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使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的基本使命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1

信息技术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看到各学科的教学充斥着各种技术,大有技术喧宾夺主之势、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景。而技术学科却在刻意避开技术,甚至出现了泛技术、窄技术、非技术现象,这让人忧心不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杨晓哲的博客——《追问把握学科本质》。文章例举了一节语文课《月食》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用了很多技术,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语文课本身,忽略了语文课重在文字分析、重在文字表达的培养,忽略了文字的精妙本来就在于表达情感。文中原本是讲述天狗食月的故事给主人公带来半信半疑的种种情感,这里只需要学生根据文字去遐想、揣摩、体会,然而教师却把重点放在了月食图的分析上,语文课变成了地理课或技术课也就成为了必然。

杨晓哲认为,符合学科本质是一节课的内在基本要求,明确学科本质非常重要。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的确,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它上成了语文课或美术课,同样也是偏离了学科本质,同样也是本末倒置。

我在农村中学听过两节课,一节历史课、一节信息技术课。同样的常规课,同样的探究课,结果却大不一样。

历史老师在上课前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漂亮的板书——探究1:佛教思想传播到中国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2:道教思想传播的原因,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3: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史记》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这似乎暗示着这是一节探究课。

教学从两位学生以互问互答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开始,通过问题“《西游记》中的唐僧信奉佛教还是道教”, 引出“活动1”:快速阅读P92~P93内容,并思考问题——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其思想如何?传播原因如何?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和新知的传授,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道教的兴起。教学方法同上。然后,围绕着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分析、《史记》给我们的启示、宗教和的区别等问题,最后小结出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学习司马迁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整节课所有学生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结合起来,的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大胆地运用探究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课后,我们来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新课导入从“2014元旦贺卡”开始,进而引出了“请柬”这个概念。什么是“请柬”呢?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齐读教材中对“请柬”的定义部分。接着,教师用了至少5分钟阐述了“请柬”的分类:成品的、手工制作的、电脑制作的等。并且,教师还通过PPT对三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电脑制作的最好,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担当沟通小使者”。

接着教师还用PPT表格形式展示了“请柬”的写作格式,从结构、标题、称谓、正文、敬语和落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还给出了一个“请柬”的例子。教师讲完这些以后,要求学生开始完成“任务一”:探究“请柬”写作格式。

为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还下发了三个搜索引擎地址,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找。我发现坐在我周围的学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有的聊QQ、有的在玩游戏、有的浏览新闻。5分钟后,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似乎是对“探索一”活动的小结。

教学进入了第三个环节——探究“请柬”的几种版式。学生还没有探究,教师就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版式,包括横式、纵式、单页、双页、多页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再次上网进行探究。于是,学生们再次兴奋,再次自由……

完成了格式和版式的探究似乎还不够,还要探究“请柬”的色彩问题,红色与黑色如何搭配,红色象征着什么,等等。

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教学最后的大任务是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完成“请柬”的结构草图。快下课了,教师提问了几个学生,还是几个女生比较听话,似乎完成了本节课的最终任务。

从听这节课开始,我就一直困惑: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美术课,或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退一步说,我们承认它是一节信息技术课,但从标题上又很难猜测它的内容。此时我坐在机房里,只能在信息技术课的范围进行遐想,PPT?flash?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我又错了。从第一个活动任务来看,教师要求学生探究“请柬”写作格式,似乎预示着要学习网络搜索的相关知识,但令人奇怪的是并没有涉及搜索的任何知识,包括“关键字”构建技巧等。第二个活动也是这样,既没有难度上的递进,也与学生的需求脱离甚远,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一点儿兴趣。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在培养“请柬工作室”的专家,学生即使需要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也应该是语文课或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显然,这种探究已经严重脱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本质,其结果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我们不反对在作品制作前进行规划,但绝不能让规划占据了主角的地位。

历史课和这节信息技术课都属同样的教学方法,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学生真正参与了活动,围绕着问题寻找答案;后者学生把探究变成了“自由活动”,因为所设的问题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学设计如果以教材、教师为中心,忽略了中学生技术基础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上机实践的任务不是源自学生自身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果探究缺少挑战性,缺少趣味性,缺少思维的梯度,学生不积极也就成了必然。

