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1
项目编号:_________
项目起止时间:_________
资助经费:_________元
下达单位(甲方):_________
承担单位(乙方):_________
项目或课题负责人:_________
经校学术委员会审批,同意该项目列入我校_________年度科研计划。为保证科研计划的严厉性,出成果,出人才,并使学校有限的科研基金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科技处为甲方,项目负责人所属单位为乙方,双方签订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甲方在乙方所承担项目的进行期间主要责任为:
1.积极为乙方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咨询。
2.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科研经费以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统筹治理,按计划确保项目经费的使用。
3.定时验收半年报告和年终报告,若乙方不能按时上交阶段报告,甲方有权冻结该项目经费。
4.乙方无故中止项目的进行,在合同期满后仍不提交研究报告,甲方有权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并扣留剩余经费,在合同期满后的_________年内停止资助乙方的院内科研项目。
二、乙方的主要职责为:
1.对本项目的阶段报告和提交最终科研成果负责。(项目结题形式请按照《_________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治理实施细则(暂行)》实施)
2.认真执行项目计划,严格把握经费开支,勤俭节约,按时完成研究课题。
3.项目承担者因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而使项目无法进行或需延长时间时,应写出详实的书面报告,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核实无误并签署意见,交付甲方备案,经审查批准后合同随之中止或延长。
三、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项目结题后,乙方按规定向甲方提交研究报告及有关文件,经审查合格后,合同随即停止。
四、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项目负责人各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承担单位)(盖章):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2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西方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其业务活动的非营利性质。近年来,许多国家把高等教育列为发展和投资的重点。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随之也带动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美国为例,其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更是重视对高等教育科研的投入。美国等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从观念上注重效益,从方法上突出分析管理的功能,从手段上立足于现代化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从近年来审计、检查的情况看,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注重科研经费的管理。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研经费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条件,是科研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数量大,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足、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科研经费使用范围不规范等问题,财务管理在高校科研活动中作用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重核算,轻管理;重计算,轻规划;重数字,轻分析;重本职工作,轻参与过程;重事后反映,轻事前预测等。随着科研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会计工作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改变,将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整个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瓶颈。提高财务工作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加强财务工作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而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就要注重生财、用财、聚财之道,改变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
(二)加快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效益所必须的举措
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就应该着眼于改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并服务于高校的绩效评价。同时要注重高校经济决策的质量与效益,发挥科研经费管理的辅助决策功能,对决策者实行约束和监督,使决策者与风险收益、责任挂钩,防止决策上的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目前有条件的高校安装了内部局域网账务查询系统,使科研人员能随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为合理安排经费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财务技术决定财务服务,管理的创新就是基于技术创新而言的。通过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提高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促进了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改善了科研经费服务的质量。
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纵、横两种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不明确
纵向经费是财政性拨款,是无偿使用国家资金;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人员争取的,需要科研人员用劳务或科研成果来偿付。两种经费性质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由于高校现行财务管理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着重点是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对资金运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成本、风险和使用效益的管理一般都不十分重视,所以,在财务操作中对纵、横两种科研经费管理的方式不明朗,在使用范围上没有细化,给财务人员的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横向科研分项目管理不严格
由于科研经费大多靠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去争取,特别是横向科研,有的科研人员为使用方便,在入账时把多个科研项目合成一个项目号,把所有项目经费在一个项目号中使用,这样造成财务和科研部门掌握信息不一致,部分项目结题无法查清其财务账面余额,有的科研项目已结题,但财务账面上却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无论哪种情况都无法真实反映每个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
(三)科研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核算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由于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没有严格的规定,致使开支的内容五花八门,与科研活动无关的支出占有较大的比例,无法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
(四)轻视资产管理
资产主要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固定资产科研人员能主动办理学校入库手续,由本人或相关学院进行管理,但是普遍存在科研资源共享难,设备利用率低。而无形资产的管理,一般是科研部门掌握相关资料,技术在科研人员手中,但实现成果转化的不多。
五、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目标要明确
财务管理观念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管理模式上,只是简单的核算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财务管理要产生价值、要出效益就应在观念上创新,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最大效益。
(二)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在目前国家财力困难,对科研投资、特别是高校总体科研投资还很少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当务之急。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根据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经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管理办法。
最主要的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到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对科研工作要有所了解,从开始制定经费管理办法、经费入账、分配、使用、结题等等,对不同渠道来源的经费按照不同的管理办法执行,自始自终的参与其中。这样做,可以加强监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科研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沟通、交流,共同搞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增强主动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要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高校应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加强项目经费的预算、计划、审批等管理环节。选择合适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四)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在各个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传输科研经费的各种信息,使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相关的政策、制度、资金到账、使用等情况;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向科研和财务部门咨询相关问题,起到互动作用,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五)加强资产管理
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文件规定: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各高校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执行。科研人员应加强对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以防无形资产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制定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需要科研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科研人员了解国家和本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承担责任。
保障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是科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财务部门同志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宁.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J].南华大学学报,2002(1).
