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1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 转化 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综合国力的评判中,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显得十分迫切。
高校作为主要的科技成果来源地之一,其产学研现状直接关系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根据清华、复旦等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6000-8000项科技成果,实现成果产业化的不到10%,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投入和科技资源均存在着巨大浪费。面对这一现状,本文以安徽大学为视角,分析其科研工作现状,并具体提出几点有关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安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根据合肥市科技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度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860项,但有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项目只有233项,净利润54.7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7%。而从安徽大学科技处于2011年6月14日所公布的统计数据了解到,安徽大学科研成果共有204项,其中化学化工类科研项目40项,生物、环境、食品、医药类科研项目28项,电子信息类科研项目59项,材料类科研项目17项,专利技术类60项。虽然高校科技成果较多,但是最后被用于实际生产并产生利润的优质项目较少。
二、高校内部政策环境分析
为了找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本文首先就安徽大学相关的政策大环境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问题所在。具体如下:
(一)对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完成人的奖励
对科技成果转化或咨询报告被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采用,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并获地厅级政府部门或获得省级以上学会、行业协会等奖励的,安徽大学将给予0.3-5万元奖励。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万元/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万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万元/项。
该政策一方面提高了研究人员从事科研事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科研成果的肯定。在学校进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必要的奖励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对其进行鼓励和倡导,科研工作才能走得更远,进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校企信息对接机制
在浏览学校科技处网站时,我们可以找到各类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对接方式,避免了研究工作的盲目性。此外,产学研对接会是校企信息交流的另一种实现形式,学校和企业借助面对面的交流,确定合作意向和方案,完成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说,校企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改善科研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使学校真正发挥科研基地的作用。
(三)设立专项基金,为科技成果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和“安徽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与成果培育基金”,前者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在职人员,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视不同学科资助经费2-5万元;而后者支持实验和应用性项目每项不低于20万元,理论和人文社科性项目每项不低于10万元。通过在高校内部设立各项基金,支持科研工作,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对以后可能的成果转化作了铺垫。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安徽大学的政策概述,我们发现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科研人员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是制约成果转化率的关键。安徽大学现有政策中未能很好地体现鼓励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成果推广、转让和产业化,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政策仅依据论文专著发表量以及取得的成果奖项,而忽略了成果应用转化数量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指标。这意味着科研成果导向有偏,学校不仅是科研基地,更应是提供社会所需的科研成果供应地,因此倡导高校研究人员及科研成果走出去才是必然选择。
(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科研经费是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学校科研项目分为横向和纵向项目,对于与企业合作的纵向项目来说,往往由于研究时间的制约,当成果出炉后,企业已经不需要该项技术,或者在研究途中,需求方资金出现困难,无法继续和学校的合作,致使项目被搁置,这种情况在校园里屡见不鲜。因此,学校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对于一项有前景的研究课题来说是必要的,通过了解合肥市其他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我们发现合肥工业大学实施了科研项目垫资借款,针对经费不足的课题学校给予支持,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
(三)缺乏相关技术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服务
虽然在安大科技处网站上可以看到很多有技术需求信息,但是在学校内部未能真正形成一个专业的技术中介机构,学校的科研成果虽然数目多,但真正被运用的项目并不多。因此,构建由技术经纪人(熟知专业技术和科研流程,并精通经济管理知识等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的中介机构是必要的,通过该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利用其提供的相关市场信息,保证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具体而言,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遵循一条有效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中期研究阶段以及后期推广阶段。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2
根据NASA的数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有6万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但达到成熟应用阶段的只有2万项左右。农业科技领域的丰硕成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科技资源。然而,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服务,不仅会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也会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相关部门的不懈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科研立项影响成果转化
一方面,科研立项时咨询的专家代表面窄、社会参与度不够,容易造成国家科研立项与实际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取向受到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的影响,他们很大程度上是面向政府或者上级部门,而未能很好地面向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建设。科研人员立项时对市场的需求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选取项目时,把项目是否具有先进性作为首先条件,而对项目的市场应用前景或是否能有效转化则考虑的比较少。根据调查,科技人员在申请课题时考虑科技前沿,兼顾考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占72%。而主要考虑市场需求,结合科技前沿仅占22%[1]。这些也会造成科研立项与实际需求脱节。
2.2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在农业生产中缺乏高质量的、先进的、成熟的、适用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受科技成果本身的特性影响。科技成果研究的周期长,而应用的周期短。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获科技进步奖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周期一般在6~13年,而在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的使用周期为5~8年,一些物化性的成果在使用8~10年以后,其使用价值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更有甚者,一些农业科技成果在产出后还未得到推广就已经过时。另一方面,由于工程化研究不足,没有能够做中试实验或实验不足而造成成果转化失败。据统计,由于技术不配套,我国未能转化的重大科技成果中约占12.4%[1]。
