动的方式应用在通信电源的保护回路上,这样可使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保障设备正常的运行。在欠压和过压的保护层面,因为电源过电压将造成负载内部薄弱元器件的损坏。而欠压则使负载不能工作,基于此,通信电源在设计方面,要求通信电源在输出电压(直流)的称值为120%的区间,通过手自动的调整来控制输出的电压,以保证通信电源运行在稳定安全的区间之内。

通信电源概念范文3

关键词:动力环境监控;通信电源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已经在各通信运营商日常运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了作用,同时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现在现今硬件能够灵活配置以及软件功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其故障诊断及分析、数据智能统计等智能化方面的性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常规的人员值守抄表方式在动环监控系统中仍普遍存在,另外,动环监控系统在可靠性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

一、动环监控的发展

(一)初期动环监控系统

初期的动环监控,主要采用干接点的方式,动环设备的参数相关信息通过通信设备(如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等)的网管系统进行处理并传送。这种初期的动环监控系统,实现方式以及体现出来的功能模块都较为简单,仅提供少量开关量。正由于系统简单,使得维护人员共容易掌握并判断动环系统故障点,但往往由于在知道故障时,系统供电同时也出现了问题。这种监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被动的,无法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无法提供维护的工作效率。

(二)中期动环监控系统

中期动环监控系统具有较全面的三遥功能。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了解动环设备的运行状况。20世纪八十年代,由原邮电部科技司牵头,在广州电信长途枢纽楼对动环集中监控管理进行了试点研究。并通过这次的试点研究,在动环监控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得我国在动环监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当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情况

在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动环监控仍旧处于以干结点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进行。反观我国,由于存在市电供电质量较差,这就要求后备蓄电池、油机等能提供后备电源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使得干结点方式监控的实用性并不很强。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动环设备厂家众多,使得在网设备种类多且杂,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些情况对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护力度加大。干接点的动环监控方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具有三遥功能、高质量、全面的动环监控系统才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情况的有效系统。

另外,随着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监控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新技术、新工艺在通信电源设备中的应用;国家及行业出台更加规范的标准及规范,使得动环系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些都为建立高水平的电源监控系统提供了有力保证,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将进一步走向智能化。

二、动力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一)动力环境监控对象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为:高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组、UPS、逆变器、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直流—直流变换器、太阳能供电设备、空调设备,以及电信机房和电源机房的防火、防盗、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二)三层汇接网络结构

结合目前通信运营商运行维护管理的模式,目前较为实用的网络结构为三级汇接网络结构,即SU—SS—SC结构,其中SU为端局(基站)监控单元、SS为区域监控站、SC为监控中心。

三级汇接网络结构图

(三)远端监控设备的接入方法

监控参量的获取是通过数据/信号采集系统完成的,监控单元(SU)的采集系统结构设计应具有灵活、可靠、易于扩展的特点,因此比较理想的结构是一个分布式采集控制系统。其结构如下图。

在监控对象中,除了需监测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外,还有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对智能设备,可用串行通信总线连接在一起集中监控;对非智能设备,既可采用干节点的方式进行控制,也可和其他测量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智能”的智能设备。

(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动环监控系统的网络组成,同时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现在现今硬件能够灵活配置以及软件功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其故障诊断及分析、数据智能统计等智能化方面的性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常规的人员值守抄表方式在动环监控系统中仍普遍存在,另外,动环监控系统在可靠性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借助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从而使其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提供更为可靠、智能的决策。

三、动力环境监控的发展前景

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也必然向着高效、规范与智能的方向发展。

(一)规范化建设

首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作为电信管理网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方向是和其它几个系统(如交换网络操作维护系统,传输监控系统,信令网管系统等)一起逐步向TMN(Telecom Management Network,电信管理网)过渡发展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都是从电源监控系统过渡而来的,与TMN规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举例,即便有一些基于TMN规范的设计,大多数只是在功能方面和概念上遵循TMN的原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必然沿着TMN的规范进行建设。

其次,由于目前动环设备厂家众多,质量及技术力量参差不齐,硬件及软件都是厂家自行设计生产,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导致系统及各种协议差异性很大。为了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统一软硬件,并进行规范化管理,若采用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其标准化,提高软硬件的通用性,对于第三方设备生产厂商也可以很容易接入现有的监控系统,提高系统的扩展性。

