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1
一、吃透教材,熟悉实际
吃透教材,即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把握主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明确重点和难点,从而掌握教学内容及其精神实质。熟悉实际就是要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的实际,熟悉当前的社会实际,以及影响学生思想的各种社会思潮。只有吃透教材,熟悉实际,才能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运用典型事例,剖析理论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因此要坚持理论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理论如果缺乏具体形象的事例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一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一些学生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是从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得到的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典型事例,科学地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中掌握基本理论常识和基本观点,如关于“我国多种经济成份是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形成的必然性”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二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对于第一个原因,学生在初中接触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他们回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内容,然后再分析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确立与这一规律的关系。对于第二个原因与实际贴得较近,我运用了一些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差异,图片的运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从而对现有的所有制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最后从实践的角度说明这种所有制结构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一些同学从自己家庭生活的变迁中体会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形成的必然性。
三、创造条件,学以致用
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2
关键词:高中政治;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65-01
高中政治课自身所固有的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高中政治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性、思想性、科学性、具体性等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它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它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始终,并决定着高中政治教学的方向和质量。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我们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不断创新,采取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使高中政治课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 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既要联系实际以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要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说明实际,达到观点和材料、理论和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1.1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高中政治知识的根本途径。
对学生来说,高中政治课本上的诸如、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等理论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和学生的直接经验有很大的不同,在学生面前它并不是以实际的、具体事实的形态出现的。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除了要认真学习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时间、条件等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所以,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时,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实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抽象的概念,也可以通过种种手段考查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可以说,联系实际是学生学好高中政治知识的根本途径。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十分重要。
1.2 理论联系实际对高中政治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学好高中政治课,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事实上,高中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而要完成这项根本任务,不可不讲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国内外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各个方面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实、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如果理论脱离实际,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抽象概念,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所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更不可能把这种科学理论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只有认真贯彻这项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高中政治办学方向,更全面地发挥高中政治课应有的作用。
2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方法
2.1 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统一。
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掌握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和联系性,使理论和实际相吻合,做到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种联系才是抽象理论和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比如,在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二节的教学中,讲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知识后,就要有机地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才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总之,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中,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统一,做到理论和实际的内在协调,这样才能逐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给学生带来更直接的认识。
2.2 注重联系实际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联系实际,要在确定知识点后,考虑联系什么实际,需要准备什么实际材料,以及如何去联系,联系到什么程度。否则,就是盲无目的地联系实际。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逐课、逐节、逐框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安排。也就是说,在理论联系实际时,要时刻把握联系实际的目的。比如,讲授高二年级第一课第二节第三框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个知识点时,就要考虑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准备好有关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的事实材料,在讲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时,把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及其关系融汇其中,使讲解达到相互交融的程度,使教学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联系实际,才能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另外,在联系实际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求实精神。通过这些,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无论是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来看,理论联系实际都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这既关系到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问题,也关系到能否造就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军的政治问题。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在深刻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并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种种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才能使高中政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使高中政治教学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学容.高中政治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探索[N]. 学知报,2010(03).