2.3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制约成果转化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需求者,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成果能否很好的转化。但是,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首先,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显示: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为39.5%,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1%。到目前为止,小学以下的比例略有下降,为37.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略有上升,但依然只有12.4%[2]。其次,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少,2008年,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民人数占20.0%,参加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3.4%,参加中等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0.13%,而没有参加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则高达76.4%[3]。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既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影响农业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
2.4转化资金不足
据科技部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我国应用型技术成果未得到应用或停用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4]。尽管有许多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各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项目支持从而获得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以河南省为例,该省每年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专项资金(包括国家、省、市三级项目)有5000万元,但每年能够支持的项目仅百十项左右,不到应支持成果的5%,也不到申报支持的20%[5]。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产研合作方式来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农业成果转化的高风险低回报,企业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另外,越是高的科技成果,投入也会越高,同时风险也会越高,因此选择高技术成果进行投资的企业也会越少。
2.5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连接科技供给和科技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健全。比如成果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对成果的评价还停留在对成果本身的评价上,缺乏对成果转化的评价,也就是说对成果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缺乏评价。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多个利益主体,从成果的研制者到最终的需求者,还有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因此,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和规范整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利益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市场供求引导机制不显着,目前我国农业科研课题选题、立项多数产生于科技系统内部。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具体需求考虑不足,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产业,因此首先存在自然风险,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存在很多风险,比如技术投资风险等,同时还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在这些方面建立起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
2.6政策与环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采用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目前,国家关于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成果交易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容易产生一些因成果使用而引发的纠纷。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滞后,科技成果得不到切实保护,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技术外流、假冒现象严重,也大大挫伤了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采用的正常的市场运作,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清除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1加强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首先,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制定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制定相配套的可操作
性强的法规和条例,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大环境。积极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科技成果加大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为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保驾护航。其次,鼓励和推进产研合作,政府应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积极的产研的资助机制,建立产研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对科技型企业承担的农业科技开发产业化项目、试验和示范园区建设等,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风险投资保障机制,帮助企业降低进行技术创新所承担的风险。另外,将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科技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2供给有效的成果
首先,把好立项源头关,建立农业科研与农民需求、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选题立项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在立项时就选准选好科研项目。在科研立项阶段,可以邀请熟悉市场的相关企业人员参与,使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能符合市场需求。其次,积极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选题时,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先进性、可行性以及未来的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地选好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科技发展动向对课题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使研究出来的成果符合市场的需求。
3.3刺激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因此农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6]。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除了认证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外,还应根据农村和农民实际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强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其次,采取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对新技术、新知识进行广泛有效地宣传,培养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采纳能力。另外,建立科技示范户,比如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加强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农民对科学的兴趣,树立对科学的信心,促进农民采纳新技术、运用新成果,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3.4建立资金保障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为主的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政府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与推广的资金要保持投入并稳定增加;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等参与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与推广;农业科研单位要积极吸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等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进行投资;还可以利用金融机构贷款,设立专项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贷款产品;还可以充分开展国际间的农业科研合作开发,积极引进外资,从而弥补国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方面的不足。
