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培训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论赛培训课程

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1

“考证热”的冷思考

最近,有一位“晒证女”风靡网络,她晒出了自己所考取的大大小小几十种证件,图片文字说明称:“炒房不如考证,拜金不如拜知”。“晒证女”表示,她也看到很多自认为是穷二代的年轻人在网上发牢骚:工作难找,钱难赚。其实,她要奉劝一句:难找工作的大学生、小白领们,不要气馁,相信“考有所用,证能挣钱”吧!

一位网友表示,知识就是金钱,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还有一位网友表示,拜知总是好事,该支持。如今,各大高校“考证热”持续升温,乌鲁木齐领先教育培训中心执行校长刘永刚说:“‘晒证女’只是个案,如果那些证书都是她自己考的话,起码证明三点:第一,她的学习能力很强;第二,她很刻苦;第三,她的大学时光没有浪费掉。”谈到如今风靡大学校园的“考证热”,刘永刚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大学生考证不是考的越多越好,考证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考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证书,毕竟专业是自己将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之本;第二,根据个人对某一个或某一些专业的兴趣,然后再考取相关的证书;第三,一些大学生考证是为了弥补自己选错专业的遗憾,所以考证之前选择专业要慎重,不然证书拿了一大堆,没有用武之地也是白搭。”

乌鲁木齐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校长邹联华说:“现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大学生有两类:一类是为就业打基础。通过考取律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增加今后择业的竞争实力和砝码;另一类是想重新选择喜欢的专业。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纯粹是为了拿文凭而上大学,其实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因而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来重新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就业还需掌握实用技能

邹联华说:“职业技能培训就是就业培训,它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大学教育比较系统全面,注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现在的大学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出现几种错位现象:一是大学开设的专业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错位;二是大学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出现错位;三是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出现错位。大学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重理论轻技能,实习量远远不够,有的专业学完了没有用武之地,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用人要求,即大学生进入单位能很快胜任工作,从而形成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平衡的现状。而实用技术培训就是弥补大学教育里的弱项,培养一些应用型人才。目前已经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员中,有的是因为现在的工作不理想,希望重新用新知识、新技能来武装自己,为今后重新择业做准备;有的是因为曾经学习的专业不对口,在单位里专业发挥不明显,需要重新‘充电’,从而在单位里得到发展空间。”

职业技能培训之所以受到很多社会人士的喜爱,其实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刘永刚说:“我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中,以16~26岁的年轻人居多。其中,初高中学历的占到60%,大专、本科学历的占到30%,其他知识层次的占到10%。一般主流的培训课程,比如计算机、会计等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但也不是每一门职业技能培训的门槛都很低,比如考律师就要求起码是本科学历才行。”

记者在乌鲁木齐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走访中发现,不同培训班的培训时间长短不一。一些学校开设的全日制就业班需要培训一年左右,而一些电脑基础、幻灯片制作与演示等培训班只需要培训数天。邹联华说:“能给求学者带来帮助、利益和好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培训比较受欢迎。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而言,专业开设要合适,培训内容要实用,培训方式要受欢迎。职业技能培训讲究‘短、平、快’,培训重视时效性和实用性,不需要太多的理论铺垫。”

跟传统职业的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新职业的培训遭遇“寒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平面设计、会计、俄语、驾驶等常规的工具型学科培训为主,而公共营养师、创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色彩顾问、理财顾问、验车师等新职业的培训课程却难觅踪影。刘永刚说:“新职业的培训取决于市场,有些新职业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开办相关的培训课程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包括:经费、师资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培训学校不会贸然开办新的培训课程。有些新职业,在大学里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很难找到授课老师。另外,新职业的种类繁多,分工很细,有些太过超前,市场需求少,学员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尽管一些新职业需求量大,但技术含量低。比如验车师,一个人如果想买一辆二手车,他只需要找一位自己熟悉的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司机验车,大可不必花钱去请一位验车师。可见,验车师的职业前景不容乐观。”邹联华说:“所学技能一定要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可以超前几年,但是不能超前几十年,否则学了不用很快就会忘记。”

“昔日网瘾青年,今日就业明星”

刘欢高考落榜后,长期呆在家里,足不出户,渐渐染上了网瘾。后来,刘欢的姐姐在报纸上看到了乌鲁木齐新洲培训学校开办就业班的招生广告,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乌鲁木齐新洲培训学校进行咨询,并鼓励刘欢报名参加平面广告艺术设计就业班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过班主任、代课老师的耐心指导,刘欢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刘欢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进一步提高了个人素质。如今,刘欢已经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广告公司的主力设计师,月薪4000元左右。新洲培训学校成人部副校长王建胜说:“为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学校除了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将职业素养、感恩励志、就业与择业心态等文化课纳入到正常专业课程当中,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的‘辩论赛’、‘拓展训练’、‘会计知识大赛’等活动达十余场,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学习、努力服务新疆。”

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2

大亚湾核电作为中广核集团核电运营人才培养基地,运营人才培养工作紧密围绕着“为核电站安全生产培养合格的运营人才,确保核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及业绩持续创优”的工作目标,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核电人才培养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构架,开展以授权为核心的各类员工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意多种途径并举,不断完善培训设施,并且重视提升安全文化意识和塑造良好行为规范。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大亚湾核电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核心能力,有效支持了中广核集团人才发展战略。

核电运营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

人员素质要求高

核电站是高技术行业,技术含量高、安全要求严,涵盖了核技术、热能动力、电气、仪表控制、机械、材料、化学等专业技术领域。一个合格的核电人,必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核电站系统和设备的工作原理,熟练地应用涉及核专业和常规专业的多种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其岗位工作。因此,核电员工的专业技能既“专”且“博”,呈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

我国核电技术来源不一,多国技术并存;同时,现有在役核电站都属于“二代”机组,而今后新建核电站主流是更加先进的“三代”机组。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和更新换代,要求核电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必须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才能具备驾驭新机组的能力。

