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1

关键词国际化视角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1国际高校创业教育经验

1.1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纵观国际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其中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并将其与我国高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结合。国际高校创业教育被视为全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其目的在于培养全面性的创业人才。如百森商学院重点强调创业教育要适应“创业革命”的时代特点。英国则将创业作为学生未来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可供选择的职业,其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德国更是在高校的教育中提出“高校应成为创业者的大熔炉”,并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我国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应从国际化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角度出发,确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创业教育理念,用来指导高校创业教育。

1.2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

国际上高校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早,不仅有很强的渗透性,还具有较好的普及性,很多高校都经历了课外创业教育逐渐发展到专业教育、学位教育的过程。例如:英国高校开展普适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为启蒙创业教育;开展专业领域的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学历教育等,分级、分层地实施创业教育,各阶段的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英国则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进行创业教育,一直到研究生阶段,每个阶段的创业教育目标不同,具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也不同。基础阶段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为主;而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创业教育需要满足其学分要求;而在高校阶段的创业教育发展得更好,不仅开办了两千种以上的创业教育课程,还筹办了几十种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术刊物。因此,我国应注意结合国际上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

1.3拥有多元的实践活动

在国际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是其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比较重视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在美国创业教育中,部分高校举办“新生管理体验”等类似活动,即在学生入学初期将其分组,由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则是以团队贷款的形式发放,在学年结束之后学生必须要偿还贷款的本息,还要面对全校师生总结创业经验,汇报创业成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业实践教育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和经验,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效率和质量。

2国际化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方法

2.1重视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对象的多样化

在培养全球化企业家的目标指引下,高校应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首先,可以将创业教育目标扩展到留学生,重点在于吸引具有跨国企业背景、家族企业背景的留学生,将其作为培养移民创业家的重点对象,对此类留学生展开国际化和本土化文化、创业环境等针对性培养,增加这部分留学生对国际创业政策的了解,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的优秀创业者。其次,将社会创业者引入高校创业教育对象体系中。在创业教育中,高校可以重点支持做好创业准备或是拥有创业经验的个人、团队,对其展开创业的国际化适应性培养,进而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最后,将在校的创业教育对象进行详细划分,主要是根据创业学生的性别、经验、专业等进行分类指导,并且可以通过高校联合机制将具有相同创业目标的学生集中进行培养,强化国际化视角下创业的集聚效应,最终提高学生创业成功几率。

2.2重视国际化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本土化

我国在国际化视角下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其发展的根本在于尊重民族文化,在塑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时,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高校创业的本土化教育措施应包含以下几点:首先,从文化角度分析,在创业教育中应重视弘扬我国本土企业家的传统精神、现代化商业精神。其次,从教材、课程安排角度来看,要重视从本土实际情况出发,开设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最后,从创业教育环境的角度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中应研究本土的创业政策,借助本土教育平台,对本土创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运用。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既要引进国际上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与成果,又要将我国高校创业本土化教育取得的成果推向国际,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互动,强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国际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

2.3重视树立先进且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第一,高校创业教育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导思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其核心教育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以及创业实践能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在创业教育中,注意促进师生的思想变化。在创业教育中,高校需要积极宣传先进且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从理性的角度认知创业教育,并提高师生行动上的自觉性。第三,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明确教育的目标。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应与高校的实际工作结合,修订培养国际化视角下创业人才的方案,将创业教育的目标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指标,以此评价人才培养成效。第四,创设国际化视角下创业教育环境,将创客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按照国际化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次组织讲座、会议等,从全方位角度支持学生创业,在高校校园中形成尊重创业、倡导创新、奖励成功并且宽容失败的创业教育文化环境。

2.4重视搭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实践是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掌握好理论知识运用的关键环节。高校以国际化视角开展创业教育,应重视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措施为:第一,建设并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国际化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以及创业训练中心等,促使科技园、创业研究基地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并监督资源开放情况,提高资源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利用效率。第二,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训平台。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搭建科技园、创业园等实习基地,促使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第三,应注意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实训体系。高校应结合创业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扩大创业训练的覆盖面积,促使创业实训项目得以落实转化。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2

