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奖励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奖励办法

科研奖励办法范文1

为了贯彻“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激励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对在教学科研中取得成绩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设立如下奖项:

(一)教学论文奖:

1、受奖论文的界定:

(1)发表在编有全国发行统一代号(以每年书刊目录为准)的有关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刊物上的论文。如《中学xx教学参考》、《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等。在报纸发表的文章按区级发表的论文获奖,在非法报刊发表的论文不列入奖励范围。被辑录在有关论文集的论文,按在区级杂志发放奖金。

(2)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论文竞赛获奖的论文。如佛山市、禅城区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论文。在民间学术机构团体或学科学会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论文按区级论文评比相应等级颁发奖金。

2、奖励办法

(1)、已发表的论文凭登载论文的刊物原件或复印件按等级标准发奖。

(2)、获国家、省、市、区奖的论文,凭获奖证书按等级标准发奖。

3、等级和奖励标准

(1)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2)获奖论文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

(二)、优质课奖励

参加各类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课件、说课、网站评比获奖奖励标准

级别 校级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50元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二、学科竞赛辅导奖励方案

1、目的: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组织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体现。为鼓励教师积极辅导训练学生,在各类学科

竞赛中为学校争取荣誉,现制定此方案,对辅导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一、参与学科:

1、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全国各类学科竞赛(数、理、化、英等中考可加分的)

2、各级科技、艺术、体育类竞赛等

二、辅导要求及考核办法:

各科组要将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活动)辅导纳入学期科组计划,并能安排实施,发挥科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对于所参加的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的相关成绩将成为评选优秀科组的参数之一。

三、辅导补贴及奖励办法:

1、活动辅导补贴:*提前将辅导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辅导结束将辅导教案交教导处,按每节课10元进行补贴。(要有辅导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有知识性的辅导)

2、活动训练补贴:对于体育竞赛和艺术类竞赛提前将训练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训练结束将实际训练记录交教导处,按每次(45分钟计)10元进行补贴。

3、获奖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学生获奖的,辅导教师将按照获奖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文化课竞赛奖励标准(数、理、化、英等全国学科竞赛)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备注

一等奖 50 70 100 1000 全国类可累加

二等奖 40 60 80 300 不累加

三等奖 30 50 70 200 不累加

(2)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励标准

获奖级别 禅城区(每分*奖励金额) 佛山市(每分奖励金额)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第一名 80 40 100 50

第二名 60 30 80 40

第三名 50 25 60 30

第四名 40 20 50 25第六名 20 10 30 15(3)集体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团体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一等奖 500 700 1000 3000 第一、二名

二等奖 400 600 800 2000 第三、四名

三等奖 300 500 700 1000 第五-八名

(4)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个人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备注二等奖 30 50 70 100 第三、四名 不累加

三等奖 20 40 60 80 第五-八名 不累加

(5)参加由非教育行政部门正式组织的竞赛活动获奖的一等奖奖30元,二等奖奖20元,三等奖奖10元。

科研奖励办法范文2

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教师,鼓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加分:

1、教学技能:一等奖:全国级40分,省级20分,市级10分、校级3分;

二等奖:全国级32分,省级16分,市级8分、校级2分;

三等奖:全国级24分,省级12分,市级6分;

2、经验成果:(1)凡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或主办的刊物)中,论文获奖或发表均按以下标准计分:(其中“”均算该级别的一等奖)

一等奖:全国级10分,省级6分,市级3.5分;

二等奖:全国级 8分,省级5分,市级3 分;

三等奖:全国级 7分,省级4分,市级2.5分;

3、荣誉称号(凭证书原件)

(1)个人荣誉称号 指“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2)奖励办法: 全国级8分,省级5分,市级4分、局级2分、校级1分

