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训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专业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专业训练

会计专业训练范文1

【摘 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机遇。但是在中专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正常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中专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互联网+”背景下中专会计实训教学工作具体开展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此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中专会计;实训教学;“互联网+”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的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中专学生的会计实训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他们就业的筹码,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

现阶段在中专会计实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中专学校的专业课程或者是实训课程基本上都是在实训室里面完成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点。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忽视了实训教学的根本目标。同时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教学创造性,学生长时间重复着同一种实训操作技能,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会计实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也难以取得显著的实训教学成果。

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发展的情况不一致,在中专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差异性较大,实训教材没有相应的针对性,难以将现阶段会计教学工作的重点与社会实际的人才需求相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知识点更新慢,无法满足正常的中专会计教学需求。最后就是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部分中专学校并没有将会计手工实训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电算化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同时也未能真正理解手工实训以及电算化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1.2实训教学质量不高

中专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吃力。同时部分中专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了会计实训质量不高。同时,由于中专老师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内容十分复杂,这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中专老师的负担。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中专老师参加实践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部分中专老师的实训能力未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又由于部分中专学校教学资金紧张,没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导致中专会计实训教学质量就不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2.运用“互联网+”提高中专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途径

2.1明确教学的目标

在中专会计实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应提高教师实训教学的意识,明确实训教学的质量。会计实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中专会计老师除了要让学生充分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2.2手算和电算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实现了数据处理以及信息传递的迅捷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传统的会计资料整理过程中,采用是人工手算、纸质归档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增加了人为性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而且由于是纸质档案存档管理,对会计数据的查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利用“互联网+”技术会使会计数据变为电子形式。同时现阶段“XBRL”技术广泛运用于会计电算化当中,“XBRL”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较强的数据汇总能力、数据比较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传统的人工识别也被“XBRL”强大的计算机识别能力所取代。在会计信息的录入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信息录入主要是多次录入的,现阶段“XBRL”技术的运用就业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一次性编报,以前分散的信息通过“XBRL”技术都会整合在一起,使会计数据以及信息的集成度、及时性以及系统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中专会计实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会计信息数据以及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实现会计手算和电算化有效结合,能够大幅度提高中专会计实训教学的效率,提高中专学生的会计成绩。

结语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中专会计实训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新的发展途径。虽然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中专会计实训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董书俊.提高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效果之我见[J].财会研究,2008.07:53-54

会计专业训练范文2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职业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59-02

会计职业素养是指会计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是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应用、提高和创新,是学生职业生涯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及会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试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会计岗位的特点分析,提炼会计职业核心素养,对会计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构建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对会计职业素养方面,高职院校已逐步认识到企业、行业和社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但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指向性、目的性不够强,没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近年来,以“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就业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已开始引起教育界普遍关注,“企业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困境对高等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良好的职业素养已成为职业准入的通行证。在通识职业素养在这方面,诚信、严谨、敬业、责任、合作、礼仪等通识职业素养未能养成;在会计专业职业素养方面,重知识,轻审核、重业务描述,轻阅读凭证,这些种种不足,导致教学与实际工作脱离,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时,缺乏应对能力。

二、会计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以及长期的练习、锻炼所养成,素养是过程,素质是结果。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剖析会计职业素养的内涵,提炼会计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会计岗位的特点分析,会计职业核心素养的内容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核心职业素养

首先,开设通识职业素养课,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养成“诚信、严谨、敬业、责任、合作、礼仪”等通识职业素养,以案例教学法为主,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法,进行反复的训练,并且把通识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实训中,养成通识职业素养。

其次,以会计入门课程会计基础和职业岗位特征明显的出纳实务为切入点,系统地设计达到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养成的任务,分岗位,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等方法展开会计职业素养训练,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进而随着专业教学的开展,在相关课程各项专业训练以形式多样的方式持续推进,在会计教学中通过实际任务训练,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主要贯穿的课程有:会计基础、出纳实务、成本会计、纳税会计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

