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科学的核心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 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学核心;旅游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9)08―0017―07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旅游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的旅游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马里奥蒂(Mariotti)1927年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但至今旅游研究依然众说纷纭,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吴必虎等学者通过对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73―2003年间的《主题词索引》(subjeet Index)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旅游学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论著,但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尤其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在很多问题上,譬如本文正在考察的旅游学科体系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从国内来看,虽然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旅游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旅游学仍非常年轻。受到我国旅游发展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功利性色彩十分浓厚,旨在解决旅游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而旅游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至今在旅游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等基本问题上都尚未形成共识。

总的说来,我国旅游学科框架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六要素说”是较有代表性的,即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活动角度界定的“食、宿、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目前有学者以六要素为核心建立了旅游体系结构,并认为“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笔者认为,以“六要素说”来认识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功能导向或者实践导向的色彩。以旅游者的活动为研究的轴线,优点在于有助于建立旅游者导向的旅游发展观念,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这一观念尤为重要。但仅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不可避免地将旅游供给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排除在分析框架体系之外,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完整。同时,以“六要素”理论来分析旅游学科框架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如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无法进行分类,使分析结果不够清晰。

另一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是“三体说”,即将旅游学科框架理解为主体、客体和介体(也称媒体)。有的学者认为,旅游学是以这3个要素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谢彦君的观点,“把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定义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太过于一般化,而没有体现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人为的行动,乃至任何生命活动,似乎都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另外,“三体说”还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硬伤,就是关于旅游介体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介体是指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的旅游交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其是指旅游业。前者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却失之片面,须知促使旅游活动发生的绝非仅仅是旅游交通,旅游业不仅通过营销刺激了其产生,也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使得旅游活动能正常的进行;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存在,大众旅游的出现才成为可能。而后者认为旅游介体就是旅游业,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混乱,即旅游资源的归属问题。在“三体说”中,旅游资源应该作为旅游活动的对象归为旅游客体,但同时,旅游资源以景点景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不得不归于旅游介体之下。总之,“三体说”搭建了一种学科体系的框架,对从整体上把握旅游学科体系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着缺陷。

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到旅游研究之后,立刻成为学者们研究旅游体系的工具。国外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系统的混沌性和复杂性角度,以及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在国内近年来以吴必虎为代表的系统论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旅游系统构架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这一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学研究的范畴及其涉及的范围,尤其是支持和保障系统的提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用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现象是有力的,但在作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框架时,则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旅游学科体系是否存在一个理论核心。如果不存在理论核心,则旅游系统也与前面所述的“三体说”一样,仅可作为旅游学科框架的一种视角,强调对旅游现象的描述,而前瞻性和指导性则不足。

以上仅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3种观点。旅游研究的框架虽然经过了30年的构建,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或因不够全面,或因非旅游业所特有,或因重描述轻概括而未能形成旅游学科独特的研究体系框架。

二、认识旅游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要认识旅游学科研究体系,需要坚持以下的认识:首先,对理论的探索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用于指导实践,离开旅游发展的实践空谈理论是没有出路的。对旅游学科研究框架的认识首先来自对旅游发展实践的总结和规律的归纳。另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研究旅游现象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它的起源,借以知道了事物的过去,可以明白它的现在,从而推断它的未来”。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

按照旅游发生发展的顺序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图1)。可以看出,起初是个体旅游需要的产生,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的内 但同时又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实践的特征和学者自身的因素。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上看,实践的地方性、时间性和机会性因素都是在实际上发生作用的。”因此,如果想要为旅游学科建立一种大一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体系,是不可能的,实践总是比理论所能抽象和概括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学者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目前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战国”现象。因为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在进入不同学者视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学者们带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观察和思考旅游现象时都带着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学者们在思考问题时总会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研究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不存在完全独立和客观的研究。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旅游学科研究的路径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学者利用混沌理论来研究旅游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

在当前的认知条件下来讨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既要看到现存现象的合理性,不能脱离当前的大环境来空谈建立一个排他的、绝对正确的学科体系,又要尊重实践和科研之中的多元化,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和包容性。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旅游学科的研究也总是处于某种地方性、阶段性的情境之中,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场合而存在。因此,在对旅游体验说继承和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接待方的活动。旅游体验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和“六要素”一样都是对旅游者活动的描述;旅游活动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包括旅游接待地政府、相关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社区和当地居民,以及当地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旅游地理等一系列内容,后者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对象,也构成了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舞台。

