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研究生 高等教育 全方位体验式科研 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于濂清(1979- ),男,吉林梨树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材料学、教育创新。(山东 青岛 266580)黄翠翠(1982-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青岛 266404)郭文跃(1965- ),男,安徽桐城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材料学。(山东 青岛 26658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磁各向异性球形氧化铝载体制备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1CX05013A)和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重建特殊晶界相法制备高耐热磁体研究”(课题编号:10CX02012A)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90-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研究生教育也步入快车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研究生 教育大国行列。但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发现总结出一种较好的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多方位体验式科研,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现有研究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我国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导师带学生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新成果的交流学习、跨专业融合、与现实对接、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

1.相同专业的研究生之间缺少新学术成果交流学习,导致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限制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没有新学术成果介入,科学研究通常会失去研究的参照点,从而陷入重复研究的窠臼。这不仅影响知识的创新,还可能导致学术崇拜现象的盛行,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研究生研究角度受限,接触领域狭窄,思想固化,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下降。

2.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缺少跨专业、跨学科的融合体验,导致研究生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难有突破。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不尽相同,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我们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缺少跨专业、跨学科成果的融合体验,研究生从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匮乏,从而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导致了我们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差距的拉大。

3.缺少实践锻炼,科学研究与现实需求容易脱节,创新动力不足。实践是创新的土壤,然而大多数研究生是应届生,他们一直待在“象牙塔”里,对现实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了解较少,学校教育又缺少相应的实践锻炼机制,导致研究生科学研究脱离现实需要,影响科学研究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4.研究生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研究生教学既要发挥导师的主导性,也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在我国的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管得太多太细,固然不行,同样对学生要求不严、放手不管,表面上看似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质上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应有的指导,学习过程无的放矢,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也是不利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的。

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多方位体验式科研,尝试从不同学科、不同方法、不同专长、不同情境上发散研究思路,多角度思考、多方位体验,对于尝试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多方位体验式科研

研究生贵在研究二字,科研是研究生教学的本质要求之一,所谓的多方位体验式科研,是我们针对现有研究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它的主旨是在充分重视科研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注重从不同方向、不同专业、不同导师和实践等多方位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研究需求、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2

摘要:抑郁的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抑郁的研究方法包含于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浩大体系中,通过对人体科研方法的了解,展示出抑郁研究的一些现状,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科研方法;人体研究 ;抑郁;变量

抑郁,是一种情感性的障碍。在临床上,它属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的一种表现状态,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病或综合症。近些年来,研究者们纷纷把目光转向对抑郁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探讨。抑郁,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一个普遍的研究课题。

一、人体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人体进行认识和研究首先应该从两个基本的方面进行:一是分别考察人体的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二是考察人体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对人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把握。人体在本质上是物质、信息和意识的统一,三者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所以认识和研究人体首先需要对人体的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人体的物质是人们在人体研究中首先要碰到也是需要首先加以考察的内容。对人体的物质研究需要用物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方法等。第二个方面是人体的信息。研究人体的信息需要借助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程序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了人体的物质和信息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考察人体的意识。对人体意识的研究首先应该在个体的基础上进行。

