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1
【关键词】规划管理;建筑密度;问题探究
建筑密度是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和建设单位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的间距、尺寸大小、室外活动空间、绿地结构等,同时也会关系到消防条件、采光通风和居住环境的优劣状态,对建设和经济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居住区开发建设项目是敏感指标、硬性指标,所以建筑密度指标的核算工作值得高度重视。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只有处理好环境、效益、建筑密度等之间的关系,才可能促进城市的合理发展、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 建筑密度核算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指出,建筑密度主要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漏算、错算等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实践中,对于一些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密度计算需要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建筑密度核算的准确性。由于建筑密度的大小和核算的质量会关系到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城市的主体形象等,规划和管理部门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指标审查工作尤为关注,所以高度重视建筑密度的核算问题,也将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永久性顶盖和无维护结构的货棚、加油站等构筑物的建筑密度核算
建筑密度的含义中涉及到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车棚和加油站等方面,该类建筑因为底部面积只计算支撑结构和基底柱的面积跟基地面积的比率,很少影响到建筑密度的大小,所以将其完全作为建筑密度来计算,不符合科学的建筑密度计算。因此,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货棚、车棚和加油站按照水平投影的面积来进行建筑密度的核算,将会失去建筑密度计算的意义,不符合建筑密度规定的开发效益。所以这些永久性顶盖和无维护结构的货棚、加油站等构筑物的建筑面积在计算建筑密度时不与其围合的基地面积等同。
要想合理、有效的将永久性车棚、货棚和加油站等计算在建筑密度内,首先要确定该建筑或者构筑物在整个建筑内所占的有效面积和空间影响度,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中对永久性车棚、货棚、加油站等无维护的构筑物面积做出了规定,均按照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这样既满足了建筑密度的核算要求,又不影响建筑面积的核算,通过对这些建筑和构筑物的建筑密度合理有效的核算,使建筑单位和城市环境建设均取得了成效。
3 地下室、半地下室地块的建筑密度核算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提出居住区绿地率≥30%,其中包括了宅旁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所述绿地等,同时也包含了地下或者半地下室屋顶绿地和满足当地植物绿化覆土要求的绿地等。地下室一般是指房间地平面的高度低于室外地平面房间净高的1/2以上的,而半地下室则是指房间地平面高度低于该房间净高的1/3,但不超过1/2的。所以如果半地下室和地下室的顶板面低于室外地面,且能够满足绿化的覆土要求,此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和方便居民的出入等,但其视觉和空间环境的感受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该部分不应计入到建筑密度的核算范围中,仍按照绿地率计算;如果此时半地下室和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90cm时,且满足绿化覆土的要求,则为了方便居民出入考虑将其1/2面积计入到建筑密度核算中,因为该结构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空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半地下室、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的尺寸大于90cm时,严重的影响到了人的视觉感受和空间环境,所以将半地下室、地下室和基地面积均应计算在建筑密度中,绿地率中不需要将开发商植入的绿化面积重复计算,仅仅是为了满足商品房的销售。
4 室外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地块建筑密度核算
建筑施工中室外楼梯可以分为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和不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两种类型,其中针对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可以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定》3.0.17条规定的进行计算,也就是将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按照建筑物自然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纳入到建筑面积的核算中。 对于不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其建筑密度核算需要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0.24条规定的进行计算,也就是对于没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架空走廊、用于消防和检修的室外楼梯等均不计算在建筑面积中。因为这些无永久性顶盖的建筑和构筑物的通透性较好、没有永久性顶盖、对空间环境影响较小,所以不计算其建筑密度。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建筑密度的计算需要合理的分析其结构形式和状态,其中自动人行道和室内的自动扶梯等已经被纳入到建筑密度核算中,但如果是室外的自动人行道和自动扶梯均需要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的规定进行计算,因为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没有将建筑面积计算在内,且对建筑空间环境和人的视觉范围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将这部分区域作为场地道路用地的范围,暂不计算在建筑密度范围中。
5 结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大力建设,改善城市建筑面貌的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众所周知建筑密度是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和建设单位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的间距、尺寸大小、室外活动空间、绿地结构等,同时也关系着消防条件、采光通风和居住环境的优劣状态,对建设和经济成本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建筑密度的核算关系着建筑物空间的大小、尺寸、绿化、采光、通风、环境等方方面面,在建筑密度核算中容易因一些建筑物(构筑物)的面积计算缺失影响到建筑密度计算的准确性,建筑密度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建筑密度的核算工作。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建筑密度的定性和定位需要作出细致的规定,通过合理计算建筑密度、有效把握建筑居住环境、合理搭配建筑物(构筑物)结构来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保障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俭,梁洁,陈飞.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实践研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12(04).
