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各参于建设主体和各管理主体在相关法规约束下,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利工程的生产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组织模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过去投资领域以政府投资为主、指令性投资计划为基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的模式,逐步形成以投资主体决策自主、风险自负为基础的市场调节资本配置的机伟。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已得到全面实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逐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和以流域性公司负责的多项目开发管理格局。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多具有建设规模和投资巨大、工期长、涉及专业多、牵涉范围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在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管理模式下,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政府全面行政管理,到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政府督察结合,最后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政府监督的三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现状是: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是

1997年就已的,相对于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其内容显得尤为落后,甚至存在种种问题,这就使得国家法制法规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缺少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乃至可操作性的法律。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各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也正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统一,最终仍然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难以实行统一领导。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其关键之处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规制度的执行,然而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却存在着执行困难的问题。例如,在水利部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正式更名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后,国家管理部门虽然相应地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监督的职责,却未能相应的增加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与其对应的费用,甚至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准则,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了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中,可有效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以完善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实施严格行政许可制度。

调查显示,为完善市场管理,发达国家采取在管理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对专业组织和专业人才实施注册许可制度,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的申报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检查检测、质量认证、安全检查制度,进而实现政府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全面管理。例如,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求政府应对所有水利工程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并根据保证质量是否合格决定是否颁发“工程投入使用许可证”,并保证任何工程在得到政府相应部门的使用许可之前,均不得投入使用。

二、大力健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不难得知,只有以严格、完善、统一的法制为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可以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法律为依据,对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实施程序及细节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款,大力建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从而更有力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实施。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便是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我国水利工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健全水利工程法规体系;理顺政府在工程中与施工方的管理关系;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四、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分析国外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一点就是: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这些专业人士和行业机构可以是经过国家认可并以专业人士为核心的非政府安全监督组织,他们的加入,无疑对加大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方面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从而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有进一步的保证。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深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进一步进行对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金水,徐海升,毕元章,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

[2]彭立前,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3] 石庆尧,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理论与实践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4]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建筑行业的施工中,同时这也意味着建筑行业的危险性进一步提高。建筑业历来就属容易发生事故的高危行业,尤其是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政府对准入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建筑企业的出现,施工队伍也不断地壮大,此时安全生产应该是建筑施工单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台了《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结合近年来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实际, 就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谈谈个人看法与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监管模式

就目前形式而言,政府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仍然是“运动员”和“ 裁判员”两个角色集于一身, 这样很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而且也容易滋生腐败。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 交由公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运作, 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合理的建筑施工监管模式, 打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平台。最好是实行市场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引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机构,建立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 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达到实现本质安全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 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机构属社会中介组织, 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 包括资金、专业人员、设备等,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它可以受聘于建设单位(业主) 、建筑施工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适时监督评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成立专业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 强化建设单位( 业主) 安全生产责任, 可鼓励其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强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机构做出的评价结果要及时上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便监督管理,并可以据此来进行安全文明工地和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的评定。

2加强安监机构建设, 进一步规范安监工作

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自1999年以来, 全国各地虽陆续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站, 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政府执法财政和人力资源有限, 许多地区还存在着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现象, 经费来源严重不足,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充分开展, 削弱了安全监督的力度。所以国家要制定一个规范标准的组织机构模式, 比如说单位性质、经费来源问题; 负责制及责任制问题;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问题;检查检测设备问题等等。

2) 充实人员,提高素质。

目前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也直接影响了安全监督任务的完成。就拿我单位来说, 直接能参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的只有20多人,而近年来全市仅市区每年在建的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监督备案的建筑面积就达到人均100多万平方米, 这还不包括市政工程等其他项目, 现有力量远远不足以完成建筑安全的监管工作。建筑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使监督工作到位, 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从而为事前预防提供有力保证。建议尽快实施建筑施工安全专业化监督制度, 走专业化执业资格路子,合理划分专业, 保证监督检查质量。还要督促监管人员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3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日常监管

1) 改变只注重建筑施工安全专项大检查的做法, 要加强日常监管, 主动出击, 建立稽查、巡查队伍, 把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全盘纳入监管范围;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 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到位, 检查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做好开工前的安全条件审验工作,坚决杜绝无证施工现象。

