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校网球 训练重点 常见伤病
一、前言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网球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尤其是高校网球教学和训练,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合理地安排训练,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高校网球课的教学对象是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既没有运动基础,以前也没有打网球的经历。要让学生在很短的学时内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并能熟练地在底线对打和进行初级比赛,就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击球时的控制力,逐步提高网球技术。
二、高校学生网球训练的基本分析
1.学生的基本特点
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处于形成阶段,无论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和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等,都处于定型阶段,此时肌肉仍处于发展阶段,骨骼的柔韧性仍然较好,神经系统的机能表现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仍占优势,但是稳定性较差,而可塑性强。针对这些生理特点,在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时,必须注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处于定型的重要阶段,表现出意志独立性、情绪自控能力、性格特征都正处于需要锻炼的阶段。训练内容应选择适当难度,以帮助培养学生坚韧顽强、敢于拼搏的精神;并利用训练手段的调节,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正确引导,注重培养其开朗坦诚、果敢坚定、勇于挑战等优良性格,鼓励训练斗志,以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2.高校学生网球训练的原则
鉴于高校学生的基本特征,高校开设的网球课程和训练必须具有基础性、专项性、和强化启蒙性和淡化竞技性等原则。尤其在初期训练中,不能过多地去追求完整的、高难度、高强度的技术,重点抓基本技术及基本功训练。基础性即是在初期训练中,不能过多地去追求完整的、高难度、高强度的技术,重点抓基本技术及基本功训练。其中,基础性训练包括身体素质训和网球基本技术训练,而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战术的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身体素质是掌握网球基本技术的基础。专项性原则即是青高校网球训练要防止执着地追求所谓的基本功,要在抓基本功的同时加强专项性训练。专项性原则是以基础性原则为基础的另一重要原则。强化启蒙性原则是对于初学者重要的原则。对初学者来说,训练的重点应是提高兴趣,规范动作。基础训练对于高校网球的初学者来说是极为枯燥的,所以在网球训练中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击球时的手感,享受网球的乐趣,坚定训练的信心,为向标准球训练打下一定基础。淡化竞技性原则既是应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
三、高校网球训练重点――基础训练
1.体能训练
网球比赛是一项有“间歇”的体育运动。尽管网球场地不算大,但发球接球速度要很快,运动员必须要快速移动,才能击出有爆发力和良好控制的球。网球运动要求速度反应速度和全场移动速度;耐力能长时间进行比赛,并且在比赛后期也能打好;力量移动速度快,发球有力,能从底线打出爆发力强而且有良好控制的底线球;柔韧性用协调的方法来运用肌肉和关节,以降低损伤的可能性,并达到对低、中等和高球的回击。这对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和反应灵敏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身体素质是比赛获胜的重要保障。所以对学生的身体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提高柔韧性,应该在力量训练之前和之后进行,可以选择伸展15~20分钟。对于耐力训练,可进行长距离跑、间歇训练包括高低强度混合练习、在技术训练后安排耐力练习。提高速度训练包括反应速度及协调地完成身体运动所要求的速度,这时可进行循环速度练习、设圈套练习。速度耐力练习可提高网球运动员连续地重复短距离向来球奔跑,并且在此期间不断地起动、制动和转换方向。这一训练要借助于半块场地,要求运动员设法接着每个球,并且是在球一次弹跳后。提高力量和爆发力,要求运动员通过练习增加其力量和自身的重量。
2.专项训练及运动的手感训练
网球运动的重点之一是手臂动作及全身协调性,所以在专项练习中要非常注重手臂动作及协调性的练习。绝大多数击球动作中都包含着重心交换和手臂动作,它的一般规律是用重心交换来带动手臂动作。手臂及协调性的训练,这两者是不能割裂开的两个方面,这也有利于良好手感的建立。在训练中教练要特别提出两个同一性,即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发力,尽量简化击球动作,将重心交换和手臂动作融为一体,力争使击球动作简明、合理、干净、协调。其二,随着击球难度的加大,搞好借力中发力对建立良好的手感,稳定技术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此阶段可进行借力中发力训练、基本的击球时间训练。在一般情况下,球在上升期前进力最强,这时击球受力是最大的,当球下降期时,前进力就会减弱,这时击球受力就会小一些,这就是借力的根据,回击时就比较容易。借力中发力,除借到对方力量外,再加上自身的发力,两个力量合到一起,击球时产生的速度、力量都是很可观的,它不光能增加手感,而且威胁性较强,命中率较高。
四、网球训练中的常见损伤――网球肘
网球肘是肘部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是指手肘外侧肌腱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负责手腕及手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预防网球肘的发生可通过如下方法:加强手臂、手腕的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练习时应注意,运动的强度要合理,不可使手臂过度劳累;打球前要充分做好热身运动,打球后要重视放松练习,以减少网球肘的产生;有效地使用护肘,不要在太硬的场地上强力击打速度很快的球,不要打湿重的球。而对于网球肘的治疗时应根据症状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按摩和理疗等治疗手段;急性发作期,出现剧烈疼痛时,应以静养、休息为主,可通过冰敷来缓解疼痛;疼痛减轻后,可采用手臂的各种伸展运动来缓解病情。
五、结束语
在高校网球教学中,要提高网球教学的效率,要从网球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出发,充分利用训练时间和空间,以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战术水平,并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精神。
参考文献:
[1]吴婷婷,刘培星.网球教学中抽球动作的动力定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
[2]张奇.多球练习教学法在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实践与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
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2
教育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济宁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济宁市于2002年开始规划和建设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网络,根据《山东省市县教育城域网建设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济宁教育网以济宁市教育信息中心与各县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为骨干,市和县区教育信息中心构建教育城域网接入网,构建了覆盖济宁全市、中小学校园网全部宽带接入的教育城域网络,成为济宁市教育系统进行信息、网上协同办公、网上视频会议、网上教育培训,支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网上备课与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一个基础网络平台。截止到目前,济宁市教育城域网联网的各类学校达1600所。
