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秩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秩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1

一、20*年整规工作情况

(一)继续深入抓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促进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最基本工作,在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我市积极开展多项宣传和专项整治行动,使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今年以来,我市在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工作中,主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雷雨”、“天网”执法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共查处假冒、冒充专利案件5件,依托省保护知识产权局处理专利侵权案件9件。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涉及发明类有2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14件。除日常执法工作外,对展会的执法工作也逐步强化,派出执法人员参加省组织的103、104届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另外,在本市举办的各大会展活动中,也派出专业执法人员到会执法。例如,在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中,共接受投诉案件14件,认定和处理涉嫌侵权7件,不但维护了市场正常经济秩序,也为国际展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在宣传工作方面,我市紧紧围绕一年一度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工作的开展,由市整规办牵头,联手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认真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并在镇区、企业和中小学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在中小学内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与当前学校提倡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小培育,使保知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二)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兴商的社会氛围

根据省对诚信兴商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我市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推进中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在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中,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结合专项整治,积极推进“诚信兴商”的专项宣传工作,在全市开展了各项宣传活动。一是通过《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国际网、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加大“诚信兴商”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正面宣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的典型事迹,曝光当前商业欺诈的行为和案例,提高消费者识假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二是通过继续开展我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示范点、评选20*年度中山市诚信单位及评选我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深入推进我市“诚信兴商”的整治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市集中力量,针对破坏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重拳出击。今年以来,在打击无证照经营、价格欺诈和售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等工作上,开展了多次的专门整治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了重点打击外,我市努力开展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夯实行业的诚信经营理念。在汽车销售行业(包括二手车),机动车报废拆解业,以及典当、拍卖等特种行业中,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手段,通过行业本身各项规范工作的开展,使各行业的诚信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相信通过发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持之以恒,一定能将这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继续抓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

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下,勇于开拓创新,继续扎实推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市专项整治各相关部门认真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做到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着力提高打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针对农村药品市场、医疗机构用药用械、无证经营三类医疗器械和保化品流通市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检查,有效地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探讨科学监管方式方法,全面加大了对制售假冒伪劣“三品一械”的打假力度,紧扣药械研制、注册、流通和使用环节,突出注射剂、生物制品、特殊药品、植入医疗器械、等高风险品种,狠抓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争取各成员单位及各镇区支持配合,合力推进打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300人次,检查涉药单位3200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45宗,涉案金额10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品商户96家,吊销5家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已立案144宗,结案133宗,结案率达92.4%。全市“三品一械”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四)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整治工作

20*年,我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思想不松、机构不散、力度不减、声势不弱”的要求,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切实巩固提高治贿工作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共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56宗,涉案金额361.28万元。

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健全完善组织领导,做到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二是全面部署治理工作,在年初就对全年工作重点进行统筹,确保巩固和深化自查自纠工作成果;三是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治贿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市场诚信体系宣传活动周”和“纪律教育学习月”等活动,稳步推进治贿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大治贿的针对性,紧紧抓住商业贿赂行为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开展相关工作;五是积极推进社团组织、非公企业的治贿工作,以点带面拓宽治贿工作层面,打破治贿工作的局限性。

(五)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为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市组织开展了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和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多项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工作,对违法经营分子给予有力的打击的同时,也为我市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保驾护航。

为防止违禁农资产品的使用,确保我市农资市场的诚信经营,我市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夏日百日行动、秋季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各镇区的农药、化肥、种子经营店铺进行了逐一检查。农药方面,一是检查农药经营分类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是突出治理销售无“三证”登记农药产品、甲胺磷等5种违禁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标签不合格农药等行为;三是杀鼠剂清查工作,重点打击非法经营、使用违禁杀鼠剂和无证经营杀鼠剂行为。化肥方面,全面开展复混肥、配方肥有效成份的检测工作,检查上述肥料是否通过农业部或省农业厅登记,是否具备《肥料登记证》、外省厂家生产的肥料是否在广东省农业厅备案,以及包装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