[2]宋迎春,曹亚美.关于规划管理中建筑密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03).
[3]张恺.城市历史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镇江古城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1(11).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2
以今秋冬明春各行政村新栽植的成片林、苗木基地、特色经济林果等为范围,以镇党委、政府下达的任务数为依据,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为基础,全镇新增成片造林752.7亩,其中绿色通道工程成片造林302.7亩,苗木、特色经济林果成片造林450亩。
二、考核内容
(一)全镇所有各村、责任区林业绿化按照镇交目标任务在11月中下旬开好塘,12月上中旬完成栽植任务的70%以上,明年清明节前全部完成。
(二)完成镇交任务数100%为基准,少完成一个百分点扣一分,90%以下不予考核。完成栽植任务的得80分;统一订购供苗,落实开塘栽植达标的得10分;落实长效管护措施的得10分。
(三)对完不成任务或少完成任务除经济扣罚外,对村负责人进行责任谈话,直到补植完成任务为止。
(四)依法确定“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和林业经营权”,土地流转合同、绿化承包合同规范,林业管护实行“一票否决”责任制,无责任制落实及部分责任制落实视同未植树。
三、奖励政策
(一)对新增的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果产业面积,给予每亩每年补助400元(连续三年)。
(二)对按标准新增的成片林面积每亩一次性补助200元。
(三)对圩堤、道路栽植意杨树苗(3.5米以上)的每株补助3元。
(四)对重点造林工程开挖导渗沟的每米补助2元(按单边计算)。树苗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统一组织,把好质量关。
(五)对公路、河道、村庄绿化苗木株价在20元以下的补助75%,21-30元的补助65%,31-40元的补助55%,41-50元的补助50%,51-60元的补助45%。每株最高补助标准不超过40元。
四、考核办法
(一)林地面积。路、圩、河拓宽的新增造林面积以边行树木向外加2米计算宽度,大田造林面积以田埂为界计算长度和宽度,其它林地参照计算;少于两排且行距不足2米的不作为新增造林面积计算。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3
关键词:精准度、可靠性、严谨、责任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是房产测绘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测定房产权界、房屋的建筑面积、坐落位置形式、房屋的层次、结构、分户的建筑面积以及共用面积分摊等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经房地产发证机关确认后,作为核发房屋所有权证的测绘资料及所有权证的附图,是核定产权、颁发权证、保障房地产占有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测算成果的正确与否,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从事房产测绘的技术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房屋建筑面积的测算工作,确保房屋建筑面积测算成果的可靠性。
首先就测量阶段的工作来简单阐述一下怎样才能减少误差,提高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的精准度。
第一,施测前测量人员必须严格做好房屋和房屋用地调查工作。根椐GB/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附录:“房屋调查表”和“房屋用地调查表”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登记。对房屋坐落、产权主、产别、层数(房屋的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所在层次、建筑结构、建成年份(房屋建成年份是指房屋实际竣工年份,拆除翻建的,应以翻建竣工年份为准。一幢房屋有两种以上建成年份的,应分别注明)、用途(房屋用途是房屋的实际用途。一幢房屋有两种以上的用途,应分别调查注明)、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墙体归属(房屋墙体归属是房屋四面墙体所有权的归属,分别注明自有墙、共有墙的借墙等三类)、权源、产权纠纷和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一一逐项调查落实,现场记录下来。另外还要对房屋用地坐落、产权性质、土地等级、税费、用地人、用地单位所有制性质、土地使用权来源、四至、界标、土地用地用途、用地面积和用地纠纷以及其他情况做如实详细的记录,认真准确地绘制好房屋用地范围示意图。
第二,施测时测量人员要对测站周围地形的特点、测绘范围、跑尺路线的分工等问题应有统一的部属,在测绘过程中司尺员和记录员要配合默契。司尺员在跑尺过程中,除预定的分工路线跑尺外,还应有其本身的主动灵活性,务使测绘方便为宜。
第三,测量人员必须正确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精准的读数方式。在使用卷尺测量时要使卷尺的零刻度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在同一高度紧靠被测物体进行测量,读数时视线垂直于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使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时测距仪的零端点要紧贴被测边长的起点,激光束应投射到位于被测边末端的目标板上,并使光束两端在同一水平面。要十分注意使激光束与墙面(或被测物)垂直,测量出被测物之间的平距。边长测量结果取位至0.01m,任何边长都应独立测量两次,两次测量的的差值应小于其被测长度值的0.05%,取两次测量的中数作为最后测量结果。
测量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房屋建筑面积测量方法进行操作,把好测量关,尽量减小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房屋面积测量的精准度。
