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思想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思想史

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1

Abstract: Real estate listed corporation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governmental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due to its spe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the occupying important social stat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uld on the basis of stating the theory on macroeconom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Empiric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asset liability ratio changes inversely with the rate of inflation, but with the interest rate of the actual loan chang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sset liability ratio,GDP growth rate and price earnings ratio is not significant. Then the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real estate listed corporation is discussed.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业;资本结构

Key words: macroeconomic policy;the real estate industry;the capit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005-04

0引言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整个经济命脉中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成为我国政府重点调控和大力支持的对象。在过去的这十年中,政府由1997年拉动内需开始,到后面房价恶性上涨,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对这个行业的重视程度,而在2013年出台的“国五条”中针对二手房交易征税的规定所引发的社会热议,这一系列的热点经济现象无不一次次地把焦点集中到这样一个在国家经济命脉起到举足轻重的行业。

对于房地产这样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任何的宏观政策的调控必然会给其带来冲击,而资本结构又是个经典的论题,由于宏观环境因素的可控性,当前对于微观层面上因素影响的研究已是相当成熟,Harris和Raviv(1991),陆正飞(1998)通过实证研究了资产负债率与公司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规模、长期资产比重、成长性以及负债税盾效应方面呈现同向变化;而在经营风险、产品特色、营销支出上呈现反向变化。也对相似的领域进行了研究,发现获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但该研究在规模、成长性等其他方面并没有证明出有显著关系。在针对宏观因素的研究文献中,学者们又主要以研究单个因素影响为主。Graham(1999)在通过对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12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MTR的公司为了利息避税更偏向于发行债券。王素荣、张新民(2006)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4年的数据,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所得税之间呈现出正向变动。KorajCZyk and Levy(2003)第一次系统地从宏观经济因素出发,选取宏观经济变量为解释变量,证实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解释力,但由于行业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公司影响力上存在差异,故本文选择房地产这样一个代表性行业,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究宏观经济政策与资本结构间的变化影响。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资本结构的问题首先是融资方式选择的问题,融资环境的变动会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融资环境的考虑一方面要考虑的是宏观经济变动和资本市场的情况,萨缪尔森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将经济周期分为经济扩张期和经济收缩期。胡佐,胡琨(2009)也指出对宏观要素能有说服力的变量莫过于通货膨胀率和国内收入增长率。另一方面要考虑的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可以区分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

1.1 宏观经济方面

1.1.1 通货膨胀率

在一个高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作为经营者,在成本增长的情况下会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和较难的债务融资环境;而作为投资者,在规避风险实现保值的目的下,投资会更加偏好于股权投资,因此企业的财务杠杆会降低,由此提出假设:

H1:通货膨胀率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1.1.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权衡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具有顺周期性特性,即经济繁荣GDP 上升,企业有更强的意愿通过债权融资;而经济萧条GDP下降,企业的负债比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率先考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在经济收缩期,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会选择避免债务融资,降低债务比率。由此提出假设:

H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正

相关。

1.2 资本市场方面

作为房地产这样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资本市场状况的好坏,与其融资决策的制定是紧密相关的。股票市场作为一个非理性市场,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企业的市场价值往往会存在被高估或者是被低估的可能性。而投资者又存在过度的投资热情,因此在企业价值被高估时,经营者会利用这样的投机心理,增发股票,吸收更多资金;而在企业价值被低估时,回购股票,偏向债务融资。

市盈率作为反映企业价值的市场评估指标,由此提出假设:

H3:市盈率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1.3 财政政策方面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政府支出的增减对企业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与债务融资相比,通过权益融资,企业可以在短期内获取大量的资金,而相比债务融资的利息支付压力,权益融资还可以避免由于高财务杠杆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在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为获取更多投资

机会,企业会多选择权益融资,降低财务杠杆。由此提出

假设:

H4:财政支出增长率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1.4 货币政策方面

货币政策是央行利用调整流通中货币量和基准利率的手段来调控社会需求的一种方式。根据其对经济的影响又可以区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在消极的货币政策下,政府通过抑制货币供应的增长,从而降低总需求,通常伴随着高利息率,企业由于贷款利率的调高,出于融资成本的考虑会避免债务融资;在积极的货币政策下,政府通过促进货币供应的增长,从而刺激总需求,通常伴随低利息率,因此企业会偏向债务融资,提高负债率。

1.4.1 实际贷款利率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率的增减变动首先直接影响到融资成本的高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的考虑,往往会对融资决策进行调整。唐颖(2012)通过探究利率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表明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利率的正负变动对于资产负债率而言影响是不同的。张太原,谢赤,高芳(2007)通过对235家上市公司10年数据进行回归检验,发现利率与资本结构间有显著关系,短期利率正向变动,长期利率则逆向变动。由此提出假设:

H5:利率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1.4.2 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的松紧从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变化上可以获得最为直观的体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市场上货币量供应的充足,企业更易于通过负债来获得资本;而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市场货币量供应不足,企业妄想通过债务融资来获得其发展所需资本的难度会大大地增加,因此会偏向股权融资,降低负债率。顾骏华(2012)研究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效用时也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带来整体社会支出的削弱,致使贷款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从而使得企业减少债务融资。由此提出假设:

H6:货币供给量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2变量设计及样本选取

2.1 变量选择

2.1.1 解释变量

对于解释变量的选取,根据屈宏志(2012)、张炜(2011)、

胡佐(2009)的研究,本文选择了以下6个变量作为解释

变量。

①GDP增长率(GDP)。衡量经济的增长性最为合适。

②通货膨胀率(CPI)。通货膨胀率通过对物价增减的衡量,反映了经济冷热状况,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衡量。

③财政支出(G)。选择年度财政支出增长率(G)来代表财政政策的取向。

④利率(I)。选择央行当年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作为利率的衡量工具。

⑤货币供给量(M)。M0表示流通中的货币量,从M1中将其扣除后,保留下来的主要是企业的借款,也包含向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选择(M1-M0)的增速表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⑥市盈率(PE)。为了研究资本市场状况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选取市盈率作为衡量指标。

2.1.2 被解释变量

针对资本结构的研究课题,对于资本结构变量进行度量时,一般会采用以下三种指标来做研究,即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国外学者倾向于狭义资本结构即长期资产负债率,而韩传模(2006)提到基于我国资本结构具有“负债筹资中短期负债水平偏高”的基本特征,我国学者们在研究时普遍采用了广义资本结构,因而在本文研究中将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的衡量指标。

2.1.3 控制变量

①公司的规模:公司规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进行多元化融资能力的高低。

②公司的偿债能力: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股东为了获得较高的回报,可能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从事高风险的项目。

③公司的运营能力:运营能力越强,企业更倾向于扩大企业的规模,寻求更大的发展。

④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性大小则决定了盈余留存量的多少,一般来言,盈余较多的公司,可以实现内部资金周转,则较少地采用债务融资。

⑤公司的成长性:成长性较好的公司,往往企业的未来期望值较高,为满足其快速发展的目标,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因此会较其他公司更偏向债务融资。(表1)

[指标类别

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

控制变量][变量名

资产负债率

通货膨胀率

GDP 增长率

实际贷款利率

政府支出增长率

市盈率

M1- M0 增长率

Ln资产

流动比例

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增长率][符号

LEV

CPI

GDP

I

G

PE

M

LESSET

ROC

TAR

ROE

GROWTH][定义

期末债务总额/期末总资产

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计算

(现期GDP-上期GDP)/上期GDP

银行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

(现期政府支出-上期支出)/上期支出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现期M1-M0-上期M1-M0 )/上期M1-M0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销售收入/总资产

净利润/净资产

本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表1变量定义]

2.2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选取了2008-2011年深沪两市中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样本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剔出了其中的ST类公司,删除了一些数据不完整和存在异常数据的公司,最终整理得到88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332个样本数据。

2.3 实证模型的构建

LEV=β0+β1GDP+β2CPI+β3I+β4PE+β5G+β6M+β7 LESSET+β8ROC+β9TAR+β10ROE+β11GROWTH+ε

3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描述性统计

[

资产负债率

通货膨胀率

GDP增长率

实际贷款利率

政府支出增长率

M1-M0增长率

市盈率

Ln资产

流动比例

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增长率][变量符号

D

CPI

GDP

R

G

M

PE

LESSET

ROC

TAR

ROE

GROWTH][样本容量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

332][极小值

0.0145

-0.0070

0.0921

0.0531

0.0328

0.1732

4.0611

19.2256

0.7826

0.0007

0.0009

-0.4469][极大值

0.9554

0.0590

0.1045

0.0656

0.1662

0.2758

1015.0000

26.4143

53.4501

2.5903

8.3960

4.9548][均值

0.6089

0.0348

0.0965

0.0575

0.0976

0.2060

56.1251

22.4854

2.4200

0.2666

0.1416

0.2185][标准差

0.1614

0.0260

0.0049

0.0051

0.0581

0.0414

112.5129

1.2024

3.3923

0.2048

0.4632

0.4021]

表2中报告了88家上市房地产公司4年的资本结构、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内生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2

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极大值为0.9554,极小值为0.0145,由于不同上市房地产公司规模性,经营状况等内生变量的差异,资本结构的极差上相差甚远,体现出各公司对融资途径的选择偏好有明显差异。通过观察资产负债率的均值和标准差,房地产企业总体上的负债率平均水平达到了60.89%,也体现出这样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偏好通过负债融资经营,具有高财务杠杆的特性。通货膨胀率上负值代表通货紧缩,正值表示通货膨胀,2008年到2011年间极大值为0.0590,极小值为-0.0070,通货膨胀率的正负变动对于研究经济稳定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GDP增长率、政府支出增长率和货币供应增长率均为正值,市盈率的极差变化显著,体现出资本市场对企业估值的非理性,根据市场择时理论,股价很有被高估和低估的可能。宏观变量的变化性为研究其变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3.2 相关性分析

