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调查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博物馆调查设计

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1

【关键词】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自然变迁的一种见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教育、科学研究三大传统功能对传承文明、教育大众、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在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开始逐步培训其旅游的功能。随着全国范围内博物馆免费政策的实施,博物馆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

本文以德阳市的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问卷发放的方式,对其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本研究,对德阳市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一、三星堆博物馆简介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的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约40公里,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馆区占地530亩,展馆面积11000平方米。博物馆融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职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内出土的极富古蜀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 AAAA 级旅游景区,成功发行了“三星堆邮票”和“三星堆金银纪念币”。2012年,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70.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75.3万元,极大的带动了广汉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中,三星堆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发展的十大精品旅游区之一,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将旅游列入全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这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战略发展机遇,也为加快该区域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三星堆博物馆调查及分析

课题组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三星堆博物馆的总收入、接待人数、客源市场、游客文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得到了以下结论。

(一)三星堆博物馆总体经营状况

由表1、图1、图2可知,从2009年到2012年,三星堆博物馆的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次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其中2009年、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7%、25.3%,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分别为38.2%、61.7%;2011年出现负增长,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1.95%,旅游总人次增长率为-1.3%;截止到2012年,旅游发展势头有所回升,增长率均超过15%。

(二)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特征分析

1、省内客源比重较大,市场集中程度较高。

通过课题组对三星堆博物馆游客人数的抽样分析发现,在2012年,本省客源占总游客的比重为56.73%。前5位客源市场分别为四川、广东、上海、北京、重庆,其游客人数占游览博物馆游客总数的81.53%。同时外省客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东和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等省。

2、游客年龄分布较广,教育水平较高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旅游的游客以15—25、35—45、55—65这三个年龄段为主,比例占游客总人数比例的88.75%,这些游客是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参观的主体。15—25、35—45这两个年龄段的游客对于增长知识、教育子女有着很大的需求,而55—65这一年龄段的游客则对文物鉴赏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其中游客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高,有55.78%的游客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

3、游客获取信息的来源较窄

课题组通过实地访问发现,来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游客多是受到他人推荐才得以知晓博物馆“值得一看”,这部分游客占到游客总数的48.93%,其余有33.75%是通过广告、新闻媒体推荐、网络推荐等方式选择到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通过旅行社推荐来旅游的游客不到2.35%。这就表明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大,营销的措施也有限。

4、游客参观动机单一

课题组研究发现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文化游兴趣,其目的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以此为动机的游客占到了总人数的59.72%,另外也有35.83%的游客已是多次参观博物馆,再次前来的目的是陪同家人和亲友一起参观,只有1.59%的游客来博物馆的目的是使用博物馆的设施和休闲空间。

(三)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游客认知存在偏差

三星堆博物馆是三星堆遗址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星堆遗址旅游区是及博物馆游览、园林游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课题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游客只在遗址区的园林游玩,真正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却寥寥无几。许多游客对于博物馆有一种敬畏的认知,认为如果进入博物馆却没有导游讲解或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储备,就不会真正了解展览文物的主题与内涵。也有一些游客认为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行为,相对于花钱买了门票浏览完后心中的不明不白,在遗址区的园林中休闲放松更显自在休闲。

2、博物馆旅游促销力度不够

三星堆博物馆所展的文物曾十余次出国展览,并激发了国内外数百专家的研究热忱,参观者均惊为“天人”,这都说明三星堆博物馆是深具旅游发展潜力的。但是课题组在调查中却发现到游览三星堆博物馆的大多为本省游客,其知晓三星堆的渠道也多为朋友推荐或介绍,鲜有自发前往游览的游客,而在广汉市的各大宾馆、车站这种游客聚集的地方也基本上看不到免费供游客取阅的宣传小册子。也就是说,这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在业界评价很高的古蜀文明遗产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影响力,因此,加强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是当务之急。

3、展馆面积不足、展示形式单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量大而且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但是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现在博物馆的展馆面积为4000M2,相对于同类的金沙博物馆的7588 M2的展馆,其基本的陈列需要远远不能满足,这就是博物馆不得不将大量的珍贵文物长期深藏于库,不得同游客见面,造成了极大的文物资源浪费。同时课题组也发现,三星堆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主要以静态展示为主,与之所匹配的文字解说也不够详细,并极少使用数字虚拟技术技术模拟展示,这样许多游客再游览完后多少会产生“懵懂”的感觉,这也是三星堆博物馆游客重复游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对策

三星堆遗址旅游作为德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德阳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区域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有着长远的影响。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三星堆博物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促进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研究游客心理,设计经典旅游产品

