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1

为了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对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通过采取相应课程改革措施,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复杂问题能力。阐述课程改革对工程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

卓越计划;过程流体机械;工程教育;课程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1],我校于2011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过控)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目前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学院及省重点建设学科。本文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基于工程教育理念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目前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情况,阐述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改革与相关措施。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及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问题的现代工程师。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

“卓越计划”是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改革,企业深度参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3+1”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联合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现场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即:学生入学后,累计3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内完成理论和部分实践环节的学习,累计1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完成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卓越计划”前期基础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2]:产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组织,但仍处于刚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认证体制。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过程流体机械课程需培养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具有问题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二、加强学生工程基础知识应用能力

过程流体机械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教学环节中,课程设计是应用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考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以前的课程设计中,通常是方案确定后,其设备运行的参数也随之给定,每个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利用相关标准或者规范进行数据计算和绘制相应的图纸,从本质上讲,这样的设计仅仅能算上一次作业,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学生完成了相关的设计内容,但却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与本课程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理解的不到位,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改革后,为了更好的运用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增加设计题目的多样性,只提出最终符合工程的要求而不指定具体设计方法,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而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2~3人一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设计题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从选题、论证、设计到最后提交设计成果,各小组成员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也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设计题目应简单明了贴合实际,不能太复杂,学生可以充分运用相关工程基础知识去论证所假设出来的各种设计方案,当多个设计方案提出后,需要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实现的难易程度以及在设计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等,比如在设计某种使用条件下的压缩机时,首先需要工作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对满足条件的各种类型的压缩机进行工作原理、应用范围、性能特点和运行调节方法等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样,通过对各种方案的综合比较,进一步梳理了设计目的,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明确了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使学生不会感觉到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毫无用处。

三、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研究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按照工程教育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培养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培养学生具有问题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以前的培养方式仅是通过实验或者课程设计等来实现这一要求,学生虽然完成相关要求,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所做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在工程应用中的具体作用与价值,若出现类似问题仍摸不着头脑无法解决,显然这种培养方式是不合时宜的。改革后的过程流体机械,可以通过实验、实习或实训等环节让学生真正的接触设备,进一步加深对设备的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和实物在发生事故时,应多加分析研究,以避免日后遇见同样的问题。对于实验,改革后我们将开放实验室,特别是对一些演示性实验,其没有时间地点限制[4],对有疑问的问题,可以随时返“工”重做,使学生更方便、及时的理解与掌握一些流体机械的典型结构与原理。比如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如果对本次实验对所测得的数据没弄清楚或者处理数据时发现有疑问之处,可以随时和老师联系再次重新做一遍实验,直至弄明白为止,学生通过再次的实验,对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也进一步加强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是抓好工程教育的重要保证。目前我校过控专业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对工程教育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我校毗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经与包括吉林石化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建立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学实训基地与研究基地。在校外实训环节中,学生累计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完成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同时,不定期的聘请工程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对学生在实训等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培训相关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对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不仅为学生充分展示了与流体机械相关的设备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等,也为学生进一步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技术指导,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这一点也符合了工程教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

四、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评估教学质量成果导出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OBE教育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如何合理地对各项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对课程的改革及持续改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后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5]的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实训成绩。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及依据如下:(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依据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时学生的出勤以及态度来评定,这也是对工程教育认证中要求中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社会责任感等的具体体现。(2)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评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数据能力,在出试题时,遵循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为主这一原则,充分考察学生对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20%,在实训阶段,由企业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做专题培训,对过程流体机械相关的设备类型、工作原理、选型依据等做详细指导,并给学生布置与培训内容相关的大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知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设备类型并附有相关的文字说明,最后还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准备PPT等进行汇报。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依据实训阶段的表现情况、大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汇报时的表现等综合评定。通过此项考核主要是评估学生的正确协调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经过实践证明此项也达到了初步的培养效果。但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工程教育理念所提出的考核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精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心血研究工程教育的目标分解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应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课程改革对工程教育的促进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施,学生所获得的能力基本可以达到工程教育的目的。具体表现在:(1)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讨论和对学习心得的总结和思考,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责任感;(2)任课教师在“教”这一环节,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提炼和组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3)通过一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相关的过程流体机械的结构特点与原理,熟悉相应的工艺流程的控制参数与仪表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4)通过相应的校内外实习或实训,使学生对工程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学生对工程设计的态度和信心发生了转变,为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背景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增加了学生对工程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但需注意的是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每一教学环节都是逐步发展及前后呼应的[6]。具体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六、结语

卓越计划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涉及面广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根据工程教育理念改革后的过程流体机械,对提高学生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卓越工程师教育仍属于新兴事物,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但远远不够,仍需要不断努力与实践,所以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势在必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卓越工程师的背景下,基于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持久工程,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研究,持续改进,继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书根,赵延灵,王振波,等.卓越计划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压力容器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8):179-182.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朱玉.CDIO工程理念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39-140.

[4]杜书廷,尚世宇.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119-121.