2、雷振海,刘世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河北理丁学院学报,2003(3).
3、黎松强等.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科研管理创新[J].嘉应大学学报,2002(l).
4、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Z]. 2005.
5、何亮.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J].科研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3).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3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财务核算 问题 对策
此前,我国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与其他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差异。因此,我国在科研项目经费上推出了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积极展开研究,促进我国企业得到进一步创新。企业科研项目在财务核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度、质量。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在对科研经费进行编制时,由于没有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的一套完整管理体系,导致预算当中问题较多,预算结果不合理,时常出现支出与预算具有差异的情况,另外,某些项目还出现预算计划被决算代替的情况,导致项目完成之后的数额与预算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没有对预算支出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还会出现任意调整预算的支出结构的现象。
(二)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薄弱
科研者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实际要求展开工作,立项管理较为薄弱,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不健全,对立项管理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激励与考核制度。由于项目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导致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上不能准确进行核算。由于企业对立项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企业科研出现经费大量流失,管理不完善,设备使用率低下的情况。
(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科研实际工作中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与配合,未能结合实际需求细化、完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做到共同合作,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混乱。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强了对经费管理制度的调整,但是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过于笼统,缺乏自主灵活性,导致可操作性欠佳,可用性不大,执行力度不强,从而造成科研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四)企业研发项目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
当前,在科研项目实践中,一般情况下企业研发项目的过程监控是由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行。但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对研发部门的制约和控制,从而使得相关管理部门对研发项目的监控过程无法得到研发部门以及研发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导致整个研发项目部门的监控过程只限于表面上的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企业科研项目中财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科研项目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
由于企业对经费核算体系没有全面的认知,企业科研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制度研究不透彻,认识不足,导致在科研经费核算中漏洞颇多,简单的核算也变得较为复杂化。如此一来,财务部门根本无法正常跟进科研项目,也无法界定经费的支出,只需要提供凭证,即可办理报销。因此,经费使用范围扩大化,造成超标超范围的支出,资金使用效益整体拉低。
(二)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部门之前缺少沟通性,企业研发部门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的范围认识还不够全面,财务人员的认识对研发经费开支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细致的操作。另外,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导致企业科研人员没有参考标准。
(三)企业领导对科研项目财务核算不重视
企业上层领导没有重视其相关问题,目前,从我国趋势来看,研发已成为企业的主体,但是还有很多领导不了解其重要性。部门之间严重缺乏沟通性,相关工作人员在申请经费时,研发部门认为申请经费统计是财务部的事,而财务部只看依据凭证进行核算,研发部没有在相关系统中进行准确核算,又说是研发部门的事。这样一来两者之间不协调,导致经费统计难以实行。
三、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的对策与措施
(一)财务核算方面的改进
第一,完善企业研发项目经费核算的管理制度,更好地认识科研经费的概念,使科研经费得到科学合理的统计与核算。由于科研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其他生产项目具有差异性。因此,需要明确科研项目发生的费用,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核算。促进企业科研项目的展开,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第二,为进一步改进科研核算方法,需要合理有效地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其部门对科研经费支出的范围以及核算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完善的核算方法,使其能单独完成相关工作内容。
第三,为加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科研部门在科研工作上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最终都要体现在一张原始凭证上。然而,财务部门不懂专业知识,只有依靠科研部门提供的凭证进行归类入账。如果科研部门提供的数据或凭证不准确,就会使得财务部门研发经费核算不准确,无法正确入账。因此,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对接的环节至关重要,不仅要规范,还要能协调运作,让两个部门减少信息沟通的障碍。
