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 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 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2
【关键词】环保设备 课程群 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89-02
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建设内容。系统地构建团队的建设体系,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探寻团队发展的路径,是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考虑到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势在必行。
一、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专业学科建设。课程群教学团队的成员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然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专业,缺乏丰富的经验总结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也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在此背景下,对于课程群的团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学改革任务和课程性质的不同,分别建立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为主要任务,体现跨学科性、专业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体现学术性、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依靠群体的合作、团结协作,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其成员之间可以互补技巧与经验,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明确专业教学和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课程群团队进一步发挥影响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推动整个课程群系统的优化。团队的建立就成为加快新专业建设发展的步伐、提高专业发展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等共同目标的教师之间采取相互分工协作的形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存责任共担的团体。在团队协作中,老教师“传、帮、带”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也帮助老教师接纳新的教育理念和更新知识。建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的效能,而且可以帮助参与团队的教师更加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团队成员通过一起探索交流,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使自己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业务水平得到不断发展。
(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环保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和复杂化,精简的专业课的课程门类与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学团队所具有的分工协作、交流整合信息资源及互补性等特点弥补了课程设置和课时的不足。相对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和科研的孤军作战,教学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课程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一般都遵循三大原则:综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教学团队的建设应该根据课程体系中的各课程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扩大课程框架,发挥整体优势,将教师独立发展的局面转化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师团队;打破各门课自立门户的传统模式,将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成机构合理、相互渗透的具有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特点的多种类型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二)整体性原则。课程群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以及教师和学生发展等各个层面。只有遵循整体性的原则,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将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这样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建立新的学术观点,更新自己的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健康发展的团队。
(三)创新性原则。课程群团队建设不是简单的老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团队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团队建设结构、课程建设及专业发展的思路和计划,团队的建设要以课程建设和创新改革为重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发展动向引入课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新型人才。
三、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应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为切入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工程观念培养,努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师资队伍建设。在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和首要任务。首先,从事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能钻研科研,这样才能将团队的建设建立在较高的学术水平之上;其次,课程群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要合理,教师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盐城工学院环保设备群教学团队建设以“整合、引聘、培养”为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一方面,高度重视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鼓励并支持教师进修、定期参加各种课程研讨班、对外交流访问,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团队现有1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以上,硕士生导师3人。一位校学术带头人、一位校青年拔尖人才。业务能力互补,教龄、年龄、科研能力等梯队结构合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共享课程知识、教学经验和教学信息,围绕共同的目标建立了和谐的氛围。
同时,采取“引、聘、培、练、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机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是引进管理一线人员(市环保局及市监测中心站、市环科所、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研究院、市技术工程中心)、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担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聘”是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聘请行业专家、外校学术专家、企业高工教、指委委员来担任客座教授,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给予学科发展的指导,建立稳定的联系;“培”是在学校内参与评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另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攻读学位等;“练”是让骨干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等,进行兼职锻炼,对于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老师,尽可能多地安排到第一线,丰富、提高工程素养;“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从实践环节、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课程建设。