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36-05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线学习以其开放、灵活、不受学习时空局限以及支持个性化学习等特点获得了全球学习者的青睐。
关于在线学习,学者们没有严格的定义,大部分都是描述性的。泰瑞・安德森(Terry Anderson)指出,在线学习是通过因特网获取学习资料,学习者与学习内容、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互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支持,以此收获知识,建构个人意义,并伴随着学习过程一起成长[1]。约翰・巴格利(Jon Baggaley)称在线学习为“一场新约运动”,不过是在线教育的升级版而已[2]。钟志贤教授则认为,在线学习(E-learning)也就是网络化学习,即在网上建立教育教学平台,学习者通过网络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3]。
在线学习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并不断演变出更多的学习形式与模式,如典型代表MOOC、SPOC等等,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学习、E-learning以及数字化学习等都属于在线学习的范畴。本研究中的在线学习取广义的范畴,既包括MOOC、SPOC等典型的在线学习形式,也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各种E-learning学习形式。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学校专业课程安排的同时,也通过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线学习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阐释和反思,将为未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启示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线上调查的方式,分别选取了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地的15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发放问卷381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有效率为93.4% ,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要求,利用 SPSS 和 Excel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本研究中问卷内容设计主要维度如表1所示。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珠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弥补在线问卷调查数据的不足,选取了部分学校的大学生对其在线学习情况进行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你学习过哪些类型在线学习课程?你学习的时间长度、媒体设备、参与的线上学习活动有哪些?你在线上学习感受是怎么样的,遇到过哪些困难,对在线课程或者平台有什么建议?研究结果的分析对应调查研究的目标,主要从职业院校学生对在线学习态度、学习现状、学习需求以及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
三、对在线学习态度与参与现状的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如下:男生189人(53%),女生167人(47%);大一、大二、大三分别为98人(27%)、124人(35%)、134人(38%)。在专业分布上,以工学、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62.1%,符合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特点,年级和性别分布较为均衡,样本结构合理。
(二)对在线学习的认知与态度
在对在线学习认知与态度的调查中,样本总体上有68.0%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对专业学习和发展有明显帮助,有28.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认为没有帮助的占3.4%。研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态度倾向进行了交叉统计,具体见表2。尽管各年级学生对在线学习作用的认识比例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职业院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的积极作用基本形成了共识。
(三)参与在线学习的现状
1.对在线学习投入时间的分析
总体样本学生平均每周用于在线学习的时间在7小r以上(即平均1小时/天)的占65%,可见在线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较为普遍,但学习时间在10小时/周以上的学生比例仍然较低,仅占29%;学习时间不足3小时/周的学生也有13%的比例,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方面存在不平衡状况,学习投入的时间总体仍然不足,这与高职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及自律性较弱有一定关系。
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投入时间的交叉分析发现,大一新生在线学习投入时间相对较短,投入时间在6小时/周以内的占较大比例,为62%,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时间投入上总体多于大一新生,投入时间在7小时/周以上的学生分别占72%和77%。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们对在线学习时间有了更多的投入。
2.对在线学习类型的分析
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最多的在线学习依然是网络教学课程(占84%),而这些课程大部分由专业教师督促引导学习。其次是微课和视频公开课,分别有44%和26%。而如火如荼的慕课课程,表示学习过的学生仅占12%,可见幕课在高职院校的推广亟待加强。具体见图1。
究其原因可能有几方面:首先慕课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要求较高,而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自我约束力不够强;其次,当前的高等教育优质慕课课程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因此,未来开发面向职业教育的优质慕课课程或许可以吸引更多的高职学生加入慕课学习的行列。
3.对在线学习活动的分析
“从设计的角度看,在线学习活动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监管规则、学习支持、评价规则和学习资源6个构成要素。”[4]关于在线学习活动的分析,可以视为是对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研究的一部分。学生对在线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图2可见,在线学习中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最多的活动为“阅读教学课件PPT”,占85%以上,其次为“观看在线视频”(61%)和“完成在线学习任务”(51%)。而师生交流(21%)以及同伴交流活动(17%)较少,主动学习拓展资源的学生更少(16%)。可见,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线学习主要以阅读课件和观看教学视频的自主性学习为主,线上学习师生以及生生交流较少,协作学习与交流尚不足。
四、对在线学习需求的分析
(一)对课程内容设计的需求分析
根据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将大学生在线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的需求归为以下8项,对样本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学生性别进行了交叉分析,见表4。
通过分析,样本总体上有78%的学生希望“教学课件或视频生动有吸引力”,在男生中该项比例高达83%。正如尼尔・安德森(Neil Anderson)等指出的,要发挥在线学习的优势,提高在线学习的兴趣和质量。学生有兴趣,才能更好开展学习[5]。样本中有63%的学生希望课程设计为“层进式教学内容”,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层进式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尹睿等的研究中也指出,当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不在学习者最近发展区时会使学习者的认知投入明显降低[6]。
另外,有56%的学生希望课程“学习任务明确”,这也符合麦克诺特等人(Mcnaught et al. ,2012) 的研究结论,即良好的任务设计是促进学生投入和参与的关键。通过对性别的交叉分析发现,女生在线学习中对“层进式的教学内容”“教师的答疑辅导”“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清晰”等引导类课程设计更加依赖,而男生则更多的关注“多种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多种媒体呈现知识”等方面。
