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广告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广告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广告背景

绿色广告背景范文1

“什么游戏好玩?《绿色征途》!什么游戏便宜?《绿色征途》!什么游戏简单?《绿色征途》!什么游戏人多?《绿色征途》!”,广告直白,诉求明确, 《绿色征途》(《征途》绿色版)15秒电视广告一经播出,即被鲜明贴上了“史氏”标签,由之进一步联想于央视2010年广告招标竞购现场第一排挥掷重金的史玉柱,当初“2亿豪赌《绿色征途》”的业界猜测,有望被证实。

从VIP、包月收费发展到目前流行的“免费模式”,中国网游走过了10年的高速发展,但这一过程更具有探索意味。伴随着“免费模式”的批评谩骂声, “馅饼”已被大量玩家视为了“陷阱”。面对越来越精明、吝啬的受众,网游运营商们的日子开始吃紧。《绿色征途》是沉寂两年后的史玉柱对网游免费模式的反思之作。如果说这是一款关于王国的战争游戏,那么“巨人”就是这款新游戏所构筑王国的“国王”,其一改《征途》游戏中出售道具、装备等的收费方式,而采取向玩家收取“物品交易手续费”的新盈利途径。《绿色征途》被巨人寄予了很高期望,不过,从为“少数有钱人”的服务模式向为“非人民币玩家”的服务模式的转变,决定了其要取得《征途》当年的辉煌,必须最大化地笼络人气,这也就是《绿色征途》广告背后的战略背景。“真正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靠人数。人多了之后,尽管人们的消费水平很低,但是总量并不低”,史玉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09年12月11日,腾讯与巨人宣布联合运营《绿色征途》,后者将借助前者的5亿庞大用户群,增加自已的玩家基数。而在营销传播方面自有独特见解和显赫战绩的史玉柱,必然会为这款倾注心血、寄予厚望的产品投入重金推广。巨人网络新闻发言人顾建兵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表示,自2009年12月1日开始,《绿色征途》广告已在大庆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鞍山电视台新闻综合和影视娱乐频道、合肥电视台影院频道进行了投放。按史玉柱一贯的从试点扩及全国的市场运作习惯来推测,接下来《绿色征途》广告必将被更大范围地传播,不排除其动用央视中标资源的可能。不过,目前的传播环境加之受众特点的差异,单纯以“史氏”风格广告已难以实现“脑白金”式的辉煌。据了解,除了电视广告,巨人会更多地采取网络、地面活动等形式推广《绿色征途》,其中会较为重视论坛口碑传播和病毒式视频传播。

重复、直白的“史氏”广告风格,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广告系主任钟以谦认为, 《绿色征途》电视广告诉求比较明确,抓住了网游人群的消费心理,但电视媒介是否能有效影响网游玩家有待商榷,不过,电视广告所产生的话题效应却同样不应被忽视。 “好玩”、“便宜”、“简单”、“人多”,代表了不同类别网游玩家的价值取向,简单的广告背后可谓埋藏着“一网打尽”的野心,不过巨人能否在《绿色征途》上实现战略目标,最终还需玩家说了算。杨雷,一家杂志的美术编辑,作为资深的网游玩家,他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忠诚,钟情于一款按点卡计费的国外网游,虽然很认同《绿色征途》广告中所传达的卖点,但其更信赖玩家间的口碑推荐,并对国产的“非收费网游”一直心存芥蒂。据了船,《绿色征途》内测后人数已突破25万,不过其要实现最终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绿色广告背景范文2

一个媒体,即便内容再好,如果其中充斥虚假违规广告,它在读者心目中,必定不是一个优秀的品牌媒体。

《钱江晚报》“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帐”的组织结构和横向整合模式,使得产业链延伸,决策链缩短,广告经营的灵活性得到加强。面对新兴报纸低价抢占市场的经营策略,以及同质化的竞争格局,《钱江晚报》创新性地确立了品牌经营的战略思路,围绕“品牌”这一核心竞争力建设价值链,合理配置资源,开展各项业务。同时,“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帐”的组织结构又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广告版面泛滥的市场背景下,只有品牌媒体所承载的广告才能够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品牌战略这一创新思路确立了《钱江晚报》在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走品牌经营之路,就是不对广告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掠夺式、破坏式开发,而是在品牌建设和业务发展上,既相互支撑,又相互促进,以保持报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钱江晚报》品牌的完整性。

