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1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中,有哪些主要的要求?
一、要有润泽每一个生命的使命感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全人类任何一个民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要经过“教育”这个环节达到生命的成长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应立足以人为本,润泽生命,开启智慧。我们的教师从始至终都要有一种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只有有了这种承担,教师的责任心、爱心、奉献精神及才会油然而生,教师才会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去呵护和培育每一个小学生,维护孩子们“成长的权利”,帮孩子们打好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身体的底子,让孩子们享受“成长之美”,保证每一位学生终生身心健全发展。
二、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离开学科就谈不到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甚至于谈不到教育教学本身。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名校,热点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越高;越是大城市,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是专业,精化、细化。再者,从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角度来看,凡名家名师都是立足本学科千淘万漉,千锤百炼,扎扎实实干出来、钻出来的。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专业学得更扎实,也应是本科师范生有别于专科师范生的显着特点。本科师范生应有更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情境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儿童成长的、社会的、生理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知识、教育教学和辅导的实践的知识等。
三、要有宽厚的综合素养
小学教师首要的和最突出的角色特点是“启蒙者”,他要帮助尚处于“混沌”状态的儿童全面打好基础,成为学习的启蒙者、促进者;情感的熏陶者、塑造者;健康的维护者、辅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引导者。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所以,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要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知识素养、教学素养。
四、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学科素养,这只是成为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方法。由知识素养到执教能力,中间还必须经由实践的桥梁。就像游泳和驾车无法从书本学到一样,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只能从扎实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可以确定初等教育学院本科师范生培养的方向及策略。
(一)夯实基础,专业过硬——精。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夯实师范生学科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实现专业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的对接与整合,使师范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对专业课程建议实行分流、分类、分级教学,实现精细化分科,使师范生对本专业的掌握达到精深精湛。如中文方向要有演说与口才、识字与阅读、名着与经典、中文语法研究、写作技能等。
要大力改变改变传统的以学科逻辑展开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形成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课程学习和案例分析、教材研习、专题探讨与实践交流的内在联系和双向互动。提倡“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演练、相互实践的互动式学习方式,主动地、自主地感知教育教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另外,应增设教育学、心理学的实践运用课程以及加强班主任教育课程。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的剖析当中。
(二)一专多能,素质全面——博。
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的知识并非拘囿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几乎无所不包的。一位教师完美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三个同心圆:最里边的小圆是自己所教学科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通透的基本原理;第二个稍大的圆是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常识;最外边的大圆是以哲学为主兼及美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关于人类文化视野的背景性常识和修养。这样,他便可以在让孩子走上学习之路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生命的润泽”,建立“精神的家园”。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师范生的知识面,拓展多学科综合视野,了解学术进展和学科前沿,培养师范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要充实和加强教育实践与技能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
(三)养成习惯,学无止境——新。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学习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教师要求学生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别忘了自己首先要学会学习、学会变化、学会适应,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在校应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的学习习惯,有了这个习惯,才能不断地加强专业学习,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建议学院研究选定本科师范生必读的书目,在课程中增设阅读课,开辟阅读交流课,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校园文化和书香校园的大环境及课程设置帮助每一个师范生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改造和完善自我。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致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快自身的发展,才能跟上人类进程的步伐,时代的步伐,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四)学会管理,调控课堂——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霍布斯的《明天的教师》的报告和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都把“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即课堂调控能力作为教师培养中的必备素质。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它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它的丰富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使得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遇见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新情境。对于教师,面对复杂的课堂情境,是否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能管理好课堂,在课堂这个核心区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的对话、交流,较好地驾奴任教课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爱学并学有所成。
另外,教师心理调节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要能自我调控并善于调控学生心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信任、尊重。
(五)精益求精,以爱育爱——巧。
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2
论文摘要: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加强教育教学能力、业余训练能力、体育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体育社会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和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实施。
1、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的首要能力,它包括编写教案、语言表达、动作示范、选择教法、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能力。
(1)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使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进行深人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动作结构和形成动作技能。
(3)动作示范能力的培养。动作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的示范,不仅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还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
(4)选择教法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是掌握教学艺术的先决条件。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其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5)纠正错误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影响学生正确掌握和提高技术技能,甚至会产生伤害事故。