其次,在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这一重要环节中,计算人员一定要确保建筑面积的精准度。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循我国现行的《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的规定,把握好原则,理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计算建筑面积,该计算一半面积的计算一半面积,应计入分摊的就计入分摊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根据计算建筑面积的有关规定和规则,能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原则上应具备下面五个普遍性的条件:应具有上盖、应有围护物、结构牢固,属永久性的建筑物、层高在2.20m或2.20m以上、可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计算人员要牢牢谨记这五个必要条件,搞清楚面积计算的范围,以求不犯原则性错误。
房屋的尺寸应包括标准厚度的一般抹灰层(一般按0.02m厚度计算),但不包括镶贴块材、装饰面等艺术形式及凸出墙面的墙裙、附墙垛、烟囱、垃圾道等构配件尺寸。
上盖是必要条件,例如:阳台、架空通廊、走廊等,都应有顶盖才能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不能计算建筑面积(室外楼梯除外,它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来计算面积的)。
层高2.20m是一个界线,高于2.20m(包含2.20m)以上的自然层或房子才参加面积计算,否则不计算面积。(测量时应特别小心谨慎地进行观测,此时的测量参照点不宜少于4对,并使得上下4对参照点构成四边形,以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可靠。)
具有永久性。永久性是指在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的地面或地下,采用耐久性建筑材料(如钢、钢筋混凝土、水泥、砖、木、石等材料)构筑的,使用期限在半年以上的各种构造物建设的永久性建筑工程。一般地说,使用年限(期限)在25年以上,即可认为是永久性的房屋。
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及其分摊也是房产测绘中重要且复杂的一项工作,在计算分摊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尽量减少纰漏,提高面积计算的精准度。
一般以幢为基础对共有建筑面积进行可分摊和不可分摊的划分。
可以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共有的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观光井(梯)、提物井;共有的楼梯间、电梯间;为本幛服务的变电室、水泵房、设备间、值班警卫室;为本幢服务的公共用房、管理用房;共有的电梯机房、水箱间、避险间;共有的室外楼梯;共有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等。
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作为人防工程的建筑面积(大多高层建筑都设有人防工程,测绘人员一定要认真勘察现场,结合图纸,并和开发商仔细沟通,以免多算面积和面积计算不准确);独立使用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车库、车棚;用作公共休息用的亭、走廊、塔、绿化等建筑物;用作公共事业的市政建设的建筑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房屋设计功能综合多样化,格局布置新颖、复杂,增大了房屋面积计算的难度。这时从业人员更要认真仔细,增强责任心,对工作持有严谨细致的态度。详细查阅图纸,平面图、立面图、详图结合着看,前后把图纸看透。熟练掌握规范规定,弄清楚面积该算不该算,全算还是算一半,分摊还是不分摊。在进行分摊计算时严格按照计算规则进行分摊计算。应按照谁受益(占有、使用)谁分摊的原则,对各共有建筑面积,按照各自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分别进行各级分摊,并执行按比例分摊的原则,由上而下依次进行,先分摊幢,然后分摊功能区,再分摊层,最后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至套或户。
另外测量人员还要尽量减少预测和实测造成的面积差异。测绘人员和建设开发单位要及时沟通,做好变更测绘。严谨把握我们测绘成果的精准度,以减少房屋买售两方之间矛盾和纠纷。
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商品房面积的精准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房产测绘的结果与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只有在正确测绘的前提下,才能达到销售与购买双方共同满意的目的,房产测绘一旦出现偏差,很容易引起购房纠纷,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房产面积进行准确的测绘,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购房纠纷的发生,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做为房产测绘从业人员我们必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刻苦学习,勤奋钻研,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保证房产测算成果的精准度,为广大群众提供准确的房产面积。做好开发单位和购房老百姓间的媒介工作,有效地推动房产测绘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清华.浅析房产测量中的边长丈量精度[J].测绘通报,2001(8)。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4
关键词:住宅小区;综合办公园区;总平面设计;因地制宜;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TU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062-04