(3)个人单项奖(指在某次活动中获得的荣誉,如“优秀教案”、“优秀师德论文”等)按以上奖励办法的一半计算。

4、交流展示:(1)由学校或主管部门安排,教师承担校级及以上教研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展示课堂教学水平,但未评等级(或未发证书)的,每次按“教学技能”的一等奖加分,即校级3分、市级10分、省级20分、国家级40分。(2)由本人独立备课、撰稿并担任某专题的培训、交流的(必须是上台发言),每次均按“教学技能”的一等奖加分,即校级3分、市级10分、省级20分、国家级40分。(3)在学校迎接检查、验收工作中,被挑选来参加测试、座谈且表现良好、为校争光的,根据重要性和难易度,每人次加0.5—2分。

二、发放奖金:

1、对于正面宣传学校新人新事登报入刊的文章,对作者给予奖励。在县市级、地市级、省级、全国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500字以下每篇分别奖给作者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字以上的每篇分别奖给作者30元、60元、150元、300元。

2、对各类竞赛的奖励如下: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组织的竞赛,可获以下奖金。

奖级

国家级 xx省级

xx市级

xx市级

等级 奖金 等级 奖金 等级 奖金

等级 奖金

1 600

1

200

1 50

1 10

2 400

2 150

2 30

2 15

3 300

3 100

3 20

3 5

教师凡在省、市、乡承担观摹课、示范课、公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工作,并受到一致好评且受到表彰者及撰写论文,获各级正规学术报刊杂志刊登者,可获以下奖金。

刊物级别

国家 xx省 xx市 xx市

奖金

300

100

50

30

注:具体细则见科研计划。

3、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技术,并能制作高水平课件和网页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经学校考核,由学校发100元作为奖励。

科研奖励办法范文3

    1.科研经费:纵横向科研经费达到10万元。

    2.科研立项:厅级以上项目立项1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立项6项。

    3.与收录:全年40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5篇以上,5篇被CSSCI收录。

    4.成果获奖:省部级奖励1项;厅级奖励3项。

    5.学术交流会议:召开有校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交流会议2次以上。

    6.科研项目、成果申报的组织:认真组织科研项目、成果的申报,材料审查认真,报送及时。

    二、工作要点

    1.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工作。充分挖掘现有队伍潜力,发挥高级职称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有序开展科研团队的活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逐步形成团队合力。

    2.积极组织申报有关课题。按照“力争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确保省部级项目,决不放弃厅级项目“的工作思路,在整合全校法学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含校级)项目的申报工作。

科研奖励办法范文4

作为地处西部的省属高校,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科优势,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科研基础薄弱和科研经费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寻求科研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此,西安科技大学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源参与学校科研产业,以学校为主体,全面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组织联合攻关,有效推动了该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值本刊记者深入陕西进行地方高校科研产业专题报道之机,西安科技大学主管科研产业工作的卢建军副校长,向记者娓娓道出了该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创新做法及成功经验。

“双归属”与导向差异

当前,产学研一体化被视为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和基本方向,不断探索适合各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成为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关键所在。

卢建军认为,在高校、企业、社会间构建平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工作与企业科研工作的导向差异。卢将这种差异归纳为高校与企业间泾渭分明的“双归属”差异。

在卢建军看来,高校与企业在科研工作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双归属”。所谓“双归属”,对高校而言,是指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工作主要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为导向,缺乏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对企业而言,是指企业的科研需要主要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着眼于生产效益与效率的提高。

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导向的高校科研“双归属”与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的企业科研“双归属”,使得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衔接步履维艰。为此,欲消除企业与高校间的衔接障碍,必须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双归属”导向。

据了解,为改变高校科研工作的传统导向,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出台了科研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和校内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启动了博士科研启动金制度,修订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培育和重大项目策划基金管理办法、纵横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研究生导师遴选中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措施,逐步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引向市场和效益导向的发展轨迹。