第四,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核算,必须符合财政部、当地财政部门的规定。首先,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其次,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研发项目,或者研发力量集中在集团公司、由其统筹管理集团研发活动的,企业可以在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范围内集中使用研发费用。再次,企业可以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提前安排资金,确保研发资金的需要。最后,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根据以上规定,进一步加强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正确核算。
(二)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
第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并详细安排各项项目费用的支出,确保经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应详细报销设备,并罗列出不同设备的型号、数量、种类,所需材料等,最后再经过采购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相互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费用预算。
第二,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提供科研项目的内容、周期、参与人员以及科研项目所要用到的相关设备、经费预算等,为企业科研项目提供更好的经费预算依据,保证科研项目启动后产生的一系列费用,能正确预算。
第三,企业实施科研项目时,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如要享受税前扣除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税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以及当地财税部门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是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其目的在于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行为以及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高新企业必需符合科技部财政部国税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否则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促使企业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第四,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如果科研经费预算做出重大的调整,企业相关人员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汇报。完善相关制度,让科研工作人员明确经费管理中的责任权利。企业相关人员凡是涉及到资金管理、资金核算等方面的问题,都应当积极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使其得到沟通和协调。另外,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这样一来,上级部门既可以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又能进一步的在检查监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在企业研发管理中,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核算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企业应当加强团队意识,强化各职能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预算、成本核算以及经费结算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使科研项目能更进一步规范化,为企业科研工作顺利展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 [h: 0px" />
[2]陈卓.浅谈企业国拨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J].财经界,2013,(4):100-101.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4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近年来,国家投入的科技经费总量不断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08年的4 61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8 61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4%提高到1.83%,总量居世界第3位(孙自法,2012)。随着科研经费总量的不断增长,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已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建立适应科学研究发展规律、激发活力、相对灵活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及管理现状
(一)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及结构
高校科研经费按照来源渠道大体分为两类: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指列入国家、地方政府科技发展计划,并由政府财政直接拨付资助的科研经费;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相关科技计划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等。横向科研经费指承接国外企业或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项目经费。以2009年为例,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经费收入为276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占62.83%(高杰等,2011),这说明高校目前科研经费收入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以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十一五”期间国家拨款来源结构为例,其中科技部主管项目占纵向科研项目的19%,其他各部委项目占41%,基金类项目占23%,军工项目占3%,省级类科研项目占14%。各部委拨款占纵向科研项目的60%。可以看出,国家科研经费拨款管理体制是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重大科研经费拨款都是通过国家各部委立项、审批、下拨,经费管理实行财政部及主管各部委双重管理。
(二)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多采取科研管理部门、学院、财务部门分工协作,共同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立项、合同、项目实施、验收的组织管理;学院负责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组织管理及监管;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核算的组织管理。
科研经费一般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单独记账、专款专用”管理体制。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核算基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所有科研项目可按照不同的预算分类,分项控制,分项核算。科研经费核算既可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科目分类核算,也可按照不同主管部门项目预算支出分类的要求进行预算明细核算,实现了所有科研项目核算信息公开、透明,教师通过校园网可及时查询项目收支结余情况,实现了财务核算、查询信息最大化,满足了不同管理者的需要。