课后,信息技术教师似乎也很有委屈,“教材的确就是这样写的,我要尊重教材”。当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证据来推翻他的观点。

看了杨晓哲的《追问把握学科本质》的文章,突然发现那节语文课与这里的信息技术课有着惊人的相似: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信息技术课上成了语文课。再回忆一下历史课,我终于有所悟:不管什么学科,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学科体系,都要有自己的学科本质。所以,语文课不能把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同样,信息技术课也不能以语文教学范畴的文体知识作为核心。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奥尔托加·加塞特

奥尔托加·加塞特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敏锐的思维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不具备的广阔视野,并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就。《大学的使命》是他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痛快淋漓地剖析了当时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与论证了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剖析了欧洲社会与大学存在的弊端:“欧洲大学忽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大学所培养出的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是有知识无文化的新生的野蛮人。”“欧洲正经历着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社会形势动荡”。他由此提出要对大学进行改革,要加强大学的基础功能尤其是文化传授的功能。笔者由《大学的使命》联想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

奥尔托加·加塞特关于大学文化传授功能的阐述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到,大学的职能除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新科学家的培养之外,还有文化传授的职能,文化传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奥尔托加·加塞特从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来阐述文化传授的重要性。

首先,奥尔托加·加塞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特性。文化不是科学,文化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文化作为一种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带领人们走向启蒙,使人类生活免于陷入纯粹的灾难之中,使人类过上一种不会发展无谓悲剧或内心感到耻辱的生活。他认为,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像手是人的一部分那样,人没有手就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残疾人,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与中世纪的大学相比,现代的大学已将专业教育这颗大学唯一的种子演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使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这样的变更是有害的,如今的欧洲正在自食其果。造成目前欧洲形势动荡的原因,事实上是由于普通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缺乏文化修养,他们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一无所知。这样的普通人是属于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而且既原始又落后,与其自身存在的既现代又冷酷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野蛮人毕竟都是专业人员,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同时更没有文化修养,如一些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

其次,奥尔托加·加塞特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要培养基本的文化修养,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装饰性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理智。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涉及传授一些重要的文化学科,即世界的自然体系(物理学),有机生命的基本主题(生物学),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学),社会生活的结构与功能(社会学),一般概念的体系(哲学)等等。没有物理学、历史学与生物学概念以及缺乏思辨哲学思维的人,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备了某些超常的素质,否则,从完全意义上说,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法官、好的技术专家的。

奥尔托加·加塞特的思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不能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满足,而应注重将培养一种有文化品味的、有教养的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首先,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大学要有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大学通过履行不同的职能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是文化传授是大学最基本的、首要的功能。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要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普通人培养成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文化传授与专业教育是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必须承担的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这一使命。

其次,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之外,必须是一个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应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教育,这既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适应未来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变化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找到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素质孰重孰轻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高职教育一度曾提出“知识本位”的目标,继而提出“能力本位”的目标,如今又提出“人格本位”的目标。无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加强文化传授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野蛮人’,或者是不能成为真正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承担起文化传授的使命。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提高文化品位,必须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与大学环境文化的建设,积淀与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优秀的职教人才。

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进行文化引导。最能体现学校文化水平的制度建设在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文化定位进行制度建设。一是在制度建设中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强化制度自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学习、理解与落实制度的规范中获得文化熏陶,使制度成为一种人化的制度。二是要通过制度的规定对文化的意义与地位进行强调,使文化建设成为管理的重要目标,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制度文化,并以这种文化为基础,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蓬勃地开展起来。

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高职院校存在着文化淡漠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一是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对知识进行文化的提升,通过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文化视野,再运用这种文化视野进行具体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文化修养的形成,使教师由知识积累到文化修养的过程得以实现。二是要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要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必须强化他们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才能通过多层面不同知识的组合与渗透形成文化修养。只有师生具备了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才能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

再次,要开设人文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对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过去文化基础欠缺的弥补,也是对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准备。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文科类专业,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文化意义,强化培养想象力课程的开设;对于理科类专业,则要注重人文修养的培养,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校文化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要强化文化建设的氛围。文化氛围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文化作用于人的特殊性,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人的塑造,因此要求在强化文化建设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校硬件的文化氛围,如学校校园的设计与规划等等,同时还应注重学校软件文化氛围的加强,如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中知识的文化提升等等。软硬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设计的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政云,李尚群.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发展与大学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5):18-22.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3