知识技能固然重要,安全意识也必不可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表的报告《安全文化》(INSAG4)指出,核电站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因失误。“核安全重于泰山”,核电员工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始终秉承质疑的态度、严谨的方法和沟通的习惯,安全至上,精益求精。

因此,核电运营人才既要满足一般常规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要求,同时又具备核安全要求所带来的特殊要求,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以不断创新的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追求卓越。

人员培养数量大

人才短缺是全球核电共有的问题,我国尤其突出。核电人才短缺的一个主因是核电规模化发展导致人员需求大增。由于我国核电发展起伏较大,长期以来未能有计划地持续实施人才培养,使得核电人才出现一定程度的青黄不接。例如,大亚湾核电员工平均年龄仅有31岁,30岁以下的人员达到52.19%。

导致人才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核电人才培养要求高、周期长、难度大。以核电站反应堆操纵员为例,除了参加各种严格的培训,还要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执照资格方可上岗,一名反应堆操纵员的培养周期约为4至5年。因此,核电站在开工之时就要开始实施运营人才培养计划。

中广核集团继大亚湾核电基地之后,陆续新建了红沿河、宁德、阳江、台山、防城港等一批核电站。核电发展,人才先行,新建核电站要投运,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运营人员的配备。面对如此庞大的核电人才需求,在新电厂尚不具备自主培养能力的情况下,人才培养重担自然地落到了大亚湾核电基地。从单基地到多基地,从一种技术路线到多种技术路线,从大亚湾到全国,中广核集团运营环境在变化,大亚湾核电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机制,才能满足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核电人才需求。

核电运营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做法

紧密结合电站生产,实施程序化管理

大亚湾核电人才培养组织机构与电站生产紧密结合,建立了由公司教育培训委员会决策领导、培训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培训工程师执行落实的多层次、网络化组织机构,其中培训部门列入生产一线单位,并实施教员与现场岗位交流制度,使人才培养工作紧密围绕电站安全生产这一核心主题。

程序化管理是大亚湾核电人才培养工作管理的一大特色,电站人才培养原则、流程和方法、各级培训管理组织及人员的职责要求等都通过一系列程序予以规范和明确,并严格坚持程序至上。每个工作环节都必须依靠程序办事,使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有序、严谨规范,另外安全质保部、审计部独立监督程序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授权上岗、全员培训、终身教育

大亚湾核电实施授权上岗制度,保证员工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核安全责任的层层落实。授权是指电站部门经理对本部门员工具备相应岗位工作能力的一种正式认可。每位员工必须在完成相应岗位授权所要求的培训内容,并结合现场实际工作表现,经综合考核合格,由其主管经理给予岗位工作授权,方能上岗工作。

授权上岗制度适用于电站全体员工,与其地位和身份无关,从总经理到最基层的清洁工,以及所有参与核电站工作的承包商人员,无论处在何种岗位,都必须按照其岗位要求接受相应的培训。同时岗位授权具有时效性,这就要求每一个员工根据其职业发展,每年按个人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复训及新课程学习。

“授权上岗、全员培训、终身教育”制度使员工学习培训与职业发展无缝对接。岗位工作授权有不同的阶梯和等级,员工的职级待遇与其岗位授权相挂钩,由此规划了员工的职业生涯。

基于岗位培训大纲开展培训

大亚湾核电以核电站技术专业岗位为基础,通过对岗位任务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提炼出各专业岗位对不同层级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据此设计出培训项目,并且明确规定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法、考核标准、授权要求。一份具体的岗位培训大纲,由专业培训流程、岗位培训大纲任务书、培训课程/项目描述单等一套标准文件构成。到目前为止大亚湾核电已建立了166个专业的岗位培训大纲。

岗位培训大纲是大亚湾核电人才培养的基石,为核电站开展各类人员培养提供了标准,依据岗位培训大纲并结合员工职业发展每年制订出员工的个人年度培训计划,使企业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员工进行培训。

“订单+联合”模式培养新员工

按照校企“订单+联合”培养模式,在学生毕业的前一年,大亚湾核电就到校园招聘,与受聘学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提前锁定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准员工,将原本新员工到岗后必须学习的核电相关基础理论课程提前安排到大学最后一个学年来进行,由大亚湾核电制定标准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管理要求,各高校按统一的标准实施教学和管理。另外企业派出人员参与部分教学,使学员较早树立安全文化意识和理念,具备基本核安全素养和对企业文化的基本认同。

“订单+联合”这种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将人才培养的起点向前延伸至大学时代,缩短了新员工培养时间,使之在毕业时就已初具核电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加快实现角色转变。

紧抓安全文化教育,塑造人员规范行为

大亚湾核电把管理者带头示范授课作为公司一项制度,由公司管理层讲授安全文化和公司具体安全文化实践培训课程。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震撼教育”,通过对国内外核电行业重大安全事件,特别是本企业的安全事件为案例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回顾和再分析,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公司也积极组织全体员工通过各种诸如“安全文化辩论赛”“安全文化小品大赛”“DV大赛”“安全文化漫画大赛”等形式开展安全文化普及和推广,此外还建立专门的开放式安全文化教育室,作为员工日常的安全文化教育和学习场所。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在公司内形成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

大亚湾核电在强化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建立了国内核电行业首家行为训练中心,根据核电工作特点以及核电站的主要人因失误类型,创新性地设计开发了“工前会”“三段式沟通”“实用程序”“明星自检”“监护操作”“质疑的态度”六张防人因失误工具卡,对全体员工实施体验式培训和训练,有效改善了员工行为,降低了人因失误。

向新建电站标准化输出,快速扶植人才培养能力

为保障中广核集团各新建电站快速形成培训能力,大亚湾核电将培训工作流程及课程文件包进行标准化,形成包括培训组织机构建立、教员及培训管理人员培养、培训设施建设、课程体系以及程序体系等五大核心领域的标准包,输出到中广核集团各核电基地,使大亚湾核电培训经验在异地得到复制和运用,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在各电厂形成较为一致的人才培训理念和运作模式,支持新电厂培训实现高水平起步。

