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税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审计税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审计税务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1

关键词:连续审计;政府采购审计;税务

连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简称CA)作为一种创新的审计方法,近年来我国逐渐引进,特别是在省一级税务机关的政府采购审计业务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的实施,方便、持续、高效的进行审计,达到预定的审计目标。

一、实施前准备工作

成立连续审计领导小组,将目标计划提交成立的连续审计领导小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并由督察内审部门牵头、监察室等相关部分负责人为组员,商讨数据信息权限的开通、获得相应的软件数据范围授权,审计范围的确定,权责的分配、技术支持途径,框架流程的搭建。

二、确定优先领域

主要工作包括五项。第一确定审计目标。其次进行初步的内部控制测试。第三,理解政府采购的业务流程。按照采购计划一一报批预算一一具体实施采购(审批、采购方式选择、采购过程)一一验收入库一一付款,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第四,识别关键信息系统和数据源。省一级税务系统政府采购项目确认、记录或者公布相关信息的电子平台主要有预算软件、政府采购软件、国税系统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各地国税系统门户网站。第五,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优先领域。

三、制定连续控制监测分析路径

确定审计的优先领域后,接着对每个领域应制定具体的连续控制监测的分析路径。一是确定控制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按授权、精确、完整、有效、效率和效果、职责分离和法规遵循等控制项目来划分:所有采购项目都符合政府采购法以及当地政府采购法规的要求;必须有完备的授权;采购流程岗位设置需要做到职责分离;采购程序必须合规;政府采购必须做到效率与效益相结合等等。二是识别其关键控制点。从整个业务流程来看可选取的关键控制点有:采购预算,采购前的审批,采购组织方式和采购方式选取,采购流程,付款手续,采购物品验收等等。三、定义相关控制监测分析路径,按照影响的程度和风险的大小来确定监测分析的内容:采购物品是否有预算,金额大小是否在限额以内,是否经过相应授权,采取的采购方式是否与法律法规相对应,采购流程、付款手续是否合规,采购物品是否验收入库等等,并对其中出现的例外情况进行分析。

四、参数设定

针对每个分析路径,设定具体参数,作为筛选异构事项的标准。比如,政府采购的年初预算表是检验每个政府采购项目的首道标准;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每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文件是检验政府采购组织方式选取的标准参数;是否应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关于货物或服务项目,120万元是进行比对的标准参数,工程项目为200万元等等,另外,还可以设置10f元的项目金额参数,超过这一金额的在地市级国税系统属于大型采购项目,按重要性原则应进行详细审计。

五、频率确定

连续审计频率的设定要兼顾成本与重要性原则。一般对于省级税务系统总体来说政府采购业务并不是很密集,因此根据数据库差错和审计成本最小化原则,一般采用一个季度实施一次。而对于不同地市的不同情况,根据控制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于风险较大的地市连续审计时间间隔可以设的较短。有些沿海地市人员较多,采购项目较多的,也可以将频率调整的更频繁一些。

六、数据处理与例外事项报告

1.数据处理

连续审计较于传统审计方式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高效、自动化的处理分析。一是利用数据集市,采用跨平台分析比对分析数据源数据。连续审计软件可以通过建立审计数据集市的方式,将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关于政府采购业务的数据储存在数据集市中,通过自动化审计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二是通过连续审计软件通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测试对业务数据进行独立分析。三是计算分析数据、总体上进行合规测试。是通过连续审计的连续控制评估这一模块,对一定时期同一或者是类似货物或者服务的交易总量进行监控,以例外报告提示审计人员上述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四是持续评估政府采购业务相关的风险。评估途径主要有使用数据指标量化风险、了解政府采购业务的采购方式类型和标的、结合其它部门数据进行分析等。

2.例外事项报告

将系统采集的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例外事项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例外事项报告,实时通过邮件或者系统提示对审计人员进行预警,并将业务数据一并传送给审计人员。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2

