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成果转化法

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1

关键词:农业产业;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建议

1引言

依靠技术进步等非物质因素的农业经济增长则是具有新型农业的内延式增长特点,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物质资源进行生产,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等量的资源可以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亚力及污染程度远小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增长方式。在我国各个产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依靠技术进步的内延式增长成为必然选择,也农业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2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转化的相关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战略[1],科技进步对各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天津、上海、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59%左右,科技进步的成果转化相对成熟;但是中西部省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却普遍偏低,在大部分集中在50%上下,少部分还达不到40%,农业科技的研发及成果的转化推广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可见,在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的同时,如何对农业新技术进行推广转化也是重中之重。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普遍不均衡,地形地貌及观念问题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难度,例如农业种植的收割机只能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广泛应用,山地、丘陵地区并不能适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农业产业存在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地方政府往往更愿意将资金、设施建设等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农业产业的相关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善的科技服务平台,不能为农村农户提供有效的技术知识普及,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天灾、人祸、虫害等对农业生产在成的损失往往由农户自己承受,农业类商业保险等避免规避风险的措施没有得到广泛扶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专利并未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在保障相关专利权益人的文件、条例的实施上,存在意识淡薄、力度不足的问题[2]。

3相关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转化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总结后,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需要纠正重工轻农的思想,一个地方的整体经济发展不能中考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及转化;在资金贷款方面,对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机构放开贷款条件,并减免他们的税收,有效的保障科技研发能够顺利进行,分担他们的创业风险;还可以对高校、研究机构、试验基地、推广转化平台进行整合,搭建一体化服务体系;此外,还需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切实保障科技研发人员、企业的专利权利,保证企业、机构保持充分的研发积极性;在农业生产风险机制上,大力推动银行开发农业贷款服务,以及推动相关农业项目保险业务的推广,有效地减轻农民、企业生产的压力,降低他们的生产风险[3]。2)需要加强对农业科研、推广人才的培养。大部分科研人才源于各大高校,所以应当对相关农业专业研发人才需要进行专业化培养,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常常需要实际实验操作,因此需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用、可用;在进行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推广问题上,企业及政府方面需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采用专业人员对农村农民进行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3)对农业知识匮乏的农村农户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农村人员,他们普遍知识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时,需要政府进行引导,派遣相关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讲解,并及时处理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莉侠,张睿,林建永.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104-109.

[2]周兵,冉启秀.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8):24-26.

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6—0076—05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 先行研究概述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世界各国都受到高度重视。其目的多种多样,主要是希望通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来带动经济发展。正因如此,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就越高。我国也不例外。这从近年来相关研究论文数量的持续增多就可以看出来。

目前学界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尚没有关注贵州省,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他省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已有很多。例如,王通武于2004年对山西的研究,谢梅等于2007年对四川的研究,徐琳于2008年对湖南的研究,吴大勇等于2009年对新疆的研究,申小刚于2010年对河南的研究,马铮于2011年对河南的研究,张根水于2011对江西的研究。刘志会于2011年对吉林的研究,梁多煦等于2012年对广西的研究。

这些研究虽然在观察的角度、依据的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上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高度一致,即研究普遍认为,我国中西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其根本原因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不利于科研成果迅速转化。

2 分析的理论框架

上述研究有着共同的前提假设,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大多为社会生产实际所需要,也能够顺利转化。既然如此,当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够顺利转化时,就一定是转化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如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出了问题。

实际上,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能够转化;即使是能够转化的科研成果,也未必能够直接在生产中使用。为此,从实际生产的直接科研需求出发,倒过来看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就显得非常必要。遗憾的是,上述研究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如果把生产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起点,那么,只有当企业需要某类科研成果,而高校又存在这类科研成果,二者却不能顺利匹配时,才意味着相关制度存在问题。这样一来,本文所关心的关键问题包括:第一,贵州省企业对科研成果的技术需求如何在高校科研人员中得到反映;第二,贵州省高校科研人员如何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第三,如果科研人员没有能够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原因何在。于是,企业与高校之间科技成果供求的互动过程就成了本研究的核心所在。

3 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以访谈为主,以官方统计收集为辅。研究参考的统计资料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201 1)和《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4-2010)。访谈把贵州省高校分为“21l”高校、一般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学校三类,从中各选一所。在所选高校里,选择机械制造与工程类、材料与冶金类、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工程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学科各一个,作为访谈学科。访谈对象包括高校人事和科研负责人、相关学院与系科负责人以及科研人员等。对前两者的访谈主要涉及高校科研的宏观政策与外在环境等。对后者的访谈主要涉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与效果。在所访谈的68位科研人员中,根据年龄与职称,可分为青年(初级)18位、中年(副高级)22位、老年(正高级,一般是团队带头人)28位。

