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指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经济指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指标

农村经济指标范文1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农业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新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开始在中国的一些农村悄然兴起。河北省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样发端于这一时期,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逐渐显现的农村经营规模“零散化”的弊端。然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市场、技术、组织等诸多风险。本文主要从市场风险角度探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防范市场风险的相应对策,以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一、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自然风险逐渐让位于市场风险,成为合作组织生产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偶然因素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使农民实际受益与预期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农村合作经济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特征与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产品特性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周期长,合作组织的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不能同步,这个时间差是农产品价格调节滞后性形成的物质基础。由于价格调节滞后性或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当农产品供求不能相互适应时,必然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民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主要是发生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风险

由于鲜活农产品的腐烂性,流通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仓储的粮食,就必须定期测湿度,进行通风、烘干;为了方便运输、贮存和销售,还要进行产品的分类、加工和整理等活动,才能保证其合乎质量要求进入消费过程。上述措施及后续活动,使农产品流通比工业产品流通更具生产延续性和更强的资产专用性。这些过程解决不好,都可能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市场风险。

(三)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很分散

由于分散的市场信息,农民难以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及合作者、竞争者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完全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从而降低市场效率,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特别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较低时,经营就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受到由市场波动引起的风险。

在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合作组织由于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脆弱,市场预测能力较差,农业生产时仅根据当时的、短期的市场价格信号,大量的合作组织往往同时大量生产当时价格高的农产品,造成产品结构的趋同与农产品的供过于求,同时由于合作组织缺乏市场开拓的能力,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陈旧,流通费用高,农产品“卖难”现象很普遍,造成合作组织的利益受损,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调节具有符合“蛛网理论”的特点

农产品的价格对生产和供给的调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且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使得供给和需求的调整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商品一旦开始生产后,它的生产规模、生产数量、生产结构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调整,要调整只有等到下一个周期。供给与需求、价格与产量这样反复循环变化,使农户缺乏稳定的增加投资的预期,也给农户自身及农产品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农户采用新技术动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从根本上牵制了农户对科技的需求。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收益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分享的,分享的份额则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对于绝大多数的农产品来说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需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生产者剩余增加很少甚至减少,造成“谷贱伤农”。因而对于农业生产者整体而言,新技术的采用不会必然带来收益的增加。

(三)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小,农户采用新技术需求不足

1.影响农户资金积累

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规模小,难以实行规模经营,使得河北省农户的经济收入低。由于收入低,积累能力差,使得农户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时能够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从而造成“示范成功,推广失败”的难堪局面。

2.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科技效果

由于农业规模小,使农户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采用新技术,甚至根本无法采用规模性技术,即使采用,也因达不到规模起始点而收效甚微。

3.导致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短期化

在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和经营规模小的条件下,农户普遍存在着兼业现象,具有“粮食自给自足和农业外收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从而导致农业处于副业的地位,限制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也导致了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行为的短期化。

三、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网络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设置农业信息台,每周公布一次产品信息与生产资料交易信息,牢牢把握市场动态,为合作组织抢占市场先机打下基础。抓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加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检测的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以高质量赢得好信誉,从而打开与龙头企业持久、稳定合作的新局面。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农产品购销关系,扩大销售网络,缓解合作组织产品销售压力。通过对农产品深层次的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合作组织经营特色,增强产品竞争力,降低销售风险。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1.要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低温仓储和冷链系统建设,建立多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形成产、贮、运、稍配套服务体系。这也意味着,今后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国际经验证明,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需要适度的垄断,这是提高质量标准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然选择。

2.逐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省、地(市)特别是县乡级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工作;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制度,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提供农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供求、价格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

3.建立农业价格支持的政策体系。

(1)显著增加在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的支出。(2)扩大价格支持的范围。对水稻、小麦以外的农产品给予价格支持,如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豆类、某些畜产品等,并对重点地区给予重点支持。(3)完善价格支持机制。重点是借鉴国际经验,引人反周期补贴,建立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的补贴体系。

