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诗歌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诗歌知识范文1
关键词:诗歌教学;指导;拓展;全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08-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诗歌的课程目标有: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中,《标准》未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做出明确表述。根据以上要求和现代诗歌的文体特点,朗读应是现代诗歌教学的核心。在朗读中感知、欣赏、积累,因此设计了贯穿朗读的课堂环节。
一、诵读,感音韵
这一环节,学生先自由尝试读,能读懂字音、感知节奏,然后再听读。用播放朗诵录音或教师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达到朗读的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出音律、节奏和重音。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可自由读、试读、范读、听读、指导读,也可以分小组朗读,男女分读、齐读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二、研读,明主旨
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诗句,让学生通过联想或想象,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用“诗美在哪里?”“诗人想表达什么?”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思考、表达为主,教师适当补充。培养学生的思考、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知精妙
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知精妙。让学生能尝试指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说出其表达的意境;能指出诗歌使用的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说出它的好处;能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品味关键词语的精妙;并能了解诗歌结构上的主要特点。这是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难点。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品味,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背读,广积累
在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带着欣赏背诵诗歌或优美片段。不能为了背诵而背诵,可以闭着眼睛一边想象一边背诵,也可以听着背景音乐背诵。能够当堂背诵最好,背诵始终要站在欣赏的角度。教师可以适当给予背诵方法的指导。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积累更丰富。
现代诗歌知识范文2
新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使工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最新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使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和生产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国“四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把工业的生产技术转移到现代科学技木基础之上,达到当代世界水平的过程。它要求以劳动手段的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工艺方法,广泛采用新型材料,同时还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一支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其基本内容包括实现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和化学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等。在我国,实现工业技术现代化,能改善工业的技术基础,更好地发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以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更多的消费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来源:文章屋网 )
现代诗歌知识范文3
在中考语文阅读中,有时也会考查现当代诗歌。考点主要有:(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时代背景;(2)理解诗歌的内容;(3)领悟作品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析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5)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6)品味诗歌重点诗句的含义;(7)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
怎样鉴赏现当代诗歌呢?
一、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中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进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余光中的《乡愁》,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抒情诗。
二、抓住意象。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落叶”代表悲秋失意等。余光中在《乡愁》中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最能体现“乡愁”的特殊内涵: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三、进入意境。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即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寓情于景。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把握写法。(1)诗人常运用修辞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应该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2)通过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人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3)运用象征、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来深化诗歌的内涵。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模拟训练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织成锦绣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现代诗歌知识范文4
关键词:法律视野;企业制度改革;产权
中图分类号:F0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1-0032-04
作者简介:陈振一(1959-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市政法委员会书记,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一、企业制度改革的体制性约束
经过长期的企业改革之后,中国的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都认识到,当代中国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重建。
1978年以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市场经济有着与计划经济完全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对企业的产权构造有着完全不同的体制性要求。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体制性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