二、抑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导致抑郁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遗传、环境、个体生活经历、外界压力等都可成为抑郁的诱因。西方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对抑郁的社会心理研究,应以素质――应激模型为前提。此模型认为,抑郁是由一种相对稳定的易感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实验中应考虑易感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之间的交互作用。西方社会心理界对抑郁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等)两个方面。最初,研究者多采用横断法。比如:把抑郁、缓减性抑郁(抑郁程度较以前有所减轻)和非抑郁的控制组,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同组在这些变量上的差异。横断法对于验证上述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但是, 横断研究为抑郁的病因提供的信息有限, 上述功能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因此, 横断研究往往只能使我们持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难以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自然能验证抑郁的病因变量, 但要找到一个有潜伏抑郁可能性的样本并不容易, 研究者必须详细地考察被试生活中的精神病史。虽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抑郁病因的探讨,似乎存在着方法上的困难,但目前人们的很多研究, 是在控制了并发症的条件下,就抑郁与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这些方法仍然可行。就横断法而言, 把抑郁组被试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在抑郁情绪期间和抑郁恢复后进行比较;把抑郁、缓减性抑郁和非抑郁被试进行比较,这种研究虽不适合对抑郁病因进行单向的因果推断, 但至少能证明抑郁组被试某些功能上稳定性的障碍,探讨这些障碍同抑郁的关系,可为抑郁病因提供初步证据。就纵向研究来说,病前设计是研究抑郁病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主旨为追踪非抑郁的被试,把那些后来患抑郁的被试同一直未表现出抑郁症状的被试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此法缺陷在于被试最初症状的个别差异难以衡量;被试在抑郁自评量表上得分低于某个标准或不符合抑郁诊断标准,都被诊断为非抑郁的,没有考虑到低于这一标准之下被试的症状有程度上的差异。弥补的办法为:增大抑郁和非抑郁组被试的样本,以抵消上述症状的差异。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者用这种方法对抑郁进行过研究)。纵向研究的另一种方法为双波专门小组设计。即:用某个社会心理变量来预测被试以后的抑郁程度。这种设计有多种变式,其中一种为:在对被试的第一次测量T1中测出抑郁症状Z,然后对某个变量X进行追踪,以考察变量X对第二次测量T2中预测的抑郁变量Y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变量,X能预测以的抑郁Y ,那么抑郁程度的变化就可根据X先前的功能状态进行解释。这种设计能对被试最初抑郁程度的个别差异进行控制, 且符合因果推断的3条标准:X和Y同时变化,X是Y的前提,Z(第3变因)不能说明X和Y之间的关系。

三、将来的方向

研究者实验验证的同抑郁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心理变量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归因方式、有功能障碍的态度、人格、社会支持、婚姻的不幸和应付方式。他认为,这些变量可分为3类:一类先于抑郁,是产生抑郁的原因的变量,称为抑郁的前因;另一类是在抑郁情节期间才可观察到的变量, 称为抑郁的伴随症;第三类是抑郁恢复后仍持续的障碍, 称为抑郁的后果。将来代价较高的研究,应集中于抑郁的前因的探讨, 尽量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在这6个方面中, 人际依赖、内向、社会隔离、婚姻的不幸等同抑郁的关系, 是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共同探讨的问题, 也是人们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抑郁的人际背景, 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有人认为, 将来抑郁病因的社会心理研究, 主要对象应是抑郁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玉辉.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J].人民出版社,2003.

[2]许又新.精神病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3

[摘 要]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很快将取代传统的营销和经营方法。本文分析体验营销的策略,引入顾客满意与品牌体验的相关概念,提出基于体验营销的顾客满意与品牌体验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体验营销 顾客满意 品牌体验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了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更好地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忠诚,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顾客的首选,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营销理论的指导企业的品牌建设。而拥有连贯的、一致的、积极的品牌体验是顾客保持忠诚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品牌体验的前提是顾客对品牌完全满意。

二、体验营销的策略

体验营销是站在顾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包括身体的一些活动。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战略也应有相应转变,主要是以体验为基础,开发新产品、新活动;强调与顾客的沟通,并触动其内在的情感和情绪。以创造体验吸引顾客,并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以建立品牌、商标、标语及整体意象塑造等方式,取得顾客的认同感。

三、顾客满意与品牌体验概述

品牌体验是顾客个体对品牌的某些经历(包括经营者在顾客消费过程中以及品牌产品或服务购买前后所做的营销努力)产生回应的个别化感受。一个品牌的知名度只是众多维度中的一个而已,真正打造品牌的品牌战略家,其眼光是聚焦于品牌的内涵,而这种内涵集中体现于品牌的核心价值。顾客满意是业务中仅次于净利润以外的最便于检测的指标之一。借助品牌凝聚体验,品牌不但是提品或服务的标志,品牌还是对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表达。在体验营销者看来,品牌就是“顾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总体体验”。