建设系列化培训设施,促进各类人员能力提升

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3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 培训激励 机制构建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务员要适应并胜任当前和未来政府管理的要求,仅依赖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业余自学及实践探索远远不够,因而国家特别注重公务员培训。培训必须能够增强公务员的职业竞争能力,为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机会,并通过培训这一手段,激励公务员更加适应政府要求,实现双赢。但随着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问题日益显露,急需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的现状,对公务员培训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激励机制的培训变革策略,努力提高培训激励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培训机制在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调动公务员积极性方面的作用。

一、公务员培训机制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规模、培训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公务员培训规模明显扩大,培训内容更加切合实际

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以来,我国开展各类公务员培训超过2000多万人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公务员培训的参训率不断攀升,每年大约有200多万人次参加培训。公务员初任培训率基本达到100%,对口培训骨干公务员7100余人次,公务员法律法规轮训600多万人次,培训人事干部10万余人次。

近几年来,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一直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有效保障了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公务员中开展对于世贸组织的基本知识培训,以提高政府应对外来挑战的能力;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电子政务与数字化信息化等内容的培训,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有关政府部门有效推进关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学习教育,以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专业性。

(二)公务员培训方法不断创新,培训体系逐步建立

我国公务员培训方法有所创新: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干部培训,普遍沿用了高等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二是20世纪90年代公务员制度实施后,教学模式逐步摆脱了体系式方法而形成了以专题讲座为主的研究式教学模式;三是2000年以来,案例式等现代培训方法逐渐被采用。

近10年来,行政学院、各级党校和其他干部学院正成为我国公务员培训的主要阵地,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各部门还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干部培训中心,这些中心在公务员培训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务员培训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三)公务员培训选择余地较少,缺乏专职培训管理干部

在现实的公务员培训过程中,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培训除了学习培训所规定的公共和专业必修课之外,选修课的开设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公务员对于参加何种培训学习的选择余地较小,难以满足那些素质高和求知欲强的公务员的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部门一般没有专职培训的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工作,基本都是由人事干部兼任,甚至有的单位和部门没有设置培训综合管理部门,需要时,就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政府来说,若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使公务员在获得自身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政府和社会服务,还需对现有的培训激励机制进行完善。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训工作与职位任用脱节,公务员参与动机不明确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工作行为与培训内容联系起来,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将作为任职和晋升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与职位任用相结合作为约束性条件,很难得到落实。是否参加培训并没有作为公务员任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公务员的参训动机研究对于搞好公务员培训工作也同等重要。制定培训制度时,不仅要规定应该参加培训的群体、参加何种类型的培训、培训的时间地点要求以外,还应规定按照要求去做,与不按照要求去做的不同结果。只有履行这种硬性规定,才能促使公务员激发更高的积极性来保住现有岗位,引发参训动机,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努力达到新的目标。但现行的培训制度没有充分明确公务员参训动机,不能对公务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二)培训课程与内容缺乏针对性,考核体系不健全

现实状况中公务员培训流于形式,以应付上级行政指令为目的,对公务员个人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现有的培训课程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对胜任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特征等的描述不详尽,公务员培训内容缺乏依据。

通过参加培训,公务员所取得相应的成绩应与组织奖励相挂钩。但是培训成绩的取得,还需要进行培训考核。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考核体系不健全,首先,培训考核缺乏严肃的考试纪律,还普遍存在着作弊过关、人情买卖的考核现象。其次,我国公务员培训考核标准模糊,并没有将考核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量化的科学的标准体系,在进行考核时大都采用了笼统的评价方式。最后,考核方式方面,我国公务员培训考核过于注重对公务员学习效果的直接考察,对公务员参加培训后工作行为的考核有待加强。

(三)培训制度落实不理想,奖励公平不完善

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落实情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首先,培训需求分析对个体差异重视不足。中国政府部门过于重视组织的需求分析,侧重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服从于政府部门的发展目标;而对职位差异与个体差异的忽视,造成了对职位能力需求和公务员自身能力状况分析相对不足。其次,培训结果评估不完善。目前,中国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仅侧重于对公务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直接考察,从而忽视了对公务员参加培训后工作行为的考核,没有真正起到验证培训效果的目的。

目前我国公务员认为对于培训奖励的公平感愈强,或者培训的价值越大,公务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就越强。就奖励公平的角度来看,要使奖励公平合理,既要使培训和使用真正结合起来,也需要政府部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从我国公务员培训实际情况来看,公务员培训与奖励脱节严重,培训结果与晋升的联系并不紧密,大大削弱了公务员参加培训的动力,奖励公平需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构建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所谓激励便是要处理对象的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在公务培训过程中如何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参与热情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主题,同时也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最大限度激发公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培训激励机制。具体而言,这种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培训内容激励

要使培训成为激励,首先是要合理设计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关系。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奥德弗的ERG理论,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应该满足受训者的成长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使得受训者的参与动机能够实现,这种动机主要包括了受训者的期望和培训的效价。只有当培训的内容可以满足二者,才能使得受训者参与培训的热情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提高培训效益的内在动力。

首先,做好公务员岗位描述与分析。政府部门必须科学地构建岗位分析,撰写清晰的岗位描述,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条件、目标和要求进行清晰的说明,尤其要明确岗位的工作胜任特征,使培训课程设置能够紧密围绕政府职能和中心工作及受训者的岗位要求。

其次,建立胜任特征模型,为培训内容提供依据。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内容与传统的培训内容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注重深层胜任特征,关注经验分析,放眼未来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在培训内容方面激励公务员,提高公务员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内容不仅涉及组织和培训者的现状,更为组织和培训者的未来指明方向,试图从胜任特征入手完善公务员培训内容,可以促使培训为政府战略更好地服务。

再次,通过需求调查建立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培训激励的强度。科学、全面的需求调查是取得培训激励效果的前提,政府要充分运用各类激励因素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这种激励手段首先需要保证受训者的“保健因素”还有满足“激励因素”,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有效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培训激励的强度。