敦本务实,孜孜以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同志的座右铭。在他的眼里,税收事业,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是相许终生的承诺,是永恒不变的追求。他把地税“高点定位、高点突破、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作为追求的主题,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自我加压,苦练业务技能,和同事们一道探索征管软件中方便快捷的处理方式,不断给优化纳税服务提点子,献良策。在普通发票发售岗位,每一个数据,他都严谨地录入;每一沓发票,他都细心点数;每一本发票他都认真验看。由于他对待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数据无一差错,发票无一闪失,纳税人无一不满意”的目标。的一天,一位纳税人拿着一张填报有1000多元的车辆送审单到地税窗口要求开具税票,热情地接待了他。当他严格根据程序,将送审单填报信息输入电脑时,结果发现信息为空。他当下发现这可能是一张假造的送审单,他冷静下来,立马向领导请示汇报,从而及时地为国家挽回了10多万元的税收损失。

此外,他积极跟大家一起参加税收业务政策学习,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普通话训练测试,参加省局等级考试,扎扎实实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人笑着跟他开玩笑:“那样拼,多累啊!”,他坦然一笑:“人活着总要有所追求嘛”。

赤诚待人,敬业奉献。人们常说,做税官难,做窗口的税官难上加难。因为,在纳税意识还普遍淡薄的现阶段,与形形、素质参差不齐的纳税人零距离接触,被误解、受委屈是常有的事。可是,同志以满足纳税人合理合法需求为导向,喊出了“把困难留给自己、一切方便纳税人”的响亮口号,对待纳税人他努力做到:宣传政策,文明办税,以耐心接待每个纳税人;认真负责,换位思考,以真心感染每位纳税人;热情周到,优质服务,以诚心对待每户纳税人。他常常说:“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凡事但求尽力,但求心安,但求无愧。”。

申报征收岗位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熟练的税收业务,而且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在征期内,他从早上上班一直到下班,基本上没有空闲的时间,中午、下午他总是最后一个下班,延时服务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只要有纳税人在,即使下班了,也会一丝不苟的把工作办完。一天中午,已过了下班的时间,正准备回去吃午饭,一位纳税人匆匆赶来办理申报纳税,看着纳税人焦急的神态,他满脸笑容地说:“不要着急,你先歇歇,我马上帮您办。”当他接过申请资料,发现内容没填全,这位纳税人年岁大,眼睛不方便,无法补填资料,就主动帮他填好资料,直到申报工作结束他才感到饥肠辘辘。当然,像这样的事情多了,有时会感觉很累,可是,只要走进纳税服务厅,只要与纳税人面对面,他就会抖擞精神,露出最灿烂的笑容,把最温和的表情和最温情的服务展现在纳税人的面前。因为,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蓝色的事业,我们就要时刻牢记着为国多聚财多奉献的承诺。

洁身自好,秉公无私。“我们所有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正确地运用和行使它,否则我们就对不起供养我们的每一位纳税人。”同志坚持原则,为税清廉,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他始终把严格执法、清正廉洁、依法征税作为自己的首要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涉税事宜,坚决做到“三不”即:嘴不馋、手不伸、心不偏。对于应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业户,坚决做到“三个一个样”即:生人和熟人一个样、有关系和没关系一个样、写条子和不写条子一个样。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3

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与自身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长处,但也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困境,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问题较多,而为了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切实加强审计工作的大力推行。为此,重点研讨如何通过社会审计的推行来起到提高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目的,以供参考。

关键词: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社会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34-01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繁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发展不仅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感受着越来越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跨行业冲击。对于私营企业来说,虽然在生产经营方面更为灵活同时也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行动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本身所固有的难题与困境,而这些难题与困境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逐渐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愈加明显的显露出来,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许多思想上、制度上、人员素质上的种种问题。所以想要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加大管理工作力度,而审计工作是提升财务管理具体质量的重要辅助手段。

