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广东省水利厅

主办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841

国内刊号:44-1587/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群互补;实践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但是目前大多数毕业生还是由于操作能力不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造成了目前的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尴尬局面。

鉴于以上情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工专业在示范专业建设时期提出了校内校外“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群建设方案,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经过5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岗位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连年提高。

一、专业分析与定位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基于目前的社会背景和专业调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见表1。

二、实训教学模式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定位,要求学生必备的职业技术能力有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三类。针对各项能力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式。

1.基础能力的培养

一般应采用和理论教学穿叉进行,通过随堂实践(包括习题课、讨论课、课内实习、课内实验、边讲边练)达到培养的目的,例如数学计算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技术基础课涉及到的单项实验能力等。要尽可能将部分课堂教学移至校内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实行“教、学、练、做”一体化现场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练结合的教学氛围。

2.专项能力的培养

是在理论教学和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的,例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工程图读图与绘图能力、水文规划与水力计算能力、建筑结构分析与计算能力、土石坝设计、重力坝设计、水闸设计能力等。专项能力的培养应在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环境中进行,有的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有的可以在实训基地完成。训练项目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可以真题真作,也可以“假题”真作。

3.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对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综合利用,主要通过施工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

施工实习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应聘请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与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熏陶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得到全面的实践锻炼和提高。

毕业设计最好能选择真实的生产课题,由“双师型”教师或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真题真作,培养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使用技术规范、撰写技术文件、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

顶岗实践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由学校或学生个人联系实践单位,对方一般应有接受学生就业的意向,并明确顶岗实习的内容、指导教师等。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使学生在生产岗位上得到实际训练,完成从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变。在生产中育人,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群建设方案

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室、试验室等实训基地进行,因此,实训基地应具有仿真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具有可操作性和工艺规范性、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具有适用性和经济性、与专业办学规模相适应、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情形:

1.校内实训场(例如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钢筋加工厂等)

单一的校内实训场,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同时具有便于按教学计划进行、便于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等优点。但是,对于工程中大型项目如大型施工机械操作、施工技术指导、施工质量监理等等无法模拟,适应不了某一些企业岗位对人才技术的要求。

2.校内的仿真模型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即便到工程现场学生也难以完全了解工程的全部,尤其是工程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可以建设专业教室或模型室,通过仿真模型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例如,不同形式的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均可利用实物仿真和计算机仿真。

3.校企结合,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

就是利用企业的生产场所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实训,也可作为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心、学校和企业的技能鉴定中心。例如,有的学校以当地的建筑质量监督站的建筑材料实验室作为实训基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这种方式,实现校企双赢。

4.依托生产现场建设实训基地

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亲临生产、建设、管理工作一线,亲身参与生产实践,接触和了解到真实的生产工艺流程,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体验工作的真实环境和氛围,见识在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体会所学专业的实际用途。同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可以学习到一线人员的优秀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锻炼在社会上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学生通过产学结合到企业挂职和轮岗训练,个人的能力和表现都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用人单位面前。便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和认可,大大提高就业的机会。但是对于建好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满足学生认识实习和部分生产实训的需要;加上水利工程的特殊性,运行管理受到严格限制,水库调度、闸门启闭等都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实施,因此生产现场实习基地不能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实训的要求。

以上4类实训场都有各自优势。为了发挥各类实训场的优势,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实训场建设采取校内外“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具体阐述如下:

校内实训场:为了完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通过校企合作,本院在校内建成了鲲鹏山大型室外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该中心有拱坝、重力坝、土石坝、拦河闸、渡槽等27个水工建筑物仿真模型,类型齐全、运行灵活、操作方便,可开出水利枢纽建筑物布置、水闸运行管理等10个“生产性”实训项目,可进行测量员、闸门运行工、河道修防工等水利行业特有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

校外实训场:学院与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简称小浪底建管局)深度合作,在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现场共同建设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小浪底实习基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包括重力坝、土石坝、水闸、水电站、隧洞等典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管理,需要针对以上不同的水工建筑物逐项进行实习。小浪底是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受建筑物类别的局限,不能完全满足该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需要。因此,学院以小浪底实习基地为中心,与周边6家水利水电企业合作,建立了包括故县重力坝、三门峡水电站、洛河橡胶坝、栖霞院拦河闸等6个水利枢纽组成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样就形成了校外“水利工程实习基地群”与校内“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水工建筑物群”“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

