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要点;薄弱环节;对策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电力工程安全危险程度在高危行业中列第八位。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安全风险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作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切实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是当前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最终都需要由不同专业人员的现场作业来完成,如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需由电网调度和变电倒闸操作来完成,输变电设备技改大修需由输变电检修作业来完成。因此,落实对现场作业的风险管控是电网企业实现安全目标的基本保障。为确保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对于现场作业的风险辨识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电网企业所安排的周期性停电计划均为综合停电计划,计划中包括技改、消缺等多项作业内容,所以传统的仅针对某一作业开展的风险辨识已经不适用。风险辨识必须综合考虑作业本身和与其他作业之间的影响,才能真正反映某一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基于上述考虑,供电局研究提出了包含多个作业内容的作业项目的概念和围绕作业项目实施安全风险管控的理念。

2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三步走”

针对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辨识,不仅要关注作业本身的风险,还要关注其他作业的影响。因此,供电局提出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三步走”的方法。

(1)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方法,对作业现场(包括电网运行方式、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变电设备隐患等)的静态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提出管控措施并更新入《作业安全风险库》,为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静态风险基础数据支撑。

(2)运用三维辨识法对作业现场的风险进行综合辨识、评估以及复核确认,提出风险管控措施。三维辨识法是指对照《辨识范本》来辨识作业过程中的动态风险,查看《作业安全风险库》来提取作业过程中的静态风险,通过现场踏勘来确认作业项目的风险。

(3)依据前两步所明确的现场动态、静态风险,使用《作业项目风险评估标准》,从工作复杂度、工作难度、风险情况、班组交叉作业、施工器具、施工时间跨度等方面对作业项目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通过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三步走”的规范作业流程,尽量减少、弱化人为主观判断内容,充分考虑影响作业项目实施的各类因素,并以量化的依据来界定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以及明确相应的风险事件和控制措施,从而使对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实现标准化。

3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要点

为了能够规范化、标准化地开展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供电局梳理提炼出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流程(见图1),同时明确各流程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并着重对项目建立、风险评估、审核批准、承载能力分析、现场实施这5道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管控。

3.1 项目建立

作业项目创建时,一般以单条月度工作计划为一个作业项目;对于关联度较高的几条月度工作计划,可以合并成一个作业项目。地市电力局运维检修部计划专职负责将生产管理系统中正式下达的次月工作计划导入风险管控系统,依据通用原则创建作业项目,并将作业项目下达到涉及的工区(包括检修、运行工区)和相关配合单位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同时填写风险管控措施。

图1 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3.2 风险评估

作业项目下达后,就要对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一是,由地市电力局调控中心结合省电力公司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单,依据《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标准》编制电网运行方式风险评估表和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通知书,明确电网运行方式、存在风险和电网预控措施等内容;对于存在较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的作业项目,还应编制电网事故预想。二是,由项目涉及工区安排相关人员结合调度提出的电网预控措施要求,按照“辨识三步走”的方法,对所指派的作业项目(含多个作业任务)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并上报工区专职;相关配合单位(营销部)根据调度提出的电网预控措施要求,填写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三是,由工区专职对作业项目所有风险等级工作任务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对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审核,填写工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到岗到位人数和相应岗位,并上报工区领导。

3.3 审核批准

工区领导对作业项目的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审核,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专职对工区上报的作业项目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审核,填写单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人数和岗位。对于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为一般及以下的,其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需由安监部专职备案后,作业项目风险辨识及评估工作才能结束。对于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为较大及以上的,其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需由安监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审批。对于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为重大的,其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控措施还需由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审批通过后,作业项目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才能结束。

3.4 承载能力分析

在一般及以上风险作业项目列入周计划后,由各工区安排相关人员对各工作任务开展安全承载能力分析,依据工作任务风险评估及预控措施生成《控制措施卡》进行现场作业风险管控。作业项目为单一生产班组承担的,由该班组的班长进行安全承载能力分析;项目涉及多个生产班组的,由工区作业项目负责人进行安全承载能力分析。