[5]潘树林,卢朝霞.“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改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S1):81-83.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2

关键词:流媒体技术;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5-03

一、引言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规定,为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授课效果,需要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然而目前,虽然各个高校都在建设精品课程,并且都将教学录像上网,但是却存在很多录像画面不清晰、播放不流畅等问题。而且,网络的传输能力有限,如何在有限的传输能力上播放更高质量更流畅的视频录像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流媒体技术正是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项技术。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流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

二、精品课程录像建设标准及现状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版)中规定,系统需符合国际标准,如流媒体采用RTP、RTCP、MMS、RTSP等流媒体协议。服务器端视频文件建议使用RMVB、RM、WMV、ASF、FLV或AVI格式,编码方式采用Mpeg-4标准,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建议视频格式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帧速度为30fps、大小为320*240。客户端能够支持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RealPlayer等常见媒体播放器,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音视频课件,并可对音视频课件实现播放、暂停、停止、跳跃等功能。[2]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各个高校积极申报精品课程,陆续在网上了教学录像。最初这些录像大多采用单机拍摄,画面比较单调,清晰度也相对欠佳。后来,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大多采用多机位拍摄,然后进行编辑,最后再成网上流媒体格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专门建设一个多媒体录播教室来录制精品课程,这种录播系统将教师上课的实况和屏幕录制下来,然后以流媒体的形式输出,直接可以作为精品课程申报使用。[3]目前上网的精品课程录像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有的录像加载很慢,缓冲时间很长,导致用户没有耐心等待;有的录像虽然加载很快,但是画面很不清晰;有的录像没有快进或者快退,无法实现跳跃功能,只能一口气看到底等。

三、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媒体技术是指将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收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它是一种解决多媒体文件播放时网络带宽问题的“软技术”。流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这种流式传输方式不仅使启动延时大幅度地缩短,而且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极大地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间。[4]

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是流式传输。用户(Web浏览器)通过HTTP/TCP与Web服务器交换信息,获取流媒体服务清单,用户从中选择相应的流媒体服务后,向媒体服务器提出相关请求;然后客户机的Web浏览器启动相应的媒体播放器,通过RTP/TCP从媒体服务器中获取流媒体数据,实时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客户机的媒体播放器需要实时通过RTSP/TCP(UDP)与媒体服务器交换控制情息,媒体服务器根据客户机反馈的流媒体接收情况智能调整向客户机传送的媒体数据流,从而在客户端达到最优的接收效果。[5]

四、流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录像的质量和播放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流媒体技术在教学录像制作与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录像的质量和播放速度都大大提高,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一一阐述。

(一)流媒体文件格式及相应播放器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网上播放视频要求的提高,流媒体文件格式越来越多,每一种流媒体格式文件都需要有相应的播放器才能够播放,因此制作者在教学录像时,应考虑到客户端电脑是否安装了播放视频文件所需要的播放器和XVID编解码器,一般在制作教学录像页面上需要提供相应播放软件的下载链接或说明,特别是使用了最新编码技术的视频一定要作相应的说明。[6]WMV、ASF格式文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流媒体格式文件,需要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才能够播放。RM、RMVB是Real Networks公司开发的流媒体文件格式,需要RealPlayer才能够播放。FLV即Flash视频,它文件通常较小,下载较快,在网上播放起来也比较流畅,因此,FLV视频文件在网上用得越来越多。FLV视频需要客户端装有Flash Player才能够播放。

在服务器端,教学录像制作与人员需要将流媒体视频嵌入到网页中才能够让用户方便地通过打开某个网页来直接浏览视频。将WMV、ASF、RM和RMVB格式视频嵌入网页的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在网页代码的相应位置插入具体代码即可,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只探讨一下如何将FLV视频嵌入网页。将FLV视频文件嵌入网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将FLV视频导入到Flash软件中,并输出为SWF文件,然后在网页中插入该SWF文件。第二种方法为在网页中直接插入FLV视频。Dreamweaver 8提供了在网页中直接插入Flash Video的方法。在Dreamweaver中新建一网页,选择“插入|媒体|Flash视频”,弹出“插入Flash视频”的对话框,在相应位置选择具体的FLV视频并做一定的设置即可。

(二)WMV格式的视频不能快进快退的问题

到网上的WMV格式的精品课程视频,很多都存在不能快进或快退的问题。这是因为该WMV文件里面的时间索引数据损坏或者不存在,所以不能快进,也不能退后、任意时间跳跃等,只能一口气从头看到尾。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处理工具“视频修复器”修复或者重新建立时间索引,一种是把该文件转换成MPEG、RMVB等其他流媒体格式。

(三)视频不清晰或者播放不流畅的问题

在网上播放精品课程视频时,经常会发生视频加载很快但却不清晰或者视频虽然很清晰但加载却很慢的情况,这是因为原始视频在转化为流媒体格式时比特率(码流)选择不合适。一般建议转化视频时,考虑到某些较差的网络环境,比特率选择200kbps左右,这样可以使视频质量和播放速度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网络环境较好,传输速率很快,比特率可以选择300kbps甚至更高,这样在保证播放流畅的情况下,可以让学习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录像。