四、“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群建设与实践成效

1.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就业

该专业就业率持续上升,2006年,毕业学生770人,一次就业率为90.52%;2007年,毕业学生652人,一次就业率为92.64%;2008年,毕业学生777人,一次就业率为95.11%;2009年,毕业学生663人,一次就业率为95.81%。2010年,毕业学生468人,一次就业率为98.30%。

2.增强了校企合作能力

校企合作先后完成了“浆砌石重力坝特殊问题专题研究”等2项科研项目,完成“禹州电厂流道模型试验研究”等5项生产技术服务项目;参与完成了“渠道维护工”、“河道修防工”国家职业标准修订,主编了水利行业施工员职业培训教材,参与了水利行业建造师考试命题;为河南省和水利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10000余人次。

五、结语

“双群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群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场、校外实训基地、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求使实训教学做到三个无缝“衔接”: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课程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衔接;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与就业衔接。从而解决了实训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2] 教高司.关于委托有关单位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专题研究的通知[Z].[2004]283号.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够直接地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多使用的都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它能够使工程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但是,现阶段的工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在工程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事故,严重地影响着整个工程的使用。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始之前,施工团队会根据工程的需要制定施工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计划,计划与计划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并且能够按照工程实际的需要,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改,能够保证计划符合施工的要求。在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对混凝土施工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既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达到质量要求,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速度与计划相同,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进度不受到影响。所以,要不断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中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通过科学的方式按施工计划进行施工,能大大的提升施工的质量、有利于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达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1]。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性质,施工耗费长,对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每一个施工的环节都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全面的考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依照问题做出相应的计划。比如:使用什么原料、各种原料的配比、混凝土浇筑的硬度控制在多少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

二、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原料管理不到位

由于混凝土施工需要耗费很多的原料,并能够按照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对不同的原料进行配比,所以,各种原料的质量能够直接地影响到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一般常见的混凝土原料有水泥、石头、沙子,还需要添加一些化学用品,比如:早强剂、缓凝剂等等,能够增加混凝土混合的质量。因为混凝土材料品类的多样性,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要求就比较高,但是很多施工团队在进购原材料后,没有对原材料进行妥善的管理,导致原材料出现丢失的现象,还有部分原材料由于暴露时间过长,在材料中掺进了很多杂物,这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2]。

(二)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但是,现阶段很多的混凝土配比都严重失衡,工人们没有按照实际施工的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调和,会直接地影响混凝土的硬度和浇筑程度。还有部分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比例调和的过程中,没有对原材料进行细致的筛选,直接导致材料中存在着很多的杂物,而且材料整体的比例存在一定的失调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受到影响,需要按照工程要求重新搅拌,浪费了原材料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成本的投入[3]。

(三)强度设计不科学

由于混凝土的材料混合不同的比例,混凝土的强度也不同,混凝土的强渡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浇筑困难,但是混凝土的强渡过小,建筑又比较容易损坏,建筑的结构也不够稳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按照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达到混凝土规定的硬度。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团队没有按照实际的工程要求对混凝土的硬度进行计划,这就会直接的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尤其是水电水利工程更是如此,水电水利工程的耗资量巨大,工程整体关乎着国家的经济与人民的安全,如果混凝土的硬度没有达到工程的标准,会直接的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后果不堪设想[4]。

三、某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一)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条件分析

地区属于高海拔地区,在地区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难度也比较高,由于地区的气候原因,难免会使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寒冷天气,这就为施工带来一定的限制条件。要保证材料能够不受冻,还要能够按照低温的条件计划施工的过程,对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更是如此,要根据地区实际的条件进行施工,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

(二)原料的加热与混凝土拌和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之前,先要对每一种材料的性质进行分析,找到适合混凝土的拌和的方式,要保证原料都能够符合混凝土搅拌的标准,使用专业的器具对其进行搅拌。还要注意的是,对搅拌使用的水质也有一定的规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饮用水,使用其他的水质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在搅拌开始前,先要对混凝土的搅拌机器进行检查,要保证搅拌机器的正常使用,对每一种使用原料的量进行记录,而且要留存档案。原材料的配比要符合工程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允许材料的误差在2%左右。如果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气温比较低,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能够防止材料因为气温低而冻坏;再根据加热的程度确定搅拌的方式,要保证混凝土搅拌后的温度能够达到十五度以上,搅拌的水温不能够超过八十度,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并能够按照工程的需求对混凝土进行调试。