1 当前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私营企业,顾名思义就是不属于国家与集体,其管理工作由个人或家族操控,其生产经营所得除了依法进行纳税及其他费用交纳之外也由家族或个人自行支配。私营企业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所有制形式,私营企业与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比具有规模普遍较小、管理者多为家族成员或有直接利益牵连的成员构成等特点,私营企业同时具有市场灵敏度较高、市场活跃程度较高以及运作资金较少的特点。所以对于私营企业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规范、完善、科学,一方面能够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必须参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私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所固有的问题也缺陷也正在逐渐暴露,如财务管理职务多由家族成员掌管,家族成员虽然对企业具有绝对忠心,但往往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在资金管理及成本预算管理方面也缺乏有效手段,容易造成企业在投资或项目建设方面的盲目与冒进,同时家族成员或者利益牵连者也容易因为长期盘踞财务及资金管理的重要职务而滋生利己主义思想,或者因为眼前利益而阻碍企业的长远投资决策与发展方向调整,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的公正、公开与科学,必须加强审计工作的落实力度,以第三方立场来监督约束财务管理具体工作及管理人员自身言行。

2 社会审计对私营企业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作用

首先,社会审计工作的操作人员是隶属于社会机构而非企业的家族成员或利益牵连者,因此不容易受到企业内部利益思想的侵蚀,能够更好的站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角度开展工作。其次,社会审计机构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个年头,一些资深审计专家曾供职于多种行业与经营模式的企业,同时也更加洞晓社会变化发展,因此他们能够更好的站在市场及企业发展的需求角度来开展工作,帮助企业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审计体系,帮助企业拓展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眼界。因此,大力推行社会审计在私营企业内部的工作力度与参与程度能够帮助私营企业更好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促进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3 在私营企业内部推行社会审计的措施

3.1 端正管理意识

许多私营企业的管理者并不具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意识,她们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更多放置于能够为企业赢来直接经济收益的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等部门,因此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就更加不足。所以首先就应该从管理意识着手,不仅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学习与领悟,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审计在促进财务管理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者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将社会审计具体工作更好的渗透于日常管理当中,避免走过场和流于形式。

3.2 构建新型审计模式

直接推进社会审计工作就是指全部任用外部审计人员主持审计工作,但是这对于某些私营企业来说也容易出现降低了审计队伍对企业忠诚度的担忧,所以我们可以构建内外结合的新型审计队伍结构,用自己人加外部人的模式进行队伍建设,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忠诚度,也可以维护审计队伍的独立性、权威性与科学性,避免内部利益侵蚀。

3.3 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要根据社会审计工作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审计制度建设,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与严肃性,给予审计工作有效开展以法律保障,避免其他人员的无端干涉。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绩效考评与奖励约束机制建设,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自律性。

4 结束语

私营企业的发展在当前时期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升内部管理工作质量,而内部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财务管理,但是私营企业的家族利益与纷争也是其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无法有效提升管理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社会审计工作的应用与推行,通过专业人士的有效控制,让企业管理者摆脱局限性眼光与短期利益侵扰,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4

关键词:纳税会计税务审计影响

一、纳税会计相关概述

现如今在西方现代会计体系之中,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支柱,也是构成企业体系的基础,在税务会计改革之中也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现代企业会计体系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演变,并且还紧跟西方几大支柱发展而发展。实务显示,纳税会计不仅有会计的一般属性,即对涉税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确定、计量、核算,确保企业决策的合理性;同时还有较为特殊的一面,即纳税筹划,所以纳税会计职能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基本职能以及特殊职能。如果就纳税会计特殊职能进行分析的话,借助于有效的纳税筹划活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进一步节约企业纳税成本,促使企业纳税会计决策地位得以有效提升。