从学生对课程内容设计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在线学习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而设计,激发学习兴趣,要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及时辅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以维持在线学习的持续有效展开。
(二)对在线学习资源类型的需求分析
研究结合慕课、网络课程以及E-learning等多种在线学习的特点,将在线学习课程的资源类型概括为以下几种:计算机虚拟仿真环境任务,卡通动画等素材构成的多媒体课件,文本、表格等网页形式,课堂实录或其他教学长视频,微课视频及其他。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是知识碎片化的结果,突出了知识学习的重点、要点和重要内容,成为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这里将微课视频与其他长视频区分单列。
通过对以上5种在线课程资源类型的需求调查分析发现,微课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线资源形式,分别占71%和58%,其次是文本(27%)和虚拟仿真任务(23%)形式,而学生对课堂实录及教学长视频则兴趣不高。可见学生们需要的是灵活、生动的便于移动学习的资源形式。对在线课程资源类型的调查分析,可以为在线课程的教师及设计者提供参考,在线课程在资源媒体设计上要符合信息时代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在线学习。
(三)对在线学习平台功能的需求分析
目前在线学习的平台品类繁多,除了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还有一些远程学院,互联网公司创办的在线教育以及全球高校优质MOOC课程等等。正如李雁云在研究中指出,网络学习平台的流畅性、易用性和稳定性对网络学习的效果有显著影响[7]。
在线学习平台功能需求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为“移动端支持”,高达89%,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支持对在线平台来说非常重要;其次,为“学习进度提醒”以及“学习导航”,分别占56%和54%;再次,学生对在线交流(27%)和学习主题相关资源推送(17%)也有较多的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习者对于平台的易用性和交互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设计良好、性能优良的在线学习平台可提高用户体验。
五、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列举了部分关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的典型观点,见表5所示。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结果,本研究结合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相关理论,提取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学习者、学习平台、课程和环境四个维度,提取9个要素,如表6所示。同时针对这四个维度的因素,选取4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半开放式访谈,其中实地访谈9人,网络访谈11人,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分析。
调查中样本学生根据自身在线学习的情况进行打分(影响很大,5分;影响较大,4分;一定影响,3分;影响较小,2分;毫无影响,1分),各要素平均得分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课程内容设计(4.4)、平台易用性(4.05)和网络流量费用(3.42)。排在后三位的因素分别是:信息技术水平(2.56)、学习习惯(2.01)和外界干扰(1.02)。
分析以上因素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首先,课程内容设计是学生在线学习的最大影响因素,内容设计是在线学习的核心,包括内容组织、资源呈现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平台的易用性,也是关键要素,表现为交互友好、易用等。这两项因素的得分数据离散程度较低,可见样本得分情况一致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线学习的流量费用对大学生们来说也会形成一定的经负担,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其次,学习支持、学习平台交互性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也是影响在线学习的较大因素。在目前的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广泛使用,学生们信息技术水平对在线学习已不会造成较大影响。而外界干扰因素虽然在各因素中得分最低(1.02),但数据的离散程度较高。可见该因素对样本学生的影响差异较大,在线学习活动中也不容忽视,学生在线学习时可能会受到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影视娱乐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六、策略与建议
调查分析发现,尽管各种在线学习形式已经发展了多年,但在珠三角地区的职业院校中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以此管窥职业院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概貌,对于如何更好地让大学生们参与和开展在线学习,同时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从三个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
(一)职业院校学校层面的战略支持
高职院校要重视在线学习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重要影响,要积极推动实施各项保障措施:一方面,加强在线学习课程数量和质量建设,增加在线学习资源数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技术力量如教育技术中心等,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二)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的培训工作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曾提出“阻碍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数字素养”,并且主张“培养数字素养需要政策支持,既对职前和在职教师开展培训,也需要对在校学生开展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对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训。
关于教育技术能辅助教师开展变革型教学中,焦建利教授对一线教师的建议是,“第一,提高信息素养”,提高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二,对新技术保持好奇心”,“第三,做到率先垂范。”[8] 这三点是对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非常中肯的建议。对学生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加强培训工作尤显重要。
(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推进在线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优质的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提高在线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吸引力,其意义也在于推动优质职业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的推广。
参 考 文 献
[1]Terry Anderson, Randy Carrison.Thero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Learning[M].2004:4.
[2]年智英,陈丽.约翰・巴格利:在线学习――一场新约运动[J].中国教师,2014(02):5-7.
[3]钟志贤,杨蕾.论在线学习[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1):30-34.
[4]李松,张进宝,徐b.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68-72.
[5]尼尔・安德森,卡洛琳・蒂姆斯,卡林・哈吉 哈希米.使用设计思维方法提高在线学习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14(9):5-12.
[6]尹睿,徐欢云. 国外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开放教育研究,2016(6):89-97.