基于对旅游核心的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需要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人(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的管理者、居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活动既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

以旅游活动为旅游体系和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其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对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不应仅仅注意其对接待地区方面的作用,旅游经济说之所以不够全面,正在于此;而仅从发生学的角度去关注旅游的产生、发展,将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或者仅关注旅游对接待地的环境影响也同样失之偏颇。旅游学科框架能否建立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目前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而这个“初值”就应该反映出学术界对旅游所涉及的问题的全面关注。

其次,以旅游活动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社会发展与管理范式的深刻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质就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诉求,规约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目标。这与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完全吻合,巴特勒(Buder)认为,理想的可持续旅游是要在3个层面上都达到可持续性,即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而不是单指其中的某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去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问题,就必须将旅游者、接待地区社区和居民、旅游环境、旅游经济现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只有旅游活动能将它们统一起来。

四、对旅游学科框架的认识

围绕着旅游活动这一核心,借鉴以上提到的“三体说”、“六要素说”和“系统说”,可以就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上文的讨论中已经明确了旅游活动是旅游所涉及的各种现象和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核心,由此,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活动发生的机制,为进一步得出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做好准备。

图3表示的是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旅游者方面的旅游活动开始于对信息的需要,之后才是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体验的发生和旅游后的反馈。其中,对信息的需要和信息搜索的结果构成了对旅游的推动力。旅游活动的提供方认为旅游活动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部分,实际上还有旅游市场营销这一部分,由此构成了旅游拉力。旅游推动力和旅游拉力共同组成了旅游动力系统。旅游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者方的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和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供给方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进行之后,旅游者会对本次旅游活动进行评价,这一评价将影响其下一次的旅游动力。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也会对旅游接待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也会作用于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支持保障系统。

图3中,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实际上包括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个部分。旅游环境之中包括旅游资源、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气候等因素;而旅游经济则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旅游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在对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由此探索旅游学科体系时,必须认识到旅游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一种转变,即从注重旅游的经济功能转为重视旅游的社会功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双重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的社会功能必定会大大加强。正如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首先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其次才是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创造就业等经济动机。学者也注意到,“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社会事业性质”。另一方面,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活动需要实现的不仅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有环境功能。由于大众旅游和盲目的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旅游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已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保护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积极主动地促进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在和谐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必然的课题,也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通过旅游来促进环境的积极保护,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宗教或考古建筑之所以从濒临毁坏的境地中被保护起来,更多的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不是由于它们在当地民众看来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旅游学科体系中环境的这一部分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应该占到重要的位置。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推动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的社会力量。

根据图3,如果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居民都归为旅游活动中的“人”,并用旅游社会学来进行解释,并且将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分为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部分,那么在总结旅游学科体系的时候,就 可以概括性地归结为旅游社会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经济学3个方面。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人、环境、社会、经济等现象和关系的和谐统一,借助谢彦君的思想,学科的核心是矛盾,那么旅游现象中就充满了这三方面的矛盾,旅游者需要的满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者期望的满足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这些矛盾贯穿着旅游研究的始终。同时,这3个方面中的每两项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及其表现、发展、变化,才构成了目前多姿多彩的旅游现象和多学科的旅游研究内容,如果摒弃其中一个而将另外两项列为旅游现象中的基本矛盾,则难免失之偏颇。

因此,如图4所示,围绕着旅游现象这一核心,旅游学科体系需要从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3个角度对这些矛盾的发生机制等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旅游学科体系的三足鼎立模型,这3种学科分别借鉴了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规律。在此,笔者将旅游文化学归入旅游社会学之中。

目前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统一在这个模型之中,如历史、语言、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都可以归于旅游社会学的框架之下;旅游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可以划为旅游经济学的范畴之内;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等则可以归人旅游环境学之下。由于3种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如旅游消费者行为从传统上来看属于心理学范畴,但现在地理学家也从旅游流的角度进行研究,故其只能用虚线进行分隔。