变量之间大部分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3),部分变量间存在显著性关系,通货膨胀率与M1-M0增长率,实际贷款利率与政府支出增长率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超过0.8,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高。在回归过程中政府支出增长率和M1-M0增长率由于与其他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被迫自动剔除。实证模型调整为:D=β0+β1GDP+β2π+β3R+β4PE+β5X1+β6X2+β7X3+β8X4+β9X5+ε

变更后的模型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4中所示。

表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常量)

通货膨胀率

GDP增长率

实际贷款利率

市盈率

Ln资产

流动比例

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增长率

估计系数

-0.8816

-0.6095

0.5610

3.3238

-0.0001

0.0558

-0.0140

0.1477

0.0406

0.0245

标准误差

0.2107

0.3090

1.4222

1.5370

0.0001

0.0065

0.0021

0.0365

0.0153

0.0181

T检验值

-4.1832***

-1.9725**

0.3945

2.1625**

-1.4999

8.6535***

-6.6367***

4.0456***

2.6636**

1.3508][ N Adjusted R2 F检验

332 0.415527.1458][*.**.***.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由回归分析的结果可见,①通货膨胀率在5%的水平上与资产负债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假设相符。说明在通货膨胀时,企业会优先选择权益融资;而在通货紧缩时,会优先选择债务融资。②实际贷款利率在5%的水平上与资产负债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假设相符。说明短期利率升高,企业会更多地选择发行债务融资,提高财务杠杆;短期利率降低,企业会更多选择权益融资,降低财务杠杆。③GDP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关系从回归结果上来看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市盈率与资产负债率从回归结果上来看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也不显著。虽然正负相关性均与假设相符,但结果显著性并不高,这可能与样本年限的长短,样本量大小以及所选定的行业有关。④资产、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例与资产负债率关系显著;资产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不显著。均与理论分析一致。⑤由于共线性原因,通货膨胀率与M1-M0增长率有显著共线性,由变量相关性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与M1-M0增长率呈现负相关,可以推测M1-M0增长率与实际贷款利率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与政府支出增长率有显著共线性,由变量相关性可以看出,实际贷款利率与政府支出增长率呈现负相关,可以推测政府支出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均与假设相符。

4建议

我国房地产业资本结构负债率水平较高,除了公司的内部因素差异,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在制定融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到现阶段宏观大环境的情况。在面对多变的宏观经济政策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资本结构:

4.1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资本市场是上市房地产企业获取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渠道,也是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资本实现了流通和重新配置。因此一个完善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这样资金密集型企业的融资决策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4.2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构建房地产融资新模式

事实证明,单一的融资模式已经很难确切地满足房地产业对资金的需求,现如今的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和信托为主,但日益发展的经济对融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融资新模式的构建日益需要得到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对融资而言受益匪浅。

4.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住房贷款市场的规范化日益提出了要求,在现阶段对资本的大量需要为住房贷款的证券化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基础。这是规范化资本市场的一个强有效措施,也是切合房地产资本行情的一项举措。

4.4 整合房地产行业,建立自律性组织

拥有自律性是一个行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对自律性提出了要求。作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连接枢纽,发展成熟的房地产业已具备行业自律的经济基础。也只有在房地产这样一个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行业,才有可能实现房地产业高度的自律。建立有效的自律性组织有利于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提高质量水平,进而在这样一个自律性的经济环境下不断地实现完善资本结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佐,胡琨.影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分析[D].统计与咨询,2009(2):33.

[2]王素荣,张新民.资本结构与所得税负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98-105.

[3]赵东玲,李得安.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分析[M].东方企业文化,2012(10):168-170.

[4]金文辉,张维.我国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风险特征研究[J].求索,2010(10):34-36.

[5]顾俊华.浅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房地产业的影响[J].统计科学实践,2012(6):57-58.

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2

相对于以亚当·斯密作为奠基人的古典经济学体系,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归功于经济学思想史过程中的两次重要的思想革命:其一是19世纪70年代史称“边际革命”的经济学价值理论革命;其二是20世纪30年代表现为“凯恩斯革命”的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革命。这两次重要经济学思想革命的逻辑结果,使现代经济学范式较之古典经济学范式具有更加宽阔的思想发展空间。譬如说,现代经济学的价值(效用价值)概念包含精神元素,从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对象可以被视为精神过程与物质过程相统一的“行为学”过程。而凯恩斯明确地使用三大心理学因素,来解释经济过程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机制的独立性,则是对“边际革命”之后的一条经济学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把同这样一条思想路线相联系,并且对现代经济分析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思想元素,称作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

由于近两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显性张扬,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已经对近30年来居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构成了严峻的理论挑战。本文依据经济学思想演变的理论和历史逻辑,对现代经济学思想的这种前沿发展作出分析判断,认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将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中“复兴”。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元素”

元素一:不确定性与无知(uncertainty and ignorance)

“不确定性”的概念最早由纳特(f.h.knight)提出。凯恩斯(j.m.keynes)的贡献是将这个概念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实际后果联系起来。凯恩斯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种种不同看法足以影响目前的情况,经济过程的现状是完全被动的、确定的,是由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的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的不同看法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现状是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看法的函数,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是主动的,是自变量,而经济体系目前的状况则是因变量。由于未来是不可确知的,因此,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主动的“决策过程”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完成的。这意味着经济体系的现状始终是同“事前”的预期相出入的。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概念中包含着“无知”(ignorance)的内涵。他从来就不相信“不确定性”能够从经济体系或经济活动中消失掉,更不相信人类最终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完全预期未来;相反,他确信,“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永远是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内在组成因素,因此,即使我们假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经济决策的现实结果也总是会同经济决策的预期目标相出入,所以,实际经济过程总是经济行为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也是经济的调整成本持续发生的过程。凯恩斯指出;“人们总是被无数主观和客观的偶然性包围着、支配着,不得不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和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但这仍然不能保证新拟定的计划就一定比以前的更好”。

元素二:“完全理性假设”不成立

现代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一项演绎属性的逻辑贡献,这就是将人类的精神活动过程通过包含精神元素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行为和后果的分析。由于精神活动及其支配下的经济行为贯穿全部经济学分析,因此经济学家们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状态的理论假定,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学分析的思想路线。

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状态的一项最便利的假定就是人类精神活动过程符合完全理性(complete rationality)的假设,这个假设给经济学家提供的便利主要有两点:其一,数学方法作为最佳理性工具,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可以作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自然而然的替代品。其二,完全理性意味着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机制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为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不可能构成任何“意外的”自主性“冲击”。所以,有了“完全理性假设”,由现代经济学范式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学体系的人类精神活动特质就被抹平了,经济学分析的全部逻辑都可以被还原到古典经济学的认识。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条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路线。

同由“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构成的客观方面的“不确定性”相对应,人类经济行为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构成实际经济过程中的起源于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凯恩斯关于这一认识所提出的经典概念是人类经济行为中的所谓“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这种精神是同人类经济行为“完全理性假设”水火不容的。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波动性和自主性,是凯恩斯经济学解释实际经济过程缺乏稳定性的主要理论依据。凯恩斯本人关于总有效需求规模的自主性决定因素的概括,就归结为三大外生心理学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事实上,从凯恩斯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精神或心理元素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自主独立性和外生性,是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分析具备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概念的逻辑依据。因此,在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中,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起伏变动就会导致实际经济过程起伏变动,正如庇古(a.c.pigou)在“凯恩斯革命”之后所认识到的那样;“物体摆动的周期在磨擦的影响下趋于缩小;但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心理摆动的周期亦将如此,”

元素三:非瓦尔拉市场均衡分析的方法论

剑桥学派的马歇尔承接“边际革命”之后的新价值理论,启动市场价值决定的“双刃说”,主张币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是两股相互独立的市场力量。“凯恩斯革命”在这个方面继承了剑桥学派的传统,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分析框架由微观个体层次提升到宏观总体层次,并以三大心理学因素解释了市场需求之所以独立于市场供给的逻辑原因,从而使得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同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及其新的表现形式“瓦尔拉定理”划清了界限。

然而,如前所述,曲于“完全理性假设”抹平了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和独立性,古典经济学范式的“萨伊定律”就可以以新的表述形式重新渗透到现代经济学分析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瓦尔拉一般均衡”及其现代数理表达方式“阿罗—德布罗均衡”(k.arrow & g.debreu)。这一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实际上反映的是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派生于一个经济体的总生产函数的“恒等”的关系,而非市场需求独立于市场供给所产生的两股力量交互作用而达至的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数学形式反映数量相等的逻辑关系,但“数量相等”只是“均衡”概念的逻辑内涵之一,是事后的结果;“方向相反”才是构成“均衡”事前的原因。这是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同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区别之一。

作为以上“凯恩斯元素”合理的经济学结论,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认为:现实经济行为及其宏观表现是内在地不稳定的,经济过程出现“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具体表现为工资和价格刚性以及调整成本(wage and price rigidities and adjustment costs)——完全正常,因此国家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过程的稳定因素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三、凯恩斯元素的失落:起因和后果

由于不能够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高度来归纳和理解上述凯恩斯元素,凯恩斯经济学同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范式区隔”就为后人所忽视。凯恩斯在《就业通论》中关于“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假定就被理解为一个权宜性的假设,而不是有着深厚思想基础的见解。于是,伴随着凯恩斯之后的标准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发生,现代经济学范式之中的凯恩斯元素就开始流失,主流经济学家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误解和误用开始泛滥。

(一)“新古典综合”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之争”