3.5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和各地区对新形势下职业能力重新认识和研究力度的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立、职业资格鉴定及实训基地建设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的研究重点内容。目前,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开始了中职高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体系构建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为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以高职院校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全新的学校(科研处)-系部-工程中心-课题组四级管理模式,将科研团队管理、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管理与高(职)本(科)研(究)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探索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
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现状分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现有两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2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是省级的技术开发研究平台,依托于本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而建立,并于2012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该中心确立了加工装备研制、新材料制备、产品设计应用及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等多个研究方向,目前也是珠江学者的设岗专业,近三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并承担了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等纵向项目几十余项,承担校企合作项目十余项,中心已与湖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数年,科研水平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该专业目前在全国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以研促学”的专业发展模式正逐步显示效果。由于工程中心在高职院校才刚刚设立,目前依托学院―系部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科研管理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模式,通过科研管理人员与中心科研管理人员及科研团队组成项目组,力争在科研管理定位、科研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中心项目工程化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考核等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拓展应用于本校其他中心及相关院系,以便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代表了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为解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二、科研在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分析
科研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带动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与校企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协同创新,职业教育的规律将导致具有高职特色的研究团队由教师团队、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职学生、应用型本科学生及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等几部分组成;其次,通过推进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项目教学实施地,是校企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基地,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应该相辅相成,相互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应该保证高职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成为高职院校科研、技术服务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逐步使其向校企合作项目、纵向科研项目、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转移;最后,催生高职院校组建省级、校级、学院级别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加快科研成果产出及产业化转化率,使职业教育与现有的行业企业技术接轨甚至引领行业发展。科研管理作为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形势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研管理模式创新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之一。找准目前高职院校的前沿和关键点,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科研管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创新科研管理模式的途径分析
1.健全组织机构,促进高职院校工程中心稳定发展
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要是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积极实施技术开发研究、成果转化研究、技术咨询和相关服务的科研组织机构。其建立的宗旨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本校的科研能力,不断强化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高职院校的工程中心依托高校全面的支持和管理,通过不断加强工程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和体制建设步伐,将整个中心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整个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和技术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应该有科研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校领导担任,对整个中心的运转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应由企业丰富技术研究人员和成果转化专家组织组成,其主要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指导、研究和重大项目的审核和审批过程,此外,组织还要积极实行主任负责制度,负责项目工程研究和开发等日常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在组织内部创建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更好完善组织机构,提升工程中心的管理层次和水平。
2.强化科研团队建设
首先,工程中心可以对外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或者让本中心的科研人员到先进的科研机构和院校进修和学习,积极进行学术交流,造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青年教师团队,从而不断提升骨干科研力量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其次,依托本校专业人才建设优势和人才教育改革积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强化工程中心对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将优秀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不断融入到教学当中,全方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会辅助科研的方法和创新能力;最后,发扬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本校的工程中心为教育平台,通过专业技能服务、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咨询以及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的方式,强化学生与企业接触力度,将企业、学生和专业教师有联系起来,构建一支专业技术卓越,师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并具有互补性的科研团队,一起努力做好本校工程中心的科研开发和研究工作。
3.加大资金持续投入,促进工程中心健康发展
现阶段,高职院校工程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依托单位的投入,但是要保证工程中心健康发展,仅依靠学校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工程中心经费筹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担国家和省市区重大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其次,与相关企业和部门开展合作的各项费用;再次,承接国内外相关企业委托的科学技术公关费用;最后,成果转化为实际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等费用。对于工程中心来说,仅仅依靠这些费用是难以解决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大量资金的需要,工程中心需要通过多种灵活的渠道和融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积极采用学校支持、政府扶持,企业投资的方式,不断提高经费的投入力度,此外,工程中心还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保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具有长远的应用前景,在资金持续供给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工程中心的健康发展。