(四)用户不同情况的适应问题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范围大,用户的水平和层次具有多样性和不可预期性。因此,编码时应尽量采用便于学习者使用的文件格式。目前,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众多,一般安装该操作系统的电脑都会装有Windows Media Player,因此,对于WMV和ASF格式的精品课程视频一般用户都可以播放。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电脑上面都装有Flash Player,而且FLV流媒体格式的优越性也日益凸显,因此,FLV格式也成为精品课程视频格式的一个不错选择。

另外,精品课程的用户众多,用户的网络情况也多种多样,为了适应用户不同的网络情况,可以采用微软公司Windows Media Technologies的多比特率智能流功能,它可以自动检测网络状况并选择合适比特率的流媒体文件。那么在制作流媒体文件时,就必须使用多比特率对视频进行编码,创建包含以不同的比特率编码的多个流媒体文件。一般而言,考虑到学习者使用的网络带宽不同等因素,可同时选择低、中、高3种比特率。为了避免编码后的文件过大,同时选择的比特率不可过多。[7]

五、结语

精品课程录像是申报精品课程的一个必要环节。现在国家规定精品课程要实现全程上网,就是要把精品课程全部制作成教学录像放在网上,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制作精品课程录像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制作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时,应充分利用流媒体技术,在保证录像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录像的播放速度,让更多的人共享到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DB/OL].

http:///new/zhengce/Announces_detail.asp?Announces_ID=13

[2]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DB/OL].

http:///details?uuid=9cb10d55-1267-1000-088e-5ef033508626&objectId=oid:9cb10d55-1267-1000-088d-5ef033508626.

[3]吴锦荣.高校精品课程录像制作的技术分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9,(4).

[4]马武.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罗云峰,朱秋萍.流媒体通信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数据通信,2002,(6).

[6]陈俊,舒晖,王以伍.谈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0).

[7]迟言.流媒体技术在中医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11).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3

关键词: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考试改革

课程考试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同时又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和反馈与激励的作用。因此,考试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确定考试的内容与方法,正确发挥考试的功能,既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又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数学目标,既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又不同于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它要求在兼顾学生理论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我们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探索。

通过《工程流体力学》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水力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工作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该课程对学生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这不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乃至日后工作都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使期末考试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且需要对课程考试进行改革,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一、传统考试存在的问题

1.考试方法单一

该课程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主要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单一的笔试试卷的弊端是机械死板,强调对基本概念与原理记忆的考核,忽视了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学生习惯了教师考前划重点,突击复习的备考模式,基本靠死记硬背获得高分,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根本没有理解,更不可能有综合应用的能力。

2.考试内容单薄

教材是教师命题的主要范围,教材以外的知识往往被排斥在命题范围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在考试内容上仍依赖教材,不出学生没见过的题目,必然会使学考分离,也扼杀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试形式固定

期末的考试形式无非闭卷与开卷两种,但《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果只以一种形式进行考试,必然会缺失对课程某种能力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考查得不全面。

二、改革考试方式的研究

1.增加实践环节考核

考试不应只局限于教师对学生传授的基本知识理论,可根据课程与专业特点,增设课程实践动手环节,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将部分章节留给学生自学,查阅资料,撰写报告,比如孔口与管嘴的出流问题,教师适当引入研究方法,提出某工程应用要求,由同学自学完成各种管嘴的分析、计算,提出应用策略。

2.丰富期末考试内容

对于期末试题的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例如问答题中有这样的题目: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试用伯努利定律解释其中的道理。再如选择题:当陨星在天空中下坠时,其划过的白线是什么?备选答案有流线、迹线、等势线、等流函数线。以上两道题新颖生动,比单纯地考查伯努利定律和流线与迹线的概念更具有创造性,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内容上也应适当体现油气储运的专业性,比如可以在拱顶罐模型上考查静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在输油管线上考查水头损失的计算,等等。

3.完善期末成绩评定

考核总成绩中适当比例计入期末试卷成绩、小测试成绩、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课后作业、课前提问、平时出勤成绩,综合评定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只占50%,其他五部分各占10%。对于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期末考试,可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闭卷形式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题型可以是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和简单计算。通过开卷形式考核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可为一些综合性的计算题和分析题,如:简单管网的计算、简单管网系统运行工况的分析等。对学生容易不认真对待的作业和出勤两项,做出详细的规定。在课后作业方面,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次作业。如果发现作业雷同,此次成绩记为0分。每缺交1次作业,直接扣3分;缺交3次作业,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在出勤方面,缺席1次,直接扣3分;缺席3次以上,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多元化全方位地评定学习成绩,不但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保证公平公正性,降低考试的功利性。

三、考试改革的实施与探索

新的考试方式在油气储运09级与10级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上课无人缺席,同时杜绝了不交作业及抄袭作业的现象。(2)学习热情高,效果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善于思考,与教师的知识探讨增加。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流体力学知识的掌握扎实全面,在日后专业课的学习中受益匪浅。(3)整体成绩与08级对比有所提高,及格率升高,优秀率升高。

