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风险评价,发展历程、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要求,对具有安全危险和潜在重大环境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其实现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损失。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发展过程及进展,对我国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相关概念
1.1风险
通用的风险定义:风险是指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可能危害后果的乘积[4-9],即:
式中:R为风险水平(值);P为事件发生概率(或机率);D为事件发生后可能危害后果。
1.2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ERA,EnvironmentRisk Assessment)是利用现有获得的知识和资料,依赖有关基础学科(如生态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生态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来认识和鉴别环境风险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危害后果及程度,并计算危害出现的概率的过程[1]。本文所指的环境风险评价专指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化学品的生产与存储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概率的方案和降低风险危害的对策(应急预案)。
2国内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2.1 国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国外事故风险评价主要按三条路线进行: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ty Risk Assesement)、实时(Real-time)后果评价和事故后(Over-post或Past Accident)后果评价[2](见下表1)。,发展历程、现状。概率风险评价是在事故发生前、预测某设施(或项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或健康)风险,目前国内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以此类为主;实时后果评价主要研究内容是事故发生期间有毒物质的实时迁移轨迹及浓度分布,以便作出正确的防护措施决策,减少事故损失,其代表为核电站实时剂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事故后后果评价主要研究事故停止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代表为研究者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停止后对中、西欧的影响后果评价。
表1 事故风险评价路线一览表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 环境风险 评价
中图分类号:TE88;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00-01
1、天然气管道的类型
天然气管道按照输送介质的类型分为含硫天然气采集管道和净化天然气输送管道。该分类是按照输送介质中硫化氢的含量大小确定,即管道输送介质中硫化氢含量小于《天然气》(GB 17820-1999)中规定二类气质的硫化氢含量限值(即20 mg/m3)为净化天然气管道,否则为含硫天然气管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天然气净化气管道约一万八千多千米,含硫天然气管道上万千米。按照天然气管道实现的功能可分为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净化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直径主要有Φ76、Φ114、Φ159、Φ219、Φ323.9、Φ406、Φ508、Φ610、Φ711、Φ813、Φ1016。天然气输送压力从0.098MPa到10MPa不等[1]。
2、天然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
本文所关心的天然气管道事故指因种种原因引发的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后果根据输送介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净化天然气管道发生天然气释放事故时主要可能的后果有:天然气释放扩散至大气层、天然气着火形成热辐射及天然气爆炸形成爆炸冲击波。发生含硫天然气释放事故可能的后果有:天然气释放至大气层的同时伴随着有毒气体硫化氢的扩散、天然气着火形成热辐射及天然气爆炸形成爆炸冲击波。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库。国外将天然气管道事故的统计分为含硫天然气管道和净化天然气管道两类来进行。
2.1 含硫天然气管道
加拿大阿尔贝塔省EUB统计了总长19 545km的集输管道1980~2002年发生的事故[2],统计结果显示:
(1)管道事故发生率为0.67~0.89次/103km・a;
(2)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为:内腐蚀、外腐蚀、第三方破坏、建筑物破坏、地层位移、焊缝、接点故障、超压、管线、阀门及配件及其它。各种因素所占比率排序为:内腐蚀>外腐蚀>第三方破坏>建筑物破坏=焊缝>接点故障=超压=管线>阀门及配件=地层位移。内腐蚀因素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3%,超过一半以上。
2.2 净化天然气管道
EGIG (8家西欧主要气体输送管道公司成立的欧洲输气管道事故数据组织)对92 853 km输气管道1970~1992年的事故统计表明[3]:
(1)1970~1992年间欧洲输气管道事故率为0.575次/103km・a,1988~1992年欧洲输气管道事故率为0.381次/103km・a;
(2)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为:第三方破坏、施工和材料缺陷、腐蚀,各种因素所占比率排序为:第三方破坏>施工和材料缺陷>腐蚀。第三方破坏因素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2%,超过一半以上。分析和比较加拿大、西欧的事故统计结果可见:
(1)天然气管道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含硫天然气管道事故率比净化天然气事故率高;
(2)引发含硫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为管道内腐蚀,比例达到了53%;引发净化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为第三方破坏,比例达到了52%。
3、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自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三年,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日趋成熟和完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五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在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中,关于评价主要内容及后果计算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大多数环境影响评价将天然气管道事故后的火灾、爆炸模拟纳入后果计算的范畴。对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来看,还是从该“导则”对后果模拟计算的规定来看,都不应将火灾、爆炸模拟计算纳入后果计算的范畴。《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将环境风险评价定义为: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根据这一定义,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的是泄漏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或者事故中生成的有毒有害物对人身的伤亡和环境的影响,而并非火灾或爆炸事故本身对人身或环境的影响。这显然与目前环评领域对天然气管道的环境风险的认识有些差异。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关于后果计算的要求有第7.1条:“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第7.2条:“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扩散”。根据这一规定,没有必要将天然气管道的火灾、爆炸模拟计算纳入环境风险的后果计算范畴。按此理解,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应关注在出现爆炸、着火和污染物意外排放(释放)后在大气、水体中进行稀释扩散形成污染的事件,一般来说应重点评价中、短期的超标污染事故。污染物对人和动物、植物的污染影响与接触时间密切关联,短时间的高浓度污染物的影响不一定比长时间低浓度污染物的影响小。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与污染物接触的浓度限值是评价的关键依据,低于该浓度限值,受影响个体在该接触时间内基本不会受到影响。笔者因此认为,环境风险评价内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事故因其污染影响对象和影响时间不同而异,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也仅是规范了评价总体框架。针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笔者认为,天然气管道的火灾、爆炸影响范围,热辐射和爆炸冲击波的影响属瞬间或超短期的影响,基本属安全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模拟计算内容也就属于天然气管道事故模拟的范畴,应纳入安全预评价中。而事实上,目前的天然气管道安全预评价报告均对火灾和爆炸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模拟计算,也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结论与建议
