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1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① 单韵母(6个) :a o e i u

② 复韵母(9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特殊韵母)

③ 鼻韵母(9个) :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④ 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 u zào láng bi qū g ǎn hng qí

构 造 狼 狈 驱 赶 红 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 ào liang qiǎo miào xiǎo jiàng biün jiüng

漂 亮 巧 妙 小 将 边 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 b üo(包) báo(雹) bǎo(饱) bào(抱) 。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 ),上声( ),下声( ),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加快识字步伐,提高识字量,进行自主阅读,学好普通话的金钥匙,但是汉语拼音字母的抽象、学习过程的枯燥,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如何省时高效,尽快让孩子熟悉汉语拼音字母,熟练自助拼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是实现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汉语拼音。

一、恰当使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单纯的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不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关注小学生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第一次接触拼音,开始学习a o e时,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拼音王国” :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课件出示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生:想)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课件出示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 o e 。(课件中a o e 从房子里跑出)嗨,小朋友们好。(学生与拼音打招呼。)欢迎你们来拼音王国做客,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用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拼音王国中的三大家族,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灵活使用多媒体,创设汉语拼音教学情境。

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结合教学内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轻松理解所学知识。

1、运用图像,再现情境

在教学单韵母“e”时,课件出示这样一幅动画:一只白鹅从远处游来,在池塘中央停下来,并扭头看它的同伴,这时画面停下来,师问:池塘中,鹅的倒影是什么形状?用手在桌上画一画。学生画完后,再出示字母“e”,这样学生可以很快说出识记方法: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又如在教学字母“ü”时,由课件生动地演示出鱼吐水泡的动画,以此加深学生对ü上两点的印象。

演示动画使画面更加形象、生动,不仅可以激趣还可节约教学时间。

2、运用语言,深入情境

学生即使把标调歌背得滚瓜烂熟,到了给ui和iu 标调时却总搞错。有了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学完复韵母ai ei ui 的读音和字形后,在读带调复韵母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图片编了一个故事: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头上,好热啊!瞧,拼音王国都被晒得变白了!王老师准备了三顶帽子,到底先给谁戴呢?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 找o e, i u ( ü)并列标在后。”“同学们,帽子给谁戴呢?”接着多媒体展示u 和i的对话:“我俩谁站在后面,帽子给谁戴,好吗?”动画强调小i站在u 的后面,帽子就会戴在了小i的头上。就这样,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不但突破了这节课给ai ei ui 标调的难点,还为下节课学习ao ou iu给iu 标调做好了铺垫。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提高学生接受新知的效率。

拼音教学中,小ü 跟j q x相拼省略两点的规则,跟大y 一起去掉两点的规则,一直是较难突破的重难点。因为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这些规则。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 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i u ü 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同学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打完招呼后,小i 和小u 都找大y 妈妈和大w 妈妈出去玩了,成为整体认读音节yi 和wu。这时,小ü看见别人都有妈妈带着,就他没有,急得大哭起来,然后,善良的大y 妈妈走过来,牵起小ü宝宝的手,说:“我带你去玩吧,但是你要把眼泪擦掉哦!”同时,课件上大y 伸出大手,擦去了ü 的两个点,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yu。这样,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而且掌握了小ü 遇见大y去掉两点的规则,后来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与j q x相拼省略两点的规则。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给原本枯燥贫贬的拼音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练习巩固

初入学的儿童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老师如果长期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设计、制作新颖多样的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播放录音,准确拼音

电脑里放标准读音,学生眼睛看图片,耳朵听读音,用心不出声读,老师则在教学进中适时播放,学哪个拼音就播放哪个。每个读音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使用的次数。

2.设计游戏,练习拼音

还可以将有趣的视听游戏渗透于枯燥的拼音练习中,如“小鸟回家”、“摘苹果”、“找妈妈”、“采蘑菇”等等。

3.媒体辅助,书写拼音

在读准音、记住形的基础上练习书写,仍可用动画辅助。如学写“b”字,先在放大的四线格中出示:,再采用动画,用箭头所示方向依次出现笔画、,这样学生对“b”的笔画顺序,“b”在四线格中占的位置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使书写直观化、具体化,同时还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要把字母写得端正、匀称、美观。

