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处置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处置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处置方案

风险处置方案范文1

【关键词】LNG;储罐;安全风险;对策

一、LNG加气站储罐安全风险分析

1、LNG自身安全风险

(1)火灾、爆炸特性

LNG是以甲烷为主的液态混合物,约为-162摄氏度。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体积分数时,就会发生爆炸。

注:天然气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划为甲类。

(2)低温特性

LNG在标准大气压下储存温度很低,开始泄露就会吸收地面和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气化。过一段时间,地面被冻结。在无对流的情况下,周围的空气温度会迅速下降。减慢了气化速度,甚至部分液体来不及气化而被防护堤拦蓄的情况会发生。泄漏后的冷蒸气云或者来不及气化的液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

(3)窒息

虽然本身没有毒性(长期接触天然气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但是在封闭的区域内因为缺乏通风LNG可以导致窒息。因为纯净的天然气无色、无味、无嗅,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天然气将会占据空气中的氧气的空间,使在这个空间中的生物缺氧,从而引发人员窒息事故。

2、LNG加气站储罐的安全风险

(1)LNG储罐因漏热或绝热破坏产生的危险

真空破坏,绝热性能下降,从而使低温储存的LNG因受热而气化,储罐内压力剧增,储罐破裂导致大量LNG泄漏。其次可能发生的危险性是储罐进去液管道或者内罐泄漏,如果内罐泄漏,防爆盖就会打开,从而降低内外的压力,不会引发储罐爆裂。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储罐顶部安装安全放散阀,当储罐压力升高到一定值,采用手动把压力降低,即使因为工作疏忽忘记排压,安全放散阀也会自动开启,通过集中放散管释放压力。

(2)LNG泵、增压器密封失效产生泄漏

LNG泵和增压器,在正常运行时,两设施与LNG储罐之间阀门开启而相通,泵的进出口有可能因密封失效产生泄漏,增压器的进口是LNG储罐或LNG槽车的液相出口,出口是气体,同样因密封失效可能产生泄漏,但在关闭了储罐或LNG槽车的出液口后,泄漏量很小。LNG潜液泵和增压气化器的泄漏可以通过关闭储罐阀门或LNG槽车液相阀门来处理,一般泄漏量微小。

(3)工艺液相管道的危险性

1)保冷失效

LNG液相管道为低温深冷管道,采用真空管或绝热材料绝热,但当真空度破坏或绝热性能下降时,液相管道压力剧增,此时安全阀自动开启,可以降低管道内的压力。

2)液击现象与管道振动

在LNG的输送管道中,由于加注车辆的随机性,装置反复开停,液相管道内的液体流速发生突然变化,有时是十分激烈的变化,液体流速的变化使液体的动量改变,反映在管道内的压强迅速上升或下降,同时伴有液体锤击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液击现象(或称水锤或水击),液击造成管道内压力的变化有时是很大的,突然升压严重时可使管道爆裂,迅速降压形成的管内负压处可能使管子失稳,导致管道振动。

3)管道中的两相流与管道振动

在LNG的液相管道中,管内液体在流动的同时,由于吸热、磨擦及泵内加压等原因,势必有部分液体要气化为气体(尽管气体的量很小),液体同时因受热而体积膨胀,这种有相变的两相流因流体的体积发生突然的变化,流体的流型和流动状态也受到扰动,管子内的压力可能增大,这种情况可能激发管道振动。

4)管道中蒸发气体可能造成“间歇泉”现象

与LNG储罐连接的液相管道中的液体可能受热而产生蒸发气体,当气体量小时压力较小,不能及时的上升到液面,当随着受热不断增加,蒸发气体增大时,气体压力增大克服储罐中的静压(即液柱和顶部蒸发气体压力之和)时,气体会突然喷发,这种现象使储罐内压力急剧上升,致使安全阀开启而放散。通过在储气瓶进气口设置压力变送器、潜液泵与紧急切断阀进行联锁,当储气瓶超压时自动切断进气口并停止泵的运行。

