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保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1

1.1区位特色

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处鄂豫皖结合部的新县,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京九铁路横穿县境,距景区直线距离2公里,南距武汉160公里,北距信阳110公里,郑州29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信阳段入口80公里,阿深高速出口正处在景区1公里的通路上。该风景区属淮河水系潢河上游,由人工内陆湖形成的水利自然风景区。1969年修建了一座浆砌石重力拱坝,形成了库容量为8385万立方米的水库,库内可供游人垂钓和泛舟游览。1972年向社会开放。可与县城红色之旅、南湾湖、鸡公山、灵山寺相连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1.2资源特色

景区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所以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3.5摄氏度。森林覆盖率85%以上,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一座天然大氧吧。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石奇景幽,湖光山色,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如春,环湖四周,群山绵绵,岛屿众多,洲岛交错,星罗棋布,素有“豫南西子”美誉。景区主要以香山湖为中心,还开通了与水榜的水上观光、体验水乡民俗的线路,集中了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精华,突出了自然生态、水乡小村和人文风情的特点。目前,为加快景区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景区内相关配套设施与游乐项目,现投入建设的还有水上游乐中心,暗涵漂流等。

2香山湖旅游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1部分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因景区属低山丘陵区,部分地区坡度较陡,且受立地条件差,及在敏感区进行药用植物挖掘等破坏植被的行为,造成部分地区自然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程度较高。

2.2林地面积较高,但林木总体质量差

除少数地区的植被生长状态较好之外,多数地区的林地以中幼林为主,林分质量差,效益低,致使均衡因子低,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少。

2.3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和违法破坏植被资源的行为

部分地区水质受轻度污染,主要产生原因与周边农田大理施用化肥有关。滥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

2.4燃料的使用增加了对林地资源的需求

大多乡村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沼气,生产和生活加重了对林地资源的需要压力。

3香山湖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3.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的同步和统一。

3.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双赢”原则

使经济社会发展符合生态规律,协调由于建设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矛盾,解决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失调问题。

3.3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保护重点的原则

重要生态功能区系指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丧失往往会造成全区生态系统的崩溃;生态敏感区(如水土流失敏感区)系指抵抗力低,一旦遭受轻微干扰即易产生重大损失的区域,这两类区域有时会有重合。由于这两类区域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它们的保护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生态质量,故而对这两类区域的保护应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4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有关专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使规划的保护目标即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能为当地的环境、财力所接受,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最终使规划目标从制约型向适应性、超前性发展。

4香山湖旅游区生态区划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与特点,依据生态服务功能差异、生态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等因素对香山湖旅游区进行生态环境区划。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该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

5香山湖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旅游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气候、政府政策等对大范围环境有影响的外力作用的影响,对于大气候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很难改变,目前,人类能做到的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利的工作主要是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调整局部的小环境,主要有以下措施:

(1)科学区划,合理功能定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科学区划,因势力导,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合理活动,对区划的生态保护核心区采取严格的封育措施,禁止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和建设,重点保护区以生态恢复为主,适度利用。(2)提升香山湖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生态地位。基本形成以该风景区为主线的生态保护网,加强管理,发挥该风景区的生态防护作用。

(3)调整产业结构,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长期以来支柱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牧业等,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牧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生态防护意识。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把生态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围,从小学生开始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公众的生态防护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5)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整治的各项工程。按照国家进行国土整治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工程措施,对工程建设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终身制,严格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确保生态工程建设的专资金使用符合生态保护需要。

(6)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区域范围内重点地段进行全面的生态监测,根据生态监测动态提出合理的生态建设方案和对策措施。

5.2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①旅游区内一切设施建设均须符合环保要求,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需作出全面分析论证,并制定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严禁在景区内开山取石和采矿,努力为景区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②要尽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严格控制进入旅游区的车辆数,旅游车停放在相应的停车场,对经常进入旅游区的内部车辆要安装废气净化设备,改善车辆燃料结构,减少尘埃、废气等污染。③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引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扩大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降低煤炭终端消费量。④垃圾处理要集中并分类处理,严禁焚烧,统一运往填埋场,进行土地填埋。

(2)水体环境保护。①禁止在旅游区内河道挖沙、采石及人工筑坝拦水。②禁止往湖河中乱扔垃圾等污染物,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③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居民及游客不向河道中倾倒污水、乱丢垃圾等环保知识。