除了教师队伍建设外,在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它在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在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众多内容中,课程建设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盐城工学院在进行环保设备课程群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以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环保机械制造技术、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和过程装备控制及应用4门专业为核心课程,以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环境工程原理等为基础课程;环境监测、工程制图和环境AutoCAD等作为专业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水处理新技术、新装备、环境影响评价等作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的课程与培养方向紧密联系,课程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团队以“环保设备设计与运营”为方向,从环保工程设计研究、环保设备研发和环保设施运营出发,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相互融合,教师间坚持相互听课和观摩教学、对教学效果等情况及时沟通交流,教师经常交叉授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开展各种环保工程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这样的课程建设模式,加快了课程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课程群团队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三)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对教学来说是一个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复杂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空谈。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也对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此,近年来,盐城工学院环保设备课程群负责人和团队带头人组织和鼓励教学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相互借鉴,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将各自零散的教学思想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最终形成具有共性的教学观。在总结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数项,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生专业,其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合理、教学团队活动模式不丰富、教师团队协作意识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以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3]刘凤春,陈希有,王林,等.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2)
[4]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基金项目】盐城工学院教研项目(JY2014C14)
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教学团队 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培养人才质量体系中的首要要素。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笔者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广大同行交流。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指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即通过目标激励、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团队的每个成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期加速专业发展、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多年来,笔者学校始终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增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并纳入到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多项举措,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聚合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发挥愿景目标的带动力
学校组织各专业教学部,根据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升的需要,细化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如根据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可分为“技能竞赛指导”型教学团队、“教研教改”型教学团队、“科研”型教学团队等类型。根据各类型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制定目标项目规划,并明确团队成员的目标工作任务,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愿景目标。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为教师搭建专业能力、潜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而达到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效果。
在愿景目标的带动下,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教学团队建设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等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团队的创造力
(1)实施“学做耦合,理实融通”的教学模式,注重加强产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我们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与企业生产“师傅”相结合。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操作技能的指导“师傅”,既上工艺理论课又上实习课;既是讲师,又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锤炼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
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课题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训活动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理论和实践的超前和滞后。
四是育人与创收相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实训由“消耗型”向“自养型、创收型”模式的转变,做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学合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实施实训室建设任务项目化,教学设备研制自主化,注重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早在2004年,学校就将数控专业实训室、电气专业实训室,作为校本研究项目进行推进建设。项目建设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要求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设备研制到实训项目开发的所有任务。