四、基于体验营销的顾客满意与品牌体验实施策略

品牌经营的目标是促使保持顾客的满意,顾客的品牌体验决定对某品牌满意以及满意度高低的因素,所以积极的品牌体验将直接增加顾客对品牌的满意度。

1.品牌体验的核心是重视产品与顾客的互动

企业管理者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但如何使品牌融入顾客真实性的生活体验,却是个挑战性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上述各个层面的顾客体验,同时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周期,一个包含各种关联的完整过程。顾客重复购买同品牌的产品的可能性,是与他们遇到产品的积极的体验成正比。因此,产品与顾客之间良好而且周到的互动有助于创造这些积极的体验,并进而定义可记忆的品牌内涵和印象。

2.全面顾客体验营销

全面顾客体验营销是一种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销模式,它通过对顾客需求的深入与全面理解,借助全面接触点理论,确定顾客体验的关键时刻或关键点来满足顾客体验需要的活动过程。例如,惠普的口号是“全面顾客体验”,即通过提供服务体验、购买体验、使用体验及应用体验,让顾客感受到一种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并围绕以顾客为中心和为顾客提供全面体验的思想构筑相应的运营模式,目的是让顾客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顾客为中心”,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找到有价值的顾客和踏上快速成长的战略和运营管理路径。

3.创新塑造和传递品牌体验的方式

品牌体验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要应运而成长,不断创新。创新的方式很多,例如,增加顾客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提供具有选择性的包装、为某地区的现有顾客或潜在顾客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礼品等等。创新塑造和传递品牌体验的方式需要打破既定规则与突破思维定势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我们的品牌与时俱进,焕发品牌的青春,使品牌体验真正具有时代气息,不断使顾客满意。

4.进行品牌体验管理,创造顾客满意

企业在各种场合所给予顾客的承诺,必须很好地履行“言必行”,这关系到企业的信誉。所以,企业应树立的经营观念是,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和中心是顾客,企业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其生产经营过程就是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利润只是顾客对企业的奖赏和回报,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是市场营销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在推行顾客满意战略,如摩托罗拉的完全顾客满意战略。要使顾客有良好的品牌体验,企业必须推行顾客满意战略。

参考文献:

[1]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4

一、课题背景

霍邱二中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广大农村。随着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的孩子留守在农村,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或“教育”,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文明素养较差、行为习惯不良。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不断老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管,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存在诸多问题。霍邱二中的生源较差,不仅新生的入学成绩较兄弟学校低,而且很多学生在行为习惯、文明素养、思想意识等方面与兄弟学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霍邱二中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不仅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客观需要。

基于此,霍邱二中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立项申请,以课题为载体,全面开展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德育实践。

二、实施过程

课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德育实践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我们首先结合课题的研究实际,广泛开展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并以霍邱二中为实验样本,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探索。

1.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课题组分别制定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卷调查表》和《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卷调查表》,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全省范围内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中学生的行为及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分析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2.以霍邱二中为样本,开展德育实践

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霍邱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际,制定了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实践规划,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德育实践。

首先是以主题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每年开展三次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份突出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教育月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十乱”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校本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5月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感恩教育月活动,强化学校与家长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如何适时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进行培训,同时在每年的5月份母亲节时召开家长会,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9月份开展突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月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已经累计开展了责任教育主题、法治教育主题、遵规守纪教育主题、励志教育主题等教育主题活动。

其次是经常性开展大型签名活动,让学生告别不良习惯或远离不良诱惑。针对当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在加强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大型签名活动,时间选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课间,每次一至两个班级,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组织有关班级发出倡议,其他班级积极响应,签名后的签名簿悬挂于教室之中,以警示他人,教育自己。近期,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大型签名活动主要有:一是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开展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名活动;二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开展告别网吧签名活动;三是结合学校为六安市禁毒示范学校的特点,让学生知毒、识毒,开展远离签名活动等。