游览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许多都具有文物赏鉴、增长知识和教育子女这样的需求,纯粹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博物馆旅游并未为广大游客所熟悉和接受,因此,研究游客心理并针对不同的游客设计不同旅游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星堆博物馆可以在博物馆游览与遗址区内的观光景点的路线方面进行设计和搭配。在博物馆旅游参观和在遗址区休闲观光是动静的结合方式,在线路的设计上,要吸引游客在参观游览了遗址区(博物馆)后能有兴趣继续到博物馆(遗址区)进行浏览参观,使游客在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同时又能得到精神的享受和知识的增长。

(二)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博物馆的宣传

三星堆博物馆展品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三星堆博物馆需制定综合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成熟的营销团队合作,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主题节庆等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完善宣传影片、广告、书籍等宣传资料,并加强同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知名媒体的合作,来提升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辟传统和新兴的销售渠道,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和不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有计划的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吸引民间资金,组织主题民间节庆活动和宣传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青铜文化优秀项目。

(三)加强创新力度,丰富展览方式

三星堆博物馆可以通过创新展览的表现手法、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隔着玻璃看,耳听旁人讲”的传统平面、静态的展览方式。应跟随现代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新变化,重视高新科技在陈列手段中的运用,应用现代的声、光、电等手法和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丰富展览的方式。并缩短展品、藏品的展示周期,多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展览,保持展览陈列的灵活性和新鲜感。同时还可以提高展览的互动性,通过情景模拟、观众参与等多种形式,是展览陈列剧情化、场景化、立体化,以提高游客的参观激情,以达到游客多次参观的目的。

四、结语

在西方,博物馆旅游是民众常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但在我国博物馆旅游却仅处在起步状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休闲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飞速的增长,这就给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绝好的机会。所以三星堆博物馆要以三星堆古蜀文化为核心,以三星堆形象为品牌,以三星堆遗址为依托,将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资源,在让游客在赞赏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神奇的同时也将三星堆古蜀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更远。

参考文献

[1] 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 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7(3):84.

[2] 余健. 博物馆文物馆藏环境调查研究——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例[J]. 科技资讯,2010(30)186-187.

[3] 窦引娣. 中国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构想[J].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5) :65 -68.

[4] 陈朝隆. 城市博物馆旅游浅议[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361-365.

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2

关键词:民营博物馆 带薪雇员 价值取向 激励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和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传统的博物馆概念一般属于公办范畴,公办博物馆在行业性和专业性方面可能难以覆盖所有领域,因此出现了由民间出资运营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一般具有行业性显明、管理模式灵活的特点。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民营博物馆的专职管理人员,基于其归属组织的非营利特征分析职业价值取向并提出一些激励方式。

一、民营博物馆的人员构成

民营博物馆的人员构成和非营利组织人员的一般构成相同,主要分为三类:理事、带薪雇员以及志愿者。

第一类人员是理事,组成理事会或董事会,是该组织的最高决策层,也是民营博物馆的创始人员和发起者。以某民营博物馆为例,其理事会成员包括了为该博物馆提供场所的集团总裁、提供博物馆前期启动资金的赠予者、博物馆所展示展品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某些重要展品的捐赠者。

第二类人员是带薪雇员,即博物馆的专职管理人员。该类人员是专职雇员,从事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与运营活动,是实际执行者。以某民营博物馆为例,其专职管理人员主要来自高校的教师、海外留学归来人员以及通过普通招聘途径而进入博物馆的工作者。主要从事博物馆的展品保护以及收集工作、展览的策划与组织工作、讲解与媒体宣传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与该博物馆相关的周边工作与衍生服务的提供。

第三类人员是志愿者。志愿者是民营博物馆各项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参与者,是各项衍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服务者。该类人员主要来自各高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热爱该展品领域的社会人员、曾经从事或正在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专业工作者或学者以及一些热衷于志愿活动的积极分子。

二、带薪雇员的价值取向研究

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民营博物馆人员中带薪雇员这一群体,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以获得报酬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人的每一具体行为的取向或定向,都是各种具体价值取向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全部激情、意志和活动过程,无不服从于一定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的选择和工作的态度。

对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价值取向的研究采用了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个性调查,采用了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及霍兰德的素质类型测试,用来获取被调查者的性格特点;其次是工作态度的调查,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及组织承诺,以此数据为基础分析出与带新雇员工作态度相联系的职业价值取向;最后一个层次是调查带薪雇员希望得到的激励措施,为激励对策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总结及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了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三种主要价值取向。