1.国家所有制使不同企业在产权归属上处于同构状态,如果为企业设定相互独立的经济地位,便会导致产权制度构造的内在矛盾,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对于其所有权人来说便表现为自己与自己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与其所有权人的利益差异和矛盾。传统企业的这种缺陷来源于它是按照“社会大工厂”、“国家辛迪加”的设想组织起来的,真正的企业并不存在。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互匹配的方式只能由国家直接掌握,从而形成了统负盈亏和国家直接经营企业的高度集中的产权体制。然而,这样一种企业制度把企业的边界推延到了整个社会的范围,极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是注定没有效率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换活动的目的是权衡和实现产品的价值,这就需要参与交换活动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企业)都对自身利益进行充分的考量,并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经济运行的首要前提是微观领域中经济人的存在,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市场机制才有可能有效地运转。企业作为经济人,其行为合理性的内在前提是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相互间博弈机制的有效存在,而国家授权政府行使所有权的产权制度构架,不仅导致政府宏观管理职能与微观所有者职能的混同,而且由于政府无法对数量众多的企业具体履行所有者职能,导致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所有者缺位,使企业内部博弈机制无法有效形成。因此,以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并委托政府履行所有权职能为主要特征的全民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着内在的不适应性。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制度改革的本质在于产权制度的变革和重构,而制度重构的核心问题则是政府宏观管理职能与微观所有者职能的分离和产权所有者的实体化。只有在新的产权制度构架下,才有可能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3.在以计划手段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下,资源配置决策由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国家所有者集中作出,并通过按行政方式原则组织起来社会全体成员加以执行,从而缺乏市场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这就要求社会的一切成员和所有组织,都象马克思描绘的“社会鲁滨逊”的肢体那样,只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规定的计划任务,而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从而在向计划机关提供数据、报告工作和执行社会统一计划时,不会发生任何偏离。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在社会主义阶段,每一个经济活动当事人,包括计划的制定者在内,都有他们自身的、同整体利益不完全一致的利益。这种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经常有矛盾。于是在编制计划和执行计划的各个环节上,都免不了由于这种矛盾而发生的扭曲和偏离,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还会因为利益矛盾而发生纠纷。这无疑不利于法律秩序的有效实现和经济状况的长足发展。
二、企业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的,政府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对于企业制度改革的路径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于政府来说有着重要的利益,而所有这些重要利益的最终来源在于全民所有的所有权制度,因此,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制度构成了政府在企业制度中的核心利益。政府推动改革的动机在于维护并实现自身的利益,当存在着多种利益的时候,政府便会在其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以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会和其他行为主体一样,选择以最小的利益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换句话说,政府会选择其既有利益损失最小的路径来达到其预设的改革目标。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合理的行为模式来观察政府在企业制度改革中的行为选择,便会对政府的改革路径给出合理的理解。
首先,在企业制度改革的最初阶段,政府选择了部分放弃经营权的改革路径。在产权制度构架中,经营权是从所有权的基本权能中派生出来的权利,它从属于所有权,并且受到所有权的严格控制。在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初始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所形成的制度惯性,所有权对于经营权不仅存在着产权制度构架下的控制途径,而且还存在着行政的控制途径,因而其控制是双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作为受托履行所有权职能的主体,部分放弃,甚至全部放弃企业的经营权对其所有权利益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政府需要考虑的只是在当时的经济运行体制下,放弃或部分放弃企业的经营权对于其经济计划的完成所产生的影响,并将这方面的利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当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并进而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影响经济计划的完成时,政府选择了部分放弃企业经营管理权以激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改革路径:将一些经营管理权有控制地交给企业,但将权利行使的范围严格限制在计划生产以外的部分。在这里,扩大企业自和严格控制企业在计划生产领域中的经营管理权都表现出同一个利益选择和价值取向,表面上相互矛盾的行为获得了内在的一致性。
扩大企业自的改革路径选择既没有改变政府宏观管理者职能与微观所有者职能的混同问题,也没有改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从而并没有触及旧的产权制度的核心问题。因此,循着这一改革路径无法完成新的企业制度的构建便也成为必然的结果。事实上,由于路径选择的偏差,扩大企业自的改革措施在短暂地激发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以后,便很快表现出企业经营者非理性地行使经营管理权,甚至是滥用经营管理权的制度性后果。在企业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经营者倾向于过度地、破坏性地使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倾向于以讨价还价甚至隐瞒利润的方式将更多的资源留在自己手中以扩张自己的权利;倾向于更多地将利润用于分配以便加强自己对于劳动者的控制,同时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倾向于通过盲目投资等方式侵蚀所有者权利,等等。[2]所有这些似乎都表明在一个合理有效的企业制度构架中,为避免企业出现如此的不合理行为,便不应当赋予企业这些自。显然,这种错觉是由于改革路径选择偏差而造成的,在所有者缺位这一根本性制度构造缺陷未解决的情况下,扩大经营者权利必然会引起其经营管理行为的失范。作为应对措施,政府在1983年开始推行利改税改革,但是由于这一改革措施的基本目标仍然是在扩大企业自的条件下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因而同样未能有效地推进企业制度构造的更新。
其次,在企业制度改革的第二阶段,政府在选择改革路径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第一阶段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其基调仍然是“在不改变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利润承包的方式,将经营权完全下放给企业。……从本质上讲,企业承包制是第一轮‘放权让利’改革的延续和发展”[3]。同样,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不仅没能解决企业制度变革的问题,而且在短期内实现政府设定的利益目标以后,其内在的制度性缺陷便很快显露出来,这些缺陷的影响也同样是长期的。