3.5 现场实施

现场实施作业风险管控包括:在开展现场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查看并打印《控制措施卡》,必要时可补充完善《控制措施卡》中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依据《控制措施卡》对现场作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及时总结《控制措施卡》执行情况。

3.5.1 变电运行作业《控制措施卡》的使用

(1)使用人为负责拟票、审票、操作、许可工作的运行值班人员,作为危险点分析预控使用。

(2)依据《变电站安全围栏标准》和《操作票、工作票管理规定》开展“两票”工作。在操作拟票、审票、正式操作和工作许可前,应确认《控制措施卡》中的风险是否变更并及时调整。

(3)正式操作(许可工作)前,值长根据《控制措施卡》向负责操作的值班人员进行交底。

(4)操作过程中的新增风险事件应按“操作异常”处理要求执行。

(5)操作结束或工作票终结后,值长应结合“复查评价”与操作人员共同总结《控制措施卡》的执行情况。

3.5.2 变电、输配电检修作业项目《控制措施卡》的使用

(1)《控制措施卡》执行人由工作负责人担任。

(2)《控制措施卡》可作为工作安全交底内容使用;使用《控制措施卡》的作业项目,若同时使用《作业指导书》,则应用《控制措施卡》替代《作业指导书》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使用。

(3)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负责人负责监督《控制措施卡》中控制措施的落实并逐项确认,并随时判断《控制措施卡》中的风险是否变更且及时调整。

(4)作业结束后,执行人应在班后会中与工作班成员共同总结《控制措施卡》的执行情况。

4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控薄弱环节及改善措施

(1)虽然力公司在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中引入了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但是班组承载能力分析仅能通过可以直接取得的人员素质情况和班组装备情况进行评估,尚无法准确反映班组成员的精神状况。

改善措施:引入员工岗位适应性心理学分析,优化班组承载能力分析标准,定期由班组长将班组人员岗位适应性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使得评估所需的信息更加贴近实际。

(2)作业项目立项过于依赖个人判断,尚缺乏统一的立项标准,实施过程中差异性较大。

改善措施:经过不断摸索,提炼形成作业项目立项标准,并定期更新完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严谨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做好项目的风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手段,才能对风险进行更有效地控制,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才能使其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HSE管理 PDCA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近年来,随着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的持续与深入,HSE管理体系作为控制健康安全环保问题的系统性载体,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逐步得到了体现和验证。以《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的HSE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和不断完善,企业定期修订“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作为HSE管理工作的标准要求,确保安全领导力建设、HSE制度系统和培训系统等建设工作的提升。但是,通过多次的审核评估可以看到,在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中“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将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更加有效的与日常生产工作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值得关注和探讨。

2 HSE管理体系推进现状分析

2.1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风险管理是企业HSE管理的核心内容,所有工作的基础都应围绕风险辨识的结果开展。虽然目前企业各级均开展了危害因素辨识工作,但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尚未与应急预案管理、隐患管理以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关键风险控制措施有机结合,没有达到危害因素辨识的真正目的,辨识结果未得到有效应用。

2.2培训管理有待提升

由于人员的不断更新和流动,HSE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系统培训不能满足人员变化的需求,HSE体系工具方法的应用不能及时有效的宣贯到各级人员,造成HSE体系工具方法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中出现偏差,成为产生“两张皮”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3应急管理有待规范

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目前各级编制的应急预案在形式上具备了一致性,但从内容上来看还未形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的预案体系。应急演练形式大于内容,而未对预案中具体操作程序、步骤是否有效进行演练和评价。

2.4闭环管理有待改进

一是对审核出的问题,重整改措施,轻原因分析,忽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的措施落实;二是对检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无跟踪验证或反馈后未进行核实,不能形成真正的闭环。三是缺少对问题的统计分析,同一问题或重点问题反复出现未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3建立HSE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探讨