1.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

民营博物馆作为非营利组织不能进行利润分配,雇员的薪酬待遇与营利性组织相比有一定差距。选择在民营博物馆工作的雇员,一般具备较高层次的职业价值观。大多数雇员对自己工作的意义感到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对自己在非营利组织中工作感到比较自豪,并且感知到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了尊重和重视。在雇员对各项激励因素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时,“工作对组织和社会的贡献”、“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可以施展个人才华”、“符合兴趣爱好”等因素名列前茅。由于博物馆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民营博物馆在行业方面的专业性,使得对某一专业领域抱有浓厚工作兴趣的人员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目标,这是博物馆工作本身给予带薪雇员的心理满足。另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雇员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时间以工作为重。由此可见,带薪雇员将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以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作为自己主要的追求之一,并且能因此受到激励,愿意为此努力工作并享受其带来的愉悦。

2.个人情感需要的价值取向

在调查中有四成的雇员认为与同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激励因素中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个人情感需要,是雇员要求在工作中能有较为愉快轻松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通过访问了解到民营博物馆的雇员工作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人际关系和谐,雇员充分享受愉悦宽松的组织环境。有超过六成的雇员将“该工作的环境好”作为选择此份工作的第一原因;有近乎四成的雇员将“结识了新朋友”作为加入民营博物馆以来最大的收获。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雇员情感的需要是其另一个主要的价值取向之一,也是雇员愿意选择为该组织工作并长期留在该组织的重要原因之一。

3.经济利益需求的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雇员将比较高的工资津贴和良好的福利待遇作为最重要的激励因素之一,同时有超过五成的雇员将工作的稳定性作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之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利益的需求也是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的主要价值取向,但并不是唯一的价值追求。雇员对于薪酬的要求不是没有限度的和缺乏理性的,雇员更需要的是获得较为公正的薪酬以此来平衡自己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另外,工作的稳定性也是经济利益需求的一个方面,稳定的工作能够弥补薪酬的部分欠缺。

三、带薪雇员的激励对策研究

激励是通过管理工作创造一定的条件,激发员工们实现一定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对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进行有效激励,是对其价值取向的正面引导也是一种间接的认同,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整个博物馆健康持续发展。

1.正视物质激励,合理设计薪酬

通过对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价值取向的分析,带薪雇员更多地扮演着“社会人”或者“自我实现人”的角色,但是同样拥有“经济人”这一身份,其物质需求并没有因为身在非营利组织中而明显降低,只是不再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雇员的经济利益和物质需求,从不同的层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尽可能满足雇员的合理物质需求。

首先,保证雇员薪酬的公平性。公平性可以从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两方面体现。所谓外部公平性,就是指与带薪雇员从事类似工作或劳动强度与劳动技能相仿的人员的薪酬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作为非营利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利润盈余的分配,因此雇员的薪酬难以在绝对数量上取得竞争优势。但是,可以采用各种福利政策来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带薪休假、保证雇员的健康、交通补助、节假日以及员工生日等的物质慰问,这些福利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大,但取得的激励效果却能弥补民营博物馆雇员薪酬数量上的劣势。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是指雇员认为自己的薪酬与组织内其他雇员的工资相比是公平的。这里强调的是雇员对于自身工作成绩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应当被合理地满足与引导,否则将会造成组织内部人员的恶性竞争和人心的涣散,不利于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其次,为雇员设计合理的晋升通道。期望理论指出,组织管理者要为员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留有余地。晋升通道的设计不仅仅是雇员在博物馆中地位与身份提高的一种途径,也相对应的是薪酬的增加。博物馆本身具有研究、教育、传播文化等功能,其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为雇员提供宽泛的晋升通道,为雇员设计一条适合民营博物馆客观条件和符合雇员自身发展的晋升通道,适当的采取宽带薪酬,以激励雇员在组织中努力踏实的工作。

2.发展组织文化,提升雇员认同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它的作用是能够团结组织成员,树立统一的观念和规范。从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的价值取向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相当部分的雇员是因为在本组织工作获得了满足感和自豪感,进而愿意留在该组织内继续工作而忽略了相对薄弱的薪酬。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发展民营博物馆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文化,强化非营利组织满足公共目的、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组织特征和自治性的管理特点,从加强雇员的自我管理入手,重视志愿的组织文化,提高雇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在组织中工作的满足感,使雇员对于非营利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进而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中。

首先,民营博物馆应当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服务受众。民营博物馆其可以发挥自身灵活多变、自治程度高的优势,集中于某个领域,成立某个专业或某一专门行业的博物馆。

其次,民营博物馆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营管理机制。组织文化必须通过现实的规范和机制体现出来,让组织成员能够感受到,并产生认同感。

再次,民营博物馆应当定期举办一些公益,将公益性宗旨的组织文化彰显出来,提升雇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也可以在活动中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加入该组织,从而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3.重视雇员培训,引导职业规划

培训激励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它是指为组织成员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以促进其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激励形式。对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加强对雇员的专业培训。民营博物馆需要定位于某个专业领域,因此需要较多的专业性知识储备。组织应当加强对雇员的专业培训,以便能使其更快适应博物馆的工作,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这不仅有益于民营博物馆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雇员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产生更强和更持久的工作动力。