检查组对480多间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农机店铺进行了检查,共出动市镇两级执法人员1600人次,车辆240车次,查处违法案件50多宗,其中对42宗进行了立案处理,涉案货值105000元。通过检查,发现我市农资市场依然存在一些破坏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个别不法行为,但总体上,农资市场的整个经营秩序还是比较规范,市场诚信体系依然得到保障。

(六)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的工作,确保出版市场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年,我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围绕奥运会的举办,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际行动继续加强出版物市场的整治工作,探索地开展工作,保持“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使“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加大、工作范围拓宽、社会参与度增强、大案发生率减少、群众满意度提高、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据统计,截止10月底,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64368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6531家次,其中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011家次、书报刊经营单位1984家次,印刷企业3661家次,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17881册(盘),其中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79254多盘、非法书报刊38627册(件)、取缔无证游商和无证经营摊点3394家,销毁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0多万盘。

为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出版物,整治印刷企业经营秩序,实施奥运前夕出版物和音像市场清理工作,为奥运期间市场的平稳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中,我市主要着重下面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活动,确保“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的良好秩序;二是开展以整治印刷、复制和运输环节为重点的第二阶段专项行动;三是开展整治印刷、复制企业的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印刷企业的经营行为;四是开展奥运前夕出版物和音像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五是探索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活动,提高网络文化执法水平。通过这五项工作的开展,我市文化出版物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出版物市场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七)坚决打击传销活动,扎实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的活动

今年以来,我市从构建平安和谐中山高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工作方针,认真贯彻省打传工作“两个转变”精神,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手抓机制建设。全市进一步加强了对打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了多次全市打传联席会议,调整、增设了联席会议领导和成员单位,并发动了打传春季宣传攻势。为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市制订了20*年《中山市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在开展好传销活动日常清查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了“3·11”“6·11”、“7·23”、“9·22”四次全市性的打传统一行动,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134人次,检查场所4202个次,取缔传销活动场所46个,清查、教育、遣散传销人员517人次,解救受骗群众16人,刑事拘留、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人,确保了奥运会顺利举办,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继续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活动,自2006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工作部署,将创建“无传销社区(村)”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中山”建设各镇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稳步推进了以“五个一”为重点的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推进“创无”工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社区(村)抓紧时间,及时启动未开展创建活动的社区、村的创建活动,确保在11月10日前,辖区100%社区(村)开展创建活动;对前期已开展创建工作的社区(村),要求定期上门回访,加强协调沟通,健全相关创建制度,努力构建全市打击传销立体网络,为实现全市社区(村)无传销组织、无传销网络、无传销人员“三无”标准,构建“平安和谐”中山,夯实社区基础。

(八)大力开展查处无证照经营专项整治

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综合整治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日常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协调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意见》(粤府办[2007]8号)精神,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原则,积极牵头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综合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市治理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渐完善;二是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综合整治无照经营;三是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得到稳步推进。通过大力查处无证照经营行为,及时消除了各种不法行为,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截止20*年11初,我市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702人次,车辆15373车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74064户,取缔无证无照经营8533户,立案查处8446宗。其中餐饮业964户,食杂店1159户,非煤矿山开采业1户,烟花爆竹经营业6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业5户,成品油经营业9户,娱乐场所67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9户,一定规模的公众聚集场所48户,其他行业(不涉及前置审批的普通经营行业)5972户,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充分发挥综合整治工作生力军作用。共立案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8446户,及时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维护了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

(九)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烟草制假贩假行为

在上级部门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烟草专卖监管部门和打击烟草制假贩假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卷烟制售假及零售户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打击行动,整治成效显著。至10底止,全市共立案查处假烟案件42宗(捣毁制假网络1个,生产制假窝点4个),查获违法卷烟1025.09万支,其中假烟872.25万支,私烟28.5万支,非烟124.34万支,上缴财政罚没款32.18万元,销毁假冒伪劣卷烟价值330.65万元,查获制假烟机5套,抓获涉案人员38人,刑拘16人,逮捕13人,判刑7人。核发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953个。