数控专业、电气专业分别成立了由1名技术组长、5名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设备研制”项目专业教学团队。2004-2006年该项目教学团队教师指导一批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成功研制出配有KND-1TB数控系统的CLK6130A型数控车床11台,配有KND-10M数控系统XKL7136型数控铣床1台,LJS-A型多功能电工实验台和多功能机床控制柜各1台。均通过有关专家组的测试,并投入教学使用,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好。不仅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还为学校节约资金60余万元。专业教师在研制开发这些项目设备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对接企业开展技术化服务,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坚持贴近企业,面向市场,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9年10月通过与廊坊市百冠包装设备制造总公司、廊坊亨达包装机械厂等企业的合作,教学团队师生成功地进行了灌装设备的3D设计,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10年6月团队师生利用灌装压盖机的装配设计经验帮助青岛啤酒(廊坊)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灌装设备的维修,获得企业好评。2011年2月团队师生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利用3D设计软件帮助威意特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全自动磁条压入机、全自动轴承压入机、自动升料架、搅拌机等10套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12年4月教学团队师生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标准件图库的开发与制作。2012年10月与科技部国家信息化制造业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完成了《solidworks工程实例教程》《CAXA制造工程师工程应用教程》两门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2013年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展合作,主编、参编共完成国家级职业规划教材8部。这些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队伍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与动力。
3.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彰显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与全国技能大赛相结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激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活力。2009年5月机械工程系成立了“技能竞赛项目”教学指导团队,负责指导训练学生参加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两项赛事。团队教师通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交流磋商,开展头脑风暴,仔细解读竞赛规则,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竞赛训练指导方案,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
2009、2010、2011年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由科技部、教育部、团中央、常州市政府共同支持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三、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与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19所大专院校的近百万大学生激烈角逐,勇夺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河北省赛区夺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在全国创造了两个唯一:一是全国619所参赛院校中晋级总决赛唯一的技工院校;二是全国唯一有3支代表队同时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技工学校。
2010年在国家六部委主办的国家级一类竞赛、有“数控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笔者学院参赛学生荣获数控铣工项目技能竞赛河北赛区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勇夺全国总决赛冠军,创河北省参加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笔者学校教学团队的水平。
4.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为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为了巩固各项目专业教学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激发团队教师参加竞赛指导、教研教改、“产学研”等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制定并出台了《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系列激励制度。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团队教师倾斜。
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4
行政管理专业是大连电大的主要专业之一。从2002年至今,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教授学员累计超过一万人,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远程开放大学特色的专业教学规则、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其团队建设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2006年以前,教学队伍主要以专业主干课《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等课程为主,主要服务于学校总结性评估和行政管理专业早期资源制作与教学研讨等目标。第二阶段是形成阶段,自2009年至2011年,在《社会调查与研究》《社区治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类主干专业基础课进行整合,并据此形成了以课程辅导教师为核心力量的校级教学队伍。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自2011年以后,以服务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为目标,对大连电大全系统行政管理学课程群进行师资整合、课程整合。经过10年努力,把原有教师队伍整合成“和谐有序、协商互助、团结协作”的强有力教学团队,形成了以专业教学团队运作为特征、教学改革为核心、学习支持服务为特色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等要素相对科学而稳定的,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优质的科研能力、富于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学习型教师教学团队。目前参与本专业团队的系统内教师达50余人。其中,校本部专兼职教师23名,教授9名、副教授10名、讲师4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8名。多年来,行政管理专业团队的全体教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指导方针之下,提倡“勤奋敬业、严格自律”的师德精神,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学员、服务分校及教学单位”的服务意识,实行宽严适度的测评考核制度,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品质提升,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举措
在团队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始终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主导,以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包含虚拟实训)基地建设等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以校内专兼职课程责任教师队伍为主,各分校教学点专业负责人组成的教学与科研专业研发队伍;以课程为依托,形成《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以专业为平台,形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团队QQ群等有效沟通方式,营造和谐团队文化氛围,加强系统建设。
(一)搭建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平台