第二,增加对雇员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解决雇员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加安心地在组织中工作。

第三,开展专门的职业规划培训。民营博物馆应当定期开展专门的职业规划培训,帮助其雇员对自己的职业现状与前景进行理性和清晰的分析,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蓝图。通过提供职业帮助激励雇员在工作中朝着明确的职业目标努力,使员工的奋斗目标与组织自身的目标相统一,以达到互利双赢。

4.强调以人为本,采用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也称为“人性化管理”,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在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激发组织成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民营博物馆的雇员一般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其中部分员工更是该领域的专门性人才和技术工作者,另一方面,进入民营博物馆工作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正是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目标的完成。因此,民营博物馆的人员管理应当以人为本,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参与决策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文化中包括了自治、志愿和参与的成分,这就决定了该类组织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当以民主为基础,领导与雇员应当充分讨论,积极商议,信息互换,民主决策。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对民营博物馆带薪雇员价值取向的分析,研究其价值取向中自我实现、情感需要及经济需求的主次关系及平衡,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适应民营博物馆发展的激励对策,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层面提出具体的薪酬设计和组织文化认同方面的方法,以及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职业生涯帮助的手段,秉承人本管理的理念提升带薪雇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民营博物馆人员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促进民营博物馆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峰.上海民间博物馆旅游发展思路及产品设计构想[J].生态经济,2010(6):111-114

[2]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美)E.H.施恩著.仇海清译.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

[4]陈天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3

梅州市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

客家院士之热带医学巨星——钟惠澜

广东省文物事业费投入情况分析与预测

略谈类型学在历史时期考古中的应用

印尼首座“客家博物馆”揭幕开馆

梅州成功举办“第二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

河源市新回龙镇明代窑址考察及其工艺特点

厦门举办中国博协大会暨“博博会”

“晷运时成——古代钟表展”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展出

客家院士之桥梁力学专家

客家饮食经验谈:药食两用仙人粄

广东大遗址保护初探

石湾瓦脊公仔保存现状初步调查

从陈家祠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深圳客家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以深圳博物馆为中心的讨论

兴宁市客家围龙屋调查与分析

珠江水系先秦史浅析

浅论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馆藏《桂东贝溪郭氏族谱》论析

博物馆建筑围合系统对陈列空间的影响

试论征集海外华侨文物的方式

浅析近现代纸质文物的酸化危害及防治

浅议惠州东平窑出土文物的鉴赏方法

论如何做好巡回展览工作——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为例

文化基金会:博物馆社会化的助推器

免费体制下的博物馆运营现状及对策探讨

梅州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文物史料展”

中国客家博物馆培训“小小讲解员”传播客家文化

“2015城市文化与博物馆文创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今年将支出1600万元用于公益慈善

“2015年梅州市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开班

中国客家博物馆引进“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知识构成——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展示

试析民俗类陈列讲解词之特点——以《客家》陈列为例

浅谈书籍中的版面设计——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丛书为例

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及其对博物馆的作用

民俗类陈列之陈列语言研究初探——以客家民俗陈列为例

梅州客家方言粤语借词的成因分析

试论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中西之间:由戴恩赛教育经历略谈晚清民国教育风气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汉代铜镜铭文看当时社会

试论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第六届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总决赛在梅州落下帷幕

客家方言的双音反切语——关于梅城下市话的调查报告

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广东省博物馆为研究个案

如何实现中小型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以中山市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4

关键词:武侯祠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游客

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概述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概述。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我国的文化开始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博物馆作为大众享受文化服务的公共场所,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依旧明显。而博物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与运营文化创意产品,不但可以提升观展体验,而且能为其自主经营发展提供契机。但是相比于国外来说,由于我国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上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导致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开发运营和销售的模式和市场情况还需继续调研,对其未来的发展道路还需努力探索。

(二)成都武侯祠博物文创产品发展概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为我国著名的“三国圣地”,纪念着刘备、诸葛亮等人物,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成都武侯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管理开发下,近年来开发和销售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达百余种,每年收入增加20%,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相关商标。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发起的“2014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总评榜”中,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结义酒杯”获得全国前10强。据资料表示,武侯祠的博物馆利用创新团队,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推陈出新,促进年销售额达到千万元。其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有汇聚川剧中地道的三国人物,手工绘制的脸谱类产品;影印了三国英雄人物的京剧、卡通等头像书签类;再现了三国英雄人物的飒爽英姿,雕塑玩偶类;制成镇纸、屏风的乌木制品等等。

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案例调查分析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凭借良好的口碑,加之对锦里古街的有效开发,促进了其知名度的提升,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据资料表明早在2012双节黄金周期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接待游客量达到23.18万人次。在2014春节庙会期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接待了游客80万人次,可见其深受大众欢迎。