可见,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之处,并能为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不持久,能保持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拼音教学更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当孩子们学累了,写累了,这时,给他们放上一段音乐,动动手,做做操或玩玩游戏,这样既轻松,又巩固了新知。如:

课中操(配上轻音乐,孩子领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 f……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 o e .....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音节认读表zhi chi ....专心听,大声念,学好拼音基础牢。( 休息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次选用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复习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3

摘要:无论是“五笔字型”或是“半角全拼”的输入,其速度均较缓慢,很不适应信息传递的需要。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建议:在简化汉字的同时,也要简化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为何简化?如何简化?对简化汉语拼音方案都有哪些好的建议,本文试着进行探索。

关键词:简化 汉语 拼音方案 探索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炎黄子孙们倍感骄傲。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动着历史的巨轮阔步前进,可是这艘巨轮载重超员,至今还没有跃到世界“龙船赛”的最前列。汉语还不算世界通用语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汉字在电脑输入中,明显表露出迟钝笨拙的弱点。无论是“五笔字型”或是“半角全拼”的输入,其速度均较缓慢,很不适应信息传递的需要。所以我建议:在简化汉字的同时,也要简化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

在教育界,现在乡村小学正积极筹备开设外语课。可当下初年级儿童所学的汉语拼音字中,有的拉丁字母改变了英文读音,由于“先人为主”的规律,对小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我们的汉语拼音要进一步溶解于世界通用浯中去。这并不是对炎黄列祖列宗的背叛,而是华夏文化的一大进步,这也是时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我主张用部分单音符,和大量的复合音符分别给汉字注音,它虽不能取替汉字,我希望它能尽快地成为汉字的一部分。费不了多少年,汉丁文字一定能占居大小报刊的每一个版面。它定能完美地表现华夏丰富多彩的语汇世界。

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华夏文化一定能在全人类得到推广普及。使我国民族文化的经典传播于全球,尽情发扬光大。简改拼音方案的宗旨是:恢复一些拉丁字母的英文读音,给小学生学习英语提供点方便;克服现行拼音方案音素多,书写慢,直呼难;以及不能与汉字并列、同步排版等缺点.逐步走向以汉字合一的文字记录汉语的阳光大道。

书面语言毕竟没有口头语言运用那么广泛、自由。所以尽快改革语音文字,并且与汉字紧密结合起来,是汉语语汇发展必备的基本条件。

有老师做出了如下改革的设想,这里不妨摘引部分以飨读者。

在最初的汉语拼音方案里,没有整体认读音节,主要是小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深感特殊的拼写规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逐步改革而成。这便引出我的第一个问题:这些特殊拼写规则当然包括整体认读音节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没有它,是不是有些汉字就没法注音了?

我们试试看,首先把声母r同样放到韵母中,使得r具有声韵双重身份,废除特殊拼写规则的第一项,亦即废除前7个整体认读音节,知、蚩、诗、日、资、雌、思用自然拼音法,即为zhr,chr,shr,r,zr,cr,sr。其次,将韵母ü改为v,这一项改革势在必行,其道理无须赘言,已处于事实应用状态。我们看看声母中的最后两个y,w,实际上和韵母的i,u 完全一样,所以才出现了特殊拼写规则的第三项,像r即做声母也做韵母一样,完全可以废除声母的y,w.也不用什么特殊规则,只要自自然然的拼写为写成i(衣), ia(呀), ie(耶), iao(腰),iou(忧),ian(烟),in(因),iang(央),ing(英),iong(雍)。

u(乌), ua(蛙), uo(窝), uai(歪),uei(威),uan(弯),uen(温),uang(汪),ueng(翁)

jv(居),qv(区),xv(虚),lv(吕),nv(女)不去想什么劳什子变i为y,变u为w,ü上的两点省不省略,即简单又明了,碍着谁了?