二、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现状

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一般理解是:第一,高校科研人员研究出理论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以发表的科技论文与出版的科技著作为指标。第二,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得到社会认可。以专利的申请与获得批准为指标。第三,专利所有权转让或使用许可,并获得实际收入。以转让或许可件数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收入为指标。2010年与201 1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的统计就体现了这种思路。

表1表明,两年来,贵州省理工农医类高校在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的各项指标上均有斩获。由于2009年之前与之后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用的指标变化很大,无法进行更多年份的比较,为了进一步弄清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实,本研究结合《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来分析。《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仅仅公布了各地区高校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的件数及收入这两个核心指标。然而,从这两个指标来看,2004年至2009年,贵州高校的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件数年年保持在1-5件左右。这说明,长期以来,贵州省高校在科研成果产出及其转化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形式。它有两种基本类型:专利技术转让与衍生公司。衍生公司是指科研人员依托高校,自己把科研成果市场化。这是一种较新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形式,在高新科技领域,尤其是计算机软硬件和通信技术的相关领域特别多见。不过,这种公司的建立与破产都非常快,而且成功率非常小。迄今为止,我国官方对这种科技转化的类型没有做过统计。从科研成果实用化的过程与方向来看,这两种科研成果转化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科研人员预先产生了科技成果,等待企业来使用,而不是研究人员捕捉到企业的实际科技需求,然后进行相应的科研。其结果可能是,科研成果没有被任何一家企业使用,即转化不成功。贵州省高校的科研专利不少,而其专利转让与使用许可的件数却非常少,原因就在于此。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更有效、数量也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形式。本文称之为合作转化,指的是企业把生产技术的攻关研究委托给有相关研究基础的高校。在这种转化中,起点是企业的现实技术需求,企业的科研或生产人员与高校的科研人员往往共同研究,而生产技术改进实践与高校的科研实验也是合为一体的。从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来看,这种转化形式与上两种形式的转化方向完全相反。贵州省高校中,这种类型的科研成果转化竟然还不少。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这种科研转化。其实,这类科研成果转化的特征更值得关注。

三、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从当前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来看,只有五种比较明确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其中,三种比较成功,另外两种尚未成功。

1 较为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因研究者类型的不同而出现了一定差异。

28位资深研究者都有科研成果转化的不俗成绩,每人年均科研成果转化数量在1件以上。他们不管处于哪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能取得较为可观的科研成果转化实绩。就学科而言,科研成果转化多见于机械、冶金等较为传统的学科领域之中,食品行业中的这类转化也比较多,其它新兴学科中则不多见。转化形式既有专利转让与许可,也有衍生公司,更多的是合作研究,三者的比例大致为3.5:0.5:6。研究者长期与固定的生产企业有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他们的科研团队就是企业生产技术改进过程的直接参与者,研究人员与生产人员的联系非常密切。高校科研人员对生产企业的技术需求的捕捉与反应是即时的,即高校研发与企业技术改进呈现出完全一体化的状态。这与国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在22位中年研究者中,16位研究者有较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其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与资深研究者基本相同。不过,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具体类型。数量较多的类型有12位。他们一般是上述资深研究者的研究团队的骨干力量,承担着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研发工作,也是资深研究者未来的合理继承人。高校的学术水平越高,学科的历史传统越悠久,这种类型也越容易出现。拥有专利的研究者也不少,开公司的则没有。数量较少的类型有4位。这种类型出现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和新兴学科中。中年研究者自己就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也有研究者拥有自己的公司,但公司经营与发展状况一般。拥有专利的研究者不多。

青年研究者共计18位,其中只有4位获得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成功。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多出现于新建的_-一般本科院校中,“211”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没有相关成果。同时,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多发生于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中。拥有专利或开公司的青年研究者很少。他们成功的核心在于能够主动捕捉企业的技术需求。

2 尚未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整体上,科研成果转化成功与未成功的比例是l:9。即便是上述较为成功的研究者也不乏不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经历,这说明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很大的失败风险。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的科技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是转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未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要么是超前的,要么是事前未对企业科技需求做过认真调查的。其中,因为超前于企业实际科技需要而未能转化的类型约占20%。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科研人员获得的专利无法转让。这种情况占比为60%。学校层次越高,这类例子也就越多。这说明,专利申请与获得远远不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终结果。未能转化成功的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从高校到企业”的科研成果,即研究者先在实验室获得科研成果,然后等待企业来使用。当然,科研成果转化目前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同时,即使研究者准确地抓到了企业的科技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也有失败的风险,只不过失败的风险要小得多。