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在原有企业组织制度基础对企业下放一些经营自和加强一点物质刺激,并不足以形成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功能的制度安排。可以看到,“放权让利”改革的本质,是在保持以行政命令配置资源、以完成计划指标的情况作为主要考核尺度不变的条件下,更多地运用物质刺激的手段来激发企业完成计划指标的积极性。这样的改革,当然不可能克服植根于命令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病,也没有改变企业作为行政机关附属物的地位,不能使企业具有活力,也无法建立一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有效运行的企业制度。根源在于,改革的思路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为把整个社会组织成为一个大工厂的计划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为只要加强经济核算、通过放权让利和增强物质刺激的办法来调动积极性,就能够存利去弊,使它具有活力。结果不但没有找到根本的出路,反而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和激励的不兼容,陷入了放权不足则企业仍然缺乏能够行使优化配置的充分自,放权太多又使“内部人控制”失去所有者的最终控制的困境,改革过程变成“放――收――放”的循环,人们为了走出困境,力求探索一条新路。
1992年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被党的十四大确立为改革的极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政府的核心利益所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政府在实现其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战略目标时对国有企业的依赖程度下降;利改税的最终完成使政府在实现其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目标时对履行所有者权利的地位的依赖程度下降;国有企业经营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使得国家对国有企业职工应当承担的责任被突显出来,并且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政府职能向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转移也使政府产生了变存量财产为现金可支配财产的利益取向。这些情况导致政府在利益选择时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已经成为政府的核心利益,极大地促进政府对于产权制度这一改革路径的选择;另一方面,政府对于通过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而获得的利益的依赖程度的下降,使政府选择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下降。此外,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政府甚至可以转嫁其对国有企业职工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可以获得额外的利益。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政府选择了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企业制度改革的最终路径。至此,中国的企业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三、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选择
在企业制度改革的第三阶段,随着政府改革路径选择的明朗化,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整个企业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接踵而来的便是改革方法的选择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构方面,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理论界和企业界似乎对目前所采取的三级构架的改革方案都没有很大的意见分歧。一方面,这是因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并不涉及国有产权的处置,而仅涉及国有资产的管理,故其方法选择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并不严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一方法本身也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具有较大的普适性。[4]但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重构的方法选择却触及到了极为敏感的社会公平问题。
从实践看,当代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重构,主要是通过向非公有企业或个人(其中包括国有企业的管理人)转让国有资产的方法,使国有企业改制成为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或非国有企业。政府选择这种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包括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实现国有资产逐步从一些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退出的预设目标;其二,是通过引入非国有资产来解决改造后的国有控股企业或国有参股企业中所有权人缺位的问题,显然,这两方面的考虑都体现着政府的利益和价值取向。然而,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企业改制却导致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发了社会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强烈批评和关注,其中最为严厉的批评来自于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他在2004年8月发表的一系列批评意见被称之为“郎咸平旋风”。尽管郎咸平本人针对国有企业改制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提出了非“非国有化”的对策,但是社会质疑国有资产转让中出现的流失现象的实质似乎却并不是企业改制这一改革路径本身,而是由政府向非国有企业或个人转让国有资产这一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一种极为尖锐的意见认为,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是产权的初始化配置,即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量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重新做出制度性的安排。因此,如何进行资产分配,便成为一个涉及社会公正的制度重构问题。[5]
从理论上说,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而政府仅仅是受国家的委托代行所有者职能,只是国有资产的“看守者”,看守者不能未经所有者委托、不受所有者监督而“自由定价”出卖其受托看守物,因此,政府转让国有资产是一种“卖方缺位的看守者交易”;而从实践看,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积累是在极低的工资水平下形成的,其本身便包含着国有企业职工牺牲其个人收入而作出的贡献。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在内的全民都应当在处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享有参与权和受益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在选择改革方法的时候,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价值选择:在政府、非国有资产业主、企业管理层、企业职工和全体人民之间,谁最有资格成为产权改革的受益者?在一个所有者缺位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基于何种利益考虑而选择的方法才能使这一改革具有社会正当性?