4.采用高职院校、企业和协会共同发展模式,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转化工作不单单是学校一方面的事情,还需要将企业和协会的共同发展与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依托专业发展趋势,借助协会和企业的力量,将其与相关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将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前沿性问题纳入到科研项目中,通过与企业和协会联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从而研究和开发出一批先进的科研项目成果,并将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增强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工程中心来说,应该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通过积极开展相关合作,与相关企业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为高职院校今后的科研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在现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工程中心建立高校、企业以及协会等几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机制,对全面推动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建设评价考核机制,强化队伍工作积极性
建设并不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对于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也为本校的教学改革、科研课题选择、奖项以及等级评选和确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更是为高职院校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不断提升教师的参与程度和范围,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任用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其评优资格,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还要依据学校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结合工程中心实际工作需求,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从人才、资金、奖励、保障、评价、考核以及工作量计算和津贴计算等方面全方位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全面推动工程中心的发展。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4
1.学科发展水平不一,科研管理环境错综复杂
行业特色型高校由于起步时间、发展历程和资金投入等原因,科研水平差距较大。行业特色型高校中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因发展早投入大,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而有些学院因为起步晚、发展相对薄弱或教学任务量重,投入到科研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其项目、论文、成果转化等科研成果无法与传统优势学院相提并论。校级及二级学院之间科研情况差别较大,科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科研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性差
目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数量普遍不够,尤其是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有些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由教师兼职担任,由于其本身担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放在科研管理工作上的精力就有限;有些学院专职科研管理人员还兼任重点实验室秘书、学科秘书、研究生秘书等,兼职多、负担重。另外,科研管理人员的生存环境和晋升空间堪忧,评优、福利、激励等方面没有政策性倾向。随着各高校对科研的重视,二级学院的科研任务量越来越重,而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重用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科研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不利于科研工作的管理和发展。
(2)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大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仍然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科研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通过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等级的职权关系,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运用管理者的职权影响力而实现的[1]。高校中科研管理观念陈旧,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缺乏人本和服务观念。例如,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年度检查、结项等环节中,科研管理人员只是起到传话的作用,对科研团队及教师的科研状况和进展情况不甚了解,无法主动、有效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服务,影响了整个科研管理水平。
(3)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核心,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把学校、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每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密切联系起来。目前,很多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不强,无法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很好的规划统筹,对内组织协调和对外交流沟通的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自身工作的倦怠情绪[2],使得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效率低下。
3.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不到位
在纵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项目的申报、年度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很多高校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不了解国家基金委政策,对申报指南不熟悉,导致在形式审查和人员限项等问题上不能起到把关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二级学院科研主管领导和科研秘书不能熟悉掌握学院老师的科研活动进展,“重申报、轻实施”的现象严重。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由于缺乏规范的验收制度,很多老师不通过学院自行联系组织结题会,导致学院不了解项目结题情况,验收材料没有存档。在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一些科研管理人员与企业联系较少,无法组织教师与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对项目的研究进度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对项目能否按照合同有效执行、能否按时结题缺乏监管和惩罚措施。科研经费管理同样存在问题。一是科研经费管理观念存在误区。部分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主管院长对有关财务制度的认识不足,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介入不够,将经费管理全部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又缺乏科研管理部门的配合与指导,常常导致科研经费使用制度执行困难。二是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健全。不同级别层次的纵向项目和横向课题,由于其经费来源不同,管理办法也应有所区别。但实际科研经费的支出比例较难控制,预算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缺乏有效的经费管理办法。三是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监督意识不强,一般只在会计审核阶段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管,缺乏一套完整的经费审核监督机制,审核尺度较为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3]。
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绩效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因此高校更加注重纵向科研的申报及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各高校获得国家资助的重头戏,主要偏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而导致行业特色型高校及学院忽视了许多有市场潜力的实用型科技项目的研究,与企业、行业联系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这与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中缺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绩效奖励机制,许多高校只注重“学”和“研”,对教学工作量和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等科技工作有绩效奖励,而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关联不大,使研发人员对技术转让和形成产品的工作积极性不高[4],从而忽视了“产”对于高校学术地位的影响力,因此,应逐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绩效奖励机制。
5.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的导向问题