联合利华中国发展进程

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历史已有80年之久,自从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中国以来,它一直将发展中国化跨国公司作为其努力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2008年,这二十二年来联合利华在中国投资已经超过10亿元,并且引进了各项先进的专利技术,直接雇佣了超过5000名中国员工,间接提供了超过200000个就业机会,生产将近20个品牌的产品,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2000年2月联合利华投资1亿6千6百万人民币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着重产品配方的研究,并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合利华的产品中,以便联合利华的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2002年,联合利华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2003年,联合利华在合肥建立了家庭及个人护理产品生产基地,成为联合利华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联合利华在合肥投资茶叶工厂,使其成为立顿茶中国及海外市场的供应基地。2007年,联合利华搬入在上海新建的公司总部办公楼。 2009年9月8日联合利华全球第六个研发网络核心在上海正式落成使用,标志着中国成为联合利华全球研发重镇。

通过了解联合利华公司在华的发展,我们心存疑问为什么联合利华在中国受欢迎,为什么联合利华在中国可以取得丰厚的收益,为什么我国企业要向联合利华学习。作者认为原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中国使用的经销策略。而其中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品牌本土化。

联合利华公司在华品牌本土化策略

联合利华公司使用了很多方法来促进品牌本土化,作者主要介绍其中较贴近生活的品牌本土化策略:

一、员工本土化。招募当地人才来发展公司业务,这为联合利华深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方式、消费需求和生活习惯提供了很大帮助,为公司开展中国地区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公司在大幅裁员的同时,提拔了大量本土经理人员,力争使中国经理级员工占总管理人数的95%,同时每年还招收13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国内外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这些做法表明联合利华重视员工本土化。

二、纳入中国的一些优秀品牌并积极培育。联合利华公司利用其国际品牌知名度,选择中国知名度高、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将中国知名企业的品牌、名声、信誉度等无形资产收购或合资,然后利用自己在资金与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优势来帮助这些品牌走向更大的发展。联合利华利用国内企业的声誉与信誉以及销售渠道快速发展这些本土品牌,也逐步将联合利华自己的品牌打入了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大力扶持“中华”牙膏、“老蔡”酱油和“京华”茶叶三大本土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扩大销售渠道。联合利华公司的营销渠道覆盖全国1800个县的1500个,覆盖镇达全国总数的1/3,在其每个区域单位中都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联合利华产品的销售工作,其中和路雪自行分销的网络几年间已经遍布70多个大、中城市。这种销售网络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联合利华产品,使联合利华品牌极大的深入到消费者的心里。

四、集中品牌策略。联合利华有丰富、成熟的多品牌管理经验。联合利华采取集中品牌战略,主要体现在联合利华旗下的力士品牌和夏士莲品牌,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包括洗发护发系列、美肤沐浴系列以及香皂系列。采用集中品牌策略的好处是:一所有产品共用一个品牌,可以大大节省传播费用;二如果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新产品的推出无需过多宣传便会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三众多产品一同出现在货架上,可以彰显品牌形象。

五、广告宣传力度大。每年联合利华花费60亿美元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使之成为世界上广告花费最多的公司之一。据报道,联合利华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产品毫不吝啬的投放广告,投入额占到销售额的50%。而对已经成熟的产品品牌,联合利华也会至少拿出50%的销售额去巩固更新其市场形象。

六、发展公益事业。联合利华在华的公益活动包括俩大主题,一是“希望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以及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二是“温暖家园”―慈善捐赠活动。

联合利华采取了很多方法来实现其品牌在华本土化,而且联合利华公司也成功的实现了品牌本土化。我国企业需要借鉴联合利华公司品牌本土化的成功的经验,来拓展我国企业的品牌发展。

我国企业跨国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当国外的公司快速进入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开始学习国外公司努力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在进入外国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品牌方面的问题屡见不鲜。