再次,会计综合实训,在实训中设立财务室,按企业的规范,明确单位的审批程序、内控制度,岗位责任。采用分岗位实训,学生6~8人为一组,分别担任单位领导、部门领导、会计主管、制证会计、审核会计、出纳。以会计相关法规为准绳,对企业发生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凭证严格按照规范的审批、审核程序,及时、准确地在各个岗位之间传递、办理。会计凭证就是会计语言,通过综合实训,训练学生的六项能力,养成良好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1)掌握各类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在传统的实训中,学生一人多岗,实训中学生无法直观的了解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采用分岗位实训,通过典型经济业务的发生,促使学生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业务办理,掌握各类会计业务的办理流程。(2)判断各类业务的发生和完成应产生何种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传统的实训中,往往是由实训教师提供实训所有的票据,学生根据相关的票据,编制记账凭证。在分岗实训中,让学生思考,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相应会产生哪些原始凭证,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各有多少联,哪一联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3)阅读会计凭证的能力(读懂会计凭证所表达的内容)。阅读会计凭证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在会计理论教学及传统的实训中,学生往往依赖业务描述,没有养成阅读会计凭证的习惯。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没有像课本、实训书上的业务描述,取而代之以大量的会计凭证,学生就会茫然失措。在分岗位实训中,通过培养学生阅读每一张会计凭证,使了解经济业务的发生、完成情况,正确办理相关的会计业务。(4)审核会计凭证的能力。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一种书面证明文件。在分岗位实训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会计凭证进行认真的审核,审核会计凭证是否真实、准确,会计凭证的各要素填写是否齐全,会计凭证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审批手续是完善等,拒绝不合格的会计凭证进入核算流程,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的基础。(5)业务的处理、分析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编制记账凭证(即编制会计分录)又是另一项基本功。在分岗位实训中,对于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即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只有业务处理正确,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6)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能力之一,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制度,对会计主体发生的交易和经济事项采取的方法、程序和原则等方面进行选择的能力。2006年以来,《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以及41个具体的会计准则相继出台、实施,形成我国的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准则体系中,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规范性的要求,许多内容要会计人员通过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核算问题。例如,在准则中,对资产确认条件之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人企业或者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综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据此作出职业判断,判断与该资源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确认这一项资源能否作为一项资产来核算。传统的教学中,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核算时,更多地强调应计入哪些会计科目,怎样写出正确的会计分录,忽视了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面对现实束手无策,甚至会出现想当然的思维定势,致使会计核算错误。应通过具体的案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最后,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等财经法规,引导学生渐进的学习,扩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财政、税务会计网页,及时了解会计、财税政策等信息,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在培养专业职业素养的同时,融会贯通通识职业素养的养成,如在实训中,要体现敬业、合作、礼仪、责任;会计业务的处理时,应做到诚信、严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好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考核与评价

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中,不仅要考核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即会计技能、职业判断,还要考核通识职业素养,即考核学生的诚信、严谨、敬业、责任、合作、礼仪。为了能较全面的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考核,选择在会计综合实训时进行考核是较恰当的时机,从实训是否独立、如期完成,实训操作的工整、准确性,对业务的职业判断是否恰当,各岗位之间的协调,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性,会计凭证的传递及保管等方面,进行会计职业素养的考核与评价。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具有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学生,由于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较好的职业规划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重视,有效解决“企业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军.高职会计专业职业素养项目课程设计[J].财会教育,2011(12)

[2]刘啸尘.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

[3]刘颖.高职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4)

[4]李文兰.谈会计实训教学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2014JGA375)

会计专业训练范文3

关键词:中等学校 课程教改 注意事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85-01

教育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重点对策,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中级人才,学校必须注重内部教学模式的优化调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育服务。会计人才是市场上比较热门的资源需求,近年来企业招聘的会计职员数量上升,这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基于教育部指导下,注重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是不可缺少的。

1 会计学人才的需求现状

从我国人才市场求职情况看,每年中职毕业生参与市场就业的比例约占21.6%,这说明了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具有相当多的需求量。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中等专业学校为社会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可定期输送相应量的专业人才,满足了企业规划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需求[1]。会计学专业是中等教育比较热门的课程,会计也是人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工种之一,见表1。

由表1看出,国内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企业需要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以更好地推动内部经营发展。因此,中等专业学校注重会计学专业教育,也是适应了市场人才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 中等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面对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必将对现有规模进行扩大化改造,这其中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也会持续上升。企业在市场招聘中的人才需求量上升,职业学校相对应的教育工作也要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于企业的现代化经营。鉴于会计学专业的实用性,未来中等专业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完成教改工作,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具体如下。

培养人才。传统教学观念对中等专业人才发展具有约束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偏向于理论知识授课,对学生整体专业能力的发展未能给予帮助。对会计专业学科进行教学改革,能够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专业理论为指导处理各种事务。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其它教学资源,改变了过去书本授课的单一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其灵活地应用会计学知识处理问题,加快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