(三)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机制及控制机制
为保证科研项目经费安全合理使用,高等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济责任机制及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如:项目负责人经费印鉴备案机制、经费支出报账审批机制、预算审核机制、固定资产验收审核机制、资产处置报废审核机制、科研经费外拨审核机制、银行卡支付劳务费的发放机制、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等。完善的运行机制及控制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控制和防范了财务风险。
以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合同管理、招标采购管理为例,该校制定了《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和《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对合同管理实行统一授权、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单位未经学校授权,不得对外签订各种合同协议。科研管理部门只负责学校组织科研收入的协作合同及预算中明确的外协经费合同的签订。科研经费支出所涉及合同全部由学校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签订。财务部门设立重大项目资金管理科室,负责对采购招标、合同签订等工作的财务监督,严格控制无合同、超范围、提前支付等现象的发生。合同签订、合同审核归口管理、分工负责,有效防范了由合同引发的各种经济纠纷,有效控制了商业贿赂,防范了资金支付的财务风险。
二、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管理办法过多,执行难度大
国家对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财政部、科技部等主管部门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出台了不同的管理办法,目前执行的管理办法有近20项,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等。不同的科研项目经费,有不同的管理办法,执行较为混乱。以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例,2011年末有科研项目6 000多项,有的教师同时承担几个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了解不同的政策标准、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同的科研报表;财务审核报账人员也要区分不同的项目执行不同的政策标准、不同的预算分类等。这种制度体系,给项目承担单位及承担教师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政策规定多年不调整,严重脱离实际
高等学校目前执行的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多是2002―2007年间出台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是2002年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是2006年的。近年来,科学研究飞速发展,经费总量大幅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变幻莫测,但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多年不变,已严重脱离实际,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科研事业以及市场经济。如:2006年现仍在执行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专家咨询费开支标准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起咨询费标准300―400元/人・天、200―300元/人・天。在当时,这个标准可能很适合,但目前专家咨询费远远高于这个标准。为支付高额的专家咨询费,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只能虚报经济业务,造成科研经费列支不真实、虚构经济业务等现象的发生。再如:目前纵向科研项目编制预算都要求遵循《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313号)中规定的开支标准,这一标准是国家2006年出台的,其中伙食补助50元/天,公杂费补助30元/天。近年来,国内物价飞涨,这一标准远不能补偿教师出差的费用开支,特别是野外实习、野外考察,条件极其艰苦,偏低的补助标准甚至影响到教师出差野外搞科研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科研水平的提升。
(三)政府管理权力过大,层次过多,限制过死
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经费预算的审批、调整都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政府对科研经费管理层次过多,限制过死,项目承担单位难以及时灵活应对。以国家地球探测计划项目为例,政府对项目经费管理的层级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项目办)――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预算的审核、调整需层层上报,项目大额招标采购,项目办需派人参加。这种层级管理的体制造成科研工作效率极低,经费执行速度慢,影响科研工作进程。有关管理办法规定,预算调整按照立项预算审批程序上报,但目前上报的纵向科研项目预算调整方案从未得到过批复,相关规定形同一纸空文,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执行。在现实工作中,重大项目从执行到结束需三年左右时间,因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三年前上报的预算与实际执行会有很大差别,但学校管理层基本没有决策权。由于调整预算批复难度大,所以教师只能自己想办法,以虚假经济业务处理。另外,项目结束后形成的资金结余要按原渠道返还的规定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很多教师申请纵向科研项目就是为了评定职称。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出台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有些调整,其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如需调整,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但设备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笔者认为此政策简政放权还不够,此办法也仅限于科技部管理的项目,其他纵向科研项目的预算调整审批权还是没有下放。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科研经费预算及预算执行也应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所变化,另外市场经济物价水平、先进的技术装备等也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程序应力求方便快捷。
(四)基本科研业务费比例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管理不科学