本团队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央电大专业规则和已有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对其核心课程“公共行政学”“政府经济学”“政治学原理”“社区治理”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进行设计规划,调整课程内容比例,合理分配授课时间,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以及知识更新与学时有限的矛盾,进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结合行政管理类专业共同的知识点,进一步构建成一系列的立体结构知识群组,通过把知识群和具体课程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实用的核心课程群,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完整有效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二)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弥补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满足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行政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往采用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各门课程理论基础的教学效率前提下,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将教学内容发展为“理论+实践”动态流程一体化的完整教学体系。详见图2所示。与以往课程建设不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更注重关联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所授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前沿性的内容,还要知悉核心课程体系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而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很好地区分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由其他课程予以深化和拓展,哪些内容需要补充等。基于此,核心课程群建设要求对课程师资队伍以梯队形式进行建设,优化组合,为每门课程搭建一支年龄、专业、学历和学科结构合理搭配的师资梯队,确保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科学有效进行。为此,教学团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第一,采取教师专兼职配合,专本科互补,年龄段衔接,高中职称搭配的师资队伍。第二,实施“二级负责制”的运作机制,即从专业负责人到课程责任教师二级责任制。其中,专业负责人也是课程群负责人,负责课程之间的协调,而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本课程内部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环节的建设等具体工作。第三,积极参与国家开放大学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课题研究、视频公开课等重要专业活动。
(三)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
1.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参加全系统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境界,了解全国远程开放大学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中青年教师。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任课教师参加高校相关专业学会会议,加强同行交流;不定期举办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组织任课教师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师资培训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经验交流会等。
2.深化教学改革与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和各成员的积极性,对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验收等进行深入整合、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侧重案例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实现课程资源上网,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增加网上资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条件。
3.加强教学改革和学习交流
利用团队QQ群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或在网上进行教学讨论,或合作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编写,或探讨考试改革,或进行教学业务培训,或对前段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十分活跃。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省校与分校教师的距离,凝聚了系统的教学力量。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兼职教师要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方面做好教学笔记。第二,兼职老师每学期完成10个学时的听课量并完成听课记录。第三,尽可能从社会各行业具有多年实践管理经验的办公室经理、行政总监、高层管理者中聘请3-5名兼职教师,真正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与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
5.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从课程教学实施到毕业实践环节操作,再到职业证书培训,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实训课程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落实“双证书”制度,做好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训能力。
三、团队建设的经验及反思
近五年来,大连电视广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主要完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电大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机制建设。第二,进行省级教学成果奖(包括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第三,组织团队教师系统修订培养方案及专业规则,编写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教学,加强教材建设与题库建设等。团队的核心及骨干成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持参与辽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参与中央电大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获中央电大论文类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获中央电大教学设计创新二等奖;参与省部级教学课件制作并获三等奖;主编的专业课程教材《公务员制度概论》,获2009年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教学模式改革论文获中央电大论文评比三等奖;主编教材5部,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加了4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10余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团队骨干教师人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篇。
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5
[关键词]民族高校 《概论》课 教学团队 问题分析
一、引言
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对象,以一些能力相辅相成、互补共助并能很好交流和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并且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族高校则一方面承担了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少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要求“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针对国家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要求虽然都进行了相应的了解和改革。但是目前,各民族高校在《概论》课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仍处在摸索阶段,在团队结构的梯次性、团队效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团队的目标性、互补性及合作性等方面还存在缺点和不足。如何进一步改进民族高校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民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存在问题