(4)LNG高压柱塞泵/高压空温式气化器

LNG高压柱塞泵及高压空温式气化器是L-CNG加气站的核心设备。工作压力高达25MPa,可能因为密封失效或超压泄漏而产生危险。LNG高压柱塞泵后置有压力变送器,当压力超过工艺设定值时,自动切断泵的运行;空温式气化器后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出口温度达不到设定值时,自动切换运行另一组气化器以达到工艺需求。

(5)LNG加气机泄露

LNG加气机直接给汽车加气,其接口为软管连接,接口处容易漏气。也可能因接口脱落或者软管爆裂而泄露,在关闭了储罐出液口、储气瓶出气口或者泵停止工作后,泄漏量一般很小。

(6)加气卸气软管的老化及振动

加气卸气接口为软管连接。软管为高分子材料容易老化,工作时由于剧烈振动容易爆裂,接口处因经常磨损可能有时密封不严。

3、生产运行中的危险性

(1)储罐液位超限

LNG储罐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液位超限事件,会导致多余液体从溢满及气相阀流出来,系统设有储罐的液位检测传递及报警系统,并且该系统与储罐进出液气动阀进行联锁。避免因液位超限而产生的一些危害。

(2)LNG设施的预冷

LNG储罐在投料前需要预冷,生产过程中每次开车前需要对工艺管道进行预冷,如未进行预冷或者预冷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工艺管道连接部位发生脆性断裂和冷收缩,从而引发泄露事故。造成工作人员冷灼伤或火灾爆炸事故。

(3)BOG气体

LNG储罐或液相工艺管道,由于漏热而自然蒸发一定量的气体(一般情况下,为每昼夜2‰的蒸发量),这些气体称为BOG气体。这部分蒸发了的气体如果不及时排出。将造成储罐压力升高,可设置降压调节阀。根据压力自动排除产生的BOG以维持储罐内的压力在安全许可范围内。

4、其他因素的安全风险

(1)电气火花:在配电间、营业室、办公室等非防爆场所安装的电气设备都是非防爆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气火花,一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会引起火灾事故。

(2)违章作业:在加气站内违章吸烟;卸车作业时无人监护,或监护人擅自离开岗位;无关人员擅自进入警戒区域,在警戒区域内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雷雨天进行卸车作业等,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中毒:天然气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4)车辆伤害:外来车辆进站加气,若站内路况、车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可引发车辆伤害事故。

(5)机械伤害:在日常作业、设备检修过程中不慎受到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件、挤压部件以及外露突出部件或所使用工具损伤。

(6)自然灾害的危险性

自然灾害是指风荷载和雪荷载可能破坏设备的稳定性;地震荷载造成储罐基础坍塌;雷电直击时强大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可能使储罐变形受损,雷电感应可能产生电火花,雷电电磁脉冲可造成信息系统失灵。

二、防治对策

1、总平面布置

1.1储罐布置

LNG储罐以外的热源会对LNG储罐产生热作用。因此,LNG储罐的布置须符合LNG安全防火的要求。一般根据储罐的体积合理确定安全间距。美国防火协会标准NFPA59A中规定了储罐围堰墙与站区建筑的最小水平净距、LNG储罐之间的最小净距。GB/T20368—2006《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中也给出了相同的数据要求。按照其具体要求安置储罐可以减低安全隐患。

附表格

1.2储罐围堰

单容罐的结构特性需设置围堰,其作用是用来容纳一旦内罐发生泄漏而流出的液体,阻止泄漏范围的扩大。围堰距单容罐内罐的距离要大于或等于储罐最高液位减去围堰高度之后的尺寸加上液面上蒸汽压的当量压头的值之和。即在储罐发生泄漏的时候,围堰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泄漏液体。由于围堰的特殊作用,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围堰的强度能承受拦蓄的LNG全部静水压头。②围堰材料能承受温度骤冷所产生的影响。③围堰能承受预计到的火灾和自然力的影响。④选用热导率较小的材料来建造围堰及罐区场平。一般围堰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