(3)土地环境保护。①旅游区内的土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GB151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旅游区的固体废弃物要集中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不准直接埋入土地。②要控制旅游区周边农田等的化肥农药用量,以免造成农业污染型土地污染。③规划建设优质的水泥车道与停车场,防止车辆任意行驶,碾压植被;尽快修建水泥公路及旅游区内各景点间的道路,使已严重破坏的植被得以恢复。④旅游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物、围墙等设施力求隐蔽,避免在湖河岸边构筑建筑物;基础建筑施工不得在山顶、山脊等显目处大量动土与破坏植被,同时加强水土保持,以保护原有的自然风貌。

(4)噪声防治。①旅游区内各种服务设施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进入旅游区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鸣高音喇叭。②沿旅游通道、停车场两侧种植绿化带,以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地相结合,形成连续密集地障碍带,以发挥林带地吸声作用。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2

1矿产开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1.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土地资源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现象,尤其是矿产的开采,一般是以地表的坍塌以及矸石山压占为主要途径,在矿产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很多都是按照直接性的挖损以及外排土场为方式,按照笔者的调查了解到,我国正在自燃的矸石山体大约有200多个,在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氮氯化合物等等不仅对土地会产生污染,而且还会阻碍土地上植物的生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由于矿山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酸性废水的产生,还会有洗煤厂所产生的废水等等在,这些排放到外界就会让周围土地或者农田受到诸多的污染,在地下开采的地面上也会产生更多的坍塌事故,造成废石的堆积现象,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

1.2对水资源的破坏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对于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主要是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会有多方面的人为疏干排水工作,也会使用机器进行煤体内部含水层的自然疏干,让地下水的面积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矿区的供水出现减少,甚至出现枯竭的现象,地表严重干涸,很多植被因为缺少水分的滋润而被破坏,让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产量都下降,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地表的土壤沙化现象。除此之外,因为开采造成非常严重的地表水污染现象,矿井当中含有的煤粉以及盐粉等等悬浮物,极大的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1]。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和治理

2.1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治理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能够对现有生产矿山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监测性的工作就需要矿山产生的废渣、矿石还有废石等等进行环境的影响性评估,尽量减少因为大气的悬浮物造成的污染现象。严格的监督相关煤矿企业在废水、废液还有废气的排放方面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是露天的开采就需要极大的进行剥离开采制度的使用,强化对一些危险性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如果出现了一些巷道,就需要做好回填工作,已经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也需要做好更加全面的治理,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对地下的水资源进行保护[2]。

2.2矿山土地的复垦以及生态建设

首先,土地的复垦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的研究,因地制宜,并且按照复垦的基本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复垦的植被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经济效益要高,另一方面是生态效益也要突出。土地的复垦能够对采空地区的环境进行治理,例如,地面的沉陷以及排土场还有闭坑露天的采伐,这些对于矿山当地环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还能够更好的恢复土地的完整性,强化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研究,让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矿区的环境得到更为全面性的恢复,保持土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3]。其次,对露天煤矿的复垦方式研究。在露天的煤矿复垦背景下需要对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一种是农业资源的类型,例如,抚顺的西露矿,阜新海州矿等等。我国很多大型的露天煤矿都是处于东北地区或者是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不是非常大,但是也会有较多的蒸发,有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大的阻碍了生态的发展。这些地区复垦的方向基本是使用有利形势的建设用地进行水产养殖以及粮食作物的种植等等,林业用地以及娱乐场所用地也可以建设,形成一个生态工程的多种利用形式。生态在重建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带进行恢复,不能出现类似的煤矿开发活动[4]。

2.3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让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的策略,并且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制定环境影响和评价报告的制度。开展矿山生态的环境保护以及评价性工作,要有重点的区域还有地区,强化矿区的有效性规划以及管理,让地质灾害的评估更加有效和依法的进行。做好矿山的环境检测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避免在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再出现其他的灾害,对于灾害及时的预防,一旦发生分析性质,做好治理措施。矿山土地的复垦力度也需要强化,让耕地和建设用地保持平衡,大力开展造地复田的活动,让矿区的走向综合性治理的方向上,强化对废水废气的治理措施,严禁有毒的物质被排放到空气当中,强化废水中资源的有效使用[5]。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措施之下还需要实施更为清洁性的生产策略,不断的降低污染的发生,尤其是对生产设计进行改进,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出更加清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存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能够避免出现生产和服务的脱节现象。

作者:黄励 单位:平顶山市地方煤矿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赵文廷.矿山对生态环境的“黑洞与白洞”效应假说[J].四川地质学报,2013,14(3):325~327.