主动砍掉医疗等不良广告

一直以来,医疗广告在很多媒体有着双重身份――“创收支柱”+“恶性肿瘤”。迫于高成本媒体市场竞争下的生存压力,广告经营必须做量做利润,医疗广告是捷径,很多媒体的医疗广告占广告总量的20%、30%,甚至更多;大量违法违规的医疗广告,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品牌价值。可是如果放弃医疗广告,每年数千万广告收入的大窟窿用什么来填呢?于是,这个“恶性肿瘤”不断扩大扩散,对广告经营者来说,真是又爱又恨。

所幸,《钱江晚报》至今没有这颗“恶性肿瘤”,这是《钱江晚报》在广告经营中长期坚持品牌经营的结果。在《钱江晚报》,我们始终怀着新闻理想从事广告经营,因而我们相信,媒体品牌战略下的广告经营,必须与报纸的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品牌媒体必须具有公信力、持续发展力、社会影响力、文化力、服务力,而诚信则是所有力量之源。我们在一“砍”一“立”中构建健康的广告结构和绿色收入:

《钱江晚报》的医疗广告最高的时候是在1998年,曾达1000万元,由于这些广告来源基本是一些游医承包的门诊部,广告内容大多是治疗性病、乙肝等疾病及疑难杂症,广告形式也“傻大粗黑”,不仅有误导损害读者患者之嫌,也有损报纸形象,与《钱江晚报》“打造21世纪城市主流媒体”的品牌战略不匹配。因此从1999年起,我们主动控制医疗广告的,严格按工商、卫生部门批准的要求刊登,全年医疗广告营业额没超过200万元。从1999年至今的8年间,《钱江晚报》的医疗广告审稿极为严格,占广告总量的比例一直控制在5%以内。

保健食品也是违法广告“前三甲”之一,很多保健食品在做广告尤其是“软文”时有意混同药品,超出范围夸大作用。《钱江晚报》的《养生》专栏曾经主要刊登保健食品类等以文字为主的“软文”,是违规广告的高发地。我们就自觉地进行控制,该专栏2004年的广告量510万元,2005年下降到313万元,2006年我们彻底取消了《养生》专栏。虽然《养生》专栏这一刀就砍掉了一年三五百万元的专栏广告收入,但和舍弃几千万元医疗广告一样,提升了广告的诚信度和报纸的公信力,我们的广告收入是绿色收入,是以品质为前提,是健康、持续、负责任的。

正由于我们自觉抑制不良广告,为品牌广告营造了绿色的广告环境,也因此争取、吸引了更多品牌广告的投放。2007年初,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广告信用指数,《钱江晚报》以91.25的高分荣获“广告信用AAA单位”,作为浙江省广告营业额最高的报纸之一,这个成绩的取得尤为不易。

读者、广告商和报社三方受益

控制医疗广告,最直观的效果是净化版面,提升了报纸形象与公信力。

这一变化首先受益的是读者。报纸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是理性的分析者,我们始终有责任向读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不仅通过新闻也通过广告,杜绝虚假广告,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在有限的版面资源内,读者能接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不受虚假广告的误导,在视觉上也更让人赏心悦目。

2002年9月29日,《钱江晚报》率先向读者公告承诺,“本报今起停止刊登不良医疗广告” 。这一果断而坚决的做法,赢得了读者的尊重、信任与推崇,这种读者态度与情感反映到数据上,就是《钱江晚报》的发行量、阅读率多年来高居浙江报业市场前列。

高水平的读者阅读率和满意度,尤其是在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读者群体上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对广告客户的吸引力。广告商愿意投放我们报纸,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为品牌广告提供了一个更干净、更有档次的平台;另一方面,尽管我们的广告价格不低,但是从报纸覆盖率及读者构成考虑,换算下来,广告的千人成本是很有竞争力的。