合理按照PDCA模式开展工作是建立HSE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有效模式,即建立企业期望达到的目标和结果,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实施,并根据HSE相关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3.1工作策划是关键

做好工作策划是有效开展HSE管理的关键。目前企业开展HSE管理主要是以各种HSE体系工具方法为依托,例如个人安全行计划、安全观察与沟通、工作前安全分析、工作循环分析、安全目视化等等。如果饿将各项工作单列计划开展,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重复浪费,而且还会因为另外增加了工作量导致抵触的工作情绪,各项工作成为应付,造成“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将工具方法加入业务工作计划,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运用工具方法。

3.2系统培训是基础

目前系统的HSE管理培训尚不能完全适应企业人员的快速更新。目前,多数在日常生产中真正使用HSE管理方法的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在理解和运用体系工具时容易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系统的培训能让员工更加深入的了解开展HSE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理解开展各项工具方法的目的和效果,从思想上改变人员对HSE管理体系的认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并且“我会安全”的最终目的。

3.3绩效考核是保障

绩效考核是从制度上保障HSE管理有效开展的前提,合理完善的绩效考核系统是HSE管理的重要保障。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定期考核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能够及时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对完成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确保各项计划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另外,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正面激励,肯定员工在HSE管理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激发各级人员参与HSE管理的积极性。

3.4体系审核是手段

体系审核与传统的检查区别在于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制度、人员、硬件设备等多方面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对制度的及时修订、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硬件设备条件等措施解决问题发生的根源。

结语

HSE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安全环保长效机制的科学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手段,同时也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内容的变化,倡导的先进管理模式,强有力的领导力作用和对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分析企业HSE管理现状,结合PDCA管理模式,提出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四点结论:(1)在工作策划中将HSE工具方法列入业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系统培训转变人员对HES管理的认识,提高运用HSE工具的能力;(3)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尤其应建立合理的正面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HSE管理;(4)利用HSE体系审核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各项问题,提升HSE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侯殿龙,王勇,杨国锋.HSE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法探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85-88.

[2]万守华.推行HSE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安全长效机制[N].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

[3]陈生伟.油田企业HSE管理体系实施现状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1.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联防联动 应急 防控 协作

中图分类号:T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20-01

1 区域基本现状

1.1 基本情况

所属单位三个油品储罐区域位处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朝阳四路,区域内23具储罐总计容量为570000 m2。

其中: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输油处咸阳输油末站有100000 m2原油储罐2具,10000 m2原油储罐4具。

咸阳长庆石化公司有20000 m2成品油储罐4具(其中汽油2罐,柴油2罐),50000 m2原油储罐3具。

西北销售公司陕西分公司有10000 m2成品油储罐10具(其中汽油4罐,柴油6罐)。

储罐区域占地面积为125067 m2。

区域日常作业人员93人(其中:输油一处为7人;长庆石化为23人;销售公司为63人)。

1.2 周边情况

罐区东距离福银高速3000 m,南距渭河直线距离约500 m,西距长庆石化公司厂区320 m、咸阳市区3400 m,北距西铜铁路线550 m,罐区与兰郑长输油管线连接。

2 区域消防保障

长庆石化公司与咸阳市公安消防支队以协作方式联合组建了专职消防队。性质为现役部队,对内为咸阳公安消防中队,对外为咸阳市公安消防特勤中队,接受咸阳市消防支队的领导和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指导。

消防队有现役指战员45人,消防车12台,其中泡沫4台、干粉2台、高喷2台、水罐1台、直臂平台1台、防化洗消1台、抢险救援1台。

其他区域均按规范配置相应的固定、移动消防设施。

3 区域消防安全风险

储油罐区占地面积大,油品储罐多,储存油品为易燃、易爆危险品,闪点和燃点较低,一旦储罐区发生火灾,存在“一罐失火,四邻遭灾”的局面。

一旦储罐区与发生火灾,直接影响生产装置的原油供应,终止油田原油运行,以及西北销售的成品油销售,兰郑长输油管线的运行。

对市区周边企业的影响,罐区火灾持续时间长,热辐射范围广,单方扑救困难,扑救中使用的大量消防用水及泡沫混合液,极易流入渭河,造成渭河及周边土壤重大环境及水质污染事故,如油品大面积泄露失控,极易造成周边居民油气中毒、水质污染等次生事故发生。