[2]王楷.矿山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18):164.

[3]李海东,沈渭寿,卞正富等.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3):345~350.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3

伴随着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各种破坏自然界的活动也在不断进行着,其结果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特别是植被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土壤、水文、大气和生物等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连锁效应。因此,可以说植被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植被生态建设是以自然植被的种植建设为主的生态建设过程,具体包括了灌木植被、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类型的植被建设。通过相关的监测数据及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建设是整个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这是由于森林覆盖面积广、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生态气候的影响最直接。因此,森林植被建设不仅是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以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为基本原理:大气降水通过森林被部分截留并下降到地面,再被森林逐层吸收、分流、下渗,而被森林截留降水部分通过植被直接吸收,部分被大气水循环利用。对于森林植被,水文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透性强,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的水文特点突出且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很明显,概括起来为以下三个方面:(1)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强的截留蓄水能力。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覆盖面积较广,因此对于大面积降水或区域降水,能够很好地涵蓄水分。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其深层土壤的涵蓄能力更是突出。特别是复杂紧密的森林系统,其涵蓄能力比单层稀疏的人工林要强3~5倍。因此,我们应加强保护天然林,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建设。(2)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好的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其对截流蓄水方面有着明显作用,而这也为调节河川径流的水文特点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突发性暴雨期间,森林生态系统庞大的涵蓄能力,不仅有效补给了地下水含量,同时也牢固了地表土壤,大大缩短了洪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枯水期间,森林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涵蓄给养,不仅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同时也可以间接补给河川径流,大大降低了枯水期干枯的机率。(3)森林生态系统能明显减少径流总量,对调节大气温度具有显著作用。森林系统的水流散量与地面水分蒸散量的比例大小直接决定了其所在区域径流总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在湿度较大的区域,森林系统对径流总量的影响很小,因此森林系统对该区域的径流影响也较小。但是对于较干旱区域,森林系统可使该区域径流总量比例系数下降10%,明显改善该区域的大气生态和植被生态。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土治理不仅关系到水文、土壤、生物等相关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更是植被生态系统改善恢复的关键,因此水土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究其本质,就是加强植被生态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植被生态对水土保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提高水土保持对植被生态的维护作用。所谓水土保持,就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土地措施和工程措施等,以达到改善平衡水土资源的生态循环。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复杂植被生态区域,其生态建设效果也更加明显。(1)能大幅提高生态系统的截水效果,并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植被建设,不仅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截留蓄水的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蓄水量和调节河川径流的流水量,最终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积极改善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和植物的数量,最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2)能显著调节江川河流的水文特性,并直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突发性降水区域,有监测数据表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能明显削弱洪水效应,特别是中小流域的区域,其削洪效应可达40%以上。而洪水效应的削弱,不仅使得周边的农村田地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直接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包括土壤生态、空气生态和植被生态等。因此,我们应加大水土综合治理的力度,提高水土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3)有效减少江川河流的径流总量,明显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使水土和植被联系更加紧密,直接提高在降水过程中有效截留水量,从而减少江川河流的径流总量,不仅能降低洪水爆发时的灾情,也可以减轻持续干旱时的破坏。有监测数据表明,目前通过对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经明显减少了黄河径流总量,特别是7—8月黄河汛期期间,其径流减少量可达3%以上;同时显著降低了黄河洪灾的发生,改善了沿河区域的生态环境,使得水质、土壤、植被及生物等都有了“质”的提升。(本文来自于《环境科学导刊》杂志。《环境科学导刊》杂志简介详见)

3尚需研究的问题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4

关键词:堤防工程;防洪;生态;景观

近年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明确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前,不断涌现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警钟,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保护、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为主的发展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利工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基础上设施之一,在实现其自身防洪减排功能的基础上做到生态化建设至关重要,已成为未来水利事业发展的指导依据。

1 堤防工程概述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协调共存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支持与配合,因而保护环境、善待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新思路、新理念,在做好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保障。就堤防工程而言,它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水利事业之一,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牢牢紧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将各项工作都以这一理念进行整理,从而将水利事业推向一个发展的新台阶。