1 引言
如果说建筑专业是民用工程设计的龙头的话,那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可谓建筑设计的龙头了,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总平面设计看起来可能没有建筑单体设计那么引人注目,但它所涵盖的内容和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从概念上讲,总平面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图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设计,称为总平面设计。从实际工作上讲,总平面设计是个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的开始,也是整个工程设计的终结。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型建设规模的住宅小区、商务办公等建筑类型,简要概述了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原始资料的收集及分析
总平面设计必需因地制宜,所以开启一个设计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情况,在现场踏勘场地后,还需要了解一些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烈度、区域位置等,主要有以下几项:保留的地形和地物;用地红线图,测量坐标网、场地范围测量坐标值(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层数;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拿到这些原始资料后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整理(如图1某新建住宅小区原始地形图):
2.1了解原有水系状况,河道级别、调整要求及需要满足的水域面积要求。过分的扩大或缩小,全部填平或无中生有的挖湖都是不恰当的。
2.2了解四邻的建筑物性质、形态对本地块会有怎样的影响和利处;对基地周围一些如住宅、学校、加油站、变电站等等敏感建筑更要获得其详细的建筑资料。
3 设计要求的明确
总平面设计需要兼顾城市规划要求、建设方利益、使用者需求、环境效益等,我们要在满足各项需求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出“以人为本”并和谐统一的理想空间。以下这些信息是进行设计工作必须要了解的:
3.1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设计任务书;
3.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用地性质、建筑风格、建筑控高、建筑退界、总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日照标准、以及节能和无障碍设计标准等,有的还有对交通组织、出入口位置、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3.3地块经济指标要求,由此推算出总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机动车停放泊位数及非机动车停放数量等要求。
3.4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工程规模(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等指标),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分期建设计划和开发商希望的设计风格要求;
一般来讲建设方总是要求利益最大化,但利益最大化也不一定都是面积最大化,这就需要设计师与开发商相互沟通从而取得双方都认同的平衡点。
3.5本设计涉及并应遵照的标准、规范。如防火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各相应建筑规范中的相关章节。
以上这些要求可能不是设计之初都明确了的,有些可能在深入设计后再一步步提出并修正的,然而总平面设计的难点就是在满足各种繁复的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地创造一个舒适的人居或办公环境。
4 总平面方案设计
每个项目都是在营造一个小世界,这个小世界里什么都有,它受制于大环境又融合于大环境。方案阶段要完成从无到有的设计孵化孕育,然而设计从未就不是一项程序化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灵感进发,它还需要反复的推敲构思、综合考量,最终得到一个和谐稳妥而不失设计亮点的总平面设计方案。我们通常从总平面功能分布和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和停车、绿化景观及无障碍、节能等几方面未考虑和设计总平面。
4.1建筑功能及体量对确定总平面的整体风格至关重要。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得出大概的建筑体量和数量,仔细推敲景观、建筑、道路三者的平面和竖向关系。通过感悟周遭的环境和设计要求,构思出整个地块的空间形态,或围合、或组团、或棋盘,高低、起伏……对住宅小区而言总平面设计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日照和消防间距;商务园区则需要在整体统一和个性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如图2、图3某住宅小区的总平面和鸟瞰图(围合式的高层组合空间);图4、图5某产业园区的总平面和鸟瞰(棋盘式的多层组合空间)。总平面是建筑单体的铺底映衬,是建筑空间的延续,所以两者需和谐统一、相互契合。
4.2路网尽可能顺畅、简洁;消防和停车要兼顾。
良好的路网设计应该是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道路用地、减少岔路口,同时又很好地区分人流、车流、物流,减少交叉。除了考虑自身及外来车的通行外还要方便消防、救护、货运、清运垃圾等机动车辆的转弯和出入。住宅小区设计中尤其要注意人车分流,创造安全、宁静的居住生活环境。综合商务区中通常涵盖酒店、会务中心、办公楼等公建,客流及通勤人车流与后勤物流一定要分开,互不干扰。设计中常用路宽有7m(双向主干道)、6m(方便两边的竖向停车)、4m(满足消防要求的车行道)。停车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起初若没有做好的话,日后是很难再补救的。停车方案宜地面地下结合,既不影响主干道的交通又不过多增加道路面积,力求便捷高效。此外,高层建筑还要考虑消防车登高面及登高场地的设置。