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3
[关键词]声母 韵母 声调 难点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92-01
语音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承担着语言物质外壳的作用。现行教学系统在总体上对语音目标很不重视,或者说即使在认识上理解其中的重要性,但是也缺少办法来处理语音教学的诸多问题。林焘先生曾经很具体地指出,“现在我们教的学生,一般语音都比较差,就是因为各单位对语音不够重视,要求大致能说就行了,b、p、m、f很快就过去了。……语音好不好,是教学方向的问题。”(焦立为《现代语音学的方向——访林焘教授》,刊载于《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我们在这里讨论教学原则和方法,就是希望尽可能提出符合教学条件的,全面、有效培养学习者形成符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能力的一套教学思路。
一、单音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这里的“单音”,指的是音素。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大多是成年人,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所以在语音教学中,把音节分解成音素,对他们进行单音训练,这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我们学习外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对方跟你说一个单词时,你听不清楚,但当对方重复一个个音素,然后再把它们拼合在一起时,你就明白了。
中国传统音韵学对音节分析的方法是声韵调分析法,它把音节分为三个部分:声母、韵母和声调。这种方法着眼于语音结构成分的组合,优点是比较符合汉语的实际,如声调特征就是汉语独有的。但早期的声韵调分析法不够细致、科学,因为并不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角度指导学生发音和拼读,导致学生是从整体对汉语拼音进行认知,语音学习囫囵吞枣,效果不佳。因此,近年来的音节分析结合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的语音分析方法——音素分析法,它对一个音节从音色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出一个个最小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单位。
留学生对汉语语音没有感性认识,应先将汉语的发音系统按照22个辅音、10个元音的方式进行分类讲解,再按照21个声母、39个韵母的方式进行拼读训练,这样学生对完整的一个音节的读音掌握的就比较科学和扎实。
但是语音教学又不能止于单音训练,因为人们进行交际时,要发出一连串的单音,形成语流。在语流中,会发生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各种音变。最好的方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的语音教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真实性。
二、进行对比分析,突出重点、难点
在对比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将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找出学生的语言难点,难点实际上就是语音教学的重点。一般说来,最困难的是两种语音体系中的近似音,其次是目的语中有,而母语中没有的音。
语音教学要有的放矢,对重点、难点要强化训练,绝不能因为学生的畏难情绪就放任,初期的语音偏误将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如对于非声调语言的学生来说,汉语的声调是一套全新的东西。他们不太了解,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传递的信息量很大,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学习中,常常忽视声调的学习,把声调学习看成是额外的负担。背单词,不记声调;念句子,只有语调,洋味儿十足。
三、循序渐进
各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虽不尽相同,但总有些相似或相近的音,如母语中已有的和目的语中相同相近的音,学生对这些音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我们不必拘泥于汉语拼音方案的顺序,可以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来进行教学。
如单元音ɑ、o、e、i、u、ü等,就应先教ɑ、i、u,再教e、o,最后教ü,然后再把不圆唇的ɑ、e、i和圆唇的o、u、ü分开。不圆唇的又可以按开口度的大小排列,按i、e、ɑ或ɑ、e、i来教。又如z、c、s三个声母,就应先教s,这是一个舌尖清擦音,而z、c都是塞擦音,发音的方法是先塞后擦,先塞后擦当然要比单纯发擦音难。
四、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这里的“理解”是指在语音学理论指导下对第二语言语音系统、分布、发音部位和方法的理解。语音学习需要大量模仿,但模仿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没有指导的盲目模仿会影响学习效率。
教师占有的语音知识越多越好,但在课堂上讲的越少越好,越简单明了越好。不过语音学比较专门话,名词术语多而难懂,连用母语的人也不常用,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专门术语,而使用各种直观的演示方法。
我们常说发音部分靠指示,发音方法靠模仿。教师应在“指示”的时候将发音的原理讲清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
本文音变、节律等问题未有涉及,但恰恰可能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汉语语音教学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不断创新,积极进取,把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进一步挖掘,上升到理论化高度,进一步更新我们汉语语音教学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化学教学;基本原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6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26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学的规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准则。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部分教师过度地追求先进的教学手段,过多地追求时尚的教学模式,过分地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无形中违反了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化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有感于此,笔者参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并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将高中化学教学应当遵循的六条基本原则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观察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或过程的清晰表象,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的教学目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教学的直观性:教具直观,即教师通过模型、图片、实物等,形象地展示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乙烯的结构时,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以帮助学生理解乙烯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和∏键的不稳定性;多媒体直观,即教师借助电视、电影、动画等,将微观或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学习可逆反应的概念时,即可借助动画演示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正反应,以及同时发生的三氧化硫分解的逆反应;实验直观,即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直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化学反应的现象等,得出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语言直观进行教学,如手语教学的恰当应用。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往今来,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性教学。孔子在教学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学记》中则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它们都是对启发性教学很好的诠释:即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激励、启发和点燃。比如,在进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定数量错误的离子方程式,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离子方程式的错误类型,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离子方程式常见的错误方式:①违背事实;②拆分错误;③量的错误;④守恒错误;⑤顺序错误;⑥隐含错误。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化学教学要按照化学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使学生逐渐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中“不陵节而施”的观点,就是在谈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例如,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就应该分阶段逐步推进。在高一年级初学时,可以让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即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性与还原性;然后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重点掌握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高二年级学习时,安排学生重点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包括一般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配平、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等;在高三年级的复习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整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表示、配平、规律、综合计算、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比较方法、应用等。只有通过以上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安排,学生才能真正顺利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