(6)教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使之成为有理想、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2、业余训练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业余训练对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在普及和推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发展体育人口的基础、只有通过业余训练,才能养成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有所长,为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对本科学生进行体育科研知识的教育和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本科二年级(即第三学期)就开设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必选课。在没开设这门课程之前,我们曾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过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不懂得什么是体育科研方法?更不明白体育科研方法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通过将体育科研究法纳八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实现对体育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有效工具,它所提供的思考步骤和操作步骤,能够引导研究者沿着正确途径前进,并按照它提供的一定程序,有效的达到科学认识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科研方法的作用在于:它是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通道,为体育科研定向开路,是运用科学的桥梁,使科学认识的程序规范化、最优化。转贴于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科研能力,我们采取的做法:一是请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与专家做体育科研知识系列讲座,激发学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人门;二是教学生学习掌握各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初步学会撰写小文章,要求文章写得要有一定的理论归纳能力,体会深刻;三是教学生学习掌握实验性、调查性论文和综合性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要求学生对指定的科研论文精读,领会其写作特点;四是教学生掌握实验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途径及过程;五是教学生提高科研论文撰写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一个目标奋斗,按照一定的计划,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各种比赛中,我们常常安排学生去做,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如在术科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组织作准备活动;又如学院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冬季举行的越野赛、踢蹬、跳绳、拔河比赛、夏季举行的游泳比赛,以及普通大学生每年举行的各项球类比赛等,均安排学生去组织和承担。所有这些活动,都以旧生带新生的形式,一届一届地往下传,形成自然规律,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帮助非常大。
5、体育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
体育社会活动能力,主要是指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竞赛裁判、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体育活动能力,系领导和教师主动去附近县、市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进行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这些单位的各种运动比赛的裁判工作。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非常见效。而且这种举措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良好的评价。
6、小结
(1)多年来,我们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从1986一1996年连续10年中,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
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3
近几年,英语成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代名词,从201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到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的改革方案等,这一系列举措成为无数人关注的焦点,在英语教学界引起一片哗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英语改革的走向与今后的大学外语教学、高校招生及外语教师本身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英语教育的改革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上进行单方面的传授,再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控制性联系,基本上由教师决定一切。然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的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的大学教育必须有新思路,实行生本教育。
二、音体美特殊专业英语教学与生本教育
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有其历史和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方法不够正确。而音体美专业的实践性强,不仅平时要学习专业文化课,课外还要花大量时间投入专业技能训练和各种比赛,比如音乐生需要演出排练,美术生需要实践写生,等等,他们能够用来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如今,大部分高校对英语进行了分级教学改革,其中音体美艺学生群分成C1与C2级,针对C2级的学生个性特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难题与挑战。对于一直从事音体美特殊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其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激情飞扬,但只有少数几个真正学习的学生积极参与配合,内心热爱英语的学生越来越少,不少学生慢慢地开始放弃英语。不管我们的教学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和“要我学”的心理是我们教学中不能回避但又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这就是绝大多数高校英语教育实行的教学方式,即“师本教育”――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生本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主张教育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从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本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我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的教学实践,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音体美特殊专业英语教学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在教学中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满足于60分万岁,混个及格就行。部分学生经常旷课,即使到教室上课,不是不带书,就是看其他的课外书,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做作业。生本理论下的英语课堂,强调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课堂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回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有共同的合作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讲授“homeschool”导入这部分,我把学生分成homeschool与school education两大组,每组又分成两小组,分别阐述这两种教育的利与弊,并且要求学生在聆听别组报告的时候做记录并作出评价,比如学生在思考家庭教育时,很快想到其优势“it gives the child more educational freedom,the kids can study and learn what they want”,其弊端“no social interaction and a lot of pressure for parents”。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小组的合作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思考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不同于音乐与体育专业学生的活泼,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的,大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又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同伴之间有一种安全感。小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说不同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这种民主的气氛让学生暂时忘记了原有的羞涩、胆怯和畏畏缩缩,有利于学生轻松上课,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组合作的具体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科学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为保证各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是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在分配各组成员的时候,应该以“好差搭配”为前提,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与同学的关系等,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小组选定后,明确分工,如组长、评分员、汇报员等。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主动投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魅力与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强参与意识。同时,每个小组可以为所在组取个组名,这样在小组建立之初就已经颇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的团体意识及积极性真正地被调动起来。