一、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仍有企业仍未摆脱产品经济的礼念,继续坚持只要产品过关,就有市场需求,品牌并不重要的思想。而忽略了品牌的信誉价值,没有把品牌看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看到品牌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价值,更忽略了品牌可以经久不衰,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二、企业商标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企业为自己的产品设计商标,投入大量经费,但未及时注册,反倒被人抢先注册,品牌无形资产的信誉价值、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便拱手相让了。有的企业只在中国注册而没有去外国注册驰名品牌被外国抢注,致使品牌走向世界更步履维艰了。

三、品牌管理知识不足。有些企业不精于品牌管理,品牌的标识不具个性,缺乏文化内涵,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命力,有的企业不注重顾客忠诚的培养,只做一次性买卖,导致品牌难以维持,有的企业不注重品牌的宣传,只是闷头生产,人们根本没有更多渠道去了解该企业,更别提销售额了。

四、本土品牌被收购而消失。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比较大的国家,一些国际知名公司,通过合资收购一个有希望的本土品牌,然后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有的企业拱手相让,根本看不到无形资产的价值,仅关注于厂房设备这些实体资产,使本土品牌价值流失。有的企业被合资时不使用本土品牌而使用外国品牌。虽然本土品牌是有偿转让给合资企业但我国企业仅仅能得到当时的品牌价值,而放弃了该品牌的长期利益。

这些问题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需要一些具体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联合利华公司品牌本土化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联合利华公司在中国品牌本土化策略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品牌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成为潮流的今天,国内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需要学习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灵活地实施本土化策略。知名跨国公司有个共同点是:他们是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创建国内外知名品牌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所以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全面提升本企业在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如何实现品牌在各区域市场及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进而带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我们从联合利华公司在中国实施品牌本土化策略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关注品牌的质量,形成品牌忠诚。联合利华的国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而本土品牌由于年龄小市场不广,需要在消费者中形成一定的忠诚度,来保证销售额,另外联合利华也特别注重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本国企业在品牌本土化过程中,要提高品牌质量、改进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为用户生产出更满意的品牌产品。

二、积极宣传品牌培养品牌认知。品牌的大力宣传会使消费者对于某品牌产生亲近感,进而形成一种认知。培养品牌认知是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有些企业不注重消费者认知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品牌宣传上,不能把握一个目标,瞄准一个亮点进行宣传。很多品牌有能力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知名度,却没有能力在消费者之间产生长期的亲和力。

三、加强法律意识保护品牌。我国的商标及品牌相关法律并不健全,企业应加大对法律学习的力度,不可因一时疏忽而损失惨重。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名牌。既要在国内注册商标也要在国外注册而且要及时注册,以防被抢注。

四、注重企业形象,创造品牌社会效应。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跨国公司的发展已不再仅仅是销售额的提高,而是参与了很多社会方面的因素。消费者也已不再光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而是连带的关注企业文化与社会对企业的评价。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各大企业纷纷捐款,在献爱心的同时树立企业形象,企业的品牌也深入到中国人心里,得到了国人的认同,深层次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使品牌形成联想效应。这种企业文化和品牌的联想效果保证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联合利华注重名牌形象和企业形象的统一,他们的品牌是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品牌体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国内企业在这方面需要很大的提高。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3

关键词:工科院校 通识教育 实施途径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29-02

“通识教育”一词从提出到应到于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怕卡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中对通识教育的定义被认为是对其最好的界定,报告中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我国的“通识教育”一词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通识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较短,形成典型的成果也较少。在发展中往往对于通识教育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即是一个“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的过程。而我国院校中工科院校的比例较大,无疑对讨论工科院校如何开展诸如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助力工科院校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该文将以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并提出实际的实践操作路径。