教学改革。会计学专业只是中等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通过这一专业的教改调整,可以反映出整个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势。坚持会计学教学改革,长期下去可以推动所有中等专业课程的优化调整,帮助中等学校实现了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2]。当前,教育部门正加强对中等专业课程的宏观指导,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办法的规定准则,重新调整课程教学模式。这从根本上促进了旧中专教育体制的调整,对中等教育而言是一种创新改革。

3 中等职业课程教改的注意事项分析

从教育价值及市场价值判断,对中等职业课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调整,顺应了时展的主流趋势,能够实现教育事业与经济事业的双向发展。对于传统教育体制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树立长远的计划,从会计学专业教育实况出发,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笔者认为,中等学校在会计教学改革历程中,应注意相关问题的控制,避免教学改革失误造成的不利影响。

强化专业训练。会计学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3]。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实务操作,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改进课程模式。针对本专业课程,逐一进行优化,推行现代化课程模式,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模式。选用课程要有针对性和先进性,突出骨干课程,增加新内容、新工艺,并根据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科学体系,删掉一些理论性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多的内容,增加实习教学课时。

主张双向教学。主要是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打破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脱离的模式,把专业教学的环境突破到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企业生产现场三个场所。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车间实际参观,辅以现场教学的防护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每一位专业专任教师都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程实施模式改革。改变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形成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推进项目教学法、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4]。

4 结论

中等学校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重要构成,对社会人才培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为了适应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学校应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和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改后的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超.中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调查现状的研究[J].中等教育研究,2010,29(4):16-18.

[2] 凌平.我国会计专业从业人员数据的调研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7):30-32.

[3] 王雪红强.研究中专生会计专业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扬州大学学报,2010,17(11):51-53.

会计专业训练范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企业的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国有一百万以上的人从事会计工作。在私立工业、企业、商业及公营事业、政府、学校中工作。其中有很多没有执照的会计管理人员,他们多数在企业、事业内部从事会计工作。但是也有很多人通过考试成为有执照的公共会计师。近年来会计行业的一个新变化是,会计人员不仅要懂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方式,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代企业的会计人员更要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即对掌握电脑技术的比较高级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增加很大,而对以前只会记账的簿记员和低级会计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原因是由于电脑日新月异的发展与会计专业软件的日益完善,使得初级的计账、会计工作更加简单易行。许多个人企业和小企业从此不再需要雇用簿记人员。这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规范,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以后,金融体制的改革,各项新的会计制度的出台,一方面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会计业务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财会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迅猛无比,如电子结算、电子对账、电子商务的支付等。所以,未来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具有敬业精神;第二,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第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改革开放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2年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随后又并实施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先后修改和制定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使会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会计环境变化调查分析

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各个方面,它使我们所面临的会计环境发生下列变化:

1.在过去会计的主要工作在于记账、规划、编制、定期使用报表等,会计人员的业务停留在账务处理、资产评估、资金调度等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耗费人力、物力的会计确认、计量、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的业务将被电脑在瞬间完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使会计业务的处理和信息提供变得越来越快捷。这表明,计算机将对传统的会计记录和记量手段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2.在新的世纪里,会计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处理内容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许多问题是传统会计和记录手段所无法解决的。

3.会计职能也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帮助和参与经济决策。

4.随着会计职能的拓展,未来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更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适应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将传统的教育目标从获取知识转到学习如何学习上,将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方法改变为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国会计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会计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拥有一支1200万人的会计大军,可这些会计人员的特点是数量多、平均水平不高、素质低,据财政部在90年代中期统计结果显示,在现存的会计人员中,受过中等以上专业训练的人不足一半,显然,目前的这种会计人员结构要满足下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力发展大学教育,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我国高等会计教育面前的首要任务。另外,考虑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层次性,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及非盈利组织由于其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不如大的企业和单位,用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中专或成人教育层次的学生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会计教育的培养重心就是要培养下一世纪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三、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1、专业需求的宏观分析

(1)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的会计从业人员。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高于7%的比例增长,不但已经走出“低谷”,而且已经走过了“复苏”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供求关系不断改善,人才需求大量增加。随着入世后与国际经济相融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更为看好。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向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而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的载体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越来越好。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类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等的逐渐发展壮大,会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该领域需要充实大量高级人才和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强的基层会计从业人员。