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3

[关键词]“试错法”改革 宏观经济微观基础 马尔可夫过程假说

〔中图分类号〕F015,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1-0069-06

一、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背景是渐进的和全方位的经济转型。即使现在的汇率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在摸索和实践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用“试错法”(Trial and Error)的改革思路,但是“试错法”意味着改革者不能区分转型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冲击。而很多经济现象长期和短期效应是相悖的(例如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农业产量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关系等),这必然造成改革者走很多弯路甚至错路。到了改革的深入阶段,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就目前情况来说,国内争论的一个热点,就是我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是否是有效的,有人甚至说,这些改革总体上是失败的。以上问题的出现与对我国转型经济的研究现状不无关联。

目前关于转型经济的研究可以归类为三种方法。(1) 制度经济学分析,采用的是制度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如Sachs、[1] Jefferson和Rawski、[2]吴敬琏。[3](2) 微观领域的产业组织分析,主要采用静态博弈方法或厂商行为方法,如Tian、[4] Bai [5] 和Svejnar [6]( P243-254 ) 等。这两种方法的研究多采用静态和确定性分析,忽略了动态和不确定性的影响。经济人是前瞻性(forward-looking)的理性人,没有理由不对未来进行预期;另外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工资体制改革引起了收入的波动,以及教育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引起了支出的不确定性等。但它们与本文的主旨不同,这暂且不谈。(3) 宏观方面的结构性宏观经济分析及实证分析。其中,结构经济分析主要是利用国外现有理论直接构造结构性的宏观经济模型。但是这种方法肯定是误导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国外宏观经济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与我国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渐进转型有着本质的差别。例如大多数对人民币合意变动幅度的研究(Chou和Shih、[ 7 ] 张晓朴、[ 8 ] 林伯强[ 9 ] 等),主要是套用国外均衡汇率模型。但国外均衡汇率理论一般假定分析国家为小型开放经济、产品市场自由竞争和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而这三个假定在中国无一成立。实证分析方面主要是利用中国数据进行各种计量回归,有时在模型中考虑一些制度变量,如Cowgill[10]和Song[11]等。但是该做法在加入制度变量时十分主观;另外,即使我们能够确定那些制度变量会影响宏观经济,但对于这些制度变量如何进入模型,以及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这两个问题,我们仍然是不清楚的。

总体上,目前中国经济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至少在部分上是中国经济研究在方法上落后而导致的。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首先对目前的“试错法”改革方式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理论化和量化,然后阐述特定制度和转型背景下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最后,据此科学地设计制度转型的推进进程。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是现实经济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经济实现,而对理性的经济人行为进行规范的描述,则又是科学地阐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前提。因此,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目前改革困境的出路在于: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方法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建立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再把微观研究运用到宏观经济分析。建立这样的理论或模型,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安排起到重要的指南作用,这样的模型和方法本身在理论上也是对经济学的贡献。

二、为什么要分析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定义

所谓微观基础,应是指两个方面的含义,微观行为基础和微观制度基础。微观行为基础是指代表性的经济主体(通常假定是理性的)出于特定的动机(例如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公理化假定),在资源约束下进行决策、决策实施和事后学习等的行为,以及把这种行为理论化和模型化的方法;微观制度基础是指经济中现有的制度安排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特定约束。则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就应该是指:

“在经济中现有制度安排、资源和信息的约束下,理性的经济主体出于特定的动机而进行决策、决策实施和事后学习等的行为,以及把这种约束下的行为理论化和模型化的方法。”

(二) 微观基础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学领域,加强微观基础研究的呼声愈加高涨。那么,在宏观经济领域,微观基础到底有多重要?

对此,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Snowdon等[12]对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经济学家的访问表明,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微观基础十分重要,但并不代表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微观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表现在:首先,所有的宏观现象都是许多微观现象的加总;其次,没有这种研究工具,经济学就不再有许多内容,最终将演变成描述;最后,微观基础的研究能够揭示一般经济规律后面的深层次的渊源,使得我们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但这并不是说全部宏观经济学都必须从微观经济学基础出发,有很多像IS―LM模型等那样十分有用的模型,尽管这些模型并没有从单个单位出发并从此建立起来。

实际上,如果经济的结构稳定(例如完善的市场经济),政府的政策行为也具有一致性,一般性的经济理论加上经验性的研究可能已经可以满足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需要。例如,就短期预测而言,一些实证模型,尤其是时间序列模型十分有用(Hanmilton)。[13]

(三)为什么要分析转型经济的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卢卡斯批评”的启示

尽管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基础研究并不能代表宏观经济学的全部,但是,微观基础对于研究转型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它代表了我国宏观经济研究唯一正确的方向。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借鉴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在近几十年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可能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所谓的“理性预期革命”,“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卢卡斯(Lucas)[14] 在其经典的论文中指出:政策制定和实施者行为方式的变动,如果不考虑结构性经济模型深层次参数(deep parameters),则计量经济研究(尤其是凯恩斯式的Tinbergen框架研究)就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模型分析和预测的系统性失误。

对此,Lucas举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如果你看到我在克拉克大街上驾车向北行使,你就猜测几分钟后我仍在同一条大街上朝北走,那么你就获得了良好的(尽管不完全)预期的成功。但是你想预测如果克拉克大街关闭以后我的反应,那就应该想想我打算去哪里以及我另外可以选择的路线有哪些。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决策问题的本质和微观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如果想知道在政策的一些变化下,人的行为可能怎样变化,那就有必要研究人们做出选择的方式。

“卢卡斯批评”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行为方式而言的。它虽然深刻,但忽视了对经济主体赖以行为的制度背景的考虑。这可能是因为卢卡斯把分析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因而不必要过分强调制度背景。但在我国全方位和渐进的改革中,经济制度一直处于深刻的变动中。这意味着传统理论借以发挥作用的最基本的条件也都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政策制定者行为方式的变动了。可见,如果我们套用国外的模型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必然会导致模型的设定错误(specification error),而招致“卢卡斯批评”。而套用国外现有的理论直接构造中国的结构性宏观经济模型,正是当前研究我国宏观经济的主流方法之一。例如,刘小玄等[15]和Wang Xi[16]论证了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特殊的晋升制度和“控制者收益”效应,我国国有经济经理人同时存在数量与效益的双重经营目标。而完全市场经济中的厂商一般被假定只具有利润这样的效益目标。这就意味着国有经济必然表现出异于完全市场导向厂商的特殊行为。此时,套用国外的厂商模型来分析国有经济行为,方法必然错误。王曦[17] 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实际上,不单是国有经济行为与货币需求函数,类似的结论贯穿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各个方面。

传统理论和模型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们是从一定假定条件(制度稳定、市场竞争性等)下对经济主体进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而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的作用,这些通常是合理的一般化假定条件都不能得到满足。生搬硬套西方现成模型分析中国经济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其结论会误导。

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把现代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联系起来,重塑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建立推导真正符合我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模型。

三、如何建立转型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宏观经济学本身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由于经济现象十分复杂,经济学本身又同时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特征,对同一经济现象会有不同视角的观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学派。目前国际上代表性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派有: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是R. Lucas,T. Sargent和R. Barro等;以及新凯恩斯学派,以N. Mankiw,O. Blanchard和S. Fischer等为代表。虽然其观点不同,但若深入考察其思想体系,我们会发现各个学派在分析思路上存在着相当的一致性,即首先是建立关于经济人行为的若干公理,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模型化经济人行为从而引出结论并指导政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公理化和逻辑化的分析方法。从这个角度看,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就包括建立转型时期微观行为的公理化体系;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经济人行为进行理论化并指导政策。逻辑化的分析方法通常与建模的技术相联系,可以直接向主流学派借鉴,这里暂且不谈。对经济人行为的公理化假说是微观基础分析的思想基础,它通常包含对经济人目标、预期和市场出清三个方面的先验论断。不同学派的假设不同,因而引至不同的结论。下面提出转型时期的公理化假说。

(一)特殊制度下的代表性的理性人假设

主流宏观经济学假定经济人是追求目标函数最大化的理性人,简称为理性人假说。

在经济学中引入理性人假说出于两种动因。一是所谓的“规范性”动因,即了解人们在既定情况下怎样合乎理性的行动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通常与讨论人们“应该做什么”的规范性研究联系起来。第二种动因涉及到能解释和预测实际行为的理模型运用的可能性,这属于“是什么”的实证性研究范畴。经济学家首先对理进行刻画,然后基于理分析实际行为。这一动因构成了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基础。其理由是,尽管实际行为从原则上说可以采取任何形式,但有理由相信在大部分时候它可以被描述成是“理性的”。

在经济学思想史的发展上,将人类看成是在不懈地追求他们各自的私利,以代表理性人的最大化目标,是一种重要的观点。虽然有许多其它的动机(例如令人满意的和有界的理性)在人类的行为中可能是重要的,但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强理性人假说,长期以来在刻画个人行为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由于把理性人假说运用到经济学研究的方便和深刻性,“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同时继承了理性人假说。

(注:相对于“新古典学派”比较一致的理论框架,“新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显得有些庞杂,但一般认为,标准的“新凯恩斯学派”接受了理性人和理性预期假说。)

就转型经济而言,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代表性的理性人假设可以用来分析转型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首先,代表性的理性人假设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方便的理论框架,能排除那些最明显的行为不协调。其次,经济学发展史证明,代表性的理性人假设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以使我们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具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理性人,是指在特有制度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代表性经济主体。在特有制度下,“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和“政府福利最大化”,可能具有更特殊的形式。例如,前文已经说明,国有企业经理同时具有数量与效益的双重目标;又如,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特殊的行政制度,对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员甚至汇率政策的决策者都倾向于维持汇率基本不变。此时,个人风险最小化是更合适和直接的假设。

(二)市场非出清的可能

持续的市场出清(continuous market clear)是指:理性经济主体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最优反应的结果,造成了在每一个时点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都处于均衡状态;所有的观察结果都被视为是“市场出清”的,是经济主体按照他们所觉察到的价格做出的最优供求反应的结果。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不可能在人行道上存在不被人拣起的10美元钞票。

