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体制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体制机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电力及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概述
农村电力是指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需要的电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是农村电力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式和组织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农村电力的组织管理体制、农村电力的投资管理体制、农村电力的产权管理体制、农村电网监管体制和农村电力的电价形成机制等。
二、农电管理体制的构成及其特点
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同一县域内一般只有一个供电企业,个别地区存在同一
县域内有两个或多个供电企业的情况。按照县供电企业与省级电网企业资产关系、
管理关系、电力交易关系的不同,我国现有农电管理体制的模式大体可分为直供
直管、趸售代管、股份制、自供自管四种形式。
1、直供直管模式:直供直管体制下,县级供电企业资产属省级及以上电网经营企业。根据省级电网经营企业对县级供电企业核算方式的不同,考虑县级供电企业的财税体制,直供直管县级供电企业又以全资子公司和分公司等不
同形式存在。
2、趸售代管模式: 趸售代管模式是一种协议式管理方式,趸是售县级供电企业原有电力资产属地方政府,是独立的经营实体。省级电网经营企业对是售县级供电企业代管,是根据当地政府的委托,对县级供电企业实施的管理。代管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临时过渡性。
3、股份制模式:股份制供电企业是由两个及以上资产持有者,依照《公司法》共同组建的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公司,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
4、自供自管模式:在小水电比较发达的地区,逐渐形成了发供电一体化经营的县级供电企业,我们通常称为自供自管体制。自供自管体制下的县级供电企业,资产属于地方政府,是独立的经营实体,与电网经营企业有少量的电力买卖关系,无管理关系。
三、农电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行政性管理
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农电企业一直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适应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农电企业在组织机构、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与政府行政部门层层对应。由于农电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政府对农电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分配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农电企业没有自经营权,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等所有问题和弊端。
2、垄断性封闭式经营
农电企业一直作为我国自然垄断企业,其主要依据为:农村电力网络不可分割,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个网;农村电网具有范围经济性:即在一个地区内,由一个部门提供全部服务,价格最便宜;农村电网更具有规模经济性,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网络,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农电企业投资大,其投资沉淀形成了壁垒,别的部门很难进入。国家方面作了硬性规定,别的投资主体不允许进入农电企业内部,农电企业一直都是独家经营,所以能享受到垄断收益。
3、农电投资无稳定来源
长期以来,国家在电力工业投资体制上,实行的是“重发、轻供、不管用”和“谁投资、谁收益、谁管理”的原则,作为电力系统“用”的最末端的农村电力,一直来,国家不对其进行投资。也就是说,农网发展没有稳定的资金来
源。在农村电价中收取的两项费用的2/3用于电源建设,剩下不足1 /3还不够添
置维护设备,更谈不上改造和发展。
4、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农电多元化管理体制导致农村电力利益相关主体多样性。农村电力设施的
投资主体不统一,管理不统一,导致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政出多门。因此,农村电力监督管理是谁都可以管,也是谁都没义务管。有利益的时候,地方党委、政府和供电局、农电总站等部门争着管;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挑责任的时候,无人过问,惟恐避之不及。
5、农村电价管理体制混乱
农村单户用电量小,分布广,线损非常高,所有这些导致农村电价奇高。农村电费回收实行按村收费模式,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代收费行为,而在实践工作中必将导致低压电网电能损耗的加价过程,这个过程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时,难免形成中间盘剥环节。“人情电、权力电”以及“乱加价、乱收费”现象严重。
6、农村电价形成机制与电力市场供求脱节
农村电价形成机制是电力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而我们现在的农电价格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在机制发生了改变,体制发生了变革,价格体制却没有跟上,而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杠杆的电力价格,其形成机制不合理。而目前电力企业的销售价格是凭政府的指令,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不能正确指导资金投向。
四、我国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方案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农村电力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农村电力的发展状况进行。
1、改革方案建议主要包括:
1)、实行政企分开,将原由各省电力工业局和省水利水电厅承担的管电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给各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各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作为各省电力工业的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履行政府管电职能,对全省发电和供电实行宏观调控,并对电力企业实行行业管理,国家电监会依法对农村电力实行投资、电价等的监管。
2)、组建省电力公司,负责对各省电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省电力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范要求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运营和管理。省电力公司接受省政府的指导与监督,接受电监会的监管并执行省经贸委的生产计划和电力分配计划。
3)、各县(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使政府管电职能,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电力发展水平分别组建县(市)农电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农电合作社和国有全资农电企业,原则上一县一公司(企业实体)。对边远山村以及少数因当地小水电丰富,开发建设小水电自供区,由省电力公司代管。并积极鼓励农电公司或农电合作社对小水电自供区进行投资参、控股,条件成熟进行合并,实现一县一公司。各农电企业独立核算的企业,行使企业经营电网职能。
4)、实行主辅分离,将原来农电企业的所有多经产业从农电公司中剥离。学校、医院等成建制地移交社会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实行属地化管理;其他产业的企业,明晰产权,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由地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经营收益。
5)、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现行管理模式。撤销乡(镇)电管站,改革为县(市)电力公司的供电所,使其成为县(市)电力公司统一核算内部机构,乡(镇)、村不再设立作为经济核算单位的管电单位。可一乡一所,也可数乡一所,统一由县农电公司或农电合作社经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电费收入全额上交,其所需费用开支由县(市)电力公司核拨。对乡电管站转制过程中,乡(镇)供电所的职工,由省电力公司根据电力行业规定的编制核编,与乡(镇)人民政府脱钩,纳入县电力公司统一管理。人员的招聘,严格按照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进行。农村电工录用实行统一考试、择优聘用,持证上岗,并纳入县(市)电力公司合同管理。