4.合理采用农业新技术,规避市场风险。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技术上不稳定,对使用环境不可控,获利能力一般,经营风险大的产品避免经营;对技术研发速度较慢,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易被替代的产品,重引进,轻研发;对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发展缓慢的产品应慎重选择;对虽有一定特色,但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持续发展,做不强、做不大,在人力、物力上占用和消耗资源,影响合作组织的业务,可采取收缩、剥离、清算等方式予以调整,以集中资源,改善结构。

5.建立健全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体系。(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0页)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不规范,尤其是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导致最终消费者承担了高价格,农民却难以得到实惠。所以要着力建设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品直接进入批发市场,鼓励发展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等营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还要引导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6.稳步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分散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我国正逐步融入国际农产品大市场。在粮食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产品期货的作用日益重要,不可或缺,因为农产品期货是转移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不二之选。

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首先要加快期货市场的立法步伐。应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将上市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机制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改变目前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建议由期货监管部门成立审批权限集中而明确的上市决策机构,建立高效的市场化品种创新机制。只要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无害”的品种,就应该允许其上市。

在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民走上新的合作和联合,建立起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带动农民参与期货交易。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然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发展市场农业、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不仅需要合作组织自身的管理,更需要政府一如既往的扶持。通过外部扶持帮助,内部引导规范,多管起下、采取综合措施,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欣,胡俞越.农户对市场风险与农产品期货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7).

[2]贾蕊,陆迁,何学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营中的风险及其防范[J].开发研究,2006(2).

[3]张雷宝.农产品市场风险有多大[DB/OL].

[4]韩茂华.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经营管理,2005(2).

农村经济指标范文2

1.1相对薄弱的基层统计网络与复杂的统计体系难以适应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涉及农村的各项统计任务比较繁杂,而统计人员相对不足,对统计工作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全面。再加上现代经济形式的复杂多样,单一的农村家庭经营已变成多层次、多环节的网络体系结构,在现有的财力条件下,实现对各类统计对象的生产、经营、收支、经济情况等信息的准确搜集,实属困难。各乡镇机关对统计工作的管理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政府设置一名专管会计,既要承担对财政事务进行统计、核算、汇总等工作,又要对统计工作进行收集、整理,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面前,难免出现统计不详、漏查、漏审,甚至造假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统计工作量的繁多、人力资源短缺及体制设置不平衡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

1.2现阶段的经济特点与传统统计指标体系不相适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统计指标体系已难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比如对乡镇企业、村组集体企业的统计,由于很多企业已经改制成私营企业,乡办、村办企业的经济比重已大大减少,而在私营企业的统计指标中,日益发展壮大的个体或私营企业,其统计信息又相对较少,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重要统计指标。显然,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经济指标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与新时期经济特点相适应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同时,在农村统计工作中,除了县级政府统计要求外,还有统计局对粮食的综合统计要求,农业局对土地及粮食产量等方面的统计要求,民政局及财政局需要对农村受灾面积与减产方面的统计信息等,这一系列的统计工作,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对统计的要求和口径不太一致,造成各级统计人员工作的重复,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经常出现统计数据不统一,形成指标体系混乱的局面。为此,必须统一和科学规划相关经济统计工作指标,以提高农村经济工作的统计效率。

1.3农村基层统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统计工作的需要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量大、任务面广,需要一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从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都是从农村会计中招聘过来的临时人员,文化知识不足,对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的应用也难以适应,特别是财务知识欠缺,致使统计工作难以实现全面、快速、高效。

1.4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与当前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

由于政府绩效考核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利益关系的诱惑,致使在实际的经济统计工作中,不注重真实的统计实情,而是对数据进行篡改、瞒报,以应对上级的考核,而统计人员迫于压力只能服从,从而给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带来了干扰。特别是存在“官本位”思想的官员,为了确保乡镇经济增长点的连续性,掩盖真实的经济发展现状,致使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失误,一定程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2.1加快制度改革,确保统计工作规范有序