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

通识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它在具体实践上还是一个体系[2]。研究表明,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课程体系,还要有课堂之外的教育渠道和管理模式[3]。《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虽然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已有一些关于课程体系建立拓展的尝试,并向着“十二五”期间新增或改进通识教育6个系列核心课程与选修课30~50门的目标努力。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有六门课程,分别是西方哲学导论、国文经典阅读、西方美术导论、音乐艺术鉴赏、外国文学选读、世界文明史导读,这些课程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所开的选修课改造而成。无疑,通过对现有选修课的改造来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最快、省时省力的方法。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表1),学生普遍需求的课程是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其次是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政治经济与法律道德以及工程领导力居后。哈工大学生的需求也符合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真实情况,这也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拓展完善的方向。

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为论文、课堂累计考核。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普遍受欢迎的。根据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同学们希望通识教育考试的方式首选为“写论文、分析报告”,占有37.1%;其次是开卷考试,占有34.3%;选择“闭卷考试”的同学仅占4.7%。

虽然“写论文,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最受欢迎,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能在多大程度能够帮助启发学生会思考、会读书,真正达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十分必要。因为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课程课时基本与选修课时长相当,都在20课时左右。每周四个学时,大约五个教学周完成。简短的课上时间起到的应是启发的作用,因此课下的读书思考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开展读书会的作用将在后文具体阐述。同时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正在从以往的填鸭式向讨论互动式转变,课下的学习时间也更注重讨论交流作业的布置。

总的来说,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增加大课讲授之后的讨论活动,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教育阵地,增加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这些都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需要研究设计和改变的地方。

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实施路径构建

2.1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大学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校训、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以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社会学学科把文化视为人学习的外在“场域”中的“惯习”,是可以影响人的知识内化的社会化过程的。因此对于工科院校来讲,工科大学的文化应当影响学生的通识教育过程。校园文化建设者要注意应当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熏陶,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冲破专业教育功利化价值取向和工具性思维的束缚[4]。构建兼容并包,文理结合的校园文化为通识教育的开展而服务。同时应当发扬工科院校的传统文化以及校训所体现的学校精神。“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这种校训的产生对学校本身是一种学校办学风格的凝练。哈工大的校训就是要求学生严格、仔细。这种校训应该也必须被吸收进学生的通识教育开展中。毋庸置疑,所有的工科院校的校训或者其大学精神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即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严格,对科学精神的继承,对真理追求的热爱以及对团队协作的认同。需要指出的是,工科院校应在通识教育的开展下应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完善校园环境,培养出跨学科性、跨学科背景、跨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5]。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4

【关键词】成人;案例教学;选择与加工

经过在军事、法学、工商管理等不同教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和不断改进,案例教学已发展成为日趋成熟的一种教学方式,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法原理,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都在运用这种“知行合一”的方法开展教学。那么,在这种教学手段和模式中,是否同一个案例适合于不同院校及不同层次呢?不然,因为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背景,对案例理解和分析的角度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作为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生而言,对案例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一般用于未接触过社会实践的全日制学生的案例并非适用于成教学生。所以,运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必然根据成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成人案例教学中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重要意义

在针对成人进行教学时,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课程案例选择和加工也就变得更得重要。其具体表现在:

1.1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成人学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案例了解非常深刻,甚至于对其背景、过程熟悉程度更高于教师,如果教师授课时对案例没有精心的选择与加工,就会导致有的案例过于随意,或者涉及理论太多,或者根本就是一个事例,无法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成人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加工,并且还要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加工,加工成与所教课程理论知识点相关的案例,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于是,必将要求教师花更多的精力、时间去准备课堂案例,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2 是调动成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虽然案例教学法本身以其具体的实例来吸引学生,但如果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也无法深入其心,更不要指望学生能有正确的分析了。所以,只有选择成人学生熟悉的甚至于是其企业本身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3 可以成为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拓性思维教学法,在一定案例背景下,成人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案例背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所使用的案例没有任何针对性,也未经任何加工,学生分析起来就会无所适从,或者说牵强附会,教学效果如何也就无法考核。而通过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并迫切希望解决的案例,其分析结果是否有利于实际操作?就可以成为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2 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原则