4.3建筑的布局与内部道路应有密切联系,每栋建筑的主入口要顺应道路的形态及走向,仔细营造入口空间,切勿生硬连接了事。
4.4根据实际情况确立适合的景观要素,不要为了背山临水而刻意挖湖堆坡。
目前绿化环境设计已成为民用项目的一大亮点,不论是新建住宅小区还是综合商务区都以此作为一大特色提出。不同绿化率的景观效果是不同的,这在设计初期就要有一个务实的绿化目标和设计理念。如图1的地块内本来就有水系,于是设计就对原水系进行梳理合并,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中心湖和围合
状态的建筑布局,并利用水系完成对小区分期建设管理的目的(见图2)。住宅小区通常配以亲和性强的、多功能的、易于维护的柔性景观设计;花园式办公园区则多些与建筑形成对话性质的硬质景观和小品。
4.5总平面设计中对建筑体型、朝向的考虑将影响建筑自身的节能效果,总平面布置要利于自然通风。
4.6注重无障碍设计体现人文精神。居住区和办公园区中要考虑通路、建筑入口和停车位等的无障碍设计。住宅小区中因为有老人和小孩,所以轮椅、推车的出行方便尤其要重视。
最后,总平面方案设计成形后一定要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计算、满足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后方可定形。此外,门卫、垃圾房、变电所、配套公建等辅助设施应按要求布置,不要遗漏。总体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空间,并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处理好新旧建筑、新建小环境和原来的大环境的关系;只有和谐共生,才能获得提升整体区域的双赢效果。
5 总平面深化和施工图设计
有了总平面方案,我们就可以对建筑单体按照原先的整体构思进行深化设计了,这时候总图的设计工作就由先行者慢慢转向总结者了。我们要把所有完成设计的建构筑物都如实反映在总平面上。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设计说明一般分别写在有关图纸上,总平面图上需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说明基础资料及设计依据,如地形图、坐标及高程系统、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等;注明尺寸单位、比例、图例、指北针或风玫瑰图。住宅小区还要说明日照计算的结论,说明自身及周围的日照情况。总平面施工图通常包括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绿化布置图、详图等,可根据工程情况增减或合并。
5.1总平面图
清楚表达地块现状和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室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层数、定位坐标及与其周围建筑、道路、红线的间距。其中辅助设施如变电所、箱变、燃气调压站等万不可遗漏。此外地块及建筑主次出入口、广场、停车场(泊车位)、道路围墙、无障碍设施(泊车位、坡道等)、排水沟、挡土墙等的定位也要标明。有些总平面还需标出消防车道、回车场(≥15mxl5m)和扑救场地(≥8mxl5m)、道路转弯半径(消防车≥12m)等。图4为一总平面施工图(部分)。
5.2竖向布置图
清楚表达上文“原始资料”中提及的地块现状和新建改建的建(构)筑物的名称、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关系)、地下建筑的顶板面标高及覆土高度限制;广场、停车场、绿化、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景观水景、地形(用坡向箭头或等高线表明)、院落的控制性标高;排水沟雨水口的布置和道路起坡点、变坡点、转折点及终点的设计标高,道路纵坡度和纵坡距。图中通常配以道路断面图以表明横坡度(双面坡或单面坡)及道牙形式(立道牙或平道牙)。其中排水沟雨水口的设置需要与给排水专业协调确定。
5.3绿化布置图
目前景观设计另行委托设计的情况较多,但为配合开发商报建需要,依旧需要一个确定各部分场地功能及面积的绿化布置图。如住宅小区设计中对各类活动场地的面积及绿地面积计算都有相应的要求,需要设计按照规定画出区域、标明面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标出每片绿地的范围和编号,再列表、计算面积总和。
5.4详图
包括道路断面、路面结构、排水沟、活动场地、停车场/位地面、围墙等,引用标准图集时可直接标在相关图纸内,或以做法说明形式阐述于相关图纸中。
6 结语
总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它是起点也是终点,即使是一幢建筑物也要不断地研究总平面的设计问题。要将建筑设计做好就必须处理好建筑与地形、道路、景观、相邻建筑和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和谐共生的人文空间。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规划・建筑・景观.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5
关键词: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12-02
1 引言