新古典学派是市场持续出清假说最强硬的支持者,并且该假说可能是新古典主义最核心的部分。它意味着,价格和工资会以极快的速度调节到均衡点,不可能存在供求的脱节和非自愿的失业。理性人假说、理性预期、持续的市场出清再加上卢卡斯总供给曲线,构成了新古典的均衡经济周期理论。其政策含义包括:政策无效性的主张、反通货膨胀的零成本和“卢卡斯批评”等。“新古典学派”对于经济理论出色的演绎,也许加上一点修辞上的优势,(注:这主要得益于理性预期中的“理性”一词,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是“非理性”的经济学家。)使得它在20世纪70、80年代极其盛行,“凯恩斯主义”似乎注定要退出舞台。但是新古典主义断言反通货膨胀政策具有零成本和市场持续出清,当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进行反通货膨胀的试验之后,两国经济深度的衰退似乎对新古典主义提出了相反的证据。这使得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思考新古典经济学的公理化假说,尤其是持续的市场出清假说的可信性。在反对阵营中,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成为主要的力量。

“新凯恩斯学派”面对“新古典主义”的挑战,开始着手重塑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他们虽然接受了“新古典学派”理性人和理性预期的假设,但对持续的市场出清假设一直予以激烈的批评。他们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劳动的非同质性、信息的不对称和菜单成本(menu cost)的存在,以及关心公平的经济主体行为,使得价格和工资的调整存在名义的或实际的刚性(nominal and real rigidity)。刚性使得价格和工资不能足够迅速地调整以出清市场,于是名义和真实的需求和供给冲击将导致产量和就业巨大的真实效应。产量和就业对其均衡值的偏离是巨大而长久的,而且毫无疑问这种偏离对经济福利是有害的。政府因此要对经济采取干预的政策,并且这种政策干预是有效的。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不可能连续出清,甚至不可能出清。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照搬前苏联集中计划的模式来管理经济,国有企业内部实行物资和原材料的计划调拨分配,财务上实行统支统收;银行系统也采用条块分割的方式来实行现金发行计划和贷款计划的数量性管理。在这种体制下,市场的作用被压缩到了最低点,市场非均衡占据了统治地位,很难想象会有持续的市场出清。经济转型之后,由于我国实行渐进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因此整体经济中的持续市场出清也是不可能的。例如,我国到目前为止仍实行固定利率制度,货币市场不存在利率机制调整货币供求,更不用说快速的调整。

市场非出清的可能性意味着,在一些时候,我们必须利用非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特定的问题。陈平等 [18} 对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非均衡机制的分析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

市场非出清的可能性还意味着,与“古典二分法”不同,名义冲击很可能对真实经济总量造成巨大和持久的影响。王曦等(2003)[19] 对我国货币市场实际运行态势的分析表明,我国货币市场的冲击作用具有波及性、永久性和持续性;货币市场失衡是普遍现象;宏观总量在向均衡的渐进调节过程中呈振荡性波动,存在超调现象。

(三)经济转型中的预期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的思想最早可能起源于Muth,[20] 1961年他认为:“预期就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言,因此预期与相关经济理论的预言是基本一样的。”大约10年之后,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才正式将这个假说吸收到宏观经济研究中;随后,该假说开始被新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采纳。理性预期是指在形成关于某一变量未来值的预期时,理性的经济主体会最有效地利用所有可以得到的该变量决定因素的信息。新古典和新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一般使用的是理性预期的强形式,这与马思的假说相符,即认为:经济主体对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期将同这些变量的客观数学条件期望一致,或者说理性预期不存在任何系统误差。如果在时期t要预测t+1时的变量Xt+1,则理性预期意味着:

Xet+1=E[Xt+1|It]

其中,It为时间t时的信息集。理性预期也可以表示为:

Xet+1=E[Xt+1| It]=Xt+1+εt+1

其中,ε为理性预期的误差,E[εt+1]=0,E[εt+1| It]=0。

E[εt+1]=0和E[εt+1| It]=0清楚地显示,理性预期不存在系统误差。

就笔者而言,理性预期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这首先是因为,如果我们采用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代表性的理性人假说,我们实际上就是假定,他(她)具有和真正的经济学家一样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注:这个假定可能过强了,一个相对弱的解释是理性的经济主体可以从公开得到的专业经济学家的研究报告中获悉专业预测。)

这就是说,理性人没有任何理由不高效率地运用他(她)可以获得的公开的信息。其次,可以证明,很多其他的预期形式,例如适用性预期、外推型预期等,实际上都是理性预期的特例,是特殊随机过程下理性预期的特殊实现。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经济人是怎样进行预期的?

四、“试错法”改革的随机过程表述

“试错法”经济转型,其含义是:改革者在推进下一步的改革时,除了大方向以外,其依据就是当前的改革推进程度。在数学上,如果可以把某些制度改革的推进想象为一个性的随机制度向量的变动,则该制度向量刚好具有随机过程中的马尔可夫性(Markov property:是指随机向量的下一期变动只与该向量的当前实现有关,与历史无关)。这就是本文要提出的假说――“试错法”改革的马尔可夫过程表述。为了使这个假说更有适用性,我们分别考虑了两种表述:

强形式:Xt+1=AXt+C+εt+1(1)

弱形式:Xt+1=AXt+C+μ(Zt)+εt+1 (2)

其中,X为制度向量, A为系数矩阵,C为趋势向量,ε为i.i.d.的白噪声,It为时间t时的信息集,函数μ(・)表示其他当前状态向量(Z)对改革推进的影响。由于μ(・)利用了额外的信息,因此式(2)的假设要弱于式(1)。弱形式的一个例子是我国政府在1988年宣布要进行“价格闯关”的情形,其中μ (・)表明了“政府宣布”的作用。

这种“试错法”的改革推进特点对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而言,就是他们缺乏或只具有很少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对式(1)和式(2)取条件期望,有:

预期强形式:E(Xt+1| It)=AXt+C (3)

预期弱形式:E(Xt+1| It)=AXt+C+μ(Ωt)(4)

式(3)表明,对改革推进的预期只与当前的改革安排有关,与改革的历史无关;式(4)虽然利用了当前改革推进的额外信息,但仍与历史无关。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只使用了最近的信息,因此其预期表现出“短视(myopia)”的特征。

五、结语

在“试错法”的改革过程中,制度背景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中国宏观经济殊的微观行为方式。此时,直接照搬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是误导的,必然遭受到“卢卡斯批评”,产生系统性错误。解决这个问题应从深层次着手,将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重塑转型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作为这个工作的第一步,我们重新定义经济转型时期的公理化假定,包括对“试错法”改革的马尔可夫过程表述、特殊制度下的代表性的理性人假设、市场非出清的可能以及理性预期假说。下一步的任务就是,针对具体问题,利用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展开分析。在这方面,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Sachs, J. D., Woo Wing Thye and Yang Xiaokai. Economic Reforms and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 [Working Pape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00.

[2]Jefferson, G. H., and R. G. Thomas.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4,(8, 2).

[3]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 [M]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4]Tian Guoqiang.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Chinese Collective Enterprises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0,(28).

[5]Bai Chong.en, David D. Li and Yijiang Wang.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When Is Up Really Down?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7,(24).

[6]Svejnar J.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Employment. In William A. Byrd and Q. Lin, Eds. China’s Rural Industry: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Chou, W.L. and Shih, Y.C.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Chinese Renminbi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8,Vol26.

[8]张晓朴. 均衡与失衡:1978-1999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 [J]. 金融研究,2000, (8).

[9]林伯强.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 [J] . 经济研究, 2000,(12).

[10]Cowgill P. A. A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Analysis of Post.Reform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gia, 2001.

[11]Song Haiyan, Liu Zinan and Jiang Ping. Analy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Aggregate Investment in the Reform Period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12(2001),227-242.

[12]Snowdon, B., H. Vane and P. Wynarczyk. A Modern Guide to Macroeconomics[M]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4.

[13]Hamilton, J. D. Time Series Analysis[M]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14]Lucas, R. E. Jr. Econometric Policy Evaluation: A Critique. in K. Brunner and A. Meltzer(eds), The Phillips Curve and Labor Markets[M] .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76.

[15]刘小玄,刘芍佳. 双重目标的企业行为模型――兼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J] . 经济研究, 1998,(11).

[16]Wang Xi.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Investment Aggregate Dur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J].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6, (2).

[17]王曦.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J]. 经济研究, 2001, (10).

[18]陈平,王曦.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 [J]. 经济研究, 2002,(6).