一、构建市县统一的宽带基础教育网络
济宁教育网建网之初就组织专家精心设计、反复论证,确立了全市网络建设管理的七个统一,即统一的网络架构、统一租赁线路、统一ip地址规划、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外网出口、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要求。济宁市教育网主干光纤环网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1.统一网络架构
全市采用统一网络架构和互联方案,即网络采用宽带以太网技术,建立市、县信息中心,市、县信息中心采用光纤环网结构互联,各信息中心到校采用星型结构连接。市信息中心到12个县区信息中心的连接使用三个带宽为1g的光纤环路。东环:市信息中心—兖州—曲阜—泗水—邹城—市信息中心,南环:市信息中心—鱼台—金乡—微山—市信息中心,西环: 市信息中心—汶上—梁山—嘉祥—市信息中心。在环网上启动ospf动态路由协议。各县信息中心再以100m或1000m光纤与学校进行互联,为所属学校提供接入,济宁市中区、任城区及市直属学校直接以100m光纤联至市信息中心。
2.统一租赁线路
考虑到光纤线路投资较大,教育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铺设专线,济宁教育城域网采用租赁线路的形式进行组网。通过价格和服务竞争,全市统一租赁联通、广电光纤线路进行了组网,有效实现了在合理价格范围内规范建设网络系统,并为线路服务质量提供了保证。
3.统一设备选型
为便于全市设备统一升级、统一培训、统一配置和便于互联互通,12县市区信息中心使用了统一的网络设备。建网之初市、县信息中心统一采购了华为交换机,市使用了8609高端路由交换机,12县市区信息中心统一采用了华为65系列路由交换机,随着网络设备的更新,全市现在已统一更新为h3c系列交换机。设备的高标准和统一选型统一了技术服务标准,节省了人员培训成本和网络维护成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统一ip地址规划
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山东大学网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济宁教育网申请到了3*16c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公网ip地址,全市联网学校网络出口的互连ip地址全部使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公网ip地址,由市信息中心统一分配使用。公网ip的使用,一是方便了学校的网站建设,二是方便了对学校的网络管理。
5.统一外网出口
全市统一由市信息中心对外互联。市信息中心以155msdh专线直接通过cernet济南主节点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后根据联网需要,租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出口,实现多出口与国际互联网的互联,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管控、内外互联互通的地市级大型教育城域网络,为构建绿色教育网络奠定了基础。
6.统一技术培训
统一的设备选型和统一的网络架构为统一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在山东大学对200多名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网络技术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济宁教育网的建设管理和应用,为济宁教育网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以此为基础,全市每年都开展联网学校技术人员的全员培训,为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队伍保障。
7.统一管理要求
为保障济宁教育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一是出台相关规定来规范教育网的管理,二是从技术上来确保教育网的安全运行。
在有关规定上,我们依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办法》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用户守则》,与市公安局联合制定了《济宁教育网管理办法》、《济宁教育网用户守则》,同时还印发了《济宁市教育局 济宁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济宁教育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规定》,从管理上确保了教育网的安全运行。
在技术上,市信息中心部署了四个系统平台来确保了教育网的安全运行。一是网络互连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市、县和重点学校光纤线路的物理连接情况,确保物理链路问题的及时发现和畅通。二是流量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查看网络上所运行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对病毒和网络攻击等起到预警的作用。三是流量控制系统。由于全市中小学都在网内,为保证对外互连的网络带宽,满足学校的正常网络应用,我们对下载和视频进行了适当的时段性控制,保证外网出口峰值在1.8g左右,确保外网访问速度和网络的正常应用。四是日志管理系统。由于全市联网学校全部使用公网ip地址,通过日志管理系统,可及时洞察和发现每个学校的网络不良信息,保证教育网的信息安全,按有关要求日志可留存90天。
“七个统一”,为全市教育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管理和维护、应用和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夯实了济宁教育信息化发展和腾飞的基础。
转贴于
二、加强资源建设,推进网络应用
良好的网络架构、1000m主干环网线路,为广大中小学提供了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交换平台。网络建设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办公的自动化和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应用,利用教育网络先后建成九大应用系统:
1.教育资源库建设
济宁教育网于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市、县、校三级资源共建平台,平台支持分步建设、分步存储,用户可通过平台在全市范围内自由检索、下载任何一个县区和学校资源库里的资源,也可以自由上传优秀资源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共享。2007年市中心又投入50万元购买了中央电教馆、鲁源、中教育星三家资源库,目前资源库总储量达6t。
2.农村远程教育系统
为充分发挥济宁教育网的带宽优势,2007年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利用卫星系统集中接收存储农村中小学远程卫星资源,再通过教育网向全市远程教育项目学校传送资源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为全市农村学校节约了卫星接收系统购置和维护费用达1000多万元。
3.电子图书系统
2005年购买并安装了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3万册,2009年购置鲁源图书12万册,为内网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的版式阅读服务。
4.电视直播系统
2007年建成电视直播系统,在教育网上实时在线转播3套教育节目和5套综合节目。
5.公文传输系统
2005年自行开发建设了全市教育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利用教育网络进行公文传输,为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提供网上文件传输通道。
6.视频点播系统
建立了视频点播服务器,为内网用户提供在线视频点播。
7.视频会议系统