(二)智能化发展

动环监控系统发展至今,系统由小变大,从技术上来看,各种远程接入、远程通信、智能设备的接入等问题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另外比如遥控遥测、故障告警、数据存储等功能也相当完善,系统所具备的这些功能也都基本上能满足维护的需求。但如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专家系统等相对高智能的性能还没有很好的使用并发展,这些高智能的功能对整个动环监控技术的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所有高智能性能有以下特征。

1.能进行故障诊断及对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进而分析出故障原因。

2.进行故障情况的统计分析,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及方案。

3.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为供电系统管理维护提供依据。

4.能够进行供电调度,智能化管理负荷调配。

5.通过对蓄电池的电压、放电曲线监测,分析蓄电池组的性能。

6.集合专家技术力量,建立专家信息库,更好的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

7.动环监控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

(三)Web网管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管理系统不是已经开始支持Web,就是正在计划支持,这意味着在网络上的任何人,只要拥有Web浏览器,并拥有适当的权限,都可以从网络管理系统中浏览数据并作适当的修改。

Web网管的优点在于,传统的网管只能在控制台访问数据,而Web浏览器则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数据。Web网管还有助于解决分布式网络管理的一些难题。

四、结束语

更规范化、更智能化、更大众化将是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在现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化配置,在运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是各通信运营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电信工程设计手册(通信电源)》人民邮电出版社,邮电部设计院编,1991年3月第一版

通信电源概念范文4

1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特点

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支撑系统就是高速公路通信体系,是完成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完成了监控体系与收费体系的数据、语音以及图像等信息正确而及时地输送,同时确保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中间业务联络通讯的流畅,并为高速公路内部每一个部门和外界建设需要的联系。关键有下面三个特点:(1)高速公路的每一级管理机构和沿线设施通常都建筑在公路两侧,沿公路呈线状部署。通常通信站都安置在收费站或管理所的所在地,通信站的地理部位在公路建设时已基本决定,就是不可以随意选址设站。(2)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通常使用分级管理、集中掌控调度,高速公路通信网的网络构造为树形构造。另外,每一级管理机构和公路沿线各地相关部门和上级机关也一定要维持通信联络的流畅,以内部通信为主的是高速公路通信体系,并进入电信公用网。(3)在高速公路管理处、管理所、服务区、收费站收费、监控分中心等机构中间和外场监控设备与监控分中心之间需实施语音、数据、图像等每一类信息的输送与交换。为及时解决交通事件,实施交通调度指挥,相关部门一定要与巡逻车等保持通信联络。

2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1通信管道与光电缆线路通信管道通常敷设在高速公路的中央绿化带下面,这种状况颇多;在不安置中央绿化带或者过隧道时,通信管道一般在路侧敷设,两者对比,在绿化用土填充前敷设中央绿化带下的通信管道,这样能减少开挖工程量,还能够让开路侧很多的标志牌基础更可靠,为此,通信管道敷设在高速公路的中央绿化带下面有很多。光缆敷设在通信管道内,为通信体系信息传输供应通道。

2.2光纤数字传输体系光纤数字输送体系包含通信传输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在收费站、通信中心与服务区的通信机房内安装,其主要功能是接入监控数据、收费数据与办公自动化等诸多信息,并输送到路段通信分中心以及省通信中心,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供应数据输送及交换。

2.3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系统的关键设备就是数字程控交换机,安装在通信分中心,帮助沿线每一个管理部门开展指令电话、业务电话和传真等相关通信业务。

2.4通信电源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在通信分中心与每一个通信站安装,-48V直流电源是为通信设备供需的,在市电停电期间,仍旧能供电10h以上。

2.5紧急电话系统由于手机的通常运用,这些年在高速公路上已基本不安装紧急电话了,思考到在山区隧道内与洞口会发生手机信号不好而产生事故,而且救助也不便捷,这样就需要安装紧急电话,方便求援。

3信息系统可靠性模型

3.1系统概念模型理论上说,智能化集成监控和管理体系(IIMMS)属于监控以及诊断系统的区域,计算机信息体系中软硬件资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I-IMMS系统监控以及诊断的对象。在探究现有的某些监控与诊断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IIMMS体系概念模型。IIMMS系统的概念模型是这系统的体系构造、功能构造和其支持技术的概括性描述。