(二)培训考核激励

培训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上文主要是从培训的行为上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本部分则主要侧重于培训结果的分析,即培训结果的考核激励。培训效果的激励,其主体是政府的主管部门,而客体则是受训对象。二者的目标是不相同的,因而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对于考核的执行者政府而言其目标是为了部门的公务员素质的提升;对受训的公务员而言,其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评估考核的方法多种多样,政府可以通过座谈会、访谈观察、面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相关数据。通过培训考核进行激励,主管部门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严格考核纪律。在培训考核中要严格实施考勤制度,在考核的程序上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对考核评估的结果进行监督审查。同时,若被考核者提出申诉,复议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其次要完善考核方式。对公务员培训考核要从两个方面来完善:一要丰富直接考察的方式,比如进行角色模拟、主管与客观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考核。二要对公务员参加培训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考察培训对受训者工作实际的影响。

再次要明确培训考核的评价标准。培训成果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公务员对所学技能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对所学习培训项目的反应、公务员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等。政府部门在对公务员培训进行考核时,应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科学合理的设置考核标准。

最后要确保培训考核激励价值的实现。对于培训效果的考核应与公务员的晋升和薪资待遇挂钩,对参加培训后能力提升快、工作业绩优异、培训考核优秀的公务员进行物质奖励,使公务员能够主动参加培训,从而持续地提高培训效果。

(三)培训方法激励

培训机制的构建除了需要从内容和结果评价上保证需要、动机和目标上满足激励机制的实施者与参与者,还需要从行为上有效的保证培训激励的有效实施。要选择合适有效的培训方法需要考虑培训的内容、培训目的、受训者自身特点以及政府已具备的培训资源等因素。

首先要重视在线培训体系的激励作用。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来说,在线培训或电子学习可以促进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有着没有疆界限制的优势。同时,政府为公务员学习设计多种培训途径与渠道,提供政府奖学金,建设网上学习政府、网上开放学府,从而形成在线培训的“e政府培训”模式,大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了公务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起到了激励导向作用。

其次要重视非正式培训的作用。相比于正式培训,非正式培训在阶段划分、方式确定和成本绩效等方面更注重灵活性,在培训内容和方式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并有所创新。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改革公务员培训制度中不合理因素,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不断创新非正式培训方式,提高公务员自身对培训的认识程度,提升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培训激励得到最有效发挥。

再次培训机构和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培训方法,比如通过互动式教学、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分组辩论赛等方式使受训公务员真正参与到培训环节中,亲身感受案例与情境带给自身的深度思考,从而体验到培训的重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而提高公务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享受培训的乐趣。

现代政府受制于传统的管理机制,在培训效果与激励机制的构建上达不到原有目标,人力资源也未能得到合理地开发。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培训要应对国内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主动对公务员培训进行变革,运用在线培训等方法实施全员培训,通过需求调查建立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形式进行个性化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实现由传统培训向现代培训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杨月新.J省邮政企业培训激励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2] 安蕊,于苗苗.基于职业发展视角完善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J].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2010,(10).

[3] 孔春梅,陈玉明.基于职业发展视角下的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8).

[4] 张丽.论公务员培训激励模式构建——以期望理论为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5] 袁泉,焦慧卿.我国政府公务员非正式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8).

[6] 袁金辉.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7] 张相林,杨琼.美国公务员在线培训体系述评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6).

[8] 何丽君.公务员培训设计新视角——基于胜任力[J].中国人才,2009,(9).

[9] 王健,王树恩.关于我国公务员培训创新的对策研究[J].新视野,2010,(5).

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4

关键词:分类引导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思维活跃、富有理想与信念的群体。而高校正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升其思想政治觉悟,深化其思想政治深度,改善其思想政治学习氛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和不同文化冲突与融合程度的加深,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所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体系的构建现存问题

分类引导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实施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由于教学组织形式所限、教学观念所阻、教学条件所缺等原因造成的。[2]

(一)我国传统成材观与分类引导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评价学生主要看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主要看学生的升学率,这种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评价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和提高,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的培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国传统教学的理念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教学中,教师的威严和一定程度的专制,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平等的感受。[3]

(二)班级授课制的弊端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个别教学、分班教学、分组教学、合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这几种形态。班级授课制具有程序化、制度化、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率等特点,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学生之间的差异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能够控制和理解的范围,使得班级授课制的难以分类引导弊端尤为突出。[4]

(三)教育资源紧缺现象严峻

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时间、精力、备课条件等方面无法保证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学校整体教学的物质条件也没有为教师提供―定的客观支持。学校教育试图通过学拉近学生的发展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在客观上成为阻碍教师分类引导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因素。其次,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多数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积极和主动,运用范围不够广泛。[5]

(四)教学的公平性问题

当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要求,并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还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重点院校、重点班、尖子生仍然是我国教学主要关注的对象,差生更多情况下则成了教学的盲区。而正是我国目前的分数制,造成了优等生与差生的不公平教学现象。[6]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体系的构建

正确把握这种群体的差异性,是引导者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首要前提。

(一)从不同途径实施分类引导

1.针对学生特征实施分类引导

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分类引导教育。针对性格外向乐观,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有生活热情,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及较高的心理素质的同学应让其充分展现才华,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助于他们个人发展的平台;针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同学,引导者应定期对其进行鼓励,让其产生参加集体活动的信息与兴趣。如在政治立场上,有的学生群体有较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勇于变革,乐于思考,对政府政策和社会现象采取批判观点,容易提出不同见解;而有的学生群体则在政治立场上随波逐流,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各项政府政策和决定绝对的服从。针对以上两种类型的学生,相较于后者,引导者就应该更加密切的注意前者的动向,适时做出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其走上极端的道路;而应对后者进行激励教育,鼓励其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其充分认识到进行独立的思考。[7]

2.针对学生需要实施分类引导

针对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可分类别、分年级、分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分类引导教育体系。如大一新生,引导者要为其提供适应大学环境、选课系统熟悉、端正学习态度以及树立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育课程;而对于二、三年级的高年级同学,应对其进行学术科研、就业创业、考研辅导等个性化教育服务的课程,在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的同时,培养其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就业和升学做准备;而针对毕业班学生,根据其未来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可有针对性的开设就业前培训课程、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企业家素质教育课程、创业辅导课程等。