砍掉不良医疗广告,强化了在读者眼中责任媒体的形象,也强化了在广告主心目中实力媒体的地位。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维系了客户的忠诚度。近年来,尽管我们报纸广告价格经历了几次调整提升,但是我们的核心广告客户并没有流失,相反,越来越多的富有潜力的新兴行业、成长行业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些实践实际上是围绕“金牌价格,绿色收入”展开的:

所谓金牌价格,我们的实践是:汽车、房地产、通讯、IT等优势行业,作为高端产品,价格坚挺不能动摇,用“价值营销”代替“价格战”一一围绕高端品牌广告主的消费需求,将生产经营的资源配置向这些重点行业进行倾斜,包括营造绿色广告环境、集中最优秀的经营人员、投入更多的开发费用、整合媒体资源、建立广告与采编的有效联动机制等等,以全面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身份,追加优质服务、增值服务、个性化服务,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优势,产生高效益。高端产品“金牌价格”带来的益处良多:高效、节约保护资源,使我们有底气舍弃一些低价低端的广告,尤其是打球的“垃圾”广告,避免了对版面资源的过度耗占,追求广告的低占版率,维护读者的利益,捍卫报纸的品牌。常年来,我们报纸的广告占版率大约保持在27%左右,相应地,报纸的含金量则得以增加。

绿色广告背景范文3

大学美育的主题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小到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大到他们与社会的关联、与环境的共存,都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1.从大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大学生是美育行为的活动主体,只有主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健全的体魄、完善的心理和智力,才有能力和魄力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优秀的品质。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从身心健康、重视责任、努力学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自强自立、文明礼貌、营养健康、安全用电、爱护公共财产、倡导文明新风等角度出发,构思大学公益广告设计。

2.从社会关爱的角度出发从社会关爱角度出发,大学生公益广告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日常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如从尊师重教、雷锋精神、慈善捐助、扶贫救困、关心弱势群体等角度出发,唤起大学生乃至全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象牙塔”里只知道读书和考试。学生要积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可选取的主题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尊师重教),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父亲节、母亲节),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支教、献血、抗灾),以及慈善救助如关爱弱势人群(病人和弱者)、失学救助(希望工程志愿者)等。这些主题的公益广告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大学生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互助到对陌生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环境问题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保护环境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同样应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小到身边的环境,如注意维护宿舍、校园、公共场合的卫生,大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选取的主题有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森林或濒危动植物、水土保持、城市环保等。

4.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包括艺术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科学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在年轻群体中进行宣传和发扬,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校园广告创意的艺术表现性

1.创意角度切入的多样性学生要围绕所选的主题,从多角度思考创意,寻找切入点。同样一个选题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表现。如,表现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设计者可选取超人、书本、心电图、“正能量”词语等作为设计元素,用直截了当的广告语反映主题,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对待自我。如图1,在创意手法上,设计者采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围绕创意中心进行设计。如利用超人的形象和流行语“正能量”,鼓励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超人的形象比喻大学生应具备的内在能力和精神,即远离沮丧、消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利用超人衣服中央的z字母(“知”字拼音的首字母)代表“知识”,背景为流行语“正能量”的重复排列,两者相结合表达学生要用知识武装自我,充满正能量,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作品宣传了重视文化、重视知识的主题,以知识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力量。

2.诉求方式的人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可以和观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利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达美育的观点,以美的方式和手段感化大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完善大学教育。图2是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者用伞和拐杖同构,采用比喻的手法,用破损的拐杖代表老人,伞代表对老年人的爱护,伞周围的雨丝代表伤痛、劳累、疾病等侵害。整个画面用灰旧的纸张作为背景,配合巧妙的创意,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图3是关于宣传雅安地震救助的公益广告,画面很简洁,主要图形是捐款箱和无线信号的符号,设计者用无线信号的发射象征号召大家积极捐款,帮助灾民。