近几年,很多城市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三分种,七分养”一直是营造园林的头号准则,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解决绿地养护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管理较粗放、缺少精品意识等问题,笔者按照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构建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对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2 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源于发达国家,它是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是精益求精,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是不忽视细节,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化”是作为一种规范的流程。普遍推广的意思。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对执行的管理,发力点在于抓落实,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考核。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即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3]。精细化管理是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进而追求个性化[1]。
3 绿地养护中常见的问题
3.1 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有待规范
很多地区将所有绿地只按面积计算,或者按照群众关注度划分几个等级,没有将绿地内的植物细化分解。而乔灌花草比例不一样,其养护成本也有差异,因此只按照面积或关注度划分是不规范的,有待改进。
3.2 绿地的养护标准需完善
目前绿地养护操作技术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养护质量标准科学含量不高,养护停留在粗放管理上,没有形成标准化和系统性。
3.3 绿地管理的考核标准需健全
很多地区对植物的考核要求是“植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考核标准比较笼统。绿色植物养护效果的好坏应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是否充分发挥,考核标准应依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来确定。
3.4 行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需加强
园林养护公司往往重建轻养,对养护工人技能要求不高,绿地养护工人流动性较大,导致养护工作缺经验、缺技术,致使绿地景观效果不尽人意。
4 绿地B护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4.1 规范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标准
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标准是完成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绿地分级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绿地功能、面积、植物群落结构、园林设施及重要性定位等因素。不同等级的绿地,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同,养护费用和管理标准也不同。
4.2 制定绿地养护周年管理计划和操作规程
一个地区的立地条件基本不变,因此将良好的养护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列出周年管理计划和操作规程是指导绿地管理的纲领,不仅可以指导实践,还可以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通过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总结、分析,使养护作业计划更全面、细致,更具操作性。同时,使日常养护如补植、施肥、修剪、浇水、病虫害防治、除杂草、防寒、应急处置等具体内容有规范的技术指导和标准的操作流程,以便进行更加专业、规范的绿化维护[2]。
4.3 完善养护考核标准
考核是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多由行业监管部门实施。考核标准应结合实际制定质量目标与细则,通过检查记录――问题反馈――限期整改――跟踪验证,监督养护单位落实好绿地养护标准。
4.4 以人为本构建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体系
建立例会制度,加强行业内部交流,相互借鉴和分享养护经验;通过基层班组定期点评,总结分析问题,合理调整计划方案;构建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体系,根据管理者、技术人员、绿化工等不同参与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绿化管理者要加强对管理方法、模式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培训和新技术的应用培训;绿化工要加强对养护各环节的技术操作培训[3]。
参考文献:
[1]刘 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4):15~16.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形测量;竣工验收
Abstract: Planning acceptanc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s the basic link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city planning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project has been approved, and provides basic information complete, accurate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c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to provide necessary data suppor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echnical basis, the completion of the work flow measurement, measuring accuracy and content.