(2)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现状和需求。

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的高级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严重缺乏。另外,在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人员基本素质较差,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接近半数,他们的知识难以迅速更新,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诸如会计电算化、基本的会计系统维护等。因此,在需要补充高端会计专业人才的同时,我国更需要补充一批精强能干、微机操作能力强、知识更新快的专科层次的会计人员。

2、专业需求的微观分析

(1)市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市作为一个以钢铁、煤炭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大量的企业和单位都需要既懂会计理论和操作技能,又懂英语、计算机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员。目前,我们选择了市16家企业做了抽样调查,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①市会计从业人员现状

在16家企事业单位中,在专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是通过继续教育、在岗培训获得的学历证书。这说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技能。

②新增的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就抽样调查的16家企业来说,在未来5年内,有11家企业表示需要新增专科或专科以上的会计专业人才,尤其是熟悉计算机操作、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有2家企业表示暂无需求;有3家企业表示需求本科以上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

在对专科层次的会计人才需求中,绝大多数又是中小企事业单位,所以专科层次的会计专业主要应面向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按照市现有的企事业单位5000家来推测市大专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新增需求,保守估计应在9000人以上。而市目前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仅有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专科层次的应用性会计电算化技术人才的院校。

另外,市每年参加财政局举办的各类会计考试的人员有近万人,这也说明各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是极大的,尤其是对高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因此,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又具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会计专业训练范文5

关键词:饲料行业;会计核算;核算对策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这一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故只有减少饲料企业会计核算中现存的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的提升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的整体效率。

一、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很高,以下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适应企业发展特点、减少不实财务信息等方面出发,对于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一)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能够显著的降低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许多的饲料企业为了能够搞活经济和方便与客户进行商贸往来,进行了大量的交易与赊销,这一方面虽然扩大了饲料企业的经营数额,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企业运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故针对这一情况饲料企业的会计核算就是有效降低风险的关键所在。其次,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能够通过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和按照我国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来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资产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清查与判定,对于摸清企业的运营状况并规划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助益。[1]

(二)适应企业发展特点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还能够进一步适应企业发展的特点。通常来说现阶段我国饲料企业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既希望积极提高经济效益,又努力的为我国农业生产工作和客户进行服务。这也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特点,最终能够让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来合理的进行采购与销售。其次,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水平仍旧有待提升,因此只有通过更加详细、全面的进价金额核算和零售商品售价金额核算等工作,才能够切实的避免会计核算不实现象的出现。

(三)减少不实财务信息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能够切实的减少不实财务信息的存在。企业会计核算的关键就是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不实情况。这一方面需要饲料企业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也以此为基础来降低饲料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其次,饲料企业在减少不实财务信息的过程中还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对于会计核算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并且通过在会计监督管理上采取更加正确的措施来确保问题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现存问题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现存问题还有很多,以下从存在虚假会计信息、赊销问题难以解决、缺乏足够专业训练等方面出发,对于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存在虚假会计信息

存在虚假会计信息会造成项目核对的困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更多无据报帐和非正规票无据报帐等问题的出现。其次,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多是因为部分饲料企业的会计人员采取了真帐假算、假帐真算的错误方法,这在许多饲料企业的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利润、等最为关键的环节上都有所体现,最终会影响到饲料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此同时,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并不会随着会计人员的离去而消失,而是会一直留下来,对企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并且很多情况下因为长期不清理、不支付、不索要,随着会计人员的变动与升迁,最终出现了大量的呆账、坏账与死账,严重影响到了饲料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赊销问题难以解决

赊销问题难以解决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赊销问题难以解决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饲料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这一问题的出现部分是因为饲料企业销售模式的随意性过大所导致的。举例来说,部分饲料企业受到本单位的利益驱使而选择人为的操纵企业经营业绩,并且受到部分饲料企业会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的影响,使其在销售额度统计时没有按照规矩办事,反而是凭借着主观的意愿进行业务处理,其结果就是非常严重的夸大、扭曲了销售业绩,最终严重的影响了企业销售额度的真实性。

(三)缺乏足够专业训练

缺乏足够专业训练主要是指部分饲料企业在会计核算人员入职之后没有提供全流程、必要的企业知识和行业知识的专业训练,从而使得会计人员因为对于这一行业的了解不足而影响到了会计核算的精确性,进而出现了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对于饲料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熟悉饲料行业相关的学科,如法律、税收、管理、农工、生物等,而不能够单纯的掌握会计知识就觉得满足。故企业需要通过完善的入职后训练来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保证会计人员的素质。

