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风险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安全风险点

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1

1.1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电力行业具有社会公用事业的性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能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1.2电力的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企业效益的好坏都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损失都会损害企业的利益,频频发生的事故也会造成整个电力企业的混乱。

1.3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整体。电力的存储需要相当大的科技支撑,所以其大规模的存储在目前尚不能进行,因此“产、供、销”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确保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善性,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网的瘫痪。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简析

2.1电力的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包括运行中的维护和设备停运后的检修维护。因此必须要确保运行的设备性能的良好以及控制设备运行的人员素质,定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2.2电力运行维护

电力运行维护要求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检测各项参数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根据设备的特性来进行操作,在发现异常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操作人员要随时掌握互感器、电压器等的运行状况,了解设备的保护动作原理以及报警动作的原因,认真对设备进行检查。

2.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运行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处理,运行数据的传送。现场设备的数据收集有利于分析风险发生的设备状态,为改进设备提供重要依据。实际数据与主机系统之间具有传输联系,以保证操作的便捷性。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力生产的工作流程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电力的生产过程为电能首先经过升压型的变电站,再通过输电线路送往降压型的变电站,经过内部的转化之后最终由配电线路输送到广大的用户,这就构成了生产和供给以及销售有机统一的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和电能的特殊性质,电能的大规模存储仍然难度较大,因此要求店里的“产、供、销”必须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电能的连续供应和生产,每一个换季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电力生产安全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分布在人员、设备和工作环境中。主要表现为:①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安全防护的措施不到位。②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老旧,没有及时改进设备导致漏电等问题。③工作环境,电力生产过程中其工作环境为高压,电器设备多,而且也会存在一些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这些潜在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危害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4.1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主要方式是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首先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定时开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知识交流会,进行员工间的经验交流。最后,提高专业技能,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也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企业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降低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进行更新。在设备的建设期,严格检查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实际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的运行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人员应当掌握设备的具体性能,根据具体规定和说明操作设备,减小设备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在设备的检修期应严格遵照检修的规则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在设备方面广泛运用的是代替法。主要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低风险、低故障率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或者直接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例如将手工调节改为全自动控制调节,利用新型的清洗剂清洗零件等。

4.3提高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潜在威胁,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环境中的高压以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在外界也会存在一些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物质,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方法:①隔离法。这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在合理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确保其可控性。例如在带电设备与维护现场之间设置防护栏,在设备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关上电闸等。②个人防护法。外界环境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了威胁,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配备一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4.4行政方法

利用行政力量进行行政的监督,改进工作制度,进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选拔,保证电力生产管理的高质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电力企业的人员资源进行有效调动和合理分配,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做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并纳入行政机制。

5结语

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2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3—02

一、引言

电力生产是一项危险性与复杂度极高的系统化工程,生产的特点使得电力生产的风险程度很高,由于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因子众多,对于生产参与人员、电网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对于此类企业而言,重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对于风险进行评估、预测,从而展开经济有效的危险预防手段,降低生产危险度,通过风险分析管理建立健全事故超前防范体系,对于危险进行预防,致力于电力系统的长期维稳,保持该项生产过程的长治久安。

面向我国电力行业,本文对于现有安全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结合风险管理思想与电力生产实际,以电力安全法为基石,提出一种高操作性能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电力工程生产过程整体安全等级的提升,对于传统生产过程的“事后分析”的现状进行了革新,提高预警预报的措施效率,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概念与流程

(一)风险管理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切实达到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的最大化。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对发电企业管理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得以改进,从而让发电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二)风险管理程序

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其过程流程十分清晰,主要包括教育培训以及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评估与处理共六大步骤。下面对于每个步骤进行分析:

1、风险管理教育培训。进行理论学习,统一人员认识,提高整体思想水平。丰富培训内容,涵盖业务水平、业务技能、风险的意识、辨识以及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风险识别。此步骤要求对于事故未发生时,通过各项方式对于当前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综合的考虑,挖掘风险存在的根源。识别过程涵盖事故种类、核心环节、风险日常监控常规内容以及控制主要措施等方面。

3、风险衡量。此步骤估算了特定风险出现的概率,预计造成损失程度以及范围。这个流程主要是以先进计算技术为基础,同时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进行辅助判断的基本过程。