在成人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相对而言,难度比较大,要求教师有充足的准备。但一旦运用成功,则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而要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案例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针对性原则。即针对具体课程、具体知识点、具体对象,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案例必须针对某一门课程中的某一个理论知识点或某一具体问题,即使是综合性的案例也不例外。如果案例没有针对性,所涉及问题必将泛而无主题,学生拿到手上后无所适从,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学生,相对而言实践经验丰富而结合理论不够准确,没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时没有明晰的思路,甚至于有的学生就会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复述一遍,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2 适用性原则。选择和加工案例时,大部分老师都是将社会现实中的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加工,但也有老师喜欢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自己编写新的案例。但不管是哪一种,最后拿到课堂上的案例必须要适用所教课程、适合于所面向的学生和适用所涉及的问题,否则,将会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2.3 具体性原则。由于成教学生大都有具体工作经验,对于实践问题非常熟悉,但若用理论来解释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教师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一定要具体、明确。即本案例分析究竟是为了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案例越具体,学生就会能理解,而一旦当学生学会了解决较小的具体性强的案例后,再有步骤地引进大型综合性案例,此时案例教学的优势也就呈现出来了。

2.4 熟悉性原则。由于案例教学法为各高校、各个层次、各专业所广泛采用,因而,各种各样的案例集也大量被编写,于是一些老师便随意选取,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成功企业的案例被广为采用,如海尔经营管理模式、五粮液集团的营销案例,甚至于一些国际性的案例常常进入到课堂,让学生进行分析,殊不知,这些案例虽然著名,但毕竟离学生较远,学生分析起来也只会人云亦云,独特的见解较少,所以,在成人案例教学中,最好选择那些成教学生身边的案例,甚至于可以考虑将成人学生所在的企业实践情况编写成案例来进行分析。

3 成人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加工

了解了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意义及原则以后,如何选择成人教育教学课堂案例呢?由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学目的也要求采用不同的案例,因此,究竟如何选择课堂案例是没有定势的,因人而异、因课程而异。但即便如此,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教师也应尽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亲自编写课堂案例,并使案例格式规范化。由于目前有关案例非常多,采用案例教学的层次也不同,究竟什么样的案例才适合成人教学呢?笔者以为,放弃那些规模大的、大众化的、离我们较远的案例而选择成教学生所在企业的成败案例是最可行和有效的,并且具有独特性。因为来自于成教学生身边的企业案例很少有现成编写好了的,如果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获得原始资料,自己编写案例,就会形成明显的特色。在案例编写时,教师最好使规范化,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统一,每一个案例都要求有案例标题、案例正文、案例结束语和案例思考题等内容。

3.2 课堂案例的选择尽量本土化。由于采取案例教学的主体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而,教师在选择课堂案例时应尽量做到本土化。本土化的案例使学生有兴趣利用业余时间调查,分析起来资料充实,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效果明显,甚至于为企业间接解决了问题。

3.3 对课堂案进行分类整理。课堂案例的选择时应力求体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选择不同层次的案例类型。一般而言,根据其难易度来确定,选择的类型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专题型案例。专题型案例是案例分析的最低层次,即只针对某一问题、某一具体方面、某一因素进行剖析。这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最大优点是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涉及的问题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分析时把握案例重点,思路清晰,对于问题的因果关系、难点所在、关键问题、运用理论十分明确,不至于无所适从,比较适合于初学者,分析容易入题。但由于这一类型的案例都是一些小案例,内容简单,有的学生过于轻视,忽视课前准备。

(2)综合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所涉及的背景材料、理论问题等比较全面而系统,常交叉运用多种理论依据,反映了完整而多元化的运作顺序,它既可以是某一门课程的综合分析也可以是某几门课程的交叉,众多的理论问题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上案例分析课之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否则对于庞大复杂的案例就无从下手,不能分清主次,更不能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讨论。这种的案例最常见于各类间接资料来源,但若是教师自己动手编写,则编写难度是最大的,它要求教师编写时付出较多的心血,因为涉及到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或多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如果教师对所在专业相关课程不熟悉或熟悉而不会综合运用,就无法整合、加工好案例。