四、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参照全国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就会发现还存在明显的问题。表2表明,与全国水平相比,贵州省高校发表科技论文与出版科技著作的数量仅是全国各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专利申请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等指标更是低得微不足道,不足全国各地平均水平的10%。与西部十二省区相比,二者的比例在数字上稍微好看一些,但是各项指标上的比例依然都很低。这说明,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水平确实较低。

对诸多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过程的研究发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生产科技改进一体化是保证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观点出发,不难看出,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整体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如下:企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不明确,明确的企业科技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高校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供给不足等。

1 企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不明确

贵州省有相当多的核心企业对生产改进的科技需求并不明确。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贵州省当地的主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一般没有提高生产率的强烈意识与生产技术升级改造的内在动力。当然,这个问题是企业体制造成的,单靠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无法根本解决。其次,企业缺乏高素质技术人员与完善的研发部门,无法对技术问题进行合理诊断。第三,由于缺乏技术交流的信息网络平台,企业根本不知道自己当前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在同类企业中的地位。第四。企业对我国高校科研的实际水平与实用性程度存在高度怀疑。本来,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低,自身又没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应该多依靠外部科研机构(比如高校)才对,但企业对高校科研的强烈不信任使得他们没有科研力量可以依靠。

2 明确的企业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能够认识到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明确了提高生产率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然而,企业的这些技术需求却不能够得到满足。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企业的科技需要不能及时向外部反映。企业既不知向谁反映,也不知如何反映。其次,及时反映到企业外部的科技需求却得不到相应的科研成果,因为社会上没有人或机构能够提供相应的科技成果。第三,高校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未必与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真正一致。

3 高校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供给不足

虽然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不是高校科研的唯一目的,但从世界趋势来看,这已经成为高校科研越来越重要的目的。而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其他类型的研究结构较少,高校有责任为企业科研需求服务。然而,贵州高校提供的应用性研究成果长期不足。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科研长期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传统上,高校科研多是教授个人兴趣驱动下的基础理论探索。后来,随着国家科技政策影响的增强,一些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科技研究进入了高校科研的范围。然而,这些课题未必能解决企业生产的具体的实用技术问题,其目标是科研成果得到科研基金部门的结题认可。最近,国家要求高校加强应用性科学技术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却多以获得专利作为结束。专利要转变为实际应用,还有很多科研过程需要进行。而且,专利未必就是企业当前所特别需要的实用技术。贵州省专利转让率很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第二,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科研创新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提起以科研带动经济发展,人们往往推崇比尔·盖茨与史蒂夫·乔布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这两人的成功固然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但是,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就是利用高校积累起来的科技知识解决企业生产中看似非常小但又十分关键的技术难题。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高校在科技人才引进和队伍配置上追求高层次与名人效应,不能踏实地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开展研究工作。

五、今后的改进对策

要推进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当地企业、高校以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建立产学官有机结合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在这个转化机制中,企业是先导,高校是主体,政府则是主导。三方共同努力的核心是,让众多企业的科技需求及时反映到高校的科研工作中去,让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去,实现企业科技研发与高校科研创新的一体化。这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 明确企业的技术需求

对企业的科技需求进行系统分析需要高校与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应该做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并重。从内容而言,高校在相关技术上提供支持,以保证企业科技需求分析的技术可行性。政府在资金与政策上提供支持:资金支持保证企业与高校进行相关活动的经济可行性,政策支持有利于产生激励企业与高校进行相关活动的外部环境。政府与高校的支持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目标的完成,即分析企业当前生产中的科技需求,更要重视长远目标,即有计划地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有一定水平的研发队伍与机构。

2 强化高校科研,尤其是应用型科研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学者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这个社会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科研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社会强烈要求高校多进行应用性研究与开发。对于高校来说,这既是机会,又是挑战。然而,贵州省高校的科研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贵州省各类高校人均科研成果产出率较低,年均低于1件。应用型科研成果占全部科研成果的比例低于20%。应用型科研成果能够实现实际转化的比例不高,仅在1%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当然,我国高校的平均水平较国外同行也低很多。今后,这些指标应该至少达到以下标准:高校每年人均科研成果为1-3件,应用型科研成果占比在50%-70%之间,应用型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低于20%。这就要求高校科研人员多关注企业的实际科技需求,从中选择相应的科研课题。