4、风险控制。完成风险进行了识别以及衡量过程,接着通过风险管理人员对于综合方案方法进行择优处理选择,形成了面向风险的控制过程。控制方式和主要内容有作业前展开风险辨识工作、进行指导书编写以及完善重点措施等方面。

5、风险评估。本项工作是整个管理的另一核心步骤,评估对象涵盖广泛,评估手段多样。需要对于每个专业及单位存在的风险内容对应程度进行评估,评估还包括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过程与结果、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等方面。评价手段既能够进行综合安全评估,还能展开周期或者非周期的专项分析以及现场排查等各项工作。

6、风险处理。风险处理由两个主要环节构成,即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对反馈的响应。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

(一)现场作业风险管理

现场作业风险管理指的是预先对于现场作业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1、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行为,其中包括违章指挥与操作、不遵守劳动纪律,这类行为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2)生产现场工具状态,若现场的电力设备年久失修、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品以及仪器仪表质量存在问题等,同样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3)生产环境,环境存在威胁时,例如作业空间复杂、距带电设备近、存在腐蚀性气体、遭遇雨雪等情况下,同样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4)管理方面,对于管理者而言,若存在失误、违章指挥以及交叉混乱等行为时,也会出现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因此要对于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度以及暴露率这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对于风险等级进行判断,基于此来进行相应控制措施的开展。

2、对于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方式

(1)工作安全分析法。这种方式是把某个作业活动分散进行,对于每个分散流程中和整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子进行识别,识别工作需要对于工作活动的所有信息以及涵盖的各类风险因子进行全面处理。

本方法对于处理员工危险行为、生产环境失常、管理方面的风险因子识别这三个方面非常适用,其识别工作的识别过程充分,满足电力企业的需要,因此本方法时现场作业风险识别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方法。

(2)基本分析法。这种方式是把某个作业活动按照不同的“作业活动信息”,对于生产过程风险因子、危险化学品、职业病以及企业职工伤亡等各个方面来展开相应的分类整理,把每种活动存在的风险因子分别进行分析归纳。此法在员工危险行为、生产环境失常、管理方面的风险因子识别方面行之有效。

(3)现场勘察法。这种方式是对于作业或设备现场展开具体实际的巡视工作,对于现场存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整理。这种方法对于员工行为以及生产现场工具状态危险这两项情况十分适用。

(4)安全检查表法。这种方式是基于某项作业活动、装置和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程,依据行业规范和规定,借鉴事故案例,基于系统研究成果,整理作业历程,对于全部风险因子均进行归纳整合,对于检查项目进行认定,最后把全部信息按序制表,为检查以及评审工作的展开提供极大的便利。这种方法对生产现场工具状态和管理方面危险这两项情况而言行之有效。

3、对于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PE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程度进行评价。三项指标值指的是S、P、E,其中S表示因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P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使得特定结果产生的概率;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确定SPE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评价过程的严重度S定义过程是参考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进行的,上述规程中面向人身、设备以及电网事故等级给出了划分标准,所以说这项方法是关于现场作业危险因素导致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影响的整体性评价方法,实用价值极大。

(2)LEC半定量评价法。此类危险评价手段的是针对作业环境存在潜在危险的场合展开的评价。与SPE类似,也采用LEC三项指标乘积的方式来对于伤亡风险进行评论。其中,L表示事故的发生概率;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C表示危险事故形成的损失。确定LEC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危险性的评价参数D。

(3)MES半定量评价法。此类危险评价手段的是在LEC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LEC法的评价范围单单是针对人身风险,因此本MES法在对于人身风险展开评价的基础上,评价还包括了财产损失方面的风险。此法基于风险的MES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现场作业人员事故以及财产损失危险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M表示当前控制措施维持的状态;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S表示一旦发生事故形成的后果。确定MES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

(二)电网设备风险管理

本项管理是指对于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每个时期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预先识别工作,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这类管理面向设备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存在的缺陷、自然灾害等各项风险因子,这些已有或隐含的风险因子会诱发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缺陷或者事故。因此,能够给予事故发生频率、探测度以及严重度来对于风险等级进行合理有效的估测与评价,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方式主要有FMEA和PHA两种