“双循环”与衔接失衡

为彻底转变科研工作的“双归属”现状,西安科技大学从实现内外产学研工作的良性循环着手,理顺内外部产学研循环机制。

卢建军指出,高校内部的产学研循环,主要是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

为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学研究带动和推动教师队伍的成长,通过科研项目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通过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推动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通过吸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加强了本科教学实践,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参与重大项目研究,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快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学校逐步将科研产业培养人才功能纳入常规考核,将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衔接制度化、常规化。”卢建军强调。

此外,为实现科研与产业间的平滑对接,西安科技大学大力强化科研、产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意识,促进科研、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卢建军表示,高校产学研的外部循环,不能局限于学校科研部门与产业集团之间,规模化做企业不是高校产业集团的目标。“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经由产业部门孵化、培育成熟后成功转化,交由市场运作,是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创新型高校的必然要求。”卢建军称。

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正处于筹建中、已初具雏形的大学研究院,是转变高校科研工作传统‘双归属’,理顺产学研工作‘双循环’的有益探索。”卢建军告诉记者。

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校现有科研条件和重点科研基地,是西安科技大学科研产业工作的着眼点。大学研究院拟以学校为主体,以人才为纽带,整合各学科科研实力,统一承接和组织科研项目攻关工作。

卢建军指出,大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社会为目标,建立起市场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和科研转化平台。

科研奖励办法范文5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科技

科技创新作为高校创新的重要内容,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校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更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协调、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石油大学在国家“十五”科技工作方针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深入实施科技精品工程,以制度创新为总抓手,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机制,营造科研良好环境,发挥重大项目作用,加大科技奖励力度,规范科技评价体系,扩大学术交流范围等举措,充分调动全校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构筑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包括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基地建设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汇聚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径。对创新基地建设而言,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基地学术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科交叉、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相继制定了“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学校也自筹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使得制度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学校紧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西部大开发、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步伐,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成果优势,突出特色研究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加强条件建设、技术装备改造、增建实验室等举措,使创新基地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拥有2个联合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和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由于“扩招”导致教师缺编严重,使得青年教师过早地担负起教学科研的重任。据调查,全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二左右。青年教师以后要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但是他们普遍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能力和经验也都不足,也缺乏科研启动资金。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引导和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学校也给与科研启动金,资助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近几年学校共投入200多万元,资助了200多位青年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三成以上。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快速成长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

3 发挥重大项目作用,凝聚科技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建设一流高校,必须要有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创新团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指出:“争取政府资源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集中展现。高校围绕国家目标开展创新活动,可以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学术地位,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科研团队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现象。针对国家级科研目标开展科技攻关,进行学科交叉,可以稳定科技队伍,凝聚科技创新团队,改变这种现状。

为了激励教师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保障高层次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办法》。学校组织各学科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团队,积极申请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各省市设立的重大科技项目,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凝聚科技力量,培育科技精品。几年来,学校投入配套资金4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对加强科技团队建设,稳定学术队伍,坚持自身特色,形成新的科研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五年,学校主持和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9项,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我校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旋转导向可控偏心器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费达1500万元,是建校以来第一个经费突破千万元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由2003年的3100多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亿多元,年均增幅达30%以上。通过重大项目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凝聚了多支科研团队。比较典型的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4 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催生科技创新成果

学校革新科技奖励办法,拓展授奖范围,加大奖励力度,制定了《科技奖励办法》。对高水平的理论和技术成果进行奖励,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获授权的专利技术、高水平的论文、经费数额较大的横向科研项目进行奖励。奖励以工资或现金形式兑现,几年来共发放奖金300多万元。此项制度在教师中反响很大,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创新热情,也调动了更多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得学校科技工作呈现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可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学校主持完成的“气田污水综合处理与防腐阻垢技术”、“油气管线分布式光纤光栅智能传感系统研究”等4项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温高压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成果荣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学校还获得了130多项各级科技奖励。近五年60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多部。