3 营造适宜于产学合作科研的外部环境

如前所述,贵州省相当多的生产企业缺乏技术改进动力,同时,高校的不少科研人员也缺乏科研以及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动力。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企业与高校。对此现象,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等组织及组织内人员的行为与变化都是对外部环境资源变化反映的结果。而且,研究者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表明,事实的确如此。我们的实地调查结果也表明,贵州省高校教师缺乏科研与成果转化的动力也与相应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匮乏密切相关。

与其他省份不同,贵州高校没有专职科研人员编制,只有教师编制。在以上课工作量为标准的绩效工资制度下,高校与教师自然忽视科研。同时,评定职称的科研绩效标准仅仅是科研论文、专利与纵向课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不在其中。难怪教师缺乏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了。这些制度标准都是政府部门制定的,高校没有权力作任何实质性更改。

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3

第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引领人才工作。建议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标尺矫正人才的定义、选拔和培养理念。要想尽快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就要实现经济转型、产业优化,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释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活力。为此,建议首先明确什么样的人才是建成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尤其是急需的人才,再进一步规划如何吸引、培养、留住和用好这些人才。从事转化研究的高科技人才能够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是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但是目前在我国这类人才稀缺,应该给予格外关注和支持。

第二,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工作。破除影响和制约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比如,要打破以往重基础、轻转化的陈旧观念,引导和激励更多科技人员投身到科技成果转化的事业中,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工资、奖励制度,使转化型人才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打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营造良好的男女不分、内外无别,不看学历、只唯能力和品行的人才成长环境。

第三,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保障人才战略的实施。转化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应在法制框架下进行,这样才能克服人才任用、考核、扶持等环节中“有权就会任性”的弊端,使人才有安全感和公平感,实现人才的溢出效应。建议尽快完成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和出台,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有法可依。

第四,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来保证人才战略的正确方向。要把党管人才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才能确保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才会实现人才强、国家强,人才兴、民族兴的良好局面。

最后,围绕加快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两个具体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对所有科研机构中的可转化成果进行摸排、评估、筛选和扶持,制定和建立顺畅的转化机制,使优秀的科研成果不再沉睡,尽快转变成生产力。

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4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 130012)

(Changchun Mechanic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angchun 130012,China)

摘要: 本文从5个方面剖析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通过A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案例,分析对策的应用价值。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ottleneck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from five aspects, and proposes targeted measures which have some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inall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A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s used as tha case to evaluate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 科技成果;产业化;瓶颈;对策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dustrialization;bottleneck;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059-03

作者简介:马敬春(1973-),男,吉林蛟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

0 引言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建立创新性国家,协同经济与科技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有益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近些年,科研院所在推行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技术、市场以及企业等要素之间对接,成果产业化市场中的利益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瓶颈,因此研究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走良性循环路子具有积极意义。

1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瓶颈

1.1 科研院所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充分

科研院所具有很强的科研水平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突出。但是科研院所没有建立与市场合理对接的体系,不能很好把握企业的需求,科研成果往往流于形式不能付诸实践。对于一些国家科研项目,科研院所的目的是获得科研经费,并取得学术成就及奖励,项目结题之后意味着项目结束,最终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一些中小企业生产新产品,往往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但是多数科研院所只注重理论研究,所做科研成果与企业产品意图不能很好对接,难以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即不能把科技成果推广到企业当中去,不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发展。

1.2 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短板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存在短板。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大部分是由事业单位通过改制形成,资产有限。科技成果产业化从产品研发到产品生产需要小量中试、放量中试以及小批量生产等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科研院所资金、资源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小,资金短缺成为其形成产业化的掣肘。

此外多数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发展进程中还没有摆脱“等、靠、要”的传统模式,没有想办法、想方式去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形成。

1.3 科研院所缺乏综合性人才

科研院所人员构成中大部分属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大都具备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这对于科技成果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子,仅仅依靠技术型人才是不够的。科研院所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与多部门多单位进行对接,对接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实现多维知识的融合,总体来看科研院所还是缺乏这类综合性人才。

1.4 科技成果转让定价机制不健全

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市场导向,目的是赋予科技成果以市场价值。通过把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或者采取研产销一体化等方式,最终实现其商品价值。实践中,科技成果转让定价机制不健全,导致科技成果在市场上的流通能力较弱。科技成果多数是专利产品,没有市场价值可以参考,成果转让价格机制不健全。价格过低,科研院所不愿意出售其科研成果;价格过高,使用者不愿意购入科研成果。导致科研成果流通困难,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有碍于科技成果产业化。