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4

关键词:企业投资行为 顺周期性 宏观经济学

一、引言

企业投资作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活动,自近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关注经济周期性波动及相关问题,作为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加以研究。尤其是20 世纪30年代末凯恩斯革命至20世纪60年代末,企业投资理论在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学派的激烈论战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开始作为相对完整的体系,出现在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虽然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宏观视角的企业投资理论的发展相对缓慢,但由托宾( Tobin,1969) 首先提出Q理论随之成为企业投资理论的主流,并使得经济周期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个复杂的系统行为,其中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更是涉及到各个方面。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复杂系统里,通常有多个反馈环,有些是正反馈,有些是负反馈。正(+)反馈环强化了放大作用(类似于增效器),从而产生自激震荡(如同繁荣和萧条的顺周期性)和零点漂移 (如同泡沫的参照点);而负(-)反馈环削弱放大作用,从而有助于系统稳定和零点的自我校正(周小川,2009)。近年来在经济金融体系中,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有太多的正反馈环,而负反馈环不多,因此系统呈现非常明显的顺周期性”。纵观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和经济思想发展史,企业投资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重要的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表现出尤其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本文将宏观的视角考察企业投资行为顺周期性研究的历史进程,并对新古典学派及其之后的相关研究进行重点介绍,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宏观视角的企业投资行为顺周期性研究

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5

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众多经济学思想流派中,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二次调节所有制改革转型发展道德调节

引言

在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以渐进式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市场化进程中,歧见纷纭的经济学家们以其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立场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精彩的经济改革理论,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使得经济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为繁荣活跃的领域。这些思想,映射着中国的经济学者在深刻反省传统经济体制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所经历的艰辛而勇敢的探索轨迹,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转折的印记;尽管这些思想家们也许并未形成缜密而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他们独特的理论进路和富有创新色彩的思想必将在经济思想史上留下值得珍视的篇章。事实上,中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经济体制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正在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对中国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变迁路径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阐释,如何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求和选择一种社会成本最低的推进战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们试图解决的两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理论前提、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迥然相异的思想派别。其中有以强调价格体系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为理论核心的“协调改革派”,有从中国非均衡的经济现实出发、强调企业改革优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重塑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改革派”,有把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心、把转换政府职能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宏观改革优先派”,有以稳健见长的、主张把双重体制模式的转换和双重发展模式的转换相互衔接有机协调的“宽松学派”,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经营权主导改革派”,有将如何明晰企业产权作为研究重点、主张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改造传统体制、重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需要的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派”,有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范畴、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视角来研究改革的“制度学派”,不一而足。这些极具政策意味的改革理论经历了学术上的激烈纷争和与现实经济的碰撞摩擦,在大浪淘沙般的甄选和淘汰之后,有些理论被淡忘了,而有些理论却日渐被中国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和接纳,从而奠定了它们在经济改革思想史中的不朽地位。

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厉以宁先生著述宏富,视野开阔,在许多领域都进行了富于独创性的研究,要对他的经济思想进行一番科学梳理并进行恰当中肯的评价,殊非易事。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

一般均衡理论自1874年瓦尔拉《纯粹经济学要义或社会财富理论》发表以来,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到20世纪的50年代,阿罗和德布鲁等人完成了一般均衡理论的现代化阐释工作。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一是经济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二是经济系统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及经济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相互关系。一般均衡的哲学基础是相信自由竟争的市场机制是一个精巧的装置,经济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和效用最大化行为使得市场自动产生供求的均衡,分散决策的市场行为下面存在着一般均衡结构,均衡价格把市场秩序强加于可能发生的市场紊乱之上。这种以理想主义的完善的市场结构和灵敏的价格体系为基本假设前提的均衡理论是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而非均衡理论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假设逐渐得到了主流学派的关注和认同,非充分就业均衡和市场缺欠作为经济学研究中的常识被人们所接受。60年代后期,克罗沃(Clower)和莱荣霍夫德(Leijonhufvud)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非均衡理论的新时期,并产生了以帕廷金(Patinkin)、克罗沃、莱荣霍夫德、巴罗(Barro)和格罗斯曼(Grossman)等人为先驱的非均衡学派,此后的经济学家更是把非均衡理论从单一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大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领域,贝纳西(Banassy)的非瓦尔拉均衡模型和波茨(Portes)的计划经济非均衡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与西方经济学中非均衡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相似,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研究中,以巴罗内和兰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主张中央计划当局借助“试错法”达到模拟市场的目的,形成均衡价格,以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源合理配置,这种乌托邦式的模拟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现实运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偏离瓦尔拉均衡状态的非均衡经济,著名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Kornai)甚至认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的共同特征,在其代表作《短缺经济学》和《反均衡》中,他认为短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并从这个观念出发试图建立以说明现实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他的开创性研究,正如他在《短缺经济学》的中文版前言中所希望的,对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厉以宁先生是较早对非均衡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国内经济学家,他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在汲取科尔内等现代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非均衡经济运行的学说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的内在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独特的解析,指出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现实起点。早在80年代初期撰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时,厉以宁先生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问题,并认识到失衡或者说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现实状态。而社会主义经济所追求的均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不是一种静态的绝对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他探讨了社会经济的动态相对平衡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动态相对平衡。根据动态相对平衡的观点,厉以宁先生认为,从我国现阶段以及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需求略大于供给的状况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而且为了实现预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为了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需求略大于供给的相对动态的失衡是对经济发展较为有利和现实的状况。这就是他提出的“以平衡为分析的出发点,但不以平衡为必然达到和必须达到的境界”的著名命题。这些早期的思想奠定了他以后的“均衡非目标论”的理论基础。

80年代末期撰写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被厉以宁先生认为是最能代表自己关于中国经济的学术观点的著作,在这部专门论述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特征的著作中,他从中国目前的非均衡经济现实着手分析,以说明资源配置失调、产业结构扭曲、制度创新的变型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而合乎逻辑地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构建具有充分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政策主张。两类不同的经济非均衡的提出,是厉以宁先生对于非均衡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突破,也是他全部所有制改革理论的根基所在。何谓两类不同的经济非均衡?西方的非均衡理论所考察的是市场不完善、价格信号不能起到自行调整供求关系的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过程,而厉以宁先生观察中国的经济现实所看到的情形是,中国固然存在着市场不完善以及价格信号不灵敏的经济非均衡状况,但是,中国非均衡经济运行中隐藏的更为严重的非均衡现实是缺乏具有充分活力的、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市场决策权利的企业或者厂商。换句话说,经济的均衡状态固然以市场的完善和价格的灵活为前提,但是一个更为重要或更为基本的前提是微观经济单位的充分活力的存在。由此,厉以宁先生作出了两类经济非均衡的区分:第一类非均衡是指,市场不完善,价格不灵活,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都是存在的,供给约束或需求约束也都存在着,但是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却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它们有投资机会和经营方式的自由选择权,他们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第二类非均衡是指,市场不完善,价格不灵活,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都是存在的,供给约束或需求约束也都存在着,不仅如此,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并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它们缺乏自由选择投资机会和经营方式的权利,也不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这样的微观经济单位尚未摆脱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厉以宁先生认为,发达的成熟的市场经济所出现的非均衡属于第一类非均衡,而在传统的和双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下,由于企业并没有摆脱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所以这种非均衡属于第二类非均衡。而经济改革的首要使命,是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体制,重新塑造具有充分活力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有投资与经营自并相应地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从而由第二类非均衡过渡到第一类非均衡。

厉以宁先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时期双轨运行体制的最核心的本质特征上的深刻洞见,澄清了人们在经济改革路径选择的优先次序上的许多模糊认识,中国在举步维艰的改革初期所遭遇的众多经济陷阱,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的迟滞,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剧烈波动,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微弱等,都与中国经济所处的特殊的非均衡状态有关。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第二类非均衡状态,因此双轨运行时期的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企业运行机制和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培育具有充分自和活力的市场主体,而不是首先进行大规模的价格体系的调整,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改革必须以现阶段的经济非均衡作为出发点,而不应当迷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灵活的价格体系;从我国特殊的非均衡状态出发所得到的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只能是,企业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第二类非均衡,因此双轨运行时期的资源配置方式就不能只依赖价格调节和市场调节,而应该将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加以有机整合,积极发挥政府在商品市场配额调整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得商品市场配额均衡的实现对于经济由第二非均衡向第一类非均衡的过渡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两类经济非均衡的区分,是厉以宁先生全部经济改革理论的基石,他的所有制改革优先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都是非均衡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和拓展。

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是全部经济学理论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自从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在资源配置的研究方面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一种趋向认为,市场机制是能够完善地、合理地在社会有限资源条件下配置各种资源的唯一有效的机制,因此资源配置学说无非是一种市场经济自发进行调节的学说,其实质是相信竞争性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另一种理论趋向认为,从资源配置过程和效果来看,市场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或者反映于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善,从而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浪费,或者反映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协调。这种理论趋向强调政府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张政府调节应当与市场调节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起来以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古典学派之后的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在资源配置的研究上,无不是这两条理论进路的发展和演化,他们的理论分歧,实质上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估计程度的分歧,或者说对政府调节效应的判断的分歧。厉以宁认为,尽管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理论对研究我国资源配置模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西方经济学的现有理论不可能成为适用于解决我国资源配置失调的现实可行的对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寻找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的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以达到最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厉以宁先生指出,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的途径不同,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可以在不转移生产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技术措施或组织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通常要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产权关系规范化、固定资产的转让、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通过区分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和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厉以宁先生认识到,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化相应的是两个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较低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由此使得企业变得充满活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发挥经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较高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经济地位,使企业由过去作为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转变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使企业成为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因此,经由对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厉以宁先生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他的关于经济改革顺序的基本选择,即:要使资源配置由不合理趋向于比较合理,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必要的,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以赋予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作为突破口,明确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培育和完善市场,在此基础上实现市场定价的格局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价格改革既不是唯一重要的改革,更不可能成为改革的突破口。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这种路径特征,是由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厉以宁先生的资源配置学说的最大特色,或者说他对资源配置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从中国的经济非均衡的独特状态出发,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从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调控相互协调衔接的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

按照厉以宁先生从资源配置角度所设想的新经济体制的目标框架,这种体制将是一个企业具有充分活力,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的经济体制,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经济体制之下的情形,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将因企业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而趋于合理;同时由于产权关系规范化和生产要素有可能在社会范围内重新组合,资源在社会上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合理配置亦将成为事实,于是较高层次的资源配置目标将得以实现。但是这种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新经济体制的正常运作离不开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离不开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在厉以宁先生关于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以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方面的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准则,即:对于经济运行(包括资源配置)来说,在运行目标上,宏观目标优于微观目标,而在运行机制上,市场调节优于政府调节。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在于使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趋于协调,具体而言,政府调节就是在市场机制保证微观经济运行合理性的基础之上,通过适度科学的政府干预去实现某些单靠市场调节所实现不了的宏观目标。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是要从资源配置的宏观经济视角来考虑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而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或方式是尽力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决策,通过微观经济单位的资源投入调整和资源转移来达成资源配置的优化。这就是厉以宁先生著名的“二次调节论”的基本观点。