新的考试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增大教师的工作量,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考试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所以在已尝试的考核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充实完善,使《工程流体力学》的考试更能促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优与劣,并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程远鹏,白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08,210.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4

关键词:物流管理;项目课程; 评价体系

本文按照当前教学第一线最关心的三大主题进行设计,一是课程方案的评价,重点研究在项目课程体系中,如何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评价。二是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探讨在新课程体系中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设计、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三是学生的评价,研究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评价。在设计理念上根据项目课程的要求设立新的评价标准,即按照以下三个标准进行评价: 第一、在职业课程的课程方案评价中应当突出“能力目标”,改变目前课程方案评价中“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课程方案。第二、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考核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第三、采用恰当的任务能力训练进行考核,在考核中,必须有明确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职业岗位上的任务,训练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学到相关知识,获得实际成果来作为考核标准。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进行过6轮项目教学改革,项目课程体系得到了初步的完善。如何评价项目课程体系,本人认为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一、 对项目课程方案的评价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处于辅助地位,突出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上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横向综合各有关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化课程方案。课程方案评价重在考察课程方案是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为主。课程项目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适切度;课程项目与学生兴趣、发展需求的一致性程度;课程项目与学校可获取的课程资源的协调程度;课程项目设置的合理性;教师是否具备开设这门课的意愿、知识和能力;课程设置是否按项目化课程模式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课程目标阐述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是否合理;课程的实施策略是否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等等。

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课程标准的评价以及教材的评价。

1.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

包括对课程编制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相关问题的评价,它是完善课程计划的一项工作。

2.课程标准的评价

是对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恰当性作出判断。

3.教材的评价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对教材的评价,核心是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它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二、对项目课程教学的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的关键在于制定出明确而又客观的标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把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所以教师本人的学识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佳,这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案不同。而教学方案的好坏,教学策略的优略,是靠诊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的。因此评价教师的教,通常是以教师拥有知识的数量大还是小,面宽还是面窄,渊博还是肤浅;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等为标准的。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而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新的课程模式必须有新的评价方式。

1.课堂教学的评价

教师选取的学习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的评价;教案是否符合项目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否体现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否能娴熟、合理地使用项目课程教学方法,是否能在一堂课内尽可能使用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项目课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得多于1/2;教师是否起到了主持人的作用;是否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对课堂上突发的情况是否有能力做出妥善的处理;是否完成了教案的内容;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2.技能教学的评价

包括对教师传授的技能准确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评价。

3.教师创新精神的评价

对本专业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要求教师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必须按照当代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来做。

三、对项目课程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学生素养的评价。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对学生学业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训练,而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业的能力评价又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这些能力又可归并到职业技术能力来进行评价。

1.学业的评价

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专业能力是适应某一行业相关工种业务和技术的能力。对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它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

对学生方法能力的评价: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研究教材,提高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评价;对学生在自行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在评估工作结果等活动中形成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的评价;它强调方法的逻辑、合理性。

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项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要有适应性;对学生具备和社会交往、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组织表达、社会参与的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创新性的评价。

2.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情感、态度、自强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评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项目课程评价体系在实践中还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今后应将项目化考核体系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为重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2]韩承江:《高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探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袁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高职特色技能考核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7―6

作者介绍:钟鸣(1983-),男,江苏太仓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5

[关键词]课程网页;人格结构;浏览轨迹;眼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38-07

一、引言

时下,网络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普遍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交流平台。而从网络获取信息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浏览网页。随着越来越多的课程网站进入教学领域,网页也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介质。课程网页的可用性问题也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传统网页可用性研究主要通过用户指标统计,问卷调查等入手。但是页面吸引学习者主要是吸引学习者的视觉,即通过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机制,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实现一种隐性的信息传播。而学习者视觉行为的研究相对比较欠缺,研究者很少从用户的浏览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眼动仪的发展,眼动行为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网页的可用性研究中。眼动仪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方法无法直接分析用户内部行为的不足。为网页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

本论文就是通过分析不同人格结构用户群体的网页浏览注视点时间的分布规律、区域注视偏好、网页内容、网页结构等因素的眼动行为差异,来研究不同人格结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的一些眼动行为特征,总结出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在不同的课程学习网页中浏览轨迹的特点,为课程网页的设计提供新的考量因素。

二、相关的研究

每个用户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顺序,呈现一定的浏览轨迹,自从眼动设备逐步成熟,眼动分析技术也被引入网页设计的研究,研究者们开始使用眼动仪记录分析网页浏览轨迹,进行相关的研究。2006年4月,美国长期研究网站可用性的著名网站设计师杰柯柏・尼尔森(Jakob Nielsen)发表了一项《眼球轨迹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大多数用户在浏览网页时都不由自主的以“F”形状的模式阅读网页。该研究为网页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基本结构,为此后网站的页面布局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页面设计的眼动研究,各大门户网站开始大量地购买并使用眼动仪研究自身网页的用户视觉体验,为改进网页设计提供科学的支持。

有关网页浏览的眼动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是从影响网页浏览的页面因素着手研究在网页上传达的信息元素对网页浏览的影响;另一个是从网页浏览人群本身去研究不同群体网页浏览的特点。