(1)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以工程的可靠性为基础,对于系统、设备以及产品其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分析展开的条件是系统、设备以及产品可分,进行较小子系统的再次划分,针对其所有系统与单元,通过预先制定的策略展开调查分析按,对于所有故障模式进行排查,对于各项故障的影响进行逐条分析,为预防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保证整个生产体系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FMEA能够有效地解决已投运设备存在风险的分析问题,当前电网企业普遍采用这种方式。

(2)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这种方式是在系统设计之前,就对于隐含其中的风险类型、风险因子、产生条件以及风险后果等各个方面尽心理论上的分析,其对于投运前新设备的危险分析十分适用。

2、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FD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SFD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电网设备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其中S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F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特定后果的可能性;D表示事故的被探测率。确定SFD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此种评价法是对于设备中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关于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各个方面影响的全面分析。

(2)风险矩阵法。此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对于设备和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子均能展开有效的分析评价,适用效果优良,普及度高。此法通过两项已知因子来推算第三项,先计算得到二维风险矩阵,每个因子值确定过程是给予函数递增和参考实际问题两种方式的结合,接着在矩阵内部对于两项因子进行判断,最终选取其中的行列交叉值。此种方式由于是对于已知因子确定计算矩阵,能够对于系统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把握,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

(3)雷达图结构法。这种方法在对于风险因子的综合处理时经常使用,该图包含一系列的多维坐标,坐标的维度代表设备部件的个数。

(三)风险控制

1、总要求

风险控制要求针对现场作业以及设备两项风险展开分析与评价,对于所得结果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作为各项生产活动开展的依据和参考,此外每个部门应形成各自的风险数据库,标明所有潜在的危险位置,能够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风险政策

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的评价工作而言,经常是根据SPE法进行的。而设备类的风险则是给予SFD法,风险控制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有着以下原则:最小一级风险会保持现有手段不变;一般二级时则在1级基础上对于重点部位加强控制作用;较高三级风险时,在二级基础上有必要时重新设计控制措施;四级及以上的高风险时,强制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重新设计,必须降低风险等级。

3、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为了降低现场作业风险等级,提高相关产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1)改善技术安全等级,从本质上根除设备的潜在危险,保证环境安全。

(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监管力度,实施劳动保护,开展员工防护工作,减小人员危险行为以及管理失常,避免人身伤亡。

(3)大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人的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

(4)在控制手段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危险产生概率与暴露率来控制事故发生。

4、设备风险控制

对于设备风险的控制方面,可以采用规避风险、转移风险与预防风险等手段,同时在控制手段的制定过程中,结合事故频度值与探测度值来控制设备故障率。

(四)风险监督评价

对于风险监督评价而言,其核心内容如下:

1、安全目标满足度。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4、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展开定期评价。

5、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针对“两措”计划,对于其制定、开展情况展开监督。

6、按照《安全生产监督规定》,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规程以及制度等的实际执行力度。

四、结论

本文利用风险管理理论针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思想,能有效结合安全技术与管理,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事故的反应速度,减小管理成本,增强安全防护体系性能,提升用户对于安全的控制能力。随着风险分析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改变了封闭、滞后传统管理方式,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3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作为一个高风险性的行业,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生产的基础,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才能切实保证企业的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加上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当前的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生产安全的隐患 。

一.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1.认识问题

在许多电力安全事故中,引发事故的原因往往都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从管理人员角度看,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对于违规操作行为视而不见,疏忽大意;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一方面,部分职工没有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对于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部分老员工或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虽然经过了安全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盲目自信,为了图方便,抱着侥幸心理去进行违规操作。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威胁自身的生命安全。

2.设备问题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使得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给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可能引起电力设备的损坏,引发相应的短路、漏电等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由于部分电网工程的建设时间较长,存在设备容量不足、老化等现象,也可能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