4 建立应急联防联动工作机制

4.1 成立应急联防工作领导小组

长庆石化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北销售分公司三个单位成立储油罐区应急联防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三个单位主管领导轮流担任,统一领导、指挥、协调三家单位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确保在处置储油罐区各类灾害事故中,能够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防灾救灾,确保咸阳储罐区域安全。

4.2 各单位职责

长庆石化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北销售分公司在集团公司在陕协调办的指导下,加强属地管理、落实直线责任,加强各自区域内安全环保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应急联防联动工作。一是制定联防联动工作计划、制定联防联动工作职责和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与地方公安消防队的沟通,在责任上要分清区域、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在管理上强化联防联动,统一组织开展风险辨识、统一编制应急预案、统一制定联防联动工作计划,统一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二是要加强各单位沟通与协调。特别是要加强基层队站日常业务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和重大活动告知制度,以保证区域生产作业安全,同时,要健全重要岗位电话、联络员通讯联系方式的资料图表,确保突发事件通讯联络畅通。三是要强化资源共享。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抢险人员和应急物资、设施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分类分级建立应急资料台帐,提交给联防联动领导小组,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台帐档案,实现应急物资资源共享。

4.3 应急联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各单位建立区域联防联动工作制度,协调各单位建立完善联防联动和应急救援实施方案。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联合综合性联防联动活动。

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组织联防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系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研究、协调、解决联防区域内重大安全环保事项及联防联动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联防联动工作目标。

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协调各单位每两年联合开展一次综合性区域安全环保风险评估,每半年联合开展一次专项安全环保风险辨识活动,依据报告,制定风险控制、削减方案。

建立应急救援工作制度,掌握各单位应急资源日常储备及应急抢险组织情况,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事故预案演练。

建立重大作业报告制度,区域内各单位在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工艺技术改造,以及进行重大对相邻单位产生安全环保风险时,应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并联合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制定相应控制措施,以保证区域生产作业安全。

5 联防联动运行效果

5.1 统一管理,强化协作

咸阳储油罐区占地面积大,油品储罐多,储存数量大,油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严峻形势,以及发生火灾极易蔓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河流污染事故的实际问题,联防联动机制形成后,三家单位统一领导、指挥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确保在处置储油罐区各类灾害事故中,能够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防灾救灾,确保咸阳储罐区域安全。

5.2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联防机制形成后,整合三家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抢险人员和应急物资、设施,分类分级建立应急资料台帐,提交给联防联动领导小组,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台帐档案,实现应急人员、物资资源共享。长庆石化公司消防供水系统双干线与区域消防系统进行联网,作为该区域消防供水备用水源,满足相关流程的畅通和供水量、强度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不间断的连续供水。实现消防用水双保险。

5.3 防控、应急能力增强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应用

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是鞍钢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战略下打造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以创建最安全的钢铁企业为愿景,于2010年创建、运行安全信息网,与安全管理过程高度结合,实现了安全管理的信息动态化、办公效率化、资源共享化、问题受控化和改进持续化。

1、设计目标

安全信息网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和OA网络,将安全管理各要素有机串联,实现动态、闭环的过程管理。目的在于:①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为管理人员提供统一、标准和协作的管理接口;②使隐患整改、危险辨识等协作流程管理程序节点清晰、责任明确、闭环跟踪;③实时收集、统计、分析安全管控过程数据,便于管理者决策;④实现系统资源内部共享,形成经验交流平台;⑤推进无纸化办公,节约安全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2、平台组成和主要功能