1.3储罐基础

大型立式平底圆筒形储罐的基础有高架式和落地式两种。高架式基础为储罐支撑于伸出地面的桩基承台上,内罐底设置隔热层,以便阻止接触冷态介质的内罐的冷能向基础传递,从而避免由于基础接受冷能后发生冷冻膨胀,对储罐底板产生破坏作用力,影响储罐的安全储存。落地式储罐基础的底部用珍珠岩混凝土与绝热层结构组合构成,基础中间预埋加热管,在管中通入热风或热水或在罐基础上预设电加热器。在储罐运行期间,保持热风热水或电加热装置持续工作,以防止土壤冻胀鼓起损坏储罐。前者的安全性要高一些,后者的加热系统的隔热环节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便阻断加热系统向储罐漏热,而使得内罐的冷态低温介质气化,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目前,大型立式平底型圆筒储罐多采用高架式的混凝土桩基基础。基础承台由柱桩支撑,可保证空气流通畅通。内罐底部与外罐底部之间设置隔热层,使用玻璃砖及珠光砂混凝土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支撑层,隔断内罐冷能,即接触LNG的材料为-162℃,而到混凝土承台可以降到常温。中小型LNG储罐多采用柱腿支撑,支撑构件作为此类储罐漏热的一个主要部分,在储罐设计时需要考虑支撑的隔热措施,一般用玻璃钢或其它具有较小导热系数又具有强度的材料做中间材料,切断内罐和外界的冷热传递。

2、电气设计

a) 站内控制室及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均设置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在爆炸危险场所,所有电气设备及照明灯具均选用隔爆型;防爆等级不低于ExdⅡBT4,防护等级室内不低于IP54,室外不低于IP65。配电线路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电线穿镀锌钢管明装敷设;

b) 站内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方式,配电系统采用接地保护;站内金属设备、各工艺管线均考虑防雷和防静电接地;站区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做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大于4Ω。

3、建筑设计

(1)耐火等级

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2级、耐火时限2小时,所有混凝土及钢构架、管架、支座、螺栓施工完毕后应涂覆耐火层。

(2)耐低温设计

站内工艺设施的基础,如储罐、低温泵、加气机基础及防护堤应采用抗冻性能好的混凝土,储罐钢支座应作耐低温处理。

(3)抗震设计

①按照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②考虑水平和垂直加速度引起的动作用力。

③考虑地震力和操作荷载的组合。

(4)安全疏散口

拦蓄区及操作平台均设置两个安全疏散口。

4、加气站基本要求

进站须知

·进站人员必须遵守站内各项管理制度。

·进入站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接受安全检查。

·进站人员严禁携带各类危险品(如:火种、易燃易爆物品等)。

·进入加注站生产区禁止使用各种通讯设备。

·参观人员进站,须有专人陪同,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在站内走动或动用站内任何设施。

·未经许可,站内禁止拍照和录像。

·进站车辆应低速慢行,并停靠在指定位置,禁止在站内进行车辆维修等与加注作业无关的活动。

·来访车辆进站必须进行登记,按指定位置停放,出站时要主动接受检查,经检查后方可出站。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反映,不得擅自进行处理。

总结

LNG加气站是天然气汽车的重要发展趋势,当前,全国许多地方对LNG汽车的LNG加气站项目进行投资和建设。因此,研究LNG加气站储罐的安全风险十分关键,这些都是影响加气站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文章对于LNG加气站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操作流程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治措施,从而有助于提高加气站储罐的安全系数。从而提高加气站的赢利能力和储罐的使用寿命和抗风险的能力。文章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作者认为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从而进一步推动LNG加气站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LNG加气站建设方案