1.关于影响网页浏览的页面因素的研究

影响用户浏览网页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在网页上传达信息的通常是感性的元素,比如文本和图像,而这些元素会影响用户的浏览轨迹。用户容易被网页上的图片吸引,正如一些研究显示,用户往往倾向于先浏览报纸上的图片来获取信息,然后才是阅读文字内容。网页上的图片同样相对于文字来说更容易吸引用户,用户在浏览网页时首先就会注视网页上的主题大图。正因为用户处理信息时一般都是先处理图形图像,所以图片和图形影响用户形成不同的视觉层次。通过适当的安排这些文本和图像等视觉元素,建立一个“视觉层次”,可以很自然的引导用户浏览网页。比如,对象的大小在视觉感知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象越大重要性就越高,因为它处在较高水平的视觉层次。

其次网页上的视觉元素的位置布局同样会影响视觉层次,在页面顶部的内容往往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并不奇怪,就像人们往往认为标题在页面的上方。在网页上创建一个可视化的层次结构可以使网页内容更容易被用户理解,使网页更具可用性。网页布局对注视点数目、总扫描距离和注视时间影响显著。不同网页布局的首视点分布象限差异不明显,但在同样布局下不同象限的首视点分布差异显著。被试在视觉搜索时,“T”型网页布局的绩效优于其他网页布局。网页布局的研究表明,网页布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

此外网页的色彩也对用户浏览网页的轨迹有较大的影响。界面背景、文字以不同色彩方式呈现在网页中,被试无论在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还是眼跳距离差异都较为明显。同色系的运用会使整体和谐、舒适,适合教学主题内容的表达:冷色调的背景色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且不易产生疲劳感。色彩的不同亮度搭配对学生信息加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亮度差值大,被注视的次数多,注意次数多,但易产生疲劳感。在颜色变量对浏览再认的研究中表明,颜色变量的主效应表明,蓝色词的浏览再认成绩最高,黄色词最低。显然颜色对于用户浏览影响比较明显。

2.不同群体网页浏览的特性研究

除了网页上页面因素对用户浏览网页的影响外,用户自身的特点也对网页浏览有重大影响。群体的浏览特征可能受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浏览特征。这些就形成的网页设计面向不同用户的不同设计需求,为网页设计定位提供新的参考要素。

如孙林辉等人在《大学生网页浏览的眼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通过实验证明了男女在浏览网页时存在明显的区域偏好。经t检验,不同性别之间的平均注视点时间的差异很显著。结果暗示,在浏览网页时,女性可能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在研究不同年龄的浏览差异中,Soussan.D.jamasbi等在Y一代(年龄在18到32岁之间的人群)浏览特征的研究中,显示Y一代可能会比其他世代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偏好。正如以前的研究显示视觉吸引力和在页面上的最大图像大小呈正相关,以及页面上的视觉吸引力和页面上的的字符数呈负相关。而老年人可能更喜欢在屏幕上有大量文本,他们经常阅读满屏幕的文本。研究得出Y一代可能更喜欢包括一个主要的大图像,名人图片,文字较少,并带有搜索功能的网页。

不同国别的用户由于存在社会文化的差异,浏览网页时也有不同的特点。在中、美、韩用户眼动浏览区域比较研究中发现,中韩用户更倾向以扫描、打圈的方式阅读网页,也就是都采用O式浏览。同时,中韩用户更喜欢往返于各个内容区域,说明他们阅读时比较随意,会整体去看一个页面。相反地,美国用户比较关注细节,也很少这看一眼那看一眼,美国人更多是采用5式浏览,而多数美国人趋向于从中心向浏览。由此得出不同地区人群的网页设计不同需求。对于采用整体思维方式(holistic thinkers)的中韩用户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扫描页面整体,而且以一种非线性的浏览方式,因此内容安排可以较为灵活。对于采用分析性思维方式(analytic thinkers)的美国用户来说,页面布局要非常清晰,每个信息区域都要有区别于其他的特点,导航部分也尤其重要。

在相同文化背景和年龄的群体中,本身由于人格类型的不同也存在着认知方式的差异,也就是用户的人格特点会影

响用户的认知习惯。本研究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入手研究不同人格结构群体对不同结构网页的浏览轨迹差异。我们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网页设计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因素。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来确定被试的人格类型。艾森克人格理论(Eysenek's personality theory)是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提出的以人格结构层级说和三维度人格类型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在人格结构差异上我们不考虑大学生中男女性别对结构差异的影响,但是考虑同一个体的复合型人格气质。因为有研究结果显示,人格类型复合型气质的人多于单一型气质的人,男女大学生在气质类型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大学生元认知水平差异与人格气质类型相关显著。胆汁质、抑郁质和抑郁-胆汁质学生元认知都处于低水平状态,而粘液-抑郁质学生元认知则全属于高水平。其中认知水平高的人在浏览网页时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少,认知水平低的人浏览网页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不同人格气质的群体的认知水平差异,作为本研究浏览网页的轨迹差异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实验主要是运用眼动仪记录用户的眼动行为,通过分析用户的眼动行为得出浏览网页的轨迹。眼动仪可以直接考察用户内在的认知加工过程,使实验数据更加可靠。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的眼动特性,主要内容为:网页浏览时注视点的分布,区域注视偏好以及人格结构、网页布局等因素对被试眼动行为的影响。通过将网页分为3(上中下)×3(左中右)的9个区域,使用眼动仪记录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浏览网页时首次注视这些区域的时间,注视这些区域的时间长度。总结网页浏览是区域注视顺序及注视时间长短分配,从而得出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网页浏览轨迹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