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2
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市场进入缺乏准入门槛。由于当前在线教育市场缺乏准入门槛,大量资本无序涌入,造成鱼龙混杂局面。目前有好多互联网、房地产商等没有任何教学基础就投资在线教学,造成市场混乱。而授课老师注册账号便能上去讲课,到底有没有认证令人质疑。对学员来讲,往往受到市场蛊惑,只能先试听课再自己摸索,白白浪费时间。因此,资本进入教育市场应建立标准,设立门槛,需要行业认证,这样才能使市场良性发展。
盈利周期太长。对网络教育企业而言,盈利模式只有几种:内容收费、平台佣金、广告模式。内容模式需要聚优质内容和口碑,平台模式需要聚交易,广告模式需要聚流量。目前而言,这些在线教育产品都没有很好的营收,就连已经上市的YY教育都如此。而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公益性,与商业中的利润最大化存在背离。做教育行业,尤其是在线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且盈利周期比较长。从项目初始到商业模式成功运营,至少需要3~5年,而5~8年获取成功也是正常的。
适合在线教育的内容严重缺乏。由于考试标准由政府制定“一刀切”,国内知识产权长期重视保护不足,中国教育公司的内容基本上是基于考试教材研究和国外引进,缺乏规模化的独立开发内容的能力。这也使得线上教育出现后,虽然硬件工具能够快速进步,但是软内容却迟迟难以跟上。在线教育的学习方式、路径、习惯等均和传统教育不同,线下内容搬至线上的网校模式已经被证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内容开发能力薄弱,兼具互联网和教育人才匮乏和教育地区分散差异明显,内容开发已经成了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瓶颈。
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有待增强。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户端没有任何强制性,你可以随时启动或终止服务,对于没有很强自制力和自我驱动力的用户来说,如果课程没有趣味,如果平台的互动性不强,将无法保证用户能长期坚持学习下去,这对于需要有强制性安排的结果导向性产业非常不利。而传统的线下教育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强制力,能保证用户的学习效果,学习自制力不强的学生通常倾向于选择线下教育。因此,目前在线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是增加学员与老师或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从而保证学习的长期持续性。
幼教、基础教育需要考虑对幼儿和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家长因素。处于K12及幼儿教育时期的用户,使用电子产品容易造成近视,这将成为以后家长关注的痛点。幼教领域的在线教育,首先要教育的是家长。要处理好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到老师的教育环节,从而影响学生,进而影响家长。
对在线教育供应商的发展建议
在了解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和当下在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之后,我们认为,在当下做在线教育需要走好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运营推广等战略性的三步。
1. 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通常的做法是先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评估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发展,进行市场定位。比如,目前市场可细分为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语言培训、考研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培训等。在线教育供应商可根据各细分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程度,从而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目标人群定位和产品定位。
2. 产品开发建议
对于K12教育的产品,建议产品利益点是通过产品牵引孩子兴趣,孩子带动家长参与,然后对家长收费。K12教育产品有两种方式去吸引用户购买,一是产品吸引孩子,孩子带动家长,二是产品吸引家长,家长说服孩子。事实证明,前一种方式更有持续性。因此,在开发产品时,要站在吸引孩子的角度,让孩子感兴趣,然后由孩子带动家长参与。但在产品宣传时,要针对家长,因为家长才是解决方案的最终购买者。
产品要能让学习者与老师或学习者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产品的研发核心以带入感和互动性为第一要素。现在的教育类产品的用户绝大部分习惯了线下模式,所以线上课程无论多么精良,都不能达到同样的感受。而这样的在线教育产品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想要让消费者认可线上的价值,最好是上直播课程加上超级讲师再加上学习社区才有可能替代线下课程。
开发出的产品要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习惯很重要,而不是老师的习惯,因为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尤其K12这一块,如果要做,一定要对每一个年级,比如说一年级跟二年级孩子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大的年龄阶段,所以要对每一年他的习惯是什么样的,必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另外要考虑到学生对用眼的顾虑,因此在产品开发时,增加一些人性化设计。比如用户操作半个小时之后,提醒用户休息一下,或是增加一些护眼的元素。
产品功能要允许用户随意定制。由于每一个学生,每个成人的习惯都不一样,如果开发出的产品,能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内容、对学习的时间段,有一个随意化的定制。那么用户的体验就不会固化,从而形成比较好的用户体验。因此,在开发产品时,要让用户能随意定制产品功能,而不是将产品的功能锁死。
产品要有较高性价比。由于用户对在线教育产品价格的承受度较低,而且实践证明,性价比较高的课程,时间短的课程更受用户的亲睐,因此建议多开发短小精悍,高性价比的课程。
3. 运营推广建议
品牌推广。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可借助SEO(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软文推广等手段来进行品牌推广。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一是可通过博客、视频、微博、QQ、社区和分类信息网等营销推广;二是可通过PPC(点击付费)广告、网站SEO和用户搜索关键字等整合推广;三是通过线上事件策划和线下活动策划来进行推广;四是可通过移动娱乐应用、移动分享视频和移动互动营销来进行推广;五是通过频道共建、流量互换和媒体广告等进行推广。
产品推广。线上以有趣的课程吸引孩子,最好让孩子像看动漫、看电影一样喜欢每一节课,每一节课有编剧、有导演,还有背后知识编写的知识架构,让孩子愿意去学,持续学,即让学习变得有趣和高效;线下针对孩子的父母,用传统的方式推广,让他们了解产品的优点,毕竟最终的购买者是他们。或者采用与公办资源的合作去推广。
增强用户黏性。一方面,在线上做社区,传递标准化知识或最优的知识给用户,另一方面,线下有老师带领用户一起互动,让用户体会到情感,这样能增强用户黏性。
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3
摘要: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翻转课堂整体教和学的效果。本文以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网络共享课程为研究案例,通过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调研问卷、个别访谈、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目前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认知主体、教师引导、在线考核激励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在线学习参与度;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61-03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发展,必将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改革创新和学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能力培养带来革命性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职业教育院校纷纷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综合水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随着发端于美国的MOOC的兴起和迅速席卷全球,国内外高职院校广大教师纷纷开展校本化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研究。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指综合运用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绩效支持三大学习理论(Jared,2002),借助网络资源,混合运用包括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微电脑技术等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有机融合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和发展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何克抗教授(2004a:21)如此评价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意义:“混合式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对在线学习反思后变革的融合。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培养21世纪所需创新型人才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国内学术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以外语界学者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为例,2008年,尹玲论证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实效性。马武林&凌茜老师通过研究,深入探讨了基于Web 2.0平台的大学英语在线学习和线下辅导混合式学习模式(2009:107―108)。胡艺芹老师(2015:181―183)通过研究,尝试构建高职职业英语课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将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界定为两大环节:在线学习活动和线下学习活动。