[2]郭宗华LNG加气站规范选用和安全设计探讨

风险处置方案范文2

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农业领域非法集资活动的力度,建立健全处置非法集资的预防和查处体系,根据省、州、县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州、县打击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对多发形式、多发行业、和新发形式进行重点排查。对已发案件逐一摸清风险状况,对群众举报和监管发现的有关农业领域非法集资情况逐条调查核实。通过排查,推动我镇建立和完善处置农业领域非法集资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蔓延,维护我镇农业领域经济金秩序的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新发案件排查与原发案件排查相结合、风险排查与加强处置相结合。摸清辖区内案件数量、区域分布、发案特点、主要方式、风险状况、危害后果和处置情况,提出处置预案。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长施磊长为组长,洪太云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农经站工作人员、各村委会主任、司法所长、宣传委员为成员的农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农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经站,由赵炳润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镇农经站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各村、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展风险排查的时间安排和目标要求,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处置非法集资的法律政策,深刻领会和掌握各项规定,引导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配合风险排查工作。

四、排查内容

(一)截至20__年末,辖区内发生的农业领域筹集资金情况是否涉嫌非法集资;

(二)截至20__年未,辖区内已发生的农业领域非法集资案件基本情况(公司和个人)、集资形式、经营方式、范围、涉及人数、金额、资金去向、风险状况及处置情况;

(三)20__年各类媒体公开登载()各种涉及农业领域融资类广告的情况。

五、排查范围

对本镇辖区内农业领域是否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进行重点排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排查工作

各村、各部门一是要高度重视处置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工作,认清非法集资的危害,加大打击力度;二是要加强对本辖区、本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按照排查工作要求和排查方案,确保排查工作落实到位。

(二)明确职责任务,做好督促检查

围绕排查工作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加强沟通配合,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处置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岗位职责,完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等工作规范,落实风险排查责任,明确职责,确保处置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工作有人管、有人抓。镇人民政府将对农业领域风险排查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并适时对风险排查情况进行抽查。同时加强对本地区、本行业风险排查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对排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报送县农业局。

(三)加强分析研究,做好预警宣传

处置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要本着“面向公众、面向基层、注重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村、各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农业领域非法集资案发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向当地群众做好预警和宣传工作。一是抓好处置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宣传教育实效。二是抓好非法集资危害性和风险防范的宣传,使大多数群众辨别是非,做好自身防范,真正达到增强社会公民法规意识、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的效果。三是抓好各种类型非法集资典型案例的宣传,以案说法。深入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防范和打击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宣传工作。

(四)加强维稳工作,积极化解矛盾

结合“大接访”、“大下访”工作,对已发生或正在进行中的非法集资活动,要深挖细查,发现线索要边查、边报、边处置,防止此类活动扩大蔓延,力求工作做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早结案。

(五)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农业领域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在排查过程中,要注意保密,切实避免因泄密而导致群体性冲突。

(六)及时报送材料

1、及时报送材料。对农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情况要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案件数量、分布情况、发案特点、主要方式范围、风险状况、危害后果和处置情况,提出处置预案),于20__年1月1日前呈送镇长审阅,并报送县农经站。

2、建立月报制度。从20__年1月起建立月报制度,实行“一月一报”,各村将排查情况及时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于每月1日前上报。

3、各种报表、材料及总结上报时必须由镇长签字并加盖乡镇政府公章后,报鹤庆县农经站并报送电子文档。

风险处置方案范文3

[关键词]应急处置; 行为决策; 启发式

1.应急管理中决策问题的特点

同一般决策过程,应急处置决策也包括,信息收集、目标制定、方案设计、情景判断、方案评价和选择等阶段[1]。但因决策环境的不同,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与其他决策任务的特点,以下是具体分析:

在信息收集阶段,现状信息难以把握。规范的决策分析,首要是获取决策者面临的现状信息,定位自己决策环境。但因应急处置属于突发事件,是对现实运行的常态环境的打破,因此要在短时间获取准确的灾害现状是困难的。比如,在汶川大地震时候,有关人员伤亡信息统计的拖沓的滞后时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对现状信息的准确和及时客观的把握是事关整个决策质量的首要因素。