利用教育网络建立了市、县交互视频会议系统,支持全市教育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8.网络教研系统
在市、县信息中心建设了市、县网络教研系统,使全市教师利用教育网络开展网络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9.远程研修系统
在市信息中心建设了两个远程研修系统。一个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远程培训系统;另一个是与山东省教育厅教师远程研修系统互连互通的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系统。系统利用教育网进行网络交流和视频传输,到目前共培训校长3000多名,一线中小学教师5万多人。
三、进一步提升网络带宽,拓展网络应用和信息服务
随着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等网络设备数量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对整个济宁教育城域网络的接入和出口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网络应用和服务产生了一些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为此2011年对近千所农村adsl接入学校启动了校园网接入带宽的升级改造工程。并于今年6月底,把adsl接入学校改造成100m光纤接入形式,以满足学校对网络的需求。
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3
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目的就是要营造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它的建设应遵循标准规范、共建共享和保证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互联优势,打造新一代资源开放共享应用的资源管理平台新体系。
开放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由多个资源站点组成的,资源网内每一个提供资源信息的站点都是网内的一个节点,资源节点之间基于一定的信任授权关系进行资源互访和共享,是实现网内资源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共享资源信息的服务体系。其特点是基于元数据标准规范,充分开放,充分共享,形成能上连省、国家信息资源中心,下连县市区、学校资源管理平台,横向连通史弟地市信息资源中心的一个资源服务网络体系。
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数据的存储与分布问题,存储与分布数据的方式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应用体系结构。新型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应用体系,可以将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中存储到一个中心节点,进行统一的管理,而资源本身的物理存储则可以采取集中和分布两种方式,既可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也可以保留在分布的节点或者原来的系统中,形成分布式的教育资源。整个平台系统的核心是中心节点,它的作用主要有:
资源注册所谓资源注册,就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资源编码,将一系列最基本的元数据描述信息(注册信息)添加到注册库中,注册信息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和资源的地址等元数据规范标准描述的所有信息,对资源进行元数据编码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存储的基础。资源网内的各节点可以利用中心节点的资源注册服务进行注册,将节点资源纳入统一的教育资源库中,而资源本身可以保留在原来的系统中,不会受到任何干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资源本身直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
资源检索所谓资源检索,就是用户通过查询注册信息库,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资源的注册信息,并且通过存储地址或者有关描述使用的信息,方便快捷地找到需要的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
管理公共资源库中心节点可以存储并管理所有学科所有类型的资源以及描述信息,并支持按照学科扩展的资源描述规范,可以对所有符合元数据规范的资源描述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共享和的集成平台,完全基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技术开发规范,以数字化的各种教育资源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教育资源库群为支撑,以多种检索技术为手段,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对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和共享的迫切需求,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对资源实现元数据规范的标准编目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源信息编码完全基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编目,这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
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接口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是资源共享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依据平台的管理功能实现中心节点和分节点之间的资源同步或资源互换,分节点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资源内容的批量互换,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科目或目录进行内容互换。
资源检索中心资源目录检索中心是通过资源站点注册中心,提供多种同步策略将分布在不同节点的资源目录信息同步到中心节点的目录服务子系统,从而实现对分布于不同地点资源库目录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定位。
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可以实现对因特网上教育门户网站、中小学网校、学科资源站点的自动发现、自动分类和动态跟踪,充分展现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分布共享的特性,这项功能通常是基于一些免费资源的搜索。
资源内容评价系统目前资源库建设的评价在网上几乎都是以发贴子的简单形式来实现的,面对这种现状,新型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将能够实现异地分时对同一资源进行量化和人性化评价,系统能够根据量化数据进行自动汇总和整理,建立满足需要的资源网络评价管理系统。
个性化资源服务构建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共享不同的资源站点、资源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根据学校对资源使用的实际需求,配合学校管理平台,完全可以开展个性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建设应用服务。
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
在系统组织实施时,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一线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的主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如下(供参考):
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确立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确定资源建设标准,依据标准规范描述资源的每一个具体属性。
