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网络广告 不正当竞争 法律规则 虚拟宣传 促销行为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各项活动。这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广告也就应运而生了。所谓网络广告就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经营性广告。网络广告不同于平面媒体广告,有其非常多的独特特点,如:独特的表现性,可链接性,快速的传播性,客户广泛性等等。由于这些特点,网络广告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网络广告的不断增多,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
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经营者的利益。为此,研究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问题,对于改善网络广告的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分析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思路。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管理中,不单要把握其表现形式,更要有效地利用法律来进行规范,通过加大对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规制力度,来完善对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管理,从而还经营者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分析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广告不断的出现,随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形式,主要包括:网络广告虚假宣传,有奖网络广告不正当促销行为,网络广告非法网页链接,网络环境下域名争议中的不正当竞争,网络环境下以框传输技术进行的不正当竞争,网络环境下以埋字串技术进行的不正当竞争。
(一)网络广告虚假宣传
众所周知,虚拟宣传是传统广告中最为经常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广告中,这种虚拟宣传依旧是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具体体现是,在网络广告中,采用较多的含糊词来迷惑消费者,从而达到虚假宣传,引起消费者注意的目的。在这种虚假宣传中,同类产品的消费者自然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二)有奖网络广告不正当促销行为
所谓有奖网络广告不正当促销行为是指的一些网络公司,通过提供奖品来吸引顾客的注意,从而达到推销的产品的目的。该行为是通过对相关产品的有奖推销,来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达到不正当竞争的后果。这种不正当行为在电子商务类网站和综合性网站上不断的出现。例如:我们在网页上经常会看到“点击该处,可获大奖”的对话框。用户受到大奖的诱惑而点击,这样经营者不但推销了广告,也通过点击率来赚取了广告费。这完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三)网络广告非法网页链接
非法网页链接就是通过超级链接技术让用户在主页中直接链接到其他网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他人网站的广告浏览者人数和广告收入,该行为直接造成了不正当的竞争。比如我们在浏览需要的网页时,会被链接跳出其他的网页,比如游戏网页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用户进入该网页,不但影响了其他网页的浏览者数量,还增加了自己经营网页的阅读者人数。
(四)网络环境下域名争议中的不正当竞争
域名争议就是指的域名权属争议问题,恶意注册和善意注册是其两种不同的类型。所谓的善意注册,也可以叫做狭义域名权属争议,就是指的相关的企业对自己的各种信息,比如商标,名称等等,没有及时的注册,而与他们相关的名称被他人以相同或类似的名称先登记,在这种情况下,争议就会发生。这就是所说的网络环境下的域名争议问题。
(五)网络环境下以框传输技术进行的不正当竞争
以框传输技术进行的不正当竞争问题是一种特殊的超级链接不正当竞争形式。在此技术下,在屏幕上的视框为该网站的广告等商业信息,在某一视框内或区间内则呈现其他网站的信息。由此可见,该方式就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六)网络环境下以埋字串技术进行的不正当竞争
行为人所埋设的字串往往是某些着名商标、商号,或者是与这些着名商业标志相近似的符号。所以,该行为被视为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思路
通过对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的研究,发现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各类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此,我们必须有效的完善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的法律存在的不足,接着重点探讨了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法律完善思路。
(一)目前现行的法律存在的不足
目前对于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问题的相关法律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规范竞争行为进行了有效的规定,但对于新生技术保护却没有更多的规定;第二,缺乏对网络广告主题的确定问题的规定,也缺乏对虚假广告和关键词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的有效规定;第三,现行法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不能有效满足各类出现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法律完善思路
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法律完善思路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宗旨的有效完善;对于网络广告主体规制的有效完善;增加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对于不正当竞争有关法律条款的有效完善。
第一,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宗旨的有效完善
在以规范竞争行为,维护竞争秩序为主的情况下,确立不阻碍新技术发展的原则。基于此立法宗旨,对于与网络新型技术有关的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建议做出严格性的规定。
第二,对于网络广告主体规制的有效完善
在司法实践中,凡是在网上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广告主都可以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当事人,其利用网络广告从事不正当竞争的活动都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第三,增加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
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所列举的部分涉及广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扩大解释,使其适用于网络广告的领域。
第四,对于不正当竞争有关法律条款的有效完善
对于以上新增加的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应相应地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条款。同时增强“一般条款”的效力以扩大适用范围,保持法律的稳定性。