从文创产品角度,游客的基数保证了文创产品的市场,但是同时游客的心理喜好、经济实力、购买理念等也极大影响文创产品市场。通过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实地调研(问卷、访谈),最终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游客心理要素分析:

(一)游客对文创产品购买力分析。购买力大小直接决定着文创产品的市场规模。通实地调研过武侯祠博物馆,利用162份有效问卷结合数据分析,得出约有70%的游客有意向购买文创产品,成为产品的潜在客户。但是超过半数的游客表示会根据博物馆纪念品具体的质量、价格等因素定夺自己是否会最终购买。总体来说,由于博物馆的外向性较强,潜在受众较多,所以博物馆在文创产品上提升空间是巨大的。但是基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特殊性,大多游客在购买过程中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思考过程,因此需要博物馆通过进一步发掘顾客需求,创造更多符合大众审美的文创产品。

(二)游客对文创产品的心理偏好分析。①价格预期成为游客最终是否选择购买文创产品的关键。通过调查,影响游客最终选择的关键因素在于价格是否和预期一致。由于文创产品承载着精神内涵,因此价格比同类商品要高。这就需要游客在购买前了解文创产品蕴含的文化意义,产生兴趣后购买。事实上,受个人偏好和文化素质的影响,游客往往忽视了创意的附加值而认为产品价格“虚高”,与预期不符,因此产生了放弃购买的心理。其次,由于博物馆文创产品售卖少有折扣优惠,无形中降低了部分游客的购买欲望。②新奇的文创产品受热捧。一方面,新奇的内涵是创意,能够做到人无我有,带动时代潮流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奇的文创产品促进了馆内文创产品的差异化,甚至成为一个博物馆的“招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③文创产品的开发趋势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从调查结果看,小件实用型文创产品是最受欢迎的对象,其次是观赏摆设和服饰类产品。主要原因在于博物馆往往对外性较强,大多游客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关注点在于新奇实用,但是还需便于携带以馈赠亲友。而武侯祠博物馆的销售三甲之一的诸葛亮羽毛扇,其价格适中、简单实用而不失创意性,因此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对象。同时由于成本不高,商品的利润率却很大,促成了商家和游客双赢的效果。

(三)游客对于文创产品的价格接受度分析。由于价格成为影响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的重要要素之一,在深入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约85%的游客可以接受100元以下的文创产品,其中50元为最易接受文创产品价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经济水平下游客对文化创意产品附加值的认识不够,文化消费习惯没有养成,因此愿意投入的资金数额较少,无形中也阻碍了博物馆创意产品的发展。

(四)游客对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的意愿分析。随着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变得多元化。例如博物馆已创建官网实行售卖工作。我们针对此问题询问了游客的意见,发现72.3%的游客认为需要开通官网售卖等销售渠道以方便游客订购文创产品。这体现出社会发展下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日益提升。博物馆作为一个记录历史、展望未来的公共文化场所,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特别在文创产品的销售方面要开辟新渠道,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问题发现与建议总结

(一)武侯祠博物馆文创产品调研总结与问题发现。总体来说,作为拥有丰富三国文化资源的武侯祠博物馆,在建设开发中利用文创产品促进了博物馆的形象提升;利用专利保障自身知识产权,同时促进了历史文化的传播;成都武侯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具有一定成型的体系,文创产品种类齐全、数量多。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和资料分析,从游客角度,我们还是发现如下需要改进的问题:

(1)产品同质化较明显,个性化开发不足。由于成都武侯祠

博物馆的参观者大多为外地游客,因此对于文创纪念品的普遍要求是地方特色,异地难求。但是从实际来看,博物馆上虽然在数量和种类上占优势,但是销售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多是“实物缩小版”,或是把部分人物形象或对联的图案放到某一普通产品上。这样的文化创意产品虽然做工简练,但是缺少了进一步的加工和创新要素的点缀。这也是我国大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通病,导致游客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印象较为刻板。产品开发中未能达到把自身的文化精髓提炼通过创意融入产品中的要求,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除此之外,武侯祠博物馆内售卖的部分文创纪念品与博物馆本身文化资源并无太大关联,例如串珠手链、大熊猫玩偶等。这些纪念品虽然展现了成都的魅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弱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个性和特色。(2)部分文化创意产品实用性不强、性价比较低。文化创意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是游客较为看着的要素。武侯祠博物馆由于景区效应,其文创产品与市面上同类产品存在“同质不同价”现象,例如一个三国人物玩偶价钱为40元,而同质商品的市场价为20元左右,因此会导致部分游客认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都是“虚抬”价格。其次,由于博物馆大多商品以摆设观赏类为主,而实用性往往容易被忽视。(3)馆内销售人员服务态度和方式需改进。通过对三国陈列室旁的一家大型文创纪念品旗舰店的调查了解到,在文创产品的销售方面,馆内的销售人员的职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往往是顾客问什么就回答什么,缺乏销售技巧和热情,特别是某些销售人员对于产品的内涵也并不了解,这样造成顾客有意购买,却因为不懂得其中的隐含文化价值而削减了文创产品的内在价格判定,最终往往因为认为价格达不到预期而放弃购买。(4)文创产品销售渠道不足:虽然馆内销售的文创产品种类多,销售额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很多纪念品的规格较大,造成游客不方便携带等问题,阻碍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进一步宣传与销售。特别是目前武侯祠博物馆的销售渠道较单一,对于现在网络的利用和销售模式创新的意识缺失。