许多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仍以定量评价为主,主要包括高水平论文、著作、科技奖、专利和科研项目等。而聘期考核、职称评审和科研奖励也多以此为评定条件,直接关系到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岗位津贴和奖金。过度量化考核导致了学术功利与浮躁,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但质量差、引用率低;完成的项目多但专利少、成果转化率低,能出产品的少之又少。出现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追求短期效应等不良现象[5]。
二、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1.科研管理工作者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1)创新科研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者,根本来说是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的,因此首先要加强服务理念,要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科研管理工作中。同时,要明确科研为教学服务、为技能与素质教育服务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三大任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和通知传递给学院每位科研人员,协助科研人员完成诸如项目申报、成果登记等工作,这就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要建立完备的服务体系,才能主动有效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潜力,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在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廉洁自律,对各种内部消息、文件以及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严守保密原则,对各种科研档案进行有序管理。
(2)熟悉各级科技政策
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科研管理人员要了解国家及地方的科技政策,熟悉所在高校的科研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掌握各种科技工作的办理流程,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政策、制度及办事流程的解释和说明。同时科研管理人员要随时了解国内外的科研动态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树立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6]。
(3)具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知识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掌握全校科研状况,对项目申报、成果登记、报奖等有全局性考虑。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应熟悉自身所在学院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及时了解已完成和正承担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进展情况,便于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了解本院各研究团队在其学科领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和科研人员就本院各方面情况进行较深层次的沟通,有效的处理和解决科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7]。
(4)加强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高校及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多科研工作需要科研管理者多方联络,发挥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集中各学院、各研究团队的力量,发挥综合优势,协作攻关,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8]。
2.健全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制度
(1)创新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体制
针对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体制,促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化运作和良性循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先,要改变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简化办事程序。科技处及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建立一支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执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研管理队伍。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办事效率。其次,在项目过程管理中科研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再次,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掌握项目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对项目的申请书、中期检查报告、年度进展报告、阶段小结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变更申请等材料应做好存档工作。科研管理人员应积极投入到项目的申报、检查和验收工作中,掌握科研人员的项目进展情况。
(2)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及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经费管理观念,高校科技处和财务处应加强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改变少数科研人员经费私人化的错误思想,使科研人员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科研经费。其次,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课题,对其科研经费制定不同的经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细则。对纵向项目的经费预算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距。对于横向项目的资金管理坚持效益原则,对于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技术转让等项目采用不同的经费分配比例,资金使用可以适当“宽松”。再次,完善科研经费监管机制。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的科研审计机制,使科研、财务和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全过程配合协作,共同监督[8]。
3.完善成果转化和成果评价机制,提高产学研协作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5
摘要: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人才、项目、资金、设施、成果等,分析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的科研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供启示。
一、引言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将人、财、物、时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重组,消除管理资源、体制和目标的相互分歧,使一切人员和机制配合行动,和谐一致地实现政策目标(张铁铮,2003)。对资源整合各细分内容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关注文化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创新资源整合等。如罗海涛(2000)将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模式;王爱林(2002)则认为有三种模式;KimD·Johnston和Phil-ipW·Yetton(1996)对IT系统的整合进行了研究,指明理解IT系统层面上的组织和战略匹配问题能够有效地管理IT整合;李炼(2007)则主要探讨了整合创新资源健全创新主体体系,以及整合思想文化资源、发展创新文化的相关对策;姚国章(2006)从江苏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十一五”期间江苏信息资源整合的十项对策。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科研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笔者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主要基本要素:人才、资金、项目、设备、成果,分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对策建议。
二、我国科研资源整合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的配置现状
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统计数据)总量规模比较大,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很小。据统计,2005年我国科研开发(R&D)人员总量为136.18万人年,超过日本(89.62万人年,2004年数据)和俄罗斯(95.16万人年,2004年数据),除了美国(美国没有该指标数据统计)外,位居世界第一。但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较少,2005年仅为18人年,约为日本2004年的1/7、韩国的1/5。
另外,由于部门所有制的限制,科研人才缺乏适当的流动性,导致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各类科研机构是按国家、省市、地县的行政级别和各部委及部委企业所属研究机构的建制设置的,因此,在科研人才管理体制上,单位所有、部门垄断、条块分割、静态封闭的特征十分突出,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科研人才难以进行横向协作和集合使用。
(二)资金投入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2001~2005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3%,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6.5%)高出3.8个百分点,增速明显。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科研经费状况却仍不容乐观。2006年OECD的《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06/1》显示,虽然我国R&D经费总额位居世界第六位,但2006年的经费总额仅相当于美国2004年的1/10,日本2004年的1/4。