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对传统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网络广告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特点,归纳出了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同时对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新科技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以此为传播媒体的网络广告开始迅速发展并且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新广告形式。与传统的通信技术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相比,网络的高新技术特性、信息传播的海量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也使得以其为依托的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无论是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上还是在传播范围、信息传播能力、传播条件等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表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科技时代的信息传播需求,我们需要得到一个全新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
1广告信息传播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广告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是在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广告信息传播的新特性提出来的。它们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和特色,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下面介绍这几种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是广告传播模式的最基本模式。它是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心理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提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线性模式,又简称“5W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广告信息传播过程包含的五大要素是: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1)、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种模式应用在广告发展的初始阶段,直观简洁地描述了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传播要素之问的关系,但是这种线性只能反映信息的单向流动模式,不符合传播活动是循环往复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初级原始的广告传播模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1.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由于线性模式并不能体现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施拉姆在其提出的“奥斯古德一施拉姆双向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做了修正,提出了具有大众传播特性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见图2)。
施拉姆模式是对线性模式的一种超越,强调了传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并且增加了传播活动中的反馈环节。它说明了传播从一般走向大众的趋势,以及大众传播将逐渐作为社会的一个结合部分的趋向。
在这个模式下,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广大受众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问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每个接受者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
1.3 ELM模式
1983年由心理学家Petty.ERechard和John.TCaeioppo提出的详尽可能性模式,简称“ELM模式”,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信宿反应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见图3)。
“ELM模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信宿接收信息后产生的反应,并且将信宿处理信息的动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纳入人们的视野,强调了信宿的处理信息的动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重要性。该模式下,广告主体可以对广告效果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然后相应地调整广告传播方式及内容,从而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但是ELM模式忽略了传播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要素——信源主体与传播渠道的复杂性,这是这个模式最大的不足之处。
1.4马莱茨克的CMR模式
1936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G.Malezke)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建立了复杂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称为“大众传播场模式”(见图4)。
在CMR模式中,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在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加上了社会与传播的关系因素。传者和受者双方都受到来自3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在传者方面,具有主动性的同时又在承受着“信息的压力”,即来自传播媒体的强制性;对应的,受者也不能随意地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同样承受着媒介的压力。模式中的“感觉和效果”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信息作用于受者,同时受者也反作用于信息。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考虑到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因素,描述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关系,并且注意到了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者和受众的强制性以及传者或受者的自我形象因素、个性因素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广告主体对客体以及传播渠道的关注,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广告传播模式。
但是由于“CMR模式”的反馈信息是建立在受众的自发反应上的,因此难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受众的主观倾向而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网络广告信息传播模式及其优势
2.1相关概念
2.1.1网络广告的含义
网络广告(Web advertising)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广告形式。综合来看,网络广告是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以数字代码为载体,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而的异步传播的具有声音、文字、图像、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传播形式。从法律角度讲,网络广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广告是指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在网站或网页上以旗帜、按钮、文字链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广告。广义上的网络广告是建立在广告的法定特征的基础之上:即凡符合广告的有偿性、依附性、目的性、商业性特点的网上信息都可界定为网络广告。广义的网络广告定义将有利于对网络广告实施更严密的管理。