5 规范科技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创新热情

高校近年来存在单纯以论文数量考核教师的现象,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的论文出现。学校为此制定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认定办法》,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从国内核心期刊到国外核心期刊,从不同角度规范和引导教师通过科技创新和长期积累,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引导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指挥棒。在强化科技业绩考核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关系。学校制定了《教师科技工作业绩与成果量化计算办法》,与学校的其他科技管理制度一起,形成了科技评价体系。此办法的实施使得学校科技成果认定更加公平合理。科技工作业绩评价更加科学规范,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科技创新热情进一步高涨。仅2008年一年就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超过了学校前十年申请量的总和。

6 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增强学校学术影响

学校的科学研究要想创一流,就要积极开展各种学术合作与交流,就要选择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提高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可及时获取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许多创新的想法、概念和思路,往往就是在学术交流中提出或受到启迪。

科研奖励办法范文6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起着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作用,只有建立起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质量提升。

(二)构建和完善科研制度是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大众对高等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唯有不断的进行制度创新,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破解地方高校科研发展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地方高校上层次、跨越式发展。同时,构建开放、灵活、创新的科研制度也是深化改革、探索建立现代科研组织模式的需要。

二、地方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课题组组织了对大连某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调查问卷活动,共提交有效反馈问卷229份,其中理工科教师149份,人文社科类教师80份。第一,在科研制度建设方面,调查显示对该校推出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等相关科研制度了解率只有48%,完全不了解的教师高达35%。这些与教师有切身利益关系的科研政策文件的了解率如此低一方面是科研管理部门的宣传、执行力度不够,但更主要的应该是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或是完全放弃,这说明该校的科研文化氛围还远没有形成。这也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普遍现象,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起点比较低、建校时间短等客观原因,除了少部分科研突出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主要精力多集中在教学方面,科研能力和科研自信心不够,这就考验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如何设计出更好的科研激励和科研培育机制覆盖普通教师,从而调动普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这决定着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二,对于该校现在执行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等相关科研制度共提出修改意见58条,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科研成果质量的认定、科研考核周期、奖励级别的差异认定等方面。由于地方高校缺乏一定数量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专家,科研成果认定的代表作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等实施的条件并不成熟,而以是否检索、发表刊物级别、发表数量等办法来认定科研成果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又有很大的弊端,这也是摆在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第三,在对该校还需要加强的科研制度建设上,多数教师还提出了对科研经费管理、校内专项课题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培育计划以及限项课题的校内评审机制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第四,在科研环境的建设上,对学校学术氛围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只有16%,觉得一般的有56%,在不满意中,提出的建议主要有:

1.学校学术讲座少,对外应大力引进,对内教授、博士的学术讲座应形成常规制度。

2.学校缺乏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核心力不够,缺乏凝聚力。

3.教学工作量过大,科研和教学难以兼顾。4.优化硕士生导师选拔机制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政策激励机制等。第五,在制约教师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认为缺少科研经费的占30%,科研设备及条件不足的占29%,教学任务重,没精力做科研的占24%,没有适合的科研团队可加入的占14%。对人文社科类的教师而言,科研经费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级课题资助力度大但申请难度大,省里项目资助力度小而且很多还是无经费项目。同时地方高校在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力度肯定比不上研究型大学,一些学科的教师查阅资料比较有困难。以上调研结果表明科研制度的建设既要接地气还要与时俱进,科研政策制定上还有很多空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科研制度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