安全信息网由信息、法律法规制度、危险源辨识、应急管理、隐患辨识与整改、班组安全管理、作业管理、培训教育及相关方管理9个模块和分公司、事业部两级主页组成。

2.1信息。是安全检查通报、安全动态信息、安全工作计划及总结、公示公告及通知等信息的综合平台,是员工接收、查询安全信息的主要途径,各个子模块中可根据日期、部门名称、标题进行查询、导出明细报表和下载。

2.2法律法规及制度。提供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各级公司和部门制度、安全技术规程的录入、查询和下载。

2.3危险源辨识。安全信息网的核心模块之一,它提供动态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评审、和控制流程。由岗位员工辨识发起,经班组、作业区运用作业危险性评价法(LEC)逐次定量评价后,上报事业部进行审定,每个评价节点均可以实施核准、修订和退回操作。最终形成正式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方案,反馈至班组和岗位执行。系统根据辨识结果生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及目录。在辨识基础上,提供重大风险及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的修订、维护、等动态管理功能。

2.4应急管理。提供分公司四级应急预案体系文件的上传和、应急预案演练记录的录入及归档、应急设备清单和应急机构组成等文档的备案功能,以便员工随时查看和使用。

2.5隐患辨识与整改。安全信息网的核心模块之一,为自下而上、全员排查事故隐患提供信息化流程。员工对作业活动、人员、环境、设备设施、规章制度等开展常态化排查,通过安全信息网录入隐患信息,并根据隐患类别提报设备、生产或技术部门整改。隐患整改责任人在隐患信息提交发起24小时内给予答复(继续提报、驳回上一步、整改),并跟踪隐患整改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整改。整改结束后发起人进行现场确认,登录安全信息网上传验收照片和结果,完成封闭。隐患治理模块可以快捷追踪每个隐患处理的进度,在达到“定整改期限、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和定验收评价”要求的同时,使隐患处理流程透明化、可追溯。同时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定量评价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履职情况、事故隐患的类别分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成效。

2.6班组安全管理。安全信息网的核心模块之一,即时化、痕迹化地为班组长提供作业活动安排、作业危险辨识和控制、安全点检、培训教育、安全活动等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平台,同时便于上级管理者对班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作业危险辨识与控制在后台依存于危险源辨识模块,使安全信息网整体实现统一、协调的危险控制功能。

2.7作业管理。实施动火和检修作业的申报、审批和许可程序。用户按照赋权履行审批流程,系统自动对审批作业存档、生成清单,可直观呈现作业的审批编号、流程状态、作业单位、作业类别、作业时间、作业内容及部位等全部信息。

2.8培训教育。按照培训类别和层次的不同,分类实现各级培训工作计划、实施过程和评价的录入、存档,生成管理台账,可方便进行查询和统计。

2.9相关方管理。将相关方安全生产准入备案情况、项目合同、单位资质、服务部门、人员状况等资料进行存档,并由相关方主管部门动态更新备查。

3、应用成效

(1)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快捷和直观的安全管理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途径,便于企业及时、迅速对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应对和决策。(2)使企业安全管理模块化运行,易于贯彻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3)为企业隐患治理工作创造了先进的运行平台,增强隐患排查的深度和广度。自安全信息网实施以来,隐患排查治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4)相对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减轻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安全管理执行效率。(5)融合现代化网络和信息技术,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分公司整体安全管理外部形象。

4、结语

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种高效的管理途径,使各个管理层级、管理要素有机和高效联合,为企业事故预防奠定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就前景而言,下一步还需要在人机界面、适用范围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同时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夯实基础管理,为企业实现现代化安全管理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云.现代安全管理(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胡才修,陈宝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教程.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3]周刚,许俊勇.安全环保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

①程星(1984),男(汉族),河南省新野县,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铁部工作,主要从事冶金企业安全管理。

②曹双福(1969),男(汉族),辽宁省鞍山市,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从事冶金企业安全管理。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源控制