关于声调符号,现有的标音方法,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很是方便实用,但在今天很明显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现有的几种拼音输入法都对其无可奈何,尚未找到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只能靠词组输入这一被动有限的方式去弥补其不足。也许在拼音后加上数字1-4来注明其声调不乏为一种解决之道。

总而言之,1、将i,u, r三兄弟即做声母又做韵母,废除整体认读音节及其与之有关的特殊拼写规则,改用自然拼音法。2、用字母v取代ü。

改革后案为:

24个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x, z

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i u

24个韵母: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拼写时就用这47个声韵母自然拼读。

声调符号建议采用在拼音后加上数字1-4注音的方式,即1,2,3,4分别为1,2,3,4 声,轻声不标。

隔音符号:保留原方案

还有的人建议提出用v来代替ü的方案。然而把v作为韵母使用,仅能用来拼写“绿、女”两个音节,从资源效用上来说是严重的浪费。应当尽可能的节省下来,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下一步完善(以及将来的可能的汉语拼音文字的研制)留下一定的技术空间。

就目前来说,总的可利用资源就那么多(26个),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能够有剩余资源终归是好事,这个资源不仅不应该轻易浪费,相反如果可能,还应该进一步挖掘资源,例如字母r就是一个(我的建议是:用yu代替r,取消字母r作为声母的用途,仅保留直读音节ri)。节省下来的r再加上原来闲置的v,我们就有了两个备用资源,它们可以派上更大更好的用途(例如,可用于标调法的改进)。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时间应该是一个月,即使是一个月的教学时间,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仍然十分吃力。我任教20余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已经是第三次了,但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感到轻松。在拼音教学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我,我一直都在苦苦地追寻良策,怎样才能找到更好更合理的办法来解决,如何才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有效。接下来,我就来谈谈我在拼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质疑,和大家一起进行简单探讨,我说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从事汉语拼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家给予指导。

一、首先是“o”的发音问题的探讨

磁带和网上下载的拼音教学中,都是发“噢”(o)音,要求发音时口型不变。但学生总是会发成“欧”(ou)的音,或者是“凹”(ao)的音,口型总会发生变化。甚至有学生和家长提出异议说:幼儿园老师教的是发“喔”(wo)的音,口型发生变化。于是我专门去几个幼儿园和几个小学语文老师处请教,寻求准确的答案。但结果还是有两个意见:有的认为是发“噢”(o)音,有的认为是发“喔”(wo)的音。我和几位老师再仔细研究语文课本,单韵母o的旁边画着的一只大公鸡打鸣的插图,教参中的儿歌教学“o,大公鸡,喔喔啼。”“路边公鸡喔喔啼。”“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喔喔喔。”我们又查了一下字典,字典中“喔”的读音是“wo”,拼读时首先发声母w的音,再逐渐向o音过渡,此时口型就发生了变化。我在想:但是如果o的发音是“喔”的读音“wo”的话,那么汉字“噢”与汉字“喔”的读音不就相同了吗?这很明显是个错误的发音。所以,我认为一年级语文课本与教参中对于o的发音教学应当予以修改,确定发“噢”(o)音,要求发音时口型不变,这才不会导致相关汉字发音的冲突。我的建议不一定准确,还希望广大从事汉语拼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家给予指导。

二、标调规则当中的欠合理现象的探讨

标调规则说:“ oe,i u ü,标调多按此顺序。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 e。i u 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 上标调不加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因为声调标调的原则多数是谁在顺序前面就标在谁上面。但是“i u 并列标在后”的特殊规则,给学生在有复韵母ui 、iu的音节上标调造成了很多错误,学生经常在有复韵母ui 、iu的音节上标调时都标到了i上。我个人认为,如果标调规则中没有“i u 并列标在后”的特殊规则,学生标调当中的错误就会大大减少。

三、如果ü和j、q、x相拼不去点,更利于学生识记

jqx与ü相拼省写ü上的两点的拼音规则是拼音教学中的一难点。其难在一是不知为什么要省写ü上的两点;二是学会了省写规则后,又将其它声母(如:n、l)与ü相拼时也去掉ü上两点;三是省掉两点后又将ü读成u,造成拼读错误。现代汉语拼音中,j、q、x不会与u相拼,只和ü相拼,而其他声母没有和ü相拼的。因此,j、q、x遇到u只能发ü的音。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5