2)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管理。在日常检查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由于一个人同时兼做几个工地的资料员,所以不论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何, 这几个工地的安全资料如出一辙, 造假现象非常严重, 有些错误明显与实际不符。此现象充分反映了企业不重视该项工作, 也反映了我们监管力度不够。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 根除资料造假, 把检查核对资料与现场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施工安全资料的管理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4尽快完善配套措施, 以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 规范意外伤害保险做法,保险公司在经营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过程中, 应当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建筑安全服务中介组织向施工单位提供与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相关的施工现场风险评估、安全技术咨询、人员培训、防灾防损设备配置、安全技术研究等安全服务,从而防范安全事故, 规避风险,减少理赔。可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记录, 根据施工企业表现,由保险公司返回部分保险金给企业, 用于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2)促进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借鉴投标保证金的做法建立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 要求建设单位将安全费用存入指定的安全专户作为安全生产保证金,专用于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故的解决、安全生产奖励及处罚等。对于招投标中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由业主单独列支,存入指定账号并由政府监管。这项措施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5监理单位纳入安全考核的范围

建立建设、施工、监理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大力推行安全监理制,对监理单位及人员安全监理业绩实行考评并作为年检或注册依据,规定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的专职安全监理人员,并对其实行问责管理。

6尽快普遍完善举报制度

举报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 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并设有完整的受理记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 及时、广泛的掌握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线索, 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

7结 语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 : 安全监督管理;政府;施工企业;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正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更容易忽视建设工程诸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的 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虽然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已步入法制化进程,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化,给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带来巨大的机会与挑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的优越性与特性,本文认为应从加强落实对施工企业的监管责任、建立顺畅的监管信息交流渠道、建设高素质的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队伍三个方面出发,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水平,以扭转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的严峻形势。

一、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的新情况

(一)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法制化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我国自1998 年开始,推行了大量有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如《建筑法》、《实施工程 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无疑将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特点,及时出台一系列文件,以落实和消除监管“盲区”,真正让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由此可知,面临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法制化的新情况,意味着我国建设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完善,将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很强的指导性与操作性。

(二)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复杂化

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往往需要几年,而不同的项目,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技术标准与施工方法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往往便有不同的危险因素,致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复杂化。此外,我国各地区建筑水平发展不平衡,各建筑企业的规模与实力参差不齐,或采用不同的施工标准,或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技术或设备,都将导致建设工程出现许多难以预见的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由此可知,随着建设工程的复杂化,必然导致安全监督管理的复杂化, 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施工企业的监管责任 落实不力

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出,政府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督工作应由实物安全监督转向各责任主体的履职情况的行为监督,以增加各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实际上,我国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大多是由于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项目安全责任制流于形式,致使违章作业行为层出不穷,工程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然而,由于目前政府监管部门对施工企业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安全监督工作仍是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防护、施工机械安装等实物安全监督,代替了本应是施工企业应负责的工作,致使检查次数虽多,但检查深度不够,耗时耗力,根本不利于施工企业落实其自我安全管理的责任。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违章指挥、违章施工、监控不力等问题的调查与责任追究不力,存在“查而不处、处而不严、重案轻罚”的现象,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与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和责任人认为违法成本比安全投入的成本还低,从而抱着侥幸心理,无法真正吸取教训,难以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责。

(二)政府监管信息交流不畅

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是对从工程开工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的监管,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因此,政府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必须及时了解建设工程的施工与安全监管情况,并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互通信息,以提高监管效率。然而,目前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方法不科学,大多仅靠传统的电话、纸质文件等方式获取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管情况,根本跟不上现在建筑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安全监管信息交流不畅,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

(三)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人员素质较低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广、情况杂,要求监管人员必须对建设工程的相关政策与法律,以及新标准新技术都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内部监管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然而,目前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业务水平不高,对建设工程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掌握不全,从而无法做到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致使政府监管力量薄弱。

三、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落实对施工企业的监管责任

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落实对施工企业的监管责任,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 的转变,提高施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落实其自我安全管理的责任,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而言,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情况;二是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如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三是施 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及实施情况。此外,为了不让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与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和责任人的查处力度,对各类违法、违章、违规行为和事故都应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责令施工企业限期整改,若没有整改效果则应让企业支付高昂的违法成本,以便从根本上控制与消除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隐患。