二、纳税会计对税务审计的影响

(一)纳税会计能够提高税务审计效率

纳税会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大多会由财务会计对独立业务之中的涉税业务进行分开核算,之后再由其他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纳税工作的实施都不是集中展开的,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再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也就直接限制了业务的开展与阔时。现如今,在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核算的时候,大多是由劳资人员进行负责,具体而言就是按照相关规定来对员工工资进行计算,之后再由会计人员进行审核。其中,个人所得税一般主要指的是从当月工资中将社会保险等费用扣除之后,将个人所得税提出;其次,财务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员工奖金进行计算,而且也同样是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计算,只不过都具有独立的依据。

(二)纳税会计提高了税务审计的吸引力

税务审计本就相当于税务稽查员的定位,其主要职责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涉税业进行检查,具体的检查内容主要包含了企业是否有按照税法相关要求运行与操作,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存在违法操作行为,最大程度确保税收的安全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税务审计工作离不开企业内部数据的支持,做好这一项工作能够更好地明确企业发展方向,让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以有效提升。由此可见,税务审计工作本就能够让企业经营决策和市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这也就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更为全面的进步,而纳税会计的存在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税务审计的吸引力,让其价值得以更为良好的发挥。

(三)纳税会计下税务审计面临的挑战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纳税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也都在发展过程中构建出了专门的纳税机构,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企业纳税工作进行管理,可是纳税会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税务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纳税会计下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与工作技能需要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暂开税务审计工作;其次,纳税会计职能多样化特征也需要税务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纳税筹划方式,借助于有效的方式来展开税务审计,更加全面的理解纳税会计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最后,纳税筹划工作本就要修更加的具体且全面,所以在税务审计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这一点,不然的话也就无法保障这一项工作质量。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5

关键词:重组业务;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所得税处理

一、前言

企业重组业务是对现有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债务重组作为重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换为资本清偿;修改不包括上述两种方式在内的债务条件;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混合重组。这几种债务重组方式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需要加以区别和分析,明确企业重组业务时会计处理方法和所得税处理方法的要义。

二、企业债务重组时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探究

(一)以现金清偿某债务时,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分析

1、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规定以及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原则上债务人要按照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借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科目,而实际支付的现金,贷为“银行存款”等科目。但在实际操作中,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依据债务重组业务的一般规则,现金与账面余额的差额不能认定为债务重组损失,一般会计处理方式是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认定为资本公积;而对于债权人而言,应将债权的账面价值与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认定为当期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但以笔者之见,债务人将现金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宜认定为资本公积。可以作如下会计处理:借“现金坏账准备(账面已提金额)”,贷“应收债权(账面余额)管理费用―计提坏账准备(差额)”。

2、所得税处理方法

在债务重组业务中出现的偿债差额,通常是债权人给予债务人的让步,因此,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认定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应缴付所得税额;而对于债权人而言,应将账面价值与实收现金的差额认定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当期应纳税所得。

(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债务时,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分析

1、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其会计处理方式是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当期损益。

对于债权人收到的非现金支付,按照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其会计处理是通常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加上重组业务应支付的计税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所得税处理方法

根据《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规定,债务人应将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认定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应缴纳所得税中计税。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应分解按公允价值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并按照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进行相关的所得税处理。债务人应当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确定非现金资产的计税成本,据以计算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等。

债权人实收的非现金资产,应依据资产公允价值(包括其有关的税费)确定计税成本,并计算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成本。债权人应将实收债权的计税成本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损失,冲减当期应纳税所得。

(三)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某债务时,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分析

1、会计处理方法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债务转换为资本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应将该项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认定为资本公积;对于债权人而言,应将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债务人有支出的,应将或有支出包括在将来应付金额中,待支出实际发生时,冲减债务重组后应付的账面价值。

2、所得税处理方法

依据《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中第五条的规定, 债务重组采用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时,债务人应将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对债权人而言,应当将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该项投资的计税成本。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借为“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果计提坏账准备,同时借为“坏账准备”科目;同时,按照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贷为“应收账款”科目,或贷为“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时,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分析