关键词:当代大学教师 职责 使命

早在20世纪末,就有学者预言未来的21世纪,人类即将迎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当我们身处在这个年代,才真正感受到爆炸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知识经济、信息互联、大数据等新型词汇已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知识成为了一种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相应地,人才作为传承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对象,是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然而,“人才的培养不是始于工厂或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承担着作为保护、促进、推动和丰富知识与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教育的职责在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有了学校的提升和飞跃。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然而,随着知识的商品化、资本化、现代化以及生活化,它们的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已有职能范围不足以概括大学教师的全部职责和使命。围绕“知识爆炸”这一时代背景,为了让大学教师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培育能够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传统职能,大学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职责和使命:

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成为研究型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正在加快,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抱着自己的学历、躺在曾经的功劳簿上,用已经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培育学生,其结果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身学习是21世纪基本生存素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我国已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型模式,这就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从而达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基本要求。例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解答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拥有“一碗水”的教师就不需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了。那么,教师只有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技术和教学技能,才能延续职业生涯,防止逐渐枯萎。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传承、知识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用尽自己一生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基于职责和使命。

二、勇于探索创新,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创新型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推进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持续创新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教授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为建设国家培育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的创新型人才。用于探索创新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更应该具备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等可贵的创新品质。

三、学会学习,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引导型教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但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应该学会怎么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然可以自主学习,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随着我国迈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的传播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书本、口授等学习途径和方法逐渐扩大到了网络、讲座、视频、研讨、实践等形式,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并且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依赖课本转变为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由盲从权威转变为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转变为注重认知、兴趣、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考文献:

[1]林静.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素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4):23-27.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4

关键词 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1-0064-06

部落学院与大学(Trib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CUs)即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机构,是美国高等教育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型。依据美国相关法律,根据是否享有自治权的标准,美国原住民族主要是美国印第安族群及阿拉斯加原住民。因此,本文中探讨的美国原住民族主要指美国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和阿拉斯加原住民(Alaska Native)。部落学院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原住民掀起了为争取自主与自决的民权运动,以期改善原住民的弱势处境,并使原住民的公民权和教育权上升为国家意志,特别是将发展高等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这一合法诉求最终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原住民为保护部落传统文化免遭消亡和着力提高民族素质意欲建立属于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决定最终获得联邦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在此背景下,美国原住民第一所部落学院――纳瓦霍社区学院(Navajo Community College)于1968年顺利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部落学院达到15所,截至2013年共有37所。这些部落学院与大学为美国原住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定位

(一)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殖民时代、联邦时代和自决时代。在殖民时代,有9所学院被建立,其中仅有3所学院(包括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顾及原住民高等教育诉求并安排了相应教学项目,但这一时期的原住民高等教育可以说是惨淡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原住民学生对白人强权文化的不适应和抗拒、加上先前知识储备不足和学习能力不强等导致非常低的入学率与毕业率。在联邦时代,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美国建立了大量的学院与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但这些“主流”高等教育机构仍然很少关注原住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也没有建立专门服务于原住民族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时期原住民可接受的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为了抗争和保护部落传统与文化免遭消亡,提高原住民的人力素质,一些部落首领深刻认识到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这最终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反思原住民高等教育的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兴起,并由此进入了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主要有:1961年印第安人代表在芝加哥大学召开的“美国印第安人芝加哥会议”上发表的《印第安人目标宣言》,标志着印第安人民族自决时代的开始;1964 年《民权法案》的颁布使印第安人建立部落学院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965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案》中对原住民学生的教育诉求更加关注,政府承诺扩大与改进社区学院及职业教育,而其他大学也将增加原住民学生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1968 年,第一所部落学院纳瓦霍社区学院(Navajo Community College),即现在的迪内学院(Diné College)在亚利桑那州创立。截至目前,美国共有37所部落学院与大学分布于阿拉斯加、亚利桑那、堪萨斯、密歇根、明尼苏达、蒙大拿、内布拉斯加、新墨西哥、北达科他、俄克拉荷马、南达科他、华盛顿、威斯康星、怀俄明等14个州,从地缘上看部落学院和大学覆盖了80%左右的印第安人保留区,且所处区域大多为美国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些学院与大学中的34所由部落政府管治,3所由联邦政府管治。