本文所研究的在线学习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网络共享课程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利用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平台、移动终端交流互动工具,通过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与教师、学习同伴之间进行交互沟通、独立或者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从而获得预期的知识内化、学习情感体验、技能提升等一系列的学习行为。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发在线优质共享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微课、微视频资源建设。比如,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仅2015年一年就投资开发了15门基于MOOC模式的网络共享课程。一方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其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根本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策略等发生了极大改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因此,基于MOOC网络共享资源的课程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问题也逐渐凸显――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不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缺乏自我约束、互动不积极等问题。在线学习参与度低导致翻转课堂起始阶段学习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线下课堂的进度和效率。
1.在线登录次数少,以被动参与学习为主。学生登录课程资源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在线学习时间长短是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最外显的表现。笔者设计了《网络共享资源课程高职学生线上课程参与度调研问卷》,调研了H高职院校参加《西方文化》课程学习的68名学生,发放问卷68份,回收问卷6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结果显示,68名同学中有52名同学在一个月内主动登录在线学习平台低于3次,即有76.47%的学生每周主动登录在线学习平台的次数低于1次。而且,仅有7名同学表示每次登录后在线学习的持续时间超出20分钟,被调研的68名同学在线学习持续时间平均为5.6分钟/次。而且,有82%的同学表示,课后登录网路学习资源平台主要是为了完成登录记录,便于老师通过登录次数认定成绩,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在线互动交流以较低层次的情感交互为主,深度探讨和反思不够理想。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交互参与学习的参与度可以分为表层参与和深层参与。深层参与重在探讨分析问题并能够结合问题进行创造性反思,有助于锻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通过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课程在线交流讨论跟帖数和具体内容来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在跟帖回复问题时更倾向于发牢骚、表达迷茫或者仅仅是简单地表示赞同或者反对等表层情感符号进行沟通交流。笔者对该课程的第二单元老师布置的开放式讨论问题在线讨论跟帖内容进行了统计,在跟帖的18名同学中,仅有3名同学详细列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针对其他同学的不赞同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线互动交互答案简单、情感表达类信息太多、表述为展开、探讨为深入等众多表层交互现象成为目前在线学习过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
3.学生线上课堂作业提交率、成果资源分享率参与度低。在《西方文化》网络共享资源课学习平台上,笔者发现,老师布置的在线作业除简单的知识点学习外,还包括小组讨论、案例成果发表、分享互评等功能模块。但遗憾的是,问卷调研结果显示,68名被调研的同学中,有61名同学认为自己更愿意完成简单的练习题目,而对于其他需要拓展、需要创作并分享的题目更多地是倾向于等待别人或者直接点击老师公布的答案,缺乏自主性和创作的动力。68名同学近96%的同学在调研中表示,在课后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控制能力,因为是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学习内容等存在投机取巧的心态。因为自我暗示和缺乏及时、严格的监督激励机制,致使出现了学习参与“迷失”和“走失”行为,在线学习更多地演变成了在线浏览其他网站趣味内容,甚至边玩游戏边参与在线学习的拉锯战。而且,通过在线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参与度问卷数据分析显示,仅有11名同学表示自己喜欢小组协作式学习,经常发起小组讨论话题、小组论坛等活动,但仅有3名同W表示自己曾经或者非常乐意在全班范围内分享自己的案例成果、学习心得体会、自己制作的作品等。
4.学生在线学习参与评价的深度不足,教师评价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所依据指标比较单一。学生在线参与评价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或者同伴的表现、学习成果等进行自评和互评,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在课程考核评价中的参与度。笔者通过调研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课程8个单元的互评和自评数据发现,学生自评、互评多以分值和等级来衡量,而很少要求学生通过对分享成果的思考做出评述性、反思性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的深度有待提高。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指标对应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同样出现在教师评价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环节中。在调研问卷关于在线学习考核评价部分题项的数据统计显示,该课程的评价指标都是由教师单方面设计的,100%的同学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参与到课程终结性或者评价性考核指标的制定过程。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提升对策建议
1.正确分析学生认知学习特征差异,整合优化网络共享课程的在线资源,提高学生在线参与学习的适应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过程也是学生对在线资源进行信息加工内化的过程。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信息加工原理来分析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特征差异,整合优化网络在线资源,尽可能兼顾不能认知风格、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在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潜在的或者更加深入参与的在线研讨、交互行为。比如,部分学生喜欢相对直观的学习信息,如示意图、视音频资料、虚拟实验等在线资源,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喜欢在直观信息后,探索理论意义的延伸和应用。因此,教师整合后的在线课程资源首先要充分满足不同认知特征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帮助依赖认知型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还要提供便捷、实用的交流工具允许探索求知型学生能以不同的路径方式选择利于其拓展知识点、扩展自身学习技能的学习方法,比如,提供一些常用的学习软件和工具软件下载、国内外相关优质资源的链接交互方式、多媒体视频资料点播、语音答疑等。
2.合理组织引导在线学习活动,注重反馈,区别活动参与的层次,提升学生团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教师适时、科学合理的教学干预行为对提高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在线学习的教学质量必不可少。在被调研的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课程的68名学生中,89%的同学认为教师对在线活动的积极引导和反馈对提升自我学习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必不可少。教师的引导反馈和学生的参与是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在线学习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当教师参与度不高时候,学生参与度更会“一路低迷”。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时,可提供相关的技术操作,说明任务评价标准,及时在班级内展示比较好的案例成果、明确小组协作的分工等。尤其要指出的一点是,笔者调研的数据结果显示,96%的同学期望自己的在线学习活动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便于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所以,教师可在网络共享课程教学平台上设立一个反馈专区,表扬参与度高的同学,及时解答常见问题,定期答疑,还可以针对讨论的进展情况,及时采取归纳、调整策略,区别学生参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下组在线协作学习时候,要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要做到“因组制宜”,帮助小组明确协作的角色,使学生在小组内各尽其能,获得参与合作的体验,从而提升团队整体参与度。
3.建立合理的在线学习评价激励体制,明确在线学习参与的奖惩规则,确保参与的公平性。建立合理的在线学习评价激励制度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和改革实践中一项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在线学习激励制度,促进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在线讨论参与和课程在线考核相联系;鼓励学习的表率行为,在说服、开导、监督的基础之上对“在线不作为”的学生采取适度惩罚措施等。另一方面,目前学生作为在线学习主体,在整个课程评价体系中处在被动、消极的地位。在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课程被调研的68名学习者中,有59名同学认为目前该课程在线考核评价以教师为主,学生们之间的互评、自评应该在课程在线考核中占一定比例。因此,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我们教师应该提倡多个评价主体并存,在设计考核方案的时候,能够将学生的自评、互评纳入到分值比例分配中,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设置学生自评、自我反思、互评、互评反馈等模块来有效促进学生在线学习的深度参与。