高校科研经费按性质可分为:机构投入即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投入、竞争性项目投入、稳定性基本科研经费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可获得国家投入的基本运行费、开放运行费、设备费。竞争性项目经费靠教师申报争取,所以每年收入很不稳定。稳定性基本科研业务费是高校可自主安排的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但其收入比例太少。以2011年教育部所属高校为例,基本科研经费仅占科研经费总额的4.9%。稳定性科研收入一方面是经费比例小;另一方面是资金支付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按照零余额支付,年末学校未支付的额度全部返回财政,年初返还。近年来,财政部等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狠抓预算执行工作,加大了对零余额专项经费拨款预算执行进度的监督检查,建立了预算执行与下年预算拨款挂钩的制度。财政部、教育部分别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央教科文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财教〔2009〕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行部属高校预算与预算执行挂钩办法的通知》(教财厅〔2011〕1号),文件规定“年底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大于当年预算的,全额扣减已下达的第二年预算控制数;年底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小于当年预算但大于当年预算70%(含70%)的,扣减已下达的第二年预算控制数的70%”。教师争取科研经费很不容易,都担心经费被收缴上去,为实现预算执行进度,年末突击花钱现象极为普遍,这也是造成虚假经济业务的一个原因。科研经费有很多特性,将高校基本科研经费纳入零余额财政支付体系,不符合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性。
三、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建议
(一)减少政府管理层次,管理重心下移
在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层级中,高等学校处于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的第一线,他们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自身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了解,政府应扩大高等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权限,把政府部门过多的权力下放到一线的管理单位,充分发挥基层管理单位的作用,调动管理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应通过法律、责任、诚信、利益的管理理念引导科技管理,提高管理效益;通过统一的法规制度、预算管理控制、信用卡支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审计等手段,从对科研经费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如:预算审批后,在预算额度内支付劳务费、专家酬金等开支标准应由市场决定。科技创新需要充满活力的人才聘用机制、开放机制,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应准许科研经费短期聘用高级人才,为科学研究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增加稳定性科研经费拨款,纳入单位基本账户管理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有稳定的、连续的科研经费作支撑。稳定性科研经费为教师自由探索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是教师的种子基金,是教师承接大项目的储备资金。大多数年轻教师对外很难争取到科研项目,要靠学校稳定的基本科研经费给予扶持,为争取大项目做前期准备。稳定性科研经费的拨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在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加大稳定性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另外,稳定性科研经费应纳入单位基本账户管理,允许有一定的沉淀资金,政策应体现稳定、宽松、灵活的特性。
(三)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政策,合理分摊成本
国家现行的科研管理办法,大多规定对课题组成员中有工资收入的人员不准许列支人员性费用。高校科研人员的业绩津贴多为高校自筹经费奖励科研人员,但无法列支在科研成本中,导致了科研经费挤占教育事业费的现象。为完成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科研成本中应体现其价值。科研人员是承担科研任务的主体责任人,国家在制定科研管理政策上,要充分认识到他们在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将责任与利益有机结合,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
(四)落实科研管理单位法人责任,构建多层次经济责任体系
全面落实科研管理单位法人及各岗位负责人经济责任是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制定责任制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责任制内容要全面,要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各层次的全部内容;二是岗位范围要全面,要建立各层次、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形成从上到下各层次、各岗位的经济责任体系。三是要建立经济管理的监督体系,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职责权限,使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监督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各负其责。
(五)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稽核和外部监督检查机制
财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岗位对会计凭证进行事后稽核审查,及时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由于财务报账审核地点分散、岗位多,每个审核人员对财务政策的掌握有偏差,了解的报账信息也有其局限性,很难发现问题。同一报账内容就每个个体来说是合理的,但集中到一起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如某大学在外部财务审计检查中发现,某科研项目报销了大量的汽油费,多笔报销累计达几十万元,经审计核查为科研人员虚报科研经费套取现金。类似的现象,内部稽核人员如能及早发现并进行预警提示,就会防止科研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稽核人员可掌握财务核算全部信息,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对日常消耗品的报销,如超出一定量及时提出预警审查。在加强内部稽核审查的同时,政府参与引入第三方即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在项目执行中期或项目验收期,实施对项目审计检查,促进和规范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自法.中国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8 610亿 居世界第三[EB/OL].http:///gn/2012
/05-02/3860102.shtml,2012-05-02.
[2] 高杰,曲绍卫,杨绮雯.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投资来源结构及增长态势分析[J].江苏高教,2011(2):40-41.