再次是积极开展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学生。主要构建四方面的校园文化:一是班级文化,定期开展班级文化评比;二是走廊文化,让杰出校友、优秀学生走进走廊,以他们的成长事迹、格言寄语丰富走廊文化内容:三是校园长廊文化,以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同时通过读后感和演讲比赛来强化教育效果;四是寝室文化,校园文化向寝室延伸,以寝室的美化、香化、文化为目标,定期开展检查,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最后是积极开展以国旗下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性思想教育活动。每周一规范地举行升旗仪式,让班旗与校旗、国旗一同升起。国旗下的讲话一般由升班旗的班级同学代表和班主任进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国旗下演讲;二是班主任针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发表有针对性讲话等。

3.撰写中学生教育读本

为了更好地让课题研究成果持续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从2008年底启动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的撰写工作。课题组先是编写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60讲》,在霍邱二中广播站每天播出一讲。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决定对该书内容进行扩充,尤其是2009年安徽第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结束以后,课题组把高中新课程的有关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内容写入了读本,最后定稿为18万字的《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100讲,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连续再版五次,累计发行近40万册。

三、实施效果

通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近三年的德育实践,学校不仅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还特别让课题组成员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习惯养成教育的观念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建立了全新的德育观:养成教育是最为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观是最为基本的道德观,诚信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善育”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元素;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活动载体,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样本示范:课堂仍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反复,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此外,学校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及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染。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5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忆美尔颗粒剂制备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实验L9(34)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干浸膏、异秦皮啶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忆美尔颗粒剂提取工艺。结果忆美尔颗粒剂最佳提取工艺为A1B3C2D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忆美尔颗粒剂的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忆美尔颗粒剂; 正交实验法; 异秦皮啶

Investig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 of Yimeier Granules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duction of Yimeier granules, and find the best procedure.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design, the dry extract and the content of isofraxidin were fixed as the effective factors on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of the Yimeier granules. ResultsThe best procedure was designed by A1B2C2D3.ConclusionThe method can be used in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Yimeier granules.

Key words:Yimeier granules; Orthogonal design; Isofraxidin

忆美尔颗粒剂系武汉市儿童医院经典药方,由刺五加、枸杞、远志、灵芝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益肾填精、养心健脾、增智补脑的功效。经多年临床疗效观察应用证明,本品是一种能调节神经细胞、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中药复方制剂,能提高智力和改善记忆,对儿童弱智和老年痴呆有一定的疗效。根据临床经验表明,忆美尔方以汤剂入药效果最佳,该方原以汤剂为用,但汤剂在制备和使用上有诸多不便,故建议研制新制剂时做成与汤剂近似的口服液和颗粒剂。在研究过程中曾将其做成口服液和颗粒剂作疗效观察和实验比较,结果认为两种剂型的疗效相近。口服液剂由于太苦,使许多孩子难以接受,且澄明度不好控制,而采用提取浓缩干燥的干浸膏粉制成颗粒剂,工艺简捷,口感好,且服用、贮藏及运输均较方便,有着其他剂型难以比拟的优点。笔者以干浸膏收率和异秦皮啶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忆美尔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药品与试剂 异秦皮啶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37-200403);忆美尔颗粒剂(武汉市儿童医院研究中心制,批号:20050623);庚烷磺酸钠(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甲醇、乙腈(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本品所用中药材为市售,由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张涛副教授鉴定,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下的有关规定,均以饮片入药。

1.2 仪器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G1311A-四元泵,G1322A-脱气机,G1316A-柱温箱,G1314A-UV紫外检测器,HP色谱工作站(美国惠普公司),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μm);METTLER TELEDO AE204电子分析天平(瑞士);79-1型磁力搅拌加热器(湖北黄石市医疗器械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设计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主要有: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将各因素设3个水平,按L9(34)设计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略)

2.2 方法

2.2.1 样品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共319 g,根据表1,选择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煎煮后合并提取液,醇沉24 h,挥去乙醇,浓缩并定容到100 ml,精密量取样品液25 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后,置真空干燥箱中,60℃恒温减压干燥36 h到恒重,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即得。