3.2系统层次构造模型基于IIMMS体系的概念模型,我们设计了监控和管理体系的构造模型。体系在逻辑上从底向上分为两大功能体系:数据采集体系和集成管理体系,四个层次:采集数据层、管理数据层、数据分析层以及管理操作层。数据采集层实施两方面功能:数据收集与自治性管理操作,并经过网络通讯接口和上层集成管理体系通讯———传送数据、接收命令或返回实施结果。

4提高信息系统可靠性的策略

4.1细化网络安全措施网络与气象业务信息体系息息相关,科技的不断延伸,网络连接区域不断发展,偶尔网络的不安全也会引起网络的故障。提升网络有五大方法:(1)业务网要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如果一定要访问内网也一定要访问外网的服务器,把内外网分开需要网闸。(2)办公网和业务网要隔开。(3)要解决互联网出口的网络安全措施。兼具防病毒体系和流量控制,入侵检验,防火墙和保护体系。互联网的内容逐步丰富,带宽占用率很高,要施加约束,让网络顺畅。(4)要缩小网络规模。通过划分VLAN的办法,把广播域缩小。通过选取性在网和网之间完成互通,确定需要后再开通。(5)在和外单位连接的出口处加上防火墙,经过访问掌控列表约束对端网络及对本地网络的访问。

4.2体系管理人员要经过必然的方法加大对环境和设备的监控与管理过多的业务系统设备,与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工监控与这一情况有冲突。如果把系统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对体系和环境要完成自动监控和报警,故障早发现就能早处理,缩短故障时间。机房环境监控体系,中心机房关键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保证,实时监测机房环境的每一项指标,遇到电源故障、机房停电、环境温度过高非法火灾、侵入及漏水等紧急突况,必须做好记录、查询和自动及时报警。

4.3业务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靠技术人员科技和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拥有开发的技术人员和体系管理维护,把新的技术及时融入到业务体系中,这样就能及早发觉体系中存在的隐患,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另外一方面,系统产生故障时,及时把故障恢复就要靠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知识在技术的进步更新中不断创造有三个途径:

4.3.1定时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班。《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办法》中详细规定:每年信息专科技术人才参加包含“653项目”在内的每一类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共需要不低于12天或72学时。

4.3.2信息体系出现转变时要举办跟这体系紧密有关的培训补习班,让技术人员对这系统的原理、构造、线路走向等一目了然。

4.3.3公司内部要构成多些技术交流,使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攀升进步。

5结束语

通信电源概念范文5

作为国内高压直流电源(HVDC)行业龙头企业,国内继电保护软件龙头企业,国内智能高频开关电源行业主流供应商,中恒电气持续发展的根本,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专业,指的是在产品研发方面所累积的技术领先优势;一个是专注,指的是充分结合用户需求,为其定制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和及时的优质服务。

信息化建设,需要匹配企业发展需求

随着中恒电气的持续发展,人员也不断增加,对信息化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信息管理部李经理告诉我们:以前人员较少时候,企业内部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资料的存储、保管等都是靠人工来完成。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出现图纸查找困难,一物多图/多号的情况。因此,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并通过PLM系统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迫在眉睫。随之而来的,一方面中恒电气选择通过实施PLM系统来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企业的设计软件逐渐从二维向三维过渡,并加强标准化建设。

李经理亲身经历并全面参与了这个变革的过程。他告诉我们,在中恒电气内部,CAD软件主要应用与两方面,一个是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按照研发管理流程,从概念设计到样机设计,更多的是用三维设计软件;另外一个是工程部,根据客户的订单来配置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使用二维设计软件。之所以从二维过度到三维,李经理说,一方面是由于订单的相似性较高,另一方面是企业标准化程度提升的而要求。

提到目前热门的移动办公需求,李经理告诉我们,目前中恒电气也已经在网络、设备、系统选型三方面进行布局。比如,进行PDM选型的时候,中恒电气也是经过了深入的评估。之所以最后选择高大上的Windchill系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Windchill使用BS架构,可运行在任意支持浏览器,匹配移动办公方面的需求。而关于行业热门的大数据,李工认为:大数据的核心,还是积累数据,规范数据,才能为后面的分析做一定的积累。目前中恒电气更多还是在积累和规范数据方面继续加强。