3.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在设计的效果上,大学生公益广告应在含义表达清晰的基础上重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好的设计画面是烘托主题不可缺的因素,采用适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烘托主题,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图4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城市•绿色•生命”视觉形象系列设计。整个画面采用城市建筑、桥梁、绿色植物为元素,采取大角度透视、特写、解构的多重艺术表现手法,配合象征生命的抽象符号——绿色块以及相关广告语,突出主题“城市•绿色•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绿色广告背景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视觉语言;文化符号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全球化扩张,其产品必然涌向世界各地。与此同时,跨国广告业也必然追随其客户进行跨区域、跨国界的广告经营和运作,广告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广告国际化,或称广告全球化,是指在世界各地市场上通过采用基本一致的广告传播方式,实现全球市场的营销战略。这种全球化的广告给生产和经销厂商以及广告业者都带来了明显的利益,例如降低了广告成本,树立了品牌和企业形象,提高了迅速推广产品基本概念的能力,简化了市场和促销计划的协调控制程序,等等。

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一体化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元文化将长期存在。跨国广告的运作不能不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从文稿、符号意义、文化象征、诉求主题、视觉形象,到广告经营策略、人才组合与培训、管理模式、公共关系建构都有一个与各地本土社会文化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广告的国际化进程中也包含了本土化过程,广告的跨国传播也就是跨文化传播,国际化和本土化双向趋势是广告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

如何处理好看似矛盾实则相关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乃是实现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本文将就平面广告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略做探讨。

一、文化符号

在世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文化符号有的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区域特征;另一方面,长久以来通过思想的相互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影响,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现代科技提高了媒体的传播能力和覆盖范围,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出现了更多超国界,超民族的“世界性文化符号”。

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中国年轻人中出现了一些张扬个性和自由的个人主义文化符号。因此,平面广告在传播中,就曾运用这些“世界性文化符号”进行跨文化传播。因为这种‘世界性文化符号’具有共通性,它可以跨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中国大量出现的以自由和个性为主题的‘Me(我)广告’,如‘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运动鞋),‘我有我可以’(佳得乐饮料),`I’mlovingit’(麦当劳)等等,便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可见,在跨国广告中,充分利用这些“世界性文化符号”,能收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但是,在人类整个文化符号系统中,目前“世界性文化符号”只占一小部分。“区域性文化符号”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跨国公司在广告运作中,更应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不同的文化要求、文化特征、文化价值观,并把这种文化特质渗透到广告传播的各个环节。运用目标受众所熟悉的视觉文化符号。因为只有受众所熟悉,易于接受的文化符号才能达到与受众的沟通,得到受众心理认同,引起受众的共鸣,进而传达广告资讯,达到商品销售目的。这也是目前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策略。

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中,可充分利用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符号,如长城,黄河,剪纸,对联,福娃,门神,红灯笼等等。在这方面,可口可乐,麦当劳无疑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日本市场运作的跨国广告公司,尽量顺应和利用日本人的文化特质。如在促销计划中适应日本人的“送礼和娱乐”两大主要消费习惯;在诉求方式中采用“柔性销售”代替西方式的“硬性销售”;在形象符号运用中充分考虑到日本传统赋予数字、植物、动物的独特符号意义。在香港运作的跨国广告公司,洞悉了香港人在“东—西方”、“传统—现代”的两极文化价值认同方面的中间形态和心理情感困境,在广告诉求中顺应并且强化了对香港本土的依恋与认同。在台湾的跨国广告公司“不仅懂得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以及日本对于台湾的生活一审美方式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台湾人的生存境况相当关注,诸如政治敏感度、性向选择、社会治安、儿童健康、新新人类等主题均成为广告创意表现的内容”。作为全球品牌的跨国公司,如果不顾国家与地区市场的文化差异,而固执地以本民族文化观念为背景进行广告宣传,必将遭受滑铁卢,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毕竟,丰田汽车“霸道”广告的教训,对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和为其服务的广告公司来说都是值得警醒的。