2.2.2 干浸膏中异秦皮啶含量[1~3]的测定色谱条件: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0.05 mol・L-1庚烷磺酸钠(1∶1)](18∶8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异秦皮啶对照品5.0 mg,置50 ml量瓶中,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5,1.0,2.0,3.0,4.0,5.0 ml置10 ml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各20μl分别进样3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与各浓度进行直线回归,以峰面积值(Y)为纵坐标,对照品进样浓度(X)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Y=2 335.7X-0.926(r=0.999 5)。结果表明:异秦皮啶在0.1~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约10 g精密称定,置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具塞超声处理1 h,放冷,滤过,滤渣加少量甲醇洗涤2次,洗液与滤液合并,置圆底烧瓶中,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2.5 mol・L-1硫酸溶液40 ml,置水浴中加热2 h,稍冷,加氯仿30 ml,继续回流30 min,将水解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再用氯仿提取3次(20 ml/次),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溶解,加入预先填好的硅胶柱(内径1 cm,2 g,干法装柱),再用甲醇2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转移至10 ml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液。另取不含刺五加的阴性样品适量,同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表明阴性对照品无干扰。

2.3 正交实验 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按处方量称取各药材,以干浸膏收率和干浸膏中异秦皮啶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见表2~4。

表2 正交实验结果(略)

表3 方差分析(干浸膏收率)(略)

以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由直观分析极差R知影响提取因素大小顺序为:DCAB,由方差分析结果知影响提取因素大小顺序为DCAB,选择A2B3C2D3较好;以异秦皮啶含量为评价指标,由极差R知影响因素提取大小顺序为:DBAC,由方差分析结果知影响提取的因素大小顺序为DBAC,选择A1B3C3D3较好;最后从节省时间和能源的角度考虑,选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1B3C2D3,即加10倍量水,提取2次,2.0 h/次,醇沉浓度为60%。

2.4 提取工艺验证实验按处方称取药材饮片共3份,按最佳工艺提取,分别测定干浸膏的收率和干浸膏中异秦皮啶的含量及异秦皮啶的提取率,结果干浸膏的平均收率为21.65%,干浸膏中异秦皮啶平均含量为12.6 μg・g-1,可以认为提取得较为完全,按优选工艺提取其干浸膏收率和干浸膏中异秦皮啶的含量基本稳定,说明优选工艺基本可行。

3 结论

3.1 君药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益精壮骨之功效[4],药理研究表明刺五加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刺五加总皂苷、异秦皮啶、β谷甾醇、胡萝卜苷、紫丁香树脂醇苷等,其中异秦皮啶具有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故优选提取工艺时,以异秦皮啶为考察指标。在本品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曾测定了其游离异秦皮啶的含量,结果杂质较多,色谱峰分离不理想,根据其中含有结合型异秦皮啶,故测定总异秦皮啶更能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这可能与结合性异秦皮啶在提取过程中的水解有关。本实验还比较了流动相A∶乙腈∶0.1%磷酸(20∶80);B: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15∶85);C:乙腈∶水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0.05 mol・L-1庚烷磺酸钠(1∶1)](18∶82),结果流动相C的分离效果最好。另据文献报道并经实验比较,采用2.5 mol・L-1硫酸水解,水解效果稳定。实验表明,水解2 h即可将结合型异秦皮啶完全水解,且氯仿提取4次后异秦皮啶即基本提尽,理论塔板数以异秦皮啶计算为2320,异秦皮啶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1.5,分离度好,符合定量要求,实验结果理想。

3.2 根据传统中成药制备工艺,煎前用水浸泡,经过实验可知,药材浸泡1 h后可达饱和吸水量的80%以上(经预实验药材吸水量约为药材重量4倍)。药材溶胀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故煎煮前先将药材浸泡1 h。

3.3 干浸膏含水量应小于3.5%,否则,干浸膏细粉容易粘结,对制粒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制粒前,应控制其含水量。

参考文献

[1] 周国平,张莉静.刺五加片中总异秦皮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J].中成药,2001,23(2):92.