2.1.2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特征
(1)传播范围极广,不受时空限制。网络广告的受众是与互联网相连的所有计算机终端客户,它是一个由遍及世界各地的各种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广告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系统把广告信息24h不问断地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获得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广告效应。
(2)优秀的交互性。网络信息共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尤其是当富媒体广告技术出现以后,先进的视频流或音频流技术结合flash、java等程序,使广告作为一种服务,加强了受众和广告主之间的互动,成为优秀的广告策略和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
(3)能准确有效地统计受众数量。网络广告可通过访客流量统计系统或者是服务器端的访问记录软件追踪访问者在网站的行踪,以及这些用户查阅的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这不仅有助于广告者了解广告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广告商评估广告的效果,从而审定广告投放策略。
(4)非常强烈的感官性。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集文字、声音、影像、图像、颜色、音乐等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将产品或市场活动的信息展示在用户面前,立体醒目,广告效果好。
除此以外,网络广告信息传播还有实时、灵活、成本低廉、针对性强和准确性强等特点。
2.2网络广告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几种传统广告信息模式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几种传统的广告信息模式相互之间的异同点及各自的利弊。在这个基础上,笔者结合网络广告的特征,综合了在网络环境下广告信息传播的新特点,归纳了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见图5)。
网络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广告主和用户之间双向的信息沟通。在网络平台上,广告信息的发送和接受可以是同步或者是非同步的,这就构成了交互的可能,这种交互可以体现在广告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方面。这种反馈是平等、互动、即时的。在新模式中,广告受众具有一种网络信息获得者和实际购买者的双重身份,同时两种身份可以自由地转换,这无疑是网络广告最大的优势所在。
如图5所示,网络广告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广告客户把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网络上的网络广告商制作成广告信息展现到广大受众面前;另外一种传播方式是传播者直接通过广告公司自行制作网络广告,然后通过网络输入并且传播给广大受众。广告的目标接受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自主地去选择想要观看的广告信息。温柔可亲的交流与沟通取代了以往的强势信息灌输,尊重了受众的意志,也充分体现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受众对广告的反应以及对产品的要求和意见。从而迅速及时地采取行动,调整和修改广告策略,广告信息的传播也因此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总而言之,网络广告传播模式与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相比,其强大的交互性、可控性、高效性是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无法比拟的。
2.3网络广告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势
网络广告传播的即时、互动特性使得传播的双向沟通成为可能,出现了“一对一”的营销关系.并且改变了传统广告中的“推”式劝说,改为“拉”式的沟通方式。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广告正因为其独特的特点而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2.3.1“一对一”的传播渠道
网络通过整合形成了一些专门服务一些特定市场或者行业的“频道”或者“社区”,用来满足那些具有独特的人口或者心理特征的群体。这种网上整合使得网络广告主能够根据每一个高度定向的市场或者顾客,定位特定的目标群,设计高度个人化的信息和媒体的沟通,“一对一”对他们进行销售,将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2.3.2良好的反馈通道
网络广告可以使顾客和广告主之间实现通话,进行双向沟通。在广告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网络广告主可以准确、真实地进行广告调查,了解广告效果,顾客也可以对信息进行清楚、快速的回应。广告主可以通过追踪这些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和服务策略,从而实现广告预期的营销目的。
2.3.3准确的效果测量
网络广告主可以通过网络广告管理软件以及网络访问量分析软件获得的不可估量的信息量。网络广告的一些独特的效果变量,如点击率、点击流、广告曝光次数、网页阅读次数等.使广告主可以快速地得到准确的结果,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营销策略。
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3
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有时会被拿来创意传统媒体广告。但是通过比较人们会发现,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的创意更适合运用认知失调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传统媒介广告创意中的局限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体系由许多认知因素组成,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而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又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关联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两个关联因素之间呈不协调关系。例如:“吸烟有害健康”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认知因素;“我每天喜欢饮用少量的酒”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呈协调关系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而和“医生要求我戒酒”是呈不协调关系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当人们认知体系内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协调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内发生了不协调,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①。