1.实验设备

实验采用瑞典Tobii公司生产的非头戴式眼动仪,这款眼动仪不需要戴眼镜或接触,看起来就像一台普通的显示器给用户创造了一个自然的环境,被试能够自由地浏览,经常会忘记他们正在被记录眼动行为。同时,这款眼动仪的配套软件Tobii Studio能够设置每个页面的播放时间,确保每个页面的测试时间。在整个实验中,实验者能够通过的屏幕观看参加者的眼动行为,眼动仪能够测试出被试的注视点分布、注视时间、兴趣区域首次注视时间等数据。实验的视觉刺激材料通过眼动仪上17寸的TFT屏幕呈现。

2.被试选择

随机选择24名在校大学生,每个被试对于网页浏览都较为熟练。

3.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5个温州大学精品课程网站首页: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国际结算、中小企业创业实务、地基处理。这5个网站的都是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资源与一般的网络资源有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其有较特定的使用对象,是为相应的课程教学而开发的。主要用途是辅助教学,因此,网站的可读性、可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可用性高的网站,各类不同特点的用户都可以很方便的从页面上获取信息也可以更好的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的5个网站都是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布局风格(具体见表1),选取这5个网页进行研究有更好的代表性和实践意义。

4.实验过程

(1)使用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测试人格类型;

(2)根据人格类型测试结果确定被试;

(3)导入预存在电脑里的网页截图,设置每幅图片播放时间15秒;

(4)让被试坐在眼动仪前,调整眼动仪到使用状态,告知被试实验要求,并对被试的双眼进行定位和校准;

(5)让被试浏览5个网页截图,在浏览的这段时间里被试没有强制的任务要求,这种设计符合人们浏览网页习惯。

5.实验指标

(1)人格类型

通过艾森克EPQ人格结构测试量表确定被试的人格类型。其中多血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粘液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但灵活。胆汁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控制力弱,反应快但不灵活。抑郁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高,耐受性低,随意反应低,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慢,刻板固执。其中,多血质、粘液质的人群认知水平较高,胆汁质、抑郁质的人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2)区域浏览顺序及区域注视时间

将网页分成9个区域(如图1):3(左中右)×3(上中下)。根据每个区域首次被注视的时间确定区域浏览顺序,区域注视时间直接通过眼动仪配套软件获得。

(3)注视热图

注视热图可由眼动仪软件直接生成,图中的颜色代表注视时间的多少,其中红色代表注视时间最多,黄色绿色依次递减。注视时间越长意味着更多的认知努力。

四、数据与分析

1.人格类型

测试结果显示,有人表现出两种人格类型,其中测试结果表现为多血质的有10人,粘液质11人,胆汁质7人,抑郁质4人。多血质与粘液质类型的人较多,抑郁质被试人数较少,样本过小,对最终网页浏览轨迹的测试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2.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网页浏览区域差异比较

根据网页9个区域首次被注视的时间排序,得出了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结果表明,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网页浏览顺序也不同。浏览顺序如图2所示,其中浏览顺序均值越小,说明该区域越早被注视。分析5个网页上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均值,得到了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区域浏览时间分配排序(如图3)。

由图2和图3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四种人格结构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和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其中区域浏览顺序中,多血质人群和粘液质人群的曲线比较相似,胆汁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的曲线比较接近。比较9个区域注视时间分配可以得出,胆汁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的大部分区域注视的时间多于多血质人群和粘液质人群。这也是由这四种人格类型的特点所决定的,多血质与粘液质类型的群体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胆汁质与抑郁质人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决定了这四种类型的人群浏览网页时区域浏览的顺序。

进一步地对这四种人格类型的区域浏览顺序和注视时间进行差异性比较(用SPSS进行T检验)后得到了以下结果:

(1)多血质群体与粘液质群体对比

在浏览顺序上,所有9个区域的P值都大于0.05,也就是说这两种人格结构的群体在浏览网页时,这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总体差异不明显,另外也可以从图1中看出,这两种人格类型浏览网页时9区域的浏览顺序曲线也非常接近。从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上看,9个区域中,这两种类型的群体在大部分区域上的时间分配差别不大(P>0.05),在中右区域P值为0.04

(2)胆汁质群体与抑郁质群体比较

9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差异不大(P值均大于0.05),同样可以从图1中看出,这两种人格结构的被试网页9区域浏览顺序曲线很接近。进一步分析这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后发现,这两种人格结构群体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差异也不明显(9个区域比较P值均大于0.05)。