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为“资源建设评审专家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提供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也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组织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学科教师、技术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相关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
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任课教师的特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质量。也可同时配发资源征集完成量化登记表,监督和评价各学校的资源征集情况。
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教育网站;评价;定性;定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107-05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我们面临网络资源泛滥的危机,网络资源的质量评价日益上升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热点之一。其中,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节点,各类网站承载并传播着大量信息,网站评价在规范网络秩序,提高网络信息的质量以及对引导用户选择有效资源和信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育资源领域,教育网站种类繁多、建设主体各异、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对教育网站进行评价以提升其质量和效益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教育网站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见解。此外,教育网站作为一个网站类型,旗下包括了各种子类别的教育网站。因此,关于教育网站的评价,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研究者依据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网站评价进行了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国内教育网站评价方法和指标对教育网站评价现状进行概述,并讨论教育网站评价的不足以及它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选择正确的教育网站评价方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启发研究者开发新的教育网站评价方法。
二 教育网站评价概述
1 教育网站内涵
关于教育网站的内涵,学者们从自己的角度对其做出了诠释。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中将教育网站定义为:“教育网站是指通过收集、加工、存储教育信息等方式建立信息库或者同时建立网上教育平台与信息获取及搜索等工具,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单位(ISP)接入互联网或者教育电视台,向上网用户提供教学和其他有关教育公共信息服务的机构”;教育网校的定义是:“教育网校是指进行各级各类学历学位教育或者通过培训颁发各种证书的教育网站”。而彭绍东和周鸿彬等学者认为,教育网站是以提供教育服务为主的网站,这是区别于“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等其他类型网站的特征所在,教育网站可从建设者、服务层次、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网站规模和网站管理级别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可以看出彭绍东等人对教育网站的理解囊括了教育部定义的教育网站和教育网校。
还有部分学者将普通高校的门户主页视为教育网站。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高校站点主页以提供消息或新闻类信息为主。以北京大学主页为例(pku.省略),该主页主要包含“北大新闻”、“通知公告”以及分站点链接等几部分内容,没有直接提供教育服务,所以本文在论述教育网站评价相关内容时没有将之考虑在内。
2 教育网站评价现状
笔者在对教育网站评价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时发现,除了“教育网站”还存在关键词“教学网站”。按照“教育网站是以提供教育服务为主的网站”的观点,笔者将教学网站归于教育网站,并于2010年6月6日以“题名=教育网站/教学网站+评价”和“关键词=教育网站/教学网站+评价”为收索条件,利用CNKI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剔除重复结果以及高校门户主页评价,得到相关文献29篇。
CNKI是国内学术文献收录较为权威的数据库,这些搜索结果涵盖了国内与教育网站评价直接相关联的大部分文献。其中最早的文献是李忠信于2001年发表的《关于教学网站有效性的评价》,可以推测,国内教育网站评价始于2001年左右。此外文献的总数并不多,说明教育网站评价的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下面是对部分文献的简要回顾:
《关于教学网站有效性的评价》一文引入了WebMac(websites motivation analysis checklist),侧重测量网站的有效性和激发性,从这两个维度构建了网站的指标评价体系。
《教学网站的评价》一文指出教学网站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网站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覆盖范围、网站的受访率、导航有效性、稳定性、适用性等方面来进行的。以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描述了对教学网站的评价。该指标体系包括:教学特色、技术特色和网络特色三方面,并以加权综合评判法对这些指标赋以权重。其中教学特色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性、内容正确和结构合理等;技术特色包括网站的功能、性能和界面设计等;网络特色包括了访问量、注册用户量、页面停留时间等。
《教学网站有效性评价问题研究》着眼于对教学网站有效性(教学网站为适应社会需求及学生个体素质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所达到的预期效果的程度)的考察,并从教学内容、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办学条件、教师和学生五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二级指标构建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果的处理上,采用了指标加权的形式将其量化以便于对评价结果的处理。
《基于WCAG标准的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技术测评研究》利用网络诊断工具WebXact按照W3C(万维网联盟)的WCAG(网络可读性指导标准)和质量检测(加载时间、更新、连接数目、无效连接、风格化分栏、服务器方映像地图、内嵌多媒体个数和元数据个数)对部分精品课程网进行了评测。
《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以整体完备性、科学合理性、简易可行性为原则,根据教育网站的内容以及网站信息资源的特点、听取多方意见,再经过确立指标――各指标项权重的分配――编制指体系三个步骤,将指标体系分为:内容评价、技术性评价、效用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四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其中内容评价权重最大。
《我国综合性基础教育网站评价》以基础教育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础教育网站的含义及其职能,确定了网站评价的3大方向:是否容易使用,内容评价和网站总体印象以及18个具体标准。