针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实际,从制度上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加强审计管理工作,对相关数据进行严格评估,形成领导负责制,对私自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给予严肃的处分。对统计经费的使用上,要做到合理监管,明细支付流程。

2.2改革统计方法,统一统计指标体系

对农村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统计标准,从指标的界定、统计方法的科学性上,避免统计误差,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如抽样调查时要考虑其适用条件和方法。

2.3加强统计监督,健全执法体系

建立健全各项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严肃的统计工作法制环境,从法律角度来促进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公正性,加大统计法律宣传,提高农民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确保统计工作正常有序实施。

2.4加强农村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强化对农村统计人员的有效补给和业务素质培训,确保其工作能力胜任职业需要,比如加强统计知识学习、职业道德培训,实现业务精、作风硬的复合型综合统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2.5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平台,建立农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做到既能提高统计效率,又能提供完善的统计报表,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3结语

农村经济指标范文3

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性的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方式,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专家学者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李实(1999)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增长和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内部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抑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一般收入再分配政策法替代的积极作用;胡苏云、王振(2004)认为,流动人口外出就业能促进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对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杜鹏等(2007)认为,外出务工农户通过寄钱回家,对改善家庭整体生活状况作用显著;柳建平等(2009)通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改善家庭福利、实现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具有积极作用。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宁光杰(1995)、周全召等(2005)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地荒芜或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罗斯高等(1999)的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农作物产出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司增绰等(2005)认为,劳动力流出过多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广与使用,又易产生资本外流,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消极作用;龚晓莺、王朝科(2007)认为,农村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出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3)农业产出与劳动力流动无关。通过对四川和安徽两省外出和非外出户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杜鹰、白南生(1997)得出结论:在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农村外出就业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或提高。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因研究区域农村发展水平、农民收入等因素的变化,研究结果略有不同。辽宁省土地总面积为1480万hm2,耕地408.5万hm2,全省农业人口1655.8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还在日趋增大。庞大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疏导,势必影响辽宁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辽宁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实地研究,为政府制定劳动力流动相关政策的决策依据,更好地解决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2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2.1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的测算

为从实证的角度验证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对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量进行估计。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和规模的估计方法目前国内有几种模型,本文借鉴陆学艺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人数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去农业就业人数得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二者之和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选取1999~2010年为样本期,利用各年的《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的测算,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数据可以看出,1999年以来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和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逐年递增,2010年比1999年增长一倍,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口达到1081.8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65%。

2.2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指标的选定

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非农行业产值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初步选取两个从宏观上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指标(全省农业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两个从具体农业产业的角度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指标(全省粮食总产人均数和全省水产量人均数),以及一个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来衡量辽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资料整理的反映辽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见表2所示。由于2004年统计年鉴上乡镇产业总产值数据缺失,导致相关性分析无法进行,课题组利用1999~2003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和乡镇产业总产值的相关性,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了2004年乡镇产业总产值的缺失值为12480.6万元,人均乡镇企业产值为29909.41元,如图1所示。

2.3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检验

通过对测算的辽宁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数据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指标数据的观察可以看出,辽宁省农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的趋势与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的趋势是一致的,可以假定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双尾检验(2-tailed)对表1测算的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和表2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分别达到了0.958和0.948,呈密切相关;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均乡镇企业产值、人均水产品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46和0.692,呈高度相关;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均粮食产量的相关系数0.503,相关度不高。

3结论和建议

从辽宁农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与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辽宁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体现在对农林牧渔产值的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等方面。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对粮食产量的变化没有影响。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对辽宁农村经济影响效应目前没有体现。因此,辽宁目前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的不断变革和社会进步。为推动辽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效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针对目前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结合辽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实现以城镇化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辽宁制定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300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400万人以上;省辖市人口规模基本达到100万人以上,县级市人口规模平均达到25万人,县城人口规模平均达到10万人。以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例,全省人口总数425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11.9万人,非农业人口2144.1万人,城镇化水平50.4%。从人口的地域分布看,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非农人口总数尚未达到100万,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阜新,非农人口总数只有85.8万人,而且逐年降低。所以,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利于辽宁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而且在推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一方面促使农村劳动力获取非农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民在农业外大量就业,减轻对农业资源的压力。因此,应结合各地区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加大对重点扶持地区的投资,引导农村非农生产经营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城市化进程成为引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风向标。