(二)建立顺畅的监管信息交流渠道

随着建设规模、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工程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监督工作的任务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信息 系统对之进行监督管理。

(三)建设高素质的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队伍

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队伍,才能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以应对复杂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监管的水平与效能。因此,为了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就必须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人员的法律法规、专业理论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并建立健全的资格培训、业务培训、任职培训等制度。为了及时了解监管人员的培训成效,还应对监管人员进行季度考核。考核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知识体系的考核,主要以试卷的形式进行;二是服务效果考核,主要是将监管人员的考核标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到监督单位。若季度考核若不合格,监管人员就须进行再培训,直至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从而保证监管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与业务水平。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监督措施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单位,因此施工单位在管理方面的疏忽也是导致发生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一般施工单位主要把资源放在施工方面,安全管理岗位只安排少量闲散人员,安全配套设施不齐全,检查也只是走过场,使得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加之,施工单位的绩效考核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按时进行,没有考核制度监督工人施工,自然会导致施工安全控制问题不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和考核制度的流失加大了建筑安全的隐患。

1.2建筑市场与监督管理不完善的问题。现在建筑承包单位关注更多的不是如何完善工程实施,而是中标的多少。承包单位希望接到的工程越多越好,但却不顾施工的安全问题。中标单位低价把自己手中的工程外包给其他小的施工队,从中赚取差价。而这些施工队没有相应的资质证明,管理松散。因此,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甚至不能保证施工中工人的人身安全,更不用说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可见,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建筑行业的内部管理与监督密切相关,这需要政府从严把关。

1.3建筑企业用料和机械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筑物的质量与施工用的材料和机械有密切联系。首先,材料属于建筑工程的原料,原料质量不过关就不可能造出高质量的房屋,同时会给施工安全问题带来很大困扰。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选用质量较次的水泥、钢筋等,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材料质量不行是导致建筑物安全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其次,机械是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辅助工具,施工单位对机械的选择不合理,机械本身准确度不够、加之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等,都会影响施工的安全问题。

1.4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问题。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人员,但有些施工单位在不了解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情况下就让其进行施工。员工在施工中屡犯错误,给施工安全留下隐患。另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施工随意性很大,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施工过程不规范,影响工程进度与安全事故的机率。

2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的措施

2.1完善建筑单位施工安全管理体制。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是评价施工单位的两项重要指标,如果施工企业不能保证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就会被其他企业代替。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把安全作为施工中的第一要务,以安全和质量为首要目标。并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以制度保证安全,明确划分各环节的责任人。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任务确立施工目标,对施工内容进行拆分并把每项内容分配给各部门。其次,要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约束建筑施工,比如加大安全管理岗位的人力投入,设立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对每项工程进行验收。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不可挪作他用,以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施工前必须提交完整的施工计划书,按计划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机器设备以及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改善建筑工程外部环境。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提高首先要整顿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给各建筑施工单位创造一个公平的大环境。这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整肃行业内部的不规范行为,比如拖欠工资、价格不合理、随意转包工程等。同时,只有通过法律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在行业内形成守信的良性循环,彻底转变行业风气。

2.3确保施工用料的质量安全和机械安全的正常使用。施工材料是建筑产品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的好坏,因此必须确保施工用料的合格。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采购,对采购的原料要进行抽样检查。在使用前还要再次进行检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混入其中。另外,施工所用的机械也要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对于规格型号不符的设备要马上更换,对于旧设备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还要对机械进行登记,以明确责任归属。特别是诸如塔吊等大型机器,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要规范其使用、保管、维修等流程。

2.4加强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1)加大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结合安全生产活动深入开展建筑工地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工程重大隐患及时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并做好复查工作。(2)加大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把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电梯、超过一定规模的须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为监管的重点来抓,以杜绝重大危险源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

2.5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标准化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给予通报表彰,并与企业资质晋级挂钩。