1、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债务重组采用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清偿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免除未付的利息、降低债务利率等条件。债务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需要对原始的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即在原有的各项科目下直接进行调整。债权人进行的会计处理方式如下:借记“应收债权―债务重组(应付金额),坏账准备(账面金额),营业外支出”(应收重组账款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贷记“应收债权”。如果计提了坏账准备,债权要借记为“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贷记为“应收账款”等科目。

2、所得税处理方法

企业债务重组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减少记入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将债权的计税成本减记至将来的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损失。

(五)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重组时,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分析

1、会计处理方法

如果采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方式进行重组债务的,需要依据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方式的顺序,按相关的规范和准则进行处理。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方式是按顺序依据实际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债权人可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冲减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金额,然后依据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处理。债权人会计处理: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会计处理。

2、所得税处理方法

根据《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混合债务重组实际上是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因此并未作出专门性规定。企业在处理债务重组业务时,由于使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者因债权人的让步而产生的资产转让所得或债务重组所得,数额较大的情况下,一次性纳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在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债权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债务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债权人取得的债权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并入债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所得税。

(六)关联企业间发生债务重组时,所得税处理分析

为避免关联企业之间利用债务重组逃避所得税,根据《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含有一方向另一方转移利润的让步条款的债务重组,有合理的经营需要,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分别按照《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第四条至第八条的规定处理,包括:(一)经法院裁决同意的;(二)有全体债权人同意的协议;(三)经批准的国有企业债转股。

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关联企业之间的含有让步条款的债务重组,原则上债权人不得确认重组损失,而应当视为捐赠,债务人应当确认捐赠收入;如果债务人是债权人的股东,债权人所作的让步应当推定为企业对股东的分配,按照国税发[2000]118号文件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处理。债务人企业分配给债权人企业的全部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应全部视为债务人企业对债权人企业的分配支付额。凡不具备关联企业之间含有让步条款的债务重组的三个条件,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原则上不得在税前扣除。

三、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区分债务重组的几种方式

债务重组的方式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业务分类基本保持一致,即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等条件,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组合进行的混合债务重组。而相反地,对于非债务重组的方式也要加以认识和区分,只有经确认为债务重组业务,才适用债务所得税处理方式。下列几种情况就不适用债务重组的所得税处理。如企业改组,债务人是债权人的股东等情况,债权人所作的让步应当确认为企业对股东的分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不符合关联企业之间含有一方向另一方转移利润的让步条款的债务重组,有合理的经营需要,且符合规定的几种情形,经批准可以按照债务重组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否则应视为债权人捐赠,债务人应当确认捐赠收入。

2、准确把握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债务重组除按照相关规定确认资产价值外,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必须先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按照与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金额偿还债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债务人需将债权人让步的债务转入资本公积,计算应纳税所得;而债权人也必须先依据资产公允价值确定计税成本,作为损失记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四、结束语

企业重组业务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相关财务问题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的洞悉,特别是对债务重组业务准确把握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方法分析,保证企业重组业务时财务处理过程的科学、合理、可靠。

参考文献:

[1] 吴益兵,夏文贤.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所得税制度的差异及协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6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国家税务总局. 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J].化工技术经济,2003.第21卷

[5] 王嵘.对企业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政策的解读[J].政策前沿,2010.8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6

【关键词】 公开账本; 产品成本账; 加强管理

2008年1月29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公开账本,是国企最好的“辩辞”]一文写到,在28日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主任承诺:“我准备用三年时间,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把国有企业的账本全部向社会公开。”

今日社评指出: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赞赏的承诺,其中有关“公开”的承诺,既符合公众的一致期待,也符合“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的一般准则;而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既表明了国企公布账本的技术规则,也间接论证了国企作为最大的公共公司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国企不但要向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负责,同时更必须向理论上的全体“股东”,即全体公民负责,公开账本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