结语:农村电力的长期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农电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能够为我国的农电体制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具有创新性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祁碧茹;魏玢; 樊爱霞,深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和谐农村电力,[J],电力技术经济2006(12)
电力体制机制范文2
1.1组织保障不力导致绩效管理体系运行不畅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不是“一劳永逸”的,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重心、省公司的战略实施进程动态调整;而关键业绩指标目标值的确定需要结合上级公司要求、公司目标,在充分尊重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这就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保障其日常运作。
1.2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不佳组织绩效管理并非简单的年初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下达目标、年末比照目标考核打分的线性过程。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及对其有效监控的缺失,可能会导致电力公司的绩效目标不能及时下达、跟踪、检讨与监控,造成绩效管理与电力公司实际运作“两张皮”,并对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消极影响,使得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相应的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运行机制以保障与支撑组织绩效体系实施到位。
1.3应用机制缺失导致组织绩效执行力难以延伸到每个员工受长期均等化分配观念的影响,电力公司在各单位间、部门间、员工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较小,而且组织绩效考核结果与所在单位薪酬总额及其负责人收入的关联性不大,挂钩力度不能对单位负责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也不能真正形成基层员工对组织绩效的切实关切,最终导致组织绩效与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脱节。
2电力公司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对策
2.1建立绩效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确保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权威性及其实施的公平公正性,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是首要前提。因此,电力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绩效管理组织,包括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绩效管理委员会以及绩效管理办公室,并明确各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范围,保障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公正地开展。
2.2建立常态化的绩效管理运行机制
(1)年初确定目标值。预报年度绩效目标建议值,指标的建议值在原则上是要由于本单位前三年的指标实际完成平均值;核定年度绩效目标值,每年初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召开前5天,组织完成各基层单位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的编写、修订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2)季度分析。每年4月、7月、10月初,各基层单位将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中签订的绩效指标执行情况及结语分析材料报各指标责任部门,由绩效管理办公室组织季度分析会,指标责任部门对所负责的指标完成情况检查、分析,制定绩效改进措施。(3)年末预测。每年12月初各单位将绩效指标年度预计完成数和结语分析报告报公司相关责任部门和绩效管理办公室;12月中旬,各考核责任部门将本部门负责的绩效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和初步考核意见送交绩效管理办公室;12月下旬,各考核责任部门提出考核确认意见送交绩效管理办公室,汇总后提交领导小组。(4)考核兑现。每年1月初,各基层单位将各项绩效考评指标完成情况报各指标责任部门,指标责任部门依据相关指标考评细则对所负责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分析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考核结果、考核工作意见或建议报绩效管理办公室;统计、计算各基层单位最终考核成绩,报绩导小组审定;绩效管理办公室根据审定结果拟定组织绩效兑现方案,上报领导小组审批,并编写电力公司年度绩效考核执行情况,报告职代会。(5)绩效申诉与反馈。为保证绩效管理的客观、公平、公正,防止人为因素(如人际关系)等非考核因素对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影响,需要建立健全考核的申诉机制。当二级单位对考核结果产生异议时,有权在得知考核结果7个工作日内向绩效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诉,逾期申诉则被认定无效。绩效管理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需在15天内组织相关机构人员就申诉的内容进行审查,最终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诉单位。
2.3组织绩效目标的有效分解机制
(1)基层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绩效目标分解。将绩效指标体系分解到基层单位,形成基层单位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根据部门具体职能与角色分配将公司层面的重点工作计划分解下达给基层单位,形成本部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以此确定基层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及考核指标目标值。(2)关键部门、岗位的绩效目标监控。明确电力公司关键部门与关键岗位,采取单位负责人与关键部门、岗位签订业绩考核责任书,月度看板跟踪、季度分析、年度综合考核及兑现的方式进行年度业绩考核。由绩效管理办公室按月将其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排序并公布。(3)例外调整。受外部环境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会存在部分绩效指标无法达成预期目标,各单位、部门可以通过对指标执行情况、指标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结语报告提交绩效管理办公室,最终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准。
2.4绩效与薪酬挂钩机制
(1)绩效考核结果与负责人业绩薪酬挂钩。负责人年度薪酬由基本薪金、绩效薪金、一次性奖励构成,分别占40%、50%、10%,其中,绩效薪金与年度业绩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由领导小组确定绩效薪金基数,结合各单位考核分数、规模系数及负责人所在级别绩效倍数等因素计算负责人绩效薪金。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负责人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绩效考核结果与基层单位工资总额挂钩。规范电力公司的工资总额管理,建立体现劳动总量与劳动价值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将基层单位的年度业绩考核结果与本单位工资总额挂钩,发挥工资总额在运营绩效提升中的牵引和调控作用,健全工资总额决定机制。
3结语