《中小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中小学教育网站为评价对象,从中小学教育网站的资源产生、组织、传递、使用的角度着手,通过调查法、文献法和实验法并听取多方意见,确立了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内容、技术、用户及效益四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其中隶属于用户的详细指标包括了:用户访问总数、注册总数,会员比例、用户在网站停留的时间、浏览页面的数量、下载页面的数量等。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设计和评价》描述了各国家地区和组织机构对于网站易访问性的含义,并从媒体元素易访问性、元信息易访问性、教育教学信息组织的易访问性和总体易访问程度四个维度考察教育网站的易访问性。对这些一级
指标的下属详细指标进行归纳,主要包括网站技术(程序代码和建站技术的规范性等)、页面展示(图像、文字动画等)和信息(准确性、覆盖面和深度等)三个方面。
《数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一文的指标体系来源于国内外网络教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和教育软件评价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各种文献和评价机构,作者通过分析和总结,将一级指标体系分为:内容、技术、教学、数学、艺术和发展性几个维度。这些一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同时作者使用了统计加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内容维度占各指标权重最大。随后作者在《我国教育网站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一文中针对综合类教育网站给出了内容、技术、教学、艺术和发展性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
国内学者陈向东在《基于流量分析的教育网站评价》和《一种新的教育网站评价方法:链接分析》两篇文章中引入了两种教育网站定量评价方法:基于流量的分析和链接分析法。《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利用Alexa排名公布了“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网站排行榜”。
3 教育网站评价的总体特点
从上述文献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前教育网站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即评价标准,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将之量化。这些指标体系的划分方式按照其指标数据的收集方式可以划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的指标数据来源由人工辅助的方式产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定量评价的指标数据由软件自动记录产生,较为客观,其指标结果均为可量化的数据。由于网站评价中的许多指标难以量化,或只能进行有限的量化,所以借助人工方式的定性评价较为普遍。
此外,部分学者在建构指标体系时,在同一个指标框架中既包括需要人工参与评价的定量指标,也包括了非人工干预方式产生的站点使用情况的客观数据,如访问量、页面停留时间等,但类似这样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融合的文献所占比例很小。
三 定性方法在教育网站评价中的应用
定性评价首先需要构建网站评价的指标体系,在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寻找合适的理论依据或方法,作为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进而对指标体系数据结果进行量化处理。
1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包括具体的分级指标和指标权重。在建构分级指标时,教育网站评价最为常见的方法包括:总结文献法、专家法等:建构指标权重的常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PH)、加权综合评判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
总结文献法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归纳文献,提炼出一些常见的指标,集众之所长。但总结文献是基于归纳总结得出的指标体系,缺乏理论支撑,其科学性如果不加以验证,那么其仅仅代表了一种个人观点,不具有实践的操作意义。
如何遵循比较规范的方法来构建指标体系?实践中,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大大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专家法的应用在于,将体系中的若干指标(范围较宽泛)按照某种体系结构,广泛调查、征求专家意见,最终得到关于各类指标的专家认同度。这样,个人观点在与专家广泛交流后获得了一种认可和修正,观点则趋于科学和普适。
配合层次分析法或其它量化方法来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为分析、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一方面便于评价结果的量化和处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此外,利用评价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领域的评价等理论或模型是教育网站评价建构指标体系的另一种方式:因为教育网站起步时间晚,对其评价的研究成果少,而教学软件或者信息资源领域的相关评价理论已较为成熟,所以部分学者将之迁移至教育网站的评价当中。
2 指标体系的选择
在总结众多学者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时,笔者发现,学者在建构或选择具体的指标体系时,有以下几个倾向:
(1)从网站内容出发
众多学者在建构指标体系时,发现网站内容的指标权重最大。网站内容是用户关注的主要内容,也是可以实际获得信息的媒介,因而网站内容的优劣,从本质上决定了网站质量的高低。网站内容往往又可以细分为:内容的准确性、主题相关性、全面性、时效性等方面。内容准确性要求网站规范、符合实际,具有教学价值;主题相关性要求网站内容和网站主题密切联系,即“符合题意”;全面性则要求网站的信息量丰富;时效性要求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信息符合当前潮流。
教育网站的内容是其区别与其它类型网站的根本特征之一,因此教育网站内容安排是否得当与该教育网站的质量密切相关。
(2)从网站设计(布局)出发
网站的设计包括色彩搭配、布局、吸引力等多个方面。它是网站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内容、布局和功能设计是否符合用户习惯,各种网络媒体的使用是否合理等。好的网站设计有助于推广站点和吸引用户,从而提升网站层次和质量。
(3)从网站技术出发
网站技术包括检索、加载速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信息检索的命中率和准确性是用户是否能找到所需信息的重要保障;页面的加载速度如果超过了用户承受的心理,则势必影响该站点的访问和使用;好的站点需要一个稳定的性能,在一定的工作周期内能够承受一定的访问负荷。
(4)侧重研究某一项内容
根据教育网站类型和需求的不同,研究者会选取网站评价中某一个内容或角度进行重点研究,如针对教育网站可访问性的研究,重点考察媒体、元信息、教学信息组织和总体易访问性等内容。教育网站的有效性则重点关注网站为适应社会需求及学生个体素质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所达到的预期效果的程度。
四 定量评价方法在教育网站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上,有明确体系的定量方法主要是程向东引入的“基于流量分析”和“链接分析”两种。实践上,《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利用Alexa排名公布了“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网站排行榜”。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最大区别在于,定量评价的指标数据较为客观,它们往往由软件或者其它非人工直接干预的方式产生,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1 定量评价方法及其指标内容
(1)基于流量的分析方法