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不高的现象让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学的效果都大打折扣,成为了目前困扰混合式学习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是一个可干预的变量,我们可以针对目前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方面凸显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从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影响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高低的关键要素分析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当然,本研究关于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提高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研究仅仅是个开始,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深入研究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参与度高低的量化分析,通过更过实证案例来验证提高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有效策略并付诸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5):50.
[2]胡艺芹.混合式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138.
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在线学习;系统;分布式部署;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88-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新的学习模式接踵而来,其中,最有冲击力的便是网络化在线学习模式,它是通过在网络上建立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一种全新方式。[1]
在线学习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为非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为在线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音视频资源在在线学习系统中的占用量很大,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在线学习的广泛应用。由于流媒体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大,单台服务器很难承受较高的用户并发,为了实现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在线学习的需求,需要采用多台服务器来共同分担。[2]本文对在线学习系统的分布式部署进行了研究,并且考虑到高校普遍在异地开设分校的现状,设计和实现了在线学习系统的分布式部署,以实现异地大规模用户的并发访问。
二、分布式部署的需求分析
1.用户量分析
本文研究的在线学习系统的用户大概有约3000名学生,其中两地各1500名学生。出于长远以及系统冗余设计的角度考虑,设计该在线学习系统的总用户量为5000人。
2.并发量设计
初步预计两地部署的平台,峰值并发量(即并发访问用户量)分别为500人和1000人。
为以防突况,设计并发量为600人和1200人。
3.拓扑设计及数据同步机制
鉴于学院和分校两地的网络现状,服务器将采用两地各部署一套学习平台的策略。
学院作为主部署点,部署一台Web应用服务器,一台主数据库服务器,一台备份数据库服务器,一台看课服务器,一台NAS存储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用于提供学院内网学员访问。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做主数据库,用于保存学院所有学员的数据;另一台作为备份数据库,两台数据库机器互为备份。看课服务器,用于课件内容的点播。
分校作为分部署点,部署一台Web应用服务器,一台分数据库服务器,一台看课服务器,一台NAS存储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用于提供分校内网学员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作为分数据库,用于保存分校学生的数据。看课服务器,用于课件内容的点播。
分布式部署的拓扑图如图1所示。
学院的主数据库和分校的分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订阅和方式,实现双向或单项数据同步。学院机房和校区机房各部署一台存储服务器及磁盘阵列搭建简易NAS系统。课程文件通过后台课程管理模块,上传并存储在相应的磁盘阵列上。学院和分校两地的课程文件,通过FTP方式,定时实现双向物理文件同步。NAS磁盘阵列进行RAID5存储优化,存放课件内容以及数据库、应用程序备份文件,保证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
4.网络带宽设计
从页面流量大小分析,课程点播页面的流量大小是远远超过其它页面的,因此网站的峰值流量应根据同时点播课件来计算。对于Flash类型的课程来说,按每个用户15KB/s流量计算,600个点播的总峰值带宽为:600*15KB≈70Mbps,1200个点播的总峰值带宽为:1200*15KB≈140Mbps;对于流媒体、视频类型的课程,按每个用户100KB/s流量来计算,
600个点播的总峰值带宽为:600*100KB≈468Mbps,1200个点播的总峰值带宽为:1200*100KB≈937Mbps。因此,培训平台的峰值带宽不超过1000Mbps。
如果今后平台课程大多为Flash类课程,则学院和分校两地的内网网络可以采用百兆网络,如课程多为视频类课程,则有条件的话建议直接采用千兆网络,以应付集中大并发量课件点播。
三、分布式部署服务器配置要求
1.并发量为600人的服务器配置要求(表1)
2.并发量为1200人的服务器配置要求(表2)
四、结语
随着在线学习系统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根据校区之间的网络状况,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两地的分布式部署成了关键。在线教学系统的分布式部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并且保留了一定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利用在线学习系统的分布式部署,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利用,也进而促进了在线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有机会接触到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的各类信息资源,而如何选择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1%,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3.8%。[1]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教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图书馆历来都是作为资源、信息、知识的中心而存在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互联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核心竞争力,直到现在图书馆始终是信息素养最初的发起和支持者。作为学校文献信息支撑中心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中,帮助用户鉴别、筛选并利用信息资源,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责无旁贷。
2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实例
2.1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素养在线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于1994年牵头成立的,目前,已覆盖广州主要行政区,含成员馆十二所,成为广州甚至华南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保障基地。目前已建设成功区域资源平台、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免费电子全文库、创新参考文摘库、期刊评价与投稿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在线等数字资源系统等。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负责广州高校图书馆联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2]该平台常用的内容有学生入馆教育、网络课堂、馆员网上教育、常见问题解答等功能。在该平台内,为方便学生用户可以系统的学习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课程,深化学习效果,还设计了一些特色功能模块:
2.1.1“StepbyStep提升信息素养”模块。该模块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及信息素养的基本常识,学会如何明确自身的信息需求,学会怎样认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源。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突出了多媒体的资源的利用,如通过看小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动画形式PPT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卷和在线自测使学生了解自己信息素养的水平,通过课程讨论区的设置,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在网络授课时的实时互动。
2.1.2馆藏资源检索与技巧模块。这一模块的课程是关于图书馆各类型信息资源检索操作与技巧指南的,设置目的是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如何检索、识别判定、使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源。首先介绍了如何获取本馆没有的文献,介绍CALIS、NSTL等机构文献传递服务的方式,接着根据文献类型,如图书专著、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进行教学,特别要提出的是,这些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如何对这些类型的文献如何检索,同时更侧重如何利用。如期刊和会议文献教授检索与投稿,学位论文教授检索与写作。由于该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是九所高校所共同建设的,因此,学生用户在使用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一个平台检索九所高校的相关资源,可以通过RSS技术订阅九所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的服务。.