在通常状况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在相互协调的认知体系内接受各种信息,从而使个人的认知体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但是在现实的信息接触过程中,由于个人差异的存在以及所接触到信息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人们不可能只接触符合自己认知体系的信息。有的信息可能完全是新信息,有的信息则可能是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相矛盾的信息。当这种异化信息冲击个体的认知体系时,就会与原有的认知因素呈现出不协调的关系,从而导致认知失调和心理紧张。上面提到的“我每天喜欢饮用少量的酒”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某个个体的关联协调认知。但当出现“医生要求我戒酒”的认知时,该个体一直以来的协调认知就可能被打破。此时,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②。在刚才的例子中,该个体有多种选择可以恢复平衡,如遵守或忽视医生的建议等。
在传统媒体广告中,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来引起受众注意,从而改变受众认知的广告创意也是存在的。例如奥格威的名篇《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就是利用了眼罩与整个画面的不协调来衬托出穿该品牌衬衫的男人个性十足。但是由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具有主体传播性强、传受双方互动性弱等缺点,使得受众不容易消除紧张、恢复认知协调,从而限制了认知失调理论在广告创意方面的发挥。
二、网络广告的特点
1994年10月,美国《热线杂志》站点卖出了全球第一个网络广告,开创了因特网的广告新时代,也标志着数字媒体开始成型。1997年,英特尔的一幅468×60像素的动画旗帜广告贴在了Chinabyte的网站上,这是中国第一个商业性的网络广告。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球因特网上的广告产值已经达到60亿美元,而且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③。而在这高速增长的背后,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或者说巨大优势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
⒈网络广告传播的广泛性。据报道,目前因特网已经连接到了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到去年年底全球使用人数超过5亿,我国更是达到了1.11亿④。无论从传播的广度来看,还是从覆盖的人口来说,网络广告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⒉网络广告传播的非强迫性。这一点主要是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不同。广播电视被称做“流媒体”或“线性媒体”,意思是说广播和电视的播放像流水或直线一样一往直前。这是因为在广播和电视中播出的节目是事先安排好的,广告也是早就设定好了,到哪个点放哪个节目是一定的,它不会因为受众不愿看所以安排好的节目或广告就不播了,受众有时是在不得不看(听)。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电视的广告传播存在强制性。而网络世界中,由于在同一网页中可浏览的信息众多,网民可以选择不看广告,因此网络广告要想引起受众的注意,良好的创意就至关重要了。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广告传播更看重的是受众的主动点击。
⒊网络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强。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广告相比具有定向传播的特点。互联网上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网站,比如汽车类的“中国汽车网”,医疗卫生类的“三九健康网”,IT类的“中关村在线”等,即便是综合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等也有自己非常专业的下属频道。相应的,在这些网站上投放的与之内容相关的广告就非常有针对性,因为浏览这些网站的网民不是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就是潜在消费者。他们对该类广告信息比普通人更感兴趣,因而主动点击率更高。另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商家还能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向其邮箱发送特定的广告信件,将现实世界中针对性很强的DM(直邮)广告网络化。
⒋网络广告传播的互动性强。传统的大众传媒具有很明显的“传强受弱”的特点。也就是说,传统的三大传媒中,传者就是媒介,受者就是公众,二者泾渭分明,是典型的“主体―客体”的传播,互动性差。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民可以自由传播信息、发表评论,成为了一级传播主体,因此传统的“主体―客体”的传播就演变成了“主体―主体”的传播,传受之间互动性大为增强。网络中的一些竞猜、投票、游戏类广告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特点。
三、认知失调理论与网络广告创意结合的可能性
由于网络广告与传统的广告相比具有以上明显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克服了在传统媒介中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创意广告的种种不足,为认知失调理论的运用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因而将该理论更多地运用到网络广告的创意中就成为了可能。
首先,网络广告传播的非强迫性使得认知失调理论的运用成为一种必然。非强迫性使得注意广告成为浏览点击广告的前提,所以如何使网民在众多的网页信息中率先主动地注意到广告并产生一定吸引力就成为创意的关键。由于人们习惯于在协调的环境中接受信息,网页中偶然出现一两条“反常态”的广告往往会迅速地抓住网民的眼球。
其次,真正的多媒体技术为认知失调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多种途径。网络广告是建筑在高速信息通信和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具有光、电、声、讯的综合动画效果,对各界网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⑤。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带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视频广告已经出现在了网络中。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在网络广告创意中尽情地展现各种认知失调的表现形式。
再次,网络广告中强烈的主体与主体间的互动为认知失调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认知失调后的认知恢复是受众对广告创意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媒体广告创意中认知失调运用受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性差,失调之后受众往往嫌麻烦不愿或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恢复平衡。比如报纸广告有时故意设置悬念造成受众的认知失调,而受众又不会通过主动寻找更多的信息去恢复它,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回避广告,从而影响了广告效果。但在网络中,各种悬念广告、游戏广告、投票广告等,受众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得到答案从而恢复平衡。因此,网络广告中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简单了,人们就更愿意接受这种方法了。
四、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创意网络广告的几种常用方法
⒈设置悬念。悬念广告是指通过在广告中设置悬念,引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关注情绪,然后通过解释悬念,使受众记住相关的商品或劳务信息。传统的媒介广告中,广告信息通常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⑥。如此一来,受众可能会由于一次或几次连续解不开悬念而选择放弃。相比之下,由于网络悬念广告的答案就隐藏在链接背后,受众只需点击就能解悬,所以更受网民的欢迎。例如某家网上购物公司为了征集注册会员,选择在一家门户网站上了一则悬念广告,标题一语双关――《就怕你不“点”我》。此题一出,立刻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好奇心,短短一天注册人数就达上千人。