3.建筑问题

违章建筑同样是威胁电力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最为明显的是城中村或部分农村地区的私拉乱扯现象,为了自己方便,将电话线、电视线与电力线相互搭挂、交叉,也有部分违章建筑与电力设备距离较近,在施工时可能对设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二.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电力生产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当今社会,电力可以说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一旦断电,会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力生产的安全,可以说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电力安全生产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假如一个发电厂对于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导致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且不论是否存在职工离职的情况,事故的影响必然导致其难以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后,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必然要求。与其他产品不同,电能几乎无法进行储存,因此属于产、供、销同时进行的特殊行业。这样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必须具备极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可能在连锁反应下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影响。

最后,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环境的要求。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一方面,由于其产、供、销同意的特点,电气设备众多,如变压器、整流器、配电箱、输电线路等,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

三.风险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指管理人员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所能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以及风险保留。

2.实际应用

结合电力企业生产的特点,在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风险进行消除和控制。

(1)防护法

防护法是属于风险回避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安全防护措施,如绝缘手套、绝缘服、安全帽等防护设备,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保护,从而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尽量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优点在于成本低廉,防护效果较好,但是属于被动防护,而且防护措施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手段,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2)隔离法

隔离法是指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从而使得相应的区域或发内处于可控制状态。隔离法可以说是电力生产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对电力线路或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往往会通过相应的分段开关,将检修段与正常段隔离开来,实现停电作业,从而切实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不能进行断电,则可以在检修现场,使用安全网或安全围栏等装置,将带电设备与检修设备隔离,预防触电危险。

(3)代替法

代替法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而言的。在电网架设时,也许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资金、技术等,使得电气设备存在较高的故障风险,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新的设备不断得到开发,可能已经解决了设备的风险问题,这时,就可以使用低风险的设备对高风险设备进行替换,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方法虽然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但是不仅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容量和技术含量,成为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智能自动控制系统代替人工调节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和配置,可以有效减少人工误操作的机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消除法

消除法是对风险进行彻底处理的方法,指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如设备的接地线设置、输电线路的绝缘层破损、压力容器泄露、温度超标等,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但是也都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的。例如,针对导线的绝缘层破损问题,如果不去进行处理,也许会引发触电危险,或者与易燃物品接触,引发火灾风险。

结语:总之,电力安全生产关系重大,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和防范,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4

【关键词】电力调度;影响因素;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网规模在逐渐扩大,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也担负了越来越繁重的日常工作。调度人员对于调度操作指令票属于正常地拟写的依据是电网运行方式的变更单、调度检修的申请票等。为使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从拟定到最终的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都有其完整的控制方法和操作流程。然而,近几年,从电网的多起误调度事故可知,电力误调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电力调度的核心环节以及最需要管控的环节上有偏差或者差错出现。为了使电网事故发生机率降低,电力调度安全得到保障,电力调度工作者一定要有着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此外,还要加强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制度的建设问题,加强日常工作中电力调度设备检修与维护,使电力调度的规范性得以提高,从而使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1.安全风险管理概念

安全管理实质上就是对风险的管理。风险管理理论实际上延续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事故学理论,风险管理将系统、工程及企业的隐患和危险作为其研究的对象,通过隐患和危险事件链过程的确认,对事故的因果性认识,分别对其辨识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以及控制风险,从而实现保障安全、预防事故的目的。风险管理内容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降低安全事件的损失,科学地对可预见的意外损失进行预防、转移、规避、处理、控制,以避免或者降低事故的损失。

2.电力调度的现状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系统分为4级,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总调)、省级调度机构(中调)、地区级调度机构(地调)、县级调度机构(县调),且各级变电站和发电厂也在其中。该电力运行方式是由分层与统一相辅相成、互相结合而组成的。

图1 南网电力调度系统

国内电力调度工作实行的是上图中四级的调度管理系统,电网安全的各项措施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电网调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从我国电力调度的安全状况来讲,情况并不乐观,在电力调度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经常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为的不安全行为等客观存在着。缺失的电网调度安全风险制度、经验缺乏以及各种疏忽,导致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不能得到保障,甚至屡次发生电网事故。通过分析过去事故的情况可以知道,在国内全部的电力系统事故中,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事故是误操作、误调度等引起的,对于这种现状,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此类事故再发生。