部落学院与大学学制主要为两年制,提供358种学位课程计划和200种职业教育课程计划,其中,全部学院可授予副学士学位,有11所学院可在40个学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2所学院可在5个学科专业授予硕士学位。另外,一些学院与大学还可提供200种左右的职业教育计划,包括学徒制、文凭和资格证书[1]。这些学位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计划涉及原住民语言文化研究、商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教育等领域。目前大约有3万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在部落学院与大学学习。从2011年秋季入学的生源结构看,大部分为原住民学生,占到79%,这其中有50%以上的学生选择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学习[2]。

(二)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定位及其特征

1.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定位

首先,根据联邦法律和《部落学院与大学法案》(TCU Act)的界定,部落学院与大学是独特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由联邦政府认可的原住民部落管理;有主要以原住民(印第安人)组成的董事会;指向满足原住民高等教育需求的既定目标、价值观和规划;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为原住民(印第安人);在全国认可的认证机构或协会获得认证或取得候选资格[3]。其次,部落学院与大学是社区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补偿教育、转学教育、劳动力技能开发、社区服务等职能。再次,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2010年最新修订的高等教育分类框架中的“基本分类项”来看,部落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特类型,该基金会将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六类,即副学士型学院、学士型学院、硕士型学院与大学、博士型大学、专业学院以及部落学院。由此可见,部落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

2.部落学院与大学的特征

首先,所处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性。绝大多数的部落学院位于原住民保留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这无疑解决了当地原住民学生远赴他乡接受高等教育不便的问题,增强了原住民学生求学的意愿。其次,就学群体的特殊性。部落学院中绝大多数(近八成)学生皆为原住民,其中有一半为非全日制学生,且很多都是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女性多于男性,很多都是单身母亲。又因为部落学院与大学是开放注册入学,凡年满16岁以上青少年皆可注册入学,导致学生年龄跨度大,成分和背景多样,有的学生甚至没有高中文凭,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部落学院办学的复杂性。再次,课程设置的民族性。部落学院的课程设置特别强化了民族语言文化与传统知识,开发与开设了大量有关本民族传统知识与语言文化的校本课程,这里面不仅有学术型课程,还有职业技术型课程,希望学生在认知本民族传统知识与文化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和掌握一些民族技艺。很多课程力图最大程度地反映部落价值观。如迪内学院,其开设的与印第安人语言、文化和历史相关的课程达数十门之多。第四,办学层次多样化。部落学院与大学可提供副学士、学士与硕士学位课程,打通了原住民学生继续升学的通道。第五,管理自主化。除个别学院外,绝大多数部落学院与大学由原住民部落自行管治。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自治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六,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开发。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就业,部落学院与大学很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除了一部分学生能够继续升入四年制学院与大学学习外,其他大部分学生主要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奠定基础,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说,部落学院与大学是一类介于普通学术型高校与职业型院校之间的跨界型高校,姑且将其称之为地区应用型高校。