3.2注重发展辽宁农村的非农产业,发挥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辽宁目前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依然偏高,农业剩余劳动力仅靠城市非农产业是吸收不了的。因此,要注重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样既可以避免民工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出现,缓解由于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给城市所带来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压力,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可以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安置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重要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通过鼓励农民兼业经营,对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有一定作用。

3.3加大对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投资,增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职业竞争能力

帮助农村流动劳动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使其获得在城市中安身立命是各级政府的责任。目前辽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还停留在中等水平,附带的是职业技能的缺乏以及接受再培训可能性的降低,使得辽宁农村流动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加工、家政保安等技能简单的工作为主,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平均工资。为防止农村劳动力因劳动技能低下由城市被动性地回流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的特点,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方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鉴定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并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在税收和工商管理方面给培训基地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补贴制度。另一方面,县乡各级政府要开展免费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并建立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村劳动的转移就业提供平台。

农村经济指标范文4

1.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1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366.6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林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为23.0亿元、15.7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增长4.6%、4.8%和6.3%。

1.1.2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从“十一五”时期的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5.9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35.4%。

1.1.3畜牧业生产增势加快。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03.4万头、397.7万头、591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7%、6.2%,分别高于“十一五”。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5.0万吨、34.5万吨、143.1万吨,奶类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1.1.4县域经济贡献率提高。

我市10县(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7亿元,10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个百分点。

1.1.5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

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达到8020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1.1.6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及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全市农业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1/3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多居全省前列。2010年我市肉类、奶类产量居全省十三地(市)和农垦之首,粮食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农垦之后。在有资料的14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产量、牛奶产量始终居首位,牧业中肉类总产量位于长春、成都和沈阳之后排在第4位,禽蛋产量位于沈阳、长春和济南之后排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高于西安和长春排在第12位。

1.2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两改”工程,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上半年,县域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同比增长7.9%,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1.2.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各县(市)抢抓“强县”发展机遇,不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县域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0%,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3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各县(市)加快实施民生工程,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县域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7亿元,同比增长10.8%,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县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固定资产总额的23.5%。投资额超10亿元的县(市)有六个,分别为宾县、五常、尚志、双城、巴彦、通河,其中宾县、五常投资额超20亿元。

1.2.5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及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拉动,全市县域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1亿元,同比增长17.1%。从绝对值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三位的是尚志、双城和五常,分别实现零售额33.3亿元、31亿元、29.6亿元。从增速看,零售额增速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分别是依兰、五常和尚志,增速分别为20.6%、18.8%、18.7%。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从水利基础设施情况看,我市属于缺水较重城市,全市水资源中3/4以上为地表水且多为过境水。二是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形式单一,流转规模是以中小型为主,流转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种植业。

2.2畜牧业生产规模不高

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市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但与省外部分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少牵动力较强龙头企业。

2.3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牵动作用不够。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多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2.4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二是结构调整滞后。三是强县地位弱化。

3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利发展为契机,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围绕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良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机装备和深松整地补贴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3.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引进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培育扶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哈尔滨食品”大品牌。

3.3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指标范文5

2.2涉农贷款增速放缓

从涉农贷款的余额来看,全国各省市均呈增长的态势,但涉农贷款的投向速度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涉农贷款增速开始出现放缓,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增速由2010年的28.75%降至2018年的5.64%,其中7个省市出现负增长,安徽省涉农贷款余额增速由2010年的33.67%降至2018年的11.7%,增速位列全国第6。