3.针对学生社团实施分类引导

学生社团组织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载体作用。依托社团把学生分类引导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扩大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作用,发挥社团活动思想政治,贴近大学生群体的优势,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系统方法。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社团的特点和类型,开展例如社会调查、素质拓展会、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科技竞赛、帮扶教育、心理辅导等丰富化、差异化化、现代化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分类引导和分类教学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另外,开展职业技能型社团,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课堂学风建设,而且能提高其职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从不同渠道实施分类引导

1.举办相关讲座

为了普及针对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引体系,引导者可在分类引导教育初期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在大学生中传播分类引导的核心思想,通过“分解目标、分类引导、分层教育”,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变传统思想教育的“虚”为满足学生需求的“实”。此外,在分类引导的过程中,引导者也要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误区的理论点,主动搜集资料,运用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确保大学生思想引导的方向。为了纠正大学生的思想误区,引导者可举办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相关讲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纠偏,关键是要让大学生学会用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

2.开展辩论活动

通过团队辩论的形式让真理越辩越明。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团队辩论中,能让学生们知道名彼岸对错;引导者也能教育与引导学生走向理性,走向成熟,铺就学生成长的道路。在辩论过程中,引导者应积极促成学生们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使辩论赛起到较好的作用,激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体系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自信和口才。[8]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结合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受欢迎的网络、电影、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分类引导的思想逐渐灌输给大学生们。首先,要加强分类引导主题网站建设,采用博客、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学生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培育优秀网络文化,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其次,引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校园网站的舆论引导的重要性,积极创新引导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提高网络语言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

4.创新情境体验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在情境体验中,学生能够体验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发生动态联系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间外部形态的关涉,而且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间内在意义的交流。这种内在意义的交流在主体看来就是感受、理解、情绪、联想同时具备生成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是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在分类引导教育中引入情境体验教学,学生对于这样的感性式教育接受程度会更高,兴趣度也较其他传统的教育方式更高,感官刺激更深,更容易形成牢固的理性认识。[10]

5.创立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使他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配备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分类教育引导者的教育工作是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工作,然而思想上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几次形式主义的谈几次话、讲座、会议就能够立竿见影。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的实际工作中,配备较好的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三种关系,即师生关系、朋友关系、长辈关系。学校知名的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优秀的学生辅导员、政工干部等均可参加分类引导教育工作,这样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在社团分类引导教育活动实际中以不同的身份来解决。

(四)寻求相关部门支持

各级组织及有关部门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将育人理念与分类引导教育理念相结合,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于分类引导教育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必要时也应到大学生中去征求意见,从学生的角度来逐步完善分类引导体系。同时,学院相关部门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学籍管理细则、学生行政处分条例、奖学金评定、学年综合考评、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职责等有关管理条例,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此外,也应把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落实到学习、生活特别是学校开展的学生活动中,使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结论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工作的引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分类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将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专业教育、课外素质拓展紧密结合。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重心。同时,作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导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海,李春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5):87―89.

[2] 蔡克勇.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J]. 高等教育研究,2000,( 5):11―15.

[3] 贺文阁,姚江.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8―60.

[4] 刘建仁.浅谈高校两课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患,2008,(05).

[5] 聂莉.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分化管理研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8,(09).

[6] 唐艳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浅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7] 肖川. 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哲学审视[ J] .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3),101―111.

[8] 许洁英.如何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从适应到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5

一、调整教师的积极心态,用微笑、亲和力感染学生

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舞台,要想成功地完成一节课,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愉快乐观地对待自己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微笑,始终用快乐感染学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是服务性行业,微笑是我们对学生入行的必要训练。而作为师长,在每一堂课中,更应该把这一点试行到底。当美丽的微笑扩散到学生们之间,学生自然会认为这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心。

二、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

(一)三维目标

一堂课的开始首先要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并且是非常清晰的,课程结束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课程的变化学生的活动基本在掌控中。

(二)主体地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置这一理念。在《导游业务》的教学过程中,我曾尝试过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讲解知识要点,当听到有的同学在讲解要点之前设置问题抛给大家再引出自己的内容自如讲解后,所有同学都给予掌声。我也非常有触动。“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学生走上台,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去做,培养自信心。这份自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也来自于其他同学的掌声。

(三)创造性

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有效的教学。进行《旅游法规》的教学时,讲到旅游合同,内容枯燥,将旅行社条例和旅游合同两章整合,让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成立旅行社,并且制定自己的格式合同。学生经过去市内各大中旅行社考察、上网搜集资料和小组研究,每组都交了一份详细的学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抛掉讲义,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目中有学生

教师备课充分是完成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课堂上教师要看着学生的眼睛,同时要让学生看到教师的眼睛而不是低头看教案的头。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全部掌控于脑中,随时输出任何需要的内容,这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和每一位学生。看着学生讲课,与学生眼神的交流是确保知识能否顺利正确到达的关键。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置的提问,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要做到对一节课的整体把握,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效完成课堂教学。

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教学

程红兵老师说过,每节课要让学生大笑三次。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是适时活跃课堂气氛,不忘时刻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退一进二的目的我们是可以采用的。学生在学习《旅游法规》时,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在讲到从事旅游行业需要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时,利用小组踩报纸、盲人摸象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凝聚力,甚至组织足球赛活跃学生运动神经,激发学习兴趣,运用现场抽奖、小奖品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在讲解案例时,我采用辩论赛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充分运用大脑,激起竞争,培养荣誉感。学生主体意志不断进步,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教学相长。一堂有意义的课也许会令学生终生难忘,意义深远。