2.6加强节假日工程安全检查。加强安全检查,确保节假日、酷暑及冬季建筑施工安全严格执行节假日值班值守制度。加强节前、节后安全生产检查,并督促建设、施工部位合理安排工程进度计划,避免盲目赶进度、抢工期引发的安全事故。针对酷暑及冬季施工特点,做好防酷暑、防火、防冻等措施,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2.7转变监管方式。实行以监督抽查、巡查为主要方式,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安全监督模式,可以增加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积极促进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监管的联动,可以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与市场行为监督信息的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监督巡查遵循差异化监管原则,对政府性投资工程、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工程和安全问题较多的工程要加大抽查力度和频率。

2.8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建筑工地是比较杂乱的地方,场地不仅要供施工,还要供居住,劳动环境比较差,而且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工人很有必要接受关于安全施工的培训,建筑单位作为管理方有义务为施工人员提供这种培训。为达到培训目的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诸如现场演练、生动演说、播放视频等。通过教授正确的施工方法引导施工人员,以反面案例的惨痛教训警示施工人员。培训的另外一个内容就是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基础专业知识的巩固,对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这对施工新手很有好处,并且很有必要。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检验施工人员的学习情况。对不合格者还要继续培训,对合格者准予上岗,对优秀者在工作中可以予以重任,考核结果可以成为施工单位安排分工的一个标准。另外,建设单位必须为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保险,确保发生事故后施工人员可以得到赔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制定质量安全维护的制度。并且建筑企业只有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安全监督,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罗清.浅析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J],城市建筑,2013.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杜邦安全管理模式 OHSMS管理体系 比较与结合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36-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HSMS”)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具有系统化、程序化,以及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特点。OHSMS管理体系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来为企业制定管理标准,规范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行为,从而促进企业的预防机制的建立,达到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的目的。

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是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司之一。在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世事如何变换,杜邦公司始终致力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职业操守以及对人尊重的努力,这最终使得杜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在美国工业界,“杜邦”就意味着“安全”。

1 背景对比分析

OHSMS管理体系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发展起来的,都是为企业或行业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二者都是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成功的管理模式。

2 安全文化对比分析

(1)二者基本原则一致,都是通过模式或机制来来实现安全管理;(2)二者都强调决策层的作用,认为决策层对于管理模式或机制的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3)二者都是全员全过程管理,在执行中都重视全员参与的过程管理,“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始终;(4)二者都关注于运行中的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5)二者目标一致,即三个零: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6)杜邦安全文化是其管理模式的一个亮点,相比OHSMS体系来说更为具体,也更为重视,OHSMS体系主要是从整体性、全局性、全面性和管理方针上进行阐述和强调。

3 组织结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目前OHSMS管理体系主要是基于公司、专业公司或项目部、班组三级横向行政管理加纵向专业管理模式,杜邦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直线管理的事业部制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从形式上来说,OHSMS管理体系在安全责任的归属比较混乱,安全的专业管理更多是依靠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没有体现全员参与的安全理念,杜邦的安全直线管理组织结构则强调了高层管理者对于安全的责任,并且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职责更明确。

4 体系框架对比分析

OHSMS管理体系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在内容上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比如杜邦安全管理模式中的所有要素明确隐含的都在OHSMS中有所体现或要求。而OHSMS管理体系中的一些要素又比杜邦安全管理模式的详尽和具体。二者的对比分析详见表1。

通过表1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体系框架方面,OHSMS管理体系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在体系要素主要从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设置,都比较全面,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的差异有以下几点。

(1)OHSMS作为一个通用性标准,更注重普遍性,安全要素对具体的要求不够明显,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则更加注重细节和实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更强。(2)OHSMS比较重视对安全要素进行结论性评价,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则更重视过程控制和评价。(3)OHSMS比较重视行为上的规范性,以预防为主,缺乏安全管理实施的具体内容,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则注重安全要素的实施,同时兼顾了安全文化的发展和建立。

5 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1)OHSMS管理体系和杜邦安全管理在总体上是不冲突的。这是因为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并不是一个通用的体系标准,不需要认证与外部审核,也不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程序文件支持体系,因而对于企业而言也就不存在两个体系重复认证、互相干扰的问题。