二、视觉符号

谈到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不能不说到“视觉语言”。当今社会已经进人视觉时代,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被光怪陆离的形象海洋所淹没。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图像社会”,成为“视觉文化”主导的社会。因此,在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广告如何适应这个“读图时代”的发展是成败的关键。事实告诉我们,广告信息只有依靠和公众进行视觉语言的传播和沟通,才可能达到传播效果,从而促进商品销售。

平面广告是二度空间的广告形式,文字、图形、色彩是广告视觉语言的三大构成要素。平面广告的视觉传达也由此分为文字传达、图形传达和色彩传达。平面广告在进行视觉传达过程中必然要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运用视觉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构成广告视觉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因此广告视觉符号的选择和运用成为广告沟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图形

在当代视觉文化的背景下,除了广义的“文化符号”外,图形语言无疑成为广告跨文化传播中最为重要的视觉文化符号。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其生理构造和大脑神经的连接关系都相同,所以人类的视觉感知方式和感知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形语言必然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语言。我们可以不知道英语VICTORY的含义,但当同伴向你伸出两个手指(成“V”型)你就会领会这是在祝你成功。在由文字,图形,色彩三种基本传达要素所共同建立的平面广告中,图形是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图形有“世界语”之称,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少,文化深浅,语言差异,普遍被人所看懂,不同程度地了解其中的含义。好的图形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透过视觉语言进行沟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民族的界限以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进行交流。究其原因,图形具有语言的本质性能,是具有说明性和说服力的语言形式。同时,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具体,更直接,这正是图形传达优于文字传达的一个方面。它超越了地域和国家的界限,无须翻译,却能实现“一图顶万言”的传播效能。

然而,我们也须看到,图形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同样具有“共通性”和“区域性”特点,它在广告传播中必须符合前面论述的“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规范,即发掘图形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性”和“个性”。

(二)文字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广告的视觉符号除了图形外,还有文字和色彩两个基本的视觉要素。平面广告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对文字传达和色彩传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当今“读图时代”,文字对广告信息的传达功能大打折扣,图像担负起传播信息的主要作用;然而,毕竟没有达到取代文字的地步,在许多情况下,单凭图形人们仍然不易了解广告信息。因此,往往需要加上文字说明,才能赋予图片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理解和记忆。广告在面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时,笔者认为,“文字图形化”,即文字具有图形表征特点,将成为平面广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传播策略。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在当今视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跨国广告公司对受众所在地语言文化掌握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广告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达到理想的广告传播效果。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文化的广泛交流和跨国广告公司对广告受众所在地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文字传达可以充分借鉴和发掘当地的语言文化宝库,达到更好的融入受众心理的目的,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取得广告跨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丰田汽车在中国传播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它借用了中国传统的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巧妙的进行嫁接、组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正如图形传达所具有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辨证关系一样,文字传达也可以不涉及到某民族的文化特征,也不迎合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习惯,发掘人类的共性,如在人类的生理感觉上做文章。一代广告大师雷斯为M&M巧克力糖果创造的广告语“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几十年来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发,其威力依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究其原因是因为此广告几乎没有涉及到某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没有迎合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习惯,它只是从人的生理角度出发来说明自己独特的销售说辞。而这种“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美妙感觉正是全世界的消费者都需要的。

(三)色彩

色彩的运用在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面广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往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就远观效果而言,色彩传达更优于图形传达和文字传达。

色彩是一种感情的语言,而且是一种表达力很强的语言,它总是与一定的情绪相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一定的共性。如红色象征热烈、活泼、浪漫和火热,黄色象征光明和希望,绿色象征和平和朝气,蓝色象征宁静,智慧和深远。很多跨国的高科技企业总是用蓝色作为对外广告宣传的主色调,以此来彰显其“蓝色智慧”,并且随着产品的扩展而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可口可乐的红色伴随着可口可乐走向世界,征服了无数年轻人。因此在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把握人类的对色彩感觉上的共性,然而这种“共性”只是相对的,它并不能掩盖“共性”下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爱好和忌讳,如红色让我们联想到喜庆、吉祥、生命和幸福,对红色的崇拜是中华先古图腾时代的独尊一色;然而,在西方红色却让人联想到圣餐、祭奠和危险等。日本人忌绿色,视其为不吉祥;而在西亚一些国家,绿色却受到普遍欢迎。因此,通过文化参与了解当地的文化差异,迎合当地受众的价值观念和接受心理,充分尊重其及风俗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跨文化广告传播效果。