对资源配置中政府行为非理想化以及政府行为适度与优化的深入理论解析是厉以宁先生资源配置学说中颇具特色的篇章,他通过对政府调节局限性的剖析划定了新经济体制中政府干预的边界。政府行为的理想化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假定存在一个理想化的政府,它作为经济活动的主持者,拥有调节经济的丰富手段并掌握充分的信息,它能够通过及时科学的分析对客观存在的经济问题和政策实行的后果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周密的考虑,并能够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一采取适当的对策。这种政府行为理想化的假设是建立在政府有一种非凡的万能的力量的信念之上的。而厉以宁先生认为,根据非均衡理论,由于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由于政府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政府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政府行为必然是非理想化的,而只有从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出发,才能正确估计和有效利用政府干预在非均衡经济的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考虑到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特征,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调节行为的优化应当以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消极作用并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原则,政府调节应当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体现出来。

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

在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优先次序的论战中,厉以宁先生是一贯强调所有制改革对于传统体制转轨的决定性作用并把所有制改革或企业制度改革置于首要位置的代表性人物。所有制改革优先论是厉以宁先生从他的经济非均衡论和资源配置学说中必然推致的结论,从逻辑上来看,只有彻底改造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构建真正具有独立地位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从而使企业成为真正拥有自主经营权利并承担经营风险的商品生产者,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真正转轨。所有制改革派(企业改革派)和协调改革派(价格改革派)之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主线的长期论争,从不同的思维侧面和理论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在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古典经济学将市场机制归结为价格机制,认为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核心是均衡价格向量的确定;而这种论点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的交易界区和产权界定是极其明确的,因此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为零,不存在交易摩擦,从而资源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的配置就只取决于均衡价格。诚然,帕累托最优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最理想境界,但是它的成立条件和理论前提是相当苛刻的,事实上,如果引入市场机制,至少需要三方面的制度前提:(1)经济生活中的当事者是分散决策的,这种分散决策不仅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而且应当有制度保证其决策的独立性;(2)决策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相互之间的决策不能发生直接的影响,即不能存在外在性;(3)分散决策的行动结果事先谁也无法掌握,否则便无公平竞争可言。然而这三方面的制度前提又必须以产权界区明确为前提,因此,若要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机制真正建立和运转起来,必须首先创造这样一种制度条件。在我国特有的经济非均衡的现实条件之下,经济当事人尤其是企业由于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而使得均衡价格的形成遭遇阻碍,因此试图以放开价格为先导从而建立一种竞争性市场机制的观念是不切现实的。实际上,科斯(R.Coase)在30年代《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就指出市场机制赖以运转的微观基础是完善的企业制度,只有在企业产权制度确立、企业之间的财产权利界区明晰的基础上,企业与市场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才是明确的,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摩擦,从而市场价格机制才能有效运转。厉以宁先生从中国在经济转轨时期所处的第二类经济非均衡的现实状态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同样印证了科斯的理论。

兰格和哈耶克之间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持久的论战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理论界曾经普遍接受兰格的通过试错法建立模拟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不同于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模式,也不同于苏联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而是一种试图以计划模拟市场的经济运行方式,这一模式以取消消费者为前提,中央计划当局只是被动地反映消费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制订模拟的市场价格,并通过这种价格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青年时代的厉以宁先生同样认同和服膺兰格的思想,但是六十年代后的社会经济现实迫使他重新审视和反省传统经济模式在公平和效率上的体制缺欠,他认为,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国有企业在政府行政的强大约束之下丧失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和决策权力,由于存在严重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的体制顽疾,国有企业既不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更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率的配置。这样,厉以宁先生由对兰格模式的推崇转而对兰格模式的质疑和批判,并从自己的理论框架出发,确立了自己的改革思路,即改革必须从企业改革也就是所有制改革入手,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在没有进行企业改革从而企业尚未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条件下,在改革并不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产权基础和产权结构的前提下,中国真正的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稳固建立并有效运转起来。在1986年4月25日北京大学“五四”科学讨论会上,厉以宁先生以非常精彩的富于个性的语言表述了他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经济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但经济改革的成功却并不取决于价格改革,而取决于所有制的改革,也就是企业体制的改革”。这句在理论界被广为传播的名言集中体现了厉以宁先生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所有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核心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所有制改革主线论由于触及最为敏感的产权问题的“”而在实践过程中倍受磨难,厉以宁先生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始终以一个诚实谨严的学者的姿态阐扬自己的所有制改革理论,充分表现了一个经济学家巨大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

以厉以宁先生为代表的所有制改革派(企业改革主线派)和以吴敬琏先生为代表的协调改革派(价格改革主线派)的论争的焦点在于对市场机制的理解的差异。在厉以宁先生看来,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的存在,在独立的产权明晰的商品生产者缺位的情况下,以价格为调节资源配置基本信号的市场机制就不会真正起到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以企业的灵敏反应为前提的政府宏观调控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所有制改革彻底改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机制才会最终建立并正常运行。在吴敬琏先生看来,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机体系,这个有机体系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个要素组成,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但是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以完善的价格机制为基础的,在价格改革大大滞后、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条件下,协调改革派更强调价格改革在构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认为只有理顺价格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才有可能进一步推进所有制改革从而构建整个市场体系。所有制改革派和协调改革派之间的长期论争,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国经济改革总体思路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而更加富有象征意义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恰是选择了一条中庸的路线,在重塑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构建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三个方向上同时展开全面推进。实际上,价格改革主线论和企业改革主线论只是分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两个不同侧面,前者强调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环境方面的改革,后者则强调经济运行主体和微观基础方面的改革,而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极为必要的:没有独立的产权明晰的企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竞争性的市场,同样,企业也无非是市场关系的总和,没有竞争性的市场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企业改革先行还是价格改革先行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将经济体制改革的诸方面协调推进配套进行,注重多种路径选择和目标取向的折中和谐,才能够实现经济体制的真正转轨。

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往往被视为一种具有严格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性质的社会科学,因而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学应该处于一种完全超脱的摒弃“价值判断”的“道德中立”状态。在马克斯·韦伯看来,所谓“价值判断”,即是指研究者“宣称他接受从某些伦理原则、文化观念或哲学观点中所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而“道德中立”,是指两种极端的状态,或是认为“应把纯粹从逻辑上可推演的断定和经验事实断定与实际的伦理价值判断或哲学价值判断区分开来”,或是“主张即使不能用某种逻辑上的完整方法作出这种区分,但还是有希望把对价值判断的断定坚持到最低限度”。然而每一个经济学研究者都必然痛苦地感受到区分经验事实的陈述和价值判断是如何艰难。这就产生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感到尴尬的悖论:一方面:“科学经济学”的鼓吹者们总是顽固地维护经济学本身的纯洁性和道德中立姿态,认为经济学的根本宗旨是追求“具有科学意义的在逻辑上和事实上正确的结果”;另一方面,所有经济学赖以存在的理论预设却又与“经济科学不能把主观性评价作为其分析的主题”这种貌似公允的判断相左。在厉以宁先生看来,经济学非但不能摒弃和回避价值判断,不能完全摆脱或忽视价值观念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相反,作为一门社会设计和社会启蒙的科学,经济学应该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对客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现实社会经济状态与经济学家经由自我的价值判断而形成的对理想社会的科学设计结合起来,将经济学的科学目标和道义目标结合起来。作为社会启蒙的科学,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科学研究告知人们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事实的肯定与否定的客观标准,从这个意义而言,经济学不是超越阶级的纯粹抽象的数理科学和逻辑哲学。作为社会设计的科学,经济学将告诉人们,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制定发展目标并且把目标实现的可能变为现实,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以及如何把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用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学的社会启蒙作用和社会设计作用在实质上是统一的。经济学作为社会设计的科学,如果不能在明确经济中的是非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不能对一种社会设计的经济运行后果作出恰当的科学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辨别,那么经济学仍然不可能起到促使发展目标实现的作用,其社会设计功能的道义上和科学上的可信任度就要降低。同样,尽管经济学作为一种社会启蒙的科学能够告诉人们如何评价一个目标和经济政策,但是如果不发挥经济学作为一种社会设计的科学应有的作用,不研究如何使目标可能变为现实,那么即使是构想科学并且符合道义标准的目标,它也不会自动实现。厉以宁先生将经济学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强调价值判断和规范研究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不重视实证研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相反,他认为实证研究所获致的成果将会丰富规范研究的内容,使得经济学中有关社会评价、政策探讨的判断建立在更有实证根据、更有说服力的基础之上。

新技术革命在最近几十年的突飞猛进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不但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的挑战,而且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内容上的创新的挑战。以新技术革命为出发点,作为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的经济学,就必然将研究的重心置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方面,这种影响在三个主题上同时展开:就“体制”而言,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以促进和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又对经济体制提出哪些新的要求?以“目标”的研究为例,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发展目标方面应当如何把经济上的要求与社会上的要求联结在一起?微观经济单位和宏观调控主体在制定目标时,应该如何趋于现实化和合理化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从“人”研究层面来说,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类福利的含义和度量标准发生何种变化?如何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总体福利的增进而不会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牺牲品?由此,厉以宁先生认为,经济学研究要在新的时代面前回应挑战,就必须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全新的探讨:第一个层次是对现行经济体制以及该种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研究,第二个层次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研究,第三个层次是对人的研究,也就是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三个层次的经济学研究在逻辑上有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但是其内容各有侧重:经济体制的研究主要是一种比较经济体制研究,即在现存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体制中,从集权体制和分权体制各自的优劣比较出发,寻找一种既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能够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体制,即探求一种将微观经济的管理与宏观经济的管理有机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发展目标的研究是基于信息不充分和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理论预设,在摒弃最优经济原则的前提下,将现实原则而不是理想原则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原则,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决策中使得目标的确立走向现实化、多元化、综合化,追求多种发展目标之间的均衡和谐的实现方式;对“人”的研究建立在经济学的终极人文关怀的观念之上,在这种观念中,对人的研究被置于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对经济体制和发展目标的研究都是为了人的总体福利的增进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学研究的这个层次上,经济学的视角与伦理学的视角往往产生相互的交叉与认同。