二、美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三重使命

(一)保护与传承部落(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感

部落学院与大学是以保护和传承原住民族语言与传统文化为首要使命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学生了解、搜集、维护与传承原住民文化遗产的研究基地和学术中心。每个原住民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与符号,因此,每一所部落学院都富有保存与传承每一个部落文化遗产的使命。不仅如此,为了使原住民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美国现代社会,消弭原住民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学习与传递美国现代社会主流文化也成为部落学院与大学义不容辞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使命,部落学院与大学尽力将原住民传统文化与学校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原住民族精神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比如:推行双语教学,革新教学方法,开设民族课程,提升学生印第安语言使用能力;创设有利于弘扬原住民文化的校园环境与氛围,将部落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融入其中;汇集原住民优秀学术人才,打造原住民文化的学术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传承部落文化和知识的“图书馆”或“档案馆”;选择有学识和丰富阅历的部落长老用传统语言、口述历史、艺术的方式为学生解读和教授部落文化和知识,使学生体认部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增强这些“部落人”自觉传承本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服务当地社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说传承民族文化是部落学院与大学的“自然使命”,那么,成为原住民“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便是其第二重使命,即“社会使命”。创建部落学院最初指向之一便是意欲通过这种高等教育机构改善原住民保留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口素质低下、产业结构落后、就业率低下的问题。为此,在美国印第安高等教育联盟(American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Consortium,AIHEC)的领导下,部落学院与大学主动与社区(地区)联姻,寻求协同互动发展的多重路径,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一是适时面向区域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安排相应学位课程,改善相关领域人才不足的问题,如很多学校提供“人类服务与社会服务”学位课程,这些学生毕业后可充实到部落的相关行政机构,这对于提升部落相关行政机构的管理能力大有裨益。二是与区域内相关中小企业合作,成为培养中小企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蓄水池”,以及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的“智囊库”。为此,一些学院专门成立“商业援助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还专门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商业或经济管理类课程,使学生较早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及其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同时,联合企业挖掘本地区产业潜能,创造新兴产业,打造本地区产业链。三是为社区提供基本服务,开放基本设施。如为社区民众提供问题咨询服务、家庭问题咨询服务、健康护理与改善服务、职业培训服务,以及为社区提供召开公共会议的场所、为社区提供公共图书馆,等等[4]。四是部落学院与大学成为协调原住民内外部关系的桥梁,学生通过在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学习和培训获得在主流社会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还可稳定保留区内部关系,积极拓展外部合作关系和资源。

(三)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打造训练有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为更多原住民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打造训练有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部落学院与大学的第三重使命。随着部落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思想逐渐成熟,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和吸引力日益提升,部落学院和大学吸引了美国联邦认可的50%以上的原住民部落学生注册入学,尤其是近10年来,注册学生人数持续增加,2003年,部落学院的注册人数为17910人,其中印第安学生14342人,占80%;到2010年增加到19070人,其中印第安学生15994人,约占84%[5];到2011年,注册学生数已超过2万人,其中印第安学生占79%[6];截至2013年,注册人数超过2.7万人。这些数据说明原住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断提高,原住民学生在“自己的地盘”就能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且这种机会还在不断扩大,因为还有一些主流学院与大学也在不断给予原住民学生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部落学院与大学的性质和定位来看,其人才培养类型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从第一所部落学院建校之初就可见端倪,纳瓦霍社区学院(Navajo Community College),即现在的迪内学院(Diné College)建校之始,除了为四年制学院或大学输送一定的学术型人才以外,更多的学生主要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随后建立的绝大多数部落学院一直延续了这个“传统使命”。而这一点与美国社区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保持一致。而这个使命也与区域社会发展背景息息相关的,美国原住民不仅急需抑制久高不下的辍学率、提高人口素质,更希望能够拥有大量振兴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力资源。在部落学院与大学发展的40多年里,专注于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为地方发展输送了大量人力资本。根据统计数据,部落学院与大学中除了有一部分学生升入四年制学院或大学继续学习外,一部分学生或获得副学士学位、或取得了相应文凭、或获得了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毕业生大多拥有一技之长,且大部分留在了当地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为地方经济复兴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美国部落学院使命实现的保障机制

(一)创建原住民高等教育联盟为部落学院与大学使命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

原住民高等教育联盟(The American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Consortium,AIHEC)于1972年由6所部落学院校长发起成立,其在部落学院与大学使命实现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到目前为止,美国境内的37所部落学院与大学和位于加拿大的1所部落学院都是联盟的成员。

该联盟的目的是保护与传承美国原住民的传统文化与知识,包括珍贵的历史、丰富的艺术遗产、珍稀的语言及人权的提升等。其在部落学院与大学使命实现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主要有[7]:一是协助部落学院与大学维持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原住民文化特质的高等教育及为原住民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二是为部落学院与大学培养和训练原住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决策上的指导;三是积极协助部落学院与大学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促进部落学院与大学均衡发展;四是研究并开发部落学院与大学的评估系统以促进其有序发展;五是促进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的落实与立法,协调与政府及立法部门的相关事宜;六是帮助提升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学生入学率;七是促进部落学院与大学的教学革新与学术研究并敦促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影响力。