在加强专项打击的同时,市烟草专卖等有关部门多采取正面的渠道,规范烟草行业的合法经营行为。市烟草局在把好“发证关”的基础上,加强“三清理,一推进”工作,将诚信化管理引入日常规范。在审核发放零售许可证的过程中,市烟草专卖局严格遵守规划的发展目标及发放依据,把好零售户的“准入关”,确保了办证入网的零售户符合规划要求且具备销售潜力。在开展无证户整治清理过程中,该局主要采取“逐个击破”的工作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逐个取缔。同时,稽查员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对个体经营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求未办理零售许可证的不得销售卷烟,由于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取缔工作力度加强,我市卷烟无证户与年初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取缔数量多于新增数量,截至10月31日全市持有专卖零售许可证客户共有7306户,卷烟零售市场净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推行“诚信化”市场管理进程中,根据零售户的经营情况,与营销中心一道,共同打造零售户“示范街”。通过一系列奖励、惩罚措施,引导卷烟零售户自觉、诚信、守法的开展经营活动,从而全面提高消费者对我市持证卷烟零售户的认同度,提高零售许可证的含金量。

(十)开展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结合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我市物价部门进一步加强了价格诚信宣传工作,通过对各镇区派发价格法律汇编等方式,广泛宣传价格法律政策,大力倡导经营者诚实守信的理念,强化经营者价格自律意识、守法经营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价格诚信评选活动,加强价格诚信制度的建设;借助“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加大了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如在大信新都汇建立了价格监督服务点,建立和完善了价格制度,通过一系列活动,使价格诚信、诚信兴商上升为经营者的自觉行为。

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期间,适逢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为了保障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我局安排了值班人员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重点规范大型商场、集贸市场、连锁超市、车站、加油站、液化石油气站、旅游景点等的价格秩序,提醒、告诫经营者不得趁节日之机,趁机涨价、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同时,在节日期间安排专人值班,及时受理群众价格咨询投诉,调解价费矛盾。另外,针对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价格秩序的稳定,根据省物价局检查分局《关于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价格巡查的通知》精神,我局迅速行动,组成3个检查组,联合各镇区物价所,出动了近60人次,对超市、商场及奶粉批发点、专卖店等近100家经营单位进行价格巡查,告诫各经营者要依法经营,对趁机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予以从严查处,并将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由于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我市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稳定,未发现趁机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十一)继续不断深化其他领域的各项整治工作

20*年,我市除开展以上各项专项整治外,对其他的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工作也决不放松:继续力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好转,保持高压打击走私活动,对金融、保险、土地、建设、食盐、矿产资源、交通运输等领域,我市各职能部门按照中央及省市对整规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的开展有关工作。对严重影响我市“三个适宜”创建工作,以及损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行为,都加大了惩治力度,使我市市场经济秩序管理工作逐步由整治向规范方向迈进。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广大公民法律观念较为淡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市场规范的长效机制有待确立。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问题,使目前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工作形成执法盲区,法律的真空,使违法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没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没能因犯罪成本高而产生顾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缺乏一种长效监管机制,也大大增加了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

二是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有的专项行动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多,但成效不明显,宣传声势不够大,教育力度和震慑力度有待加大,更好地发挥宣传舆论作用。

三、下阶段工作意见

(一)通过整规工作自评评价的开展,加强整规工作力度

按照省整规办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整规工作自评评价工作,通过自评评价工作的开展,使整规办的一些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加强,使职能部门对整规工作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根据省整规工作综合评价细则,各相关职能部门都有自我评价要点和评价标准,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对应日常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确认相关工作的绩效,查出工作的不足之处,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二)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杜绝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依法行政,是国家规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行为的基本要求。目前,由于法制建设仍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在市场经济领域的监管上,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现有法律法规未能很好界定和规范,造成了处罚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使市场违法行为的执法和司法受到很大的制约,形成了不少的监管盲区,一些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此起彼伏,较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成为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关键,只有法律法规的健全,才能使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使行政处罚的警示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在法治的环境中,杜绝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建设好市场经济秩序。

(三)建立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使整规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2