厉以宁先生将“体制、目标、人”作为经济研究的三个层次,而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正是从这三个层次的研究的角度出发去构建的,他的较早期著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他试图以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来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重新阐述的积极而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仍可以明显觉察这本著作在体系创新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重点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而经济运行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实现的,因此,必须将一定的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前提。在厉以宁先生的设想中,理想的目标经济体制应该包含以下特征:(1)这是一个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基础之上的、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框架的经济体制;(2)这是一个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拥有独立法人的经济体制;(3)这是一个在资源配置中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方式的、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4)这是一个有着基本合理的灵活的价格体系从而价格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经济体制;(5)这是一个依据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动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促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走向合理化的经济体制;(6)这是一个基于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基本理念使得政府的行为趋于合理化从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行为之间寻求协调平衡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可以从国民经济运行、企业经济活动、个人经济行为三个层次分别考察,探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经济改革的基本路径。在发展目标的研究中,两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即在给定的经济体制之下研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两大社会经济目标。由给定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转入有关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合理程度的确定的规范分析,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探讨的深化。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一个包含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系,这种目标体系的动态相对平衡性要求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注重多种目标的统一协进,并考虑到在目标的变动中社会承受能力的强度。在对“人”的研究中,厉以宁先生始终以一个关注民生的经济学家的姿态,主张“对人的关心和培养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认为在理想的社会制度中,人应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充分拓展自己的潜在能力,不断深化自身历史使命的认识,社会生产发展的最终目标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达到统一。以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出发点,厉以宁先生对平等与效率问题、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问题、人的地位的社会评价标准问题、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探讨。

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

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最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多学术界公认的成果。但是发生在中国的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却给发展经济学提出了崭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是对以往成果的否定,而是对发展经济学基本研究对象所提出的挑战:中国制度变迁中面临的转型和发展的双重使命是传统发展经济学中所未曾涉及的命题。所谓转型,是指中国的经济体制要从初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过渡到与国际主流社会相一致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发展,是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要从不发达的状态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发达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种转型发展的双重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许多命题诸如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培育、市场化、企业家成长等,都与传统发展经济学有着不同的内涵。由于传统的僵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和长期积淀的传统社会结构的合力影响,强化了中国转型发展的特有的路径依赖特征,逼使许多经济学家在正统发展经济学的教条之外寻求中国独特的转型发展之路。厉以宁先生在他九十年代后期的著作和讲演中,一直关注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坚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的基本观点:所谓在转型中发展,就是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创造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在这种体制变迁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最为艰巨的使命是重新构造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塑造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所谓在发展中转型,是指通过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对剧烈的体制转轨的承受力,增加整个社会力量对改革事业的支持和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根本指归的经济体制变革。针对中国在转型发展初期所面临的特殊社会经济背景,厉以宁先生提出了中国转型发展的三个基本命题:以构造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相比于价格改革应居于优先的地位;转型发展时期的失业问题相比于通货膨胀问题应居于优先的地位;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分析相比于货币流量分析更加有用。在这三个命题之外,厉以宁先生还对与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协调和观念更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在九十年代后半期,他对关系中国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诸如区域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关于第一个命题,厉以宁先生认为,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既是实质性的,又是渐进性的,“实质性”意味着产权改革将彻底改造深受传统体制束缚的微观经济主体,从而实现中国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而“渐进性”意味着中国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将摈弃激进论者的路线而采取较为谨慎的推进战略,以最小的社会震荡成本换取最大的改革收益。厉以宁先生在产权改革上的这种立场,一方面将自己与以维护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依据而对所有制的改革采取抵制姿态的保守人士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与那些主张效仿苏联东欧的经济转轨模式从而对中国实施大规模彻底而迅速的私有化的激进人士划清了界限。以股份制为新企业体制的目标模式促进中国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完善和促进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变革和体制创新,是厉以宁先生产权改革的基本政策主张,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的检验和学术界的长期论争,股份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关于第二个命题,厉以宁先生历来主张“就业优先兼顾物价基本稳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政府宏观政策目标体系中将就业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强调,认为惟有将就业置于突出地位即把发展置于突出地位,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准,使社会得以稳定协调发展,除非是在物价急剧上涨而引起社会强烈动荡的特殊情形之下。而产权改革和就业优先这两个政策主张在逻辑上是相辅相成的:产权改革的顺利进展带来的企业发展将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宽松的环境,而就业目标的优先策略带来的良好就业态势又可以减少产权改革引发的社会震荡,降低产权改革的社会成本。关于第三个命题,厉以宁先生认为,尽管货币流量分析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的说明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方法,但是由于中国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分析对象的特殊性,应用货币流量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经济增长分析比较适宜于研究转型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中国不但是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特殊的转型发展背景之下,体制的非单一性、市场的不完善、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运行的有力干扰、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状态长期存在、隐蔽失业和隐蔽通货膨胀的公开化等,都使得传统的货币流量分析方法无法对困扰中国转型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准确的阐明,而更为严重的是,应用货币流量分析对中国转型发展的扭曲解释会使我们的战略决策受到相当的误导,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战略的制定。具体而言,货币流量分析无法说明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中的短线部门“瓶颈”制约背后真正的体制与结构根源,而由这种分析方法所导致的将治理通货膨胀置于首位的经济政策选择会严重忽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同时货币分析法所推出的理想化的平衡增长战略在处于特殊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是缺乏现实意义的。

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道德问题并非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资源配置和效率增进。然而经济学并不是不涉及道德问题,相反,在对经济学的许多命题的最终解答中,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似乎总是难以回避的。但是经济学的界限在于,它只是在给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下进行分析,它把人们的“偏好”、“价值观”、“生活目标”、“社会公德”等等当作外生的经济学体系之外决定的变量来看待,当作自己分析的前提条件加以接受。然后在多种给定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范围内,进行经济学分析,告诉人们如何行为、如何选择、如何决策、如何配置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增进自己的幸福。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这种学术分野并未成为经济学家关注道德问题的阻碍,事实上,每一个严肃的有着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家必然怀有道德忧患意识,在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有关道德问题的饶有兴趣的论争中,许多经济学家以其精彩的论述和独特的理论视角引起伦理学家们极大的关注。经济学家“不务正业”介入道德研究领域,在世纪末的中国似乎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在中国由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的进程中,经济学家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普遍的强烈的关注不仅反映出学者的强烈的道德忧患意识和社会使命感,而且折射出整个社会在制度转型期面临道德规范的混乱与道德意识的迷茫时对于道德秩序的普遍呼唤与强烈渴求。

厉以宁先生是国内经济学界较早关注道德伦理问题的学者之一,从他许多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试图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经济学的诸多范畴进行规范分析的努力,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其理论进路与伦理学家的相异之处在于,他并不将眼光贯注于有关道德的是非判断与善恶评价,而是将道德置于整个经济运行体制中去考量,探讨道德在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中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在厉以宁先生看来,由于存在着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情形,因而单纯依赖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运行目标,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所遗漏的空白,应该由习惯和道德调节来填充和弥补,在交易活动中如此,在非交易领域就更是如此。由此,厉以宁先生提出,道德调节和习惯调节是超越市场和超越政府的一种调节,它的社会整合和经济调节功能介于作为“无形之手”的市场调节和“有形之手”的政府调节之间,作为第三种调节起作用,共同维系和引导着整个经济的和谐有效的运转。习惯和道德调节的力量来自于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内部,即来自每一个行为者自身,它表现为各个行为者按照自己的认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道德信念和道德原则来影响社会生活,使资源使用效率发生变化,使资源配置格局发生变化。因此,习惯和道德调节的约束力和有效性取决于社会成员对群体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信仰的认同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社会成员建立在共同价值谱系基础之上的自律程度的高低。换言之,道德作为维系社会运行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各个行为主体自身的道德约束和相互之间的道德约束从而形成一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道德风尚,它使得经济行为主体对他人的行为和社会前景形成稳定的预期,以此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提供一种道德坐标和道德秩序。

道德力量为我们探讨经济学中的一些规范问题诸如效率与公平等提供了新鲜而有说服力的视角。厉以宁先生认为,效率具有双重基础,即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效率的道德基础,单纯用物质技术因素来阐释效率是不够的,事实上,物质技术因素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而道德力量才能够真正挖掘效率增长的潜力从而产生非常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道德力量是效率的真正源泉,这个结论已经被经济史中无数例证以及管理学的现论所证实。道德视角的引入同样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公平的标准的理解。从收入的绝对或相对平均而言的公平并不能为公平的衡量提供一个客观统一的尺度,类似的,用机会平等来测度公平同样会遗漏下许多难以解释的空白点。厉以宁先生认为,公平以对群体的认同为基础,在一个群体内部,成员对群体的认同程度越高,其公平感就越强,当社会中的成员从其处于超利益的考虑而参与的群体中普遍感到一种受到尊重和和谐的氛围,其公平感就会增进社会的协调的效率的提高。