(二)对武侯祠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未来发展构想与建议。

(1)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需要立足文化资源,赋予文创产品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例如武侯祠的三国文化资源,一旦合理利用将产生巨大的效益。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是纪念品。而是要将那些具有独特性、观赏性或者闻名遐迩的传说倾注于文化产品中。在销售中,不但要介绍文创产品的名称作用,还需要详细介绍创造背景和灵感来源,以让游客明白其价值和独特性。(2)文化创意产品要有合理的价格分级制,能满足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不同需求。为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多元化需要,武侯祠博物馆文化产品价格要进行分级。同一套产品可以用材料、质量来控制产品的等级,也可以利用促销等方式促进产品的吸引力,特别是那些消费能力较低的游客。(3)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人才团队不可少。针对目前游客对文创产品的要求来看,艺术衍生品如果想引发消费者的兴趣,就要在对原创作品的二次加工设计上多下功夫。怎么样把创意元素合理运用于精美小巧的文创产品中,使其在价格合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实用性成为我们当下开发文创产品需要仔细考虑的事宜。而文创产品的开发就要依靠创意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团队中利用不同优势完成任务,让文化创意人才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关键。(4)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创新。在销售模式创新方面,博物馆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例如工作人员可以以访谈的形式,与消费者攀谈,获知他们对文创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定价方面、销售方式上都能有效改进,适时创新。其次,应该利用发达的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合理利用促销等模式,打开销售市场,传播历史文化。或者利用锦里古镇的优势,建立创意产业园区,有效将文化、创意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对馆藏文物和文化进行深度开发。

参考文献:

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馆校合作 宁夏地质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67-02

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在这一定义中,“教育”列在“研究”之前,这表明,“教育”已毫无争议地被视为博物馆设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博物馆不在是传统意义上收藏奇珍异宝的场所,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的首要职能的观点正被人们逐渐接受。

一、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博物馆教育的内涵是“根据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藏品及相关的材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向广大观众传播科学、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从广义上讲,博物馆所做的教育都称之为教育,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狭义上讲,博物馆教育是为学校教育服务,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在馆内,也可以在博物馆以外的区域进行。本文所探讨的是基于狭义上的博物馆教育在实际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随着博物馆逐渐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校学生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参观群体,博物馆教育活动也日益受到博物馆行政管理部门和博物馆本身的重视。截止2014年,宁夏在建和建成的博物馆共有75座。其中文化系统39座、行业博物馆22座,民办博物馆14座。2014年全区博物馆参观人数2607660,其中学生人数为585080人次。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场所,正面临着相关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也逐渐成为博物馆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服务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因此,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是博物馆教育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缺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参与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博物馆与学校两者之间还缺乏真正的“合作”和“互动”。即使进行一些合作,要么是博物馆被动接受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要么学校只扮演被动的配合角色,多为单方面行动,大多没有制度化、常态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博物馆如何辅助学校教学”、“学校如何利用博物馆”,成为了馆校整合教育资源、长期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馆校合作模式

馆校合作呈现多样化的态势,本文所探讨的馆校合作是指博物馆在深入研究馆内资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基础上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台湾著名的博物馆学者刘婉珍将双方的合作模式做了六种分类:即①“提供者”与“接受者”模式;②博物馆主导模式;③学校主导模式;④小区博物馆学校模式;⑤博物馆附属学校模式;⑥第三机构扮演主导角色。

实践表明,与学校共同制定长期互动的教学活动计划,是博物馆与学校结合的新模式。在理想的馆校合作关系中,博物馆教育不再单纯的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切实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与学校共同推动教育计划的实施。

二、宁夏地质博物馆馆校合作现状及问题

1、宁夏地质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

宁夏地质博物馆是宁夏唯一一座自然专题类博物馆,自正式免费开放以来,是宁夏大中专、中小学院校课外实践、拓展第二课堂的首选教育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据历年来游客人数统计,共接待游客总人数233578人,学生人数58970人,占接待总量约30%。