(2)OHSMS管理体系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在组织结构上,杜邦安全管理模式的直线组织制优于大部分企业现行的横向的行政结构,企业若要达到安全业绩的卓越目标,组织结构的适当调整是必须的。

总之,OHSMS管理体系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是相辅相成的,OHSMS明确了部门职责和业务流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细化,是对传统的规程和制度的优化整合,也是提升企业的管理经验。杜邦安全管理模式注重有效和实际的管理效果以及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有着明确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执行OHSMS管理体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完全可以利用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对OHSMS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晗.基于石油销售业QHSE体系的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硕士论文,2007,11.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

在水利工程具体管理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项目实践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执行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完善现有法律体系,进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目的。

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

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在后续实践中要从现状入手,做好管理工作,发挥制度体系的最大化作用。以下将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1.组织机构设置缺乏统一性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相应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形式有很多,其一是监督管理机构的落实,其二是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落实,其三是监督管理系统工作的落实。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存在缺乏组织性的现象,由于安全管理以及组织机构建设难度较大,不统一进行领导和安排,必然导致管理系统无法落实。2.法律法规不健全针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任务。法律法规不健全直接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整体约束力度不够,针对性条例无法落实。此外在法人机构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各项工作落实阶段,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标准,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要求[1]。3.质量监督管理流于形式考虑到水利工程具体项目的属性要求,在工作落实阶段,需要减少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按照监督管理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比较多,工作量大,现有的资源很难支撑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导致监督管理无法进行。此外由于缺少系统的编制和质量监督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项工作的后续落实。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以系统评估为主,忽视了动态因素,进而会出现重复性管理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4.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突出在施工项目落实阶段,施工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是关键所在,要突出利益最大化,按照项目实践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安全保证和科学管理,进而衍生出很多问题。此外成本均衡意识比较淡薄,仅从降低工程支出方面入手,给施工带来障碍,增加企业发展难度[2]。

二、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工作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协调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落实,此外考虑到监督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协调处理的角度入手,将监督系统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工作进行分析。

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是项目实施关键所在,要从不同方面入手,保证按时完成项目工程目标。针对施工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性的对方案进行修改。水利工程关乎到大众的安全,要重视细节,在计划书中对施工材料进行标记,采购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最基本的工程质量要求。在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测控主体的结构质量,考虑到工程核心所在,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管理细则要求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践中。

2.落实监督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监督的作用,监督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以下几方面:(1)施工检查在施工前如何做好施工检查工作是关键所在,要仔细对各个项目进行审查,包括开工报告、技术资质等[3]。(2)现场检查在施工现场要落实各项检查工作,包括机械设备和材料等,保证材料管理有序性。(3)确定目标责任制针对目标责任方式的特殊要求,在施工阶段要重视各个环节的落实,按照目标责任管理要求进行落实。(4)重点项目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环节或者关键部位要进行多次质量检测和审核,部分工程质量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落实,通过审核后,才能继续工作。

3.建立施工质量保证系统

施工质量保证是建立在一个受控的状态下的施工系统,符合施工状态具体要求。在施工设定阶段,要对工程连续性引起重视,对于质量判定、质量分析和诊断等进行落实,确定优化过程后,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落实。结合质量设计输出质量特征和工艺参数要求,对各类控制图进行落实阶段,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其符合工序要求。

4.满足质量协调体系要求

施工方是工程建设的实施方,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所在。业主需要对工程建设引起重视,建立项目系统,按照监督管理和协调模式要求进行落实。对施工系统来说,设计、实验和验收工作直接关系到质量管理,要从组织结构、工序管理以及质量目标的角度入手,做好检查工作,突出质量控制最大化作用。最后要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建立阶段性验收系统,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项目验收工作中,进而满足质量协调体系的执行要求[4]。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有严格的要求,考虑到设定指标的特殊性,要结合具体情况探究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理论和方案。考虑到协调管理机制的特殊要求,将信用体系纳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是关键所在,需要对资源配置和调节引起重视,提升监督机构的监督能力,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落实到实处,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焱华,许田柱.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人民长江,2010,10(12):100-103.

[2]朱万飞.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低碳世界,2016,19(1):120-121.

[3]水利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的意见[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5,1(1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