目标制定过程的目标模糊性和动态快变性。应急处置中,决策过程是围绕“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损失”目标开展的,缺乏明显的量化的客观指标,目标具有模糊性,比如个人和财产价值的比较,局部和全局利益的考量,近期和长期利益的权衡等。而且这些指标也是快速变化的。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应对中,从组织敢死队保护核设施到后来的移民与设施的废弃,说明了决策目标的动态变化性。这使应急管理者经常处于“不知道自己将去哪里”的迷茫状态,降低了救灾的效率。

人类历史发生的灾害,让我们保留了大量针对特定环境,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故应急管理人员若能准确的判断应急环境特点,选择最佳预案,就可大幅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但应急环境是一种无序的环境,无法和其他决策过程一样,通过可靠的手段获取准确信息。可能面对的状态、以及发生的概率,可能的后果等信息的取舍和判断,给决策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压力环境下,人的判断能力却会下降。所以,应急处置决策中状态复杂,准确判断困难。

方案的评价和选择过程中,指标具有互斥性和信息不对称特点。应急突发下,各类情况瞬息万变,决策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各类信息的可能是不存在的。且信息的变化,使得不对称的程度也在提高高。同时,方案的选择中,指标之间的冲突(比如稳妥性和救灾效率之间的矛盾),方案实施后,后果的不可逆等特点,给了决策者极大压力。

综上,应急处置中,决策过程呈现状态高度不确定性,时间压力大,决策后果不可逆等特点。

2.应急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认知行为分析

依据风险决策理论,决策可以分规范性决策和行为决策两大类。前者是基于决策者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展开的,在决策信息比较精确,决策环境和决策后果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受过一定训练的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大致符合此类理论研究的成果;后者,作为对决策者具体决策过程的描述性研究,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解释现实人的决策与规范型决策的结果偏差原因,以提升人类的决策[2]。理论演绎和实证结果都显示出,在受时间压力和复杂情景下的决策,其经常采用启发式的思维范式,作为决策活动的重要依据。启发式具有决策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容易受人的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决策质量的下降。显然应急处置中,决策者的启发式会扮演重要角色,现对它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2.1框架效应的偏差。框架效应指的是,相同的决策信息内容,但因它们的呈现形式的不同,会导致决策者在风险态度和决策情绪上,产生风险偏好或者厌恶,正面或者负面情绪的相反结果。风险偏好和正面情绪,会导致决策者因疏忽风险的负面作用,过于乐观的采用冒险型的行动方案;而风险厌恶和负面情绪,会过于重视风险的负面作用,加之悲观的心态会致使采用非常保守的行动方案。显然理性的分析,这两种情况都不应该是决策者应选择的行动方案。

2.2锚定和调整的偏差。在应急处置中,信息的不完全性,决策时间的压力,决策者无法也难以按照风险决策的步骤,获得客观的状态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信息。决策者会根据以前的类似决策经验,事前锚定一个对象,然后按照获取的新信息,对此对象的初始水平进行正或负两个方向的判断和调整。判断的准确性取决于锚定对象的初始水平和调整的方向及程度。在此过程中,决策者会因可得性和代表性启发式思维方式,获得锚定对象,而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思维方式本来就存在以有偏样本估计总体的偏差。因此,锚定和调整也是形成应急决策偏差的重要因素。

2.3事后聪明的偏差。金融风险领域的有关研究证明,既是具有多年决策经验的专业人士,依然会产生事后聪明的偏差[3]。具有事后偏差的人,往往在事后忘记自己事前和别人一样也存在判断和选择的困惑,会根据事后的结果回忆事前和自己有利的决策信息,以证实自己可能比别人做的好。显然,在应急处置中,决策者可能因为此类决策偏差,不能够吸取以前的决策教训,会导致决策失败现象的一再发生。

3.改善决策质量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应急处置中决策者因其认知因素和决策情景的特殊性,会难以避免的产生负面的结果偏差。以下是避免这些偏差的建议。

首先,善于获取不同渠道的信息和建议。按照框架效应,单一源头的信息会导致对风险估计水平和决策情绪的有偏影响。所以,在应急处置中需要从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的角度获取信息,这样就可以降低框架效应产生的决策偏差。