1.5 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度不完善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如果没有配套的机制、制度、法律作保障,很难顺利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我国的科技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数科研院所与企业相分离,从而形成了一种科技与经济相对独立的模式,产研结合情况欠佳,没有相应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政策。另外一些科研院所不属地方管理,造成地方政府很难调动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进行联合,不利于企业吸收科研院所的新成果。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能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例如在科研院所在转让其科技成果时,如何合理界定所有权与使用权,就会涉及一定的法律问题。

2 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对策建议

2.1 科研院所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研院所以依托市场需求,满足企业需要为导向实施成果转化。科研院所应当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机制,企业以制造产品,销售产品为目的,能够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把脉科研项目的定位以及项目内容,有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对于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建立产业公司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2 拓宽融资渠道,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研院所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机制模式。一是政府完善科研财政投入,可以通过无偿贷款、风险补偿以及科研补助等形式,鼓励科研院所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新路径。同时扩大科研成果转化资金比重,引入社会闲散资金,增加科研成果转化投资投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等。二是建立金融试点,主要是在科研院所和银行之间建立合作通道,如完善信贷机制,利用知识产权、股权形式进行抵押等。

科研院所可以与其他公司合作也可以利用员工入股的形式进行融资,这样既可以增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拓宽视野,同时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3 科研院所强化队伍建设,完善人才结构

科研院所应树立人才为重的意识,加快完善推进队伍建设。在强化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理念,收入分配以绩效为核心,把产业化成果带来的效益倾向核心员工分配。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如实行员工内部轮岗制等,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能开拓市场又能研发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科研院所的产业化进程。

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人员双向流通机制,联合培养人才,可以实现科研院所的人员的实践能力,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实现双方的共赢。

2.4 完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形成产业链条

科研院所在转让科技成果时应建立健全定价机制,借鉴其他行业提供技术支撑的经验。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技术和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合作,使知识进行共享,技术进行转移。科研院所依据对企业的贡献程度,进行技术成果定价。

此外,科研院所可以借鉴市场机制,把自身拥有的仪器设备、科技资源向市场公开,提供检测服务,按照机械的磨损、检测人员费用、给企业带来的服务等角度考虑进行定价。

科研院所可以和企业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建立形成产业链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无缝对接”机制,联合研制开发新产品。通过确定双方的股权,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合作,取定收益比率,共享资源、共享收益。

2.5 强化制度建设,有效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科技与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有碍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问题很多。国家层面,政府应该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注重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政策以及资金扶持原则,并以法律的形式做出明晰界定。科研院所应该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运作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输出转化制度,提升成果转化的效果,激发活力。企业在引进科技转化的成果时,建立输入制度,完善使用机制,努力实现研发与生产的一体化。

3 A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案例

通过分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瓶颈,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部分通过对A科研院所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论证所提对策的可操作性。

3.1 案例背景

A科研院所推进汽车与机械加工安全试验系统制造项目产业化,依托汽车与机械加工安全试验系统项目,提升静压支撑伺服作动系统产业化能力,通过智能试验系统平台建设,与福建某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关节轴承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同时与大学、企业联合,构建汽车用万向节滚子轴承及单元变速箱智能试验系统、滑动轴承及单元智能试验系统、智能试验分析验证系统、实验室平台软硬件系统,为用户产品升级改型、优化生产工艺、降低风险、加快产品研发,实施科研成果产业化。

3.2 A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对策

①对接市场,推进产业化可实行性。

国内目前每年对安全试验系统的需求量在500台套左右,一台套试验测试系统需要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静压支撑作动系统,按照平均价格400万人民币计算,总产值在20亿人民币左右,这还不包括大学研究中心和专业的研发中心等的需求。由此可见,汽车与机械加工安全试验系统核心装置不仅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其制造和产业化对于保障质量安全、创名优品牌和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力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②瞄准目标,政府支持。

福建某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关节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主要配套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等主机市场。其种关节轴承产品属于铁路轴承、精密轴承、低噪音轴承,符合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十二机械第4项规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也是《福建省鼓励发展的制造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发展的产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推进产业化进程。

③多部门合作,多方融资。

针对主机厂的功能要求,构建产学研联合团队,开展方案的详细设计、论证、进度制定和资源组织,建立联合办公室。由高校负责集成系统的数据分析、算法技术研究、代码开发、软件测试等。在主机厂的牵头组织课题组,在供应商的配合下,形成相关技术文档和报告,由主机厂进行组后验收。