五、扩大教学范围环境,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并用

专业课程可以打破教室上课的常规教学模式,走出去、走远些,扩宽课程活动范围。如导游业务课程到景区授课,学生现场模拟导游员进行讲解,师生互换导游员领队和游客的角色。学生学习效果好,迅速进入旅游从业人员的角色。在实习前就具备了实践经验,很好地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导游业务》中讲到语言技巧时,我带领学生到山海关博物馆进行考察,学生按小组用提前设计好的导游词进行讲解,回来总结成考察报告。学生动手动脑团结协作,高效完成了课程任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或《菜点酒水》中酒水一章,学生自拟报告,到超市考察酒水种类和分类;《饭店服务与管理》课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制市场调查表,在校园里对教师和学生做现场调查。

六、整合课程,充分利用校本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宏观立体地把握课程,按照课程标准指导思想,多种教材研究并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将原有的《服务语言艺术》《演讲与口才》《形体训练》《公关》《服务礼仪》整合成一门《公关礼仪》专业训练课程,综合性强,实践与理论不脱节,学有所用。

将《餐厅服务与管理》《菜点酒水知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整合成一门服务课,利用教室、实训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学习,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为酒店从业人员与酒店管理人员,将学习场所扩充到酒店、度假村、疗养院,让学生在做中学,将理论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中去,避免书本与社会的脱节,当学生实习就业进入工作岗位中时能在重要岗位站稳脚跟,并成为管理层的后备力量。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迅速将一年来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并且及时发现不足,再回到学校通过课堂将欠缺的知识弥补。这种课堂——实训基地——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轻松转变成职业旅游从业人员。

导游服务与管理方向,教师将《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导游基础》《旅游法规》《旅游地理》整合成《导游业务》课,分成三个模块实施。第一模块:基础知识掌握。第二模块:校内导游实训。第三模块:地方及周边景点现场导游教学。第一学期实行第一模块,学习旅游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对专业有整体概念,初步掌握旅游知识。第二学期实行第二模块,在实训室及校内让学生进行现场导游讲解,将理论知识与自身素质结合运用。第三四学期实行第四模块,到景区参观踩点并逐渐现场模拟导游讲解。学生毕业后和旅游企业需要的人才素质完全吻合,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用一个月时间进行岗前培训课程的实施,根据企业需求,实习就业前开设涉世之初需要具备素质的相关课程,如职场礼仪、面试技巧、企业文化、就业心理、技能实训加强等,效果显著,学生受益、企业认可。教师及时开发编写适合的校本教材,因材施教,因专业调整教学计划安排。

辩论赛培训课程范文6

(一)改革开放,尝试以原版教材相辅的涉外会计培养模式 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成分的改变,多种企业组织形式逐一呈现,不仅出现了个体经济,带有国外资本和管理特征的外资企业也开始涌入。在这一经济环境下,我国模仿美国当时的教育体系,构建了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于增彪,2004)。而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则体现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尝试双语教学方式,设置国际会计专业等方面。在课程设计上倾向于“比较国际会计”,采用一些辅助的英文版或原版教材作为中文主干课程的配置,国际化色彩较淡,也谈不上高端。这一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仿美式会计本科教育为主,涉外为辅的”简单培养模式。

(二)加入WTO,形成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与“国际接轨”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而且在许多领域成了必须兑现的义务。大学的会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的会计准则从90年代开始逐步构成体系,并伴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会计专业的教材内容也逐渐实现了国际化。另外,随着更多跨国公司的涌入以及本土企业的海外业务发展加上中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对国际会计人才需求也日趋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高校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开始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来设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纷纷与国际职业组织合作(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将国际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总体而言,这时的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其基本操作是与国外会计组织合作,引入先进的课程体系、会计教材、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改造旧的学科体系,同时,办学形式实现国际化,出现了如“3+1”、“2+2”、“4+1”等各种形式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延续至今,构成了当前国际化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

(三)经济转型时期,亟需优化现行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一方面面对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全球化,目前全世界四万多家跨国公司,已经占有世界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百分之七十,世界技术专利的百分之八十。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进军国际资本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王军,2007)。需要积极利用世界经济的联系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会计行业迫切需要一批善于管理、精于业务、熟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领军人才,或者简化为高端应用国际会计人才。围绕“高端”、“应用”以及“国际视野”,现有的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环境的变迁存在一定的缺陷,亟需优化。

二、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ACCA&CGA教学实践

(一)缺乏自身教育理念 理念(Perspective),就是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此外,还有“视野、图景”的意思。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CGA与ACCA,作为国际上受到认可的会计职业机构,已形成较先进的培养理念,即,培养侧重职业能力的专业会计人才,ACCA的课程设计更是着眼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其理念设计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我国高端应用人才培养需求,在实践中,各高校基本上直接拿来,并未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而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加之CGA与ACCA受制于自身作为职业界组织的限制,其理念也较为狭窄,契合了“应用”却未必“高端”,也不可能考虑到中国学生的特点。

不结合自身情况设计理念所产生的后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初入学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通常也接触不到或能够接受国际通行理念,即使接受了也难以与自身结合起来。据初入学学生及家长反馈,多数学生选择CGA和ACCA通常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或者为将来出国留学打基础,还有的旨在充实大学生活,甚至还有的仅仅是为了从别的专业转入会计专业。对于未来面临的挑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于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端应用国际会计人才标准缺乏个人定位,缺乏正确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自立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另一方面,作为国际通行的国际职业组织设计的理念虽然契合专业胜任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以及会计准则趋同的国际背景,然而,会计国际化还意味着会计事务的全球视野。会计国际化教育侧重具备国际视野,能代表我国平等跻身国际市场,具备多样技能的复合型的国际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从而起到引领国内会计从业人士的作用。因此,国外行业理念不足以胜任这一培养目标。

(二)教学目标单一,缺乏统一系统的目标体系 关于目标,从1978年开始,我国会计教育界就围绕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可概括为四问:高等学校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王光远等,1999) ?学生应该培养成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高校应该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根据财政部2010年下发的十二五中长期会计人才规划,国际化高端应用人才成为方向,那么“高端”意味着何种具体目标,“应用”可以理解为“专才”,“国际化”又需落实什么?“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果弄不清楚,就会造成培养目标模糊,从而无法保证后续环节的顺利运行。