原住民高等教育联盟作为一个国家性协会组织,对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领导、协调、监控的作用,积极为部落学院与大学争取了更多合法权益与办学经费,为拓宽部落学院与大学的视野并加强了其与联邦政府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经过共同努力,部落学院与大学已在美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制定多项法令法规为部落学院与大学使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所部落学院成立后,联邦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有关原住民教育的相关法令法规。这些法规主要有:1965年颁布实施并于1998年再次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案》;1971年颁布的《纳瓦霍社区学院援助法》;1972年颁布的《印第安人教育法》;1975年颁布的《印第安人自决与教育援助法》;1978年颁布的《部落管控学院与大学援助法》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按照之前的“自决”原则,联邦政府逐渐将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发展责任转移至部落政府,并削减经费支持,这使得原住民高等教育联盟与部落学院和大学开始迈向自主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联邦政府通过行政法令重申并强化了部落学院与大学的历史使命,如1998 年克林顿政府颁布了关于美国原住民教育的《第13096号总统令》,并在2002年又了类似的《第13270 号总统令》,这两部法令完全承认部落学院与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价值和合法地位,并要求学院应为贫困原住民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继续秉持传承部落民族文化等历史使命[8]。于2009颁布的《部落健康促进与原住民部落学院与大学发展法》旨在提升原住民族健康水平的同时主要促进部落学院与大学的课程改革,复兴原住民族的语言、传统文化,推动部落地区的经济发展[9]。

上述法令法规为部落学院与大学实现其三重使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部落学院与大学正是在这些规章制度的框架下,不仅保护并争取到了更多的合法权益,而且使自己的办学使命得以不断延续和坚持。

(三)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为部落学院与大学使命的实现提供财力支持

根据1978年12月颁布的《部落管控学院援助法》及部落学院与大学自身的特殊性地位,部落学院与大学的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核拨,并明确规定了资金拨付标准,最初占到其整个运行经费的70%~80%。但是随着部落学院与大学的不断发展,经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之联邦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有时甚至不能落实到位,学费收入又偏少,这样的经费缺口使其运营及使命的完成受到一定挑战。为此,为了减少对联邦政府经费的过度依赖,部落学院与大学联合原住民高等教育联盟(AIHEC)积极寻求其他经费渠道,这些渠道加上政府核拨经费就成为目前它们的主要经费来源。

一是来自于一些基金会、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与私人的捐赠款和原住民高等教育联盟募款。这些捐赠主要来自于凯洛格基金会(w.k.kellogg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西部基金会等企事业基金会和部落学院基金会。这些基金会根据部落学院与大学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给予经费资助,并决定用于特定项目上,如学校课程的开发、学生奖学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将1200 万美元的补助金授予南达科他州的奥格拉拉拉科塔学院和新特格莱斯卡大学,作为5年期间的附加资金。前者用来发展环境科学的学士学位课程,后者用来发展软件工程技术与分析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课程,同时,学校也用其来创设基础工程技术的两年制学位课程计划[10]。二是获得课题研究经费和与政府及其他学校合作办学经费。三是州政府或部落政府的教育计划补助。州政府对部落学院与大学而言,并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州政府给予的资金多用于学校基础设施的添置、维持学术与职业教育计划,且所提供的预算相当有限。

四、对我国民族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启示

(一)民族院校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与知识的主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文化关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在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下,我国部分民族(少数民族)正面临着民族文化消亡、民族传统丢失、民族知识传播受限、民族语言濒危、民族技艺失传等严峻挑战。民族院校作为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与知识的主体理应责无旁贷、冲锋在前,但其现实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非常“失职”,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功利化的办学思想、使命感的缺失、自身传承与创新能力不高,文化意识淡薄,等等。因此,为应对民族文化面临的诸多挑战,民族院校应做出积极回应并付诸实践,努力使其成为“传播民族知识的教学中心、研究民族文化的学术中心、保护民族文化的资源中心、传承民族技艺的实践中心、孵化民族文化人才的培育中心、强化民族团结与公民教育的中心”。必要时可以法令法规的形式将这个使命确定下来。

为此,民族院校应从以下方面发挥自己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价值。首先,民族院校要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重估自身优势,将其作为一种历史使命。其次,应发挥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发与开设民族文化类专业和课程,如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古籍、民族医学等。还应重视民族文化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再者,应重视民族文化与知识的收集、整理、修复以及研究工作,引进懂得少数民族文化与知识、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11]。另外,还应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作为本民族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感,并培养其多元文化观和正确的民族观。