(三)混凝土的运输

经过搅拌的混凝土运输环节是整个混凝土施工环节中的关键部分。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性质,搅拌好的混凝土不能时间过长,避免由于外界的影响,加快混凝土的风干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使用质量。混凝土的运输方法就比较讲究,运输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直接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运输的管理,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运输,还要配备专业的、具备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承担起运输的责任。对运输的设备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不能有泄露的现象出现。要保证运输路径能够正常的进行运输工作,避免运输时间过长混凝土变硬[5]。

(四)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混凝土浇筑的周围环境、浇筑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要保证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能够达到施工的标准,才能够进行浇筑工作,同时还要针对工程的整体要求,对建筑的范围进行设计;要保证浇筑使用的工具都能够正常的使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都是由上往下浇筑,要保证浇灌砼前模板的稳定性以及各个接头不漏浆;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应该使用串筒的方式进行浇筑,必须在五个小时之内完成,要在浇筑的衔接部分不断地搅拌,要保证浇筑内没有气泡,适度地进行敲打[6]。

(五)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一般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方式有三种:一是自然养护法、二是喷涂薄膜法、三是包裹塑模法。这三种方式都能够直接的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在浇筑工作结束后半天之后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混凝土的湿度。要按照工程不同的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达到不同的养护效果。还要注意的是,在养护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施工期间的气温、湿度等因素,保证混凝土的硬化条件达到工程的标准[7]。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十分的重要,必须要按着工程的标准进行施工,才能达到预期标准。但在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相关人员在混凝土施工管理中及时发现和找到所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施工相关人员要能够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注意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既要保证经济效益,节约工程的成本,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飞寒,闫国新.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体系构建——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55-56.

[2]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313.

[3]黄凤英,陈正水.浅谈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69-70.

[4]周志军.小湾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空间分析与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07.

[5]李亚林.薛城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组织管理及主要施工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

[6]蒋金平,吴素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技术标准发展过程与主要特征[J].大坝与安全,2014,04:19-31.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质量对于企业和工程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质量监督机构,这对于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的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原因,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还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影响着质量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一、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依据不太完善

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的,主要由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质量监督。但是,因为水利部出台的工程质量管理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于一些县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没有规定相关的质量监督依据,这就让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缺少了具体的监督依据。此外,因为小型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监督缺乏制度性保障,对于工程建设中的些违规违法行为很难采取惩罚措施,只能采取教育、督促的方式责令其整改,这严重损害了质量监督管理的执行效力,导致了屡禁不止的现象频频发生。

1.2 水利水电过程的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水利水电的质量监督人员是质量监督工作切实进行的关键,如果缺乏了高素质的监督人员,就会让监督管理的相关职能落实不到位。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他们不仅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再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现象,导致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地发展,各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纷纷涌现出来,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水利水电质量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高质量。但是,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配置不合理,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虽然经过短期的培训,但是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不够,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知识的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

1.3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方式方法需要改进

由于一些县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起步晚、经验不足等原因,在质量监督方式方法上依然呈现出较为传统和原始的现象,缺乏科学化的监督方式和方法,这给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说来,一些县级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方法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凭“资料”监督现象严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较多,质量监督人员较少,缺乏交通工具,且业务素质不高,使得一些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很少在工地现场进行质量抽样检查和实地监督,而是凭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质量评定。这种监督方式往往会因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的弄虚作假或敷衍了事造成质量监督的结果不正确,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单一的实体监督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水利水电的质量监督直接将质量监督检查放在检查是否满足设计及技术质量标准要求上面,而且单纯地放在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上,忽视了参加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的行为规范上面,导致了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3)凭经验监督现象严重

有些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仅仅凭自身的经验来监督,通过简单的“手摸、眼看、锤敲、估计”等方式来进行监督,没有采取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其质量状况进行监督,导致了质量监督工作存在较大随意性,很难具备较强的说服力。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完善质量监督依据

要加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定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价标准,并建立好相应的违规违章惩罚措施,加强标准的执行力度,促进质量监督工作有依据可循。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并结合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更加明确县级水利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监督方式。对于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要坚决进行打击,采取具体可行的制裁手段,如罚款等,以保证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有效监督。