[3]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S].财教〔2006〕159号,2006-09-30.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5
关键词:国家 科技重大O 财政资金 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 20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围绕筛选出的若干科技重大专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争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由此可见,实施重大专项是我国着眼长远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一、必要性
重大专项资金筹措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也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但重大专项“高、大、专”的特点决定了其来源基本上是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围绕如何用好这部分财政资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主管部门和各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也加强了审计和监管力度,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重大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保障了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些制度、办法和措施基本覆盖了重大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科研经费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低效和浪费现象在重大专项中也会出现。因此,对目前的重大专项经费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审视和研究,以此来推动重大专项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必要的。
二、问题分析
重大专项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和办法本身有与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重大专项在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引入外部专家参与项目评审(评议),项目单位为此要支付其咨询费。按照目前财政部的规定,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国内专家咨询费的开支标准一般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执行。与此同时,国内很多行业专家、学者的各种商业性质的讲课费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比较而言,科研专家的劳动价值明显偏低,这一方面导致科研专家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不高、创造性不足,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许多项目的评审会流于形式,咨询专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参与重大专项的单位类型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文件执行过程中存在走样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重大专项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经费筹措上,也体现在参与研制单位的类型和分布上。重大专项的研制单位有军有民、有企业有事业、有科研院所也有高校,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管理方式和经费管理人员的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到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上,既有单位内部控制缺位或不完善的问题,也有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不高的问题。
第三,重大专项多级组织管理体系存在经费执行不力的风险。与一般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模式相比,重大专项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在组织体系上增加了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和牵头组织单位两级组织,形成了多层级的管理体系。重大专项实施时间长,经费体量大,多层级管理模式相对于扁平式管理模式容易出现上下沟通不畅、执行不力的问题,也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
第四,目前普遍采用的课题(项目)组管理模式在经费管理中存在缺位现象。通常,在项目单位层面,计划、财务和课题(项目)组共同构成了重大专项某个子课题(项目)管理团队。在经费申请和使用过程中,计划管理人员更为关注课题(项目)经费的到位、管理费的提取以及计划节点完成情况,并不关心经费的具体使用;财务人员往往在项目立项前期介入程度不够,在经费使用上监督不力;课题(项目)负责人是经费的使用者,但不掌握各类的财务制度和规定。这就容易造成经费管理出现监管缺位,滋生出立项经费虚报、经费使用不合法、不合规等不良后果,直接影响了经费的效率和效益。
三、政策建议
近几年,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重大专项类似于一般科研项目的共性问题,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笔者更加关注于重大专项管理体系中的特别之处。如前所述,重大专项管理体系中增加了领导小组和牵头组织单位两级组织。按照足球战术体系术语,这就是体系中的“前后腰”。领导小组是“后腰”,是重大专项的决策和协调机构,负责协调牵头组织单位编制重大专项总预算和年度预算,组织开展重大专项资金的监督与检查等工作;而牵头组织单位是“前腰”,是重大专项资金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保证重大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命光荣且责任重大,不仅要把工程任务组织实施好,还要做好工程经费管理工作。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重中之重是进一步加强牵头组织单位在重大专项经费管理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第一,牵头组织单位应该积极参与重大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制定,提出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建议。重大专项要按期顺利实现既定目标,周期紧、难度大,需要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若干年后,人们在评价科技重大专项的历史地位时,不仅仅是关注那些诸多的“第一次”,更在意这些“第一次”背后的科技创新在后续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引领带动作用。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如何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从事重大专项工程本身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科研经费制度上应体现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牵头组织单位应该从科研实践出发,寻求途径,提出建议,对相关管理制度办法的制定和修订产生积极影响。现有的管理办法有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空间。此外,为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家层面应推动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方面给予社会资本一定的优惠与倾斜。