(二)民族院校应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当地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重学术轻技术的观念,导致不能很好地适应民族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另外,因为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较低,导致其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作用有限。

民族院校往往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学术中心与研发基地。因此,应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势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应注重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应用型学科和职业型专业比例,开发特色专业与课程服务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其次,加强与民族地区行业企业的联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主动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再者,应加大创业教育力度,为民族地区培养适用的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另外,民族院校还应成为民族地区政府的“智囊库”,为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5

[关键词]课程设计;责任意识;特色;改革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教材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一、教材的特色

1. 教材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可以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九年级才开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所以,教材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知道:责任伴随着他(她),成长的过程就是承担责任的过程。只不过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被动的。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这样让学生既感受到压力,又能体会成长的喜悦。教材的这种处理完全符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教材中的很多实例都来自于生活,来自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很多活动中学生都会踊跃参加,都想说,都有话说,都能说真话、心里话,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把过去教材以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为以学生的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实践为主,这正是新教材的生命力所在。

2. 教材内容编排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和认知规律。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责任也逐步扩展。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就必须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必须对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有所了解,必须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必须要有祟高而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第二、三、四单元是对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种课程设计,符合初中生的生活逻辑,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

二、教材的问题

教材固然有很多闪光点,体系编排也很科学,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同旧版教材相比,知识点和目标不是很明确、清晰。教材中,有些道理没有用平易的形式直白地表现出来,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如《坚持对外开放》中,对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教材处理得就有点简单。教师很困惑,不讲学生又理解不了,一讲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内容中,略显单薄,可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这样可能会使内容显得丰满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理论太强,学生感觉离生活很远,有点晦涩难懂。

2.活动太多,不利于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把形式多样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很高,但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可能不会很好,也难以体现在考试上。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6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生态环境;课程设置;职业需求

近几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也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概念较为模糊的时期,其主要表现是:有对高职教育价值与理想的纯粹性、相对独立性的忽视,有对高职教育根本使命和重要职责的忽视等。

教育部在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口号的提出,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各高职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理念内涵的认识及其实际操作容易产生一些片面性。高职教育要根据人才市场来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要符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在这个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概念不能无限扩大,在高职教育发展的目前阶段,“以就业为导向”的口号有可能被泛化为“以就业为本”。

失调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环境

有研究者提出“职业教育就是为了谋求一份职业而实施的教育”。[1]由于社会上这种过度功利性认识的存在,致使高职教育的育人环境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

顾明远教授指出:“过去的高职教育定位意识缺失,以为向学生传输的是比本科教育低一层次的文化知识,与职业联系并不紧密,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这种缺失也渐渐得到弥补,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纯粹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作为‘全面的人’的教学,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他们可能很容易上手某项技能,成为熟练工,但由于他们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同样处于‘弱势’,最后面临的依然是‘解聘’。”[2]

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分割是高职院校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珠三角”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追踪反馈表”中,尽管有87.2%的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技能满意,但只有不足三成的企业对他们的总体评价为“优秀”。[2]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对员工技能和笔试考核的评价仅占总体评价的41%,而对个人品质、服务意识等项目的评价则比重超过一半。一个企业代表告诉记者:“无论这名员工技能操作多么娴熟,但如果我们发现他们的工作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不够成熟,也不会对其打出高分,或将来委以重任。对我们来说,要培养一个熟手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多花半年时间就可以。但现在好像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为我们培养出一个个‘机器人’,而实际上,到高职院校招聘,我们更希望能招聘到全面发展的、潜力巨大的员工。”

高职教育尽管可以归属于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教育,但在深层次意义上所表现的人类理性内容使它同样可以超越其实用价值。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高职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非功利的,不但要看具体知识的获得或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还应致力于一种状态或心灵的训练。高职教育的真正成就在于它能使学生献身和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从学术性和纯粹理性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不能过度追求功利性价值取向。如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目的只是致力于给学生一本学历证书或者帮助学生得到一个岗位的话,高职教育就会失去精神的内核。