有鉴于此,加之由于缺乏相应的理念指导,导致实践中缺乏统一系统的教学目标。目前看来,笔者所在浙江财经学院以及国内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以ACCA、CGA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这种目标可以理解为培养“专才”“应用型人才”(其实只是纸上应用)。这种教学目标虽然单一,易于集中资源达到最大期望值,但却隐含危机。具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必须突破狭窄的国外资格考试认证瓶颈,需要在大目标指导下设置多层教育目标,国外资格认证通过率仅仅是目标层级的一种,且是属于基础阶段的目标层次。

(三)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职业资格考试认证过于偏重 从教学内容上看,现有国际化会计教育偏重国外资格认证考试,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不仅是会计国际化教育面临的困惑也是我国整体教育面临的问题,应试教育凸显了硬性公平,在基础教育阶段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据笔者调查,ACCA班级和CGA班级的学生往往是全校最勤奋的学生,通常无暇顾及其他知识素养的培养。这与CGA&ACCA繁重的学习负担直接相关,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突破语言障碍,在缺乏相关经济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大量的专业知识以获得考试通过。但高等教育起到将“应试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作用,高端人才是否等同于商业化运作流水线上的“专才”?如何保证学生本科基础更扎实,同时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培养框架简单嫁接 目前,诸多会计学院在针对ACCA或CGA与其他专业的教学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将校内通识知识课程设计与ACCA&CGA职业培训体系嫁接,缺乏针对应用型国际化会计高端人才教学体系设计。在实践中,单独设置“ACCA班级或CGA班级,课程设计上以ACCA、CGA职业培训课程为主,辅以一般压缩版的通识课程,如,经济学、统计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而其他非ACCA和CGA会计专业则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设置一些选修课,如《专业英语》(会计、审计、财务)、《比较会计学》、《国际会计》以及《西方会计》课程用以弥补国际会计领域知识的欠缺。这种设计思路是会计国际化教育摸索阶段的权宜之计。当前教育理念转变的前提下,这种教学体系设计不能全面体现国际化会计高端人才培养目标。

(五)培养层次停留专业阶段,多元延伸欠缺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时,都特别注意通才教育,即要求不论哪一学科的学生,都要在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领域有所涉猎。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具备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战略分析能力。因此需要将枯燥乏味“数字会计人”转变为心怀博大、具备多元文化的“会计文化人”与“国际人”。以ACCA为例,ACCA的国际化及教育产业化确定了ACCA课程的商品化。然而在进行商品交易的同时,应该更加强调商品的价值。在ACCA课程传授过程中应尽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就业范围广、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业人员。现阶段,我校及国内主要高校对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专业阶段,着力打造专业胜任能力或者仅仅是相关专业书本理论知识认知能力。且应试文化的存在加之会计专业学习的繁重,即使存在潜在多元文化的学生也极可能在四年的本科生涯里被束缚成一个单一乏味的数字理论人。 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 (文辅相,2002)以及“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 (叶澜,1989) 会导致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修养不够,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价值观都将受到影响。

(六)国内缺乏主动后续教育支撑 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教育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后续教育支撑。国内会计后续教育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制度环境和认可机制,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信息,以适应工作需求。但在国际会计人才培养领域,国内相关后续教育却是空白。这一方面使得国际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不完整,不具有持续性,违背了会计教育终身化理念。另一方面,也将国际高端人才的后续培养拱手让与国际培训机构和国外会计师职业组织,除了在经济上丧失了市场,也将本国会计精英交由国外培养,丧失了人才主动权,无法形成自身优势,不能平等跻身国际会计职业界或理论界。

(七)“国际化”与“本土化”冲突 从ACCA与CGA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毕业生除了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外资机构及其它涉外、境外组织从事会计、审计工作以外,国内的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等经济监督部门对通晓国际审计惯例的审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多数毕业生主要还是在中国从事相关业务。有的民间审计工作还要求必须具有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这对毕业生关于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准则、惯例的掌握提出了要求。如何在教学上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是一个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从“高端应用,引领业内”的角度看,如果连本土情况都不熟悉,只知国外惯例,也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贯中西的高端会计人才。

三、国际化高端应用会计人才培养框架构建

(一)明确教育理念,培养正确意识 理念直接决定人的行为,不仅是人行为的基本驱动力,关键还在于其所起到的导向作用。高端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知易行难。对于初入大学年轻人来说,及时针对其专业选择作正确的理念引导非常重要。国际会计专业(如ACCA&CGA&ACA方向)学生接受到的理念通常是国际职业机构的理念,体现了专业精神,具进取心和商业价值,应予以肯定。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入学时的职业机构思想灌输联系学生及家长们各自的动机,很少有学生会意识到“高端引领”的内涵,更不会产生责任意识,引领国内会计行业的使命感。因此,结合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以及十二五人才计划,高端国际会计应用人才的理念应当针对学生的个人愿望,在接受国际职业组织先进专业理念的基础上,更大程度上引导学生高屋建瓴,构建责任意识和国际意识,学贯中西,不仅精通国内国际规则,熟悉业务背景,还要了解多元文化,具备较高战略分析能力。

(二)构设双语境阙限,设置培养层次框架体系 Toukoma和Skutnabb-Kangas的双语教学阈限理论(1977)(The Threshold Theory),针对双语教学提出了平衡语境理论,笔者将之应用于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框架,使之体现认知水平层次与会计双语境发展程度的关系,最高层次为平衡认知语境,中间层次为不平衡认知语境,最低层次为有限认知语境。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面对国际国内双语境,体现在语言转换、规则穿梭、语境通览三个方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运用阙限理论设置相应的培养层次体系。

一是基础层次――有限认知语境。这一层次为基础阶段,属于有限认知语境。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语言转换,熟悉本土规则与国际规则。培养目标定位在,掌握一定水平的英文阅读能力,熟悉专业基础知识。操作上基本维系现有做法,强化应试教育,突出考试能力。