自从九八年洪水之后,为了满足堤防工程的施工和建设需要,国家先后颁布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两个技术标准,其对堤防工程建设作出了明确的定义,而所谓的堤防工程主要指的是沿着河流、渠道、湖畔、海岸而建设的一个挡水建筑物。堤防工程可谓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的防洪工程之一,它在防雨水在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现代水利事业中最为常见的一项。

2 堤防工程生态化要求

河流作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生态健康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了重视,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当前水利施工建设中,人类除了要求达到原来应有的堤防工程指标和功能之外,做好堤防工程生态化要求也受到了应有重视,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维护好生态环境系统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河流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深刻的理解了因为河流污染而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内容之中:首先是因为自然河流经过人工渠道化处理而造成了原来河流流域的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的破坏,从而使得河流变得更加的规则化和硬质化,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其次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问题包含了对河流非连续化破坏,堤防工程修剪之后使得河流出现了连通性破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去钻研和探讨,对于生态问题及时的加以解决和处理。同时在工作中更是要深刻的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充分的认识到因为堤防工程而引发的生态负面作用,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处理和预防,从而保证河流的生态化建设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3 现代化堤防工程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水利工程建设新要求的提出,在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到工程施工安全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要求,家那个堤防工程的防洪功能和生态功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保证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为人类提供休憩场所,更是有效的优化了城市生态景观。这样的堤防工程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多出了人性化、美观化要求,也更符合现代人们生活需求。

3.1 规划原则

3.1.1 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应进行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3.1.2 在进行堤防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3.1.3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除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的调查,重点是生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3.2 设计原则

3.2.1 在堤线布置时,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

3.2.2 堤防间距的确定,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

3.2.3 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3.2.4 河流断面设计时,应按照自然河道纵、横断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尽量避免河床的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浅滩与深潭相间。有助于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及与自然风景相协调。

3.2.5 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样性。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应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及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为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3.2.6 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应强调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

4 结论

现代化堤防工程提出了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这是我国以往工程较为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反哺生态环境的经济基础,为现代化堤防工程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现代化堤防工程符合科学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要求,势必是将来防洪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对其他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GB50286-9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SL260-9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5

关键词:南水北调 水库 生态 研究

丹江口库区水源区,包括汉江和丹江口两大水系,涉及豫、鄂、陕、甘、渝、川6省(市)48个县(市、区),其中河南省7815.34平方千米,涉及南阳市境内面积6361.94平方千米,其中,西峡3131.57平方公里,淅川2821.46平方千米,内乡37637平方公里,邓州市32.21平方公里。

1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现状

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2004年2月,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人员在丹江口水库随机取出样品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5项指标除了总氮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外,其他24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其中,铜、锌、镉、硒、砷、铬(六价)等14项指标在国家规定监测方法内未检出(也就是说完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PH值8、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溶解氧、氨粪大肠菌群,完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总体上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

但是,随着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库区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影响水质的潜在因素正在凸现,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需要艰苦的努力。

1.1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因素。根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资料,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强度流失面积446.8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中度流失面积1369.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5%,轻度流失面积1552.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4.5%,三者合计3369.0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3%,年平均土壤侵蚀量990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938吨/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从自然因素上看,一是地形,该地区山地和岗地面积广大,其中坡度25。以上的坡地就占到山地和岗地总面积的52%。二是成土母质,该地区的成土母质多为易风化的花岗岩、片麻岩和沙砾岩,一旦遭遇强度大的降水,极易造成土层坍塌,泥沙顺水而下,形成泥石流。三是植被,由于库区居民大规模的垦林开荒,地表裸露,提供了大量的泥砂源,同时,部分山区特别是丘陵地区植被稀疏,土壤凝固力差,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四是降水,库区处在夏季降雨的中心,每年5—9月份暴雨频繁且强度较大,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因素。