三、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问题对策应当具有全面性,以下从强化违规行为处理、杜绝虚假会计信息、做好会计人员培训等方面出发,对于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问题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强化违规行为处理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的第一步是强化违规行为的处理。饲料企业在强化违规行为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准确的把握好政策界限,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减少偏离与误差的可能性。其次,饲料企业在强化违规行为处理的过程中还应当按照我国有关财政部门对于实施会计监督方案以及财政检查工作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来更加深入细致的做好检查工作,并且通过认真编写处理程序来应对查出的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最终降低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饲料企业在强化违规行为处理的过程中还应当以法律为准绳,来明确并划清责任,在会计数据无误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与处罚,从而能够让会计整个检查工作更加的扎实可靠,最终能够使其处于稳步的推进。

(二)杜绝虚假会计信息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的关键是杜绝虚假会计信息。一方面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性来抑制和杜绝造假帐,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其次,通过合理的提升会计管理在企业内的工作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树立会计执法主体形象和威信。与此同时,饲料企业在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还应当进一步的规范会计核算流程中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从源头上治理问题的效果。此外,在杜绝虚假信息时饲料企业还需要通过堵塞漏洞和防微杜渐,来切实的抑制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最终能够通过建立实物负责制来将帐外固定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入帐,并顺利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做好会计人员培训

饲料行业中会计核算离不开对于会计人员的全面培训。饲料企业在做好会计人员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到会计核算工作的涉及内容广并且专业性强,因此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稍有不慎,则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故针对这一情况则饲料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抓好会计核算人员的有关饲料行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工作、以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最终能够以此为基础来达到对于会计核算人员的全面培训效果。其次,饲料企业在做好会计人员培训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于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最终能够让饲料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具有条理性与规范性。

(四)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审计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及时送到治理层;财务人员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上报单位负责人,及时纠正偏差,同时建立内部财务审计制度,授予审计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履行审计职责;审计部门对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发现的不合法、合规以及没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等等违规行为,有权责令财务部门整改,必要时可聘请外部有资质的审计机构,真正把饲料企业的会计核算贯穿经营发展的全过程。

四、结束语

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切实的促进饲料企业的升级与转型,故饲料企业只有及时的发现会计核算中现存的问题,并且予以及时的解决,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章瑜.加强会计工作促进饲料企业升级[J].饲料工业,2015,09(19):21-23.

[2]黄娜娜.论基于价值链会计的成本核算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7,01(10):42-44.

[3]马章瑜.浅谈饲料加工企业有关会计科目和产品成本项目[J].饲料工业,2013,05(30):45-47.

[4]项春明.谈谈饲料门市部的会计核算[J].财务与会计,2014,09(15):29-31.

会计专业训练范文6

关键词:计专业课 合作学习 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42-02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新在美国兴起且至今都盛行不衰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效果。由此,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中也逐渐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笔者在带领研究团队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课堂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心得与体会,以期与同行共享。

1 教师对合作学习课堂的透视

合作内容:整合教材是保证。要让合作真正能开展起来,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是合作有无必要的前提。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之中,主动参与到教学素材的运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学生可以收集到的材料,运用学生有感知、熟悉的教学资源,运用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素材。所以,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保证。专业实训中,我们将会计岗位分成出纳、往来结算、存货、资产、资金、职工薪酬、财务成果7个岗位,运用企业的原始资料和教材理论进行整合,达到校内实训即企业真实实践的效果。

小组组建:自主选择与合理搭配。到底小组合作采用哪种建组模式?是异质型合作小组?还是同质型合作小组?或者是组异同混合型合作小组?还是别的形式的合作小组?因为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合作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都不是一致的,我们说,只要合作学习的宗旨在教学中得以体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到底是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已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会计实训中,我们把学生按企业的实际岗位设置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每组4—6人,个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岗位要求进行合作训练。当一个训练项目结束后,再交换岗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熟悉不同岗位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要领。

小组长: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要合作必须要建组,要建组必须要有组长。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在一个合作学习的团体中,一个带头人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他是教师的好帮手,是学生的小先生,是连接教师与学习小组的纽带。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合作材料的分工与配合,组员之间的互帮互助等都需要小组长安排与协调;组员的学习困惑与取得的进步都需要小组长向老师汇报;小组中开展学习的技巧和实施都需要小组长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掌握和运用。所以,小组长的人选选择是各合作学习小组能否顺利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专业实践中,小组长的选择基本是那些专业知识比较好,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学生来担任。