二是中间层次――不平衡认知语境。不平衡认知语境的特征体现在尽管掌握了中外基本的会计规则,但不能很好的贯通其本质所在,具备较高的语言转换能力(通常是听说写译技巧方面),但不能达到中外语境平衡。不平衡认知语境是有限认知语境与平衡认知语境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设置如下:(1)语言转换。在具备基础层次的阅读理解水平上,加强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操作上可以考虑引入CET口语考试或商务英语(BEC)口语较高级别考试。 听力方面可以在英语六级听力基础上适当融入商业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课程设置。 (2)规则穿梭。 基础层次侧重国际国内通行规则的熟悉上,中间层次则是在熟悉的基础上,有所辨别,可以熟稔的解读其主要区别,从而为灵活的应用提供基础。具体体现在熟练运用国内国际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能解读国内国际规则差异。

三是高阶层次――平衡认知语境。这一阶段要求较高,在原有会计领域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除了要求熟练掌握国内国际会计规则之外,还要求掌握其他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借助已有ACCA课程体系解决)。此外,要求通晓中西文化精髓,领悟西方经济文化,把握现代会计文化思想,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一定的战略分析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1)语境通览。语境通览其实是文化转换,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文化传导。可以结合国际会计人才特点,引入经济文化再到会计文化。要求了解西方文化发展尤其是经济文化的精髓,强化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具体操作上可以在现有配套经济学理论相关课程基础上,针对性的设计文化课程,形式上可以运用声像教材,如一些制作精良的历史纪录片,教师则可以从中起到点拨解读的作用,使之与中西方会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另外,还需引入商务礼仪谈判以及心理学课程加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2)规则应用。进入熟练运用规则阶段时,校内环境不足以完成这一目标。因此,需要走出课堂和校园,进行实务性质的操作。由于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特征,其应用能力的培养需分步骤进行。首先要进行校内模拟。其次要结合校外实训基地接触实务工作。最后还要与国际职业界组织合作,进行国际交流。

(3)价值观培养。价值观本身因人而异,按道理无需培养,但既然定位“高端引领”,则需特别引导。国际会计高端人才的一个使命就是引领国内会计界,并代表国家跻身国际会计界,因此,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品质,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开拓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另外,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别,在价值观塑造上,要注意有所甄别,实现中西合璧。在高阶层次课程设计上增加会计伦理学、审美学、心理学等课程以起到塑造人格,培育良好道德修养与强化心理素质的作用。

(三)针对不同课程,灵活配置教学形式 不同的课程体系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而不是统一的课堂教学,也不是步履一致的灌输式教育。结合上述培养层次,根据不同课程培养目标和特点以及不同对象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1)课堂教学。基础层次的课程都是做基础知识铺垫的,适合课堂教学。针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ACCA和CGA使用原版教材,包含大量的阅读,已经提供了练习素材,而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以及英语泛读课程基本上可以解决词汇积累、句式变换和阅读技巧的问题。所以,这一层次的英语教学可以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方面,由于学生具备充分吸纳基础知识的空间,教师侧重灌输式讲解引其入门,所以也维系现有课堂灌输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案例,注重趣味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多媒体视听教学。主要适合文化艺术领域的课程,以及文化历史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美感、修养、英语视听能力,旨在配合理论教授,构建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多媒体视听教学方式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将枯燥理论融入真实历史场景, 可以有效起到提示作用和揭示作用。这对前述高阶层次和中间层次的培养目标具备一定的意义,尤其在理解西方文化进而了解会计文化上有直接作用。

(3)沙龙式教学。此类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和启发,多采取小班教学,分组或一对一,适合心理学以及针对人性和人格塑造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适合高端国际会计人才的应有价值观和责任意识。此外,针对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后续教育也可以采用这一教学方式以增强交流,互相促进并有所创新。

(4)实践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目前已得到应用,主要在会计实训方面。针对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特征,操作上可以与国外高校或职业机构合作,设置国际场景仿真实验,联系境内外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交流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要流于形式并且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机会。目前,部分高校已经付诸努力和实践。在后续教育方面,财政部也组织过多期高端人才海外交流培训活动。

(四)构建后续教育体系 国际高端人才培养的后续教育相对于其基础教育更为重要,不能将其后续教育等同于国内的后续教育,而是与其基础教育一脉相承的,融入外语、商务、战略管理、法律、金融和风险控制综合知识的后续培训,其内容反映最新前沿理论成果和实务界动向。结合高端人才特征,其培训形式也可以多样,以实际案例探讨和行动研究学习模式甚至沙龙模式来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五)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值得说明的是,高分和能力不是反向关系,而是互为促进的。能力强者易得高分,获高分者亦有过人之能。因此,“高分低能”现象本质上只是一个社会适应性的问题。这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学、心理学课程,以及课外活动、项目合作的形式加以解决。当前的暑期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锻炼独立谋生能力。教学上可以提倡挫折教育,在挫折中成长成熟,教师则起到心灵导师的作用,及时纠偏。具体可以与国外高校或职业机构合作,实行交换学生和暑期实践交流,另外,组织针对国际动态会计问题的辩论赛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思考会计现象的能力。这些举措都将切实有效地降低应试印象,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人才。

(六)配套国内会计法规 为解决“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现有ACCA和CGA教学计划中应适当融入我国注册会计师方向的课程。由于国际会计高端人才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审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国际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方面业务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它涉外、境外组织和单位的会计审计工作,还要知晓我国有关会计、审计的法律、法规、准则、惯例,能够在我国进行社会审计工作。因此,在教学计划中融人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要求的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能有效解决ACCA和CGA毕业生知彼不知己、无所适从的局面。另外,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已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建立在母语基础上的国内注会课程培训不仅不会分担精力还会有效促进国外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国际会计规则的理解,并为实现从国内语境迈向国际语境以达到平衡会计语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2]王开田、胡晓明:《中国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中国化的文化思考》,《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3]于增彪、赵景文等:《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会计研究》2004年第3期。

[4]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5]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