三、结语

绿色广告背景范文5

1.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专业教学体系,其作为针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的方式提高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使大学生能够广纳新知、活跃思维、不断创新,塑造美好的心灵,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大学生公益广告

公益代表着社会公众的福祉与利益,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奉献。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传媒艺术的形态,相对于商品广告为商业利益的信息传达,其社会功能表现在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方面,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象征意义。大学生公益广告作为公益广告的一种形态,属于大学美育的一种方法,具有信息传播功能、道德教育功能、情感关怀功能。其以宣传社会公众利益为主题,通过大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实践,形成生动感人的视觉传达艺术。

3.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

(1)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的主题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的设计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现主题,围绕大学美育的主题,明确“美育校园行”的特点与意义。

(2)大学生公益广告主题的象征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形象性。美育作为抽象的名词,要让学生理解,应具体结合大学生活并将其作为创意题材,用直接且具有创意的画面形式予以生动而形象的表现。这比简单枯燥的教条式的口号更能深入人心,也有利于大学美育寓教于乐地展开。

(3)符合大学生生活的生动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以事实说明和支持观点,有利于学生正确开展审美活动。选题应围绕“大学美育”这一关键词,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选题,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观点或身边小事入手提炼案例,如“正能量”的提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保护校园环境等,都要以实际行动和事实展开说明。

(4)引导大学生审美理念的行动性

大学美育作为引导大学生实践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方向并推动学生的审美活动。大学生公益广告运用具体分类以及配合图说明的方式,每张图片配合相关说明文字,用简单明了的图形语言表现主题。

二、校园美育主题的确定

大学美育的主题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小到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大到他们与社会的关联、与环境的共存,都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1.从大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

大学生是美育行为的活动主体,只有主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健全的体魄、完善的心理和智力,才有能力和魄力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优秀的品质。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从身心健康、重视责任、努力学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自强自立、文明礼貌、营养健康、安全用电、爱护公共财产、倡导文明新风等角度出发,构思大学公益广告设计。

2.从社会关爱的角度出发

从社会关爱角度出发,大学生公益广告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日常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如从尊师重教、雷锋精神、慈善捐助、扶贫救困、关心弱势群体等角度出发,唤起大学生乃至全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象牙塔”里只知道读书和考试。学生要积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可选取的主题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尊师重教),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父亲节、母亲节),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支教、献血、抗灾),以及慈善救助如关爱弱势人群(病人和弱者)、失学救助(希望工程志愿者)等。这些主题的公益广告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大学生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互助到对陌生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环境问题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保护环境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同样应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小到身边的环境,如注意维护宿舍、校园、公共场合的卫生,大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选取的主题有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森林或濒危动植物、水土保持、城市环保等。

4.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包括艺术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科学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在年轻群体中进行宣传和发扬,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校园广告创意的艺术表现性

1.创意角度切入的多样性

学生要围绕所选的主题,从多角度思考创意,寻找切入点。同样一个选题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表现。如,表现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设计者可选取超人、书本、心电图、“正能量”词语等作为设计元素,用直截了当的广告语反映主题,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对待自我。如图1,在创意手法上,设计者采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围绕创意中心进行设计。如利用超人的形象和流行语“正能量”,鼓励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超人的形象比喻大学生应具备的内在能力和精神,即远离沮丧、消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利用超人衣服中央的z字母(“知”字拼音的首字母)代表“知识”,背景为流行语“正能量”的重复排列,两者相结合表达学生要用知识武装自我,充满正能量,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作品宣传了重视文化、重视知识的主题,以知识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力量。