(3)多血质群体与抑郁质群体比较

9个区域中浏览顺序差异较大的区域为上右区域(P=0.04

(4)粘液质群体与胆汁质群体比较

有三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均值差异明显,分别是中中区域(P=0.03)、中右区域(P=0.39)、下右区域(P=0)。另外这9个区域注视时间的分配上,上右(P=0.25)、中中(P=0.39)、下右(P=0.03)这三个区域两种人格结构的群体差异较大,上右区域粘液质注视时间为1.95S多于于胆汁质的1.38S,中中区域粘液质注视时间4.40S多于胆汁质的2.76S,下右区域粘液质的5.55S少于胆汁质的7.71S。

3.不同人格群体注视热图比较

以国际结算精品课程网站首页为例,多血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4所示(红色部分表示注视最多的部分,黄色和绿色的递减),粘液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5所示,胆汁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6所示,抑郁质被试注视热图如图7所示,由图可见,四种不同人格类型的被试在网页上注视时间在区域上分配的不同,多血质更多的注视网页的左侧,粘液质的更多注视网页上部,胆汁质更多注视网页中间偏右上的部分,抑郁质更多的注视网页中间部分。这四种人格类型的被试在注视热图中也有共同点,网页上的图片比文字得到更多的注视时间。但是从多血质到抑郁质,文字得到的注视也越来越多,从这四张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多血质在文字部分的注视时间很少,粘液质的在文字部分的注视时间稍微比多血质有所增加,胆汁质的又比粘液质的在文字部分注视更长时间,抑郁质的在这四种人格类型的被试中,注视文字部分的时间最多。

从这四张图中还可以看出,多血质被试的注视热图中红色部分相对较少,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的红色部分依次递增。也就是说多血质被试在网页上长时间注视的区域较少,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在网页上长时间注视的区域依次增多,这说明多血质人群在浏览网页时付出的认知努力最少,抑郁质的人在浏览网页时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多。

通过对用户浏览网页时的注视点顺序图的分析(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首页为例),发现多血质的注视点分布的区域比较广(图8),几乎遍布整个网页,而注视点的平均注视时间却比较短。抑郁质的注视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图9),注视点的平均注视时间相对较长。这也说明了抑郁质类型的人在浏览时需要比多血质人群更多的认知努力。不同的结构的网页这种差异也有不同,将注视点分布差异分为5级,不同网页多血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注视点分布的差异大小见表2。

4.相同人格结构不同网页浏览差异

对比同种人格类型被试(以多血质为例)浏览不同网页时的眼动行为数据后,发现在不同的网页中用户浏览网页的轨迹差异也较大。主要体现在注视点分布,区域浏览顺序,区域注视时间的差异上。9区域浏览顺序均值如图10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网页上区域的浏览顺序总体差别不是很大,如网页的中间区域被注视的时间都比较早,网页下部区域被注视的时间都比较晚,垂直方向呈现出中-上-下的顺序。进一步对这五个网页进行差异性分析(t检验),得到了这五个网页9个区域浏览顺序的差异,其中差异显著的为创业实务首页上左区域和其他网页同个区域的浏览顺序均值(P=0.01),创业实务首页中中区域和现代教育技术中中区域的浏览顺序均值(P=0.01),创业实务首页中中区域被注视的顺序明显早于现代教育技术首页的同个区域,创业实务首页上中区域被注视的顺序则晚于其他页面。

比较这5个网页中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图11),我们发现,不同的网页间,各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差异还是很大的,在差异存在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共同点,每个网页的下部区域的注视时间都很少,尤其是页面右下角是注视时间最少的区域。同样的对这5个页面的9个区域注视时间进行了差异性分析(t检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1)创业实务首页:

上中区域(P=0.00)、中右区域(P=0.00)、下左区域(P=0.014)这三个区域与其他页面的相同区域差异很大,其中上中区域的注视时间少,中右、下左区域的注视时间多。

(2)计算机网络首页

上左区域(P=0.03)、上中区域(P=0.28)、下中区域(P=0.02)这三个区域与现代教育技术首页相同区域差异明显,这三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均多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同区域。

分析浏览不同网页的眼动数据得到,在布局合理,图片、文字排放总比例适中的网站(如图12)注视点分布比较广,各人格类型的被试之间的眼动差异较大。而网页布局单一,图片数量较少,有大量文字的网站(如图13),用户的注视点的分布就相对集中,不同人格类型的被试之间差异不大。总体来说,用户首先浏览的是图片、导航,然后才是网页上的文字,用户对图片的注视时间也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注视时间。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网页浏览轨迹的差异的眼动实验,并对眼动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网页浏览的不同认知特点

多血质、粘液质人群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总体认知水平较高,在浏览网页时付出的认知努力较少,注意力容易分散。胆汁质、抑郁质人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浏览网页时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注意力集中,能长时注视某个区域。