第二,牵头组织单位对重大专项经费使用负有监督检查责任,应该加大项目中期检查力度,与各主管部门一起,督促各项目单位切实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的内控体系。项目单位是专项经费的最终使用者,它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提升其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面临的外部监督压力是否足够大。牵头组织单位应该加大中期检查力度,在人力物力有保障的情况下,可分阶段力争将检查面覆盖到所有项目单位。按照管理办法给项目单位划“红线”,明确哪些条款是不可触碰的,同时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第三,建立一套科研、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在重大专项子项目中开展后评价工作,把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效益作为后评价内容之一。这样做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可把后评价的结果作为后续项目安排的参考;二是做好相关经济数据收集,从中发掘亮点,既可以回答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对重大专项经费投入的关切,也可以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第四,牵头组织单位在经费管理中要紧密依靠周围组织的力量,尤其是项目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追求合力,避免陷入单打独斗的局面。如前所述,承担重大专项项目单位众多,性质各异,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管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牵头组织单位在工作中,要依托项目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加强各级联动,逐级落实责任,积极发挥各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他们将工作要求和管理责任传递到项目单位,依靠全系统的努力,共同做好经费管理工作。
财政部提出财政资金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要求,如何在重大专项经费管理中切实贯彻执行,关键在牵头组织单位。当前正在实施的重大专项即将结束,面向2030年新一批的重大专项准备启动。牵头组织单位肩负着将宝贵的国家财政资金转化为硕果累累的科研成果的重要使命,必须要提高管理能力,科学匹配重大专项研制进度,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高质量、高效率,这应该是牵头组织单位在今后一段时期里面临的一项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范文6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近日,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在京。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说,《规划》要求,“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污染排放负荷大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将分别下降12%、13%、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北京:中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可享受2%贴息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北京市财政局会同市经信委日前联合出台了《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融资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创新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中小微企业给予2%贴息,对金融服务机构和担保机构给予奖励。
实施细则还规定,在中小微企业创新融资过程中,对中小微企业实行低于市场收费标准优惠费率的金融服务机构。按照不超过融资金额0.5%的比例,给予适当奖励。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或再担保服务的担保或再担保机构。按照担保金额的0.5%~1%给予适当奖励,向微型企业倾斜。
教育部: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举行的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视频会上指出。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改变片面将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
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袁贵仁表示,高校党委、校院领导班子、相关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学术委员会等机构。都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切实抓好项目申报管理与服务、外协项目管理、科研过程管理与服务、科研成果管理与服务,建立既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又具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纵向及横向科研经费都要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切实把好经费预算关、使用关和外拨经费关;健全科研经费监督体系,严肃查处科研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人员自律机制。通过培训、警示法纪教育、科学伦理教育等。引导科研人员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学术规范。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启动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签约仪式日前在京举行。从2012年起。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以奖促建”方式。重点支持培育一批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推动拓展英文科技期刊规模。该项举措对于提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出版话语权。切实发挥好科技期刊在引领学科发展、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业
我国破解“低风速大风电”技术难题
2012年12月15日,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适用于风速低于每秒7米的2兆瓦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一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问世。将“激活”中国中部和东南部风能资源。
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朱剑飞介绍。科研人员经过技术攻关,采用新型齿轮传动、轻量化、高绝缘等级及低开路电压等技术,设计并生产出了一台功率达2兆瓦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种装备能在不足每秒7米的低风速下运转并发电。将被首先应用于湖南境内的渌口风场并开始批量生产。
水上“GPS”为“黄金水道”保驾护航
日前。由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历时5年打造的“长江干线航道电子航道图”正式投入应用,意味着这条世界上最为繁忙的“黄金水道”正式迈进数字化航运时代。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怀汉介绍,由于长江航道上、中、下游的河道特性和航道条件各不相同,河道内水位、水深、流速等要素变动频繁,航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通航环境复杂。所以传统的纸质航行参考图由于更新周期长,航道、航标信息缺乏实时性。不能完全满足船舶航行需求。在此背景下,电子航道图应运而生。