在这一模型中,旅游活动是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旅游社会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环境学3门学科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旅游社会学着眼于个体的旅游者体验及作为社会行为的旅游现象,是从旅游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旅游经济学侧重于由作为社会现象的旅游活动引致产生的经济现象和关系,即旅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这是从旅游接待地角度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具实用性,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学也从旅游接待地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双方和谐关系的创造,这一角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学科体系中,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角度的研究在功能方面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强调旅游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与和谐。

五、结论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研究;核心问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成为最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是对传统德育的重构。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119-02

我国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中小学课堂应该积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加强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诸多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和道德情操,进而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从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广,教学对象特殊,教学时间短等诸多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充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品德教师应该努力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品德的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提供积极帮助。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贯彻执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发生根本变化,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但是,从课堂实践的效果来看,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相对滞后的情况依然存在,它不仅阻碍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开展,也制约着全面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针,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品德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品德教师大多是从其他学科教师转职过来,或者是小学语文教师兼职,他们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认识不够,还是习惯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点的串讲,所谓的教学改革少之又少,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制约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品德的教师和学生的年龄距离大多非常大,教师为了在学生中间树立教学权威和课堂威信力,一般在课堂上强调教与学的“一致性”,重点放在课堂纪律上,课堂上的学生反馈信息不多,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无从谈起。

最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和理解能力差,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成败建立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的认同基础上。当前由于教师的指导能力差和小学生生活氛围窄,再加上教学手段单一,造成小学生的认知障碍,理解能力差,思想品德的提高更是无话可说。

2 利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完善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教学内容都是空洞和乏味的,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只能是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中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扩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声音、动画、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小学品德教育创建出五彩斑斓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教师创造一个杀手锏,使得教师可以调动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创造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述“保护环境”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局限在板书讲解环境污染的几个特点,再通过教师宣讲几个环境污染治理的实例就结束了一堂课,教学内容非常空洞。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视频播放一个动画,向学生展现一条清澈透底的河,在周围工厂向河水排放污水后,河水变得越来越浑浊,而河中的鱼儿也因为污染或者缺氧纷纷死去。在播放完以后,通过提示学生造成环境污染的几个元素,和环境污染对于人群的危害,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也深刻理解了环境污染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的危害。

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过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倡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习进度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所有学生都能吸收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信息技术就真正做到了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反馈给教师,而这就极大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满足了他们小小的虚荣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精神,进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从世界看中国”的课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本宣科,讲讲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和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就可以了,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对数字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学生的参与精神无从谈起。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就可以在中国地图的电子版上设定一些热点链接,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的区域,旁边就会介绍这些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地理风光。而当课堂讲解完毕,教师可以通过点名学生,来点击相应区域,回答区域标志性问题的形式,抽查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提问课堂知识中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能够做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有机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而如何将课本教学的内容做到潜移默化地灌输和宣导,是每一个小学品德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执行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就可以使课本里的形象立体化,道德情感得到感染,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也能分辨出假恶丑,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

比如在学习“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关于中秋节的观赏视频,在视频中给大家介绍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典故,让学生去欣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有趣故事,卡通的形象,精彩的故事,会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而在此间,教师就可以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教导大家欣赏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博大进深。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动画、音乐、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可以建立起对于祖国悠久文化的崇敬心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从课堂和生活中去发现。信息技术提供了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结合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品德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这把利器,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虹.巧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文理导航,2014(4).

[2]刘洁.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4

邢新会委员认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立项指南制定过程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他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和完善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

第一,从国家层面,把立项指南的制定列为高水平科技立项的重要环节来抓。把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过程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从国家层面出台《科技立项指南制定规范》,为科技项目指南的出台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建立具有中立性和权威性的科技立项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从已退休的高水平知名专家、国外知名华人专家、人大政协里的专家学者中挑选中立、公正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履行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评审立项、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任务。科技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能放在管理规则的制定上,为专家委员会服务。在项目指南制定过程中,广泛汇聚社会、产业、科研人员的需求和建议,进行科学的论证,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指南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5