宁夏地质博物馆社会教育呈现常态化。每年在“4.22世界地球日”、“科普周”、“科普日”、“博物馆日”、“助残日”等特殊节日深入工厂、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影像、岩矿标本、展板、宣传单页等手段面向观众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科普活动,包括常规展览、讲座、“博物馆奇妙夜“主题科普等取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2、宁夏地质博物馆馆校合作现状

截止2015年,宁夏地质博物馆与宁夏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其中被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农业大学授予“大学生实践基地”,为地质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博物馆社会实践;在寒暑假为大学生提供当志愿者的机会;与银川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校保持长期校外实践的参观联系。在科普活动日,走进校园开展地质科普讲座、科普实验、科普大篷车、科普主题展览、知识竞赛等互动项目,并在暑假组织小学生开展“寻宝探秘”、“小小讲解员”等参与性、趣味性强的主题科普活动。

总体而言,宁夏地质博物馆对“馆校合作”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前瞻性的思维,能积极拓展教育资源,但是教育规模和数量落后,目前仅停留在博物馆被动地与学校进行简单的参观联系,主要包括陈列展览的讲解、参观的组织、博物馆宣传、配合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科普读物的出版等。

按照馆校模式分类,目前宁夏地质博物馆建立的馆校模式属于“提供者”与“接受者”模式,具体表现在博物馆精心为学校推出各项活动,提供给学校教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与使用,并不会参与。其形式较为被动,难以与学校进行真正深入的互动与交流。

3、馆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馆校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博物馆、学校双方紧密的沟通和配合共同推动教学计划的实施。假如馆方一方热忱参与,学校老师却对博物馆资源并不关注,那馆校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共识,馆校合作就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通过笔者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校合作的调研中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3.1 博物馆和学校各自为阵,缺少沟通

宁夏地质博物馆在开展活动时,大多数根据该馆藏品特点、行政任务、结合展览内容或节庆,自行设计教育活动,很少有学校师生参与; 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博物馆已

有的主题或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参加教育活动。无论是博物馆或学校都未将对方纳入自己的互动教育计划。

此外,博物馆教育人员对大中小学教学大纲、德育教育、教学课本没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策划教育活动时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学校对博物馆的教育计划不了解,很难将博物馆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观或参加博物馆教育活动。比如: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采矿专业进行实习参观时,教师一方面对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不了解,另一方面未明确告知实习目的、内容及教学安排,只做了参观时间、讲解质量的要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提供讲解、展品展项等服务时,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重点性,形式单一,这些因素导致教育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参观学习肤浅、流于形式。

3.2 教师博物馆意识淡薄

学生到博物馆次数的多少和受到教育的大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视程度, 这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学科、成果、年级也不无关系。笔者通过抽样调查、访谈等形式调查发现,教师对博物馆资源利用的主动性不高。其中:高校老师对校外资源重要性的意识要远高于中小学生教师,但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带学生来博物馆主要基于课时、学校硬性安排等要求,主动把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校外资源来利用,在教学中开发博物馆相关课程,针对博物馆做成任务单等意识普遍淡薄;中小教师利用博物馆主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学校的教育决策、整体安排,对参观博物馆的预期低、只求纪律好,走马观花即可。

3.3 博物馆的自身因素

博物馆自身存在的客观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教育项目的数量、种类严重不足;博物馆教育人员队伍素质水平的局限,目前宁夏地质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主要由讲解员组成,教育专业人才极少,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博物馆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博物馆本身存在的保守、半封闭观念及由此造成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方式不全面、到位。

以上这些问题为“馆校合作”的进一步开展设置了障碍使得“馆校合作”停留在表层,缺乏更深、更广的横向联系, 这既阻碍了博物馆教育职能在更大范围内的实现,也弱化了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和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

三、新形势下宁夏地质博物馆“馆校合作”的对策

目前,宁夏地质博物馆“接受”与“被接受”的馆校合作模式难以与学校教育进行真正深入的互动交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教育的需求,逐渐开启以博物馆为主导的“馆校合作”模式。笔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参考其他地区博物馆先进的理念做法,结合宁夏地质博物馆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1、共同进行理论研究、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使得“馆校合作”无缝对接,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都有着深人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如果教师不掌握一定的博物馆教育理论. 那么,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博物馆的教育理论研究是短板,学校研究力量的补充会促进博物馆教育理论日趋完善。反之,理论的成熟对实践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都有各自的教育优势, 但也都存在着一些局限,两者在开展“馆校合作“时,要扬长避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无论是博物馆设计教育活动,还是学校设计教学计划,都应考虑对方的需求。博物馆需要征求教师的意见,或邀请教师参与活动设计;学校在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时,应全面了解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情况,并征求博物馆的意见,争取最大的支持。