从社会因素看,丹江口库区的森林植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是该区水土流失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建设对木材的巨大需求。当地政府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森林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但由于对木材的采伐缺乏计划性以及对再生林的培养缺乏更新性,使得森林资源面积越来越少。仅在西峡县,国家就设置了三个国有林场,先后采伐了2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而属于死保护区的林区,现在也所剩无几。第二,农业用地对森林植被的强夺。丹江口库区90%都是生活在深山的农民,当地居民人均耕地不足0.43公顷,靠这仅有的土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又不能从农业之外的产业中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就只好把矛头转向林地,不断地伐木毁草,不断地开辟土地。这种农民收入完全来自农业的经济结构,必然导致经济—生态陷入“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砍光了就去山上开荒”的恶性循环,使得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除了森林植被的大面积锐减,人们在进行生产建设的过程中,肆意地开山炸石,任意地弃渣置物,都会造成库区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雨季泥沙俱下,大量的泥沙在库底淤积,使得水库的库容减少,工程效益降低。据有关资料统计:1968—1988年20年间,丹江库区淤积泥沙达12.1亿吨,已占水库库容的8%。即使按着这样的淤积速度,水库的使用期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泥沙携带了大量的养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库区水面,使水库水质富营养化,加剧了水体污染,这将严重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运行。

1.2水质污染

丹江口水库入库干、支流汉江、堵河、天河、浪河、淄河、神定河、泅河、官山河、剑河、老灌河等河流的沿岸城镇废水大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库,库区已受到了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化工、建材、造纸、食品、采矿、制药等多行业的污染。据估计,库区城、乡和工业企业向丹江口水库年排污水量达1亿吨,加上不适当使用化肥、农药,使库区局部有富营养化发生的趋势。

据南阳市环境监测站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多次连续监测,综合数据表明:丹江口库区总磷总氮明显超标。其中总磷浓度为0.02—0.05毫克/升,总氮浓度为1.48—1.60毫克/升,分别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和劣V类,达不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类水质和调水水质的要求,有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库区近年已检测出微量有机物达200余种,从历年库区底质检测还发现有含量极微的毒害物及重金属。由此可见,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开始出现退化。水体一旦富营养化,就很难治理和控制,势必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质量,这样投入巨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1)工业废水污染

丹江口库区经济相对落后,工业门类不多,且多以污染大、耗水多的重工业为主,而缺乏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轻工业。例如浙川县的造纸厂、化肥厂、冶炼厂,都是排放污水的大户,由于这些企业的治污技术和设备比较初级,致使大量矽废水、污水无处排放,只好顺流而下,汇人丹江,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就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2)城市生活污水污染

仅以丹江所依托的淅川县县城为例。浙川县城区人口约有8万多,年排放生活污水1314万吨,污水中含有的COD、N、P等多种有机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河道污染呈加剧趋势。

(3)农药化肥污染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丹江口水库的辐射区域都是重要的农耕区,农民在进行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因经济利益驱使,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化肥农药,未经作物吸收利用的农药、化肥,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库区水体,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丹江水体的污染。 2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近两年来,已经关、停了部分严重污染的企业,各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也开始进一步实施。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没有库区生态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水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综合变化趋势信息。

到目前为止,参与库区生态环境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团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大多在独立行事,根本没有库区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大多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整个库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库区生态环境、水质等的综合数据,环境决策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

2.2 当地居民生态意识淡漠

生态环境效益是一种开放性的公共效益。生态环境好的地区不能从中得到直接即期的回报,就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逃避心理。因此,生态环保意识难以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也就缺乏其内在的动力。尤其是在经济落后、耕作业为主的丹江口库区,当环保意味着限制耕地、减少采伐而牺牲眼前经济利益的时候,从地方各级政府到普通的老百姓,就都没有了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退耕还林、还草这些直接恢复生态环境的政策虽然有着巨大的长远意义,但在短期内却解决不了水源区260万居民致富和经济发展问题。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即使花大力气把生态环境恢复了,也还会再度破坏。

2.3 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较差

丹江口库区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毁林、开荒、围库造田、乱捕乱杀,使得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农药、化肥、污水的滥用乱排,使得土壤板结退化。由此可见,诸多因素综合导致库区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较差。

2.4 环境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

生态环境与保护范文6

柴达木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由此保护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生态环境保护

与生态环境的建设

1.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柴达木盆地由于沿袭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出现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增加、分配不公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并呈现激化,因此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后代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特殊性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青藏铁路的必经之路,这条线路的开通直接关系到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的气候和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这里自然结构独特,生态环境脆弱,多数地区植被处于退化演变状态,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所以,利用好这里的各种资源、合理开发特殊的生物和矿产资源,保护和建设好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好柴达木盆地的气候资源,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因此,应当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全面推进柴达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柴达木生态环境