厉以宁先生强调道德力量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但他并非是一个“道德乌托邦主义者”或“道德万能论者”。第一,他一直强调道德激励与利益动机的相容性。社会成员的道德的自我激励使他们激发起为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热情,自愿地在个人利益和公共目标冲突时将公共目标的实现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但是,社会群体对于个人正当利益动机的尊重是社会成员实现自我道德激励的必要前提,而社会成员的持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既来自自我的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也来自自我的正当的利益动机。第二,他始终重视现代社会运行中法律的作用。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习俗或道德传统属于非正式制度,而法律属于正式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习俗和道德文化传统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与政府的法律规范等正式的制度安排一起确立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习惯和道德调节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制衡功能和协调功能,但是,习惯和道德调节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作为边界,不能违背现行的法律规范。第三,他关注政府的道德自律并主张建立一套严密的筛选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约束与监督机制,以此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是一种通过自己的立法行为为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强制性秩序的组织,政府的成员需要有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调节行为必须建立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种由公众实施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促进政府行为中的民主程度并防止因政府滥用权力而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

处在制度转轨关头的中国既需要经历经济体制变迁的洗礼,又必然经受伦理道德体系和文化传统更新的阵痛,对于一个具有长期集中计划经济传统并拥有丰厚的历史道德资源的国家来说,这种经济体制与道德传统的双重变迁的使命注定是意义深远而步履艰辛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重整既具有迫切性,同时又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

结束语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中国伟大变迁的时代,我们目睹这个曾经饱受患难的国家重新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勇气和信心,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靠近。而尤其令我们感到荣幸的是,作为经济学的研究者,中国在当代经济发展中所经历的巨大变迁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丰富而生动的素材,这是时代赐予经济学者的宝贵的际遇。而经济学界诸多学派之间严肃的探讨、论战和争鸣,不但促进了经济学科的繁荣,也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视角。厉以宁先生是同时代这些优秀的经济学家当中的一个,假若以对中国经济学术界和中国经济改革决策的影响力作为衡量标准,他又是其中最杰出者之一;他以独特的理论进路、勇毅的创新精神、坚实敏锐的现实感和严密宏大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贡献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确立了自己在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位置。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他以深远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的关注,使得他的思想浸透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充满终极关怀的意味。当然,如同所有深受传统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学知识结构影响的经济学家一样,厉以宁先生的理论体系和论证范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记,对此,厉以宁先生亦有清醒的自我估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中国经济学的繁荣昌明有赖于中国经济学人一代接一代的持久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厉以宁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厉以宁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3.《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厉以宁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4.《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北京,1991

5.《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厉以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6.《经济漫谈录》,厉以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厉以宁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8.《经济·文化与发展》,厉以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

9.《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厉以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厉以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厉以宁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2.《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厉以宁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3.《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厉以宁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宏观经济思想史范文6

关键词:历史方法;经济学;科学性

一、判断经济学是不是科学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首先应确定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这种标准的依据不在于该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而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是否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性为目的。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熊彼特强调“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三是是否有一种科学的理念和精神。显然,这种判断标准避免了由于选择尺度的狭隘而将诸多科学性的东西排斥在科学大门之外的尴尬。就经济学而言,政治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并且采用唯物辩证法、科学的抽象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对稀缺性的资源进行配置的学问,采用的方法有:经济模型、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静态及比较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边际分析的方法、均衡分析的方法及数学分析的方法等。

科学的判断一门学科是否科学,依据的重要判断标准是该学科的方法论必须科学。一般来讲,经济学的研究和认识过程是:先从实际出发,从经济史实和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在掌握大量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用范畴和概念去说明、解释和预测经济事实。这表明,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论方法贯穿了经济学确立的各方面。就此方法论而言,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同样符合科学标准。

二、为什么要强调历史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9世纪末,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和德国历史学派代表施莫勒进行了一场持久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由于历史学派方法论的缺陷,以后的主流经济学在演绎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下走上一条公理化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经济学——这样一门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探讨上丢弃历史分析的方法。

(一)主流经济学过度演绎推理的做法不科学。在一些人看来,历史的东西往往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而基于公理推断的东西则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客观地讲,经济学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并辅之以数学化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向自然科学的一种靠拢。但如果以为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少数公理的基础上构建起逻辑大厦,就意味着经济学自动走向科学殿堂的想法未免太天真。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公理本身是否就存在统一性或不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呢?按照尼采的看法,所谓的公理实质上是一种没有办法通过进一步推理证明的无条件的命令,公理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即相信公理是“真”的。对信仰而言,在抽象的意义上,很难判断孰优孰劣、谁是谁非。既然公理本质上是一种信仰,而信仰显然会随时间、地点和任务不同而不同。因此,建立在公理即信仰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大厦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外观和内在结构。在怀尔斯看来,“‘公理’成了‘神圣命题’的代名词。公理的存在可以使我们不顾事实建立起庞大的演绎结构,这已经成了经济学根深蒂固的传统”。事实上,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而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公理,如理性经济人等在现实环境中也遇到质疑。这种抽象演绎的结果不仅无助于经济学科学性形象的树立,相反还损害经济学的科学性。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对经济学基本理念的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巨大差异。亚当·斯密教条地认为,在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经济生活会自动趋于最优状态,不会存在经济过剩和失业。而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彻底打碎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信仰,转而寻求政府干预。而凯恩斯以后的宏观经济学学派林立,或者说对同一经济现象有不同的理论学说,究其原因恐怕是其信仰“失之毫厘”所致。

(二)宏观经济学的诸多成果得益于历史分析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有四个:通货膨胀、就业或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显而易见,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对象,如长期的经济波动,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历史数据和历史事实。即使在微观经济学的问题中,同样也无法回避时间序列的探讨。由此可见,目前主流经济学中抽象演绎法所作的努力,即通过形式上的数理化来完成对经济学的科学化改造并不能摆脱历史数据的支撑。

(三)任何学科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济学也不例外。在熊彼特看来,“不管哪个学术领域,任何时期存在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都包含过去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工作的成就,而且仍然带有当时留下的创痕。”“任何规定时间的任何科学状况都隐含它过去的历史背景,如果不把这个隐含的历史明摆出来,就不能圆满地表述这种科学的状况。”从目前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看,首先都是进行文献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经济学中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哪一家一派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的、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个历史过程。这一点在政治经济学的建立过程中体现的尤为充分。

(四)经济学中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定理必须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恩格斯认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在《资本论》中,诸如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劳动力商品等概念,马克思都反复强调是个历史范畴,从而对庸俗政治经济学家进行批驳。同时,这些概念的许多规定性也只有放在历史的背景中才能加以理解。如,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及货币的功能等问题。

(五)在一定意义上看,历史的方法是经济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一是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中,这与历史主义强调的原则是吻合的,即“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绝对的存在,而是历史的暂时产物,它在历史中产生、发展,也必将在历史中消亡。事物就是它的历史过程本身。”二是科学的抽象法认为,必须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进行充分的考察才有可能把握住其中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除要求在一个时间截面上尽可能掌握事物不同的特征,更需要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追踪考察。只有经过事物特征的反复显现,才有可能抓住背后隐藏的规律性。

虽然历史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经济学中都非常重要,但必须承认,由于学科的限制,历史方法发挥的作用在不同学科中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经济学的科学性似乎有所削弱。自然科学的成果经过历史的积累,很容易被后人认可和运用,因为自然过程是反复发生的。但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却不具备完全可复制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充满了各种新的、不同的意见与观点。结果是,经济学无法以严格的累积的形态取得进展,经济学说史上就出现了形形的理论反复。一种理论和观念总是以真理或谬误的姿态在不同的时期交替出现,这在近代以来的宏观经济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当代尤其是中国,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唯自然科学才是科学,是因为自然科学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直接和明显的,相比较而言,社会科学的作用则是间接的、长期的。时间的跨度有时甚至要经过一两代人,所以经济学的成果不易为人所观察和掌握,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往往要在理论成果产生多年后才被授予。但经济学的科学性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相反说明经济学的特殊性更需要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

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借鉴自然科学方法与理念的历史

从对历史的回顾中发现,无论是有意借鉴还是异曲同工,自然科学的理念及有效的分析工具,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都得到体现,这使经济学日益成为最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硬社会科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出现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为标志。为能把握住观察对象的规律,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数,认为万物即数;万事万物的差别实质上是数排列组合的差别。在中世纪的欧洲,经济学一度成为封建神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并无科学性可言。随着文艺复兴和自然科学的兴起,经济学也迎来了科学的黎明。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②,即古典政治经济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科学的经济学。从理论观点和贡献来看,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富商巨贾,抑或小商小贩,在进行商品交换时,都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没有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力存在。显然,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受天文学革命的影响。在传统的封建等级制中,人有天生的高低贵贱之分,皇族乃上天的代表,即天子。但天文学革命却发现:整个自然界并非是上帝早已安排好的等级结构体,各天体之间是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这一信号传递到人类社会,其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是生而不平等,而是生而平等的。进一步把该思想反映在经济生活中,就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当然,此时可能有来自传统的追问,即如果没有旧有封建等级制度的管理秩序,那么靠什么来维持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运转呢?在亚当·斯密看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会推动资本主义这架精巧的机器一直运转下去,永不停歇。这正如牛顿的力学所揭示的原理:万事万物为何运动有序?因为一切都是“力”的作用。将亚当·斯密以后的经济学与牛顿的物理学作比较,很多的地方都会发现对事物处理方法的相似性。

就当时化学取得的成果而言,主要集中在:表面上千差万别的物本质并无区别,都是原子所组成,差别惟一在于原子数量的不同。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劳动价值论都认为,不同的使用价值和商品表面上看起来各不一样,但却都是劳动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质上不同的使用价值在量上能够比较,是因为它们都凝结有抽象劳动,即价值。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体被当成一个系统来加以对待。而系统研究方法在经济学中早已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从魁奈的经济表到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以及当代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问题,都把经济生活当成一个整体在进行研究。

现代主流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更是无处不在。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当一门学科使用了数学时才成为真正的科学。数学使以往古典经济学带有哲学思辨式的思想通过数学方式的表达而显得更为精确,使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更具可操作性。可以这样讲,正是对数学这顶自然科学皇冠的摘取,才使经济学取得了社会科学皇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