在xx建企50周年和我矿建矿30周年的契机下,全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联系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实际,采取支部讨论、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围绕“科学发展,兴矿富民”这一主题深入群众展开调研,在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科学发展,造福员工上狠下功夫,突出“实”字,求实效,办实事,实事求是,联系实际,不坐而论道,以“突出实效、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逐渐深入,经过近一段时间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调研,使本人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结合我矿建设和谐煤矿的做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以理服人,管理要有技巧,要讲方式方法,使职工乐于接受,运转区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召开班子会、圆班会、三班职工会及时传达学习矿发的文件精神,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会议要求上来,实现安全生产。

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安全顺利推进,才能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运转区强化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整改落实。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把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彻底整改,不留尾巴。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隐患一定要下令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条件的坚决要求停止生产,这一点,区里绝不手软。

二、煤矿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兴矿富民。

应该看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入实施新区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三个一体化”、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都是事关集团公司发挥优势、增强实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项。对于我们白庄矿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好“三件大事”即村庄搬迁、电厂建设、-430延伸工程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对这些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完成各项目标的决心不变,保持狠抓落实的工作干劲不松,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加快兴矿富民步伐,实现我矿确立的“3612”奋斗目标,即: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全矿年产值达到六亿元,利税一亿元,职工人均收入两万元。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形势,按照集团公司“发展、发展、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设和谐煤矿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三、煤矿的科学发展,必须把维护矿区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6

一、优化师德形象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须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1. 内强素质。

首先,师德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求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教师就要爱学生爱教育;要求学生诚实,教师就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要求学生团结同学,教师就要善于与同事、家长团结合作。其次,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会成为学生的吸铁石。教师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技能技巧,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学生也会效仿教师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2. 外树形象。

教师得体的仪表服装、文明的言谈举止、高尚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和升华思想情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记得有一次感冒,笔者带着纸巾进教室,纸巾从讲台桌上掉到地板上,当时没有及时捡起来,课后又忘了。没想到,一向整洁如洗的教室,到了下午简直成了垃圾的世界。此后,笔者时时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生活课堂

在品德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实现感受、体验的价值目标。

1. 导入生活,活化德育实践源头。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一课时,笔者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活动一开始,笔者就改变教材平铺直叙的手法,通过课件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喜羊羊。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抓住了,他们跟着喜羊羊一起展开了快乐的旅程。去游玩的地方也选择学生们非常熟悉但交通较复杂的地方,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习得交通知识,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

2. 创设情境,优化德育实践天地。

同样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情景模拟,实践体验”活动。首先,让各组推派代表分别扮演交警,轿车、自行车、卡车,红、黄、绿灯等,在布置成十字路口的教室中间进行模拟活动。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最后,教师做小结:小交警可真神气!各种交通工具的表现也不错,你们在这些角色的扮演中有什么体会呢?学生们畅所欲言,在情境表演中内化了交通常识,培养了文明出行的习惯。

3. 调动积累,强化德育实践体验。

体验是品德课程最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能促使道德内化、情感升华。教材中有的人和事,由于和学生有时空距离,或是课文内容虽然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不够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或做做小实验、或进行小访问,再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使学习成为体验活动。

(1)社会角色换位体验。教学时,为了不让理解浮于表面,不让学习成为接受式,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寓教于体验中。教学二年级下册《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一课时,很多教师都设计过“换位体验”的活动。比如让学生蒙上眼睛做事,用左手写字等,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走近残疾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痛苦,从而激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尊重。

(2)社会生活调查体验。品德教材除了一些与学生当前的生活相似的内容外,还有一些相对枯燥或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的内容。为了达成对这类教材内容准确深刻的理解,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做好调查访问、搜集材料等准备工作,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教学。如教学《我的家乡变了样》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前,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家乡的变化,为家乡繁荣而高兴,同时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将来的建设做贡献。

4. 引导活动,丰富德育实践形式。

在教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是幸福的孩子》一课时,笔者围绕“幸福”,设计了“幸福快车”“幸福花园”“幸福之村”等一系列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调动爱的情绪;通过游戏、小组交流,分享爱的瞬间;通过亲手制作卡片、画画等,表达爱意,培养爱亲敬长的情感。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5. 引导生活,注重德育实践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