第二,市场经济又是破坏会计诚信的力量。会计诚信的缺失,有非常复杂的原因,但从 根本上说,市场制度本身正是滋生会计造假的温床,尽管它自己以诚信为基础。市场制度造 就了生产的高效率,同时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律会加剧贫富悬殊,以及少数人追逐利润而 使多数人走入困境。市场制度建立的基础,即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人人都遵守同样的游 戏规则,但其结果却“生产”出了收入的不平等。贫富差距不仅仅是人们对社会贡献不同造 成的,而往往是起点不同造成的。经济上的弱者只有用不诚信的办法,才能完成原始积累或 摆脱困境。市场经济会滋生商业欺诈,市场制度的基础被市场制度的结果所动摇。市场制度 需要的诚信,被市场制度的结果所破坏。正因为如此,在实行市场制度的同时,政府必须用 非市场手段防止欺诈,并保护弱者和失败者的生存权,并尽可能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 会。

一、要认真贯彻实施会计法律法规。

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实施《会计法》。会计诚信 既是对《会计法》等法律要求的高度概括,又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 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针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讲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充 满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是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险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必须 遵守的基本规则,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的会计工作者,要认真贯彻《会计法》,执 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自觉遵守财经纪律,依法经营。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 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 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 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关系 等措施;其次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 指标,使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三是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 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四是要通过持股结构的 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五是建立 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六是完善公司内部 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三、加大会计监管力度。

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是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 的单位内部监管、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三者有机结合的会计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 所、税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机关制度建设, 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执业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协会 的行业监管水平,形成中介机构自律机制、行业监管机制和违规处罚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监 督制约机制,保证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不愿作假、不敢做假、不能作假。同时,要加强对财 务会计行为的政府监督,加大会计执法监督处罚力度,对从事违法会计活动,特别是帐外设 账、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提供重大虚假会计信息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3

今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着力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及药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2000人次,完成医疗机构确认98家、经营企业GSP认证3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验收10家,受理31起举报,立案查处10起。共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000多个次,查处案件110起。

(一)是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药械质量和购进渠道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乡镇以上医疗机构31家、厂矿个体诊所220家、农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553家,药品经营企业338家,对部分在药品购销活动中有不规范操作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警示教育,对其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进行了纠正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二)是加大了对特殊药品及重点药品的监管力度。每月实地到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特药监管,定期登录省局特药监管系统掌握动态,督导企业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账、物相符,确保不发生特殊药品流弊事件。有效跟踪终止妊娠药品、盐酸克仑特罗制剂等药品的购、销、调、存和使用流向,确保药品质量和规范使用。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并及时上报。

(三)是开展疫苗流通使用环节专项检查。重点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2家乡镇级卫生院进行了检查,指导各单位规范购进票据、购进记录等。目前,全市疫苗使用单位购进渠道正规,运输过程能够保持冷链运输,保证了疫苗的质量。

(四)是开展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市场专项整治。今年共检查中药经营、使用单位87家,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保证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五)是开展假冒药品专项查控工作。精心组织,分组拉网,重点对假冒喜炎平注射液、清脂胶囊、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互联网宣传销售假药、维尔康芦荟瘦身养颜胶囊、奥美定产品、紫丹银屑胶囊等药品进行专项检查,严密防控问题药品出现。

(六)是开展假药和无证经营专项整治工作。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提高执法频次,重点查处一批以健康讲座、免费体验为主要销售形式、货值相对较大、危害范围广、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

(七)是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制剂专项整治。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制剂检查标准》组织人员对中心医院、整骨医院制剂室的生产、储存、检验等环节进行了专项检查,不留死角。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GSP跟踪检查,强化了企业守法经营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一)是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建立监管档案,将日常监管和企业经营情况记录在案。开展GSP跟踪检查,对经营进行全过程监督,促使其不断规范经营行为。

(二)是规范药品使用单位药品安全管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对药品使用单位的库房设置、软件配备、人员培训、行为规范进行逐一落实。镇级卫生院、大部分的农村卫生室及厂矿个体诊所等单位都能够做到药械购进和使用规范,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健全,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健全。