事实上,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政府主要采取了出让国有资产的改革方式。一些地方小型国有企业采取了将国有资产出售给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方式,而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将国有资产出售给该企业的管理层或是其他非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政府往往通过要求国有资产的受让者承诺安置改制企业职工,或是向职工支付一定的货币补偿以“买断”其工龄的方式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然而,将国有资产出售给企业管理层或其他非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法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企业资产或股权转让的复杂性,以及转让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操作显然是造成这种社会反响的直接原因,因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对国有资产转让行为进行规范。但是,在所有者缺位的条件下,我们还能期待规范的交易行为的存在吗?显然,对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使得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者在主观上丧失了对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本质意义的关注和对于这一改革的公正性的权衡,在客观上则导致了一个无序的、极端功利的、不能获得正当性评价的改革方法的出现。
从结果看,方法选择的偏差似乎并不能对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都将是一批形式上具备公司制企业特征的现代企业被建立起来,即使是在仍然存有国有资产份额的改制后企业中,代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政府也搭上了实体所有权人的便车,解决了所有者缺位的难题。但是我们却不能说方法的选择同样不会对制度的形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为一个曾经被用来有效地达到目的的方法会以观念或习惯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下去,并且直接转化为制度,或者对新的制度的运行产生潜在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整个结构精巧复杂。目前整个改革的趋势表明,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更是实现法治社会中企业市场化运作的重大战略选择。当代中国的企业改革,必须触及企业的根本制度,从而彻底实现一种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周叔莲:《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3]“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9页。
现代诗歌知识范文5
【关键词】现代诗歌; 审美情趣; 美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90-02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课堂渐渐成了我和学生的精神家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语文课堂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这种美的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美得追求。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诗人的属性应该是唯美的,诗本就是为美而做的,无论是凄美、壮美还是柔美,各自都又丰富的人文内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收录了两单元现代诗及一单元散文诗,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具有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一眼和理解作品”,又明确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诵读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人类时刻都在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更应深刻理解与把握文章的美学内容,去指导学生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帮助学生发现美的因素,调动学生审美功能,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已达到美育的目的。
1 现代诗歌的建筑美
一般意义上“建筑”指房屋楼林,道路,桥体的实体建筑,而文学上所谓的“建筑”指的是文章的主体构架以及修辞的应用。美丽的楼房或其他漂亮风景的园林建筑往往能够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相对于诗歌而言,则是指主体构架的错落有致,思维清晰,修辞的妙用,以及段落的和谐有序,能产生一种主观的美感,在这里称之为“建筑美”。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庙宇建筑带有自身的佛教或道教色彩,给人一种神圣的美感,居室建筑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漂亮的设计让人生活的更加舒坦。诸如此例,喻指以诗,则巧妙的主题构思可以让人感觉新颖,干净的段落可以平和人的心境,恰如其分的用词会让人心悦诚服,在主观上呈现出一种欣赏美。如以余光中的新格律诗《乡愁》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座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这首诗在结构上仿佛闽南的古民居,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整首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
2 现代诗的语言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与文“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 也就是说,诗歌与散文的内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二者的形式不同。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具有修辞美、凝练美、含蓄美等特点。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最常见的语言技巧之一,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再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的运用,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对母亲依恋的“小小的邮票”,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相思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矮矮的坟墓”,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峡”,四个比喻把无形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令人叫绝。同时诗歌也讲究语法结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放在“走”之前,突出了脚步之轻,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的语言是凝缩精炼的语言,具有凝练的特质同时也含蓄,一句短短的话,甚至一个字,里面都可能蕴藏着丰厚的意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优秀的诗人写诗时常常进行推敲、炼字、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如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收录得的艾青诗篇《我爱这土地》,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
3 现代诗歌的音乐美
凡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指的是诗歌语言节奏分明,韵律协调,朗读时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如歌如吟。诗,凭借的是文字,其音乐作用在于能从文字中听出节奏与协和。现代诗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诗歌的第一、三、四行都是三个节拍,第二行是四个节拍,大体上是整齐的。同时,诗行和诗行之间的音节的声调抑扬有致,加上“来”“彩”两字押韵,就有了音节回旋之美。并且还有“轻轻”、“悄悄”等这些叠字反复出现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了诗人流连忘返的依恋,又暗示出一丝绸怅而伤感的情绪。再者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了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
4 现代诗歌的绘画美
苏轼说,“味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西蒙尼底斯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 “诗中有画”的说法讲究的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
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绘画所描绘的形象通过色彩的变化,明暗的处理,透视的运用,线条的飞动,使人感到它所描绘的形象是立体的,它可以把我们带到绘画所表现的空间中去,同样.诗歌的形象也会唤起这带有空间感的绘画美。这种绘画美主要靠诗句所唤起的表象来形成的,把虚的、不可见的内在感情和心境转化为实的、可见的外在的感性形象。