2.精心策划讨论话题。
在小组讨论中,讨论话题或主题的选择需要教师去把握,如果话题太大或太生涩,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因此,讨论的话题一定要精心策划。教师在做课堂导入时,不仅给出的话题要与课文相关,还要列举出某些与其相关的、浅显易懂的启发性问题或相关信息以供提示。需要教师课前做足与做好功课,包括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查阅大量的资料,要有自己的思想,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关注这堂课能让学生获得什么。
3.制定健全的小组评价激励机制。
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4
2019年10月北京市朝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笔试课程考试将于10月19日、20日和26日、27日进行。自2019年8月1日起,能源管理(专科)、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英语(专升本)专业的考试计划有所调整,详见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关于调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源管理(专科)等3个专业考试计划的通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科)(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金融管理专业(专科)、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和采购管理专业(专升本)〔原采购与供应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主考学校有所变更,详见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不再承担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工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和“关于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购管理专业(专升本)变更主考学校的通知”。
本期考试的新生注册、课程报考和缴费工作均实行网上办理,网址为:zikao.bjeea.cn(自考业务大厅),考生登录“个人中心”进行报考,具体开考专业和课程详见“专业计划查询”栏目。现将报考工作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附件:
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5
2019年10月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笔试课程考试将于10月19日、20日和26日、27日进行。自2019年8月1日起,能源管理(专科)、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英语(专升本)专业的考试计划有所调整,详见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关于调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源管理(专科)等3个专业考试计划的通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科)(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金融管理专业(专科)、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和采购管理专业(专升本)〔原采购与供应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主考学校有所变更,详见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不再承担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工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和“关于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购管理专业(专升本)变更主考学校的通知”。
本期考试的新生注册、课程报考和缴费工作均实行网上办理,网址为:zikao.bjeea.cn(自考业务大厅),考生登录“个人中心”进行报考,具体开考专业和课程详见“专业计划查询”栏目。现将报考工作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附件:
学前教育的专升本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时小学未来师资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师范生职业水平的高低。应重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使未来小学师资能力结构得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专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内容。两份文件的颁发,有利于全国高师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合格师资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学历层次上的提高,更意味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纲》中的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要求。基于城镇教师编制饱和,乡村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特别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标为牵引,着力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原则
本着继承、更新与发展的态度,我们对原《大纲》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设计并实施符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在重构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同时笔者在两个县六所乡镇小学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多,村完小一级学校有住宿生,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乐、美术及体育类专业教师,需要语文、数学等教师从能教授小学一门课程向多学科教学发展。因此,需要在原《大纲》基础上拓展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艺体活动技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生活管理技能训练等内容。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才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与农村教育实际,构建自己应有的技能结构,增强就业和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要完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就迫切需要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因此,整体优化原则就要求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微型课程等各类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如我院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专业,重视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2008,2009级的实践教学分别占总学分比例为35.7% ,43. 1%;注重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认真修订教学计划,力求音乐基础、课件制作、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开设,体现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低年级侧重解决基本技能与技能特长问题,高年级侧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技能与教育研究技能问题。让师范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初步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三)个性化原则
《大纲》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作为师范生,除了具备从事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外,不同具体专业方向的师范生还应具备进行小学某一学科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实现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个性特征。如语文教育方向对普通话、朗读、文本细读技能;数学教育方向专业对速算、绘图技能;英语教育方向对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等都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者应互补互促。教师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养训练。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体系