3.电力调度安全存在的问题

3.1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技能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工作是一项风险非常高的系统工作,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当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要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事实上却有很大一部分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局限在日常停送电、倒闸操作等工作中,却疏忽了电力调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更不会去仔细思考或研究,想着回避所遇到的困难,以至于他们遇到电网事故或异常的时候,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延误处理时间,导致了电力事故的扩大化,造成电力企业的严重损失,这些都与调度工作人员缺乏调度安全技能直接相关。

3.2 电力调度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按流程对电力调度工作进行操作,长时间的工作,枯燥乏味,容易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麻痹,造成电力调度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并且不够重视电力调度的操作程序,当进行电力调度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就导致严重错误的发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程序带来严重威胁。

3.3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不高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力运行工作也日渐规范起来,因此,发生电力系统大事故的概率也在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并且在电力的调度过程出现故障的次数也在减少,工作人员应对大故障的次数也在大大减少。这就造成调度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足够应对故障的心理准备,倘若发生故障,调度人员常常会反应迟缓,这也说明了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3.4 电力调度管理更新慢

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我国的电力系统一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由于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忙于应付日常的工作,他们缺乏对新事物的了解。有时候,尽管电力企业会引进新技术,但是他们并没有及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使管理空当现象出现,在操作的过程中会造成调度失误,这些都在工作中给电力调度人员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较大不便。

3.5 电力调度检修不彻底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于是,必不可少的要进行电力系统的日常检修工作,通过检修工作,能够发现系统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及时的隐患处理,从而防止更大安全事故的出现。电力调度检修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修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在检修的过程时,可能因为工作疏忽,造成检修不彻底或者检修不到位,这就使安全隐患极易被埋下,最终对电力调度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4.调度事故误处理防范措施

4.1 事故预防

根据季节、气候、现场设备检修、负荷变化等情况,做好当班、危险点分析、事故预想,在特殊运行方式、重大节日时要提前编制一个相应的事故预案。

4.2 事故初步分析判断

调度员要全面了解事故情况,收集并核对事故的相关信息,对于当时电网的运行方式要准确掌握,要清楚事故点的天气状况、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状况、现场设备以及负荷性质,对各级调度管辖范围内的一些设备要明确了解,此外,还有按照设备的管辖归属将相关调度及时向上汇报,以配合或协助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4.3 事故处理

从已经掌握的信息出发,对事故发生时电网解环点和电网的运行方式深入分析;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由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而引起的设备越限、电压变化、潮流等问题。依据规程所规定的系统振荡、频率异常、电压等多种处理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将所使用的设备双重命名,对于事故处理操作要用统一的调度术语进行规范;尽快将故障点隔离,以消除根源;严格执行发令、录音、复诵、汇报等制度,做好详细的故障记录。

4.4 防止事故扩大

要按照稳定的原则,在事故处理后,对电网运行的方式及时调整,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恢复用户的正常连续供电;尽快将已停电用户的供电恢复,尤其是重要用户保安用电与厂用电。

5.总结

在电网调度的运行过程中,风险在于控制,安全来自预防,不规范行为将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安全管理是要找到不安全的行为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为了降低或预防事故风险,对于重大的危险源则要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只有通过优化的管理流程,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电力调度员的共同努力,有力的保障措施,做好了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工作,才能保证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程金松.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研究[J].安全管理,2012(232):

107-108.

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5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网;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85-01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为了合理、经济的利用资源,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电力系统逐步变为巨大的互联系统,然而大电网存在着高风险。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互联化,配电网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尤其是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线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由于电网互联,一旦某处发生故障,很容易影响到其他系统。因此,为了尽量减少配电网的异常状况,对其进行高效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本文对电网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1.电网安全管理引入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受到随机性扰动的影响,就可能导致配电网出现异常,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系统失去稳定、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发生,扰动对配电网造成影响的程度与扰动的强度、性质、持续时间、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和自身抗扰动能力等因素有关。配电网进行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是分析扰动如何影响配电网,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消弱扰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提高配电网的抗扰动能力。然而配电网中扰动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属于一种类型的风险,因此配电网的安全问题可认为是配电网不安全的风险问题。大电网涉及环节多、学科广,在整个系统的任何环节、任何工作人员、任一处的扰动都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所以大电网安全性风险属于基本风险范畴,要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从风险管理角度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

2.基于风险管理的电网安全管理过程

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其具体管理过程包括下述三方面:事故前的预防、事故时的控制和事故后的补救。