我国民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某些方面作出了一些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也随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教学团队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所发挥的作用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对民族高校《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总结中发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在组成结构、课程建设、教材编选等方面均有许多不足。对于《概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推进高校《概论》课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建设《概论》课教学团队的良性发展,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困难,并从这些困难中挖掘出造成其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团队结构的梯次性不合理。在教学团队中,老、中、青的比例不够科学。由于老教师比较有经验,所以带头人一般都是有资格老的年纪稍大的教师担任,这样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减少了青年教师的实战演练的机会。而且,在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及理解方面上,中青年教师更加有优势,这样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创新和教学课程的改革,能够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多角度的建议。而且中青年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教学研究。另外,有些教学团队的规模过大,成员过多,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局面,而且,还会导致办事效率的降低,以及人心的涣散。干实事儿的人少了,只占位置不做贡献的人多了,不利于我们加速教学课程的创新和改革。
科研团队建设总结范文6
在今年两会中,提醒广大科研工作者,“要增强创新自信”。当前,以新能源等方向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蓄势待发,中国的科研界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统筹协同创新。科研创新团队是孕育科研创新的一个重要摇篮,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以及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文化氛围,是科研创新的三大基本要素。要创造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就必须抓住机遇,建设强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托卡马克创新团队的建设是推动托卡马克中国新能源事业的组织保障,旨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综合优势,推动重点学科建设。
一托卡马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背景
聚变能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坚持他们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定位:“要让中国在世界聚变研究的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为人类开发聚变能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多年来,瞄准世界核聚变科学前沿和国家队战略能源需求,以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工程为依托,承担多项国家、中科院及国际重大科研任务。
超导托卡马克是一个复杂的大科学工程,需将上亿度等离子体、零下269度低温超导磁体、精确实时反馈控制、承受每秒上万安培电流快速变化的大型超导磁体安全运行、高热负荷等离子体与材料强相互作用等多项极端条件同时高度集成和有机结合。它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具有高难度和高风险,是国际聚变界公认的难题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学科间不断交叉、彼此渗透,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不断产生,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团队联合攻关。
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为了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聚变梦想,从九十年代初期组建了一支自力更生、敢于创新、相互协作、甘于奉献的科研创新队伍。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已形成了三个梯队组成的具有凝聚力的创新科研团队。
二、托卡马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国内超导工业基础薄弱、缺乏相关技术储备,国际上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的条件下,托卡马克创新团队潜心钻研,艰苦奋斗,用国际上同类装置较少的经费,较快的速度,攻克了一系列世界前沿性难题,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要作用的高新技术,确立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二十多年来,托卡马克创新团队建设从摸石头阶段慢慢沉淀,现已具成效。但是随着承担科研项目内容不断拓宽,科研质量日渐提高,由于缺乏团队建设的政策依据和指导,该团队也是“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威胁共存”。
(一)优势
1.人才梯队采取老中青三代聚变科研者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
以院士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在国内尚无超导托卡马克研究条件的情况下,以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的精神,带领团队开创了国内核聚变超导托卡马克的研究;以资深研究员为代表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作为第二梯队,开拓创新、勇于挑战,实现了我国核聚变研究跃居在国际领先地位聚变之路继往开来、任重道远,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自己培养的青年学术研究骨干和博士、硕士毕业生已成为第三梯队的主力军,在国内外聚变界已开始崭露头角。三代科研者有效地实现了科技创新、难题攻关及技术传承。该团队现有固定人员约35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52名,副高级职称84名,工程师154名。团队主要带头人有ITER前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EAST建设负责人、ITER理事会成员、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等在聚变领域作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其学术造诣和学术成果皆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2.较为成熟的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模式
在多年的托卡马克科研项目运行中,团队不断摸索前进,已形成了适用于实验系统、设备建设、实验运行、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科研保密、知识共享等一套较完整的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模式。
该科研创新团队由项目工程指挥部、项目办、各项目组三级机构组成。项目指挥部全面主持科研项目运作和管理工作,制定科研项目计划和目标,协调全所资源;项目办做到上通下达,贯彻指挥部的意图;组织各项目组向托卡马克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方做好项目遴选、申请、过程管理、评审与验收等工作。负责对各项目进展的质量、计划与进度、经费使用、物资采购等情况采用汇报、通报机制,定期向指挥部汇报,以便指挥部迅速做出决策和采取合理措施;各项目组组织科研骨干尽量完成科研任务,并在任务结束后将项目研究成果以论文或专利等形式保留。
同时该科研创新团队还定期邀请大科学研究规划、执行及评估机构给予意见和建议,如定期召开国际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及装置管理委员会,审议托卡马克大科学工程年度计划,评价年度实验结果,对未来发展和方向提供咨询建议。
依托HT-7、EAST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平台,托卡马克科研创新团队还建立了实验准备、组织和实施一系列的国际科学实验规范。托卡马克实验按照提案制,即实验人员必须提出有意义的研究方案,实验提案被实验物理组批准后,由装置运行组负责实施。该团队已发表了数千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国际聚变工程与技术、等离子体物理的全部国际大会上做过特邀、综述、主题、邀请和总结报告近百次;获得186项授权专利。
3.托卡马克创新团队注重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建设