今日社评还指出:由于国企,尤其是大型央企,大多处于高度垄断的地位,其借以营利的产品,又恰恰是公众日常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电力、电信、供水、燃油等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其独家经营的领导地位、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角色,与其惊人的利润之间,反而形成一种极不协调的错位。也正是由于这种错位,公众不免质疑央企超高盈利究竟是缘于企业经营者的高超能力,还是借助垄断地位而实现的超额暴利。(今日社评指出:随着国企,尤其是大型央企日益向垄断行业集中,石油、电力、电信等资源、市场双垄断行业的巨型央企,更是实现了经营利润的爆炸性增长,2007年,总数不足160家的央企,实现利润总额近万亿,其中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9家)而越是面对这种质疑,国企向社会公开账本,让公众了解国企的巨额利润从何而来,用于何处,就愈发显得重要。

笔者见到李荣融主任的承诺,欣喜不已。国企向社会公开账本这一措施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面之一。

据1月30日《北京青年报》财经快报栏刊载,李荣融主任表示:各地国资监管部门每年都要请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因为财务不公开,容易埋下的伏笔;只有公开,才能达到最有效的监管。

据悉,从今年开始,中央企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担负监管责任的国资委要求这些企业每月都要报送各自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指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到底指的是哪些账本并未作具体说明。根据以往多年各部门、各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大检查的实际情况看,一般多半是侧重审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再往下审查别的账本的有,但有的具体深浅程度就不一了。应该看到,这几张(本)主要账表(本),各有其自身的作用,综合起来运用,有助于全面掌握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全貌,但也应该看到,它们往往是通过加工、整理、协调,经过综合平衡后而完成的,或者说大多是经过“咀嚼”过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们只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结果的账本,而不能直接提供生成这一结果的有关过程的重要会计信息。提供生成结果的过程的会计信息,对于审计和财务大检查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从事财会教学、科研、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等数十年的体会诚恳建言,若要达到公开账本的初衷,国资委应该要求企业每月在报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时,至少应该一并报送生成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结果过程的重要会计信息,即企业的产品成本账本,即使已要求企业报送产品成本账本的也应该对其竭尽利用,充分发挥产品成本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这一建言,应该说对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监察等主管部门在做财务审计和财务大检查工作时也是适用的。建言的理由是:

一、企业的产品成本账本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要高度重视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生成与披露

产品成本信息失实的后果是严重的。仅以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而言,产品成本信息失实,必然会导致资产、利润、所有者权益信息的错误,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妨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扰乱社会资本市场。故而欲能做到对企业报送的反映财务状况的账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充分掌握利用产品成本账本,深入分析、研究、测评产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度,以利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获得可靠公信度。

二、当前企业产品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两个字,一是高;二是乱

当前工业产品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两个字,一是高;二是乱。一高一乱就使得产品成本信息严重失实。一言以蔽之,企业产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低;原材料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损失浪费多。另外,如果从企业产品实际全额成本的角度看,不少企业的期间费用也过高。据统计,全国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如能降低1%,就可以为国家多积累逾百亿元的资金。产品成本乱,也是就产品成本不真实。主要原因是,在生产中基础工作差。据往年有关管理部门在全国属先进的某市九个工业局的近1800家企业调查统计,有工时定额的占43.1%;有材料消耗定额的占48.2%;有费用定额的占21.5%;有原始记录的占53.3%;有计量验收的占44.1%。先进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据悉,这种状况近年虽有改进,但尚未能得到根本改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品价值(C+V+M)决定于它在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从理论上讲,其中在生产中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这两部分,即C+V,是产品价值的补偿部分,它构成产品的理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基础。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也有发生背离的情况,有时这种背离还挺大。例如,某种产品的初始价格制定得太高,而事隔多年也未作调整,或是由于某些公共或准公共产品的垄断行业,由于垄断地位,使其制定的这些产品的价格背离其价值的差距太大等。产品价格背离价值太大,其产生的盈利必然是不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成本高和乱,仍然会表现为有盈利,甚至出现高额利润或暴利的情况。对盈利结果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产品成本会计信息和其所制定的产品价格对比分析便可一目了然。