研制总经费:12960万元,其中核心智能系统经费:9740万元。汽车用万向节、滚子轴承及单元、变速箱智能试验系统,预计经费3590万元;汽车用滑动轴承(含关节轴承、轴套)及单元智能试验系统,预计经费5460万元;智能试验分析验证系统,预计经费690万元;实验室平台软硬件系统,预计经费3220万元。通过多方合作,企业提供科研资金,利于各阶段融资。

④完善人才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目前公司在岗职工近5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0人,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108人,教授级高工14人。拥有机械、电器、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模拟、传感器等领域的专业研发队伍。以依托单位现有科技人员为主体,采用聘任制,实行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根据承担研发任务情况调配或适量增加相应技术门类人员。平台将在公司现有的激励机制基础上,完善薪酬福利制度与政策,人员工资及补贴及奖励政策参照依托单位标准取高于原工资级别水平制定。

⑤合理确定费用,保证科研的可持续性。

平台的组建、研发经费、中心场地、试验设备、检测仪器等基础设施由依托单位提供并给与使用保障。研发经费由依托单位自筹解决,公司每年效益5%~10%提留,确保研发经费充足。不足部分争取得到政府资助,资助资金由中心统一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渠道,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挪用。

4 结论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实现。基于笔者的工作实践和对理论的学习,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瓶颈,并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对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案例介绍,了解A科研院所对接项目,完善人才结构等策略实施的可行性,对其他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理论分析及对策选择[J].科技与经济,2013(10):11-15.

[2]司双龙.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纵横,2013(10):115.

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5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历来是精英行为,创新离不开知识,知识主要来源于教育。然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各种科研资源能快速共享,资金来源变得丰富而灵活,各种创意能够快速聚集和定型,各种生产变得简单、直接,学习变得更方便,普通劳动者也具备创新的基本条件,使得创新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说明大众创新的条件已经成熟。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面临转变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困难,想要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积攒力量蓄势待发,大众创新就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大众创新时代要求破解原有政策束缚,促进大众创新与实体经济的互融互通。高校作为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地,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大众创新时代,高校理应成为创新的主体并引领创新:一方面,高校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另一方面,大众创新时代的现实要求高校师生必然通过创新科技以服务社会。作为大国,作为门类齐全的教育大国,据统计,我国高校研究人员人均获得研究经费在世界排名仅为第七位 [1],但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以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30%以上的成果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2],应该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遗憾的是,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还不到25%,实现产业化更不到5%,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3]。那么,高校科技成果如何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直接服务社会,已成为社会深度关注、成为每所高校尤其是基础应用型和应用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大众创新时代下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对策,对于创新国家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建设与发展和地方产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高校科技服务

社会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需求,是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但不讳言,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实现教育-科技-经济良性互融互通,还存在着观念落后、认识不清等问题,且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更谈不上给予实际支持。这些集中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制度缺失。目前校企合作大多比照财政科技经费使用办法,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忽视了这类项目时间要求紧、市场变化快与用户实地交流多的特殊性,经费使用不便,缺少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经费管理办法。且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不明晰,更难说落实等等。二是引导错位。高校院所承接企业研发项目,与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估和财政投入缺乏相关性,很多评估导向及评价体系,如办学水平评估、高校学位点建设等等,鲜有将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贡献与影响纳入评价体系中;在教师职称评定和诸多考核评价中,少有对服务企业科技的教师予以激励的措施,没有具体的科技服务社会的指标,仍以文章为重,致使高校及其研发人员重视纵向项目和撰写论文,忽视科技服务社会。三是高校自身定位不清,科技服务社会能力不足。地方高校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拓展和深化社会服务职能。事实上,很多高校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追求人才培养扩规模、上层次,学科专业设置大而全,科学研究不面向产业发展,脱离实际,过分注重课题和论文数量,学校与社会互动很少,研发人员不愿到产业一线,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服务社会能力欠缺。四是协同创新科技资源不够,科技人员流通不畅,行业中试平台缺乏,大型仪器共享效率低下,协同创新大兵团作战机制体制匮乏。五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相对闭塞,过分注重内循环。譬如高校设置的职能机构中少有专门服务社会的机构部门,缺乏对外交流的渠道和对接机制。加上很多企业认识不到位,对创新促发展升级理解不深,参与不力,投入不足,校企双方都难以提供让对方满意的服务。