根据原《大纲》的要求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细化为六大类17个项目(见表1)。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实施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长期研究和探索。在重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技能培养训练问题,二是技能考核问题。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经验,和调研获取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课程渗透,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自练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应具体渗透在学科教学法等相关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应注意发挥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并对师范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训练。如教师口语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考虑做到简约性,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实效性。用于讲授学时为30%,用于实践训练的学时为70 %,督促师范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教材、有指导地训练。同时,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强化教师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每节课都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示范课,让教师以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常规训练活动,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指导任务尽管已渗透到相关的具体课程教学中,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及学生自觉的训练,难以达到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理想水平。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需要学校或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范生技能训练进行统一规范和安排。一是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表1),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下发给每位学生,让师范生一人学就能够了解到各年段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并让其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二是将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在课余、休息日开放,同时制定《早自习、晚自修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如主要包括:“开展晨读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晨读练习。“每日一写”—学生每日都写粉笔字或钢笔字,每个学生一块小黑板,每日写一板;“每月一作”—指多媒体课件制作或简易教具制作。“每周一歌”—每周月晚上7 :30一8 ; 00练习唱歌。保证学生有时间、有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辅导员要按计划组织各班班干部安排好“每日、每周、每月一练活动”,并经常检查督促。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从人学开始,四年不断线,确保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建立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详
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除了开展常规训练活动外,每年各院系要定期举办“未来教师杯”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可采用班级为单位初赛和院系决赛的参赛体系,围绕各个竞赛项目,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上课、说课、粉笔字展示等多种方式,以及舞蹈比赛、美术书法比赛等方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舞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各教研室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师范生学科竞赛或教研活动。如文科教研室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理科教研室组织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造就复合型人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努力发挥校园文化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
与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一样,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同样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一是应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围绕教师职业技能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二是定期请小学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杰出校友来校开展“说课、评课”等专题讲座或开设微型课程,传经送宝,为师范生搭建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确立师范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在校园网或各院系网站上开辟“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网站。把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件、讲义及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新课程的案例研究等优质教育资源挂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让他们网上学习优秀教学设计或观看视频课程,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培养的需要。积极创设、营造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实践环境,使练就从教技能成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五)在实习支教活动中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舒尔曼认为,“教学实习是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范例,而且都伴随着严格管理的、为学生提供容易进人实践的教学阶段,以确保学生学会所需的技能,并表现出恰当的工作表现、方法和价值观。”教学实习是促使师范生专业化的关键环节,在一个教师的专业准备阶段是最有力的介人。教育部2007年7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是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良好平台,”顶岗实习支教与以往的常规实习相比,时间为一个学期,具有全职性质,将实习生作为全职教师进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实习时间的延长,实习生上课课时、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实习内容丰富,更加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借助这一平台,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已达到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实习支教之前,力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重点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将师范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上课模拟教学,培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模拟教学同学的教态表情、课堂语言、板书等逐一点评,促使他们反思、修改、反复训练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实习支教过程中,一是要求师范生参加所在实习学校的教研组学习、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这是师范生快速成长的途径;二是实习后阶段,上教学汇报课并进行课后反思。通过教学的展示与反思,促使师范生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或进行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尝试;三是在实习学校搜集原始材料、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育研究,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选择并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实习支教结束后,一是引导师范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技能;二是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经验交流。针对师范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拾遗补i},有针对性地补充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和缺憾,以期尽可能完美地进人到未来的工作领域。如我院教师教育学院在实习生回校后,针对部分师范生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仍然坚持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强化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考核
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需要制定一整套明确规范的评价标准。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它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考核的质量标准也不够健全”。应建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三级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由各院系教师技能教研室总体负责。各项考核标准由相应责任课程教师负责制定,教研室汇总,编辑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以下称《手册》)。该手册包括考核年段、考核项目、考核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