Keywords: city planning; topography measurement; acceptance
中图分类号:P25
一、竣工测量的技术依据及精度
1.竣工测量技术依据
由于竣工测量表示的内容较一般的工程测量与地形测量更丰富、更复杂,所以在满足工程测量普遍性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参考其他规范,即其参考的作业依据如下。
首先,应执行《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建设工程面积计算规范》等规范和标准。其次,竣工测量成果需要测量各层单体并计算建筑面积,则需要测出每一层的外轮廓线并明确建筑面积的计算标准,分别表示计算全面积、半面积及不计算面积的部分,应执行《房产测量规范》、《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最后,竣工测量成果需标示竣工建筑物和权属界线类地物与用地红线、规划道路(河道、绿化带、历史保护建筑等)控制线的关系,这类地物的测绘应参照《地籍测量规范》。
2.竣工测量的精度
(1)建筑物尺寸、建筑物平面位置关系测量必须采用经鉴定的钢尺直接量。丈量总长与分段丈量长度之和的较差≤±10cm[2]。
边长测量的精度要求:
Ms≤±0.001L (L>20m)
Ms≤±0.01 (L≤20m)
Ms和L单位为m。
(2)高度测量可用直接丈量或光学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垂直角测量用6秒级以上全站仪施测二测回,边长用光学测距施测一测回,仪高量至cm。高度测量的中误差≤±5cm。
二、竣工测量测量的内容与流程
外业测量:(1)采用全数字化野外测量方法测绘建设工程范围内的1∶500竣工数字化地形图,并转绘用地红线、规划道路和规划河涌等。(2)对有退缩要求的用地界桩和规划路(涌)特征点进行现场放样。(3)现场核验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工程竣工图与现状的一致性。(4)竣工规划验收要素测量。①测量各功能分区范围进行面积计算并汇总。②根据报建及放线要求形成建筑物平面位置关系图。③根据建筑物高度测量形成立面图。④建筑物属于公建配套设施独立用地时应测量用地面积。
内业处理:(1)填写《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成果汇总表》。(2)按适当比例尺绘制建筑物平面位置关系图。(3)绘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立面图或剖面图(含地下室覆土层厚)。
三、地形测量的方法
1.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应当包括规划用地许可证法定的范围,但不仅限于此范围,如工程有超范围建设部分,也应据实测绘。同时还需测量与法定范围内建筑有四至间距关系的建筑。
2.测量内容
地形测量的内容包括建设基地内的地形地物、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附属设施的测绘内容包括柱廊、檐廊、架空通廊、底层阳台、门廊、门顶、门、门墩和室外楼梯以及和房屋相连的台阶、开放空间、停车位等。
3.控制测量
目前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传统导线测量的方法、静态GPS测量的方法、GPS-RTK测量的方法。由于导线测量和静态GPS测量需要有足够多的已知点,而且作业过程费时费力,因此,目前多采用GPS-RTK测量的方法。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GPS-RTK技术。
GPS RTK测量又分为单基站和网络RTK两种方式,单基站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的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设备接收来自基准站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并显示给用户测点的坐标直至满足用户要求(一般情况下1~2秒,当有建筑物或树等其它遮挡时,用时会延长)。在利用GPS RTK采集控制点时,有效的观测卫星数不小于5颗;卫星高度角不小于15°;PDOP值应不大于6;并且持续显示固定解时,方可用于生产作业。