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扎实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市工商局不断加大力度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扎实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专项整治和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开展了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社区(乡镇)活动,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系统,数据录入率达到了100%。全年共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业户近千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0多份,取缔无照经营31户,立案查处各类经销不合格食品案件11起。

(二)加大农资市场检查力度。督促所有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建立健全账、票、卡制度,农资经营业户的建帐率、信誉卡使用率、进货自检率均达到100%。同时加大农资监测力度,有重点、分步骤地组织开展种子、化肥、农药等质量抽样送检,严查经营不合格农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

(三)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违法户外广告行动。联合知识产权局、公安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执法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假冒知名企业注册商标、仿冒知名企业特有的包装装潢、使用知名企业名称和字号、未经登记户外广告、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全年立案21个,责令整改52起。

三、市烟草专卖局

(一)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走私违法行为。规范卷烟市场经营行为,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先后开展了高档经营场所整治、物流场所专项检查、卷烟零售市场、无证户及农村集贸市场整治等行动。同时针对我市地处沿海开放前沿,与公安机关联手,摸排信息,梳理思路,研究制定打击走私、贩私的具体方案严厉打击走私烟草行为。目前共查获卷烟涉私案件13起,查扣各类走私卷烟2000多条,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4

20__年以集中开展“三项整治”为主线,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各项工作,不断拓展监管领域,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创新监管新理念,努力提高行政执法监管水平,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监管”,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一)狠抓落实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贴花验照工作,着力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既是对市场主体准入的后续监管,也是登记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局通过多种形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不断为完善“经济户口”档案提供了真实资料,也有力地杜绝了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年检验照质量。今年全县应检企业402户,实检企业391户,年检率97。通过年检,核定A级企业385户,B级企业6户。全县应验照贴花个体工商户3450户,验照贴花率96。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在年检贴花验照期间,清理有前置许可证的企业230户、个体工商户1247户,责令无有效前置许可证件的企业办理注销登记5户,依法收缴无有效前置许可证件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户,责令无有效前置许可证件的企业变更经营范围的3户,责令无有前置许可证件的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范围的7户。查处企业违法违章行为19起,罚没款金额4.6万元。

(二)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违法行为,扎实开展亮照经营专项检查。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取缔打击无照经营尤为重要。今年我局做到了组织到位,细化目标责任制,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及部门联系,严格执法,敢于碰硬,对无照经营坚决予以取缔。今年在专项整治期间,共检查企业286户、个体工商户2766户,其中:证照齐全的企业282户、个体工商户2741户;证照不全的企业4户、个体工商户25户;限期补改的企业2户、个体工商户13户;限期变更的企业1户;限期注销的企业1户、个体工商户2户;查处无照经营户(个体)10户,限期补办营业执照的9户,取缔1户,罚没款金额0.45万元;未亮照经营的企业3户、个体工商户12户,全部进行了处罚,罚没款金额1600元。

(三)强化农资市场整顿,切实履行职责,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真正将“红盾打假护农”行动落到实处,组织全局干部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作为红盾护农支农的具体体现。先后5次组织对流通领域农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对全县7户经营规模较大的农资经营户推行了商品质量关口前移,查处了一批“坑农”、“害农”的违法案件,进一步规范了全县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2人(次),出动车辆43台(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18户、个体工商户88户,查获化肥、农药、种子违法案件6起,收缴罚没款3万余元。

(四)“三项整治”工作长抓不懈。

全面落实“三项整治”工作和“三次集中整治”工作,全年共开展以“三项整治”工作为重点的各类市场专项整治工作16次,其中组织食品安全及节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6次,组织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3次,省局“三项整治”督查组在对我局“三项整治”工作检查时,给予的充分肯定;开展了盐业市场专项检查,规范了__*盐业市场秩序;对流通领域的成品油进行了质量监管,进行了两次质量抽检;加强了蚕茧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蚕种、蚕茧市场秩序;对全县铁路沿线废旧收购站进行了全面清查,规范了废旧收购市场的经济秩序;对全县辖区煤矿、矿产业、旅游景点、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规范了保险市场经营秩序,对新进驻我县的5家保险企业进行行为规范;成功的举办了__县20__年“三月三”商品贸易交流大会;在我县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城区集贸市场进一步得到完善。