2.1.3电子资源检索教程模块。本模块包含图书馆订购与免费获取的电子资源的详细使用教程及咨询反馈。所有电子资源教程按专业类型分类,如常用中文电子资源、综合性外文资源、人文社科类资源、商业经济类资源、化学材料类资源、机械土木类资源、音视频多媒体资源等。相应的课程内容除了电子资源平台介绍和检索技巧外,还设有讨论区,学生在使用过程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此区域内向图书馆老师咨询。
2.1.4学科专题整合教育模块。学科专题整合教育目前建设有三门课程,分别是机械与汽车信息素质教育、船舶海洋工程信息素质教育在线课程、机电工程信息素质教育在线课程。这些课程将学科专业与信息素养紧密结合,从明确需求、选择信息源、实施检索、评价管理、信息利用整个过程中,突出了学科特色,如提供专业常用信息源和专业信息源使用调查,在课程最后还安排检索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报告。
2.1.5学科专业课程模块。该模块是对特色专业课程的整合,目前建设完成的课程有《现代汽车文化》、《结构有限元》两门。专业课程下按照章节进行排列,既提供了本章节的学习要求,还包含了电子教材、课件讲义下载、测验题和讨论区。
2.2江南大学图书档案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心
江南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心[3]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可以充分发挥Web的多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平台开发目标: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为一体,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集网络授课、媒体播放、自助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能全面地提供网上教学与自助学习。该平台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该平台设计为四个子系统:信息检索技能子系统、信息意识与道德子系统、信息分析与组织子系统以及平台管理子系统。信息检索技能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掌握信息检索策略的能力,达到具有选择各学科专业的检索工具或系统、确定检索标识和检索途径、利用各种检索技术对不同课题进行检索的能力。该子系统包括了“入门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意识与道德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树立良好的与利用信息的道德。除了“导向阶段”的知识,还动态有关信息法规、道德知识和典型案例、进行在线用户调查与测试等。信息分析与组织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深层次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包括信息分析、信息组织、典型案例和在线测试等模块,栏目涵盖了“高级阶段”的内容。管理子系统为超级管理员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中,只有经超级管理员授权后,才可以对学习者和教师信息以及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该子系统包括教师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以及数据管理与备份模块。
2.2.2为了方便教师和学习者进行网上交流,设计了跨平台的在线交流讨论模块,该模块提供在线论坛、留言板、E-mail、chat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任一子系统登录进入,参与讨论、发表见解或回答提问[4]。2.2.3该平台的课程中设有《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中心以及院系教师和本科生素质教育导航数据库。《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中心实现了该课程的网上教学,实现了数据库检索的动态演示,比PPT等格式的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也提供农村实用信息技术讲座及学科知识讲座。本科生素质教育导航数据库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文化、社会学、艺术、美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并提供了部分免费图书、期刊、报纸地址链接,以飨读者。此外,还提供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供使用者参考借鉴。
2.3兰州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网站兰州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网站[5]搭建在图书馆主页信息素质教育栏目下,定位于在E-Learning环境下,学生能够便捷、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后完成信息素质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以及论文写作等课程的自主学习。
2.3.1网站的构建包括:平台界面设计、教学资源整合、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学习服务支持平台等。具体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建设、在线课堂、课件、教案、师生互动、试题库、咨询台、教学管理、科研简介、电子资源、讨论区、最新公告等。围绕信息素质教育通识课,建设教学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理工类、人文社科类以及医学类)和《信息素质与论文写作》课程的课件、作业等内容。
2.3.2教学管理模块直接链接在兰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学生可以选课、教师可以进行教务管理。
2.3.3扩充开放获取资源中的教学资源,如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的公开课程,百度公开课等内容,丰富整合分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如开放存取期刊、开放存取仓储、开放教学资源等从而更利于学生利用信息资源。
3存在的问题
3.1平台建设的合作化程度不高,可共享资源有限
在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动性方面,院系和图书馆少有合作,图书馆之间的的联盟与协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院系精通专业学科知识,并且信息资源对学生来说必不可少,然而他们对信息素养技能了解的并不多,且图书馆与院系之间一致互相独立,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专业学科信息资源与信息素养的内容建设都较为薄弱。而图书馆之间,若没有图书馆联盟或者高校图工委的大力支持与牵头,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设也是困难重重。资源的共享是实现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可共享的资源有限,如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信息素养在线,平台中仅仅实现了相关的信息资源和有关课件共享,在信息咨询、学生用户培训教育、学科化服务等方面还未实现资源共享[6]。
3.2平台建成后的利用率低,后续建设停滞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大多依托课题或者项目,能够得到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一般也都作为图书馆服务建设的重点项目。然而平台建成后,在进行一段时间推广后,由于项目结束、后续经费缺乏、工作人员的更换等原因,许多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就放缓或者停滞,内容没有更新,有的甚至链接都无法打开,也就导致少有学生来使用,这对于当初花费大量时间、经费、人力来建设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来说,十分可惜。
3.3缺少用户沟通的渠道,对平台的使用效果的监测力度不够
据笔者调研,图书馆与读者的在线的互动、交流主要靠QQ、E-mail、留言板,微博微信的建设普及率不高,与用户互动性受到了限制,在已建成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中,与用户的互动性较弱,其所提供大多是留言板之类的功能,信息流动是单向的,用户沟通没有畅通的渠道,对用户来说只能被动的接受模块所提供的功能,而不能及时的反馈自己意见和建议,这样很难明确了解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及问题,用户体验效果较差。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辅助的流量监测,登录或使用的统计数据缺乏,相对于传统的用户教育,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缺乏评估、反馈机制。