电力体制机制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在企业用电和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当前,电力企业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家支柱产业,而是上升到保证全民生活质量和生产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现代化支柱产业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进,政府在各产业中进行了制度改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龙头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挑战。在国际电力市场的大环境下,我国逐渐放开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如何在这种内外新形势下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策略,以适应时代和市场变化,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经营策略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是跟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有效途径。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在于经济关系的货币化、经济资源的商品化、市场价格的自由化和整个经济系统的开放化,政府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而是辅助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中主要是根据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和销售,因此,其资源配置是以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的。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经济政策来进行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资源和各生产行业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竞争加剧,以及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经营管理策略,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支柱性产业的电力企业,就必须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策略,采用新型的经济管理方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二、当前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由来已久,在此进程中,电力企业积极调整经济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手段。但是,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调整处于探索阶段,加之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根深蒂固,所以在一些电力企业中仍然存在很多经济管理滞后和不合理的问题。
1、经营管理理念不够先进和科学
很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仍然是新旧结合,旧的模式依旧存在并仍有很深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垄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残留影响,导致很多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色彩,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得不到进步和更新,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和创新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实际创新管理能力不足。另外就是很多电力企业存在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企业长远规划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特点。
2、缺乏现代化战略管理意识
部分电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经济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其战略管理意识却缺乏现代化的手段和运用能力。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电力企业传统的垄断发展模式,融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市场经济机制,使得很多电力企业不能及时转变战略发展目标和管理方式。同时,电力企业的战略管理方式也存在喊空号、假大空、走形式和创新意识不高、实践检验结果不高的问题。
3、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良莠不齐
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是由经济管理队伍的人才素质和能力来决定的。但很多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很多人员学历低、经验不足、执行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等,这些都导致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创新后劲不足。另外一方面就是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够,存在权责分离的现象,实际管理工作和负责人不对应,造成很多经济管理漏洞。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策略
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型经济形势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创新经营管理措施,应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维持电力企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长远发展能力。
1、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市场经济是依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但也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创新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首先要在管理意识上进行转变和提高,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首要条件。电力企业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就是要树立运用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使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这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选择。同时,企业还要树立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去除掉自然经济观念和产品经济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民主管理、现代化管理、公开竞争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只有树立这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才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采用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适应电力企业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2、技术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加剧,主要体现在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两方面。而技术竞争是科技竞争中的关键环节,是科技竞争取胜的主要法宝。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基础产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稳步前进,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对现有生产技术进行革新和改进。这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最有利的支持,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主要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建立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是市场经济最显著的标志,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跨部门、跨单位、跨行业的电力信息交流和共享网络平台,在经济管理全过程中实现监督管理、多方合作、联合管理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另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人才。