⒉比例失调。现实世界中,人们对物体大小的知觉是有一定认知习惯的,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人们的认知失调。以前有个“声乐”牌的旅游鞋广告,主画面就是运用了一支高达4米的巨鞋来突出这个品牌。网络广告中也经常使用类似的手法。例如人们在网站上看到的旗帜广告大都采用648×60的横幅形式或120×270的对联形式,而IBM公司推出AS/400电子服务器的时候,大胆采用了148×800的长幅形式。它通过纵向的延伸,可以表达的内容比普通广告多,对于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也是如虎添翼。同时,这种形式的广告在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很好地满足网民的好奇心理。
⒊合成艺术。该手法是将商品通过某种方式“注入”到人们熟知的艺术作品中去,构成新的整体。由于被“注入”商品本不是该艺术品的一部分,使人觉察到与原作品的差异,产生认知失调。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还能帮助建立商品与该艺术品的联系,使商品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艺术作品声誉的迁移,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由于网络广告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新型广告,利用各种图形软件合成形象十分方便,所以合成广告在网络世界中比较常见。例如达・芬奇的著名油画《蒙娜丽莎》就曾被许多商家利用进行广告宣传。其中一则网络广告便是给蒙娜丽莎佩戴上了一只钻戒,让闪闪发光的钻戒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生关系,以此凸显出该品牌钻戒的珍贵。
⒋版面失调。运用这种手法的前提是网民在浏览网页时,特别是一些经常访问的网页,往往感觉会有一些固定的版面安排,比如搜狐和新浪的邮箱总是在最上方,搜狐的首页新闻在屏幕的左侧,而新浪的在屏幕的右侧等。但是一旦有一天以上的安排突然发生变化,可能就会导致网民对熟悉的网站很不适应。所以除非极个别情况下(比如“雅虎中国”由于对网站定位把握不准,先后将主页由综合门户网站变为纯粹的搜索引擎,后来又变为半门户半搜索主页),网页版面的总体安排一般很少发生变化。但是广告与新闻不同,网民不会按部就班地去浏览它。在旗帜广告被广大网民习惯性的接受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不定时地插入一些“另类”旗帜广告就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一汽马自达6新款汽车的网络旗帜广告就曾经以汽车的形状出现在新浪首页中,完全摒弃了传统旗帜广告周边的条条框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反时空、语言失调、倒置失调、生理失调等也是认知失调的一些方面,也经常运用在网络广告创意中,具体的运用方式可以由以上四种触类旁通,在此就不再做过多的赘述了。
总之,认知失调理论是广告创意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基础理论,特别是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该理论对广告如何引起受众的注意和认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广告较之其他形式的广告更适合认知失调理论的生存,因此运用该理论创意的网络广告必定会越来越多,而且更加有效。
注释:
①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14-第215页
②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311页
③杨坚争等:《网络广告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6页
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1月17日
⑤杨坚争等:《网络广告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2页
⑥马谋超:《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第47页
参考文献及论文:
① 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②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③杨坚争等:《网络广告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版
④ 马谋超:《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⑤陆红梅、张广宇:《认知失调理论在达成软广告心理效应中的作用》,《苏州教育学院报》,2004年9月,第21卷第三期
⑥ 杨英梅:《网络广告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4
【关键字】网络营销战略分析,网络营销战略选择,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
一、网络营销战略分析
(一)成本费用控制。开展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网络营销通过互联网改造传统的企业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并通过整合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企业成本费用最大限度的控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
(二)创造市场机会。互联网上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它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世界每一个地方。利用互联网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可以远及过去靠人工进行销售或者传统销售所不能的达到的市场,网络营销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新的市场机会。
(三)让顾客满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比让顾客满意更重要。利用互联网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介绍、技术支持和订货情况等信息放到网上,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性的了解有关信息,克服了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企业和消费者的极强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网络营销能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为企业节约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成为可能,实现以更低的价格购买。
二、网络营销战略选择
(一)确定网络营销战略目标。企业要引入网络营销战略,首选要清楚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实现什么目的,同时根据企业产品销售渠道特色、用户人群、采购商需求特性,选择一种合理的网络营销模式,企业实施网络营销,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种类型的目标。一是销售型网络营销目标。该目标是指企业借助网上的交互性、直接性、实时性和全球性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信息展示。二是服务型网络营销目标。该目标主要为顾客提供网上联机服务。顾客通过网上服务人员可以远距离进行咨询和售后服务。三是品牌型网络营销目标。该目标主要在网上建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加强与顾客的直接联系和沟通,增加顾客的品牌忠诚度,配合企业现行营销目标的实现,并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四是提升型网络营销目标。该目标主要通过网络营销替代传统营销手段,全面降低营销费用,提高营销效率,促进营销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网络营销战略选择
企业网络营销战略的制定应根据自生的特点及目标顾客的需求特性,选择合理的网络营销战略。