4提出的建议
4.1提高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初始阶段,图书馆必须起到主导作用。从高校的相关领导、馆长到馆员都需要意识到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督促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掌握信息素养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召开校级的会议来讨论信息素养和相关问题,制定并执行具体的策略和办法去建立学生需要掌握信息素养能力的意识。图书馆只有得到高校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获得资金、资源和人力的有效保证,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4.2坚持用户需求为导向
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建设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线信息素养平台的建设也不例外。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不同,信息技能的水平也不一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义信息素养。大学生进入传统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少,大家更愿意通过网站或其他的途径来获取资源,因此要提高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利用率,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兴趣,让更多的大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4.3加强对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监督力度,确保平台的使用效果
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6
(一)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日益完善,在线教育这一新兴的现代教学方式也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随着其内容的不断丰富,学习便利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许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始加强在线教育。目前,中国的在线教育主要有三种发展方向,一是注重内容的传统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如网络学院的线上课程,新兴的MOOC等;二是注重技术的互联网企业,做网站,做平台,如谷歌、淘宝等企业的在线教育平台;三是面向大众社交网站教育平台,如网易公开课(公开课+点播)、Coursera(点播+社交化)、万朋学堂(平台化)、粉笔网(社交化)等。目前这些在线课程大都依赖于“教师讲授”,这也是在线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和挑战。
(二)农业在线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在线教育特别是农民在线教育培训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基于光盘、卫星和互联网把知识内容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传输给农民的远程教育培训,缺乏交互性和时效性,难以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其教育资源涉及农村社会各行业,主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媒体宣传、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供大家观看学习。中国农业信息网是把各种农业要闻、市场动态、经济评述等于网站上。191农资人是一个农业植保等技术交流的论坛,其主要以文字、图片格式各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水肥管理等,该网站已经注重不同在线学习者的沟通与讨论。以上部分网站仍存在维护不够,运行缓慢;信息更新不及时,有批量刷新现象;利用率普遍较低,点击流量小等问题。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在线教育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条件逐渐成熟。根据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5%,中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
二、在线学习模块开发实践
在线教学有很多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一是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网络整合全国的各类农民教育培训优质资源,从而大幅度降低教育培训成本,有效地缓解专项经费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二是可以实现学习个性化,农民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自主选择教学服务机构、在线课程、辅导教师,自主决定学与不学、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彻底解决了教育培训需求不对称、农学矛盾突出的问题;三是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形、音频、视频等信息形式,逼真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农民获得的信息生动、形象、逼真;四是模块化教学可以基于一个知识点和一项生产活动,也可集成多个知识点和多项生产活动,能够满足不同认知层次农民的学习需要;五是在线学习模块的内容易于更新。
(一)背景
中央农广校对运用先进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农民教育培训高度重视。在农业部农业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中央农广校于2013年6月17-28日举办了“如何实施在线教学”师资培训班,对县级农广校的教师进行了在线学习模块设计和实施在线教学的系统培训。2014年3月24-28日,中央农广校举办了运用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开发在线学习模块师资培训班。2014年4月,中央农广校委托安徽省阜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门峡市分校、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莱州分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州区分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海门市分校和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如东县分校,根据本地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提出选题,进行在线学习模块开发试点。
(二)学习模块开发
1.学习模块开发软件
开发在线学习模块过程中,我们选用了ArticulateStoryline软件。作为一款独立的软件,ArticulateStoryline功能强大,工具丰富,易学易掌握,可以导入我们原来的PPT进行编辑,方便利用已有的素材;可以利用本软件自带的录音、录像、截屏等功能,录制旁白、插入讲授视频、插入教师在电脑上实际操作过程的录像,形象地把知识展示给学习者。ArticulateStoryline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图层、触发器和变量控件等设计互动场景、设计测评评估问题,让农民参与思考并通过选择点击相应的课件内容获得相应的反馈,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提高农民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另外,利用这些变量控件,还可以记录农民的基本信息和学习测评情况,以便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管理。用ArticulateStoryline开发的学习模块,方法简单,格式多样。成LMS格式,农民可以在在线学习管理平台上学习;成网络(HTML5,FLISH)和单机(CD)格式,农民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也可通过光盘进行学习;成ipad格式,农民就可以在ipad和其他移动设备上进行学习。这些优势可以使农民根据需求和条件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地学习。