托卡马克创新团队崇尚科学的批判精神,形成民主、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争鸣。从领导到技术骨干鼓励团队成员不要拘泥于级别高低、学识宽窄,对项目中的技术问题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只要能达到技术目标,各种方法都要愿意尝试;充分给予年轻人话语权。同时从指挥部总经理到普通科研人员的“传、帮、带”教学活动灵活多样,不固定化和模式化,让科研人员从各种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不断学习-认识-再学习-再认识,培养不断修改完善结论的思维过程。充分让团队成员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开拓个人的理智的机巧和灵敏;充分吸收和利用前辈的经验,又可以指导人们展望和预测未来,确定未来的行动趋向,从而发挥梯队式科研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团队领导重视团队创新管理,及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在研究所中较早地通过评审和论证,建立了严格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上的创新也是托卡马克工程迅速推进的重要原因。
(二)不足
1.随着承担科研任务加重,学科用人“近亲繁殖”日趋明显。
我所拥有自主研制的国内唯一全托卡马克装置的科研平台,越来越多的博士、硕士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留所工作。因对科研环境等的熟悉,大部分的科研首席也愿意留用他们。“师徒性”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学科信息量有限、专业知识陈旧、学术思想僵化,研究工作流于低水平、重复性劳动,科研创新理念难有大的突破。
2.考评体系的不合理,创新能力遇到瓶颈。
科研团队的首席以获得任务经费多少定英雄,团队成员的绩效也和经费直接挂钩。导致若干首席重数量不重质量。科研人员中往往存在一些投机取巧的现象,小富即安、甚至沉迷于名利追逐的游戏,难以耐得住寂寞;冷门学科以单打独斗和“小作坊”为主。针对学科交叉密集的托卡马克大科学工程团队也不可避免出现因组织结构壁垒而导致为项目完成的“拉郎配”现象。某些冷门任务因在科研经费中比例小,在团队中不受重视,往往某个带头人的退休或离去,就意味着一个方向的衰落。
3.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科学化团队管理有待完善。
国内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基本都具有团队核心科研技术高级职称的身份,他们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的学术思想。虽然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但是未必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科研团队中得大部分人员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管理专业人员甚少;专业技术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因科研团队中以科研创新成果为绩效,这大大影响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托卡马克创新团队的带头人目前也都是非管理学科的带头人,从技术人员到骨干,很多人依然认为管理工作就是做到“上传下达”,管理工作可以无师自通。没有系统学习科研管理业务知识,了解全国科技发展的形式及国家的科技方针与政策,造成产学研不畅通,管理规范上有待完善。
三、机遇和威胁
该团队一直得益于国家长期以来的重点扶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磁约束核聚变列为先进能源技术,是优先发展的领域。自HT-7、EAST装置投入运行以来,国家发改委、财务部、中国科学院根据装置运行情况每年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近年来仅装置基本运行费支持力度就超过6000万/年。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高水平的物理实验提供了完善、方便的支撑条件,牵头建立了合肥战略能源和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区域共建、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本团队与其他科研院所之间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为团队的科技创新跨越与持续发展提供了便捷。
尽管如此,该团队与其他科研机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一些优秀的科研学者选择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型城市工作、生活,不愿意前往合肥是其中原因之一。同时国际国内相同或相关的研究日新月异,不进则退。该团队要想在整体科研水平彻底摆脱跟踪国际一流同行的工作,不仅需要有着干大事的豪隋为支撑,还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敢于标新立异。
未来该团队将继续瞄准世界核聚变科学前沿和国家对战略能源需求,围绕国家核聚变能源研究发展战略规划,在3-5年时间内将EAST建设成为国际最好的长脉冲高性能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平台,引领国际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实验;6-10年内开展演示ITER和聚变示范堆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与此同时,继续开展聚变堆建设和运行所需的关键技术攻关,在3-5年内基本完成聚变堆的设计,争取在8-10年内具备建设世界第一个能够长时间发电的聚变实验工程堆的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将等离子体所打造成为一个在国际核聚变领域中地位不可或缺、作用不可替代,以开展先导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主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基地,以期更好的为世界聚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创新贡献。
四、托卡马克创新团队建设的改进建议
(一)培养团队活力,促进团队成员与国外相关学术流派交流
真正高效的创新团队是实现团队成员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随着国际合作全面有条不紊的开展,托卡马克创新团队成员要与国际上知名的聚变领域学者专家形成良好互动,创造条件使有创新思维的聚变人士前来讲学并留任。学术带头人去不同高校引进具有创新思维、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充分发挥老、新人员“传、帮、带”的作用,使团队保持活力。高层次科研人员的不断汇聚,会促使该团队在科研研究过程中,不盲从、不跟风,团队成员不断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学科交叉渗透渐进深入。
(二)加强科学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创新团队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是一个科学、理性的过程。建设成长中的任何轻率之举都将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性也愈见明显,对于的创新团队的科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团队应确定分阶段的实施目标、设立可执行、落实的规划;以创新成果为目标,提倡公平竞争,开放流动与合作攻关,不断保证标志性成果涌现。
在分配制度上,改革考核和薪酬机制,实行按劳取酬、业绩突出给予奖励。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上,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定期的经费使用评估与反馈调整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经费控制。同时建立奖惩措施,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不再计入团队业绩中。经费管理方面,同时建立奖惩措施,能满足团队的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个体的需要。
(三)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刚柔并济保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
托卡马克团队的带头人都是聚变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托卡马克团队是一支战略型大型创新团队,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对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问题。为了团队的茁壮成长,引进高端科研项目管理人才,改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是必要的。
科研部门的管理既需要体现规范运作,又需要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团队高端管理人才应将体现“规范”、突出“严格”的刚性管理与体现人本、突出“情”和“氛围”的柔性管理有机结合,打造和谐与高效的科研学术氛围。尤其是响应中科院的号召:打造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和科研“软环境”,重视科研人员的精神状态、认同感、归属感及团队协作互助精神。柔性管理还提倡整体协同精神,包括实施全员动员、增强忧患意识,群策群力、承担共同责任和风险。专职的高端管理人才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资源,发挥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潜能,创造独特的科研氛围,从而达到增强创新团队的感召力、提高科研创新效率,使该团队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