2、人员互通

博物馆教育人员和教师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双方人员达到互通、互学是保证教育实践成功的基础。博物馆方面,通过组织“博物馆之友”活动,将学校教师纳入博物馆志愿者行列,并邀请他们为公众开展学科专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培训、讲座等,弥补博物馆教育人员不足、不专的缺陷;在科研方面,可以和学校教师一起申请课题,进行科研活动;博物馆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向教师提供了解和学习文博知识的机会,并为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根据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和特点制定教育计划。

学校方面,可对博物馆人员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进校培训提供便利,也可邀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进行辅助教学。

3、编写博物馆教学教案、学习单

在馆校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受众。博物馆应以现有资源为主要素材,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的优势,编写符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知识架构和心里特点的教案,包括教学目的、主题、内容、人数、时间等,注意内容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和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实践目的,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单。

此外,为促进馆校合作长期有效的进行,还要面向教育界人士和社会公众进行“馆校合作”成果的大力宣传推广。通过举办教学成果展览、教学观摩会等方式,将合作教学成果反馈给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校方主管等,为“馆校合作”教学获得行政方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新闻报道等方式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博物馆社会公益形象,让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深化博物馆的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5)2、

[2] 马伟丽.博物馆公共教育之馆校合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 吕文静.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 2011

[4] 朱旭初.上海地区博物馆教育的现状和前景[J].东南文化.1988(Z1)

[5] 田园.我国博物馆的现状与我省博物馆的发展思路[J]文物世界.2007.05

[6] 李金生.博物馆产业化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08

博物馆调查设计范文6

关键词:天津自然博物馆;IPA模型;观众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为天津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为了更好的把握后期整改效果,充分了解观众受众对我馆目前运营工作的评价,我们开展了观众满意度专项调查。此次调查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五一黄金周期间的纸质调查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231份。

本次调查采用观众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IPA分析法的原理,分别从满意度和重要性两个角度选取了展览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等10个因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指标得分采用了李克特5分量法,即5分代表非常满意和非常重视;4分代表满意和重视;3分代表中立;2分代表不满意和不重视;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和非常不重视。

一、模型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我们使用SPSS19.0对量表中涉及观众的重要性及其表现的20个项目进行了信度分析与样本配对t检验,其中,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信度检验系数为0.946,大于0.5,这说明此次调查的数据是可靠的,可以用来做IPA分析。在信度检验基础上,我们将会对重要性及其表现的各项进行样本配对t检验,此次t检验的水平为0.05,P0.05说明差异不显著。各因素的平均得分请见表1。

根据SPSS分析的结果,天津自然博物馆观众对十大方面重要性的总的平均数是4.59,满意度表现的总的平均数是4.48。

二、结论研究

(一)落点在第二象限的因素:落在第二象限的因素有六个: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参观路线、环境卫生、媒体宣传和服务设施,表明观众对这些因素更加看重。在陈列展览和展示方面,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自然博物馆科普阵地传统老旧的展览展示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的创新改革,推陈出新,才能满足观众朋友们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和新要求;在软硬件服务上,要继续保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多设立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保证措施,才能满足观众的多方面需求;在对外宣传方面,也应该创新工作形式,通过多渠道,例如: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渠道不断提升天津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落点在第三象限的因素:落在第三象限的因素:多媒体互动设备、纪念品开发、讲解服务。表明观众的关注点还主要是在展品方面,对多媒体互动设备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纪念品开发还不是观众关注的主要对象;在讲解服务方面,观众的兴趣点比较低,这主要是由观众的参观习惯导致的,走马观花似的休闲旅游,并不能激起观众们听收费讲解的热情,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三)落点在第四象限的因素:落点在第四象限的因素:主题教育活动,这是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观众对此不满意,主要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题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周六、日期间,且受人数的限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二是整体来讲,在活动的形式、质量和效果方面并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三、整改建议

通过上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和IPA模型观众满意度分析,我们对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的第一次整改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某些方面与观众的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

(一)实行精细化管理,以专业的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博物馆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将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细分,深度挖掘不足,并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整体的运营水平。因此,天津自然博物馆应该继续加大对展览内容设计和展览形式设计的精雕细作;加大对负责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管力度;改进服务设施,想观众之所想,为观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要和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搞好关系,不断发展新媒体,提高我馆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二)加强主题教育活动,以软件弥补硬件之不足:由于博物馆基本陈列转换的时间和财力成本比较大,所有的博物馆都不可能经常地变换基本展陈来迎合观众的胃口。鉴于我馆主要观众为青少年儿童,因此,主题教育活动是吸引广大家长来我馆参观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只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了,才能流的住观众,只有主题教育活动搞活了,才能赢得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