三、关于加强地方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科研文化,文化滋养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所高校科研软实力的真实体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的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国家社科基金从2012年开始修订了申报办法,将原有不鼓励自选课题申报的要求,修改为各学科均鼓励依据个人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因此培养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兴趣,规范科学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自发的科研习惯,是科研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的定位应准确。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尤其地方高校都在迫切追求上层次、谋转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学院升格为大学,本科院校多上硕士点甚至博士点,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这些都离不开科研成果的支撑,所以以科研工作量量化考核为主的一系列科研考核、奖励制度在地方高校普遍采用起来。在促进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同时,弊端也不容忽视。由于地方高校多以教学型为主,所以长期以来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而向研究型转型对教师提出新的科研要求,很多教师感觉无所适从。单纯的制定科研政策强迫教师出成果既有违科研规律也不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在制度设定上要充分认清学校、学科的不同发展层次,制定出让教师够得上、摸得着的科研激励和评价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三)制度建设还应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加强科研制度创新。科学研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方向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制度建设再严谨、规章政策再细致也不可能涵盖科研工作中的所有情况。例如为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一般高校纵向课题严禁报销汽油费、旅游景区门票等,但对于有些需要开展野外考察、乡村调研和旅游规划等的项目,能说明正确理由且发票合乎实际消费的,应该予以报销,否则就会出现科研人员很多合理的消费不能报反而去购买假发票或让学生收集发票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制度建设也应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完善。同时还应加强科研制度创新,如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地方高校有些学科或研究方向教师较少,如单独为其购买大量资料也不现实,是否可以与同城的其它高校或其它类型的图书馆进行信息共享、跨馆借阅,对于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技术问题应容易解决,考量的则是管理部门管理创新能力的高低。

(四)高校应研究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术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术评价制度有很强的导向性,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也都相继出台了本校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和“科研奖励办法”等,科研量化以成为一种主要的管理状态。这种制度下很容易造成重外表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使教师不能潜心研究。学术研究需要有积累、学习、思考的时间,需要有形成课题思路、新观点的过程,所以科研成果量化的管理制度并不符合学术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很难培育出精品之作。但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量化管理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笔者认为对学术评价制度的设计,应该有所区分,如对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做为一种惩罚型制度设计,其设定标准宜低不宜高,宜宽不宜严,目的是督促那些毫无进取的教师开展必要的学术思考,而对于职称评审、科研奖励等激励型制度设计,目的是选拔优秀教师、鼓励教师多出精品,则应从严从高,并完善同行评议,避免科研投机。同时近年来,学术造假的新闻不绝于耳,社会反响强烈,学术评价制度的设计还应避免资源配置的功利化倾向。根据2014年3月11日,教育部正式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定,学术委员会是高校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与学术有关的职权,在学术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由于我国高校“官本位”的体制,很多学术问题是由学术委员会讨论,而最终决定权却在行政主管领导,或行政主管领导就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这影响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科研制度建设更应着眼于科研制度的执行力。

(五)新形势下科研制度建设应与时俱进。近年来,由于各级项目申报数量增长过快,而申报质量并未同步提升,同时项目评审消耗了大量社会人力、物力,所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都开始对申请数量进行了限制。国家社科基金是从2011年起直接限制各省、各单位的申报数量,但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年度报告2013版调查显示,2013年度的通讯初评高分课题数量和占比却有所下降(80分以上的高分课题占比由2012年度的7%下滑到2013年度的3.7%),60分以下的低分课题占比反而从2012年度的10%上升到了12.4%[3]。这表明申报质量并没有随着申报数量的控制而提高,所以对于限项的制度设计,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文化部的文化规划项目从2014年起对申报教师的申报条件大幅提高,要求必须有三篇以上核心文章发表,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限项是从2015年度开始施行,要求对2013、2014连续两年申报而未获批的教师暂停申报1年。虽然效果尚不得而知,但这些制度设计还是要比国家社科基金简单的限制数量要好的多。首先,不打击教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限项矛盾的主动权交给教师自己把握。其次,暂停申报1年给了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申报课题中所存在问题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审批部门的压力。

(六)科研制度建设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为新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很多项目、奖项的申报和管理都采用了信息管理平台,如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项目申报、评审到项目中检及结项都采用了网络管理平台,每一步骤的实施都有条不紊,查询、提醒、归档等管理功能全面,给申报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对完善科研制度建设、强化科研制度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也为科研制度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