再如《再别康桥》,七节诗中,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5 现代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 是在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诗歌中的意境即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主观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在诗歌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与“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像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
在这方面诗人何其芳是运用意象的能手,在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中,诗人在第一节中写了歌唱的是什么,不难看出,“早晨”、“希望”等等,在第二节中,出现了“飞到年轻人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这样的佳句。这就使第一节中所有的观念,似乎都获得了形体,诗的意境也由此逐渐形成。第三节着眼于“飞”,使第二节更具有实感,诗人写出两个漂亮的意象:“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他在第三节这样写,就使得一、二两节诗腾空而起,化为微风,化为阳光,显得活泼而空灵。最后一节情绪一转,诗人又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相呼应,并紧接着出现最后三行,这样就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6 现代诗歌的哲学美
哲学与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美学思想去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提供了展现的舞台。一个诗人他常常会的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的洞察与思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寓哲理于美感之中。
普希金说:“从1825年开始,他走上了‘现实的诗人’的道路。”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收入的他的名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转眼间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可亲。”不是吗?
诸如此类的诗篇,无不显示出熠熠生辉的哲理,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我们走在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诗歌教材中美的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而现代诗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用心去发掘诗歌教材的美,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爱美的心智,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体会美、鉴赏美的情趣,并让学生体会美的实质,去创造美、表现美,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这就是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出版社;
[2] 《语文教师用书(7-9)年级》语文出版社;
[3] 《美学三书》;
现代诗歌知识范文6
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整体认识、定位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就业的关系,提出职业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21世纪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服务对象和机制正由计划经济型向市场驱动型、需求满足型、就业导向型转变,由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现场实作、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考核向促进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操作技能为核心、以优良品德为灵魂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谐发展转变。
一、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认识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根本、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观。
1.强调几个创新
即创新职业教育的理念;创新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和教法;创新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学生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具。
2.推进三个方面的提高
即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得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行业联系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二、职业教育的定位
职业教育应突出应用性的职教特色,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职业内容日新月异,而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传统的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人的一生需要,职业教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的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或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或服务,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三、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关系
行业、企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不可分,企业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场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办学方向;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企业的可靠保障,行业的参与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系、联合办学,逐渐形成校企互动双赢的合作机制。
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着力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不是以大纲为依据,而是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引领学生用一定的知识去获取技能。学生对自己的满意,不再是考试的分数,也不只是教师的褒誉,而是技能的日渐熟练、用人单位的看重。
五、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1.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岗位能力标准为教育和培训的主线;形成产学研结合及弹性学习机制;建立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素质教育平台;强调双师素质教师保障、现代教学管理体系的保障、最优化的课程体系保障、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保障;狠抓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
2.职业院校要依托各行业建立行业协调委员会
各个行业协调委员会在行业人力资源信息提供,为行业的培训需求、能力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框架、课程结构、学习材料和评估鉴定方法提出建议,为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提出提高培养、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为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师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设施和设备,在行业内宣传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政府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教师参与行业联系
广大教师应深切感受到行业联系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国外职教先进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积极深入到行业搜集相关课程开发素材,使开发的教材更加适应岗位能力标准的需要。在与行业联系的同时,教师的行业协调能力和意识得到了迅速提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及鉴定更具行业岗位特色,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上更具职业教育特征。
4.以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明确课程的学习(教学)目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能力标准中,突出一个“会做”,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技能的掌握。规范检查提高教学实效性,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鉴定提出过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六、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职业教育改革更具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