(3)讨论型案例。这是案例分析的最高层次,这种案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积极配合,案例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学术探讨性。如果说前面两类案例分析的结论相对明确、固定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则允许几种结论、几种观点的存在,这些结论和观点之间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究竟对错如何,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学生所依据的理由及方法的对错。讨论型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所选用的案例在实际活动中带有明显的连续性和客观性,由于结论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因而更能启迪学生、培养能力。但由于头绪众多,有时学生无所适从,把握不住。如果选择这类案例,其自由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教师编写时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不过案例内容必须在所运用知识的范围,否则,就无法实现理想效果。

3.4 案例的选择要实现动态化。大多数教师在使用案例时,一般都是采用一些既成事实的静态案例资料,而事实上,由采写、加工案例到把案例拿到课堂上分析都会经过一段时间,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处在一个静态不变的环境中,所以,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将案例动态化,即使案例中已经是过去的静态资料,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增加变化的部分,否则案例教学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对于成人教育而言,案例教学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真正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必须提供高案例的质量。但不管选择什么案例,也无论如何去加工课堂案例,必须保证满足下面四个条件:一是案例要有针对性。案例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蕴含相应的营销理论,使学生能提出决策方案的依据。二是案例要难易适中。太简单了,学生易得出答案,无以提起学习兴趣;太难的话会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使学生无法入手分析,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案例要新。案例最好能基本反映当前市场环境和国内企业现状,以利于学生分析和学以致用。四是案例要典型。被选的案例要能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

[2] 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3] 尹宁伟.走向个性化:成人高教课程设置的必然趋势.成人教育,2007(12)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5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外开放的日益扩展和国家重视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炭生产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有所进步,然而“十二五”期间“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推进能源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煤炭市场也进入了深度调整的阶段,并且呈现出煤炭产品供过于求及价格下滑现象,尤其是在近年来“低碳”的环保理念的影响下,煤炭市场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低迷的趋势越发明显,给煤炭企业市场营销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于世界主要的产煤国,仅仅占于中游。严峻的竞争形势,国内煤炭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中,就必须以过硬的品牌战略发展赢得市场,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煤炭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艺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1、艺术教学过程中品牌市场营销概念模糊

煤炭企业的通病在于过度重视生产经营,忙于扩大产量及数量,将市场营销与销售混为一谈,多数煤炭企业仅重视推销和促销两个环节,将眼光锁定在煤炭产品销售这一点上,忽略了市场营销中除了销售这一环节之外的市场细分、产品价格定位、销售服务、尤其是对品牌定位的了解甚少,对品牌的长期价值与市场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忽视了品牌的建设,以至于不少企业的煤炭产品只进行类别名称的区分,而忽略品牌名称的设定。

2、艺术教学过程中品牌的行为识别诉求狭隘

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是多数大型企业最容易踏入的误区,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他们过大夸大经营理念、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目标战略,并将其行为识别定义为对内层面及忙于企业内部管理,而忽视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客户的对外层面。这也是多数煤炭企业家们在企业具体行为识别中,缺乏社会公道意识与公益观念,由此煤炭品牌在一定层面缺乏了深层的、明确的美好内涵,难以给顾客留下差异化的深刻的印象。