(1)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应根据输送介质、环境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硫气输送管道的环境风险后果计算应重点计算事故发生后泄漏的硫化氢对环境的影响。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不需要考虑事故发生后甲烷气体的火灾、爆炸造成的人身伤亡,这部分内容已纳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中。
(2)鉴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的规定有一定差异或规定不太明确,建议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进行相应的修订或细化。
(3)国内外天然气管道事故统计是天然气管道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分析的类比依据,而目前国内缺乏这方面的统计资料,因此,建议尽快建立我国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库,为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维稳 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阶层、各部门的利益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步显现,这些矛盾纠纷常常发展成上访、闹事、堵门、堵路、围堵党政机关等,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试行)》,要求在重要项目酝酿及实施前,应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为此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发出《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对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环保审核的通知》(闽环保监[2010]144号),要求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增加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又称为“维稳”,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对环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本文对环评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进行探讨。
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分工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是业主为主体编写的报告。其审查单位牵头部门是发展和改革部门,主要负责做好重大改革决策方面的总体评估;国资部门负责企业改革政策方面的评估;国土、住房保障、建设部门负责征地拆迁政策方面的评估;环保部门负责生态、环境方面的评估;卫生部门负责做好医患纠纷、重大疾病预防方面的评估。因此,环评中应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主,提供发展和改革部门汇总审查。
2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保审核的范围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包括: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制定和出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涉及民生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改;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行政区划调整、市政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事业单位重大改革、改制事项;政策性收费、定价和行业管理政策调整;各级党委政府认为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他事项。
在环评中主要是对拟列入省、市、县(区)重点建设的交通、能源、市政、房地产、农业、水利、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资源环境等重大建设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中是对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进行审核。
3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保审核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审核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的主要内容:一是合法性,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等;二是合理性,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意愿等;三是可行性,实施时机是否合适,条件是否成熟等;四是可控性,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等。
环保部门是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重大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进行环境资源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关制约因素,环保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时机是否成熟,实施后是否存在环境风险等不稳定因素;群众对项目有无强烈的反应和要求,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有无相应的环境应急处置预案等进行审核。
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保审核的程序
4.1 评估程序
一般要走六道程序:(1)广泛征求意见;(2)自行评估认定;(3)主管部门审查;(4)编制评估报告;(5)制定处置预案;(6)维稳部门备案。
4.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章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章节是项目自行评估的环保篇章,主要是防范环境风险,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以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为基础,设立专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章节,对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特别要对项目在规划、开发期间及开发后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分析确认,预测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稳定的环境事件,从环保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降低和消除措施。
4.3 报告书的技术评估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中,应对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以及环评文件中的对应内容进行技术评估。其中,对在江河湖库沿岸,特别是临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耍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区域;人口集中居住区域附近;国家及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开发建设的项目,新布设的化工石化集中工业园区、基地以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必须把社会稳定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技术评估。
4.4 报告的审批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审批手续时,对项目建设单位提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在出具的相关批准文件中同时明确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核意见,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处理意见。对没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章节或评估内容不完善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受理审批;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不完善或者存在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隐患的项目,不予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不落实的,不进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
5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提高
由于刚开始进行社会稳定性评价,也没有相关的规范可以参考。笔者认为社会稳定性评价章节应该放在环境预测和公众参与章节之后,由于是报告书的一部分,所以工程概况就不用介绍,主要内容为从规划、政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拆迁安置等影响社会不稳定风险因子,分析其可利用出现的几率和强度;提出降低和消除不稳定风险因素的措施。