2.1.事故前(预防控制):首先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对电网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对有可能引发电网扰动的潜在因素进行预防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扰动发生的概率。事故前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几种:合理规划、潮流计算、防误装置等。

2.2.事故中(保护隔离、系统承受、紧急控制):对于通过预防难以消除掉的潜在扰动,可通过采取保护装置将其进行隔离,防止扰动的进一步扩大;对于难以成功隔离及无需进行隔离的小扰动,可通过电网自身承受能力进行吸收,通常用于提高系统抗扰动能力的措施有备用设备、稳定装置、PSS等;若电网中扰动过大,采取的措施难以对其进行预防,则很可能造成电力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紧急控制切除故障区域或者设备,防止故障持续扩大而导致整个电网崩溃,通常用于处理这类紧急故障的措施有切机、解列等。

2.3.事故后(恢复控制、经济补偿):故障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排除,尽快恢复系统正常供电。通常采用的措施包括线路重投、并列等。同时,对在事故中断损失的市场成员进行赔偿。

3.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电网的安全管理是对人、设备、环境风险因素的评估、消除和控制的综合管理,基于此,电网在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风险控制方法能够提升电网的安全管理水平。

3.1.风险控制基本原则

电网的安全管理属于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在强化、规范安全管理、尽量减少故障的同时,作为企业,还要考虑成本、可行性、效益、新技术等多种因素。所以,在运用风险控制方进行安全管理时,务必遵循下述几个原则:合理原则、可行原则及最低原则。合理原则是指在电网的安全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要符合实际性需求;可行原则是指采取的风险控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低原则是指采取风险控制的综合费用最低。

3.2.实现电网的统一管理

进入21世纪后,电力系统发生巨大改革,但不论进行何种改革,都必须坚持电网的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扰动具有瞬时性和难以预知性,因此一旦发生异常,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统一行动。基于此,必须实现电网的统一管理和规划,而这些都要确保整个电网既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才能实现。

3.3.确保经济投入

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经济投入是最基本的,然而由于电网扰动的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故障,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要确保足够资金的投入,可以设立安全投入基金,设立了补偿机制才能确保后续费用的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由于受到传统重发轻供不管用思想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总是处于亏损状态,没有更多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改造,对电网安全管理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价的管理,确保既能为国民经济服务,又能确保电网的良性发展。

3.4.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

一直以来,国内电力企业都比较重视电力故障的防范,但是对于出现电力故障后的应急处理却重视不够。如相关应急处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应急预案等不完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可通过下述两方面加强应急机制的建设:第一,国家政府要足够重视,将其列入到社会危机管理范围;第二,电力企业在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黑启动”方案;第三,电力企业在出现大范围停电后,要及时做好危机公关工作。

3.5.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电网安全性造成破坏的外部因素之一是电力设施的破坏。相关部门要制定和推动加强保护电力设施的法规,对于偷盗电力设施的,要给予严厉的打击。同时加强和公安部门的联系,尽量减少由于受到外力破坏而发生故障的概率。

3.6.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科技进步

在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极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先进手段进行全过程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电力企业的运行带来效益,也能带来别的方面的效益。例如:为了增强安全管理,对电网结构进行改进,这样不仅减少了电力故障,同时也可能带来电量销售等其他方面的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示,随着电力系统的改革,电网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相关部门对于电网的安全管理要引起重视,对引起扰动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提出更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赖业宁,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及其风险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7(12):18-23.

[2] 汤振飞,于尔铿.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市场安全服务定价,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5(24):11-14.

电力安全风险点范文6

关键词:调度安全;风险管理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years work experience in the work found that many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safety of electric key management is to find out the unsafe ACTS, to the conduct of the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to determine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 (not the risk to the) to make major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can prevent or reduce accident risk.