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别及分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对于有化学天赋和特别爱好化学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或化学竞赛小组,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而对于个别学习化学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采取业余时间单独辅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成绩;此外,同一学校不同类型的班级,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讲解不同的内容,恰当的取舍习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复习方式,牢固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转化为长久记忆,最终升华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历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知识的巩固问题。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的论断,就是对巩固性原则的很好概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巩固性原则的途径主要有:首先,通过形式多样的复习进行巩固。比如,单元复习、模块复习、专题复习等;其次,通过及时的检测进行巩固,可以是课题检测,也可以是专项检测等;再次,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复习。比如,学习沉淀溶解平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如表1的新旧知识整合,以实现对化学平衡知识的长久巩固。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5
【摘要】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微信作为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微信用于英语教学要遵循知识性,参与性和适度性原则。
【关键词】微信 英语教学 应用原则
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英语教学的要求,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如何寻得一种融合学生生活且学生为之感兴趣的教学工具,使学生有效、扎实地进行英语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即时通信服务聊天软件,它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语音提醒和群聊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还可以通过搜索号码,漂流瓶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将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兼容大部分智能手机,只要有数据网络便可轻松便捷地进行聊天,实现资源共享,深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一、知识性原则
在学生心中,微信不仅扮演着聊天工具的角色,而且也成为社交和娱乐的重要手段,借助微信来听音乐和看视频越来越常见,微信正逐渐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其重要的辅助学习功能已被淡化。因此,微信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知识性原则。弱化微信的娱乐功能,强化微信的学习功能是现阶段要解决的首要任务。第一,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公众号来接收英语及其它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ABC微课堂等公众号,学生借助公众号来观摩优秀教师的上课,及时复习单词和语法等知识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第二,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去接收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每日英语听力软件就是一个最佳的英语学习公众号。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拓宽词汇量,纠正英语发音。第三,教师可建立专门的班级群聊,将作业内容以及要求发送群消息,家长可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例如:家长您好:今天英语课主要学习了Unit2的第一模块,学生已经掌握了喜欢以及不喜欢做一件事的表达方式,如I like dancing; I like singing; I do not like swimming; I do not like running。请提醒学生复习本模块知识点,并预习下一模块的内容。
二、参与性原则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单词语法的知识点讲解为主,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厌学情绪严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参与性原则是微信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时期的学生热衷于接受新事物,极具鲜明个性,对互动式教学的呼声与日俱增。在用户覆盖上,微信充分借力腾讯QQ,好友信手拈来,并在跨越运营商壁垒的前提下,成功激活了手机通讯录,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系沉淀到手机上,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对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结点。 基于微信,教师可以建立班级英语群组,将每天学习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发送到学生群里,供学生下载使用达到共享教学资源的目的。同时,对书本中的单词用法和语法规则感到困惑时,可以在群里适时地向老师寻求解答,基于学生的学习疑难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解答,使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互动式学习模式由此诞生。课外英语学习中,当学生对音标辨析如:light/night,life/knife,net/let和单词读音如:giraffe/schedule感到不解时,老师可以通过语音服务功能向学生提供读音示范。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思想情感状况,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师生互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因材施教,学生可乐于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运而生。
三、适度性原则
凡事都有个“度”的问题。“度”,分寸也。“适度”即恰如其分,适时儿进,适时而退。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够教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就在于他善于掌握的教学的分寸。因此,微信应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要求教师掌握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片面无条件的夸大微信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不能把工作的中心完全放置于微信平台上,从而忽视现实的课堂讲授。甚至出现更为极端的情况,即用微信替代课堂讲授。这些不能把握适度性原则的做法是极其荒谬的,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业进步。因此,教师应制定一套严格的课堂规则,禁止学生将手机等第三方通讯设备带入课堂。课下提醒家长监督学生要正确适度地使用微信,将微信辅助学生学习的功能发挥到最佳。微信作为一种现代化通讯工具,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如果将其应用得当,将对教学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需要用于微信辅助教学时候要适时而用,适度而用。但要务必在心中牢牢树立一种信念,即微信仅仅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中心。
当然,上述三个基本原则并不是相互孤立,单一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将微信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始终把知识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三者融为一体,才能最大限度地l挥微信的独特优势,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艳.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89.