依据陈向东的观点,教育网站定量评价中基于流量分析的指标可总结为访问数、页面预览、页面停留时间、用户的IP和用户的入站路径等多个方面。访问数量体现的是网站的访问量,即网站被接受程度;页面停留时间可以分析出用户的兴趣点:停留时间越长,说明用户对该页面的内容越感兴趣;用户的IP则显示用户的来源,可以分析站点使用人群的特点;用户的入站路径除了可以分析用户来源以外还可以获取通过搜索引擎入站用户的搜索关键词。
这些指标体系的信息可以从WEB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中获得,所以有些学者也将之称为“基于WEB挖掘(WebMining)”或“基于WEB 日志分析”的网站评价方法。由于WEB服务器日志属于本地文件,其内容易被篡改,因此基于
WEB日志的指标数据缺乏较强的可信度,但由于其使用灵活,定制方便,仍被广泛使用。除了通过WEB日志获得指标数据外,还可以通过在WEB页面添加第三方脚本来进行统计。添加第三方脚本的缺点是对网站系统的运行效率有所影响,但它能获得更多的用户信息,并且由于属于第三方认证,可信度较高。
(2)链接分析法
链接分析源自网络计量学。链接分析法,顾名思义,和“链接”一词有关。该方法的评价指标通常包括:入链(Inlink)、出链(Outlink)、自链(Selflink)、链接密度(LinkDensity)和网络影响因子(Web Impact Factor)。入链表示一个站点的网页或资源被其它站点通过超链接方式的引用数量,它反映了一个站点的质量,通常认为,入链越多,该站点质量越高,越受欢迎;出链表示一个站点链向外站的连接数量,它们可以反映网络的开放程度和网络空间分布结构;自链表示一个站点链向自己的链接数量,适当的自链可以优化站点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链接密度是表示站内链接出现频度的指标,它能消除因网站规模导致的其它指标绝对数值差异较大的影响。
网络影响因子(WIF)=(链入+自链)/网站页面数,它是用来衡量网站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理论依据是一个网站被另一个网站所链接是对该网站的赞许和利用,一个网站的链接比例是衡量该网站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文献计量学中与网络影响因子相近的概念是期刊的影响因子,被用来衡量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二者的理论和评价机制较为相似。网络影响因子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因站点规模的大小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的误差。
(3)网站跟踪统计法
所谓网站跟踪统计法是指“利用专业技术或特定软件来长期地、持续地跟踪统计网站运营指标”的方法,常用的有Alexa等工具。Alexa通过安装在用户本机的Alexa工具条来收集用户的访问信息,并以此为数据来源对网站进行排名或评价。
2 结果的误差考量
定量评价的指标数据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较为客观。但在指标数据的收集时由于测量工具的局限性、网站自身技术的屏蔽以及对指标选取不当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由于教育网站定量评价鲜有实际应用,更多讨论的是理论的引进,而在其他类型网站评价中,已有一定数量的定量评价的实践。本文对实践中对定量指标数据收集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测量工具的误差
目前没有专门开发用于网站定量评价的测度工具,应用较多的是通过搜索引擎收集数据。最常见的搜索引擎包括:Google、百度、AllTheWeb、AltaVista、Fast、NorthernLight等。由于Google和百度没有测量站内链接和站外链接数的功能,所以在许多场合不能使用;部分搜索引擎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用,如NorthernLigh,也限制了它的应用。余下几款搜索引擎被研究者较多的使用,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们作为国外搜索引擎,对中文网页的收录数量有限,而且不同的搜索引擎对同一搜索结果的返回差异较大,即便同一个搜索引擎也会返回不同的结果。例如邱均平等使用几类搜索引擎测量数据时发现Fast搜索引擎对同一个查询条件在翻页时竟然返回不同的、差异较大的查询结果总数;同时AllTheWeb返回数据较AltaVista多,但AltaVista返回结果更加稳定。
在使用类似Alexa评分一类工具时,由于其数据来源于安装在客户机的Alexa工具条等工具性软件,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安装了类似工具,因此其数据来源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Alexa官网解释其流量排名时说“每月用户访问少于1000的网站的流量排名难于准确计算”、“一般而言,100,000以上的网站流量排名可以认为不够可靠”、“一个网站越靠近排名第一,它的网站流量排名越准确”,因此类似Alexa的排名机制对访问量巨大的站点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网络技术屏障
网络技术屏障主要是指网站建设者使用了不便于收集数据的建站技术或者对相关数据收集工具进行了技术屏蔽。该类技术影响最典型的是通过专业爬行工具对站点链接进行广度和深度搜索计算的方法。例如当前互联网上的部分站点为了更加美观和增加交互采用局部FLASH或全部FLASH建站的技术,这就为爬行工具的数据收集设置了屏障,从而导致结果有误差。
为了获得更快的站点加载速度,网络中存在大量的缓存数据。这些缓存数据包括浏览器缓存、服务器日志、ISP服务器、服务器等,缓存为搜索引擎和WEB服务器数据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使得缓存站点的使用状况无法跟踪和计算产生偏差。
(3)网站建设的影响
站点建设者在建设网站时对网站内容的规划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标数据的收集。文献《网络计量学实证研究》在计算省级政府网站网络影响因子时发现对同一主题、信息量相当的内容,由于不同站点用来表示该信息的页面数不一样,从而导致了网络影响因子结果的异常。同样,站点内容的改变也是导致数据统计异常的结果之一。
(4)研究对象的适用性
网站定量评价指标选择不当是评价结果出现误差的另外一个原因。文献《中国大学网站链接分析及网络影响因子探讨》证明了网络影响因子不适合大学网站的评价,因为大学网站链接更多是学校声誉带来的而非网站质量的高低决定。教育网站在评价过程中也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
五 讨论
当前教育网站评价呈现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补充,定性和定量评价少有结合的局面。在定性评价中,总体遵循建构指标――赋予权重――进行评价并量化结果的过程,在具体的细节上,研究者们建构指标体系的方法不一,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而且细节指标较为混乱;定量评价在理论上已出现2-3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少见,通过定量评价在其它类别网站评价的应用可知其指标数据的收集存在一定的误差,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面,定性指标占主导,定量指标作为辅助出现,且总体而言将二者结合的文献仍然较为少见。
教育网站评价至今还未出现一个统一、健全、信度和效度俱佳的评价标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该领域仍然将保持活力。当前急需解决的矛盾是对统一、易操作的教育网站评价标准体系的需求与当前理论多样、指标体系过于个性化的现状;教育网站评价的对象与当前已出现的教育网站类型相比仍然较少,对评价对象的子类别将被进一步划分和研究,所以确立国内教育网站评价统一可行的理论体系是国内教育网站评价的发展趋势。此外,随着定量评价理论的引入,定量评价在教育网站评价中的应用和研究也将进一步发展,当定性和定量评价研究达到一定成熟度时二者的进一步深化和融合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EB/O L],
[2]彭绍东,周鸿彬,教育网站的类型与评价[J],远程教育杂志,2002,(6)
[3]李忠信,教学网站的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4]穆肃,关于教学网站有效性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5]王海燕,鲍洪晶,教学网站有效性评价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3,(4)
[6]曹吉鸣,侯剑勃,基于WCAG标准的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技术测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7,(3)