2.学习模块选题
学习模块开发试点校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培训需求,提出选题。如:为满足阜阳蚕桑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养蚕能手,规范蚕农养蚕技术,提高桑蚕饲养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实现随时、随地学习高质量养蚕课程,解决养蚕中随时发生的问题,助推阜阳市乃至安徽省桑蚕业的发展,安徽农广校阜阳市分校确定了《桑蚕饲养技术》选题;河南省三门峡市农广校为满足农民对生物防治知识的学习需求,提出了《以虫治虫》的选题。6个试点校的选题分别为《桑蚕饲养技术》、《以虫治虫》、《玉米螟的识别与防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蔬菜穴盘育苗技术》、《机插水稻塑盘旱育秧技术》等。
3.学习模块适用对象
根据学习模块的内容,各试点校对学习模块的适用对象进行了明确,在线学习模块适用于种养殖专业户学习,也适用于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学员学习等。
4.学习模块设计
在课程的设计方面,根据逆向设计课程的思路,注重知识的模块划分和学习者的互动,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1)应用逆向设计理论指导课程设计依据逆向设计理论设计每一个学习模块,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农民生产需求确定预期的学习成果,然后确定能够证明学习者达到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以此为标准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安排,最后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内容组织选择相应的课程材料。避免了课程设计依据教材和经验安排教学活动,重在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只是将课件和视频传到网上供大家观看的简单做法。(2)应用Gagne教学九步骤方法设计课程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均按照Gagne教学九步骤来安排在线课程的各个环节,使参与学习的农民按照“首先被引起关注,产生好奇,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通过回顾旧知识来总结规律,再以此为基础学习同样规律的新内容,在教师或助教的指导下学习并实践,最终掌握该知识技能”的过程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适合农民在其文化基础薄弱而又时间零散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要求。例如,山东农广校莱州分校将《玉米螟的识别与防治》的内容分为4个子模块,在整体课程中配有多个版块等,在每一个子模块中都包括多个学习单元。
5.学习模块开发
(1)开发团队每一个模块试点单位都针对模块目标要求组成一支开发队伍,包括教学内容设计、制定规划、影像制作、多媒体开发和课程构建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团队来完成。具体团队人员各自分工,如:教学设计者负责学习理论、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设计;多媒体设计者、开发者负责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制作;项目管理者负责制定并协助整个开发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方案。(2)开发计划本次开发试点工作于2014年5月开始,8月基本完成模块的开发工作,同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评估、修改,9月下旬组织模块验收。(3)模块内容(4)实施开发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充分利用了Storyline的强大功能如:人物角色和表情,学习成果评价方式,触发器、图层、交互式标记、问答幻灯片、结果幻灯片等,开发出生动、交互、协作、体验的学习模块,让农民在轻松的“听故事”和“玩游戏”状态下完成在线学习。如下图,农民朋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亲自模拟田间进行杀虫灯的安装,将所有杀虫灯安装成功后会有评价打分。完成本环节后可以进行下一部分内容在开发过程中从细节入手,多方面营造互交环境:从标题等级、文字重要性及模板背景颜色等多方面考虑,设计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Excel表格制作,一般在外部做好,然后把表格做一个截图插入,这样无论升拉缩放都不会打乱表中的内容;图片插入课件前,可以使用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来进行拼接、叠加、剪切、美化处理;请专业的团队来拍摄并进行一定的剪辑,也可以利用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摄像头等设备来录制,并使用MovieMaker、会声会影、Premiere等视频剪辑软件来完成简单的剪辑,在Storyline在线学习模块中,视频只是其中的一种素材,应该尽量按一个个的知识点片断化;对话或旁白的插入以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为重点,尽可能的做好并兼顾到声音的质量。一些素材无法完成实地拍摄的,如种子的萌芽过程、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等,可以用flash、3Dmax动画来补充表达。为快速制作课件,可以先以PPT为载体进行基本的制作,然后导入到Storyline中,再进行一定的修改。
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挑战
1.具有在线学习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亟待发展壮大
在线学习作为新兴的教育培训形式,需要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在线教学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且这类人才应该活跃在农民教育培训第一线的教师队伍中。目前这类人才非常稀缺,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在线学习的普及与发展。
2.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模块开发模式亟待加强研究
中国在线学习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和传播理论等研究刚刚起步,在线学习从规划到设计、开发、实施、监控和评价的评估体系、质量标准与管理系统,尚未制定。如何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块,满足教育培训的需要,没有有效的指导和借鉴。同时在线学习模块开发没有整体规划,缺乏整体思路,开发者大都根据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自拟开发课程,缺乏全局眼光,有一定的盲目性。
3.农民教育培训在线学习模块亟待试点推广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在线学习模块的推广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一方面,目前还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学习模块供农民学习;另一方面,学习观念制约着在线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主要是传统教学方式在农民脑海里根深蒂固,对在线学习方式表示出怀疑进而拒绝的态度,更新观念需要一个过程。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线教育不同于面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应该大力加强在线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一支掌握在线课程设计和开发理念、原则及原理,有效组织和实施在线教学的教师队伍,开发高质量的学习模块,提高在线学习效果,满足农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加大开发研究力度
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在线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于农广校体系发展在线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在线学习的理论研究,总结适合中国特色的在线教育模式,制定在线教育规划,指导农民教育培训在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3.开展在线教育试点,积极开发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