我们在《海西天然气管网工程(罗源―福鼎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参考“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评价方法对其方法进行了探索。把本工程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六大类风险可能性大小进行了单项评价,为便于度量该项目整体风险的大小,对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量化,然后得到项目的综合风险大小。
5.1 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确定
首先根据项目特点、专家经验和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确定风险评价标准。
本项目各类风险因素的权重W,取值范围为[0,1],W取值越大,表示某类风险在所有风险中的重要性越大。其次确定风险可能性大小的等级值C,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等级值C按风险可能性由小至大分别取值,如表1所示。
将每类风险因素的权重与等级值相乘,求出该类风险因素的得分(即W×C),把各类风险的得分加总求和,即得到综合风险的分值,即∑W×C。综合风险的分值越高,说明项目的风险越大。
5.2 评价标准(见表2)
5.3 估算本项目综合风险值(见表3)
从表3可看出,该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综合风险值为0.29,风险程度低,其中最有可能的风险是项目发生事故时会引起周边群众的不满。但总体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会发生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因此,从社会稳定性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对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环保审核的通知.2010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我国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地质灾害评价,在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外,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等方法也是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方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应用前景良好,其发展方向也走向评价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作为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基础的风险评价,其成果可广泛的在国土资源规划,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方面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上进行运用。
二、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目前对灾害风险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大部分权威性辞典的定义为“面临的伤害和损失的可能性”;“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侵袭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破坏与利润损失”。1984年,联全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其定义为:由于某特定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人口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的普遍意义和地质灾害减灾需要,将地质灾害风险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机会与破坏损失
程度。
地质灾害风险具有一般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二个方面。
一是风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地质灾害是地质动力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活动不断进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所以地质灾害将不断发生。从这一意义上说,地质灾害乃是一种必然现象或普遍现象。
二是风险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必然现象,但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具体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仍是随机的,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何种强度(或规模)的灾害活动,将导致多少人死亡或造成多大损失,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风险特征是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或出发点。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对地质灾害风险认识与评价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的创新过程。
三、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岩土性质与结构、活动性构造等)、地貌条件(地貌类型、切割程度等)、气象条件(降水量、暴雨强度等)、人为地质动力活动(工程建设、采矿、耕植、放牧等)。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灾害风险越高。二是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即承灾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与可恢复能力,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及人居环境、财产价值密度与财产类型、资源丰度与环境脆弱性等。通常情况下,承灾区(地质灾害影响区)的人口密度与工程、财产密度越高,人居环境和工程、财产对地质灾害的抗御能力以及灾后重建的可恢复性越差,生态环境越脆弱,遭受地质灾害的破坏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越大,地质灾害的风险越高。上述两方面条件分别称为危险性和易损性,它们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基于此,地质灾害的风险要素亦由危险性和易损性这两个要素系列组成。危险性要素系列包括地质条件要素、地貌条件要素、气象条件要素、人为地质动力活动要素以及地质灾害密度、规模、发生概率(或发展速率)等要素。易损性要素系列包括人口易损性要素、工程设施与社会财产易损性要素、经济活动与社会易损性要素、资源与环境易损性要素。
四、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2、统计分析评价。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对地质灾害的活动规模、频次、密度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3、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二)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4、破坏损失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之后,综合地质灾害活动概率、破坏范围、危害强度和受灾体损失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对由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口、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
5、风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包括了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全部内容,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风险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不同于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评价已选定的防治措施的效果,同时对措施进行经济评价和评价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优化分析多种防治预案并存的项目,提高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程度,使得措施在技术上可行,达到最优化效益。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效果是否符合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1、实施过程分析
一是根据评价区具体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评价系统,制定风险分区的原则和和评价应用方法,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二是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三是将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三者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期望损失加以分析。