生物在适应环境中不断进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野的开阔也在进化。世间的一切事物也总是在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变化着,汉语拼音也应向方便书写使用,减轻学习负担,快速掌握的方向变化。为此,我就汉语拼音提出一点改革观点:

一、用英语小写字母“v”取代韵母“ü”

其好处在于:书写笔画由4笔变成1笔,这可提高书写速度;在拼音规则上,少掉了“j、q、x与ü相拼时,要省掉两点”的规定,而这个规定,学生学习时最易出错,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习时的负担;在电脑打字上也用“v”替代“ü”的规定。

二、用英语大写字母“V”作声母

读音与“ü”相同,这样使“y、w、v”协调,由“i、u、ü”领头的韵母也好书写与拼读,如yun可写成Vn,由此,直读音节“yu、yue、yun”可分别写成“Vv、Ve、Vn”。从而达到易学且书写便利的目的,在电脑的汉语拼音打字中,大“V”仍可用小写“v”代替。

三、将韵母中的“ui、iu”,直读音节中“yun”都删去

因为它们易拼读,同时也删去“i、u”并列声调标在后的规定。删去这些后,更简洁,也不妨碍拼音,相反可减少学生学习时的记忆负担。

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范文6

一、激发学生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意志薄弱,教师就要察言观色,多方激趣。激趣的方法有多种,如谈话激趣、故事激趣、图片激趣、编顺口溜激趣、唱儿歌激趣、引入现代化教具激趣等。此外,游戏活动也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找朋友”游戏(老师读一个字母,让学生找出这个字母)、“猜字谜”游戏(像个6字是什么字母?两扇小门是什么字母?)等,学生特别乐于参与。其实,现实生活中也包含许多激趣元素,如“两境图”(情景图、表音表形图)就是从现实生活提炼而出,描绘了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教师使用好“两境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刻的音形感知。学生对汉语拼音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去,从而喜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二、引导学生会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给学生心理上的温暖和安全感。其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1.引导学生自悟发音。如教学复韵母,教师可先示范发ɑi、ei,让学生注意口型的变化,总结发音方法:由第一个音向第二个音滑动,中间不断气。进而引导学生自悟其他复韵母的发音。

2.引导学生比较辨别字音字形。如b-p-d-q、m-n、ui-iu、ei-ie等学生特别容易读混或认错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辨别、比较、寻找识记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给学生足够观察、思考的时间,把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都调动起来,从而获得全面深刻的印象。如教学标调时,我遇到了困难,当我告诉学生按照口形的大小标调,似乎很抽象,学生不注意就错,这时我让学生观察书中不同的音节,自主去寻找标调的规律,最后得出“有aa上标,没a找oe,iu都有标在后”的规则,这样学生标调的错误就明显少了。

三、在活动中感悟

教学汉语拼音还要顺应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新知,这样学习效果会深刻得多。

1.摆一摆。如教学声母bpdq,因为其形近,故容易混淆,我让学生准备半圆和一竖的纸片,自己动手摆一摆,明确位置,巩固了对字母的识记。

2.画一画。课堂上,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让他们动手做出所学的字母卡片,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让他们觉得字母也可以有生命,有颜色。

3.演一演。教学音节时,让学生分别戴上小猴的头饰,在讲台前推动表示声母、介音、韵母的卡片,其他学生随着碰撞拼读,让音节教学更生动形象。教学jqx与ü相拼时,请一名同学扮演小ü,三名同学分别扮演jqx,见面握手问好,同时小ü摘下头上的帽子表示礼貌。演完全班齐唱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学生记住拼音规则的同时,也进行了礼仪教育,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4.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用自己的方法去识记字母。如教学字母g,有同学说像个9字ggg,有同学说q字加弯ggg,还有同学说鸽子头ggg,学生说的同时开动了脑筋,培养了其思维能力,令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在合作中升华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汉语拼音教学更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