作为吸收和培训高素质人才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起人力资源工作,提高人力资源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其次,人力资源要秉承为企业选拔最优秀人才的意识,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再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开发以市场为导向选拔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单纯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高校的电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等的培养以为企业输送最优秀的员工为目的,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和实习基地及条件,积极为电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人才吸收做准备;最后,对在职的各岗位职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好人才和思想储备。
4、营销模式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力市场变化快、存在多种价值观和营销观念,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创新营销策略。首先,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效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消费心理的一种营销策略,电力企业由于过去的垄断思维,对品牌的认识能力不足,树立自身品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认识度和购买力及社会影响力;其次,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营销策略,从产品创新、价格调整、销售渠道创新和行业合作等方面来建立新型营销策略。
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求各基础产业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加剧、市场变化快、技术革新快等方面的特点。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要积极在技术、人才、营销、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经济管理创新,以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促进电力企业与时俱进、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蕾蕾.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财会研究,2012,9(5).
电力体制机制范文4
关键词:电力企业 市场 营销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不单单是电网企业的竞争,同时也包含着发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的竞争,在这种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电力企业认识到了电力市场的重要性,并逐步改进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电力企业的营销策略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适时的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从营销执行力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影响电力企业营销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并详细的分析了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执行力的主要方法。
1、营销执行力的概念
营销执行力主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营销执行力主要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所行使的原则以及效果,既市场营销过程中对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及控制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企业营销执行力提升的过程。从营销执行力本身来看,其行使的过程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以执行为主线,把企业的销售过程规范化、系统化,如果企业有效利用好营销的执行力,那么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将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从现阶段我国的营销执行力来看,企业提升的不仅仅是管理环节,其还涉及到管理中的组织、绩效、流程、目标以及领导决策等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强化企业销售部门的营销执行力,促进外部检查工作的互动,计划好销售人员的奖惩机制,以此确保销售目标的实现。
2、影响电力企业营销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电力企业的营销存在着执行力度不足的现象,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由四个主要因素组成:领导者关注度、企业文化、激励机制以及相关系统。
2.1领导关注度
销售是电力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电力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销售行为往往是被动的,一般都是通过用户自行购电来完成的,其销售行为缺乏主动性,这与企业领导决策和关注度是分不开的。首先企业领导缺乏对营销执行力的关注度,同时思想上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营销的整个过程中,造成了行销执行力的不足。其次,在领导日常工作中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到销售战略及规划方面,使得执行力的时间长短不一。再次,领导者之间对营销执行力作用的理解程度不同,有的领导者会将营销执行力混淆为销售策略,造成销售过程与目标的失误。
2.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电力企业营销执行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电力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销售往往不受时间、环境、产品形态、市场的影响,而销售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销售员人长时间的坚持销售执行力,而两种文化形态会对营销执行力产生影响:首先是企业的人员选择文化,这种文化对会企业营销的执行力产生影响,是执行力差异形成的根源,企业人员选择文化不是人力部门的制度能够完善的,这需要企业内部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进行逐步的培养;其次,部门之间的合作文化,这是电力企业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的关键因素,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那个企业内部协作的更科学更流畅,那个企业就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而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电价结构不合理,供电规则滞后的现象。所以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分工协作的企业文化,以解决各部门之间存在的矛盾。
2.3激励机制
供电企业的营销执行力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是企业确保长期销售的主要途径。在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要考察销售人员的工作状态及业绩,以此为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观察电力销售人员的执行水平。电力企业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体系、考核机制、奖惩制度、压力制度等,这是企业考核员工工作状态,调动积极性程度的主要指标。
3、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执行力的主要方法
3.1明确目标及执行计划