汇报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在合作学习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不是教师点名让小组成员发言,主动回答问题的往往是思维敏捷、成绩优秀、性格外向的学生,他们霸占了小组中发言的话语权。那些思维迟钝一点、成绩落后一点、性格内向一点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对参与课堂合作失去兴趣,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所以,在专业实训中,我们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学习落后一点的学生,更是让他们多发言,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更好的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率。

习惯的养成:合作能否坚持的基石。一开始开展合作教学时,我们的教师非常不习惯这种方式,不知不觉中就又回到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去了,学生也十分不适应,不愿意、不习惯、不知道怎样合作,还是多倾向于“单干”。通过强硬的要求,合作内容的整合,合作技巧的传授,合作内涵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在会计专业课堂中逐渐能较好的运用这中教学模式了,学生也逐渐喜欢上这种课了,教学的效果大大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有了改善,课堂学习明显有了活力。实践证明,只要不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断领会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使我们的教学面貌得到大大地更新的,我们的教育会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

技能的培养:合作取得成败的关键。要想避免在合作中出现七嘴八舌、人云亦云、盲目服从、沉默不语等想象,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尤为重要。首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在会计专业训练中,我们的小组分工如下:组长或召集人——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发言人——讨论结束后,代表本组成员负责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介绍;时控员——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时间和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另外还可以安排噪音控制员等。其次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能心平气和的,学会自我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检测评价: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教育不管你平时如何教学生、学生能力怎样、学生成绩提高了多少,最终考试成绩不好,不能考过同轨班级,任何教学都是无效的。而职业学校因为缺少应试的压力,所以在衡量学生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怎样,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没有,专业技能掌握的怎样,学习方法掌握的怎样,学习习惯改进了没有等,考试成绩已退居二线。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的衡量标准也完全不一样,只要看到学生在进步就是好的,要立体化、多元化、纵向横向结合,多看学生的优点,少批评学生的缺点,多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少打击学生的上进心。

合作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合作教学课堂,合作是主宰、是准则、是方向。但不是任何时间、任何教学内容、任何场合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通过实践发现,许多合作看上去很滑稽,明明很简单,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回答的问题我们也在进行合作讨论;或者一个问题太大,不适宜在课堂讨论,我们也让学生讨论,最终时间到了,而结果却得不到统一等。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在会计专业实践课上逐渐的统一了思想:很简单的问题一律不讨论;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律放在课后;超出学生能力的问题不列出;有争议的问题改用其他形式等。教师要灵活掌握课堂,适时、适地、适人地采用不同但又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

2 学生眼里的合作课堂

我喜欢上专业课了。通过会计专业课合作学习的实验,以前就业班级中上课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逃课等现象已经不见了,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开始参与到小组学习、讨论中来了,虽然在专业基础的掌握上他们还不是很好,但能从不要学转变为我要学了,这就是进步。对于成绩原本就不错的学生更是高兴学专业课了,学习氛围的改变、学习环境的转变、学习内容的整合,使他们学起来更加的卖力,不但课堂学习十分投入,课后还主动查找资料、向行业老师傅请教问题,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文明礼仪等都得到了提升。

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因为喜爱,所以专心,才能进步。”这是在我们问学生为什么现在的学习成绩能有如此提高时他们的回答。我们的学生不是智力有问题,也不是无可救药,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堪忍受应试教育带给他们的压力,所以当他们看考试试卷、看到多如牛毛的试题、看到重复无数次的作业,他们选择了逃避。但自从专业实践课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后,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每次成功的喜悦,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重新焕发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们才能取得进步。

我要维护小组的荣誉。合作学习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更重要得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课堂的评价中,一般教师都侧重于对合作小组的整体评价,所以组与组之间会经常竞争,作为每个小组的成员为自己的小组荣誉,必须积极的参加到小组的各项活动中去,极大的刺激了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小组荣我荣、小组落后我耻”成为每一名成员追求目标。

我是组长,虽很累,但很快乐。作为小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组长,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压力很大,对外是小组的代表和形象,对内是小组的成员和负责人,小组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和组长的决策与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组长对小组成员的驾驭能力,自生的领导能力,专业知识的能力,与其他小组合作、竞争能力各方面都关系到小组的最终成绩,所以组长很累,但是很快乐。每一次小组获得的成功、小组取得的每一滴进步、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都与组长的辛勤付出紧密不可分割,都是小组长人生成途上的宝贵财富。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是笔者个人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实践的一点体会,仅作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其中,不断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