三、高校科技服务

社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弥补制度缺失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很不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亟待健全。因此,政府在这个时期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行动的一致性是建立在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完善技术转移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扶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加速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目的就是要加快大学、科研机构的成果向企业、向社会转化的速度、转化效率以及转化的利益机制分配。通过法律保障的手段,来解决阻碍成果转化的“中梗阻”问题。与此相适应,湖北省也先后出台了《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和《关于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不少大学例如笔者所供职的湖北工业大学也及时出台了相关细则,明确教师创新创业的责权利,配套出台校企合作经费管理办法,学校提取相关费用后,仅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督促,将其余科研经费的管理放权于科研团队,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教师们的创新创业热情。作为省属院校,在政策出台后,湖北工业大学新增学校占股科技公司十多家,2015年从企业进入学校的科研经费在全国排名93位(数据来源于最好大学网1月11日公布的2016中国高校企业科研经费排名),同2014年相比,排名上升了7位。

(二)正确引导,构建有效的高校科技投入及评价体系

885所地方高校总科技投入仅为64所部属高校总科技投入的1.46倍,政府对高校科技投入大约是企业单位委托经费的1.65倍,例如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来自于企业的委托经费是政府科技投入的1.5倍 [1],可见,地方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经济作用不容小觑。因此,要适时改变现有经费的投入方式和力度,加大对地方高校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应加大研发类科技经费的投入,以促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科技评价是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要实行分类管理,打破体制惯性,采取不同激励措施,完善激励评价体系;要将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结果纳入大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对大学发挥“服务社会”职能的情况展开社会调查,并将调查情况及时予以;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实施聘期评价,激发研发人员科研潜能,改变现有以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构建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的评价标准,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应用,纳入其个人业绩评定体系。同时,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其他科技人员同等待遇,对其评价以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重奖,要鼓励他们进驻企业,走进产业一线开展研发,在学校内部构建一种以实绩论英雄的科研评价导向。

(三)定位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的高校学科群

技术创新成果作为特殊商品,在转移与转化的流通各环节,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创新主体间的成本控制问题。技术创新成果在转移过程中,发生空间的位移距离越远,付出的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信息交互成本和运营成本就越大,成果转化率就越低。仍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抽样调查近三年的1132份“四技”合同,其中974份合同服务于湖北省内的企业,约占总合同数的86%,而国际技术转移合同仅1份。974份合同中,730份合同是与武汉市企业签订的,占比为75%。这些“四技”合同签订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90%以上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发酵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与湖北地区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受到地域的限制,其立足之本主要还是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高校学科建设水平越高,服务地方能力就越强,对经济社会贡献就越大。反之,一个地方某些产业越发达,其所在地高校该产业学科就越强。犹如国际通例,没有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学科,就没有硅谷的产生。而恰恰是硅谷的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斯坦福大学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4]。同理,没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子学,就没有武汉光谷;没有湖北工业大学的生物学科,湖北的酒业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校,从服务社会的属性出发,高校都应该以地方产业和行业背景为导向,优化学科结构,认真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时修正学科布局,积极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以战略新型产业的发展来促进高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交叉发展。要促使高校学科群与地方优势产业建立合作共生的相互依托关系,政府要主动承担责任,加大推动高校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

(四)协同创新科技资源

有效融合和统筹科技资源对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激发科技资源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5]。而衡量科技竞争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科技资源利用率,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是科技竞争的核心价值。因此必须汇聚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要构建畅通的人才流通机制,引导高校研发人员在企业有偿兼职,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在高校有偿兼职。政府层面要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引导行业或大型企业构建行业中试平台,要求高校切实向企业或其他高校院所开放共享各类省级科研平台,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和高校使用这些平台,从而提高科研资源使用效率,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试验检测、高校科研中试困难等问题,提高学校科研成果成熟度,使其更贴近市场需求。要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企业与其他科研院所参与的协同创新中心模式,从而推动高校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优化各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6]。

(五)完善科技供需链,畅通科技快速转移通道

科技创新并高效运用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必然要求,完善科技供需链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完善科技供需链就是要畅通科技快速转移通道,解决创新和转化衔接脱节、转化不畅的问题,从而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或成果转化中心处于内系学校科研力量,外系企业和市场的中间位置,对校内科技成果和资源了然于心,对外部市场需求充分掌握,并为相关各方提供全程的服务与咨询,甚至协助拓展融资渠道等等,其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要完善机构并充实力量,给予保障消除其顾虑,促使研发人员、技术战略家、风险投资人、企业家、律师等各领域专家形成联合团队,选判与完善高校的科研成果,从而降低技术转移风险,提高技术转移成效。高校可面向学科契合度高的产业集中地,建立成果转化分中心,聘请一批行业协会、校友会、大型企业的研发人员或科技部门负责人担任学校科技发展顾问,与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如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及网络服务平台以推介专家和科研成果等等,畅通供需对接来源与渠道。再说,当代社会已经进入技术经营时代,国家也需要一大批技术经纪人才队伍,高校有责任面向技术经营培养一批懂经营和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多方互动,共同编织立体的无缝对接科技服务网络,进而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通道。

[参考文献]

[1]菲尔・巴蒂.亚洲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领先[N].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08-14.