[7]周海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8)
[8]邢素丽,曹青,廖红,我国综合性基础教育网站评价[J],教育信息化,2005,(3)
[9]郑旭,中小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0]张家年,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设计和评价[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3
[11]赵文静,数学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D]广州:广州大学,2006
[12]赵文静,曹忠,我国教育网站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21)
[13]陈向东,基于流量分析的教育网站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
[14]陈向东,一种新的教育网站评价方法:链接分析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15]中国教育信息网站排行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1)
[16][19]邱均平,陈敬全,段字锋,中国大学网站链接分析及网络影响因子探讨[J],中国软件科学,2003,(6)
中小学网上教育范文5
基本概况
设在法国巴黎的uNESCo远程教育委员会是我们这次考察访问的主要一站。2(X)5年11月17日上午ro时,我们一行经过严格的安检之后,在UNESCO大楼内见到了接待我们的UNESCO远程教育委员会执行行动主管克鲁博士及其助手们。围绕uNEsCO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远程教育情况,克鲁博士为我们作了专门的介绍。
克鲁博士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新形式。网上教育的应用将成为推动研究中心、大学和地区培训机构间合作的希望之路。教育国际化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形式,开展多种培训并通过网络形式建立各个国家间的教育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但资源的知识产权仍属于各个国家的承办机构。这项工作的第一阶段是很重要的,即在网络条件下对参与培训的任教教师进行培训,合格者发给培训工作教师资格证书。各个国家也可根据本国的情况与需求,向UNESCO远程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如生物医学、农业技术等,经批准后进人培训。
同时,克鲁博士还指出有五个环节是落实其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一是组织机构,即要有专门的为实施培训而设立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二是教育方式,即要有能为落实远程教育的教育方式;三是教育技术条件,即要有能同国际接轨的网络环境和为培训学习所提供的资源条件;四是政策法规,即要有为落实教育国际化、国际合作条件下的教育法规为其保障;五是质量检测,对在远程教育形式下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按照uNESCO远程教育委员会的培训要求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其产生最大的效果。
在谈到近年来UNESCO在实施远程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项目时,克鲁博士重点介绍了地中海地区开展的工作。目前,由UNEsco负责、欧盟资助,地中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法国、意大利、马耳他、摩洛哥、西班牙、罗马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和叙利亚等巧个国家的高等学校,依托于阿维森纳校园网①开展的远程教育比较成功。该项目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向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和地区推广。
地中海地区是环海文明的建构地,传承着欧洲、非洲和亚洲相互交融的文化;同时注意到代表地中海地区文化和文明中心的合作与对话,跨文化交流更为重要,所以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他们彼此分享着专业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远程教育的开展,将能变成团结的力量和连接地中海环海国家真正的桥梁。这个地区的网络条件也比较完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这巧个国家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除了开展专业课程的远程教育之外,还可根据各国的需要,开设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和目前尚未建立的一些新专业,使地中海地区的巧个国家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共建共享,这样不仅弥补了学校师资及资源的不足,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各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如果中国的某大学要开设远程教育条件下的课程,UNESCO根据其申请先对其培训教师,之后该大学才能开设课程。为什么在高等学校进行,因为高等学校的条件能保障远程教育形式下的教学任务的实施。在地中海地区实施的这个计划(2001一20(巧)属学历教育,目前已经实施了5年,受益的学生每年多达2.5万人,2007年后每年将会达到7万人。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学校和UNESCO共同发放,大多是硕士层次的。
此次欧洲之行,我们还访问了地处德国法兰克福市远郊的杜宾根大学。接待我们的是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朗·克拉斯教授。实际上这所学校也只有三位负责人,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和一位相当于副校长的管理职员(其职责是负责除教学之外的所有工作)。学校在杜宾根市的郊外,这座城市不大,汽车在市内转了几圈之后翻过一座小山就见到了学校大楼。学校也不大,但却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从1879年建校到1971年才发展成为三年制大学,目前有2300名学生,6O多位教授、副教授和几十个管理人员,开设了农业、农业贸易、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电子学、机械制造、经济工程学,以及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学等12个专业。学校虽不大,但农牧方面的专业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与中国的天津农业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还有自己的葡萄园、奶牛养殖场以及实验基地和工厂。
思考与启发
1.教育国际化引出智力援助新形式
多少年来,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或地区)的援助大多停留在经济上的援助,联合国也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为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受灾地区组织援助,当然也有许多文化、教育、医疗方面的援助项目。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得到的一个很大的启发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完善,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UNESCO根据各个国家的工业、农业、医疗、教育和文化的需求,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形式,组织世界人才和知识优势向需求国家进行国际化的智力援助和知识援助。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架起了友谊与和平的桥梁,形成了信息无国界、知识直通车的全球化格局,使世界各国人民看到网络对信息的传播是友好与友谊的传播。首先实现了“地球村”中的“信息村”,网络共同体引起了世界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享,同时也产生了国际援助的新形式—网络知识援助。