电力企业销售是以计划目标为前提的销售,其执行力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和时效性。市场营销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并分配好销售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电力企业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销售周期较长,市场发展方向难以控制,所以必须建立销售目标和销售计划,并以此为指引,强化销售执行力的完善,以此确保电力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3.2强化营销执行力的组织体系
在电力企业销售过程中,高效的组织体系是强化营销执行力的保障,所以在构建电力企业营销部门时,要以市场为主导,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组织体系,完善销售体系的职能。一个完善的营销组织体系能够在营销过程中准确定位企业的销售目标,同时还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以此推动企业营销计划的有效执行。营销组织体系一般都是由营销部门全员参与,主要分成四个组织系统,其中包括:营销计划系统、营销控制系统、营销实施系统、营销战略系统。
3.3明确业务流程
明确电力企业的业务流程是提升营销执行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力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都是以业务网点为基础,进行电量的销售,而业务网点销售中的业务流程就是电力销售的重要指标,所以必须要明确业务流程,并提炼出主要业务的流程,做好关键业务的流向。明确业务流程中还要对流程内容,流程规范、流程效率进行分析,确保网点都是按统一流程进行操作的,保证销售系统的运作效率。
3.4营销绩效考核
电力企业在营销团队绩效考核上应该注重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并掌握绩效考核的过程。营销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围绕企业的整体营销设计建立。营销绩效考核绝对不能脱离营销关键业务,并要有助于整体策略目标的形成。营销绩效考核围绕策略规划的重点,就是要设计一套关键绩效指标,这种方法融合了目标管理和关键业务两种方式的优点,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又抓住了关键业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调动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学军,刘建安,白起翔.电力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杜松怀,温步赢,蒋传文.电力市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电力体制机制范文5
1、会计内部控制的概述
1.1、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由五个基本部分构成:环境的控制,风险的评估,活动的控制,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ERP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个风险管理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
1.2、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为了识别组织可能受到的影响事件并在一定的程度上管理风险,通常以《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来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公司董事会及经理等高层领导应当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以促进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基本目标制定内部控制的战略。因此,内部控制能够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保障。
总而言之,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落实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输入的准确率,还可以使得信息的加工以及存储得到可靠的保证。
2、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很多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和发展市场,对于各个部门经理的经费支持也越来越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则很有可能导致经费的随意滥用,从而给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很多电力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职能部门缺乏严格的分离,采购,运输以及验收,付费机制也不够完善。这种体制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库存货物在使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严重影响账目和库存的核对。更有甚者,大量国有资产被企业人士变卖,流失严重。
2.2、会计信息失真
当前电力企业由于缺乏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安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电力企业存在账目混乱现象,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和状况,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例如长期以来都没有对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固定的盘点,引发电力企业内部混乱。第二,企业的各个部门出于自身私利,例如为了建立自己的小金库,常常制作假账或者虚报数据,节流企业资金,造成大量帐外资金的存在。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决策。第三,电力企业管理者对此种情况往往缺乏深入认识,有时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利,暗示财务部门做假账或者粉饰财务报表。
2.3、会计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会计管理部门的工作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情况。另外,由于会计工作本身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限制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一些会计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从而忽略了作为一名在职人员应有的规范。
3、完善电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地堵住已经存在的各种漏洞,电力企业应当首先理顺混乱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防范以及化解各种风险,企业应当对公司的经济业务及会计管理部门进行防、堵、查等递进式的监控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道防线。第一,事前监控防线。
在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将财务控制的手段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应当建立相互制约,相互预防,相互牵制的监控防线。第二,事中监督防线。企业管理者应当“以堵为主”,在常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完善对企业会计部门的日常业务监督。第三,事后检查防线,此时应当以企业的最高领导为核心,任命那些责任心强并且业务精干的工作人员组成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企业的内控系统进行检查和考核。
3.2、建立完善涉及各个体系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首先,企业应当从内部开始逐渐完善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体系,以统一的领导为基础,以分级的管理为准则,最终建立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管理模式。例如:对较大的年度计划进行细化分配,对年、季、月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完善管理制度。
其次,要建立成本责任制。为了确保预算的高效完成,企业应当根据内部管理者职责的差异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从而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监控。
电力体制机制范文6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营销管理 体制创新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081-01