二 煤炭企业品牌建设中的企业\产品\服务战略的内涵研究

对煤炭企业品牌的理解,多数人会从品牌的表象上来理解,而忽视煤炭企业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忽略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煤炭品牌认知度、美誉度、联想度和忠诚度上,而煤炭企业品牌忠诚度是煤炭企业品牌价值的核心体现。其实,建设煤炭企业品牌和煤炭产品品牌以及煤炭服务品牌是同等重要的,虽为不同的概念但是其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不断发展壮大,为企业带来持续不断的额外收益。例如神华集团、同煤集团、焦煤集团等煤炭企业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煤炭企业品牌综合标识,其中蕴涵着煤炭企业及其所属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品质、声誉等。而市场上而此相关的由其生产的产品则构成了煤炭产品品牌,如大友、兰花等,当然服务品牌意识已日益深入人心,煤炭行业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服务.关注人类 。煤炭企业品牌可以视为产品品牌的延伸,煤炭产品品牌会受到产品所处地域的限制,而煤炭企业品牌却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 煤炭产品品牌和煤炭服务品牌都是煤炭企业品牌的体现形式,它们的成功塑造会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煤炭企业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强有力的煤炭企业品牌可以为煤炭产品品牌和煤炭服务品牌提供担保,对煤炭产品和衍生服务的销售起到驱动作用。煤炭服务和产品品牌是相互依存的,当产品售完之后,企业的品牌价链并没有随之终止,后续相关服务品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自身的成功与否,是一个产品质量的提升,是塑造和维护煤炭产品品牌和煤炭企业品牌的延续。

三 艺术教学过程中煤炭企业品牌建设战略建议之遵循原则

1、精准的品牌定位有助于突出品牌规划的重点。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瞄准目标客户群市场,针对特定客户提出有针对性的品牌定位,是品牌规划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品牌定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全”则“空”, “满”则“亏”。作为煤炭企业来讲,太全太满相反给人夸大其词,样样通而不精之嫌。作为煤炭行业, 要将品牌定位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轴心,必须紧紧的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开展,确定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上应该树立何种形象,给市场客户群何种印象,做到产品、品牌与服务相交融相匹配,给客户以信任感,赢得诚信度的同时,赢得美誉度。

2、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完美结合有助于拓展品牌规模。

品牌国际化战略是多数煤炭企业需要提到公司日程的重要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为了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这里除了需要质量产量外加核心技术,更需要的是属于企业的自主品牌,充分展现品牌文化价值的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知名企业。在具体的理念识别品牌规划管理层面,就要建立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品牌管理模式,培养具有跨国际文化领导能力的品牌管理人士。而相对品牌的国际化,品牌的本土化绝不是固封自守,也绝不是简单的企业标识、企业品牌视觉化,或者阐释成简单的视觉识别系统,而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当地消费者习惯、客户人群、气候等因素,对产品的物理属性及自身性能、品牌侧重点等进行相应的品牌规划与设定,做到品牌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完美结合,同和谐,共发展。

3、品牌文化引领品牌建设便于宣传品牌营销正能量。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业品牌文化的正能量体现如血液一样,应该注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品牌只有承担社会责任、宣扬先进的社会公德、商业伦理等正能量文化,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声誉,获得社会的认同。这是由于品牌不仅体现在品牌经济上,还体现在社会价值和文化品牌上,品牌文化的内涵不仅是顾客渗透度、市场占有份额、消费者认购比率、顾客忠诚度等市场指标,还包括品牌的公众形象、品牌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品牌在主流媒体的曝光率以及社会舆论对品牌的评价等社会性指标。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宣扬正能量、承担社会重任,以文化引领品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四 艺术教学过程中煤炭企业品牌建设战略建议之具体措施

1、营造具有绿色环保意识形态的煤炭企业品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开采破坏了地壳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引起地表塌陷, 原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这种破坏使原有土地收益的减少或丧失,同时也造成地表水利设施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原因,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煤炭燃烧率的最大化与燃烧后煤渣含煤量的最小化”这个难点需要解决。因此,大型煤炭企业树立绿色环保的企业品牌,实施绿色营销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仅符合国际煤炭市场潮流,而且容易引起共鸣。首先,企业应该大力倡导绿色技术,生产环保能型产品。煤炭企业要运用绿色创新技术深入到产品的加工的各个领域,使废弃物得到综合循环使用,减少污染源点。其次,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需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迎合现代消费者对于无污染、无公害生态消费观念的衍射。具体到企业煤炭领域,煤炭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承担起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绿色营销策略,争取降低由于燃煤污染付出的生态代价。最后,有良知的煤炭企业需要对已破坏的煤矿区域进行修复,完善,开垦绿化,重新塑造秀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增添绿色环保梦想家园的缔造。甚至可以复垦区逐步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从而促进矿区经济繁荣。