CAD选型,不只是正版化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恒电气很早就开始部署企业内的软件正版化。对于信息部来说,正版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匹配、促进业务发展。

李经理表示,虽然目前中恒电气在设计方面,已经逐渐从二维到三维转化,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三维设计主要在少数部门如零部件部进行试点,下一步再考虑全面推广。但是在工程部、电气部等订单相关部门,从设计角度来看,由于产品高度相似,大部分是修改即可,以及专业工程师的设计水平不同,所以二维CAD还是继续被普遍使用。2008年,中恒电气就开始与中望进行合作。到2014年,中恒电气也看到了中望CAD在性价比、稳定性、新功能研发对优化设计方案的价值,并做了进一步的采购和推广应用。

李经理表示,信息管理部的主要职责,一方面需要结合业务的需求,匹配对应的软硬件及相关信息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需要更多关注和了解主流的技术趋势,及主流解决方案的评估,并引导业务部门应用。

通信电源概念范文6

电力通信网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广的网络之一,有光纤、微波、载波等多种传输介质。这就形成了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 传统的电力调度通信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话调度通信系统,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主要是语音和数据,但随着网络的演进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视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水电站基于现状的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厂内生产调度通信:是供调度值班人员接受上级调度部门调度管理及调度指令、同厂内各生产部门的值班人员及巡视人员进行生产调度及运行业务联系的通信手段之一;

2)厂内生产管理通信:为电厂提供行政管理电话,为厂内生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厂与电力系统内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联系提供必要的通信手段,并可以作为电厂生产调度通信的备用方式;

3)系统通信:主要指发电站与电网(包括省网、地区网等)的生产调度通信等;

4)梯级调度管理通信:主要指发电站与黄河公司梯调中心的生产调度通信等;

5)施工通信:一般用于电站施工期间,用于实现施工调度指挥等作用,保证施工通信畅通;

6)水情自动测报通信:水电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防洪,进行水、雨情的实时测报;

7)通信电源:提供对所有通信设备供电保证;

8)通信监控: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的工作重点逐步由工程建设向维护管理过渡,全面掌握、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资源,有效管理各种通信网络,建立通信网监控系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等等。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度通信系统,正常情况下,它用于指挥生产,电厂发生事故时,则可对全厂进行统一指挥,为迅速排除故障、尽快恢复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通信联络手段。而使用最多的就是行政交换机,也称为数字程控交换机,为电厂提供行政管理电话,为厂内生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厂与电力系统内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联系提供必要的通信手段,并可以作为电厂生产调度通信的备用方式,同时提供生活通信保障。

调度通信与行政通信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普通通信是点对点的通信,最多能实现三方通话,而且受系统的限制,操作也比较复杂。调度通信是点对点与点对面的通信,在普通通信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点对多点的同时通信,同时要保证调度通信的优先权。

目前水电站,都是厂调行政办公分离,厂区与办公区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实际电站要上施工通信、厂房调度通信、厂房行政办公通信、后方行政办公通信等多套交换机设备;传统交换机之间组网联络,一般采用E1数字中继或模拟中继,由于距离的因素,设备之间要上SDH和PCM光传输系统,扩展E1通道和模拟中继通道,同时为实现远动、水情测报和自动化通信监控等数据的传输,还要配置以太网接口和RS232接口,因此,造成整个传输系统的庞大和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建设、维护和管理都是十分复杂的。

2 传统水电通信现状

传统的水电通信是伴随着技术发展,将不同通信方式累加在一起的。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黄河公司)的下属各个水电站(如公伯峡和苏只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等)为例。这4个电站是作者亲历的,具有比较典型的传统通信手段,厂内有调度交换机、行政交换机、光传输系统、通信电源、水情测报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保护系统、通信监控系统等等;主要面临困惑如下:

1)通信手段堆积,维护困难。它们包括了:电话、传真、电话会议、即时消息、数据传输和视频等等,各种通信手段堆积在一起,使电站通信系统复杂臃肿,给设备使用和维护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多个厂家多个设备,维护界面不统一,接口种类繁多,维护管理难度大;

2)系统分支众多,分布区域广泛。跨域发展的策略不断完善,使整个水电站系统,在随着开发西北的策略,在西北各省都部署了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不同梯级电站,且分布的地域范围广泛,日常沟通频繁,无统一通信网络,导致产生高昂的通信成本支出;比如,运维人员出差在外,与家人朋友联络,只能通过长途网络,长途费用高;