Keywords: scheduling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

1.1危险辨识

人的行为对于电网安全非常重要,要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在电网全中的重要性。依据国家标准GB/T 13816-199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6类;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其中第5类危险因素辩识密相关,即行为性危险,其有害因素包括: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和定量的分析,以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度。电力统常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亦称格雷厄姆———金尼法)进行定评估判定重大危险(重大危险源)。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3种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风险性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下表1。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值: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下表2。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值: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C值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C值规定为100,其他情况值为1~100之间,具体如下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值:根据经验,把风险性分值划分为5个等级(风险性等级的划分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具体情况如下表4。

江西电力系统将风险等级3及以上的风险定为重大危险源。

2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网调度运行人员是电网的直接指挥者,承担着管辖范围内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任。各级调度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电网异常事故处理时的每一项调度指令都必须正确,发生调度误操作、事故误处理,将会导致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甚至电网振荡解列和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根据危险辩识和风险评估方法,调度误操作和调度事故误处理发生事故存在可能性,但不会经常发生,(L)值取3;每天都有可能遇到操作和事故处理,(E)值取6;一旦发生调度误操作和调度事故误处理,事故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C)值取15。D=L×E×C=3×6×15=270危险性分值D=270,处于160~320之间,危险等级在3级以上,属高度危险,所以,调度误操作和调度事故误处理为重大危险源。

2.1调度误操作

调度误操作多为习惯性违章所致。调度人员应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安全规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调度操作过程中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2.1.1检修工作票的审核与答复。认真审核工作票填写是否规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设备双重命名编号、特殊说明等是否清楚、明确;合格的工作票按调度规程规定执行工作答复,不规范的工作申请票退回重填。

2.1.2拟写操作指令票。应由有资格并熟悉系统运行方式的调度员拟写操作指令票;拟写前应认真核对工作申请票,核对模拟盘及SCADA画面,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变电站接线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投切、继电保护投退对系统的影响及停送电设备对系统的影响);当涉及两级以上调度联系操作时,应将电网方式和设备状态、开工许可与完工汇报写入调度操作指令票中。

2.1.3审核操作指令票。审票调度员应是对所辖电网非常熟悉、且调度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主值及以上调度员;审核内容包括操作指令是否规范、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方式调整是否合理、是否按保护要求调整并考虑停电范围的影响。

2.1.4预发操作指令票。经审核合格的计划工作,其调度指令票应按规定时间提前预发,如未按预定时间预发,则该调度指令票作废。不论在网上传票或传真方式传票,都必须经电话与现场核对预发票内容;预发调令时应互通单位、姓名、岗位、核对调令票编号和预发时间,并说明是预发调令。

2.1.5调度操作。当值调度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防止误操作;操作时注意当时环境,尽量错开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避开恶劣天气(雷、雨、雾、冰雪、大风等);操作前调度员应熟悉掌握电网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电网情况做好危险点分析及事故预想,明确操作目的并执行“三核对”,掌握操作引起的潮流和电压变化;操作应按预计时间准时操作,操作中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制度,按调令票顺序执行并有监护。遇特殊情况需更改操作顺序时应履行相关规定,一、二次部分配合操作应及时,区间调度配合操作时应清楚移交系统、设备状态。

2.1.6操作完毕。调令执行完毕后,调度员应明确调令执行完毕时间,将设备状态及时通知相关运行部门或检修单位,及时许可工作开工。

2.2调度事故误处理防范措施

2.2.1事故预防。根据负荷变化、气候、季节以及现场设备检修情况等做好当班事故预想及危险点分析;遇重大节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应编制相应事故预案。

2.2.2事故信息收集与初步分析判断。调度员应全面收集事故信息,了解事故情况,核对相关信息,准确掌握当时电网运行方式,事故地点的天气情况,清楚现场设备、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状况,清楚负荷性质,明确各级调度管辖范围的设备,并按设备管辖归属及时汇报相关调度,根据需要协助和配合事故调查与处理。

2.2.3事故处理。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分析事故情况下的电网运行方式及电网解环点;考虑并注意事故处理过程中因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引起的潮流、电压变化及设备运行限额。按调度规程规定的电压、频率异常、系统振荡等多种故障的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事故处理;使用设备双重命名,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规范事故处理操作;尽快隔离故障点,消除事故根源;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制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2.2.4调整运行方式,防止事故扩大。调度员应按照稳定原则,及时调整事故处理后的电网运行方式,保持正常设备继续运行和对用户的连续供电;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用户的供电,特别是厂用电和重要用户的保安用电。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