1引言

保障安全是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探讨事故发生必然与偶然的关系,经过大量事故统计分析提出了300∶29∶1法则的冰山理论,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为,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在潜在事故风险的源头控制上着手,减少事故发生几率至可接受程度,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

2电力企业风险源辨识

2.1 电力企业风险源管控的意义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

2.2 电力生产风险源评估的方法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来,如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危化品及废料多、势能设备多、特种设备多等。

2.2.1 电力生产风险分类

(1) 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

(2)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其中,前四类风险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影响风险。

2.2.2 电力生产风险辨识和量化

(1) 事故因果连锁论指出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2) 风险辨识应全面考虑生产条件的各种变化因素:人员、作业环境、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生产设备及设备参数、作业方式、新技术和新工艺等。为此,电力企业应基于危害辨识进行风险的评估,实施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持续的风险评估。

(3) 对风险辨识和量化过程进行闭环管控,形成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风险评估流程:确定风险评估的对象;危害辨识;定风险描述;确定风险种类和范畴;查找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列举控制风险的现有措施;分析危害转化为风险的可能性、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量化风险结果并划分风险等级;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订控制措施;评估所制订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风险评估结果和合理控制措施的审核;制订后续行动建议。

(4) 风险源评估成果应建立风险概述进行综合应用,风险概述应包括危害名称及信息描述、风险值及排序、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现有及建议控制措施、措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判断、执行要求等信息。

3 电力生产风险源控制

(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制订措施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可行性与适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资源保障、控制措施可能带来的新风险。

(2) 选择风险控制方法的优先法则依次为:消除/终止、替代(含运行方式改变)、转移、工程(改造、修理等)、隔离、行政管理(改变程序、检查、保养及培训等)、个人防护。

(3) 根据风险性质选择最有效形成预防效果的风险控制途径进行分别控制:属于管理措施的融入到管理制度/标准;属于作业过程执行的措施融入到作业指导书、“两票”等作业标准;属于维修改造的纳入技改检修项目计划;属于完善电网结构的纳入电网规划和建设;属于检查维护的纳入日常生产工作计划;属于教育培训的纳入培训计划等。

(4) 应对风险源控制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应用,使用风险概述指导人力资源优化组合、企业流程制度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指导风险控制、指导员工培训等。

4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文化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针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从控制安全生产风险出发,即通过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量化、风险控制、风险概述等几个重要环节,达到减少或降低风险因子,合理运用有效的资源,通过有效管理和运作,实现人机料法环的和谐,逐步发展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安全监督以治标,建立基于风险管控的企业规章、流程和标准,构建体系化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型以治本,是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文化的必由之路。

4.1 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和进度、多种经营的关系

坚持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必须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切安全管理活动都必须把抓事故预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2 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

树立以保护生产作业人员为中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设计新工艺、构思新技术时,在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各种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因素。为员工创造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

4.3 突出人的主导作用

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是机器的主宰,人的行为与文化观念紧密相连,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员工知险避险的意识和能力,使之更准确地预知事故,掌握防御事故的主动权,实现预防事故的目的。

4.4 深入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

要围绕管理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安全文化。组织员工以开展安全讲座研讨,开展劳动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不同方式,帮助员工解决标准化操作和反习惯性违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特别要重视事故灾害的心理反应训练,不断提高员工预防事故的能力。

4.5 正确履行安全管理职能

正确履行企业安全管理决策职能、教育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奖惩职能、预测职能、指挥职能。通过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影响和控制,促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落实,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对企业履行安全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

5结束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控制摒弃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源最大化,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核心,从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向强调事前风险分析预控转变,解决安全生产中“管什么、怎么管”的现实问题,促进安全生产风险的可控与在控,创建和谐绿色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平台。

风险辨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基层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98-02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形成安全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风险管理的应用将使安全管理更科学、更全面、更规范、更有针对性,从而使企业的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及事故调查体系。