单基站速度快,成本相对低廉。然而,它也有着先天缺陷:随着流动站远离基准站的距离其精度下降。一般情况下有效作业范围大于15km,使用双频接收机的情况下能达到30km。在测区稍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观测精度不得不经常搬站,地形起伏较大时还得在较高的开阔处设置无线电中继站等。由此,其应用起来约束条件太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追求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观测精度的要求。正是受到这种要求的驱使,第二代RTK技术-网络RTK应运而生。网络RTK技术是网络技术与GPS测量技术的结合,但是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作为两大GPS技术的领航者天宝和徕卡公司,他们分别设计了第二代RTK的雏形:VRS。紧接着,徕卡公司成功设计了主辅站技术(MAC,Master-Auxiliary Concept)。
无论是采用单基站还是网络RTK采集控制点,我们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校核所有GPS RTK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当控制点边长的相对精度不大于1/4000时才可使用。当采用这两种RTK方式采集控制点时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单基站GPS RTK测量
采用单基站GPS RTK测量时,基准站宜选择在观测条件好、距离测区近的地方,起算点应选用二级(含)以上高等级控制点;对于使用不同等级的控制点,其作业半径应满足二等不大于6km;三、四等不大于4km;一、二级不大于2km;作业前应使用同等级(或以上)的不同控制点进行校核,点位误差不应大于5cm;每项工程不应少于3个已知点作为基准点;应持续显示固定解后开始观测,每点均应独立初始化二次,每次采集二组,每组采集的时间不少于10s,四组数据的点位较差小于2cm时可取其中任一组数据。
(2)网络RTK测量
利用网络GPS RTK加密控制点时,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每点均应独立初始化二次,每次采集二组,每组采集的时间不少于10s,四组数据的点位较差小于2cm时可取其中任一组数据;
(3) 高程控制测量
由于建筑工程规划竣工验收测量同时也要验收每幢建筑的±0高程,因此水准测量也是必需的内容,水准测量的精度和操作方法只需按照等外水准测量的要求即可。
4.碎部测量
由于规划验收测量所要求的精度较高,因此作为基础的地形测量必须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也即是在前期控制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全站仪配合笔记本电脑以及相应的绘图软件现场直接成图或是现场绘制点位草图,之后由内业根据点位草图在电脑上连线成图,前者称之为电子平板式,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电子平板软件主要是清华山维Epsw系列绘图软件。后者称之为内业后处理式,国内使用较普遍的主要是南方测绘Cass系列绘图软件。前者的优点主要是形象直观,如有错误即可现场改正,保证测图的准确性,缺点主要是测图成本较高。在野外条件下,笔记本电脑由于尘土以及高温高寒的影响寿命将大大缩短―尤其是电脑电池经反复冲电之后易老化的特性加大了使用电子平板的成本。与电子平板相比,后者的优点即是前者的缺点,具体来讲,也就是测图成本较低,野外无需笔记本电脑,只需记点号与画草图即可,收测后再进行内业后处理,可实现多个测图小组共用一台电脑,大大节约生产单位的测图成本。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野外测图时不形象直观,出现错误不能即时发现,其次也加重了测图人员的负担,收测后还要进行或者协助进行内业处理。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规划竣工验收测量在今天的城市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因此,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建筑工程的准确数据也就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在建筑工程规划竣工验收测量中使用网络RTK和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是当前阶段最现实、最科学并且精度也是最高的测绘方法和技术,完全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一杰,吴杰松.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面积计算的探讨[J].城市勘测,2008(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