2.3农林牧渔总产值趋于稳定

据《中国统计年鉴》及《安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09年6.04万亿增至2018年11.36万亿,10年来增长88.08%,增加5.32万亿,平均年增速为7.28%,然从2016年开始震荡趋于稳定,保持在11万亿上下。安徽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09年0.26万亿增至2018年0.47万亿,10年来增长81.86%,平均年增速为6.87%,均略低于全国增长水平,其中2009-2013年的5年呈爆发式增长,平均年增速为11.76%,后三年,基本保持稳定。

2.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2009~2018年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由5153.17元增长到14617元,10年增加9463.86元,增长183.65%,年平均增长率12.28%,但受自然环境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出现乏力〔2〕。安徽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持续增长,由2009年的4504.32元增加到2018年13996元,增长210.72%,年均增长率为13.42%,略高于全国年均增长率。

3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涉农贷款余额(AL)和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ALI)作为衡量安徽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额(GDPI)作为衡量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作为衡量农民增收的经济指标〔1〕。建立回归模型:GDPI=a*ALI+b(1)ln(PCDI)=a*ln(AL)+b(2)其中,a为回归模型中的系数,b为常数项,模型(2)中由于涉农贷款余额单位为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为元,因此对其取对数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

3.1金融支持对农林牧渔产值的贡献效应降低

通过对2009~2018年安徽省的样本数据线性回归分析,本文得出回归方程为:GDPI=-0.730*ALI+1053.154(3)其中:R2=0.740,调整后R2=0.703,F=19.948,常量的t值为5.666,ALI的t值为-4.466,显著性均小于0.005。回归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F值、t值检验均具有显著性。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与农林牧渔产值增加额的相关系数a为-0.730,说明两者之间呈负相关。通过数据,本文进一步画出图2,表明随着涉农贷款余额的持续增加,并未引起农林牧渔总产值增加额扩大。原因可能是:(1)涉农贷款的投放效率不高,贷款金额未能产生真正的拉动经济效应,耿刘利等(2019)通过DEA模型发现安徽省农村金融整体效率偏低〔3〕;(2)受限农业用地面积,随着农业用地面积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农林牧渔的总产出。

3.2金融支持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对模型(2)回归分析,本文得出回归方程为:ln(PCDI)=0.69*ln(AL)-9.684(4)其中:R2=0.996,调整后R2=0.993,F=1118.728,常量的t值为-17.29,ln(AL)的t值为33.447,显著性均小于0.001。回归结果表明,该模型高度拟合,F值、t值检验均具有显著性。涉农贷款余额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a为0.69,说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即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的越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会产生相应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涉农贷款的投放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增长,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进一步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转移收入增长最快,2009~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32.14%,表明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

4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

4.1提供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持,打开农业用地瓶颈

借鉴江苏省等发达地区,为农业土地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以江苏省为例,地方财政基金收入中含有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一项,2018年基金收入8222.81亿元。为了阻止农业用地面积的下滑,安徽省可设置专项贷款,开发农业用地面积,从而扩宽可经济增长的“基石”。

4.2提高涉农贷款投放效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涉农贷款的投向应更具针对性,结合安徽省地方特色,扶持优质农林牧渔业〔4〕,促使贷款金额的发放落到实处,产生一定的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组建专业的涉农团队对涉农融资项目进行准确的评估,防止贷款投放效率低下。除此,地方政府也应有针对性的扩大财政资金的投入〔5〕,如农林水事务支出,相比经济发达的省份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4.3做好农业贷后辅导,保持资金持久有效

由于涉农贷款中农村贷款占据约75%,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双管齐下,做好涉农贷款的贷后辅导工作,农村不仅经济相对落后,管理经营理念、文化知识等方面均有所欠缺,要想经济增长,首要做好的就是农业相关的专业辅导,这样才能保持贷款资金持久有效的应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中。

农村经济指标范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信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8-0031-04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在1993-2007年中的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使研究数据和研究过程能够符合实证检验的要求,并对不同时间跨度内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具体采用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三种分析方法。

二、分析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我国农业资金融通渠道研究与信贷分析指标确定

为了能够同时分析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与农业储蓄存款流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上的农业贷款与农业存款的差额作为农业信贷净投入,并以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1993-2007年十五年的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数据进行分析。