2.拿来主义为我所用UNESCO
远程教育委员会为了使现代远程教育形式下的国际培训计划真正发挥作用,制定了相应的五条规定,即:组织机构、教育形式、教育技术条件、政策法规和质量检测。这五条规定包涵了从教育的起步到完成的全过程,它既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检测,也包括落实这一新的教育形式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和政策法规,是一个较完整的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规则。这对我国目前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都有较适用的借鉴作用。
3.新教育形式加速新知识的扩展规模
UNESCO在地中海地区巧个国家的高校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开设新专业、新课程,为飞速发展的社会培养急需的紧缺人才,这一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就在于:新教育形式加速了新知识传播的规模
和速度,新技术、新方法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速度,从单一的、封闭的学院式培养到全方位的、开放式的跨国培养。这一计划是前所未有的,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阿维森纳远程教育模式,是一个用经济、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教育培养利用率和教育质量的模式,它使更多的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及其使用者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资源与教育,扩大了新知识的传播速度与扩展规模。
②可以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学习的机会与条件。
③在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做到资源共享和成本的降低。
④为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便利与条件。
4.教师是各种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保障
克鲁博士在介绍UNESCO近几年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工作时多次强调先培训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拥有了合格教师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远程教育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他提到,虽然在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下也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但由于传统教学形式和传统教学环境的特性所决定,一个教师只能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学效果的优与劣的影响范围不大,而在开放的远程教育环境下,师资水平的好与差,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受教育者。所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条件下的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做到以师为本,才能做到以生为本。
5.办学最重要的是办学质童
与我国大学规模相比,杜宾根大学每年招收学生不足800人,在德国也绝对属于一所小规模的大学;学校所在城市也不大,且位置很偏僻,但学校招收的学生和交流的学生却来自德国的各个州,以及世界诸多国家。该校的农业畜牧业类专业在世界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朗·克拉斯博士给我们介绍学校概况时,我们不仅看到投影器上映示的彩色的学校葡萄园投影片,还亲眼目睹了大片的葡萄园。他非常自豪说:“我们的葡萄品种是德国酿制葡萄酒最好的原料”;现代化的奶牛场,其奶牛喂养的现代化程度也很高—奶牛会进人自动挤奶器,无需人工操作。访问后坐在汽车上,就想起中国的一句名言:酒香不怕巷子深。办学最重要的是办学质量,而不是学校的位置;即便放在最热闹的地方,饭菜质量不好,这个“饭馆”也不会有食客。
6.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挑战
朗·克拉斯博士提到,根据德国的情况,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大学的生源会越来越少。如何发展学校教育,在战略上是一个挑战。关于如何应对?他谈到三点想法,一是争取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学校会拥有独立招生资格,在国家、州教育法的前提下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二是学生要对学校的专业和学习条件感兴趣;三是扩大成人招生和继续教育规模,采用网络远程教育授课;四是争取办学经费和研究费用,要从企业和政府那里去申请、去争取,学校的研究成果越多,政府的支持也就越多。以上四点是学校发展战略,这是因为如果这样做了,学校就能在新时期得到发展。
7.加强制度、章程与责任的建设
在杜宾根大学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最高管理层只有三个校领导,负责人事、学生、财务、资产、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我们了解到学校的正常工作依靠管理委员会、大学委员会和混合委员会进行,而且都有学生、老师和公务人员参加。进人委员会的每一个人做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工作开展的也很顺利。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管理工作的好坏,与管理人数多少并不成正比,而在于制度、章程与责任。
8.最好的技术并非就是最先进的
前面提到,朗·克拉斯博士在接待我们时,在会议室里放着一台在中国也只值500多元的光学投影器。他在介绍时,将映示的图片投影在白色的墙壁,画面清晰、色彩鲜艳,没有银幕,更没有手提电脑或更高档的投影机—这使我们想到国内高校接待国外来访者时的情景,用光学投影器的可能已经很少,而使用电脑的很多—在参观课堂时,我们又发现在不同大小的教室内都有一台光学投影器。不是说他们不用计算机,正好相反,他们的计算机数量很多。我们在学生食堂外面的休息厅,看到很多同学都在使用自己的手提电脑学习。回想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各级各类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就已使用非常好的光学投影器,近几年却突然间从教学的视平线上消失了,甚至有学校还有尚未开箱的崭新的投影器设备置于库房,既无人使用也无人问津。有些中小学经费本已十分困难,宁可数十人操作一台不熟悉的电脑,也不去使用他们曾经在教学中使用得非常熟练的投影器与投影片。在信息时代,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我们要转变观念,尽快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使用率。但是,观念的转变更需要科学、唯物。UNEsCO前亚太区教育局远程与高等教育专家王一兵先生(2005)曾经指出,能达到你(促进教和学)目的的技术就是好技术。言下之意就是说,最好的技术并非就是最先进,而一定是最适用的。
结束语
远程教育始终与时代的先进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第一代函授教育、第二代广播电视教育,到如今的第三代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无不体现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远程教育也从诞生时的学历教育为主,逐渐走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局面。尤其在今天,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