1、留住顾客增加销售。保留一个老顾客的价值相当于争取五个新顾客。通过网络营销可以达到更好地服务于顾客的目的,从而增强与顾客的关系,增加顾客忠诚度,从而留住顾客,提高公司销售量。如石家庄博安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得出一组营销数据:1个客户使用他的产品并得到了满意的服务,客户会影响周围25位客户,因为与企业的广告或宣传相比,使用者的亲身感受最客观、最公正;同时其中8个人客户会产生订购欲望,1个新客户会发来采购订单,这就是顾客的市场辐射效应。通过满意的售后服务,建立企业与客户间的密切关系,从而留住、巩固老客户,吸引更多新客户,实现通过网络营销达到增加销售的目标。
2.提供有价值信息刺激消费。这种战略可通过网络向客户连续地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新产品信息、产品的新用途等,而且可根据情况适时地变化,保持网上站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这些有用的新信息能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从而增加购买。
3.简化销售渠道节约成本。使用网络进行销售对企业最直接的效益来源于它的直复营销功能。利用网络实施直复营销,对顾客而言必须方便购买,使顾客减少购物的时间、精力和体力上的支出与消耗。对企业而言达到实现简化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减少管理费用的目的。
4.让顾客参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利用网站设置的讨论区或网络社区,吸引客户参与同行或志同道合者互动交流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因为交流者所交流的内容都是围绕参与者感兴趣的主题展开的,这对参与者很有吸引力,使他们能获得―种内行鉴赏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驱使他们反复传播企业的产品、服务、文化等内容,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
5.提高品牌知名度获取更高利润。走品牌运营道路的企业可通过网页的设计来增强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通过网页的设计,突出品牌宣传,树立整体的企业品脾形象,建立顾客忠诚度,实现市场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三、网络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
(一)网站建设和推广。网站建设和推广是网络营销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内容。首先,企业应制订合适的网络营销计划方案和预算计划,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其次,企业要做上网前的软硬件准备。最后,就是企业网站的、推广。一个完整的网站营销方案,除了在网上做推广之外,还很有必要利用传统营销方法进行网下推广。
(二)网络广告营销。网络广告是最常见的网络营销手段,较之传统媒体高额的广告费,网络广告低成本、有效、快捷的优势明显体现出来。网络广告可在自己门户网站和知名站点上做。网络广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随着网络广告形式的不断翻新,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最合适的广告形式更加简洁、清晰地展示企业优势信息。
(三)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在知名搜索引擎注册是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之一。而关键词搜索是最常用的一种网络营销策略,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可实现高级定位投放,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关键词,相当于在不同页面轮换投放广告,因而总体营销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广告效果。
(四)电子邮件营销。邮件营销是一种强主动式营销,是与顾客沟通的最便捷的方式。企业可建立电子邮件列表并让潜在顾客登记注册,然后定期向老顾客、目标顾客发送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新产品、新服务介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 (五)网上销售促进。网上销售促进就是在网上市场利用销售促进工具,刺激顾客对产品和服务产生较快或较大的购买。互联网在刺激产品销售的同时,还可与顾客建立互动关系,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对产品的评价。
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当网络界面设计从上世纪末成为平面设计领域中的新生代,这股强劲的新生势力将印制媒体设计的视觉传达原理和相应的网络技术融合为一体,由此新的交流平台应运而生了。书籍设计是平面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印制媒体设计中的代表。本文主要从新生网络界面设计的特点和表现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其与书籍设计的差异性与融合性,旨在辨清两者的特色与发展方向,寻求两者融合的新思路,希望能更有效为今后的网络界面设计与书籍设计指引方向,发挥两者设计的特色,服务于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及网络的兴起,网络界面的出现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界面设计作为平面设计阵营中的新生代,展现出数字信息时代下崭新的艺术设计语言。当今是书籍设计与网络设计共存的时代,实体与虚拟的并存,呈现出各自设计特征与发展方向。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视听要素与所展现出的设计语言的新面貌,为已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新的展现平台。网络界面设计除了运用印制媒体设计的构成原理与视觉要素,还具备了其特有的鲜明特征。网络界面设计的新特征展现在视觉艺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中。作为新生代的网络界面设计是对印制媒体设计的继承和发展,其与书籍设计相比有着其鲜明的特征。
一、新特征
(一)互动的距离。书籍设计呈现出一种“只读艺术”,阅读者在品读过程中往往是被动的。而网络媒体艺术是一种“可读写艺术”,浏览者可在登陆后实时关注,并在相关内容上进行浏览、反馈和答复等等,实现“零距离”交流互动。设计师将设计良好的界面、网络技术开发和网络交互性进行结合,将使网页浏览者实现自由的、主动交互的选择,这些对于书籍阅读来说基本无法实现。
(二)线性与非线性。从书籍所呈现的内容文字来看,其呈现出“线性”排列,受其印制品的物理结构与相关内容空间编排的制约,这种由头到尾线性文本的编排,使读者产生单一方向的内容认知的过程。读者在筛选内容后,在阅读中是遵循一行一行的由前向后的读览方式,这就体现出“线性”阅读的特色。网络界面设计打破了传统文本排列的架构。链接实现了文本阐述、拓展、补充等若干部分的内容。读者根据需要将排列的文档一部分一部分的划分开,确定自己的阅读中心,在屏幕上将阅读空间内容重组,从而实现自主的个性化的文本阅读意义。
(三)单一媒体与多媒体。多媒体的发展成为网页界面设计的流行趋势,与书籍设计这种单向媒体相比较而言,其优势是集成图形图像、音效音乐、以及视频动画于一体,促使视觉触觉听觉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多视点的传达信息,吸引观者。这种多表征的信息集合表现产生了“1+1>2”的效果。网页模拟出真实的场景这是书籍设计无法体现出的效果。这种多感设计已成为网页设计中争相展现的面貌。
(四)空间扩展。书籍版面展现出来的是平面二维空间,而网络界面往往是二维和三维的共同体。三维空间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增添了新的维度,从而满足人对空间心里真实的需要。同时,界面的层层串接使浏览者在网页内容之间循序往复的互相套接,架构出层层深度的脉络,吸引人们深入认知。
(五)即时性。信息的时效性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书籍编辑印制的时间过程往往比网络编辑的过程要缓慢。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界面的设计特点,设计人员将编辑完整的网站或网页于网络,那么即可完成。这样往往节省了书籍印制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段,从而在第一时间将鲜活准确的信息广泛的传播,网络信息的即时性特点也就体现了出来。另外在网络中互动的平台中,往往也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例如:论坛中的相关讨论和问题的回复,都体现出此特点。