(五)以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为重点,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我县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一度有所抬头的实际,我们一是组织对宾馆、饭店管理人员召开联席会,学习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表现形式,讲解危害后果,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宣传《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广泛地向社会宣传传销和变相传销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张贴宣传标语60余幅,在媒介报道4篇。三是与 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加大辖区传销窝点的排查整治力度,驱散变相传销窝点1个,帮教传销人员20余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六)行政执法进一步得到加强,办案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坚持监管职能到位,行政执法到位。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16件,其中立案查处67件,简易程序处罚49件,罚没总金额23.70万元。同时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守法经营意识,向社会发放各类法规宣传资料320__余份,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120余人。强化案件核审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处罚案件正确、合法。全年案件合格率达98,优良率达51。案件核审率达100。所有的处罚案件,无一例诉讼。

(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做到长抓不懈。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不断深入,局党组高度重视,县局与各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不断的完善各类监管机制,把日常巡查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规范执法行为,实行预警制,扩大12315申诉举报网络,把投诉站(点)设在农村的村组上,实行群众举报制,为建立长效监管工作打下了基础。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和案件的查处工作,不断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5

关键词:行政许可、市场经济、局限

行政许可,一般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作为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事前监管和规制手段,行政许可的范围即设定许可的事项意味着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和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许可一方面可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但也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应对它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一、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是行政许可产生的基础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很多地区,很多经营权的取得实行政府行政审批制,只要有关领导批条子,就可取得某种经营权。这种作法导致许多想经营此种商业的人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一些"有关系"者则可以通过领导批条获得一个甚至多个经营权。此外,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作法也成为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对行政许可产生的原因有许多认识,尤其是现代西方规制经济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可能。单纯的市场竞争机制解决不了所有的经济、社会问题;同时,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效果在实践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市场机制失灵,主要表现在:(1)消极的外部型,如污染,生产上的成本中没有包括对消费者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损害,如果适用市场竞争原则,必然损害公共利益和消费者。但实际生活中受损害的人又很难团结起来与生产商进行斡旋或抗争,以让生产上承担起损害后果。这时,政府可以规定生产上应当达到的生产条件,把污染指数纳入其生产成本中,从而减少消极的外部性;(2)积极的外部性,如国防、教育、公用事业等公共产品,受惠者广泛,但没有经济效益或见效慢,如果政府不提供而指望个人去提供这些东西,多数人就享受不到这些产品或服务;(3)不充分的信息,如药品,消费者的不到充分信息就无法做出理性选择,如不说明药品的副作用,消费者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服用。因此,政府可以要求药品生产商在其产品上加贴标签说明药品的成分、功能及其副作用等,以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让消费者选择;(4)保护主义,如对,即使是个人愿意去购买消费,政府也会予以规制,这是出于保护其人身权的需要。

二、行政许可对市场经济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市场经济以市场主体的独立人格为起点,以市场主体的经济自、平等权为核心,但市场经济又是法治经济、有序经济。市场经济要求经济自治、要束秩序、公正和效率,这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它对有序的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行政许可制度是世界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置要手段之一。几乎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每一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行政许可制度迅速发展。其原因在于行政许可持有人享有高度的自治,另一方面。它又便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具体来说;

(一)行致许可制度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行政许可,可以有效控制杜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制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从而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同时.通过行政许可,可以促进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人力浪费,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可以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持国内市场的稳定。

(二)行政许可制度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许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它在积极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例如我国近年来已陆续在进出口贸易、生产质量、资源利用、个体医生执业、文艺演出、广播电视广告业务方面实行许可证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国际经济交流和国内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服务水平,繁荣了文化事业。

三、行政许可的局限性

尽管市场失灵是行政许可产生的基础原因,但并不等于在解决市场失灵与行政许可之间划等号,在对行政许可功能的认识上,应树立以下理念:

(一)行政许可不是万能的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只是起"补位"的作用,应将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凡是市场、社会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办理的事情,政府就应该坚决推出,不再干预。而且,处理这些事情也并不是政府的专长,如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认定,注册会计师、职业医师、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资格审核等,相关的行业协会在技术、组织方面比政府更有优势,即使是政府审批也是以来这些中介组织进行的,政府不如逐渐将这些全部放给社会区办理、自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只有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坚决地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去,政府才能把那些自己应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科学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只有履行这些行政职能且需要利用行政许可这一管理手段时才可以考虑设定行政许可。

(二)行政许可不是唯一的管理方式

行政许可不是解决市场失灵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即便是该政府管的事情,也要看行政许可是否管用。有些事项,政府还可通过事后监管、税收政策、行政奖励、行政合同等其他管理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较之于事前的行政审批或许可更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规制的增加是由于我们缺乏其他类型的政府干预"我国,行政许可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政府缺少管理方式创新有关。比如在污染物排放方面,我国实行审批制度,美国则实行污染交易制度,美国的企业买到核定的排污额度后,不仅自己可以用,还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后将剩余的额度有偿转让。由于利益机制的激励,企业不断提高对环保的重视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目标,也就不需要政府在区设定有关的行政许可了。而且,在我国,行政许可对一些政府部门来说是一种最省事(坐在办公室里盖个公章就行)也最实惠(乱收费)的管理方式,而且重许可轻监管,这种管理理念无疑是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三)行政许可是有成本的

即使是行政许可能够达到一定效果,也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看实施行政许可的社会效益是否大于社会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行政许可的成本是很高的,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政府也有信息不足的困境,由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会产生机会成本,导致有些通过行政许可进行的资源配置与经济规律相悖,会导致无效率的市场准入,同时还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次,由于行政审批或许可权过大,缺少监督和制约,行政许可机关和人员会产生腐败,导致第二次成本;最后,行政许可中的效率低下、手续繁琐,导致个人或企业跑不完的部、盖不完的章、交不完的费,这些无疑也会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因此,上述局限或缺陷决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应是适度的,哪些事项需要设定许可,哪些事项不需要设定许可,应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定。

参考文献:

[1]马秋莲. 行政许可制度与市场经济.生产力研究[M].2002.02

[2]赵颖.市场经济与行政许可的范围.经济与管理[M].2004.08

市场经济秩序范文6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当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最需要避免的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它们在成功突破“贫困陷阱”之后,就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陷阱”之前。

中国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已有的很多研究告诉我们,中国要想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在收入分配、制度建设、人力资本投资、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这些都没有错。但我想说的是,商业信誉的重建,也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中国能否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而迈向高收入水平的关键之一。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研究表明,商业信誉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商业信誉度越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过这种正相关关系,之后的学者也专门论证过斯密的假说,国内的张维迎等学者就曾对我国进行过实证分析,发现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信任度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另一方面,商业信誉度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交易成本的降低。在一个高信任度的商业社会里,首先,交易之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甄别成本相对较低。如果你处在一个彼此信任的社会里,你会对你的交易对手更加放心,你会更加相信他提供给你的信息。其次,交易后的监督成本和履约成本也较低,你会相信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即便在事后失败的情景中,也会去履行自己事先的承诺,尽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成本的降低,自然就提高了经济效率。

但商业信誉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为一条U形的曲线。在经济极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信任度也很高,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多少利益冲突。当经济逐渐发展后,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逐渐增加了,但此时,人们又还没有达到脱离对经济的单一依赖,因此,私利心超过了道德心,商业信誉也就往下坡走。而如果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对经济利益的单一依赖会减轻,商业信誉又会走上坡路。问题的关键是,是等着经济水平上去了之后,让商业信誉自发建立起来,还是自觉地建立商业信誉,让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从理论上说,两条路都是可行的。但我更倾向于后者,即自觉地建立商业信誉,使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这是因为,我国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和教训。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商业信誉对经济发展有利。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来是讲求商业信誉的。孔子所提倡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信”列其中。中国商业史上著名的徽商、晋商等,都是以诚信为本的。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血液里浸染着儒家文化的色彩,骨髓里深藏着诚信文化的基因。所以,中国不是没有诚信文化的历史,也不是没有诚信文化的土壤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