[2]蔡瑞娜.刍议微信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正确引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2.
教学的基本原则范文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 概括了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中国古人有句话:“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 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乃至成材后走入社 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使他们形成自觉、认真、反复、广泛的阅读习惯, 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既是阅读教学本身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 学的重要任务。
现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动机性原则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主动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例如《月光曲》(现行六年制十一册)一课,分辨事物和联想 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这部分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训练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采用设 疑激趣的方法,调动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去主动求知。教师可先用形象的语言过渡,引出穷兄妹俩看到 的画面(可配合、投影片)。然后问,“穷兄妹俩在美妙的音乐中陶碎了。他们联想到什么呢?你从哪些词语 中看出来的?”这样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标志词语找出答案,最后问学生“通过穷兄妹俩联想到的画面,你知道 曲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贝多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可联系已掌握的学法 ,联系上下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在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同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情况差异,是 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 产生需要感、自信心、愉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渐进性原则
任何事都不是一挥而就的,学生掌握阅读的学习方法,也是如此。阅读教学学习方法指导应从低年级抓起 ,从基本抓起。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一个起始、忘却、强化巩固、自觉运用的过程;也有一个由浅入深 、由点到面的过程。拿分段来说,大纲中规定四年级开始“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但是这一阅读 技能形成、熟练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甚至要延续到初、高中才能基本形成,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由学生的学习 规律和不同文体结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识水平、 年龄特点和好忘规律,要耐心、细心、精心地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
三、序列性原则
阅读教学的序列性原则是由阅读知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决定的。在阅读教学中,各个 学年的教学重点是成序列发展的:一年级是词句训练,二年级是句群训练,三年级是段的训练,四年级是段与 段的训练,五、六年级是篇章训练。每个单元训练重点也是呈序列状编排的。小学阶段概括主要内容的技能要 经过概括句意、概括自然段意思,概括结构段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等几个阶段才能形成。这几个阶段是梯 度发展的。前面是基础,是局部,只有基础打好,才能形成系统的技能体系。教材编排的序列化为学习方法指 导的序列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中,针对教材特点,围绕年级和单元训练重点进行有序的专项强化训练,便 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独立阅读能力。
四、反馈性原则
反馈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反馈,学生就难以真 正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求知心、自信心和既定的目标难免受到影响,这就势必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学 习过程。教师的有意识的信息反馈可分为设置条件和直接参与两种。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倒数第二 自然段时,教师用感情饱满的语调叙述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和战友歼灭敌人后,问同学“‘看看 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句话中的‘才’都包含了什么意思?”(①的行为是 保证这次战斗迅速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②他的精神鼓舞了战友们。)这样设置反馈条件,就能较好地了解学 生的学习效果,便于学生调控学习行为。再如教《月光曲》贝多芬弹奏第二支曲子时,学生只理解到海面上起 了变化,曲调也起了变化。这时教师反馈到情况后,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参与,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和当时 的社会背景理解“曲调的变化又说明贝多芬的内心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这样,学生就马上会对自 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自主性调控。
五、能力培养性原则
学法指导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措施。在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时,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 培养。
1.教师要善于导拔、点拔,注意铺设思维途径和方法,不要替代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敢于放手。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给条件、给时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