(二)职能的错位

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分十八条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教育部还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提出基本要求:负责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500、就业工作经费应确保不低于学校年度学费的1%。因此,就业率不仅决定了一个学校育人的大方向,同时也成为高校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为了提高就业率,有些高职院校在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几乎没有开设必修的专业课程,整个一年时间被用于开展就业工作,许多高职学生奔波于各个招聘会现场。从2003年的情况看,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55%,[3]而笔者在网上搜索所有高职学院的主页,毕业生就业率没有一家低于55%,且绝大多数在90%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就在于高职院校职能的错位。将就业率与高职学院的发展挂钩,那么高职学院为了吸引高中毕业生就读,必然要自我制造虚高的就业率信息,这是市场规律的作用。高职院校要运行,就要多招学生、多收学费,这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所以,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评估不能高职院校自己说了算,而应交由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进行。因此,就业不应看数量,而应看质量。如果不求质量,只求数量,那么,100%的就业率也可以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使命――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促进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除了就业功能外,它还具有育人功能、经济功能、先进文化传播的功能。黄炎培先生在《中华职教社章程》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因此,要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环境,有必要讨论教育的根本使命。

教育的根本使命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丰富的情感、深刻的体验、全面的知识,更需要他人的认同,教育要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这是现代人才智能结构的基本框架。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指出:“教育应是主体的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可见,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院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否则就不成其为高等院校,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人格养成,高等院校的使命主要是通过人的培养规格来表征的。我们的时代需要集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与伦理素养于一体的优秀人才,因而高等院校首先负有人格培养的责任。高等院校要培养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的人,通过培养人才参与建设、改造和服务社会。

高职教育的根本使命职业教育要树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观,同时更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取向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在政策层面上应是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但职业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就业教育。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时间跨度、评价导向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就业教育完全包含在职业教育概念之中,将职业教育完全等同于就业教育会导致理论上的以偏概全与实践上的误区。高职学院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这些年来,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表现出非常的急功近利,偏离自身的社会责任,一味满足社会的即时需要,导致高职教育目标的偏离及教育质量的下滑。[5]高职教育过度注重学生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导致高职教育目标的过度功利化。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没有必要的涵养。[6]一些高职院校只是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即时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科学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与责任意识缺乏,这种失调的高职教育育人环境亟待改变。

理智的选择――加强创业教育

在就业紧张的今天,适当强化就业没有什么不对,但不应走向极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没有应聘技巧和充分的就业信息,而是内在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将大学精神注入大学生的灵魂之中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应回归高职教育本位,以高职院校内在的魅力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可。当前要从两方面入手。

以个人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研究起点,既可以是职业对人的需要,也可以是人对职业的需要。如果仅从职业对人的需要出发,不但会使就业导向的研究范围受限,而且会助长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做法。从人对职业的需要出发,则能自下而上地寻找有利于改善高职院校就业前景、增加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办学机制与制度因素。[7]“以就业为导向”是根据经济增长目标作出的系统的人力规划,着眼点在于职业对人而不是人对职业的需要,也就是说,“以就业为导向”考虑的是在各种类型的岗位上安置合适的劳动者,而并不是个人获得工作的具体方式。如果高职教育以个人职业需求为导向,就会首先尊重人对职业的需要,进而探寻满足需要的条件,直至研究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科学地进行高职院校的定位。

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使其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会议要求“把创业教育提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在归纳提高就业能力所需要的核心知识、技能与态度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

在目前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就应通过指向创业的教育与培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高职教育既要帮助学生在未来岗位上有所作为,更要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对广大高职学生来说,获得创业本领比仅仅获得一份职业要有用得多,高职院校应把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的高度。创业教育课程应当成为高职院校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应把创业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学中,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把学生的创业活动作为一种鼓励成功的机制,对于有创业愿望和行动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学生将创业作为个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职教育的新使命[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1).

[2]谢苗枫.高职,如何才能“高质”[N].南方日报,2005-05-26.

[3]刘万永.教育部官员谈2004大学生就业热点难点[N].中国青年报,2003-12-31.

[4]王恩华.大学学者的使命与学术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0,(9).

[5]眭依凡.大学使命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9).

[6]王志成.当代教育使命的必然抉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6).

[7]张宇.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