2.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网页测览轨迹的差异

其中多血质与粘液质的网页浏览眼动数据差异不大,只有两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差异较明显。另外胆汁质类型的群体和抑郁质类型的群体在网页浏览是眼动数据差异也不明显。多血质人群、粘液质人群分别与抑郁质人群、胆汁质人群网页浏览时9区域浏览顺序以及9个区域的注视时间分配都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让我们对现有的网站可用性评价体系有了新的思考,现有的评价体系在对网站进行评价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的不同用户的特点及差异,这可能会造成评价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本研究,在以后的网站可用性评价时,可以加入用户特点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3.网页的内容、布局对被试浏览轨迹的影响

布局结构合理,图片文字比例适中的网页(如国际结算精品课程网站首页),注视点在各个区域内的分布比较平均,高注视区域也相对较少,各种人格结构群体间的浏览轨迹差异较明显。而网页布局结构单一,有大篇文字却只有少量图片的网页(如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首页),注视点分布就比较集中,高注视区域集中出现,不同人格结构的群体网页浏览轨迹差别不大。这是因为布局合理,图片文字比例适中的网站,视觉吸引力大的区域较多(如网页上的图片),浏览网页时需要的认知努力较少。而网页布局单一,页面上大段文字的网页视觉吸引力大的区域很少,不管什么类型的用户很容易只被网页上少数的图片吸引,浏览网页内容时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这提醒我们,提高网页的视觉吸引力能够提高网页的效用,在设计网页时,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网页的浏览效率。

4.不同网页布局对不同人格类型网页浏览轨迹差异大小的影响

网页不同的区域上不同人格结构群体的浏览数据差异大小也有不同,5个网页中多血质人群与抑郁质人群注视点分布的存在不同差异,按从大到小次序:现代教育技术首页、国际结算首页、创业实务首页、地基处理首页、计算机网络首页。由于5个网页是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网页提取,网页结构差异不是特别典型,没有在结构差异上做特别设计,所以仅仅得出差异存在的现实,无法量化差异因素。具体差异因素研究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

六、研究展望

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运用到课程网页设计、网站可用性评价中,在进行网页设计时,考虑不同网页布局对用户浏览轨迹的影响能够设计出适合大多数目标用户使用的网页。本次研究是首次依据被试人群的心理特征来进行人群划分,进行网页浏览轨迹的差异比较,希望能为网页设计的目标群体针对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任何的网页设计都是针对相应用户服务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网站的可用性研究,针对目标群体的眼动研究,和目标人群的分类研究应该成为课程网页设计及其评价研究的新视角。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1YJC880145)的研究成果。

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94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职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特别强调岗位的适应性。为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课程体系应把能力的提升过程和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有机结合,即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行动导向为基础。行动导向强调“为了行动学习”与“通过行动来学习”这种方式,来凸显现代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

物流工程技术专业是适应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孕育而生的新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适应面广,能力要求高,特别是综合职业素养要求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就需要有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作支撑。

2“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

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是以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为出发点,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课程教学实施的一种新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它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岗位需求为依据,职业生涯为背景,工作结构为框架,工作过程为基础,工作任务为载体,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3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开发

31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

本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如下图所示。

课程体系开发思路32“行动导向”的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321明确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能力要求

高职物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流企业以及各类生产企业与商贸企业的物流部门的相关岗位:配货与配载、设备管理、物流设备生产及租赁管理人员、仓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等。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高职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结构如表2所示(见下页)。

322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市场调研,按照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构建了“一个平台,两个方向”的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个平台”即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要的通用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平台,“两个方向”分别指物流自动化方向、冷链物流方向和物流设备管理方向。通用专业学习领域的主要课程有电工技术、机械制图、应用数学、AutoCAD、机械设计技术、仓储与配送实务、物流装卸搬运技术与设备、物流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八门课程。专业方向学习领域(课程)如表3、表4所示。

表2能力结构要求一览能力领域支撑课程通用职业能力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现代礼仪创新创业能力相关专业课程及实践实训课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应用能力应用数学专业职业能 力物流业务流程的实操能力仓储与配送实务、运输实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设备操作、生产制造、租赁及维修应用能力机械设计、工程制图、钳工实训、物流设备维护管理物流软件操作应用能力系列软件操作设备维护管理物流设备维护管理电气产品调试和电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力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

表3工程设备管理专业方向学习领域(课程)一览序号学习领域(课程)名称总学时实践比例1机械制造技术6850%2使用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6870%3机电传动与控制6450%4液压与气动技术6450%5工程项目管理6450%6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3250%

表4物流自动化专业方向学习领域(课程)一览序号学习领域(课程)名称总学时实践比例1自动控制原理6450%2单片机技术6450%续表

序号学习领域(课程)名称总学时实践比例3液压与气动技术6450%4PLC技术应用6450%5电气控制技术3250%6传感器技术3250%

323 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实施的环境要求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需要必备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指教学组织的硬件条件,如实训条件、师资条件等,软件环境主要指保障教学组织的管理制度等系列保障措施。

4结论

通过研究并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物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践运行,将课程体系构建与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需求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为学生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谭耀华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J]教育研究,2012,30(12):129-130

[2]赵志群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J]职校论坛,2008,360(20):1

[3]徐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6):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