(六)广告的灵活性。作为互联网上新兴的一种广告形式——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广告也就应运而生了。网络广告是一种结合传统的广告形式与网络应用技术的一种全新形式。网络广告与书籍广告相比而言,主要可以从沟通性、信息性和效果性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书籍广告中,由于书的特质致使其沟通受众面有限,书中的广告信息内容往往和书籍相关,效果大多倾向静态的图文信息,这样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给人的感官刺激较单一。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一些新的广告方式,如:书签广告,随书附赠品中加入广告等,但与网络广告相比而言单一化的特征明显。反观网络广告的特质,其信息沟通模式是多样性、实时交互性流通,避免了书籍广告那种将信息灌输式的,用印象去劝诱目标受众成为消费者。同时其信息覆盖面更广泛、信息容量更大,信息综合表现效果更强。
二、差异的表现
(一)书籍封面与网站首页
就书籍封面而言,其间的图形和文字等元素编排相对固定,效果方面也是据其内容设计出静止且有内涵的风貌。而网站首页表现手法灵活度大,往往会结合动态与音效等手段来一一呈现。引入式和主题式是网站首页展现的两种主要手法。引入式往往使用动画或图形图像在首页,主要是利用少量的文字和氛围去制造出一个对网站总体的展现和引入。而主题式主要指首页上方以导航条为主,下面出现若干分类信息。此类首页以文字居多,分栏表现便于检索。由于这样的网站信息量较大,因此在查阅期间往往需要滚屏浏览。
(二)版面与界面
1、书的目录与网页导航。翻开一本书,想了解本书的内容,往往会先浏览目录。目录是本书的提纲挈领,呈现的方式主要是各章节标题与页码组成,静态的组织加入纸张的质感无不显现出书卷之气。网页中起到“目录”功能的位置是导航条。其间只强调标题而略去页码,静态与动态的紧密结合,声效与变幻色彩的加入无不展现出导航条的特色。2、版心与分栏。书籍版面中的版心一般相对比较大、内容集中在版心内部,尺幅变化相对不大,整本书的分栏比较规范统一化,如:单栏或两栏等等。留白率是指版面与空白之比,留白率的恰当使用会提升视觉效果和信息的认知度。与书籍版面相比,网页界面的版心和分栏相对更灵活,留白率更大。版面色彩之间的运用与衔接变化更丰富。3、文字与图底。网页界面不像书籍版面那样分出左右两页,并按前后注明页码。网页间链接靠的是层层的链接,编排中的文字和图形灵活多变,往往出现加底色或底图的形式。从字体角度来看,书籍设计时软件中可选用的字体种类较多,作为网络界面上显现的字体是由浏览者所使用的机器内部的字体数量决定的。一般用户所使用的电脑中的字体是随系统安装的,字体数量是很有限的。因此网络界面的字体与书籍上的字体相比而言展现出较固定化的特点。4、顺序的呈现。书籍由印制装订在一起,内容在安排上顺序感强,由前至后的段落排列引导读者的阅读。网页界面因其互动性的特点,设计的过程中在主页的超链接上可以按照不同人群需要设计出各种人性化连接界面,在设计环节中展现出脉络状的连接。
(三)形态表现
1、虚拟与实物。当今书籍设计师打破了传统六面体的造型,创新出多面体的异型开本,使书籍从外观造型上就获取了更丰富的实物面貌。网络界面二维、多维造型以数字化模拟体现,形态多变且静动结合,多变的虚拟形态吸引着浏览者的关注和探求。2、材料质感的真实性与模拟性。特种纸的选用在如今的书籍设计中被普遍使用,各种真实的纸张质感易于彰显出书籍的品质与内涵。而网络界面中质感的体验由数字化模拟表现来实现,网间质感呈现的样式与书籍质感相比更多样,实现起来更直接迅速。
三、融合
以上通过书籍设计与网络界面设计的比较,更明确地辨清两者之间的设计特征。如今两者在平面设计领域中也不断呈现出互相影响,适度融合的特征。书籍设计中适度加入互动环节已成为不少设计师的青睐。随着“电子书”、“网上书城”作为新生力量不断与线下的实体书店进行多角度的组合,“线上虚拟、线下实物”统一的内容不同的场合彼此融会贯通,共同开发拓展销售渠道。
结束语:当今时代网络界面设计与书籍设计彼此互补、互融,显示了新时代的新特征。两者设计中由静态到动态、由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由直观实体到数字虚拟。线上线下的信息平台逐步丰富着我们的交流方式、打破着我们的时空限制。设计师在逐步实验探索中不断丰富设计的表现力和无限的可能性,我深信,两者在将来一定会在丰富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上有极大的突破,从而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质量,创造出更富有人性化的生活来服务于人。同时,我深信我们的设计师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网络广告相关论文范文6
广告营销人员带來极佳的机会。其中企业对消费者在网际网路中进行交易的购物网站有着蓬勃发展,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广告形式。如何设计购物网站广告内容,对消费者产生最佳沟通效果,便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关键词:超媒体消费者信息处理、虚拟社群、在线购物、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物流业务的成熟,使得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有了实现的基础;加上消费者对于在线购物消费态度的接受与改变,致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Hoffman and Novak提出超媒体计算机环境媒介的概念说明企业与消费者透过网络媒体进行互动的方式,并将之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分散网络,可能具有全球性规模,以及可存取网络的软硬件,使顾客或企业得以互动的方式存取超媒体内容,并透过超媒体进行双向的沟通”。此模式证明了消费者与超媒体环境互动存在的事实,因此消费者在进行在线购物时主要的环境来源为整个购物网站所营造的环境,是以企业试图将营销广告的信息融入媒体环境中,以刺激消费者,并进一步引起消费或其它企业目的。由于全球信息网是目前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最普遍应用的媒介之一,因此许多企业均选择在这样的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上进行广告宣传与交易。很明显,此种计算机媒介环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同时,由于其扮演信息传送者与信息接收者间的桥梁,所以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将影响其后续的信息处理方式。然而,在考虑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所提供的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时,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真实情境,因为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的信息,因此,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产生的产品信息量对广告效果影响是巨大的。
综上,本论文即以企业的观点,探讨在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的购物网站广告情境中如何产生好的广告效果?调查消费者本身产品认知的高低是否会对广告效果具有影响?针对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的广告效果进行探讨。针对上述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的广告效果,亦有助于实务界的广告主或购物网站经营者制定广告策略与经营模式,会有更好的经营成效。
一、超媒体的营销意义
在一般的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透过媒体达成的,超媒体,而媒体则为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此模式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人们不仅可透过媒体与人们进行互动,尚可直接对媒体进行互动,如微薄、微信等网络工具。在超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消费者使用媒体时将注意力放在计算机屏幕上,形成焦点性注意力,经由消费者内在与外在的动机作用,将提高消费者涉入的程度,涉入程度不同亦将对广告效果有所影响。