一、安全风险管理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织,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评估及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实施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整改记录。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为: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处理。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是核心内容,也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1.安全风险培训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坚持安全风险的全员参与,要立足班组、立足现场,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等安全管理规定及制度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开展现场紧急救护、消防等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训,加强对有关事故案例的剖析,从事故教训中发现薄弱点,提高风险意识,养成主动识别危害、控制危害、规避风险的习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有所侧重,在工作过程中检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安全风险辨识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生产运行实际,从电网设备、调度运行、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等生产运行的各个方面,全面查找电网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系统辨识电网安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为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控制提高基础数据和资料。

3.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依据《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及辨识防范手册》,按照一定的周期和程序,开展查评工作;二是对已经掌握的风险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各层次的管理短板、薄弱环节和薄弱部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生产运行环境。从设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因素导致人为责任事故、运行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评估生产运行环境中可能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或误操作事故的风险,从而加强生产运行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第二,机具与防护。从安全工器具、专业机具和防护用品等方面评估机具与防护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定期维护、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是否正确规范等。第三,人员素质。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评估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现场管理。从作业组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应急工作准备等方面评估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风险,加强企业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第五,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从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两措”管理等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4.安全风险控制

控制电网安全风险的目的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稳定破坏事故。为此,需要从单一事故方面加以控制,才能避免以上多重事故发生。

一是设备因素。需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视、巡视,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发现隐患和缺陷及时处理。需要加强对安全自动装置的检查、校验,低周减载容量应满足要求,确保安全自动装置正常投运。需要加强通信及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保证保护通道及通信畅通完好,自动化信号及采集数据正确,不影响电网事故正确处理。

二是人为因素。生产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提高防范电网风险的能力。调度运行人员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加强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继电保护人员需要确保设备主保护、无缺陷运行,确保整定正确;现场运行人员操作时需要认真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加强现场的操作监护,防止走错间隔、漏项及跳项操作。

三是天气及偶然因素。关注雷、雨、雪、雾、连续高温对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影响;定期对变电站周围的环境和输电线路进行检查与巡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做好消防设备的检查及机房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和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防止发生火灾、偷盗和人为破坏。

5.安全风险处理

针对风险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制度执行力不强、执行不规范等管理类缺陷,采用加强督促检查等手段纠正基层单位的工作偏差,保证制度一丝不苟地得到执行;针对具有一般风险的单位,采用“提示”(批评、评价意见等)的方法通报,提出整改要求;风险中等的,给予“警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专项督查等)的处理,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到期验收。对于风险较高或已发生事故的单位,给予责任追究。

对于各种类型的风险处理,采用不同方式的响应进行整改。其中综合性的、重大的风险纳入公司级别的风险响应工作范畴,实施全面整改和隐患整治。

6.风险管理的考核与持续改进

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和布置,纳入企业的正常管理和考核中。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要及时跟踪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分阶段对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及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进。

二、应急管理

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应与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由事后单纯应急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处置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应对供电生产运行突发事件,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保障电力供应,应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1.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部门、班组三级构成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明确电力调度机构作为电网事故的现场指挥中心,落实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投入,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互通、指挥有力的指挥体系。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以下应急预案体系结构,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安全和稳定工作实际及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社会稳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一般划分为电网安全类、人身安全类、设备与设施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其中电网安全类包括电网调度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要变电站全停应急预案,重要客户停电应急预案。人身安全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设备与设施安全类包括电力设施大范围受损抢修应急预案、重特大火灾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类:突发应急预案。

基层供电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符合如下要求:在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划分等具体环节,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应符合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应符合电网安全生产运行特点,编写格式规范、统一,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的框架内容。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进行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署,同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3.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管理,将应急预案纳入企业培训规划和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制订培训大纲和具体内容,开展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新上岗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应对停电的能力,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开展社会停电应急联合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

4.应急实施与评估

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对企业和社会有严重影响的稳定突发事故,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按预案规定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受应急领导,请求应急援助;做好信息对外工作,减少事件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其他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服从地方政府的应急抢险指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保证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置所需的电力供应,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电力供应。对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相关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