四是对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口伤亡、经济损失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综合进行风险评价。
五是对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在兼顾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提出能减少灾害的建议和对策。
2、发展趋势
作为当前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定量化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转变为预测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二是从单独个体分析走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分析。三是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四是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五是风险评价与减灾管理相结合取代以往单纯的风险评价理论,风险评价与防治不再独立存在,使得风险评价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而服务。
六、结束语
综上,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性,因此,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毓川,赵逊,张之一等.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 ———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11 (1) :38 - 41.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分级;个人可接受风险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自2004年后,环保部在2009年进行了“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的公示,提出对环境风险导则进行修订,但至今未最后定稿。随着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风险意识的提高,2004年版导则在十多年的运用过程中,陆续显现出了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 关于环境风险导则修编的几点建议
1.1 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源进行分类
环境事故发生后,风险源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事故风险的传播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1)在大气环境中进行扩散;(2)在非大气环境中进行迁移(水、土壤)[1]。
该分类方法对环境风险源的传播方式、特点、环境危害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事故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建立环境风险源的识别方法。将该识别过程加入到环境风险识别的源项分析中,将会进一步提高源项分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 完善环境风险源分级,提出风险源分级管理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发态势,1993-2012年间,我国累计报告各类突发环境事件28000余例[2]。相对于环境风险管理的需求,我国目前存在着环境风险源种类、数量、规模和分布不清,以及对环境风险源周边环境敏感受体的分布不清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风险源的风险防控意识、水平、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3]。现行导则的环境风险分级仅是基于物质性和环境敏感性的简单分析。随着环境风险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利用现有评价方法体系,加入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作为风险分级的依据。企业风险分级在国外已经早有运用。1990年,美国《空气清洁法修正案(CAAA)》实施,将企业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从一级到三级风险水平依次增高[4]。2012年欧盟的《塞维索指令Ⅲ》(2012/18/EU)[5],对企业实行3个级别的控制。德国联邦环境局采用清单法对工业设施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和评级。在我国如何确定企业的风险等级?2014年环保部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中附有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综合考虑企业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及其数量(Q)、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技术水平(M)、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E),通过风险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该分级方法的确定主要是参考了:美国《空气清洁法修正案(CAAA)》、《塞维索指令Ⅲ》(2012/18/EU)以及我国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另外,在环评阶段进行环境风险分级,不应仅仅只是环评内容的深度分级,还应与后期环境监管进行联系,通过定量化的风险分级,可以明确管理对象和管理的优先顺序,对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进行实时的环境风险源监测和管理的要求。目前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进行了环境风险源监控网络传输系统的研究,正在开发环境风险源监控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的接收和处理、监控数据管理、风险源数据展示等内容。软件管理系统是为环保监管部门提供服务的具体应用,包括日常管理、监控预警、决策支持等模块。通过监控软件管理系统提供风险源监控管理能力的服务,实现基于Web-GIS的环境风险源监控点及监控信息动态加工、处理(空间与专题分析等)与可视化,以及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模糊交互式查询等功能[6]。
1.3 在风险评价阶段引入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概念
当前环境风险导则及修订导则的征求意见版中,环境风险值的计算结果是基于人员吸入毒性物质而导致急性死亡的概率。然后用计算得出的项目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比较,从而得到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这个同行业可接受风险值没有给出获取途径,也较难进行判断。
2014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了《危险化W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提出了我国风险可接受标准。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的个体死亡率。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7],这个标准同样可以在环境风险评价阶段运用于可引起人员死亡的环境风险可接受性判定。
1.4 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增加施工期环境风险辨识
建设项目施工期具有人力及物力使用量大、各个类型的材料使用量多、废弃物品多的特征,在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的同时也存在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环评阶段进行施工期的环境风险源辨识,有利于建设单位提高环境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2 结束语
针对2014年版环境风险导则及2009年征求意见版提出了如下建议:(1)在源项辨识过程中,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源进行分类,重视环境风险源的动态传播过程。(2)借鉴国内外经验,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分级,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对可能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提出进行重点监管,风险源进行实时监测。(3)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引入环境风险值的计算结果的判定中,增加风险值的判定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4)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应提出施工期的环境风险辨识,提高建设期建设单位的环境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由于国内环境风险监测和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标准、数据不完善,系统的环境风险监察体制尚未建立,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化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风险部分作为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的初始,也应积极的跟随当前风险管理的发展步伐,并成为后期环境监管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魏科技,彭剑峰,等.环境风险源及其分类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1):85-89.