[2] 易 毛,李 筠,刘 云,等.复方黄芪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J].中国新医药,2003,2(7):19.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小课题研究 特点 实施 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方法都比较欠缺,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们尝试采用“小课题研究”,以促进学生成长。

一、小课题研究特点

小课题就是“小”的课题,小的研究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是局部的、微观的,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实在、明确。研究难度更小,学生容易驾驭,研究周期比较短,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甚至可以是三四个月。

本文所谈的小课题是学生基于学习过程,以兴趣为引导,以具体问题为任务,从自身的兴趣、观察和能力出发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以“挑战杯”或“科技活动月”等为形式的“大课题”、“大项目”而言,小课题具有以下特点。

1.着眼微观

与挑战杯中“大课题”研究每每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学生有兴趣了解它、探讨它。如学生宿舍电灯开关都在门口,晚上睡觉关灯不太方便,尤其是冬季。学生希望学校对此进行改进,然而改造线路不太可行,一是工程繁琐,二是费用高。这时有学生提出改造开关,设计成遥控装置,既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线路改造的麻烦,而且使用更方便。课题虽小但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是学生创新意识成长的“孵化器”。

2.关注过程

“大课题”、“大项目”基本是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为学校增光添彩的,故“大课题”、“大项目”的研究聚焦点在结果,结果不理想,过程无论多有意义都会被忽略。小课题研究是校内开展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应重过程轻结果。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从课题的提出、申报到研究、结题等工作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既是研究的主角,又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在小课题研究中,校方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何方、如何发现、怎样解决等研究过程及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自身能力的提升。

3.随时申报

“大课题”都有固定的申报时间,一般一年只能申报一次。小课题申报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学生遇到感兴趣、想探究的问题,愿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便可随时向学校申请立项,专业教研室对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在相关部门进行立项备案,小课题就成功立项。不可否认随时申报给小课题的管理造成一些麻烦,但随时申报方便了学生,顺应了学生的兴趣使然,也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学生学习凭兴趣和心情,缺乏持续性,一年一报易影响学习的热情,冷却下来后复燃难度较大;随时申报能较好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趁热打铁,易于引导学生将问题探究下去。

4.成果多元

“大课题”、“大项目”的成果都是规范的研究报告,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极大。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和小课题研究问题的多元性,小课题的成果除了研究报告外,还可以是学习随笔、案例分析、课件、调查报告、活动录像、虚拟产品、实物产品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

1.引领制度

包括兴趣引领、骨干引领和教师引领。其中,兴趣引领是以解决学习中感兴趣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骨干引领是指在专业、班级中培养骨干,通过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以点带面在学生中形成小课题研究的氛围;教师引领是聘请教师(尤其是实践指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进行引导,避免发现了问题,却不知从何入手的茫然状况。在三个引领中,兴趣引领是关键,没有兴趣,课题无法提出;骨干引领是抓手,没有氛围,活动无法持续;教师引领是重点,没有切入点,研究无法开展。

2.指导服务

虽然课题来自兴趣,但高职学生研究能力有限,及时的指导服务非常重要。一是在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给予知识和技术指导,通过讲座、培训等向学生传授如发现问题、反思问题、“问题库”建设等知识;二是在学生小课题协作小组中,开展团队互助服务,通过交流探讨,采集集体智慧,解决学生困惑。

3.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课题研究的激励包括展示性激励和评价性激励制度。展示性激励,即通过推广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让学生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和收获,同时也能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评价性激励制度,则渗透于学生的各种评优领域,将小课题研究纳入学生综合考核。

4.监督制度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学校应坚持“宽立项、强过程、重成长”的理念。为避免小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过程监督模式的建立及运用是关键。在鼓励学生立项的同时,强化研究过程的监督和研究成果的考核,以确保小课题的效果。

三、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1.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这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努力的强度等。学习积极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高职学生中学时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小课题研究中课题来自学生学习与实践中的问题,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较好地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较好地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小课题研究,学生能找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在小课题研究中,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悟性的学习主体。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学习中,学习者一旦确立了目标,动机会帮助学习者克服各种困难,使学习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不再被动听讲,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信息,遇到难题自己寻求帮助。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由被动参与变成自主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小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的纵向延伸,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我们正处于一个合作的时代,人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也充满了合作。小课题研究的项目对于高职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基本要组成一个团队,致力于共同的目标。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分工、协调、合作、宽容,服从,培养团队意识。

4.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在这当中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示范者。小课题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体现了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