三、企业产品成本高和乱,必然会出现乱挤成本的问题,使得产品成本不真实

根据产品成本的经济性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业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须正确划清各种费用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不乱挤成本的原则。为此,要划清以下几个界限:

(一)划清生产经营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按规定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费用又被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其他的经营成本列为期间成本。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列为资本性支出的是:对内长期资产投资的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各种筹资费用,如应计利息、贴现费用等。

(二)划清生产经营支出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这些营业外支出不得计入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

(三)划清生产经营支出和收益分配支出的界限

收益分配的基本程序是:

1.依法缴纳所得税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利润总额首先要按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然后依法缴纳所得税。

(1)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2)调整计税利润的项目。

(3)应纳税所得额。

(4)应纳所得税额。

(1)至(4)项可按财务制度规定计算处理。

2.税后利润分配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种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4)提取公益金。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

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根据股利政策的类型而有相应的规定。

总之,应走收益分配支出的开支,不得计入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就是要在划清各项费用支出性质的基础上做到:一切属于产品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支出均应计入,不得少计、漏计,即不能虚降产品成本;一切不属于产品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支出均不应计入,不得多计、重计、虚计,即不能虚增产品成本。

(四)划清各个月份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界限

以上所述应划分的三个界限是要解决哪些支出可以计入生产经营产品成本。这一界限是要划分哪些支出可以计入本月产品成本,哪些不能计入本月产品成本,有待于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分摊。之所以要划清这一界限,是因为工业企业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必须划清相邻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一般是按月核算产品成本的。按照这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开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来调整。

一切属于哪个月份的产品成本费用就计入哪个月份的产品成本,严格遵守成本与收益配比的原则,不得在前后月份之间任意调剂,小大由之。

(五)划清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生产费用的界限

企业的工业性生产经营费用是汇集在“基本生产”总分类科目中的(这一总分类科目的名称在不同的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叫法)。为了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还得为“基本生产”这一总分类科目设立明细分类科目。“基本生产”的明细分类科目就是产品成本计算单。工业企业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即计算什么产品的成本)开立成本计算单的,用以归集应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项目的。应该计入哪个产品成本计算单的生产费用就计入哪个产品成本计算单,桥归桥,路归路,不得在各种产品之间随心所欲,左右晃动。

(六)划清计入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生产费用的界限

应该把归集在各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不得任意调剂。划分这一界限,一般用先计算出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以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的主要方法有:

1.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2.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3.既计算原材料费用,又计算工资等其他费用;

4.按定额成本计算;

5.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这些方法又统称为抠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正确划清各种费用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不乱挤成本,必然会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真实,以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所生成和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才会真实可靠。真实可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不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妨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扰乱社会资本市场。审计财务,进行财务大检查,必须深究企业的产品成本账本,把工作做扎实。

有的同志认为,造成企业产品成本高和乱,出现乱挤成本,成本混乱不真实的原因,一是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较过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进;二是放松了成本管理。面对现实,有必要由权威部门研究制订产品成本核算指导意见,规范和引导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督促企业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以便全面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同意这些看法和建议,但认为当前主要的原因是放松了成本管理,以往制订的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产品成本管理的原则(要求)和核算程序,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等,很多都是几十年以来成本管理核算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行之有效的。首先应该是汲取这些行之有效的可贵的经验,再在此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情况并不断改进完善它,切忌放松企业产品成本管理,绝不能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轻易丢掉。

【参考文献】

[1] 北京青年报,2008年1月29日.

[2] 北京青年报,2008年1月30日.

[3] 王庆成,李相国.财务管理学2006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 李相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国审计出版社.

[5] 李相国,贺南轩教授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