2、我国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据统计,2004年我国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是22.0%,而在发达国家,该比重几乎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在10%以下,如美国2003年这一比例为9.1%,日本为9.3%。
3、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过低。美国2004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9.1%,日本2003年为13.3%。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直到2005年这一比值仍只有5.4%。
(三)项目建设的现状
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型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虽都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摆脱粗放管理的局面,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很突出。
1、立项审批。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立项组织方式只有一种,即“自上而下”,后逐渐被“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所取代。但这种组织方式要求有完备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而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该顶层设计,这就使得相同的科研项目能够在不同的部门通过。
2、分配机制。当前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几乎都有所属科研机构,且各级机构专业设置都很全。因此,在项目课题分配方面,容易造成和各级行政部门支持的重点计划项目在内容或指标上相互重叠。
3、监督控制。在我国,存在着很多项目无法按期完成,但也不愿退出,这就使得本该退出的项目在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下成了一个个“黑洞”,吞噬着大量的人、财、物。
4、结题验收。由于我国科研机构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部门所有制,这使得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审批、验收等主要由各自所属部门决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导致许多粗制滥造的科研项目最终也能通过,甚至评奖,导致了更多的科研投机。
(四)设备利用的现状
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我国各个单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特别是价值昂贵的大型仪器,有些甚至盲目购进后又因管理不善一直得不到合理使用。同时,由于科研设备分属不同的部门主管,相互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仪器设备没有共建共享。资源重置、零散、使用率低,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有资料表明,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而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
(五)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少,但成果转化所产生的效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技术有8万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有3万多项,然而专利实施率长期徘徊在1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率约20%,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大约在5%~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具体表现在高校、科研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R&D的参与度比例较低。据统计2004年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这就容易导致科研成果的供给与企业市场的需求相错位,无法顺利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三、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
(一)人才整合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整合失衡的现状,一方面要构建科研人才分布的信息平台,动态掌握科研人才流动情况。可在各个层次的科研人才数量资源统计中建立信息平台,对本单位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增减及流动去向进行实时掌握。在此基础上,国家通过各级信息平台汇总的资源信息全面掌握科研人员的分布及流动状况,并保持各类信息的实时更新,实现全方位的资源管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尝试采用多种薪酬方法来激励,如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普通薪酬与特殊薪酬等,并要重视制度建设,如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科研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
(二)资金整合对策
资金整合,实质上是经费的投入和管理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经费产生最大的效用。
1、要优化经费分配、加强资金监管。一方面,要在政府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中提高企业研究机构的经费支持比重,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三个领域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从中央到地方可成立技术立项审查小组和经费审核委员会,两个机构均由科技界相关专家组成且互不重叠,由国家科技部赋予其审核权威,以加强相关科研资金的有效投入与使用,达到经费整合的目的。
2、要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的社会化。整合科研投入资金,要善于疏通资金投入渠道,建立社会化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因此,要不断完善科研机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机制,通过技术交易会、委托中介机构、发行证券、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银行、社会的业务合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分散投入风险。
(三)项目整合对策
项目整合是对众多项目的综合管理,是以优化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实现资源间的合力,发挥资源的最佳绩效。
1、要不断完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一是要拓宽课题申报主体的范围,把科研实力强大的民营科技研究单位和企业纳入到申报主体中;二是要在课题申报立项中,成立由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并确保其独立性,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在课题评审与立项后,要采取公示、听证会和动态监督等形式加强科研立项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三是要改革课题经费拨付程序,把课题实施程度与经费拨付联系起来,并实行过程审核。
2、要建立项目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各个层次的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逐级管控,加强系统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也应定期科研项目审批及实施的相关信息,增强科研立项的透明度,保证各研究单位洞悉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减少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四)设备整合对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融合,很多科研项目仅靠单一的实验设施难以完成,必须依赖大量的设施同步展开。因此,首先要实现各科研设施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注重加强国内的科研仪器的共享与开发,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定数目的拥有先进仪器设施与专业化管理队伍的中心,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其次,要建立科研设备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健全数据汇报汇总制度,实时掌握各设备数据参数的变动和增减情况,实现科研设备的动态管理,并可借助该系统对全国科研设备的总体和单个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从而为资源整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成果整合对策
1、要完善风险投资与交叉融资制度,带动科技成果开发利用。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其风险性,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存在风险,即便在成果形成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倡导建立科研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民间闲散资金参与科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果转化的风险及利益分配,实现国家和各类民间资本的交叉融资,尤其是一些基础性、投资回报预期较长的成果项目。