其次,采用基于真实情景的仿真平台,模拟决策过程。锚定对象的获取和水平调整的方向和强度,是产生应急处置决策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决策者要充分利用仿真平台,对自己通过锚定和调整形成的参数,进行模拟运行,通过科学的手段尽可能获取参数的恰当值。

最后,对历史数据进行客观记录,加强对历史应急事件的学习。事后聪明偏差的降低,需要决策者通过对比事前决策细节记录和最终决策后果进行,因此要重视应急处置细节数据库的建设。此外,只有客观的学习历史发生的应急处置的过程,才能够改进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总之,应急处置是对人类决策能力的重大考验,需要从应急环境和脑决策科学两个角度进行探析,以不断提升人类抗灾救灾的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Simon French, John Maule, 著,李华,译.决策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Sternberg,R.J.著,杨炳钧,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3]J. Neil Bearden, Ryan O. Murphy.Decision Biases in Revenue Management: Some Behavioral Evidence [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10: 625-635

风险处置方案范文4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根据《XX省委办公厅、XX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XX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XX省政府办公厅关于XX省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沿海化工园区(集中区)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要求,决定自即日起至5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排查整治范围

本次排查整治范围包括全市所有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

二、排查整治重点

㈠化工企业排查整治重点

1、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产、批建不符等环境问题。

2、废水、废气等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及达标情况,检查是否按环评和审批要求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存在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暗管偷排、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

3、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改造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废水进入清下水管网偷排、清下水进入废水处理设施稀释排放等环境问题。

4、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及处置情况,检查危险废物是否全部落实有效处置途径;是否存在未按规定申报、未经审批擅自处置利用、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问题;废气及危险废物焚烧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5、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检查自动监测设施是否按要求实现废水、清下水、废气的全覆盖,是否全部按要求与环保部门联网;运行维护记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故意扰乱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等环境问题。

6、环境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编制情况,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要求全面排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科学评估环境风险等级,是否及时修编环境应急预案并备案,是否按照要求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是否组织应急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7、环境应急监测预警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在风险单元安装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并保持运行情况良好。

8、环境应急防范设施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是否科学合理设置围堰、应急池等防范设施,是否在罐区等风险点安装自动喷淋设施,是否配备足够的应急处置物资并确保可用好用。

㈡化工园区排查整治重点

1、园区规划环评要求落实情况,检查园区跟踪环评是否通过审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是否采纳规划环评要求,园区引进项目是否与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划环评产业定位相符;检查园区化工企业“四个一批”的开展落实情况。

2、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检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等公用工程是否与园区需求相匹配,园区废水、危险废物是否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集中供热是否全覆盖。

3、园区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园区环境防护距离内是否仍存在敏感目标;是否完成园区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编制园区环境风险隐患清单;是否建立专门应急物资储备库;是否依托消防队伍建立专职应急处置队伍;是否制定园区雨污管网及应急闸坝分布图和应急方案;是否建立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测预警体系;是否在化工园区周边设置大气质量自动监控站点并实时传输;是否设置风险防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

三、实施安排

㈠全面排查阶段。3月底前对全市化工企业和园区开展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查处。

㈡督促整改阶段。4月10日前督促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编制问题整改方案并开展整治。4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

㈢巩固提高阶段。5月15日前,园区及相关化工企业对整改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㈣总结上报阶段。5月20日前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形成工作总结上报。

四、人员安排及分工

本次排查整治工作由临江新区分局牵头负责,抽调其他分局及监测站部分人员参与(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五、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行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责任感、敏感性和主动意识,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走过场。

㈡加大整治力度。本次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清单(见附件2)和整改销号制度。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要现场交办责任主体(见附件3)。要坚持立行立改,短期不能整治到位的,要尽快制定科学整改方案并迅速实施,必要时停产整改。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要依法依规查处到位;对涉嫌环境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风险处置方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保证经济安全运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省林业局关于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全市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抓好制度建设,完善法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林业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展全市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排查、综合治理。