京东方8.5代线项目落户重庆
2012年12月21日,京东方一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在渝签约。项目计划2013年二季度开工,2015年二季度投产。
该项目的签约标志着京东方完善西南地区产业布局、占据新型显示技术战略制高点又迈出重要一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京东方产业规模、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跻身全球前三大面板生产厂商之列的战略目标。
我国首台亿像素“天眼”启用
2012年12月20日。我国首台1亿像素近地天体望远镜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观测站安装调试成功并正式启用。这架口径为1.2米的施密特望远镜在该观测站原有1600万像素望远镜的基础上升级而成,其前身在此前“服役”的6年中已发现千余颗小行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对该望远镜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升级换代,使其分辨率达1亿像素,在世界同类望远镜中处于领先水平。它的投入使用将有助于观测到更多近地小行星。
发现
我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许琛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首次证明钙离子能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这项新成果对治疗自身免疫病、慢性病毒感染、肿瘤等多种与T细胞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肥胖直接“元凶”现形
近日,上海交大教授赵立平实验室的一项研究给“胖友”们带来福音。他们通过临床实验发现,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条件致病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证明肠道细菌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ISME Journal上。
在实验中,阴沟肠杆菌在无菌小鼠内引起了严重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这为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
细胞分裂新形式或可预防癌症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发现了一种人类细胞分裂的新形式,并称之为“核分裂”。这种新分裂形式是一种对错误细胞分裂的天然补救机制。能预防某些细胞步入“癌”途。目前科学家正利用该发现为有多倍染色体的乳腺癌患者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案。且认为如能促进这种新形式的细胞分裂。就可能预防某些癌症的发展。
美发现人类生殖细胞发育首个路线图
世界上约有10%的夫妇患有不孕症,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不能正常产生或卵子细胞。据《自然》杂志2012年12月16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当日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的一项针对人类生殖细胞早期发育情况的研究成果,或将为这种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让人造生殖细胞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我科学家发现乙肝癌变关键风险基因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日前在线发表了由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余龙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确定人的STAT4和HLA-DQ基因是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关键易感基因。未来将可预先筛选易患肝癌人群,降低肝癌发病风险。
STAT4基因位于人体2号染色体。可能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预警”作用。这一基因可以调控人体内炎症的发展和肿瘤的生长。HLA-DQ基因簇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包含HLA-DQA1、HLA-DQB1、HLA-DQA2、HLA-DQB2等基因。HLA-DQ基因簇编码的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调节。使免疫系统能够保持强大功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活动
科普宣讲团进东城活动启动
本刊讯2012年12月21日,由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和东城区科委共同承办的科技“走・转・改”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科普宣讲团进东城活动”在东城区图书馆启动。
据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主任周悦介绍,科普宣讲是科技“走-转-改”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以十反复提到的科技创新为主旨,推介和普及市区两级科委在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用方面支持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相关成果,让东城区群众能直观地感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革命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启动仪式后,本次活动还将在东城区的街道社区、企业和学校陆续展开,让党的十精神学习贯彻更加深入,公众对科技创新更加支持。
本刊记者郭剑峰
科普宣讲团进昌平巡展活动启动
本刊讯2012年12月18日,“科普宣讲团进昌平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昌平区城北街道隆重举行。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李守勇副主任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市科委围绕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效。现场向各镇、街道、基地、学校代表赠送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果蔬栽培技术》等科技宣传光盘,科普图书等近2000册(张);组织群众观看《京郊科技游》宣传片;并邀请科普宣讲团专家开展科普讲座。为群众解疑答惑。
据介绍,本次活动自2012年12月持续到2013年5月,结合昌平区区域特色,以科技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准确、深入宣传党的十精神,突出“科技引领农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生活”理念。组织科普宣讲团“进基地、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推动实施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等民生方面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充分展示政府每年的科技投入给老百姓带来的生活变化。让昌平区的百姓能够充分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实惠。
本刊记者郭剑峰
海淀区技术市场联席会议成立
本刊讯2012年12月21日。海淀区技术市场联席会议在翠宫饭店正式成立。海淀园管委会(区科委)、区财政局、区国税、区地税、区法制办、区法院、工商局海淀分局、区商务委及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8个技术合同登记处共同组成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这是全国第三个技术市场联席会,也是全国第一个区级技术市场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