[2]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21.
[3]宋永会,袁鹏,彭剑峰,等.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创新进展――(Ⅰ)环境风险源识别技术与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5):347-351.
[4]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isk management program guidance for warehouses[R].Washington DC: 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2009.
[5]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2012/18/EC of amending and subsequently repealing Council Directive 96/82/EC, on the control of major-accident hazards involving dangerous substances (Seveso Ⅲ)[S].Aberdee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2.
[6]宋永,韩璐,温丽丽,等.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创新进展――(Ⅱ)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与案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背景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历史源远流长,内部控制较为完善且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代表理论当属COSO于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而把内部控制真正提到法律高度的是美国国会和政府通过的《萨班斯法案》,不难发现美国人在经历了“惨痛教训”之后,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言而喻。在中国,国家层面2008年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由于内部控制缺失或失效而产生的问题非常之多,有些地方甚至存在重大控制缺陷,如无规范的审批控制制度,随意对外提供担保、出借资金产生损失;废旧物资源头控制缺失,回收率低,处置程序缺乏监督;不相容职务未分离,预算控制刚性较差;计划体系不完善,计划执行偏差大。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曾在2005年至2008年间建设了一套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进行广泛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但自2008年公司上线SAP管理系统后,原先的内部控制环境及公司业务所依存的载体、业务流程、业务风险点均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于2011年启动了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2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内涵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一个对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系统和综合评价的专用工具。该体系是基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理论、国家五部委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而建设,体系结合了我公司的业务特点,充分研究了SAP系统的特征,剖析了主要业务在系统内、外的运行状况。该体系本质是一个评价工具,目前已经建成的是基于SAP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该体系五个部分的核心是控制活动评价,也是评价体系的主体,其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控制分析,二是控制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如图所示: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123-1.jpg>
控制分析以剖析业务模块的流程、环节乃至风险点为主线,得出风险点的控制内容作为评价的基础。控制评价则以测试内容为目标,针对测试对象的不同类型,运用观察、询问、审查、重做等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打分,形成对风险点、流程、模块乃至系统、目标的整体内控评价,并最终形成内控系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循环。
3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
3.1 控制分析
控制分析是制定标准体系的过程,既要分析业务的风险点所在,也要给评价者一个标准控制措施的参照物。控制措施的制定基本遵循从面到点的设计思想,层层分解,不断细化,即:模块到流程到环节到风险点的过程。
3.1.1 模块选择
经过调研及参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指引,我们选择SA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四个模块作为评价对象,从范围上基本上可以履盖企业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
3.1.2 环节分析
环节分析是将模块按照便于评价的需要和经营业务本身的特点进行细化的结果,根据各自的特征,各模块的分解方法不同、环节也不相同。
3.1.3 流程描述
流程描述是将管理模块中的所有环节之间的关系及先后顺序等绘制在图上,流程描述的主要作用是让评价者通过看图可以对管理环节一目了然,便于在评价时做到准确定位。
3.1.4 风险点确定