1、县级供电企业营销现状
广大农村是县级供电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面临着电网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陈旧以及人才资源缺乏的现状,同时,还面临着不同地区之间服务对象素质、文化背景、文化水平的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致使县级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营销管理缺乏完整规范的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体系;供电质量和服务意识在城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密切配合机制;营销人员专业程度和学历文化层次普遍较低。针对这些特点,县级供电企业务必在内部营销模式和管理理念上创新,实现营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新型营销管理模式
营销部门是县级供电企业的核心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其他部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理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营销管理的作用与职能,从而实现营销管理工作模式由“用电管理”机构向为“电力营销”机构的大转变,即按照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建立新型营销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涉及市场策划与开发、业务发展与决策、需求预测与管理、电力销售与合同管理、客户服务与支持、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电费电价、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用电咨询等方面。
2.1 实行灵活的电价政策,全面提高市场份额
按照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电力市场可分为价格敏感市场、价格弹性市场以及价格刚性市场。在价格敏感市场中,通过提高或降低客户用电价格扩大不同时节电价差,可以达到扩大目标市场营销额的目的,如高能耗工业用户等,在电力充沛时实行折扣电价或超基数优惠电价,稳定县级供电企业工业用电市场;对于居民生活用电,实施分时段优惠电价,即在早、中、晚三个用电高峰期间实行低价,其他时间段实行高价,从而引导居民养成合理用电的良好习惯。
2.2 加大宣传,增加电能的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燃煤和燃气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应当在用电设备制造商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加大清洁可再生资源的宣传力度,引导客户使用蓄热电锅炉、电空调、电炊具等,提高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2.3 重点突破,抢占市场
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实施重点市场开拓,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和居民生活用电是未来能源市场的重点。在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重点在电锅炉方面重点研究突破;在居民生活方面,重点促销热水、空调、烹调、干衣暖气等电气设备。同时,务必加强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质量和服务水平。
3、县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创新思路
“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是供电企业普遍遵循的原则,在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上,充分运用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大创新力度,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实现企业营销管理的目标。
3.1 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按照用电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提供优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力电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此为,加强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供电可靠性,提高用电服务质量。
3.2 开拓市政、商业、居民生活用电市场
充分发挥电气化示范小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增强人们对电气化生活的接受力度,进一步增加人们对电力的消费。特别是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将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大幅度增加。
3.3 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
随着电力企业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电力营销市场已经转变为一个买方市场。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务必改变传统基于卖方市场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体系和工作机制。
3.4 进行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
经过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县级供电企业在管理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但任然需要政府监管,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在商业化运营的同时,务必全面规范自身的业务范围和营销政策,确保电力营销工作顺利进行。
3.5 拓宽销售市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务必打破现有的专营体制,主动出击,通过完善农村地区的电网架构建设,扩大周边电力营销市场。同时,注重新能源市场的开发,全力做好电力替代煤、油、气的各项工作。
3.6 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策略
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务必抓住电网改造的有力时机,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采用自动抄表系统,用户缴费支持系统等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供电企业的管理网,营业网,调度网的数据共享,提高智能化技术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力度,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3.7 组建一批高质量的电力营销团队
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政企不分的状态,致使部分内部职工思想观念落后,对一些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不愿接受,特别是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基础理论缺乏,电力营销管理经验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从县级供电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务必在电力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迅速提高营销工作人员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县级电力企业进入市场的需要。
4、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县级供电企业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在这一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务必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入手,摆脱传统营销管理管理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只有这样,县级供电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红喜.对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创新的研究[J].科技风,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