2、把握政策,维护稳定。从实际出发,既要查处林业行业非法集资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又要促进林业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工作目标

充分认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落实省林业局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要求。通过排查,落实林业行业各个环节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及时查处非法集资案件,重点查处以投资入股或加盟等为名,承诺高回报,收取订金、股金、加盟费等,非法向社会公众集资造林等非法经营活动,特别是社会影响面大、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依法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四、工作机构

由市林业局成立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监督各地的排查工作。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建国任领导小组组长。排查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综合计划处。

五、排查安排及要求

第一阶段(*年10月28日至11月8日)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动员部署。

成立市林业局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市林业局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动员部署全市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各区林业局成立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机制,于*年11月8日将落实开展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和时间计划安排报林业局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办公室。

第二阶段(*年11月9日至2009年1月28日)开展排查与督查。

各区林业局根据排查工作的要求,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对本地区、本行业进行排查,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市林业局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将及时组织对全市进行督查和抽查。

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日至1月29日)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各区林业局根据排查的实际情况写出风险排查总结报告,风险排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基本情况及总体评价。主要包括:排查组织与实施;排查内容与方法;案件性质认定情况;检查工作量(参加排查工作的人/次/工作日等);对开展排查工作情况的总体评价等。

(2)发现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案件数量,发案特点,主要形式,风险状况,预计后果等。

(3)处置预案制订及处置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处置善后的原则;债权债务的申报、登记和确认;债权的清退的比例;维稳工作等。

(4)填报《林业行业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统计表。(见附表)

风险处置方案范文6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造价风险 处置策略 防范措施

1、风险因素分析

1. 1自然风险

(1)现场条件。现场条件指的是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下施工障碍物。计价时一般会明确各种地形所占百分比,并调整相应的费率。现场不良地质现象,如多年冻土、积雪、滑坡等,往往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路线的布设和构造物的设计。

(2)气候条件。气候分恶劣气候变化与正常气候变化之分,正常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施工方案与组织设计进行避免,而恶劣的气候条件却是不可抗力的。

(3)自然灾害。关于公路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地质灾害表现形式主要有泥石流、滑坡、雪崩等。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项损失加载到基本预备费中。

1. 2工料机费用风险

公路工程量清单编制采用综合单价编制,综合单价包括分部分项项目或措施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在公路工程造价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建设项目总造价的70%左右,因此,人工、材料、机械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十分明显。

1. 3国家政策风险

(1)土地政策调整。由于土地管理法规滞后,土地补偿费用比较低,征地环节很容易受到地方百姓干扰,且审批程序繁琐,拖延了工期,进而对造价造成影响,除此以外,还有国家及相关部门下发的一系列有关征地补偿标准的调整文件,提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参考市场价格的补偿标准,这样趋势将逐步增加公路建设的成本。

(2)银行利率调整。公路工程本身具有投资额巨大的特点,并且投资者进行工程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的贷款,银行利率的高低,决定着投资者所借得的一定数量贷款在一定时期内应缴纳的利息。

1. 4工程变更风险

(1)设计原因。一是初步设计的不完善、不合理。表现为设计不能与工程所在地质情况相适应或者是设计所列项目不够齐全,在地质勘查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不够详细或准确而导致得出的理论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脱节。二是初设没考虑路网情况与大众需求。三是工序衔接顺序混乱。如某高速公路分路基工程、路线交通绿化两阶段施工,在路基部分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未考虑交通工程波形梁护栏基础,导致施工单位要将已施工好的路面按3 m或5 m的间距开挖波形梁护栏基础,这样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而增加了整个项目的造价。

(2)业主原因。一是施工准备不充分,仓促开工。二是改变建设项目内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业主会由于工期或资金原因增减建设项目,增加建设项目会加大建设成本。三是合同管理不严格。四是现场指令过多,提高质量标准。如要求工程提前竣工、改变尺寸、结构等变更、变更规定的材料或设备的数量等现象多有发生。