2、要不断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和规范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体系,这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环节。目前,我国技术市场主要形式有科技信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技术成果拍卖会、技术难题招标会等。实践证明,这些形式仍不能完全满易的需要,客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创新技术市场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如通过网络平台,技术供求信息等。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建立和规范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建立高效率的科技成果信息咨询机构,疏通科技成果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通道,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促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范文6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企业
1 引言
作者在航空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多年,参与和主持多个科研项目管理任务,根据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实际,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科研项目从选题、立项、实施、结题乃至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同阶段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与方法,适用于多项目环境下科研项目管理,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2 科研项目实现流程分析
科研项目管理,就是分析、识别项目实现过程的组成阶段及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运用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进行组织、协调、管控,实现或超越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
从管理学原理来说,识别项目实现流程可以避免出现监控盲点,实现运行过程全面控制,从而最终达到有效的项目管理。一般来说,完整的科研项目实现流程包括以下活动节点:科研立项、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结题、成果转化。
3 立项管理
3.1 立项流程
立项是科研项目诞生的基础,也是科研项目管理的第一步。科研项目立项的流程是:选题、编制立项建议书、申报立项、初步筛选、专家评审、行政审批。
3.2 选题要求
科研项目选题应立足企业专业特长,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或针对现有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水平开展。企业科研项目选题的一般要求是:(1)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符合专业发展方向;(2)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3)选题难度、研发经费、技术条件与企业能力相适应;(4)能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的专题研究;(5)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3.3 立项评审
由于科研项目面向的是高、新、尖、难课题,潜在风险发生概率必然要高一些,因此必须进行立项评审,即深入分析项目收益与成本,全面论证必要性与可行性,在科学统筹的基础上决策是否立项。一般按规定在一定时间组织申报,由主管部门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技术先进性与创新性、应用前景、技术途径、经费概算、能力条件等。
3.4 可行性论证
项目立项批准后,项目负责人应抓紧组织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这既是项目执行的依据,也是项目验收的标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立项建议书的基础之上,依据立项批复的内容进行编制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案及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分析、技术考核指标、项目成果形式、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组主要成员情况、经费预算等。科研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之后项目组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正式启动项目研究工作。
4 项目管理
4.1 项目分级
科研项目分为公司级和部门级(经费大于1000万元的为公司级,单独设立项目经理;经费小于1000万元的为部门级,依托部门指定项目负责人)。对各级科研项目,其计划、预算、技术状态管理,由科研项目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质量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科研经费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4.2 计划管理
4.2.1 科研任务工作令
新项目立项一周内或每年一月,主管部门编制科研任务工作令,提出项目里程碑任务安排,明确交付成果形式、完工标准、文件审查与归档要求,同时注明经费额度。科研任务工作令是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指挥、调度项目组的统一指令,是编制项目计划的输入条件,同时也是考核项目任务绩效的基本依据。
当企业科研项目较多时,主管部门应编制企业年度项目计划与进展概览表,汇集各科研项目年度里程碑任务节点,并实时监督其进程。
4.2.2 计划控制
科研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项目计划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问题和困难,促进项目有序开展。一般以日常、月度、季度、半年度为周期,采用现场检查、会议汇报等形式。检查结果应形成纪录,并予以公布。各类计划检查的对象、依据与方式是:日常管理、月度检查、季度总结和年度考核。
4.3 技术状态管理
4.3.1 技术评审
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基础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评审,负责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评审以及工艺评审,组织产品技术规格书审查。按照企业有关设计和开发控制、技术状态管理方面的要求,编制评审报告,记录评审结果和专家意见,并跟踪闭环。对企业承担的各类政府基金课题,在申报结题或阶段检查前,应事先内部评审,以保证上报文件完整、准确、规范,符合规定。
4.3.2 技术状态管理
有些重大的新产品研发项目,要求实行技术状态管理,以保证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全过程受控、可追溯、能实现。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技术状态归口管理。组织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规定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明确技术状态识别、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的组织分工,组织制订技术管理计划,保证技术状态项目在研制、生产中受控。
4.4 成本管理
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于利润,因此要求:一要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二要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从科研项目管理角度讲,还要求保证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做到经费支出与计划任务相协调,开支名目与数额经得起审计。具体表现在经费预算、成本控制、经费审计等方面。
4.5 质量管理
科研项目质量管理归口质量管理部门。通常重大新产品科研项目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设置质量工程师,负责项目成员质量培训,会签项目质量计划并监督落实,负责产品质量验收和处理质量问题,协助项目改进和建立质量档案,负责项目质量业绩考评。参加项目设计评审、技术状态审核、供方能力考评、采购合同审查。
4.6 产权保护与专利成果管理
知识产权与专利成果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通常由企业专职岗位负责。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总结、申报形成的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需要注意的是,参加科技交流活动或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应进行保密审查,以防泄漏企业技术秘密与商业秘密。
4.7 项目结题
当项目计划全部完成、输出成果符合要求、科技文档整理完整,可申请结题。结题验收由科研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应根据本公司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制定科研项目结题流程,明确结题条件、步骤、要求。5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企业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密切技术、营销跨部门合作,建立市场与技术联动机制。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前,科研主管部门应组织做好项目设计验证工作,加快技术成熟度。新技术的转化对象是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升级改造,充分开展试验验证并通过技术鉴定。对新研制产品来说,除应经过充分的试验验证,还要开展必要的实用确认,确定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满足要求后,方可投放市场。
6 结语
科技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实施多项目环境下科研项目的有效管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方法与模式。本文基于岗位工作实践,以企业科研项目的实现流程为主线,论述了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各项活动的管理,覆盖了项目纵向和横向工作面。既带有经验性知识,也贯穿着管理学思想,有助于企业科研项目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