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1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多样性
新课程改革针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也应是多样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高年级数学作业设多样性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趣”激趣,设计富有童趣的作业
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做作业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例如,五年级学生学完了整除内容后,我布置的作业是:“猜电话号码,联系老师。”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
案例1:猜电话号码,联系老师。
( ) 8的最大因数。 ( ) 3的最小的倍数。
( )是质数又是5的倍数。 ( )最小的合数。
( )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 ( ) 6的最小倍数。
(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学生根据条件,猜出“83541692”这个号码,学生就觉得十分有趣。第二天我将这份作业推广,要求学生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同学猜。学生都能主动地把课内知识应用起来,非常乐意去完成。 “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性数学作业,在我任教班级中已成为学生自主家庭作业。
二、以“用”促学,设计现实性作业
“生活即教育”,生活有多宽,数学就有多广。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不应把数学作业的内容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为了数学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作业设计时,让学生跳出了机械繁琐的作业圈,充分地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提升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案例2:一个家庭(5人)外出旅游,中国国旅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春秋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3000元。
1.如果你家(5人)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这样现实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感。
三、以“思”促能,设计合作、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获取信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设计以探索与合作为主的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在做作业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四、以“动” 促能,设计实践性作业
当前,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长于计算、善于推理,但疏于操作。经常看见学生画平面图形的高时,拿着直尺、三角板移来摆去,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学生对动手操作缺乏深刻认识和应有训练,数学应用意识、实践意识簿弱。动手实践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的。因此,应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
总之,数学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J].武习平.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2
一、游戏型作业的设计
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小学生年纪较小,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数学经历较少,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时间还很难建立完整的数学思维和浓厚的数学兴趣。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帮助他们尽快建立数学思维,我们数学教师就需要适时地设计一些游戏型作业,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求索。
【案例】学习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型作业:事先准备好一些1~10和“+”“=”的标码牌,然后分发给大家。然后我口头发出号令,让同学们完成。例如,我说出9+5等于几?抱着“9”“+”“5”“=”标码牌的同学立即按顺序站在一起,等待计算结果的出现。当同学们得出计算结果之后,抱着1和4标码牌的同学便会立刻站队排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算式。做错的同学在其脸上贴一个小纸条。如此操作同学们不仅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体会到快乐,更锻炼了同学们快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再如在教学完《比长短》的知识后,让学生回家给家里人排排位置,看看谁高谁矮;在教学《前后左右》后,让学生回家给家长喊口令,第二天回来,学生反馈时,学生感悟到和家长面对面时,前后左右是相反的,于是对这一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家长和孩子都觉得这样的作业很有趣。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游戏型作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同时也增加了我设计游戏型作业的信心。
二、动手型作业的设计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过于偏重计算,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注重。有研究证明,过量的计算会压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动手实践却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促进创新意识的建立,所以,动手型作业的设计正好可以弥补传统作业的不足,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手脑并用。
【案例】学习完《轴对称图形》之后,我布置学生动手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然后第二天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的剪纸作品,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制作的拼图模型……看到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我心中感到莫名的欣慰,接着说道:“同学们制作的轴对称图形都很好,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作品呢?”问题抛出之后,甲同学站起来介绍说:“我所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是一个红双喜,这个红双喜是在妈妈的指导下完成的。我沿着中间线进行对折,大家可以发现左右各有一个喜字。所以说我剪的红双喜是符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乙同学接着介绍说:“我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是自己用各种颜色的纸板所拼接成的一个楼房图案,这也是我幼儿园时候的手工作品,这次我又进行了加工改良,现在是不是很漂亮啊?”再如,在学习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后,我让学生回家用16根小棒摆长方形,看看不同摆法,周长和面积会有怎样的变化,据家长反映,学生回去后完成作业时热情高涨,可见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他们在制作轴对称图形和摆长方形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美的熏陶。
三、调查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经历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想调查型数学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和载体。所谓调查型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对相关的数学问题深入生活进行调查,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案例】在执教《统计》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对我校同年级的所有同学的生日进行调查,统计同学们在同一天生日的概率。为了让同学们更有效的完成任务,我把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的同学分别负责访谈、记录。面对这样的任务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们充分利用课前、课间和课后对我校同年级的所有同学的生日进行统计,得出数据之后,各个小组的同学对调查来的数据再进行整合,最终得出了相关的统计数据。例如,出生于9月18号的同学有6名,而整个级段的同学为254名,其概率是2.362%;出生于6月13号的同学有5名,占全年级学生的1.969%。当同学们把统计的数据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他们统计时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我还把同学们对全校1069名学生的生日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其他同学看到居然有那么多同学与自己是同一天生日,心中对大家的工作成果也不免心生感激。