3)各通信系统相互独立。各个通信系统,如数据、语音、视频等,相互之间互不相干,难于管理,新功能应用难以突破;

4)地理因素导致系统部署困难。如果按照传统通信系统建设,主要是基于传统虚拟网业务或传统小交换机等老式语音业务,专网覆盖、普及范围有限;若采用租用中继的方式实现网、局和站端的电话网络互连,费用较高,内部沟通不方便,无法统一管理;受成本投入考虑制约小规模分支如小的水电站等,用户数量不多,不适宜采用传统交换设备或电路组网接入的办法:一是不值得投入那么大的资金上设备;二是电厂分布广,若采用传统组网接入,投入大、电路占用多,目前资源无法保证所有厂站接入;三是若采用电信接入,会有通信不一致和费用高的缺陷。

3 基于IP的融合调度通信技术的引入

3.1 融合通信的概念

融合通信是指,把传统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一体的新的通信模式。它将传统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融合到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语音、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并真正的把通信与企业业务流程结合起来。

3.2 融合通信的发展

传统的通信系统主要有语音、数据通信两个系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工具种类得以应用,由于不能及时整合,导致各类沟通方式离散,业务流程与通信分离。而基于IP的水电站通信解决方案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3.3 基于IP的水电站通信解决方案优势

针对水电站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区域广泛、地理环境特殊的众多综合因素,推出基于IP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实现水电站内部组网、分支机构互连,实施统一管理,提供统一业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统一组网应用:黄河公司下属分支机构众多,且分布区域广泛,内部沟通频繁,外地与总部人员或家属之间长途通信成本高昂。以多分支机构互连,通过黄河公司与下属分支机构的异地统一组网,实现内部通信联络“0”通讯费,并融入企业新型增值应用。

解决方案:

(1)统一组网:基于IP网络,实现跨域多分支统一组网,内部沟通免费;

(2)安全保障:系统采取双机热备和主备路由多重保障机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基本PBX功能:提供分机互拨、外呼权限、来电显示,呼叫转移,通话保留等基本功能应用;

(4)智能路由:根据不同的被叫智能选择路由出局,支持专网号码走专网路由,拨打外线迂回当地外线出局,实现“长途变市话”的效益。

2)行调一体化:由于多级电站机构管理需求,加之涉及跨地域、多种设备、多类接口、多网络接入的组网连接以及部分生产环境较为复杂,日常生产客观上需由上级统一调度把控,以提高管理效率。

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IP专网,实现多分支机构联网建设:

(1)多种容量、多种接口选择;

(2)快捷指挥调度:系统提供涵括整个组织架构的统一通信录,可快捷对任意成员进行快速准确的指挥调度;

(3)实时作业调度:业务功能丰富的应用终端,具备语音、视频、IM消息的实时传输交流,提供实时作业调度;

(4)救生引导及紧急广播: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直接播放应急预案中设置好的预案语音文件,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引导;可与现行报警系统对接,实现报警联动广播功能;

(5)视频调度功能:通过可视化终端,调度员可以监控现场图像。视频监控终端还可以和语音设备进行联动,可进行同步的语音视频通话;

3)管理集中化:现代企业的管理,既讲究分权、更讲究集中。管理的集中化可有效提高效率

解决方案:

(1)统一通信录:全部组网节点,通信名录自动同步,统一编辑管理,员工无须手动干预;

(2)统一网管:基于IP网络,实现全系统所有设备的集中维护及管理;

(3)计费中心:系统计费中心提供大容量原始话单存储、准确的计费信息,可实现统一管理、分布式独立计费,便于对总部与分厂之间进行独立话费核算和查询功能。

4 结论

尽管基于IP的新技术的引进,会给传统的调度通信系统带来新的变革,但是,传统PBX的实时性和安全性,也是IP设备所不具备的,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实时性和安全性,必然不会成为我们应用新技术的门槛,新技术的应用,也必然给水电通信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本文中提到的新技术,有待从运行安全和管理规程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可行性。

参考文献

[1]DL/T 5080-1997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2]YD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3]DL/T 544-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4]DL/T 534-93电力调度通信总机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