(二)其他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分析指标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避免研究模型主观选择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研究过程的客观性,本文总结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有关研究综述所反映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了资金投入、科技水平和劳动力三个要素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经济影响因素,其分别对应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所主张的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要素:资本积累(K)、技术变化(T)和劳动力增加(L)。

(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指标

本文认为将农业GDP(本文中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反映)、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既符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求,又符合国家加强农业基础、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的农业工作目标,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实证分析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宏数据网》以及《中国金融年鉴》公布的我国农业年度数据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与应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选取我国1993-2007年十五年间的年度金融机构农业信贷净投入(cre)、科技三项投入(tech)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1abor)作为独立自变量,而以在此期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agr)、粮食产量(f00d)和农民收入(inc)作为分析因变量,并分别建立三个实证分析关系式,从而分析我国农业信贷差对上述农村经济增长表现因素的影响与相关关系。

(一)粮食产量与农业信贷净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 单位根检验。采用Eviews5.0对上述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原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ADF)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如下:

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LN FOOD=0.017208LN CRE+3.080064LN LABOR+

(0.00023)

(0.00375)

0.0663 15LN_TECH

(9.6E-05)

通过协整检验,说明我国金融机构贷存差、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林牧渔业实际总产值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2 协整检查。见下表:

3 Granger因果检验。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5%显著水平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的格兰杰原因;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业信贷净投入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业信贷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

(二)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与农业信贷净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 单位根检验。见下表:

2 协整性检验。见下表:

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LN AGR=1.025039LN CRE+7.762207LN LABOR-

(0.06187)

(0.49424)

0.480419LN TECH

(0.02141)

由协整关系式知。农业信贷净投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与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当农业信贷净投入增加和农村居民就业人数增加时,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则相应提高。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在5%显著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业信贷净投入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业信贷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是农业信贷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

(三)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与农业信贷净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 单位根检验。采用Eviews5.0对上述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ADF)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如下:

2 协整检验。见下表:Unrestricted Cointegration Rank Test(Trace)

标准化的协整关系式为:

LN INC=2.003208LN CRE+28.32107LN ABOR+

(0.21781)

(3.89682)

0.300763LN TECH

(0.15717)

协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各变量的系数也反映了三个因素对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长期弹性。农业科技三项投入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不大,而农民就业机会和农业信贷净投入的增加对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见下表: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Granger原因。

四、研究结论

(一)相对于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和科技投入因素的

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本文认为这种分析结果首先与分析指标的选取有关,在农业粮食产量中本文仅包含了谷物、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等传统农业作物的年产量,而在以上研究结论中所采用的分析指标主要是采用农业GDP,即以价格形式所表现出的农业产值,随着目前农业产出结构中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等高附加值作物的比重逐步上升,无法全面的衡量整个农业产出的实际水平;其次,从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无法摆脱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范畴,劳动力投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作用最大。但是,本文同时还认为资金和技术因素对于粮食生产也有关键性的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及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业生产对于资金和技术因素的依存度也会不断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劳动力的支持

本文发现我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与金融机构与农业信贷净投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在三个独立自变量中,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信贷投入两个变量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农村劳动力对于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农业信贷净投入和农业科技三项投入,这也再次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因素的依存程度较高;农业科技三项投入与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之间呈现的负相关关系比较难以理解,本文在以上分析中认为这种负相关影响相对以上两个因素是非常微弱的,同时如果能够将其他代表科技水平的非资金因素考虑在内的话,这种关系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三)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入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提高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由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业信贷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投入的协整关系式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对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弹性高达28.321%,说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规模化的种植会空出大量的农民不再从事传统的粮食作物耕种,转而向具备高附加值的林、牧、渔业发展。通过对比传统农业与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的农民收入水平可以发现,农民在传统农业中所获得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高附加值农业产业的收入水平,这折射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农民收入的切实影响。另外,优质、高效和低耗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为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具备高附加值的原材料,从而会带动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其服务,因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