运用动手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同学们都非常认可,在学习到复式统计图、百分数等知识后,他们一次又一次兴起调研作业的。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3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基本探究性内容,促使学生在探究性作业过程培养的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然,充分发挥探究性作业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作用,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探究性作业。对此,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的实施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给学生充分主动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在整个探索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数学水平。那么,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数学探究性作业?根据数学教材、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数学探究性作业,促使探索性教学贴近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水平。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笔者将以小学高年级数学为例,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1)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探究小学高年级探究性作业设计方案,以促使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牢固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为促使小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创造条件。
(2)研究方法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的研究主要是利用以下方法:
其一,文献研究方法。也就是查阅与小学高年级数学相关的文献,学习其中的相关理论,借鉴已经可以有效应用的研究成果,为此次研究课题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其二,个案研究方法。也就是找出与此次研究课题符合的代表案例,收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根据资料内容,从中总结经验,进而应用到此次研究课题中。
其三,经验总结方法。总结实践,对所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和概括,总结经验形成理论。
(3)研究内容
此次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研究中主要是对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探索性作业类型、形式、方法途径的设计与研究;研究数学探究性作业应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情况;研究学校、教师、学生对探究性作业实施的评价。
(4)研究结果分析
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当前市场上课外辅导书多且杂,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利用此类学习辅导教材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成效。而探究性作业的实施,则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导,促使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因为数学探索性作业是以任务学习理论为基础,起要求学生在进行探索性作业学习的过程中从简到难,逐渐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行为倾向,促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所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数学探索性作业,对于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水平有很大帮助。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设计
(一)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①开放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探索性作业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设计的探索性作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个性、创造能力。
②层次性原则。探索性作业的设计还要具有层次性,也就是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作业,促使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数学作业,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程学习当中。
③趣味性原则。探索性作业的课题本身应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灵特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设计
(1)设计单元知识要点框架
为了促使小学生能够对所要练习的小学数学作业有清晰的了解,在设计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索性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单元知识要点框架。由于笔者所在学校采用苏教版教材,那么在此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进行设计。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可以将数学探究性作业分为两部分,即课内部分和课外部分。由于课内部分主要是训练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所以,将课内部分分为基础型练习、操作型练习、以及拓展型练习。而课外部分主要是锻炼学生数学技能,所以课外部分主要分为基础型练习、实践型练习、调查型练习。
(2)各个板块作业内容说明
①基础型探索作业。基础型探索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在基础型探究作业中主要练习的是数学知识重点、难点、关键部分,促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②操作型探究作业。操作型探究作业是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知识运用不佳的部分提出来,促使学生可以再次对实践操作中得到的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计算,从而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③调查型探究作业。调查型探究作业可以使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懂得数学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
总之,数学探究性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其能够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探究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在整个探索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数学水平。当然,需要促使此种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促使探索性作业有效应用。相信随着相关人士的不断研究,探究性作业的应用效果将会更强,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中,可以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4
一、作业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1. 设计生动的情境式作业
为了避免单一计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情境,让每名学生都能参与,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2. 设计有趣的游戏式作业
游戏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载体. 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作业设计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既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又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知识就是生活知识,从而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
1. 设计实践性作业
例如教学《利息》前,我布置学生到家里询问父母,了解银行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逐一让自己解决或组内讨论解决. 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2. 设计应用性作业