2、打造煤炭企业矿区的教育娱乐旅游品牌。旅游产业作为绿色、环保、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产业,最近几年也呈现出了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自由化等消费特点,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以观光游、健身游,并开发了一些新型旅游产品,例如煤雕艺术品,将煤雕的历史渊源、描绘题材、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展现给旅游观光者。作为国内目前少见的以煤炭工业为基准的旅游业的开发,必将吸引消费者关注,进而为企业品牌添加新鲜血脉。考虑到煤炭企业自身地域特性及规模、开发历史长久,矿区中煤炭的历史演进、开采过程、加工过程存在很多未知事物都可以包装成旅游亮点,对不同的旅游者都有着教育及娱乐悠闲之意。看似单纯的以煤炭企业的建筑环境、设施设备、生产采掘流程及企业品牌文化,实际上都可以作为旅游传的亮点,通过市场的包装推向旅游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异、求变的旅游心理需求,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如山西省大同市利用了品牌体验式消费,加强“井下游”旅游的宣传力度,深入煤海井下300米,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工业文明的发展史,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再如,国内煤炭企业结合当地的旅游景点,大力宣传旅游文化,如河南省义马矿区附近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仰韶文化遗址、古秦赵会盟台以及山西省著名的煤都大同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因此,将矿区的旅游工业与古人类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将极大的丰富矿区的旅游内涵。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6

关键词: 俄罗斯留学生 体育课程设置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2008年,内蒙古大学于满洲里校区成立了满洲里学院。该学院的成立,得到了我国教育部的正式批准,其管理权完全掌控在内蒙古大学手中,并非独立学院,其教学基础及师资力量具备高层次本科的教学水平于条件,在我国的本科一批及“211工程”之内。因为内蒙古大学和俄罗斯诸多大学建立了留学生交流计划,故而满洲里学院中留学生的数量较多。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学校及相关人员的关注。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在体育课程设置及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1.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1体育课程设置定位准确度不够

就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而言,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大多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其具体表现有:第一,没有明确定位体育课程功能。当前,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没有对其留学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加以明确,从而导致在相关课程功能定位上存在模糊认知,留学生无法从体育课程设置中充分了解这门课程的功能及影响力。第二,没有明确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在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中,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是其基本出发点,同时是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果体育课程设置目标脱离与留学生体育学习现实,则很难确保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功能及效应的体现,难以满足留学生在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方面的需求。

1.2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较为单一

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展开。在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上没有充分融合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如此体育课程设计设置内容,难以满足俄罗斯留学生在体育文化上的层次需求。第二,课外的体育活动项目非常单一。就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而言,目前其主要的课余体育项目有现代舞蹈、体育艺术及欣赏等。这对于来自不同文化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其体育实践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反感,甚至厌倦体育课程的学习。

2.提升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对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目标加以充分明确

就我国大多数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而言,其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也不例外。通过体育课程的科学设置,充分激发留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其参加课堂外的体育活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切实提升其体质健康水平。在目标明确方面,具体的措施有基于目的性及计划性,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传授给俄罗斯留学生,比如武术、太极拳等。通过这些课题课程的设置,充分激发留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同时留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加深其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充分了解。

2.2不断丰富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

在设置与管理留学生体育课程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②竞技性和健身性相结合;③传统性和时代感相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及丰富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得以满足。因此,在当前的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主抓课程内容的创新及丰富工作,全面了解并掌握俄罗斯留学生的体育兴趣点。之后,以此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在具体的设置执行工作中应积极将当前的流行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程设置中,使其同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体现个性化与独特化。建议提供众多的体育课程内容的菜单供俄罗斯留学生选择,从而满足每个俄罗斯留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其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3.结语

本文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为例,较为客观地简要分析了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目标制定及内容设置上。通过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具有实效性的解决措施,以期全面提升高校留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加强两国在体育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更多国家的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

参考文献:

[1]赵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思路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