[2]解艳华.让高校科研成果走出“深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N].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1-04-07.

[3]肖 鹏,刘 莉,杜鹏程.校企联合研发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3).

[4]梁传杰.学科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从斯垣福大学发展看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5]翟运开,谢锡飞,李 娜.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18).

科研成果转化法范文6

关键词:职业标准;维修电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将“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将职业资格研究(包括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分析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维修电工的考证及学习是重要项目之一,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对应的职业是维修电工。因此,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为标准、以高职人才培养为目标,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有机地融合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重建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以解决专业教学与“维修电工”考证相互脱节的问题。

一、确立专业及其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企业调研,维修电工在不同工业部门如机械与设备制造、汽车与配件工业、电子工业,从事自动化生产。除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外,这些设备的维护成为其专业工作的重点。此外,维修电工参加生产设备的建造和改造,进行电子维修,在车间维修并制造电子、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组件和仪器。符合专业要求的工具、测量仪器和测试材料、旨在有效完成任务的工作和工作岗位设计以及与同事进行符合专业要求的交流,都属于维修电工的任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不同要求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职业行动的要求。维修电工能对任务进行整体性观察并在完整性的工作过程背景下对其进行组织,也就是说,借助其企业关联知识关注过程的衔接并与其他部门(机械保养、物流、制造计划等)合作。

二、提取、划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以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及营销服务等职业岗位为导向,重点突出技能培养,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提炼难度1-4级的典型工作任务。

(一)职业定向的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1)

工厂车间照明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普通机床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电机的安装与维修、小型电子设备的调整与改装、工厂供电系统的计划与实施、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计划与实施、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构建与维护。

(二)系统的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2)

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设备运行的检测与控制、电气设备控制的安装于调试、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三)蕴含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3)

电气设备的调整与改装、数控设备的维护。

(四)无法预测的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4)

生产设备的调整及生产质量保障。

三、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维修电工方向教学计划

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支撑课程,形成了12门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课程编号 学习领域课程 基准学时

小计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电工基本技能 2周 2周

2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 4周 4周

3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 4周 4周

4 电气绘图技术实训 8周 8周

5 PLC应用技术 5周 5周

6 组态控制技术 2周 2周

7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4周 4周

8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应用 3周 3周

9 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 3周 3周

10 单片机应用技术 4周 4周

11 自动化课程综合实训 5周 5周

12 自动化课程设计 2周 2周

合计学时 1196 468 286 442

四、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计划(举例)

以《自动化课程综合实训》学习领域课程为例,建立讲授单元和行动单元学习任务和内容。讲授单元主要对PLC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PLC的编程软件及编号范围;基本逻辑指令表示方法及其应用方法;掌握梯形图的绘制原则及PLC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对典型生产线工业控制对象进行系统的意见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安装调试设计,共计150课时。

行动单元中建立五个子学习领域课程:

1、控制方案的初步设计(学时:12),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对现有自动化生产线及需改造的生产线进行调查,并据此形成初步控制方案,讨论并完善,最后提交具体可操作性的控制方案。

2、交流电机的PLC变频控制(学时:48),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对交流电机的控制所需器件进行选型,了解并掌握器件使用完成交流电机的PLC变频控制子系统,并进行系统测试调试,最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3、物料分控系统的PLC控制(学时:24),根据控制方案要求对物料分控所需器件进行选型,了解并掌握器件的使用方法,完成物料分控子系统,并进行系统测试调试,最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4、机械手的PLC控制(学时:30),根据控制方案要求,了解并掌握机械手的使用方法,完成机械手控制子系统,并进行测试与调试,最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5、系统综合计划与调试(学时:36),根据控制方案要求,对全系统进行联合调试,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问题,完成全系统了,并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融合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中,解构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体系架构课程,重构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凝练工作过程要素,在现实的职业资格基础上,培养学生普适的职业资格,为未来的职业资格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研究,可有效的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在有限的课时内发挥课程最大的作用;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为相关专业的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思路,使之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平均,王伟,韩宝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5):49-51.

[2]刘勇,段保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11(6):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