现状分析

1.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

柴达木盆地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其基本气候特征为: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分布地区差异大,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加上水土光热资源匹配不均,生态环境恶劣。柴达木盆地总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左右;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南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于察尔汗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盆地南缘是长江发源地,山势巍峨高峻,景色雄伟壮观。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2~5℃,盆地无霜期平均在70~120天,山区没有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东多西少,自东向西递减到十几毫米,部分山区降水量较大。山区、滩地有连绵草场和小块绿州,草原面积达970多万公顷。天然草地按草地类型划分,可分为高寒干草原、山地干草原、高寒荒漠、山地荒漠、高寒草甸、山地草甸6个草地类,11个草地亚类,19个草地组和50个草地型。其中高寒草甸、高寒干草原和山地荒漠为主要天然草地类型,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6%左右。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一类保护动物17种,二类保护动物22种,药用动植物资源500多种。

2.草地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天然草地生态日趋恶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州草原退化呈加速趋势。据 1999年统计数据,草地退化已严重影响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三江源区开始出现“生态难民”和“绿色绝唱”。因此在省政府的支持和安排下,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柴达木盆地等地区生态治理规划和部分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到2005年,全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308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3.4%。其中:重度退化草地3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天峻、都兰、格尔木;中度退化草地273万公顷。全州草原平均产草量减少30-50%。草地退化引发了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海西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诸多隐患。

生态环境退化的

主要表现形式

天然草地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青藏高寒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其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原本脆弱的高寒生态系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开展草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完成柴达木盆地生态治理和部分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规划十分重要。

1.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根据退化草地的景观特征可将退化草地分为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和沙化型退化草地三种类型。黑土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峻的中北部、都兰的热水和沟里、格尔木的唐古拉山和秀沟地区,此类退化草地平均鲜草产量仅是未退化草地产量的20%,平均植被盖度为45%,在产量组成中优良牧草比例只有14%,植物种数明显减少。毒杂草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峻中南部地区、德令哈北部山地,此类草地优良牧草减少,毒杂草成分占50-70%,草场利用价值明显下降。沙化型退化草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此类草地植被盖度30%左右,产草量下降60-70%。由于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草地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使草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

2.土地沙化加剧、湖泊萎缩、湿地减少

海西州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目前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扩大。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节草场最为严重。同上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单位面积产草量分不同区域下降了30―80%。海西境内湖泊广布,但众多湖泊出现面积缩小甚至干枯,湖水内流化和盐碱化,高原沼泽地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高原植被演变,大片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导致沼泽地水源涵养功能降低。

3.自然灾害、虫害和鼠害频繁

受草地生态环境破坏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频繁发生雪灾、沙尘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近20年来,盆地东部农业区发生春旱和霜冻的年份超过半数。草地鼠虫害肆虐,根据2003年全州鼠虫害调查统计,鼠虫害发生面积278万公顷,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9.2%,其中鼠害发生面积237万公顷。平均有效洞口数1.8个/公顷,害鼠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同时鼠类的啃食、掘洞等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裸地,加速了黑土型退化草地的蔓延。虫害发生面积41万公顷,主要害虫为蝗虫、毛虫和古毒蛾。

4.森林覆盖率低,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柴达木盆地森林覆盖率很低,且分布不均,多处于江河源森林生长极限地带。经过自然演替和人类的采伐利用,森林面积和天然灌木林面积极少,森林蓄积量不足。森林覆盖率降低,致使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河流径流量普遍减少,湖泊萎缩。

5.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目前对野生生物资源偷捕滥猎、乱挖滥采、盲目捕捞等现象日益加剧,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许多珍稀、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原本分布广泛、资源量较大的藏羚羊、野牦牛及藏野驴、白唇鹿、虫草等珍稀野生动物和药用植物,由于过度的猎杀、采挖,现已大量减少。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湿地的萎缩,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和对虫草、麻黄草等药用植物的大肆采掘,一些物种逐渐变为濒危物种,目前海西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其总数的l5―20%。