在公司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指引确定各模块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后我们对每一风险点的特征及控制措施又作了进一步说明。控制分析表如下:
[模块\&流程\&环节\&风险点\&控制措施\&目标关联\&控制属性\&控制载体\&财
务
模
块\&货
币
资
金\&岗位设置\&岗位分工\&建立岗位分工制度,制度规定岗位职责,岗位资格等\&合规\&线外\&岗位制度\&不相容职务\&是否在岗位设置时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重点是钱账分离、审核支付记帐分离、银行帐户印鉴管理以及货币资金票据管理分离等),相关业务人员实现内部制约、监督机制\&营运\&线内\&票据及银行印鉴章保管制度\&定期轮岗\&建立轮岗制度,岗位定期轮换\&营运\&线外\&财务人员轮岗制度\&资金收入\&。。。\&。。。\&。。。\&。。。\&。。。\&资金支出\&。。。\&。。。\&。。。\&。。。\&。。。\&。。。\&。。。\&。。。\&。。。\&。。。\&。。。\&。。。\&]
3.2 控制评价
运用本体系进行内控评价的程序如下图所示: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123-2.jpg>
3.2.1 明确评价类型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审前内部控制评价,另一类是专题内控评价。
3.2.2 制订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评价目标及对象;选定评价人员及明确人员分工;确定评价业务模块;结合实际进行分值与权重设计。
3.2.3 控制调查
该环节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初步了解,这是后续确定评价重点的基础。控制调查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问卷针对被评价对象的关键业务流程、各业务模块内部控制现状、相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内控过程中存在哪些缺失或不足等内容进行编制。
3.2.4 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阶段的关键是样本规模和样本范围的确定,样本可以是某一制度或文件,也可以是具体的基建项目等等。样本规模可以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确定,也可以采用判断抽样,我们在实践中根据评价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抽样方法,如属于审前调查时则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对于独立评价时,我们采用统计抽样与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当总体的差异性较大时,采用分层抽样,如财务类样本因其周期性较明显,抽样时可以按月份进行划分,将年初、年末作为重点实施抽样。
测试结果同时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方式,一般来说,定量评价可以用“符合率”指标反映,即抽取的样本量中符合规定的比率,定性评价则主要针对被评价单位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或只有一个样本的情况进行。
3.2.5 评分及评价
①风险点评分
对于定量部分,取满分与符合率的乘积作为测试得分;定性部分,根据设置的分数档次确定测试得分。风险点中有点分项内容的,则各分项内容得分之和便是该风险点的测试得分。
②模块的评分
评分中有两类权重,一是风险点权重,二是模块权重。在业务模块中需要设置风险点权重,风险点得分与权重乘积得到权重分,模块中各风险点的权重分之和便是模块的测试得分。
风险点权重确定的关键是模块中各风险点重要性程度。通常依据模块业务性质和失控风险概率来确定。在具体评价中,如果不存在对某个环节或者风险点的评价,可将该风险点的权重设置为0,同时调整其他风险点权重,使得整个业务模块的权重合计为1。
③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需要确定各模块权重比例,模块的权重取决于模块的重要性程度。以下是我们设置的综合权重表(表1):
为准确形象反应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我们设定了如下的确控制评价区间(表2):
④目标评分
在计算风险点和模块评价得分的同时,计算与风险点相关联的控制目标得分,目标得分的计算不考虑任何权重,主要是由于一个风险点可能与多个控制目标相关联,因此我们只是通过计算目标得分后进行粗略计算,比较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对三大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以便于给管理层提供内部控制改善的总体方向性的建议。
⑤评价结果及反馈
评价结果分两类,一是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描述评价过程、内部控制现状、控制薄弱及风险点。二是风险报表,风险报表重点对风险进行汇总列示,风险报表简明扼要,结果一目了然。
4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于2012年建成后,在公司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成交如下:
4.1 节约审计资源、节约审计成本
在审计项目符合性测试中运用该评价模块,可以迅速确定重点,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时间。经初步测算,至少可以节约实质性测试三分之一的时间。目前省公司大部分项目,所属单位的大部分项目在审前调查中都使用该体系进行了测试,效果明显。
4.2 量化风险、降低风险
通过对控制环节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各控制环节的风险大小,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可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达到降低风险乃至消除风险,为企业健康经营保驾护航。
4.3 提供建议、堵塞漏洞
在测试运用和使用有反馈统计,全省截止目前共提供建议和意见542条,完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堵塞漏洞10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