因此,在不同媒介之间,无论是传统媒体或是网络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动静态程度的差异与人机互动性的有无。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媒体,在提供动静态讯息及具有大众传播、面对面沟通的媒介特性下,对于传播者而言将有更多元的整合与应用机会,例如电视广播一般作为短期密集曝光的媒体,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知,而为了提供更详细的产品讯息,又必须透过平面印刷媒体,以作为长期持续曝光的媒介;如今超媒体传播模式将创造出更多应用可能,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媒体,在提供动静态讯息下,应能同时发挥长短期曝光的营销目的。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媒体特性中互动程度高,将可影响广告效果的发生。
二、超媒体时代的广告诉求与消费类型
首先传播者必须要思索超媒体时代对目标阅听众传递出什么样的讯息,才能得到预期的响应。而在设计超媒体时代传播讯息内容时,依据超媒体时代营销的进程可将讯息种类依序分为理性诉求、感性诉求、道德诉求。其中感性诉求又特别分为恐惧诉求、性诉求及幽默诉求三种。超媒体时代对于产品而言,所产生的关心程度,对某产品高涉入度代表了该产品对于消费者是重要的、攸关的、珍贵的,反之,若为产品低涉入度,则代表该产品对于消费者是较不重要的、意义较不重大的、较无趣的。
根据以上两面向所划分出的超媒体时代消费者行为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情感型、习惯养成型、自我满足型。信息型的消费者行为通常发生在购买汽车、房屋、家具、或新产品时,因此是属于高涉入-理性思考型。情感型的消费行为则发生在购买珠宝、化妆品、流行时尚商品、或摩托车时,此为高涉入-感性思考型。习惯养成型的消费行为则是发生在购买食物、家用杂货时,是属于低涉入-理性思考型。最后一种则是自我满足型的消费行为,通常发生在购买烟、酒、糖果等商品时,属于低涉入-感性思考型。超媒体计算机环境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购物网站信息内容对于顾客所产生的作用,达到吸引顾客上网的目的,或是消费者本身特性而产生不同的信息反馈行为。
超媒体沟通环境不仅改变了现有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与惯用方式,超媒体本身更是许多新技术的创意来源,因此超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沟通环境可能在广告效果上亦有所差异。本研究发现在高动态程度与高人机互动性的媒介特性下,若搭配感性诉求的广告设计,将导向更佳的广告效果发生。以超媒体网络营销为目前一大趋势,因此了解网络广告与平面媒体之间广告效果的差异,显得更有其必要。在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消费者除接受超媒体电脑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外,同时也与信息来源互动。因此在线广告的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影响。此外,由于不同的消费者会有差异的信息处理行为,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费者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未必相同。显然广告商须针对消费者特性对广告策略进行调整。
三、超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社群广告传播形式
虚拟社群为一群具有共同想法的人,透过电子媒介进行沟通与分享,而形成社群关系;同时,该社群具有成长性与专属的运作规则,并能创造出该社群专属的社会与文化。虚拟社群为基于超媒体时代下,由各种网络活动所进行的一种沟通行为;久而久之由于兴趣、需求、互动的结果产生了一股凝结力,而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社会互动、信任、需求、情感的虚拟社群专属文化与资产的社会现象。
虚拟社群的划分主要可以由三种划分,分别是:消费者性质与商业性质、需求性质;
(一)消费者性质与商业性质
由消费者属性以及商业属性可以把虚拟社群分成两种类型:
1、消费者性质
(1)人口结构型社群
是由特定的性别、年龄或其它的人口统计所组成的社群对象。如女性、中年人或婴儿潮人口为对象的社群。
(2)地域型社群
围绕在同一个真实的地区而成立,由共同的兴趣所组成,社群上所提供的消息多与该地区有关,主要以此维系该地区成员的情感以及互动行为。
(3)主题型社群
此种社群主要是以兴趣联系为主。如以嗜好与业余消遣为焦点的。
2.商业性质:为满足某一类别公司的需求,如小型企业或中型企业,而该团体不属于任何产业,参加社群的成员有共同的信息需求,并希望在互动中获益,在于促进商业活动的进行。
3、需求性质:除了前述的2种区分法外,若以需求的观点将社群的类别按照人的基本四大需求区分成关系型社群、兴趣型社群以及交易型社群等类别。
综上所述:虚拟社群在网络媒体上出现的类别虽无固定,但相同的是虚拟社群以各种形式之电子网络论坛或经营网络互动版块的方式来交换意见。大家在进行购物决策前,尤其在购买不太熟悉或价值较高的产品时,希望能在获得完全的信息前提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就会去往自己的虚拟社群进行讨论。那么,如果虚拟社群消费者得到的信息越丰富,则其购买态度也会越直接,相对也越容易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如果如果卖方对消费者嗜好的资讯广告的无法适当得知,那么市场就会变得很没有广告效应。
另外,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子购物系统—OTO(线上线下)是否能够如实体商店一样提供相同的信息环境。超媒体时代下网站必须提供消费者足够的个人化信息需求,这些需求包括产品咨询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提供消费者关于产品的搜索功能、以及提供聊天室等,让消费者与其它使用者交换心得及信息的交流性资料。 超媒体时代讯息的呈现方式越丰富,其广告沟通效果越好。另外产品型态与不同讯息呈现方式搭配的效果,并不会导致较佳的网络营销广告效果。消费者得到越多的信息则将有较高的购买意向,以及较佳的整体态度。
四、超媒体对消费者的影响
本论文以基于超媒体计算机媒介沟通环境下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之网页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但目前网络环境下应用的广告工具并不单以网页广告,如弹跳窗口、flash 广告等。
同时,由于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的特性,未来网络媒体广告的呈现方式将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网络的广告工具组成一个广告群组,用来提供消费者广告信息,超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对于广告营销信息的理解程度较高,这将会影响其广告态度,据此,本研究对广告认知-理解的定义为消费者在接受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资讯后,在其内心会产生的主观理解。
1、消费者在超媒体中对产品属性了解变强。
2、消费者在超媒体中对产品体验的结果:在获得该产品时,功能性还是心理满足。如,在看到数码像机后可以拍出照片或是可以留下记忆的满足感。
3、消费者在超媒体中产品价值获得产品的结果:消费者在大量的超媒体广告信息中,对外心理态度的变化,例如,消费者获得数码相机后,可能会吸引周遭朋友羡慕的眼光。
因此,消费者因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而对广告理解与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取决于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是否足够。当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是足够的情况下,消费者较容易对广告产品产生正面的态度;另外购物网站若提供与该商品相关的虚拟社群參考
信息者,则更可提升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与对产生更好的广告效果。
另外,针对超媒体的广告理解与广告效果的主要效果分析,无论是专业背景或是一般使用者背景的虚拟社群心得,对于提升消费者的广告理解或广告态度与品牌态度,都可获得不错的效果。在设计超媒体网站广告内容时,可忽略消费者是否懂广告产品,并应增加虚拟社群对该产品的讨论和炒作的内容,重视与善用虚拟社群信息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马艳. 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 今传媒,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