生态环境恶化的

成因分析

1.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柴达木盆地高寒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和自然恢复能力弱,容易受外界因子的干扰而遭到破坏,且恢复难度极大、恢复过程缓慢。另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极为困难甚至不可逆转。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具有随环境恶化自然退化的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柴达木境内河流广布,水系纵横,这些水资源的利用对海西的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使柴达木盆地部分河流出现了流量减少甚至季节性断流的现象。气候对湖泊水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湖泊水量的收支平衡体现出来的。一方面,自然降水量减少使入湖河流的流量和直接降入湖泊的雨量减少,进而导致湖泊水位的下降。另一方面,气温的升高和蒸发的增大,无疑使湖面蒸发量增大,致使湖水量存储减少,最终出现水位下降,直至众多湖泊的干枯。由于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导致冰川退缩,而冰川的退缩和变化直接影响到水资源量的多少,导致了冰川缘区水资源的快速丧失,下游地区地面和地下水补给减少,引起湿地和湖泊萎缩。

(2)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在荒漠化或沙漠化发展过程中,无论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还是现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气候变干燥时,沙漠化就发生、扩展,出现风蚀等侵蚀现象,土地生产力降低;气候变湿润时,植被生长较好,流沙被固定,侵蚀速率降低,湖泊水系发达,地表生物量增加,意味着暖湿气候环境的沉积形成。现代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荒漠化的进退过程,引起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当降水量增大时,沙漠化土地逆转;当降水量减少时,沙漠化面积扩大。也就是说,沙漠化发展趋势与降水量变化基本吻合;风沙活动在沙漠化的形成、沙漠化土地的出现及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起沙过程受到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在有植被覆盖的半固定沙丘上,2m高起沙的临界风速为6m/s,而在流沙表面的临界风速仅为4.5m/s。可见,在气候干旱化的作用下,草场植被退化,粗糙度下降,受到风力作用造成沙漠化的发展。

(3)植被退化

植被退化的直接表现形式为天然草地的退化或沙化,使草地面积减少,生产力下降。气候对草场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牧草的生长期;二是影响牧草产量;三是影响牧草的群体结构。有关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秋季降水量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呈减少趋势,且春季降水从90年代开始出现显著减少,这一变化趋势导致了牧草返青的推迟。同时,气温明显升高,加剧了干旱对牧草的影响,使大量抗旱能力减弱、对干旱反应敏感的牧草群体结构出现显著的年际变化,平均密度明显减少,导致草场植被稀疏,盖度下降。

(4)水土流失

气候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降水及其降水特征分布,间接影响植被类型、岩石风化等,进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降水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之一,降水量减少,使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易于水土流失。

(5)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海西大量开垦草原,使大片优良冬春草场被毁,天然草原植被严重破坏。近十多年来,每年都有数万人进入草原区开采沙金和采挖药材,加剧了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量沙源物质堆积增加了草地沙化的隐患,加速了草地荒漠化的发展。另外修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不注意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自然变化的强度,以致许多自然资源的供应已处于极度紧张的状况。人类在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促使环境向人们意愿的方向变化,却忽视了大范围的环境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盲目开垦耕地,致使自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牧业生产追求牲畜数量,超载过牧,直接影响了自然植被的繁衍更新,造成植被退化,草地沙化。

生态环境保护

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广泛深入宣传《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资源法》、《水土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2.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在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中,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更好地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确保有法可依;另外,尽快建立健全法律监督约束机制,确保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顺利进行,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者坚决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形成有效的责任监督约束机制。

3.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青海省生态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具体任务和措施,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因地制宜编制实施规划。

4.完善制度,科学监管。坚持对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制度。一是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二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领导机构,确保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三是建立重大决策监督与现任追究制度,确因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职造成后果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四是建立环保教育培训制度。

5.做好水利建设工作。柴达木盆地的保护及治理,一要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和恢复水源涵养功能,遏制盆地内水资源的流失;二要以草地建设为中心,实现畜牧业集约化经营,保护和改良草地生态系统;三要借助人工增雨等辅助手段增加降水量,恢复自然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6.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针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替代型产业,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1)发展节水农业、生物产业和高效生态农业。(2)利用柴达木特有的地理地貌、奇特迷人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民族人文景观,大搞旅游、探险、滑雪等项目的建设,增加收入。(3)选择一些无人区和封山育林(草)的地区,放养野生动物,建立国际狩猎场,赚取外汇。(4)营造人工林,将部分农牧民直接转为林业养护员。(5)利用水利资源,建设小型水电站;同时利用高原风季长、日照强的特点,推广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解决居民和农牧民能源短缺问题。(6)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变农牧区传统的采挖滥砍,制止土地贫瘠化。

参考文献: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梅洁人, 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