2.2 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水利水电工程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种类又分为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于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条件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质量监督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包括水工专业知识、机电专业知识、地质专业知识等。此外,因为质量监督工作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的发挥,甚至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一方面,当前的质量监督机构要促进监督人员的专业合理搭配和行政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通过优秀人才的选拔、定期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会等,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及行政知识的提高,让人员在培训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2.3 改进质量监督方式和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协调工程各方工作的关键性人员,因此对于监督方法和方式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最大效率的发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质量监督人员要坚持抽查和巡回监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督。质量监督人员要明查,更要暗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查来资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才能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可靠性。其次,质量监督人员要加强对相关参建单位的相关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只有加强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才能全方位地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实现质量监督的目的。最后,要加强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开发,并积极运用新技术到质量监督工作中去。单凭经验监督出来的质量并不一定真实可靠,需要监督单位对监督方法进行研究和开发。

2.4 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质量监督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必须加大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编制详细的质量监督计划。在工程施工期间将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测做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检查内容。要求监理人员在工程关键部位必须进行跟踪检测,并进行一定数量的平行检测。项目组根据质量监督站的授权范围开展工作,对一般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以抽查为主,对重要隐蔽工程、工程的关键部位以及参建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活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一般质量问题,及时通知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采取纠正措施;对发现有违反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或设计文件的行为,通知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必要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日常质量监督工作中,要加大质监站直接的信息交流,对各自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互相学习新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结束语

总之,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水利水电质量监督单位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监督依据,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质量监督方法,才能促进水利水电质量监督质量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5

[关键词] 改革 创新 力学课程 内容构建

土木工程实用力学是由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整合而成,是建设水利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广泛应用。建设水利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是在生产第一线或施工现场将规划、设计、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的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造价员等、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应着重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构建的指导思想

课程内容构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

本课程作为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为土木工程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以及现代施工管理和技术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后续职业技术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地基与基础》、《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起到先导作用。对于土木工程结构的计算,50年代我国采用前苏联的设计标准即许用应力法,70年代我国采用半经验半概率的设计方法,从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完善规范,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设计。国内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受弯构件、组合变形构件等强度计算,压杆稳定计算中还在延用许用应力法去解决问题,这与我国现行规范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截然不同,已起不到力学课程为后续职业技术课程服务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深入调查研究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依据高职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和“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的教育特点,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其课程内容体系突出以外力(荷载、约束反力)的平衡、内力的分布规律(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应力的计算方法及分布和变形的计算。形成了与外力、内力、应力及变形“三力一变”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改革将使职业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更好地实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人才培养;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实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建立学习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1.依据建设水利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按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在建筑行业专业群和水利行业专业群中服务的专业、课程和岗位,构建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服务体系,见图1。

2.依据高职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构建了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计算机机算实训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

三、课程内容改革与创新

土木工程实用力学主要任务是为后续课程技术应用建立学习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内容归纳为三力一变,即结构外力分析与计算、结构内力分析与计算、结构应力分析与计算、结构变形分析与计算。上述课程内容是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本课程内容改革真正意义是后续职业技术课程建立学习平台,不再是解决构件或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1.结构外力分析与计算中增加了自重荷载的计算,使学生了解力的来源,也将力统一到工程术语荷载上。体积荷载、均布线荷载、均布面荷载的相互转换;增加结构构件的简化,并与约束类型结合起来,明确约束类型是由工程实际结构构件的简化后抽象而来。

2.结构应力分析与计算是为结构承载力计算建立学习平台,将原力学中的用前苏联的设计标准许用应力法计算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受弯构件、组合变形构件等强度及压杆稳定性计算略去。重点是应力在截面上的分布和应力大小的计算。

3.结构变形分析与计算是为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建立学习平台,把受弯构件变形计算与结构的位移计算进行整合,先介绍变形的概念、给出均质物体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受弯构件变形简图及不同荷载和支撑情况的S系数,这样从简图中直观看到变形的情况以及最大挠度值的位置,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受弯构件挠度。

4.轴向拉压实验、弯曲正应力实验、弯曲变形实验,这些验证性实验内容略去。这些内容都是仿效学科教学模式而来的,不适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验证性实验投资大收效小,而且验证性实验往往采用标准试件、模型等脱离工程实际。对钢筋进行检测取代轴向拉压实验。钢筋检测主要检测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冷弯性能,便于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对钢筋进行检测使学生认识钢筋应力应变的发展过程。

5.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中创新了计算机机算实训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解决工程计算问题的能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地基与基础》、《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课程建立学习平台。使本课程实现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前沿、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优化结合。