比如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暑假期间学校准备粉刷教室里的墙壁,同学们帮学校做个简单的预算:一间教室的面积是多少(除去门窗、黑板)?1千克涂料大约粉刷3平方米,一间教室需要涂料多少千克?1千克普通涂料大约4元,需要多少钱?12间教室共需要涂料多少千克?多少钱?在作业交流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很快解答如下:后墙6 × 3 = 18(平方米);前墙18 - (4 × 1.5)(黑板) = 12(平方米);左侧墙9 × 3 - (2 × 1.5 × 2)(窗户) = 21(平方米);右左侧墙9 × 3 - (2 × 1.5 × 2)(窗户)-(2.5 × 1 × 2)(前后门) = 16(平方米);总面积 = 18 + 12 + 21 + 16 = 67(平方米). 61 ÷ 3 ≈ 20(千克);20 × 4 = 80(元);80 × 12 = 960(元). 快下课了,我又问同学们,960元能粉刷好我们的教室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还在深思……
3. 设计调查性作业
学习“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安排学生从各个电器超市里调查常用电器的价格,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比较. 由于收集的数据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很容易就能比较出大小,从而总结出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的比较方法.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课外作业 设计策略
一、农村小学学生学习的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过多的课外作业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都外出打工,不在家,不能监督指导孩子做作业,而学生又爱玩,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作业不能有效完成,更有甚者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这种学习风气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以后的学习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运用题海战术。这样易使学生形成定式思维,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学习负担沉重。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时间埋头在作业中,没有玩的时间,做不对就会受到教师的批评,长期下去就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
在作业的布置上,基本上沿用书本的习题再加上同步练习,所有学生的作业内容都是一致的。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水平,这样就限制了好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数学作业应是贴近生活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教师布置的作业绝大多数都是书面作业,机械重复的练习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
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知识的掌握,创新思维的形成,都离不开生活的历练。数学题目往往是重复的计算,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脱离了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不利于潜能的发挥。因此,在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给予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1.在基本的学习训练中分析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如在混合运算中:
(15+5.5)×2-64/4
(15+( ))×2-64/4=25
两道题目分别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做,第一道题目锻炼了学生直接计算的能力,第二道题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思维都能得到了发展。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思考和学习的机会,都获得了成功。
2.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和家长的互动中能够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例如设计学生与家长互动的题目:
(1)让学生调查西红柿、鸡蛋、油、面粉的单价是多少?
(2)晚餐做了西红柿打卤面,分别用了三个西红柿、两个鸡蛋、一斤面粉,问西红柿、鸡蛋各多重,一共消费了多少钱?
学生通过对这道题目的理解,能够加深对生活的认知,在与家人的沟通中,能够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全方位地理解数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教师要从多角度激励学生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从社会实践中增长经验,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广泛性的生活经验。
三、数学课外作业要体现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内容要具备现实意义,课外作业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价值。数学作业延伸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带有娱乐游戏的活动中融入数学思想,让单调的学习不再枯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交流,还让学生在成功地解决问题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探索性作业能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精神和解决深奥问题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优化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对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是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范文6
一、设计以生活为基准的,具有生活化的作业
教师应该在作业的实际上,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宽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作业的趣味性与新鲜程度,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比重。同事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之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利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家中的物品。在作业验收中,可以选取其中有错误的作业,来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讲解,比如可以进行提问“XX家里的牙刷要15米,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他是否正确?错在哪里?”
二、设计由浅入深的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感
在日常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作业,不宜过难,太难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与做作业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作业也不宜过于简单,太简单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夯实与掌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表及里。从根本上提升作业的层次感,例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之中,作业设计可以是:1.为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如果有10的乘法口诀应该是什么形式的?希望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笔者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使用了该作业设计,学生与家长一同研究,增加了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熟悉程度,也促进了学生在对于以后学习知识的掌握。
三、利用学生的思维特征,多留开放性的作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任课教师多做观察,全面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在课堂之中学生表现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开放性作业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例如笔者在课堂实践活动之中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对于应用问题、测量问题的实际操作,所以鼓励学生为所在班级设计窗帘,窗帘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才符合日常应用,怎么样才能判定自己做的窗帘合格不合格?合理的数值在哪个范围外是合适的窗帘?笔者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多重因果、多个方位、多种渠道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促进学生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生动性,在作业的设计之中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对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