(3)承包商原因。一是材料变更,承包商处于某种目的任意更换施工合同中规定规格或牌子的材料,二是施工方案或设计方案变更,承包商为了施工方便、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以及提高知名度,提出了更加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如果业主认可,将增加造价,三是就合同履行提出变更,为了弥补问题而提出的一些补救性变更。

(4)监理原因。协调公路工程建设标段之间承包人的关系或总承包商与工程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关系所产生的费用势必增加业主的造价;监理工程师以合同和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提出的经过设计单位认可的设计变更会增加造价;监理工程师工作失误、工作协调能力欠佳以及不负责任可能造成工程返工会增加造价。

2、防范措施

2. 1控制型处置策略

2. 1.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在考虑到项目发生风险的概率及造成的损失都很大时,主动放弃或终止该项目一种处置风险的方式,它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处置方法。对某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后,发现风险一旦发生的话,将造成业主无法承受的重大损失,而且风险管理人员又不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风险和损失大小,同时,保险公司拒绝承保,这时就应考虑放弃或终止实施该项目。当然采用这种处置方法之前,必须对项目风险损失有正确的估量,而且最好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否则等项目实施时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 1. 2损失控制

(1)工料机费用风险。扩大信息价及市场行情价的范围,包括各类人工、主要材料、周转材料、次要材料、机械台班、机械租赁价格及实际纳入工程成本的新出台文件规定的费用或调整费用;不但要价格,积极建立价格信息数据库系统,编制合理的公路工程造价指数,定期工程造价价格指数和工料机基期价格指数和现行价格指数。出台与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成本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的同时,造价管理部门要及时测算对原费率的影响,并及时调整;造价管理部门通过中标造价详细信息库,对中标工程有关费率进行测算,定期调整并相关费率,对费率进行动态管理。

(2)利率风险。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内,银行贷款利率会随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变化而变化,发生变化的话,业主就可以通过固定利率、调整贷款方案、限制贷款额度等方法来降低利率风险,此外,还可以在合同中规定,当利率变化超过某一高度时,政府要补偿业主一定的损失。

(3)工程变更风险。为了加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变更管理工作,业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设计质量上严格把关,大力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尽可能的降低设计上的变更数量;二是在工程发包阶段,要求有编制资格人员编制工程量清单,减少工程量计算偏差,尽力减少因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不符造成的工程价款的变更;三是在施工合同履行阶段,加强合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公布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采用国际通用的FIDIC条款签订合同,管理合同;四是业主应在认真履行施工合同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经过科学的分析与协商后,慎重决定工程变更。

2. 1. 3合同转移

对于建设项目的自然灾害,业主可以通过签订科学而全面的保险方案将风险进行转嫁给保险单位,以确保建设项目财产与人身安全,当然,也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承包商,从而起到控制公路工程造价的作用。做好代建制的招投标工作,将材料价格作为总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合理地将材料价格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也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的价格优惠协议来合理的转移风险。对于土地政策调险。应尽量实行双业主制度,将征地机制创新。这样业主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要求政府提供一些优惠政策,由地方政府提供项目用地和承担有关拆迁补偿费用。

2. 2财务型处置策略

2. 2. 1风险自留

(1)被动风险自留。由于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或者不知采取哪种有效措施,以致风险发生后只好自己承担。

(2)主动风险自留。主动风险自留是指有计划的、主动的、有意识的选择了风险自留,是在做出正确的风险判断与评价之后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应该在较大或重大风险己实施保险转移或损失控制对策的前提下,决定风险自留。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政策风险与项目所在地的社会风险有时也可以采用风险自留的控制策略,具体的控制措施是通过启动不可预见费来实现。

2. 2. 2保险转移

造价风险转移的一般做法是进行投保,也就是为了自己避免风险损失,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将本来由自己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2. 2. 3担保转移

担保转移就是让第三方进行担保,第三方担保承担的责任只限于合同规定责任,第三方担保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的履约保证、预付款保证以及投标阶段提交的投标保证等。

3、结语

对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度量与评价之后,把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其它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业主期望的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目前,造价风险管理人员面临的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风险可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对一个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处理,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