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体系打破常规的课程体系,更新了教学内容,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建立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面向实际,以应用技术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土木工程实用力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后将使职业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更好地实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的高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马景善.工程力学与水工结构教材体系的建立及教学内容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中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工程建设中体积、厚度等均较大的混凝土,通常指混凝土实体最小尺寸在 1m 以上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效应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表面系数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等特点。由于混凝土内外存在较大温差,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保温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采取合理的保温养护措施,降低混凝土浇筑体内外温差,避免施工裂缝的产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质量,推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高效优质的施工建设。

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 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选配

要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优选水化热低、凝结时间较长的优质水泥。细骨料应优先采用中粗砂,且砂料平均粒径应在 0.5mm 以上,应严格控制砂料中的泥含量,不应超过 3%。对于粗骨料则应优选连续级配,宜优选粒径在 5~25mm 或 5~40mm 的石子,且含泥量应控制在 1%范围内,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合理的细骨料和粗骨料配合,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收缩量,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在混凝土中合理掺入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辅助剂和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掺合料含量宜控制在 10%以内),可以有效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收缩起到较好的补偿作用,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防渗性。

1.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拌制要点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塌落度在满足泵送条件时,宜优选小值以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量。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同一配合比,即在拌制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单位体积的原材料和水灰比不变。混凝土出搅拌机的坍落度应控制在 18cm±2cm 指标,出搅拌机的混凝土温度也应控制在 32℃以内。大体积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满足 3~4 小时,混凝土搅拌好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应控制在 30分钟以内,并要求运输过程中不允许加水[2]。当混凝土运输达到施工现场时,应合理取样以分析混凝土塌落度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若塌落度达不到工程实际要求时,应通过合理添加减水剂等措施,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达到工程实际施工需求。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分面积作业,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施工区域划分为大致均匀的施工作业面。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根据要求进行隐蔽性工程验收,要对钢筋绑扎结构、预留件结构数量和质量、立模质量等进行仔细检查,待所有隐蔽性项目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合理采用空压机、吸尘器等清污设备对模板内部杂物进行清理,待所有部位清理干净后方可进入浇筑环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适当延长振捣时间,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均匀和密实。应合理安排施工组织,确保混凝土浇筑时能够连续浇筑,且宜尽量缩短分区浇筑时间间隔,避免由于长时间间歇浇筑分层产生冷缝。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次浇筑厚宜控制在45~50cm 左右,且振点应根据施工分区从中间向边缘均匀布设,层层搭扣,以遍布整个浇筑的部位。在混凝土初凝前,宜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振捣,以增强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和结合的密实度和均匀度及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到待浇筑高程时,应用刮尺刮平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浮浆,并采用铁滚筒滚压 2~3 遍,以控制好混凝土终凝前的表面抹光性能,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现象。混凝土收头时,应控制收头时间在 1.5h 以内,并根据实际工程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点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工程实际及时实施有效地养护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降低温度应力作用。应控制好拆模时间,通过延长养护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大体积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益”。宜采用 1 层塑料薄膜+1 层湿草袋+1 层干草袋的三层保温保湿养护体系。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完毕后宜在 8h~12h 时间内覆盖麻袋,并适当注水以确保湿麻袋蓄水深度不低于 80mm,确保混凝土表面具有较好的湿润度。整个养护时间应控制在 14d 以上,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设计强度要求。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测温和温度调控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照设计方案合理布设和预埋测温管,通过实时监测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内部结构的升、降温情况,以便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增、减覆盖物等方法调整;在整个养护过程中,要结合实测温度合理调整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控制在 25℃、混凝土基面和底面温差控制在20℃范围内,避免混凝土由于较大温差效应导致有害裂缝产生。对于体积庞大的大体积混凝土,除了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外,还应采用内部埋设冷却水管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即: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埋设冷却水管,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向管内注入冷却水,在一定时间后放掉冷却水管中的水并重新注入冷水,如此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混凝土水化热基本结束后拆管,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养护的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布设一层抗裂钢筋网片,以避免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干裂破坏,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预防与控制,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有害裂缝主要是由结构内外温差和结构收缩应力引起。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宜采取严密的温控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并尽量做到一次性连续浇筑以控制施工裂缝产生,结合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加强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的质量防控,切实降低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水化热,避免裂缝产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高效优质的施工。

参考文献

[1]欧万聪.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