2.诉求方式的人性化

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可以和观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利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达美育的观点,以美的方式和手段感化大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完善大学教育。图2是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者用伞和拐杖同构,采用比喻的手法,用破损的拐杖代表老人,伞代表对老年人的爱护,伞周围的雨丝代表伤痛、劳累、疾病等侵害。整个画面用灰旧的纸张作为背景,配合巧妙的创意,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3.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在设计的效果上,大学生公益广告应在含义表达清晰的基础上重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好的设计画面是烘托主题不可缺的因素,采用适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烘托主题,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4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城市·绿色·生命”视觉形象系列设计。整个画面采用城市建筑、桥梁、绿色植物为元素,采取大角度透视、特写、解构的多重艺术表现手法,配合象征生命的抽象符号——绿色块以及相关广告语,突出主题“城市·绿色·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结语

绿色广告背景范文6

1人性化设计

1.1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是社会的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性就是指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人性化设计”是以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为基础,使设计更加符合人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包括精神方面的需求,在非物质时代的今天,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更加追求高层次的心里需求。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为人类创造一个能使人性得到充分的释放,情感得以充分表达的高层次的物质世界,从而达到人物和谐。广告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广告设计要达到良好的促进销售的最终目的,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占有欲和购买欲,就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中人的心理。以人为主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情感和需求,构成了广告设计创意的基础和条件。

1.2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人的社会性,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历史与文化沉淀等。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更加注重表达人的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的特征;(2)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需要由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特征来加以表现;(3)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来表达;(4)人性化设计的高层次表现在于人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的表达;(5)人的社会阅历和地位决定人的社会属性需要,它包括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两个方面的内容。

为使广告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内心,使消费者最终产生购买商品的行动,当今的广告设计仅仅把广告理解为商品信息的介绍,已不能实现促进销售的最终目的。现代广告设计心理策略的运用,正是抓住了非物质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精神需求比如对于商品附加值追求的心理,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个充满诱惑的梦境,利用广告来激发消费者的种种欲望,通过抓住人们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实现促进销售的目的。现代广告设计就是要把研究和了解不同消费者群心灵和情感上的需求作为广告的出发点。

2绿色设计

2.1绿色设计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学指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而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是指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日本环境伦理学家岩佐茂指出:“环境伦理并不是维系共同体存在的、在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伦理,而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的伦理。”在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我们能为自然做点什么,而不是自然能为我们做点什么”。人类开始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自然生态圈”,一个是“技术圈”。当技术圈还很弱小的时候,它对自然生态圈保持着有限的、可消解的影响力。同时,自然生态圈虽然在局部不断给人类制造着麻烦如火山、洪水、地震等等,但那只是自然界正常的代谢与喘息。然而现在技术圈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主宰生态圈的自然过程的程度”这个线性的发展过程充满了连续与加速的暴力和无知。自然生态圈经过亿万年才得以形成的生态平衡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打破。而现在,“人对生态圈的攻击已经引发生态圈的反击。这两个世界已经处于交战状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共同责任。“绿色设计”顺应时代的需求而生,它所包含的已不仅仅是设计形式的本身,而是蕴含着人类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和深刻的时代背景。从设计方法上讲,Reduce、Reuse和Recycle是通常讲的绿色设计中的“3R”原则,其中,Reduce属于初始生命周期的优化,而Reuse和Recycle则属于生命末端系统的优化。绿色设计要求广告设计师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广告设计作品上,一方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实现良好的功能,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审美标准,防止视觉污染。以往的许多广告设计作品都以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目的,使人们围困在刺激性的色彩,缺乏创意的图形中,科学研究证明,当人观看具有强烈刺激感的图形时犹如伸手触摸烫手的山芋,会本能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因此,绿色设计观念是时代的呼唤,旨在使广告设计在合理的视觉秩序中发展,实现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另外,通过传达与自然相关的图像以及理念以表达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告设计专业已经开始把这种语言作为当今设计的潮流。此外,设计师们已经认识到他们在节约纸张与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广告设计发展的长期需求。

3全球化与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